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圈镇黄路口村规划说明

更新时间:2023-09-22 12:33: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明县黄路口社区规划说明书

前 言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设计院受陆圈镇政府的委托,承担了黄路口村的规划编制任务。经过现场勘测、调研、分析、论证等多方面的工作,形成编制成果,供评审使用。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胡总书记在报告中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八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宏观

战略方针。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制定了“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要惠及十几亿人口,这主要是看绝大多数农民的变化,九亿农民的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2五个统筹与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五统筹”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认识、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全新思路。

“五统筹”,特别是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用城乡一体化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转变偏重城市的发展模式,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三农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规划主要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入手,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明确黄庄村庄建设规划的规划原则和目标。同时,规划从现状条件分析人手,通过现场调查和基础数据的分析,了解现状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发展概况,找出黄路口村在村庄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目标为指引,以问题为突破,提出具体的村庄布点原则,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容量,对各基层村进行整合,形成合理村庄布点体系;同时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空间布局方案。统筹安排主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并提出村庄规划建设实施对策,

确定保护村庄生态环境原则和措施;村庄建设规划中提出总体构思和空间布局,同时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线规划,来引导村庄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其合理建设。

第二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文) (3)《村镇规划编制标准》(GB50188----93)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6号) (5)山东省建委颁发的《村镇规划定额指标》 (6)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7)《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2009.2.21)

(8)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开展“百村千镇”建设示范活动的通知

(9)山东省建设规划编制技术指导

(10)《东明县城市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建

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意水源、水面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

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自始至终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不搞大包大揽。增加农民对村庄建设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反映农民的要求,保护农民的利益。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针对每户群众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等情况,实事求是,逐步搬迁。

4、有利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规划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体现人性化,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布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5、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村庄建设规划应与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并小村为大村”的农房建设方针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规模太小,不仅农村土地利用率低,而且不利农村公益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注意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6、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不能把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丢掉。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顾民风习俗。

7、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要协调东明县总体规划、东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统一。

四、规划目标与定位 1,规划目标

(1)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

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剩余劳动力,做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2)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规划到203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到6000元。

(3)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4)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黄路口社区、和谐黄路口社区。

2,规划定位

(1)菏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建设规划的示范村 (2)东明县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实验基地 五、规划重点

规划通过现状调研,了解村民们的关注焦点,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确定规划重点如下:

1、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村庄主要道路等级和路面质量,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3、增加基层医疗点,加大医疗投入,解决村民日常就医需要。 4、配套村民文化休闲场所,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六、 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村庄布点规划的规划范围即整个黄路口村的行政范围,村庄详细规划的范围即黄路口新村庄范围。

2、规划期限 近期:2012—2015年 远期:2015—2030年

第三章 黄路口村现状概况

一、概况

黄路口黄路口村位于东明县的的中南部,山清水秀,空气好,空气清新。北临S346省道,距日东高速约3公里。方便劳动力与工农业产品的运输。

辖7个村民组,760户,2860,耕地面积360公顷,黄路口村村现状村庄除村中北部居住较为集中外,其它住户均匀分散分布全村,闲置土地较多。

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地与功能布局问题

(1)居民住房布局较散乱,土地浪费较严重

(2)大部分房屋日照通风条件不良,质量较差,乱搭乱建的现象较为普遍

(3)室内环卫设施、宅前道路和消防安全条件差

(4)村内的教学设施不完善,村内缺少幼儿园,学前教育受到影响

(5)村内商业点店铺店面凌乱,没形成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

(6)无村民活动场地。 2、道路交通问题

(1)现有的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过境路硬化外,村内其他道路

均为泥土路

(2)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断头路较多

(3)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在村中乱停乱靠。

3、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问题 (1)无供水设施;

(2)无雨污水排放沟、管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

(3)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严重影响的环境卫生质量;

(4)村民家庭多为简易厕所或室外独立厕所,卫生设施条件差。

4、景观风貌问题

(1)建筑形式杂乱,乡村特色不突出; (2)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 (3)国道线不规整,绿化较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f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