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版教育学习题

更新时间:2024-04-30 10: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学理论习题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育论》 D.《教育论》 2.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康德论教育》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画》D.《爱弥儿》 3.《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 )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 D.培根 4.柏拉图的名著是( )

A.《理想国》B.《政治学》 C.《伦理学》D.《爱弥儿》 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 C.《学记》D.《劝学》 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 )

A.《法律篇》B.《爱弥儿》 C.《理想国》D.《教育漫话》 7.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

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 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 8.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 )

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

10.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 )

A.《孟子》B.《学记》C.《说文解字》 D.《论语》 11.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B.《学记》C.《孟子》D.《中庸》

12.这句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出自(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卢梭 13.“教育要先行”出自( )

A.《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学会生存》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4.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B.胡适 C.胡克勤D.蔡元培

15.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

识的模仿”观点的是( )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D.关系起源说 16.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 ) A.公元前B.18世纪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勒图尔诺 B.孟禄C.高尔顿 D.达尔文 18.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9.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主张这一观点的是教育的( )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20.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2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

22.下列哪一种教育学仍然没有跳出思辨和形而上学的传统(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 23.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 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 D.民族性

24.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 )

A.永恒性B.生产性C.继承性D.阶级性

2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26.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 )

A.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教材和教法 27.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 )

A.教育内容B.教育对象C.教育手段D.教育原则

28.后来的教育是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

这说明教育发展具有( ) A.地域性B.民族性C.阶级性D.继承性 29.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

A.政治方向问题 B.发展生产力问题 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

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是( ) A.文化教育B.实验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D.制度教育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C 7.C 8.C 9.C 10.C 11.B 12.D 13.B 14.D 15.B 16.D 17.A 18.C 19.A 20.D 21.A 22.B 23.A 24.C 25.A 26.C 27.C 28.D 29.C 30.B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 A.2500年 B.2000年 C.1500年D.1000年 2.我国古代学校产生于(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3.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B.春秋战国 C.秦汉D.隋唐 4.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

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 5.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B.制度性 C.无阶级性D.等级性 6.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7.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 )

A.人类社会的出现 B.交往的出现C.学校的出现D.语言的出现 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 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9.“活到老学到老”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 )

A.义务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 C.素质教育思想 D.民主教育思想 10.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之一是( ) A.铁制农具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宗教的产生 D.专门的脑力劳动者出现

11.强调在教育内容中应大力安排古典文化作品的教育流派是( ) A.实用主义B.永恒主义C.自然主义D.结构主义 12.最早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的教育家是( ) A.赞可夫B.凯洛夫C.苏霍姆林斯基D.维果茨基

13.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满足不同年龄

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这阐明了现代教育的( ) A.未来性B.科学性C.生产性D.终身性

14.反映教育活动中人的个性化要求的现代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民主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多元化 D.教育的终身化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 )

A.美国B.德国 C.法国 D.日本 16.1995年我国提出了( )

A.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B.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C.教育“科教兴国战略” D.教育“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17.在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人们逐渐认识到把全部教育活动建立

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米亚拉雷等人提出了的( )概念。

A.教育的科学研究 B.教学艺术 C.复数的教育科学 D.单数的教育科学 18.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 ) A.自然性B.社会性 C.历史性D.世俗性 19.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日本D.普鲁士

20.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 ) A.非义务教育B.继续教育C.社会教育D.高等教育

21.1990年3月,在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

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提出全民教育最主要的具体目标是( )

A.扩大幼儿的看护和发展活动 B.至2000年普及并完成初等教育 C.提高学习成绩,使年龄组认可的百分比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必要学习成绩的水平 D.降低成人文盲率

2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 ) A.实现教育平等B.实现全民教育 C.提高教育效率D.提高教育效益 23.古代形态下的教育的特点有(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 B.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

C.教育发展较快 D.学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及性 24.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5.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是( ) A.教育制度B.教育规模C.学校课程内容D.教育模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C 6.B 7.C 8.C 9.B 10.D 11.B 12.D 13.D 14.C 15.D 16.A 17.C 18.A 19.D 20.B 21.B 22.A 23.D 24.B 25.C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爱尔维修B.华生 C.本尼迪克D.高尔顿

2.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属于(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D.个体因素决定论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4.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决策者的观念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 D.社会需求 5.在原始社会,新生一代的抚养教育任务属于( ) A.学校B.家庭C.社会D.家族

6.在协调社会、家庭、学校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时,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社区B.家庭C.学校D.政府

7.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A.街道 B.社区C.校外机构 D.家长会

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 )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社会的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9.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

10.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11.不属于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和方式的是( ) A.开家长会 B.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 C.建立家长委员会 D.举办家长学校 12.决定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根本因素是( ) A.科学技术状况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价值观念 13.“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受( )因素影响。 A.遗传B.环境 C.教育 D.传统舆论 14.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是( ) A.生产劳动B.社会实践 C.教育 D.体脑结合

15.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1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17.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8.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它的( ) A.自然性B.社会性C.历史性D.永恒性

19.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

A.社会经济基础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0.沟通家长与子女感情的桥梁,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家长学校B.学校开放日 C.家长的思想修养 D.理解和尊重 21.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常常表现出与生产

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A.相对的独立性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滞后性D.绝对的超前性

22.“建国群民,教学为先。”说明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思想称为(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决定论D.自然发生论 24.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 ) A.学校教育B.社区教育C.家庭教育D.行会教育 25.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B.提供物质前提C.提供心理前提D.主导发展方向 26.决定人们受教育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D.文化传统 2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A.生产力B.政治基础C.社会文化D.科学技术 28.在教育活动中,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教育是( )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 29.学生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形式是( ) A.经常性访问B.学校开放日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

30.在制约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中,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 ) A.经济制度B.政治制度C.人口制度D.文化制度

31.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生产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社会制约性 32.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前提是( ) A.经济条件较好B.家庭环境良好 C.家长文化程度高D.孩子比较听话

3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形成( ) A.教育系统B.教育集团C.教育合力D.教育网络 34.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A.生产力水平B.社会制度C.文化背景D.科技水平

35.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关系中发挥( ) A.制约作用B.支配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36.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 )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的关系 37.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 ) A.强制性B.自发性C.系统性D.计划性

38.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39.在个体发展中起最后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 C.学校因素D.个体因素

40.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的首要特点是( ) A.科学性B.强制性C.生活性D.规范性 4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

A.政治方向问题 B.发展生产力问题 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B 5.C 6.C 7.D 8.B 9.B 10.A 11.B 12.B 13.C 14.A 15.B 16.C 17.A 18.B 19.D 20.D 21.A 22.A 23.C 24.C 25.B 26.A 27.B 28.B 29.D 30.B 31.D 32.B 33.D 34.A 35.C 36.C 37.B 38.B 39.D 40.C 41.C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的创造力、个性、学习动机的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是( )

A.价值因素B.遗传因素C.情意因素D.品德因素

2.我国古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说明(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4.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中介是( )

A.社会交往B.社会生活C.社会存在D.人际关系

5.青少年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特征是( )

A.年龄特征B.生理特征C.心理特征D.精神特征 6.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要求B.个别差异性要求 C.顺序性要求D.互补性要求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

法保障儿童、少年( )

A.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C.接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D.接受五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8.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 A.遗传素质B.成熟机制 C.环境D.活动 9.(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A.主体因素B.主观努力 C.环境D.教育 10.( )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D.后天因素

11.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和顺序性B.整体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12.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了人的发展的( )

A.整体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13.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进行及个体的发展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 ),是发展的( )

A.主宰、决定者 B.主人、主体C.主导、主体 D.接收者、主体 1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学对“人”的理解就意味着( ) A.人具有发展的本质 B.人具有抽象性和超现实性 C.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规定” D.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15.人的活动主要包括( )

A.社会实践活动B.生理活动C.心理活动D.以上三个都是 16.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功能( ) A.决定 B.阻碍 C.促进 D.以上都是

17.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 A.10~12岁 B.11~15岁 C.13~16岁 D.12~16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A 5.C 6.B 7.B 8.A 9.D 10.A 11.A 12.C 13.B 14.A 15.D 16.D 17.B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原始社会的原始自然经济决定着其教育目的具有( ) A.公共性 B.等级性C.阶级性 D.私有性

2.《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它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3.1958年,毛泽东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指(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必须为工农服务 C.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 4.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5.夸美纽斯属于( )

A.宗教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 6.下面持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家或思想家是( ) A.裴斯泰洛齐B.孔德C.柏拉图D.迪尔凯姆 7.下面持社会本位论的教育家或思想家是( )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凯兴斯坦纳D.萨特 8.“教育即生长”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9.在教育目的问题上主张“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的教育家是( )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涂尔干

10.在学校教育中,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生产劳动 C.团队活动D.课外活动

11.教育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要求是指教育的( )

A.终身性B.国际性C.公共性D.民主性 12.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 ) A.教育目的B.经验方针 C.经验政策D.教育目标

13.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这是教育的( )

A.隐性功能B.社会功能C.显性功能D.文化功能

14.表示各种教育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的是( )

A.社会性教育目的 B.目的性教育功能 C.功能性教育目的 D.发展性教育目的 15.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 )

A.普及义务教育 B.扫除文盲 C.促进人的发展 D.增强国力 16.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 )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神学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7.将人类个体发展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18.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畸形劳动B.私有制C.社会制度D.社会分工 19.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方案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D.教育目的 20.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的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 C.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B.历史发展进程 D.教育价值取向和理想

21.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是( ) A.社会的进步B.学校的发展C.学生的发展D.科技的进步 2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制度 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D.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23.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方案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D.教育目的

24.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 )

A.重要前提B.重要条件C.重要中介D.物质基础 25.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是( )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没有差别 B.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C.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 D.教育目的可以取代教育目标

26.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 ) A.教育途径B.教育内容C.教育方法D.教育方针

27.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 )

A.政治制度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 28.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B.蔡元培C.王国维D.胡适 29.《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 A.黑格尔B.韦伯C.席勒D.赫伯特 30.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A.育德B.促智 C.育美D.健体

31.首次把“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人是( )

A.达·芬奇B.席勒C.王国维D.蔡元培

32.按照价值取向,可以分( )教育目的和( )教育目的。

A.一元化,多元化 B.指令性,指导性 C.传统,现代 D.个体本位,社会本位 33.按照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教育目的和( )教育目的。

A.一元化,多元化 B.指令性,指导性 C.传统,现代 D.个体本位,社会本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fn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