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更新时间:2024-02-18 14:3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政治理论
平时作业一: 1.论社会主义的本质
2.简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3.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4.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5.简述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完整准确地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过去长期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反映了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出发,紧密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与路线。
(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的根本途径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也就成为社会主义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任务。
1、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2、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根本要求
1、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客观上就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已经确立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邓小平又多次明确地提出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作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很低,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允许一定的剥削现象和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的存在。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必须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实际出发,从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凭主观愿望。
2、只有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剥削现象的产生,是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生产力充分发展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的先决条件。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首先是看它是不是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看它存不存在剥削现象。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要消除两极分化的危险,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彻底消灭和消除。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然是一个历史过程。为了发展生产力,允许一定范围的剥削现象存在同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并不矛盾。离开生产发展,去搞消灭剥削、消除贫富差别,割“资本主义尾巴”,只能导致贫穷和落后,这方面我们有极为深刻的教训。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
的本质特征,而且体现了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的思想。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奋斗的方向。它只能在保障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直接含义,包括人们共同过上富裕的生活,也就是共同占有和消费更充裕的物质文化产品。它是邓小平坚持唯物主义,从广大人民迫切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用通俗朴实、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社会主义实质和目的的一个新概念。
1、共同富裕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的
2、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而不可能是同步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基本方面,在内容上是有主有次的,在实践中是有先有后的,它们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构成了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具体说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的和奋斗目标。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即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2)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外,还具有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市场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微观决策自主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这些共性特征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三、
基本内容: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进步政治成果的总和,通常表现在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上,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
(1)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是相对于野蛮、腐朽和落后政治而言的;(2) 政治文明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上;(3) 政治文明影响和制约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杠杆,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将为物质文明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保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也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4) 政治文明是一个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维结构的系统。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是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之“绳”,是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规范要求;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基本要求:
(1)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体现着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3)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实施依法治国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基本走向。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
四、
首先,我国社会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制约
(二)发展理念不科学,传统发展观影响
(三)宏观调控力度不足,社会管理职能弱化
(四)社会体制不健全,相关政策相对落后
其次,为了解决我国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使我国尽快建成和谐社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内化为推进社会建设的正确思路,转变发展观念,统筹城乡发展,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实现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发展观念,培育科学发展意识
1.树立以人为本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建设的主体、各项社会事业的承担者和主力军。
2.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通过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来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树立协调发展观
协调发展观摒弃了自发发展观,是指人们主动地、自觉地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对一些不良
的、消极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协调,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建设
1.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解决社会建设中存在收入差距,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并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低减轻了产业化和城镇发展的负担,但为农村增加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很大空间,因此,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减轻农村和农业的人口压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3.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力度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社会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保证农村居民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
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深化对社会体制的改革。
1.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通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相关体制机制,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2.完善劳动就业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根本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业矛盾尖锐,失业率日益上升,迫切需要完善劳动就业体制。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益格局深刻变化,造成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因此迫切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提供了根本保证。
(四)加强宏观调控力度,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建设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问题的频繁发生。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改进社会管理方式
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是指各级政府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社会管理职能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
2.强化政府管理能力
作为各级政府,要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强化社会管理能力
3.增强政府服务功能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把创建服务型政府与行政审批制度联系起来,增强服务功能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审批后的监管体系,在审批过程中,明确审批责任,制订加强监督制约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逐步完善行政审批过程的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分权制度,
实行“审监分离”,形成上级对下级监督制衡的机制;还要健全审批公示制度,提高行政审批的公开透明度;同时各行政审批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机关、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形成多元化的外部监督体系;实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所有政府部门的绩效考评中,应把“满意原则”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制度,把为人民服务满意程度作为考评政府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准。
五、
(一)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将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困难
当代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运行将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区域经济集团化使中国与地区国家建立相互依托的合作关系存在相当难度
区域经济集团化造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对我国不断上升的出口贸易带来了诸多限制。加之许多国家采取环保、反倾销等更加严密的保护手段,加大了中国商品进入这些国家市场的难度。欧美等区域经济集团通过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内部贸易,不利于中国发展同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随着科技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步伐加快,国际竞争的重点将越来越集中在高新技术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将越来越下降,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将不断丧失,在国际竞争中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3、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使其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中面临挑战
实践证明,与国际市场相隔离,排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要发展,必须使其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为此,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挑战
1、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和国际贸易体制
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的经济安全,应当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下的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体系,全面准确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和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我国必须加快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步伐,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2、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国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体系,全面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同时,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努力建立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不断提高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寻求和创造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二:2016年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交通花苑酒店2016年政治理论学习内容
备注:1、各部门负责人请将学习内容对部门员工进行自培;
2、请各部门负责人按照完成时间做好学习笔记,次月学习时检查上月学习笔记。
篇三:学习政治理论个人工作总结
学习政治理论个人工作总结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加强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注重学习理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二是注重学习业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努力学习办文办会、计算机等办公室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注重学习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打牢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始终围绕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共同做好办文、办会、办事等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高质量地做好文件制发工作。二是确保文件高效、快捷、正常运转。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确保文件的高效流转。三是认真做好会议服务工作。三、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不断增强自身党性锻炼,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尊重团结同志,积极参加办公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塑造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正在阅读:
政治理论02-18
西宁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 图文06-10
市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doc04-05
大班音乐游戏《勇敢的小兔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_108608-07
干货:浅析双绞线抗干扰原理04-04
高频短线交易操作精华02-26
呕心之作----三七功效08-14
专业综合实验实验报告05-07
入党个人自传范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