高一语文周练试卷(六)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9:1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语文周练试卷(六)

包科人:朱一松 编制:崔跃峰 冯建蔚 2013年6月

一、语言表达(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饿殍/蜉蝣 孝悌/涕零 洿池/跨越 戛然而止/弃兵曳甲 B.解释/押解 伺候/伺机 创伤/创造 不可估量/量体裁衣 C.镣铐/瞭望 蜕变/兑现 编纂/篡位 濒临绝境/捷报频传 D.嫉恨/疾苦 悼念/泥淖 狙击/诅咒 激情迸发/齐头并进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雾霭 竟相 祸起萧墙 饿殍遍野 豁然开朗 B饿殍 孝悌 虎兕出柙 义愤填赝 分崩离析 C嫉恨 污蔑 卓有成效 坚忍不拔 永垂不朽 D诬蔑 诽谤 兴高彩烈 言词犀利 慢条斯理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枷锁 诺言 骇人听闻 安之若素 心急如焚 B天堑 亵渎 息息相关 无济于事 摇摇欲堕 C赎罪 祟高 大放厥词 一帆风顺 不可思议 D瞭望 签暑 浅尝辄止 筋疲力尽 无忧无虑 4.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遮天蔽日 白头偕老 测隐之心 忐忑不安 B提心掉胆 奋不顾身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C高朋满座 命途多舛 破斧沉舟 言简意赅 D画栋珠帘 老当益壮 东隅已逝 各抒己见 5.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A艰苦卓绝 充耳不闻 置之不理 虚无缥缈 B袖手旁观 自得其乐 不屑一顾 扬眉吐气 C迎刃而解 兢兢业业 天伦之乐 耳熟能详 D庸人自扰 来龙去脉 气状山河 同病相怜 6.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慷慨 谛听 贤惠 敲诈 一柱香

B灌概 幕僚 笞刑 蜷缩 脚趾头 C驼背 惶恐 清澈 松弛 乱弹琴 D虐待 脑髓 镂刻 索链 挖墙角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倒塌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B.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

C.声名不论大小,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D.在展览会上,该市的小商品销量大减,而高科技产品却倍受欢迎,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百分之九十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 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B.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朝代,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秦王朝到灭亡都没有悟懂 这个真理。

C.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有识之士在悼念乔布斯的同时,也在追问,中国为什么 没有乔布斯?乔布斯可不可以复制?

D.去年以来,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 到了严重干扰。

9.为什么说葛朗台占有金子,却是金钱的奴隶? 10.葛朗台在临死前有怎样的具体表现?请简述之。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11.本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2.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上片。(6分) 13.翻译(10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否则不能记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概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3)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14.名句默写(10分)

(1)且尔言过矣,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4)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5)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6)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7)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8)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0) ,极极娱游于暇日。(王勃《滕王阁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潘炫

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

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己到公安局投案,而且宣判那天,他很平静。

他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对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 “恨铁不成钢”地责骂他犯傻。 曾经,他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着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可是后来,他学会了逃学,打架,吸毒。 密封如笼的死囚房里,钢铁焊成了“天网”,执行枪决的前三个月,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快快结束生命,似乎,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让他留恋。

直到他看到了一只麻雀。

那天中午,他正蜷在牢房的一角。突然在寂静而空荡的牢房里,他像是听到了什么,站了起来,抬头向上看,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一只麻雀在天窗的网格间欢跳乱叫,还不时地歪着脑袋看他。

他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只麻雀,没有人知道当时他都想了些什么。

只是从那一天开始,他天天望着天窗,他在等那只麻雀,但麻雀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他开始在看守所的《新生》小报上发表一些反省的文章,他说,我没有想到,活到今天我第一次看到了麻雀。

很多人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我明白,他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了麻雀--婴孩般的惊喜和真诚的怀念为证! 活到那一天,他只看到了一只麻雀,却是以死刑为代价。

不要可怜或是同情他,更不要耻笑或蔑视他,想想我们自己,可曾看见过一只麻雀?

故事还没有完,但剩下的结尾,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像他生命中的另一只麻雀,他永远地错过了。 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引起的。

执行枪决前,他千嘱万托一个狱友出去后一定帮他了却一桩心愿。原来,初三时,与他同桌的一个女孩因家境贫穷不得不辍学,临走前女孩要他第二天送送她,并说有事求他。他猜想女孩是想向他借钱,他便准备好。可是,当天晚上他因打架受伤没能去车站,所以他想求狱友出去后,帮他找那个女孩解释一下,他不是故意失约的,他不是个不讲信义的人.

一个劣迹滔天的死囚,临终前的心愿竟是这样一份小小的牵挂,我们没有理由感动,就像他看见了一只麻雀一样,何足挂齿。

但我们错了——因为我们没有看见过一只麻雀。

后来,那个狱友出去后,找到了女孩,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听完一切后,她哭了:“十年前的那天我约他,并不是为了借钱,只是想带他到山里吃几天苦,见见他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啊??”

听到这句话,我想每一个纯净的灵魂都会禁不住打一个冷战。谁会想到这场误会竟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隔世之憾了,而那时,他本该看见麻雀及一切的啊!

然而,他错过了那一天。直到生命将止,他才看到了一只麻雀。他看到的那一只,也许正是我们应该去寻觅的那一只。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的耳朵叫醒,在每个平平常常的黎明里,去倾听一声鸟鸣,去领会一种语言,然后说给生命听吧。

这是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最需要的。

15.小说中多次出现“麻雀”,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试问有哪几种含义?(4分) 16.辍学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7.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4分)?

18.作为个体生命的灵魂的耳朵为什么能睡眠?怎样叫醒他? (6分) 四、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昙花 无言中 开放最朴素的美丽

不在意 是否有人 在醒着的时候,靠近你

尽管零落,梦中香如故

请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例文分析:

最朴素的绽放

栖身于林林总总的楼宇间,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散发着别样光芒的人。他们或如玫瑰般鲜艳动人,张扬而个性;或如菡萏般亭亭玉立,不乏机警与敏慧;或如寒梅般笑傲风雪,博得众人歌咏。

②第一段引入自然得体,在“栖身”“穿梭”中看到“别样光芒”的人,用“玫瑰”“菡萏”“寒梅”的三个比喻句通过排比的方式为引出下文的文章中心做好了铺垫。

而我赞赏的却是昙花那最朴素的绽放。她于寂静的夜间无言开放,转瞬即逝,不待人们醒来,却给梦中人留下持久的芬芳。

③第二段直接亮出观点,“而我赞赏的确实昙花那最朴素的绽放”,接着用一句话表述了“朴素”“绽放”的伟大——“给梦中人留下持久的芬芳”。

舒婷是昙花中的一朵。“我的忧伤因为你的照耀,升起一圈圈淡淡的光轮。”她的绽放,让惠安女子“琥珀色的眼睛”里燃烧着火一般的期待,“柔软的腰肢”束着古老部落的银饰;她在银声叮当中“倾听被咸涩的海风和潮音所掩盖的年代悠久的颤栗和微语”,她对现代商业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始终不渝地予以关切。她愿做会唱歌的鸢尾花,拒绝“陪伴孤独的吉他,把日历一页一页往回翻”,“记忆摩挲灵魂的容器多了一片叶子”,那是她唱的最后的挽歌;在深夜里。她歌唱着昙花最朴素的绽放:冷暖自知不必别求甘露。她用笔彩绘出了女性诗歌的春之伊始,纸面上绽放的是日光的朴素与明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k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