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详细版)
更新时间:2023-12-29 07: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财政学第10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十八周周末之前
2.财政学选题论文于1月3号之前交齐(纸质+电子版) 3.试卷题型:一、不定项选择题 15*2′ 二、辨析题 3*6′先判断对错在做解释。 三、计算题 2*10′
四、论述题 3题 10′+ 10′+ 12′ 4.财政学作业是达到良的硬性指标。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复习范围 (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潘邦贵版教材页码)
导论
1、财政的产生p6选择/辨析
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财政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原始社会初期,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和国家,也没有财政。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产生、发展,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了财产的私人占有。→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分配关系发生变化→国家产生→财政分配。)
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国家主导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行为,国家主导企业,商家,百姓的利益分配的关系,国家把握重大的问题
财政的属性
1)公共性;2)利益集团性;3)协调性(平衡性)。
财政的构成要素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2)财政分配的客体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3)财政分配的形式以当时占有支配地位的社会产品分配形式为转移;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
2、西方学者财政学说p8-11
1)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1776年-20世纪30年代) 亚当·斯密
2)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凯恩斯,萨缪尔森 3)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 ①货币学派 弗里德曼;②供给学派 阿瑟·拉弗;
③公共选择学派 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图洛克 4)新凯恩斯主义(1993年克林顿入住白宫后)
马克思主义学说陈共p49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学说、再生产理论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紧
密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与发展。
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1、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p17-19 陈共p22选择/辨析
表现:1)资源配置失效:①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②竞争失灵;③外部性(有正负之分);④
偏好不合理;2)收入分配不公;3)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陈共版:①市场垄断;②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③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
原因:市场势力的存在、市场残缺和市场功能不足。 2、公共产品p21-23 选择
1)私人产品的特征: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区别纯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纯公共产品 纯私人产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①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如森林,渔场,草原等公共资源;②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如收费的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学校,不拥挤的收费道路等
3)公共产品的提供:由政府来提供。通过无偿征税的方式来提供
公共需要 陈共p23-28
1)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相对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关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2)公共物品是从供给方面表达的,公共需要是从需求方面表达的。 3)公共需要的特征:
①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
②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③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 ④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4)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
5)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历史的、特殊的。
3、财政职能p24-30 陈共p15-18某一职能做简答题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指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合选择。 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有①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②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③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工具有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分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以及税收。
2)收入分配职能
所谓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
国民收入分配都必须经过初次分配和若干次再分配等层次,简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有①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②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③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有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转移支付以及税收。
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所谓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目标。
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基本内容有: ①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给总量的大体平衡; 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执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的主要工具有通过设置能够对进行自动调节的财政制度,以及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主动调节。
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以稳定与增长职能为核心,以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 陈共版教材: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 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④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①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②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③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④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
共需要。
4)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4、期中考题目:依据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谈一谈在财政决策过程中,公众/利益集团/政府的表现or心理
第二章 财政支出总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p34-42 陈共p34-36选择
1)按支出用途分类:C, V, M 2)按政府职能分类;
3)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4)按支出方式分类:财政无偿性拨款和财政性贷款; 5)按支出级次分类:中央、省、市、县、乡 陈共版教材: 1)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类、款、项三级科目
2)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按产生收益的时间):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 3)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西方学者观点)p44-46 简答/辨析
1)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法则” 陈共p52 他认为一国政府的支出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即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的增加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与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一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财政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
2)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发展模型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GDP中总投资的比重是上升的,但政府投资占GDP的比重会趋于下降;
罗斯托认为,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财政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3)皮考克和威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陈共p53
皮考克和威斯曼在瓦格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
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政府财政支出梯状发展模式(和平与战争时期模型) 皮考克和威斯曼的“财政支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状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3、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 (*内生增长理论)陈共p58-59
1)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2)内生增长理论
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0”。显然,这一理论的贡献,是在于将原来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要素内在化,据此人们将这种理论称之为内生增长理论。
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化的。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
第三章 购买性支出
1、行政、国防支出的性质属性p65-66 选择
1)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属性陈共p64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是一种民生性支出,和资本性投资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但与资本性投资支出存在明显的差异。
2)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各级权利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开支。他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障各级国家管理机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费用,是纳税人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
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行政管理支出必须由政府予以提供,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具有稳定性。
3)国防支出的性质
国防支出是指国家预算中用于提供国防这个公共产品的费用总和。国防属于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他无法通过市场配置来解决,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必须由政府予以提供。
2、科教文卫支出的性质属性p72,陈共p71选择
1)科教文卫支出的性质
科教文卫支出的性质属于非生产性支出,是社会消费性支出。也属于经常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
2)教育事业产品的性质:①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的消费竞争性,②具有外部收益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①科学研究具有外部性;科学研究具有风险性;科学技术的研究主体是多元的。
3、支农支出的来源及特点p88-90 陈共p89-95选择
目前,财政支农支出体现在“三农”支出上,“三农”支出是指财政对农业、农民、农
村投入的总和。
三农投入的措施:1.全面取消农业税2.财政补贴3.支持农业综合开发4.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三农投入的政策:1.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2.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3.完善农产品价
格形成机制4.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5.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6.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7.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4、政府投融资p90-92
特征:①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新型投融资渠道;②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③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④财政投融资的管理是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第四章 转移性支出
1、社保支出特点原则p96陈共p96-98选择
1)社保支出是转移性支出,也是一项民生性支出。
2)社会保障的特征:①覆盖面的广泛性;②参与上的强制性;③制度上的立法性;④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3)社保支出的内容: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和疾病保险、伤残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丧葬和遗属保险、失业保险)②社会救济;③社会福利;④优抚安置。
4)社会保障的功能①社会性功能(社会补偿/稳定/公平功能)②经济性功能(调节投融资功能、平衡需求功能、收入再分配功能、保护和配置劳动力的功能)
2、社保基金来源与筹资模式p100-102 选择
1)来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担的办法,或者依据具体情况,由这三种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
国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方向的开支;企业(雇主)缴纳社会保障费;个人负担一部分社会保障费(特别是社会保险费) 2)筹资模式:①现收现付制;②完全基金制;③部分基金制;
3、财政补贴的分类p104-105陈共p108-109选择
1)从补贴对象划分:个人补贴和企业生产经营补贴
2)从财政补贴列收列支的不同方法划分:财政直接列入支出和冲减财政收入 3)从财政补贴的环节划分: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4)从补贴的经济性质划分: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 5)从财政补贴的透明度划分:明补和暗补
6)根据国家预算对财政补贴的分类: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 陈共教材 7)按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程度划分:禁止的/可诉的/不可诉的补贴。
4、税式支出的形式p108-109陈共p115-117选择
税额减免、起征点、税收扣除、优惠税率、优惠退税、盈亏相抵、税收还贷、税收递延、
税收抵免、加速折旧。 陈共教材 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
第五章 财政收入总论
1、财政收入的分类(只看大点,不考具体内容)p129-122 陈共p118 选择
1)按收入形式分类
2)按收入的性质分类
3)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4)按收入层次分类;
2、财政收入的原则p116-118 选择
1)财政收入一般原则: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2)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入原则:①发展经济,广开财源;②兼顾三者利益和两级利益原则;③“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④应贯彻按“税收价格”来安排和组织财政收入
3、财政收入规模分析(影响因素陈共p119-123、衡量指标p128)选择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②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③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2)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①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是财政总收入。
②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和社会指标的比例;衡
量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指标有2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和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
③反映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指标有3个: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
4、制约财政规模的因素p129-132 辨析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影响是最为基础的。经济决定财政是财政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它主要表现在人均GDP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可供政府集中的社会产品的增加;②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社会产品和GDP的增长也越快,财政收入增长就与充分的财源;其次,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比例,增加产品附加值,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产品价值构成来看就是产品附加值。所以增加财政收入就要发展经济,增加GDP总量,同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原材料消耗。
2)收入分配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最直接的因素。财政收入的筹集过程,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进行的。分配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一国政府在收入分配中越是追求公平,考虑社会福利分提高,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就越大,政府要
求掌握的财力就越大。
3)价格因素
财政收入无论是在形成过程还是运用环节都与价格有关系,因此价格的变化对财政收入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财政收入表现为货币形态,以当年的现行价格水平计算,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 GDP分配变化也会影响财政收入变化。在价格因素的影响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名义财政收入和石家财政收入。名义财政收入指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当年物价水平表示财政收入,实际财政收入指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的财政收入。当物价总水平变化时,就会导致名义财政收入和实际财政收入不一致的情形。
物价上涨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的情况:
①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大于名义增长,实际财政收入大于名义财政收入;
②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上负增长,表现为名
义财政收入大于实际财政收入;
③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增长不增不减,表
现为名义财政收入与实际财政收入一致。
4)其他因素 ①体制因素。直接影响财政集中度。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财政集中度高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
②财政政策因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受财政政策的制约。
第六章 税收收入(重点!)
1、税收的含义p136陈共p137-138、
概括的说,税收是政府以其社会职能为依据,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范,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属性p137-138、陈共p138-139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p138-139 陈共p144-145选择
1)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商品课税、所得课税与财政课税 2)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直接税与间接税
3)以税基的两种基本形式区别为标准;从量税和从价税
4)以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为标准;中央税、地方税与中央地方共享税
2、税收的原则p140-143陈共p146-149辨析
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 1)财政原则
①财政原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能充分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
②财政的第二个要求是税收收入要有弹性。不仅要对财政收入保持充分弹性,更要与
经济增长保持灵活的弹性。税收弹性反映了税收对经济变化的灵敏程度。
瓦格纳是税收弹性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认为,财政需求增大或租税以外的收入减少
是,税收应该能够给予法律自动增加。
③税收收入要适度,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界限内。税收收入应该具备的规模主要取
决于国家一定时期的职能范围,和国家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也有关系。
2)公平原则
自亚当·斯密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公平原则置于税收原则之首位。税收公平对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也是不可取少的。
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和平等征税(政府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即所谓“横向公平”;二是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即所谓“纵向公平”。)。涉及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3)效率原则
①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又称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应当有利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保证并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率的总体提高。
包括税收的额外负担、税收中性原则(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②税收的行政效率
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一方面应采用先进的征收手段,节约征管方面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应简化税制,使纳税人容易理解和操作,减少纳税费用。
3、税制的构成要素p143-148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基(计税依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
税负转嫁p149-152陈共p152-157
1)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税负转嫁的方式有:前转、后转、散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3)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税收制度p152-173 选择
商品课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所得课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现行资源税、现行财产税)
国际税收(税收管辖权和与国际重复征税)
4、为什么说税收是最重要的?(从属性开始答)
5、怎么理解税收对企业、政府、家庭的影响(我觉得陈共p160-166可以作为参考)
6 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个人/企业)、营业税的计算 第七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1、国债的功能与效应p181-184 陈共p216-219辨析or阐述题
1)国债的功能:
①弥补财政赤字;
方法(3种):增加税收、增发通货(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向银行投资和借款)、举借国债 ②筹集建设资金 ③调节经济运行
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基本平衡;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
系,促进两者的基本协调;调节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④动用历年结余 2)国债的效应 ①国债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国债的发行会减少民间(非政府)部门的资金供给,同时形成金融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进而导致民间投资减少的现象。
按照经济学原理,挤出效应理论适用于充分就业经济。
国债的挤出,也就是政府部门对民间部门在资源占有与使用量的挤出。 ②国债的货币效应
国债的货币效应是指国债发行对一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国债的发行量。
③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
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是指国债制度与政策从刺激需求或从增加有效供给方面推动一国GDP增长的效应
国债的适度增加总是随财政政策的被突出运用而作用于经济增长的。
2、(这章其他的内容也看看吧,我也忘了他的其他重点) 第八章 政府性收费与基金
1、非税收入存在的理论依据p203-205 (重点!)
1)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成本补偿 2)政府解决负外部效应的主要方式
3)依据国家财产所有权获得权益的根本途径 4)实现分配正义的重要补充
2、(这章其他的内容也看看吧,我也忘了他的其他重点) 第九章 政府预算
(这章的内容自己看看吧,我也忘了他的重点。。。) 第十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及依据p237-238
1)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意义上,凡是调控性,具有全国性意义的职能,就应该由中央政府行使。可以说,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具有全国性意义,收入分配职能应由中央政府来承担。 依据:通过分析地方政府搞个人收入再分配的低效性甚至是无效性而得出的。P237 2)稳定增长职能的分工
与收入分配职能相似,实现经济的稳定同样也是中央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依据: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实施经济稳定的低效性甚至是无效性而得出的。P237-238 3)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
与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相对应,各级政府作为不同的主体,分别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用于满足社会成员不同偏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司法、航空、大规模交通运输主干设施等,应由中央政府能提供;
地方政府主要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但这种配置的针对性却明显增强。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p238
2、中国的分税制改革 (国税/地税)选择
3、(这章其他的内容也看看吧,我也忘了他的其他重点)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
1、外国出现财政赤字原因——受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影响
中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原因p273-274 选择
1)调整价格体系,特别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2)提高城市职工工资水平;
3)调整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收益分配形式,总体趋势是对企业减税让利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不断下降;
4)改革过程中,各项机制尚不完善,特别是财政收入机制不完善导致财政收入漏损严重,偷逃税款、随意减免以及越级减免税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5)从1998年开始,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并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
2、有关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作用原理;陈共p286-288简答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就是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经由某种媒介体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标变量(期望值)的复杂过程。
主要的媒介体是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与价格。
①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政策工具变量的调整,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货币收入者实得的货币收入或使货币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这样,财政政策通过收入分配作为媒介就会对总产出产生影响;政策工具变量调整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上。
总之,在总供求波动的背后,主要是收入因素变动影响,而收入的变动是分配的结果,或者说是利益格局调整的结果,而财政政策工具正是通过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来实现政策的目标值。
②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因为货币供给是社会需求的载体,任何一笔财政收支的增减都必须通过货币供给量作为媒介作用于总需求。
③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许多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是通过价格作用体现出来的,或者是与价格相互作用共同发挥调节作用的。
3、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陈共p288-289简答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p278-282陈共p289-296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首先,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货币政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
其次,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个人消费需求,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通过个人所得税),货币政策则间接的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货币政策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正在阅读:
财政学(详细版)12-29
泰山石刻09-27
_乐府指迷_的理论价值及其词学史意义07-21
妈妈的腊八粥作文精选06-14
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文件——发改委)04-16
家庭中央空调制冷量计算11-10
加强当前形势下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思考12-3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真题(2007年5月至年5月设计题)精品资料10-18
内黄县概况104-25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财政学
- 详细
-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一节生物圈教案4浙科版必修3
- 工会工作考核办法 - 图文
-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 - 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 对西方节日的看法英语作文
- 高中物理 必修1 相遇和追及问题(提高) 知识点专题讲解
- 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5.4 第1课时 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列分式方程 教案
- 工程测量新技术
- 2017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综合能力真题
- 控制电机
- 遗失证明怎么写-遗失证明模版-遗失证明格式范文 - 图文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 宁波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归类
- 假设开发法
- 五一劳动节黑板报:劳动的意义-精选word文档(2页)
- 七年级美术下册 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人美版
- 生技部年度工作总结
-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 世界著名酒店集团及其旗下品牌(World famous hotel group and its b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