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24 00: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

总结报告

蛸科(Octopodidae)是头足纲中最大科,其种类通称章鱼,广泛

分布世界各海域,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真蛸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它们的产量急剧下降。与此相反,世界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却有增无减。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严重衰退的尖锐矛盾要求应该尽快进行蛸类的育苗与养殖工作,因此为恢复和发展该种资源,开发新的海水增养殖品种,开展人工繁育与养成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具有相当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海水养殖已成为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养殖技术相当成熟和先进。真蛸养殖可以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对改善人们的“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出口创汇。另外,人工繁育可以大大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增加放流量,更有效地补充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方面具重大的应用意义。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对真蛸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已开展许多研究,其中《真蛸人工育苗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2005NZ1011)、《福建沿海真蛸种质遗传性状与繁育研究》(2006J0363)得到省科技厅立项支持,我公司在该所项目负责人林祥志博士的指导下,于是2009年开展真蛸育苗与养殖工作, 2010年,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经多次现场调研、专家论证下,承担省星火计划下达《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区域重点项目(编号:2010S0024 )。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林祥志博士和中国海洋大学郑小东教授帮助下,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经过二年实施,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研究内容。将其项目总结如下。

1

1 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 研究开发内容

1.1.1研究室内真蛸亲本暂养技术。

在蓄养池中亲体采用暂养,遮光,充气;投喂鲜活或人工运动饲料。

1.1.2掌握真蛸性腺调控、促熟和产卵技术。

将亲体移至产卵池中;向产卵池投放采卵器,亲体雌雄同池放养,促进亲蛸性腺成熟交配;

1.1.3幼蛸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和适宜饵料研究。

雌雄亲体交配后收集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培育池中采用流水充气培养;孵化出膜的头足类幼苗在培育池中流水培育,投放饵料,至幼苗进入伏底栖息。

1.1.4成蛸饲料制作与投放次数和数量,研究真蛸环境与投饵量的关系。

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 1.2. 主要技术指标

1.2. 1 采卵50万粒,培育1-1.5 cm 小真蛸10万只。

1.2. 2 1-1.5cm 小真蛸经10个月饲养,培养0.75kg真蛸2万头。 1.2. 3 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 1.2. 4 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0人次。 1.2. 5 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以上信息。

2 组织实施内容 2.1人工育苗

2

2.1 种蛸来源

种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每年1月份取自莆田的海捕真蛸,该季节真蛸已经成熟,二是6月份和10月份取自连江渔排养殖的真蛸,也已经性腺成熟。这些真蛸已经在海区或者渔排完成交配,只需要将雌真蛸运到实验场所,经过促熟培育就可以产卵。

2.2 培育条件

采用多种规格的种蛸和幼体培育设施,各种水产苗种培育的设施齐全。海水经过沙滤处理,海水比重1.018以上,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加温。

2.3 幼体盐度耐受实验

本实验温度25℃,盐度设置为18,21,23,25,27,30,33,38和41,每个盐度组设三个平行。采用孵化后第二天的真蛸幼体作为实验材料,在27个5L塑料圆桶中进行,每桶150只幼体,初始盐度为27.8,充气培养,调节盐度采用海水晶和冷开水。缓慢将各盐度组的海水盐度调节到设定的盐度,每小时调节一次,每次盐度变化不超过1.5,10h内可将实验盐度调节到位。每隔数小时检查死亡个体并计数。

2.4室内工厂化规模化养殖

从自然海区购买规格100克/头左右的幼蛸500斤和自已培养的幼蛸进行成蛸培养试验。自配幼蛸饲料,根据自然水温变化,调节饲料投喂次数和投饵率。主要实现内容:①真蛸笼设计:因章鱼具有相互残杀的特性,章鱼养殖必需一笼一只关好。项目养殖笼设计是每笼规格30*30*20cm,5个笼与笼重叠为一串,它们之间完全隔开;笼的四周钻出许多小洞,便以水流畅通;笼旁边留一个可以自由开启的小门,便以饵料投喂和捕捉。每串笼相隔10cm形成一排,每排相隔20cm,便以水流畅通和防止互相残杀。②工厂化集约养殖章鱼,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

3

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投喂: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

2.5 组织培训推广

通过收集真蛸育苗、养殖和加工的视频资料进行整合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利用平海镇举办科技兴海、渔业安全生产时期,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的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信息。

3 完成情况

3.1 现场测产验收情况

2011年10月15日,受福建省科技厅委托,莆田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莆田市平海海水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承担的省星火计划项目《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编号:2010S0024)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经现场考察,随机取20只真蛸进行体重测定,结合查阅试验有关资料,意见如下:

1、2010年7月,采卵51.3万粒,至10月4日测定共培育真蛸幼苗10.9万只,个体平均全长3.1cm。

2、幼苗经12个月饲养,平均体重达1.055kg/只。 3、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 4、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2人次。 5、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信息。

综上所述,项目组基本完成合同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3.2 种蛸培育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3.2.1 真蛸的繁殖季节与种蛸挑选

不同海区的繁殖季节有很大的区别,如福建莆田海区真蛸的繁殖季节是每年1-2月份,而浙江南麂岛海域的繁殖高峰为每年5-6月。海区养殖真蛸性成熟季节与海捕真蛸又有不同,如连江海区养殖的真蛸每年6月份-11月份均可达到性成熟。

4

种蛸挑选是真蛸人工育苗中的重要步骤。挑选的标准是性腺成熟度好,体色健康、红润,腕齐全,无外伤,活力强的雌蛸。实验表明,强壮的种蛸产卵量和孵化率高,孵出的稚蛸活力较好。 3.2.2 种蛸的培育

在产卵前,种蛸还需要2周至1个月的培育。培育池以15平方米以上为宜,水深1-1.5米。培育期间投喂缢蛏和冷冻鳀鱼,在鳀鱼中可以添加DHA含量高的裂壶藻粉。由于真蛸摄食量大,需要加大换水量,每3-5天清池一次。 3.3 产卵与孵化 3.3.1 产卵与护卵

真蛸喜欢黑暗和安静的环境,通常会躲藏在洞穴或角度中。可以用石头、陶瓷、水泥砖、PVC管、橡胶等营造栖息环境。既可以作为栖息场所,也是产卵的附着基。通过对比,发现使用陶瓷罐的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真蛸产卵在附着基以后,基本停止摄食,并保护卵群直至孵化,但偶尔也会离开。如果一个池中用多只种蛸,护卵的种蛸离开后卵群可能被其它种蛸“霸占”,并被摄食。因此当发现种蛸开始产卵时,将种蛸及卵附着基一起放入直径40-60cm、高50cm、孔径1-2cm的聚氯乙烯网笼中,然后吊养于培养池中,既可以避免池底部杂质的影响,又易于搬池。 3.3.2 胚胎孵化

种蛸护卵是胚胎孵化的关键。如果种蛸体质较弱,在孵出之前死亡,即使直接对卵充气,孵化率也会很低。没有种蛸守护的卵的表层大多会受到丝状菌等病菌的侵袭,严重时胚体成紫红色,受到感染的胚体会停止发育并死亡。在白疣蛸胚胎孵化过程中同样会发现这种情况(郑升阳,2005)。因此在胚胎孵化过程中海水处理要更加严格,必要时用0.2-0.3ppm聚维酮碘消毒。发现受感染的卵及时取出隔离,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f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