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讲义

更新时间:2024-03-18 15: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 章 风险管理基础

风险管理水平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1.1.1风险与收益与损失 1.风险的三种定义

(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

(3)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马科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 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匹配性

3.风险和损失的区别:事前和事后 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 损失:事后概念 4.损失类型

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和冲减利润 非预期损失——资本金 灾难性损失——保险手段

1.1.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要求,即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风险的分散(行业、区域、期限、客户的分散)、对冲(如利率和货币互换)和转移(如资产证券化)。

2.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定量分析为主;从分散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集中管理。 3.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降低法律、合规、监管成本。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两个因素:资本金规模、风险管理水平。资本金是吸收损失的缓冲器和最终来源。

1.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四个阶段: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偏重于资产业务,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稳健经营,提高安全度,保守。 2.负债风险管理:20世纪60年代,为扩大资金来源,避开金融监管限制,变被动负债为积极性的主动负债;加大了经营风险,提高了杠杆

率,加大了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马科维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组合理论是重要基石。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解释了一定条件下资产的风险溢价、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定量关系是重要理论基础。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成为重要手段。 华尔街第二次数学革命: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S期权定价模型),通过期权这种结构化产品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非利息收入比重增加,重视风险中介业务。1988《巴塞尔资本协议》标志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经能够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方式。

1.2 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八大风险:信用 市场 操作 流动性 国别 声誉 法律 战略 1.2.1信用风险

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的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带来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被认为是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通常包括违约风险、结算风险等主要形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结算风险是

一种特殊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发生违约的风险。1974年,赫斯塔特银行的破产促成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诞生。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属于非系统风险特征。与市场风险相反,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得。 1.2.2市场风险

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表内、表外头寸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商业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尤为重要。相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量的特点。具有明显系统风险特征,难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来完全地消除。 1.2.3操作风险

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类。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和非营利性,不可避免不能给银行带来盈利。 1.2.4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无法及时获得或者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或其他支付义务、满足资产增长或其他业务发展需要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综合性风险。 1.2.5国别风险

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代理行往来和

由境外服务提供的外包服务等。一国或地区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和社会动荡、资产被国有化或被征用、政府拒付对外债务、外汇管制或货币贬值。转移(主要)、主权、传染、货币、宏观经济、政治、间接国别。 1.2.6声誉风险

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商业银行通常将信誉风险看作是对其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 1.2.7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因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违规和监管,通常纳入操作风险 1.2.8战略风险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因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为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分散 对冲 转移 规避 补偿 1.3.1风险分散:组成资产的个数越多,其非系统性风险就可以通过分散化完全消除,而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分散化被消除掉,表现为资本资产模型(CAPM)中的β值。

1.3.2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法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

种策略性选择。管理市场风险的有效办法。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又称残余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1.3.3风险转移: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担保、备用信用证。衍生品是特殊形式的保单

1.3.4风险规避: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过于消极。

1.3.5风险补偿:对于高风险的客户和业务,提高金融产品价格。 1.4 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1.4.1资本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商业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可以用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缓冲意外损失,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等。清算条件下和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商业银行是以负债经营为特色的,融资杠杆率很高。 资本的作用:(1)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2)吸收和消化损失,资本金是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第一资金来源,保护债权人免遭户风险损失的缓冲器(3)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4)维持市场信心(5)为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账面资本:持股人的永久性资本投入,即所有者权益,包括普通股股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投资重估储备、一般风险准备。经济资本;监管资本。

1.4.2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

监管资本指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担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由于监管资本必须在非预期损失出现时随时可用,其强调的是抵御风险、保障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并不要求其所有权归属。

监管资本分为一级资本(核心一级和其他一级)和二级资本。 核心一级资本: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其他一级资本是非累积性的、永久性的、不带有利率跳升及其他赎回条款,本金和收益都应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参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其他以及资本工具及其议价(如优先股及其议价)、少数股东基本可计入部分。

二级资本是指在坡长清算条件下可以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在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带赎回机制,不允许设定利率跳升条款,收益不具有信用敏感性特征,必须含有减计或转股条款。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巴塞尔2和3比较:1、重新界定监管资本的构成,恢复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核心地位,严格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从严确定资本扣除项目,强化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2、改进风险权重计量方法,

大幅度增加高风险业务的资本要求3、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提升银行体系应对信贷周期转换的能力,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4、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通常情况下普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充足率应达到7%,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同时进一步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须计提1%-3.5%的附加资本要求。 我国银监会2012监管资本要求:1、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一级资本充足率6%、资本充足率8%;2、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包括2.5%的储备资本要求和0-2.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3、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1%;4、以及针对特殊资产组合的特别资本要求和针对单家银行的特定资本要求,即第二支柱资本要求。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确保资本充分覆盖国内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特定风险。

1.4.3经济资本及其应用

经济资本又称风险资本,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期限下,为了覆盖和抵御银行超出预期的经济损失所需要持有的资本数额。作用: 1)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有助于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

股本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这两项指标被广泛用于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用来度量商业银行这样被普遍认为是经营特殊商品的高风险企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方法中,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是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经风险

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是指经预期损失和以经济资本计量的非预期损失调整后的收益率,其计算公式:

RAROC=(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 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着重强调商业银行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得的收益是有成本的。整个公式衡量的是经济资本的使用收益,正常情况下其结果应当大于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

作用:1、在单笔业务层面上,可用于衡量一笔业务得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为商业银行决定是否开展该笔业务以及如何进行定价提供依据2、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在考虑单笔业务得风险和资产组合效应之后,可衡量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及时对指标出现明显不利变化趋势的资产组合进行处理,为效益更好的业务配置更多资源3、在商业银行总体层面上,可用于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 1.5 风险管理的数理基础 1.5.1 收益的的计量

1.绝对收益是对投资成果的直接衡量,反映投资行为得到的增值部分的绝对量。期末-起初

2.百分比收益率=P1+D- P0/ P0*100%

其中P0为期初的投资额,P1为期末的资产价值,D为资产持有期间的现金收益

1.5.2常用的概率统计知识 1.预期收益率=p1r1+p2r2+…+pnrn

2.方差和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为标准差,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越大,波动性越大。

3.正态分布:如果影响某一数量指标的随机因素非常多,每个因为所起的作用相对有限,各个因素之间又近乎独立,则这个指标可以近似看做服从正态分布。

第 2 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2.1.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机构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银行公司治理特征:1.高杠杆性2.高不对称性3.高关联性4.对经营失败的低容忍度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要求:(1)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2)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3)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4)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特征:1.银行内部有效的制衡关系和清晰的职责边界2.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3.与股东价值相挂钩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4.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5.现金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产品定价、成本核算、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2.1.2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目标:(1)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2)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3)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4)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内控要素:(1)内部控制环境(2)风险识别与评估(3)内部控制措施(4)监督评价与纠正(5)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 原则:全面、审慎、有效、独立(1)内部控制要全面,要全员参与,有案可查(2)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内控优先(3)内部控制应当有高度权威性(4)内控部门应独立并有权直接向董事会、监视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 2.1.3风险文化

健康的风险文化以商业银行整体文化委背景,以经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贯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有机地融合现金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1.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2.加强高级管理层的驱动作用3.创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风险文化由风险管理理念(精神核心)、知识和制度三层次组成 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1)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资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2)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主动

的风险管理过程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3)风险管理应支持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4)应充分了解所有风险,并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不了解或无把握控制风险的业务,应采取审慎态度对待 风险文化的培植是“终身制”的事业

风险文化失灵:否认、分割、模糊、漠视和钻空子 2.1.4管理战略

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内部管理状况以及同业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套中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定期1年研究、制定或修改。

基本内容: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 2.1.5风险偏好

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指标值要体现稳定性和合规性原则:1.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期望2.与战略规划有机结合3.向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传到4.持续地监测与报告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监管强调1.公司的治理架构2.风险管理组织架构3.独立性

2.2.1 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对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 2.2.2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

2.2.3 高级管理层:应在董事会的知道下确保银行业务或懂与董事会审核通过的经营战略、风险偏好和各项政策相符。首席风险官,独立性是首要的,应与业务经营条线和盈利部门分离,不负管理和财务职责。

2.2.4 风险管理部门:两个原则:高度独立性、不具有风险管理策略执行权。1.风险管理人员应充分具备从业经验和任职资格2.掌握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2.2.5 其他风险控制部门 (1)财务部门 (2)内部审计部门 (3)法律/合规部门 (4)外部风险监督机构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识别、计量、监测、控制 2.3.1 风险识别、分析

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感知风险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发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性质;分析风险是深入理解各种风险内在的风险因素。良好的风险识别原则:全面、前瞻

常用方法:制作风险清单是商业银行识别风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备忘录形式。 (1)制作风险清单是商业银行识别风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备忘录形式。(2)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3)失误树分析方法(4)分解分析法 2.3.2 风险计量、评估

准确的风险计量结果是建立在卓越的风险模型基础上的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到不通风险计量方法的有适合局限性,适时采用敏感性分析、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方法补充。注重防范模型风险。 2.3.3 风险监测、报告

监控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报告风险的评估结果及采取的措施和质量。

2.3.4 风险控制、缓释

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要求:1.策略应与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2.所采取的的具体控制措施与缓释工具复核成本、收益要求3.能够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事前控制:限额管理、风险定价和指定应急预案

事后控制:风险缓释或转移;风险资本的重新分配;提高风险资本水平

2.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种类: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

经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分为(1)中间计量数据,在不同风险管理领域的一致应用,是商业银行最终实现准确经济资本计量的关键所在。 (2)组合结果数据

一般采用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可远程登录,优点:1.真正实现风险数据的全行集中管理2.不需要每个终端都安装风险管理软件 第 3 章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3.1 信用风险识别

3.1.1 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1.单一法人客户的基本信息分析:按照业务特点和风险特性的不同,商业银行的客户可划分为法人客户与个人客户,法人客户根据其机构性

质可以分为企业类客户和机构类客户,企业类客户根据其组织形式不同可划分为单一法人客户和集团法人客户。

2.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1)财务报表分析①识别和评价财务报表风险。主要关注财务报表在编制方法及其质量能否充分反映客户实际和潜在的风险②识别和评价经营管理状况:损益表③识别和评价资产管理状况④识别和评价负债管理状况(2)财务比率分析: ①盈利能力比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总+期末资产总)/2] ×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②效率比率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付账款周转率=购货成本/[(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资产回报

4.专业贷款风险参数的估计:内部评级法;采用监管映射法 3.2.3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

1.违约相关性:原因,债务人自身因素;债务人所在行业或区域因素;宏观经济因素

2.信用风险组合计量模型

1.Credit Metrics模型(本质上是一个VaR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的创新点就在于解决了一个非交易性资产组合VaR的难题。

2.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直接将转移概率与宏观因素的关系模型化,然后不断加入宏观因素冲击来模拟转移概率的变化,得出模型中的一系列参数值。在违约率计算上不使用历史数据,而是根据现实宏观经济因素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来实现。适合投机类型的借款人,因为该借款人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更敏感。

3.Credit risk+模型:根据针对火险的财险精算原理,只有违约和不违约两种状态。服从泊松分布,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肥尾现象。

3.信用风险组合的压力测试,有助于:1.评估商业银行在压力条件下的风险暴露,并帮助商业银行指定或选择适当的战略转移此类风险2.提高商业银行对其自身风险特征的理解,推动其对风险因素的监控3.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确定该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是否与其风险偏好一致4.帮助量化肥尾风险和重估模型假设5.评估商业银行在盈利性和资本充足性两方面承受压力的能力。 3.3 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

有效的信用风险监测体系应实现目标:1.确保商业银行了解借款人或交易对方当前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2.监测对合同条款的遵守情况3.评估抵质押物相对债务人当前状况的抵补程度以及抵质押物价值的变动趋势4.识别借款人违约情况,并及时对风险上升的授信进行分类5.对已造成信用风险损失的授信对象或项目,迅速进入补救和管理程序 3.3.1 风险监测对象 1.客户风险监测

客户内生变量(1)基本面指标:品质类、实力类、环境类;(2)财务指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

外生变量: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主要股东、上下游客户、市场竞争者等“风险域”企业持续交互影响的。 2.组合风险监测

方法:(1)传统的组合监测方法,主要是对信贷资产组合授信集中度和结构进行分析监测;授信集中是指相对于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总资产或总体风险水平而言,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的授信。(2)资产组合模型法:估计各敞口之间的相关性和把暴露在该风险类别下的投资组合看成一个整体,直接估计该组合资产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 3.3.2 风险监测主要指标:包括潜在指标和显现指标。 1.不良资产率(贷款)率

2.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资产风险暴露

3.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 4.关联授信比例=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

5.贷款风险迁徙

①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②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③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④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⑤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6.逾期贷款率=逾期贷款余额/贷款总余额

7.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

8.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3.3.3 风险预警:实现对风险“防患于未然”的一种“防错纠错机制”。 1.风险预警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1)风险预警程序:信贷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后评价。按照阶段划分,风险处置分为预控性处置与全面性处置,预控性是在风险预警报告已经作出,而决策部门尚未采取相应措施之前,由风险预警部门或决策部门对尚未爆发的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风险继续扩大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利影响。全面性是从内部组织管理、业务经营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控制、转移或化解风险,使风险预警信号回到正常范围。

(2)风险预警的主要方法

需要进行预警的内容:1.适应监管底线的2.适应本行内部信用风险执行效果的3.使用有关客户信用风险监测的 2.行业风险预警,属于中观层面的预警

(1)行业环境风险因素:经济周期、财政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四个因素(2)行业经营风险因素(3)行业财务风险因素(4)行业重大突发事件

3.区域风险预警(1)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2)区域经营环境出现恶化(3)区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出现风险因素 4.客户风险预警,财务风险、非财务风险 3.3.4 风险报告 1.风险报告职责和路径

(1)职责:①保证对有效全面风险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的清醒认识②传递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③实施并支持一直的风险语言④使员工在业务部门、流程和职能单元之间分享风险信息⑤告诉员工在试试和支持你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⑥利用外部数据和外部事件、活动、状况的信息,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目标实施提供支持⑦保障风险管理信息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或者同级的风险管理部门、外部监管部门、投资者报告

(2)报告路径:横向就是在本级行风险管理部门之间传送风险报告。 纵向就是各部门要向上级行的对口部门报送报告。

2.风险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3.4 信用风险控制 3.4.1 限额管理

从银行管理层面,限额的指定过程体现了商业银行董事会对损失的容忍程度,反应了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政策要求和风险资本低于以及消化损失的能力。从信贷业务层面,商业银行分散信用风险、降低信贷集中度的通常做法就是对客户、行业、取悦和资产组合实行授信限额管理。

1.单一客户限额管理

(1)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MBC=EQ*LM;LM=f(CCR) MBC最高债务承受额;EQ所有者权益;LM杠杆系数;CCR客户资信等级;f客户资信等级与杠杆系数对应的函数关系。 (2)银行的损失承受能力 2.集团客户限额管理

(1)根据总行关于行业的总体指导方针和集团客户与授信行的密切关系。初步确定对该集团的授信限额

(2)根据单一客户的授信限额,初步测算关联企业各成员单位最高授信限额的参考值

(3)分析各授信单位的具体情况,调整各成员单位的授信限额 主要做到:统一识别标准,实施总量控制;掌握充分信息,避免过度授信;主办银行牵头,协调信贷业务。一般由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的银行机构或集团公司核心企业所在地的银行机构作为牵头行或主办行,建立集团客户小组,进行信贷工作的协调。

3.国家和区域限额管理

(1)国家风险限额管理:结售汇限制、投资利润汇回限制。国家风险限额至少每年重新检查一次。 (2)区域风险限额管理 4.组合限额管理

(1)授信集中度限额:授信集中度限额,行业、产品、风险等级和担保是最常用的组合限额设定维度。

(2)总体组合限额:该限额是在分别计量贷款、投资、交易和表外风险等不同大类组合限额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如果商业银行资本不足,则应根据情况调整每个维度的限额,使经济资本能够弥补信用风险暴露可能引致的损失。

设定组合限额步骤:第一,按某组合唯独确定资本分配权重,考虑在战略层面上行的重要性;经济前景;当前组合集中度情况;收益率。第二,根据资本分配权重,对与其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估算组合的损失。第三,将损失与商业银行的资本相对比。第四,根据资本分配权重,确定组合以资本表示的组合限额。第五,根据资本转换因子,将以资本表示的该组合的组合限额转换为以计划授信额表示的组合限额 3.4.2信用风险缓释:银行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池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 目的:1.孤立银行通过风险缓释技术有效抵补信用风险,降低监管资本要求2.孤立银行通过开发更加高级的风险计量模型,精确计量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

合格保证范围:1.主权、公共企业、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银行2.外部评级在A-级以上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3.虽然没有响应的外部评级,但内部评级的违约概率相当于外部评级A-级以上水平 3.4.3关键业务流程/环节控制

1.授信权限管理原则:①给予每一笔交易对方的信用须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标准②集团内所有机构在进行信用决策时应遵循一致的标准③债项的每一个重要改变应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④交易对方风险限额的确定和对单一信用风险暴露的管理应符合组合的统一指导及信用政策,每一决策都应建立在风险-收益分析基础之上⑤根据审批人的资历、经验和岗位培训,将信用授权分配给审批人并定期进行考核 2.贷款定价

(1)贷款最低定价=(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贷款额,税收成本也包括在经营成本中。 3.信贷审批:待审分离、统一考虑、展期重审

4.贷款转让:通常指贷款的有偿转让,与贷款销售的区别是,贷款转让仅用于已经发放的老贷款,而贷款销售适用于新贷款的发放。目的是分散或转移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大多数是一次性、无追索、一组同质性在贷款二级市场打包出售 5.贷款重组:期限、金额、利率、担保、费用等,来进行重新的安排,调整,组织。

应该注意:是否可重组、如何进入重组、是否值得重组、重新评估担保情况

重组流程:成本收益分析、确定重组方案(方向、重组计划、时间约束、财务约束、各个阶段的评估目标)、与客户谈判

重组措施:调整信贷产品、调整信贷期限、调整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额度、增加控制措施,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3.4.5 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1.资产证券化

四类:信贷资产证券化(狭义);实体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

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类型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形成阶段分为存量和增量

有助于:①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②商业银行资本管理③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④增强盈利能力,改善收入结构

2.信用衍生产品:分散商业银行过度集中的信用风险;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防止信贷萎缩,增强资本流动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使银行得以摆脱在贷款定价上的困境 3.5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3.5.1权重法: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银行账户表内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与表外项目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之和

3.5.2内部评级法: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损失率 3.5.3经济资本管理:对象为表内各类风险资产和表外业务,包括贷款、存放于拆放同业、抵债资产、其他应收款、承兑、担保和信用证

环节:总行明确资本充足率目标,提出全行的经济资本总量和增量控制目标,对分行进行初次分配;在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平衡分配;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增量的一定百分比进行战略性分配 第 4 章 市场风险管理 4.1 市场风险识别 4.1.1 市场风险特征与分类

市场风险就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按来源不同分为(1)重新定价风险,也称期限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之间存在的差额(2)收益率曲线风险,不同期限但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的收益率连接而成的曲线,用于描述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关系,也称为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3)基准风险,也称利率定价基础风险,在利息收益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下,因其现金流和收益的利差发生变化(4)期权性风险 2.汇率风险:包括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市场预期以及投机冲击、国内政治经济因素,源于: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服务或进行自营外汇交易;银行账户中的外币业务

3.股票价格风险:每个股票市场至少应包含一个用于反应股价变动的综合市场风险因素。投资于个股或行业股指的头寸可标书为与该综合市场风险因素相对应的贝塔等值

4.商品价格风险:包括农产品,矿产品,贵金属等,黄金是汇率风险 4.1.2 主要交易产品风险特征

1.即期:由于时差,两个营业日完成。即期外汇买卖通常简称为即期,即交割日为交易日以后的第二个工作日的外汇交易 2.远期: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利率合约

3.期货:金融期货交易占整个期货市场交易量的80%以上。分为利率期货、货币期货、指数期货。经济功能:对冲市场风险、价值发现。 期货与远期的区别:1)远期交易采取的是非标准化,货币、金额和期限都可灵活协商,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一般都由交易所统一的制定2)交易对手不同:远期交易一般通过金融机构或经纪商柜台交易,合约持有者面临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而期货交易一般在交易所交易,由交易所承担违约风险3)远期合约的流动性较差,合约一般要持有到期,而期货合约的流动性较好,合约可以在到期前随时平仓

4.互换: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交易双方利用自身在不同种类利率上的比较优势有效的降低各自的融资成本

5.期权:更为复杂的非线性衍生产品,通常有外汇、股票、债券、是有、贵金属、农产品等。分类:1)按权利内容:买方期权、卖方期权2)按履约方式:美式期权任何时候都可以行权、欧式期权只能在规定时间行权3)按执行价格:价内期权、平价期权、价外期权。期权费:1)内在价值,是指在期权的存续期间,执行期权所能获得的收益或利润;如果期权的执行价格优于即期市场价格时,则该期权具有内在价值。价外

期权与平价期权的内在价值为零2)时间价值,期权价值高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到期日当天,期权的时间价值为零。 4.1.3账户划分 1.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

(1)交易账户记录的是银行为了交易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的风险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或商品头寸。交易账户中的头寸: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不受任何限制。记入交易账户的头寸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①具有经高级管理层批准的书面的头寸,金融工具和投资组合的交易策略②具有明确的头寸管理政策和程序。要逐日定势,根据市场价格准确的估值③具有明确的、与银行交易策略一致的监控头寸的政策和程序,包括监控交易规模和交易账户的头寸余额。交易目的在交易之初就已经确定,此后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交易账户中的项目通常按市场价格计价,当缺乏可参考的市场价格时,可以按模型定价。与交易账户相对应,银行的其它业务归入银行账户,最典型的是存货款业务。银行账户中的项目则通常按历史成本计价。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也是准确的计算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基础。《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把市场风险纳入资本要求的范围中,但未涵盖全部市场风险,所包括的是在交易账户中的利率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以及在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汇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2.账户划分的监管标准与金融资产四分类的会计标准

账户划分是商业银行试试市场风险管理和计提市场风险资本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巴塞尔相关定义明确要求。金融资产四分类十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由财政管理部门具体制定标准

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划分的政策和程序:①甲乙账户划分的目的、适用范围和交易账户的定义②列入交易账户的金融工具种类,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份额、存款证及其他类似的资本市场工具、金融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合约、期权等③头寸应符合的条件,明确的,经高级经理层批准的交易策略;明确的头寸管理政策和程序④明显不列入的头寸,为对冲银行账户风险而持有的衍生工具头寸;想客户提供结构性投资和理财产品且进行了完全对冲的衍生产品⑤交易标识事前认定,事后确认。 4.2 市场风险计量 4.2.1 基本概念

1.(1)名义价值:金融资产根据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对风险管理的意义体现在:在金融资产的买卖实现后,衡量交易方在交易中的盈亏情况;作为初始价格,通过现值为交易活动提供参考数据 (2)市场价值:在评估基准日,自愿买卖双方在知情、谨慎、非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公平交易资产所获得的资产的预期价值

(3)公允价值: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资产或债权价值。计量方式:①直接使用可获得市场价格②用公认模型估算市场价格③实际支付价格④允许使用企业特定数据,该数据应能被合理估算,并且与市场预期不冲突

与市场价值相比,公允价值的定义更广、更概括,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价值可以代表公允价值。但是若没有证据表明资产交易市场存在时,公允价值可以通过收益法或成本法来获得

(4)市值重估:对交易账户头寸重新估算其市场价值。商业银行应当对交易账户头寸按市值每天至少重估一次价值。市值重估不应有前台重估,应由与前台相独立的中台、后台、财务会计部门或其它相关职能的部门或人员负责。

市值重估的方法:盯市,按照市场价格计值,主要是对于收盘价,商业银行必须尽可能的按照市场价格计值;盯模:按照模型计值。当按市场价格计值存在困难时,银行可以按照特定的模型确定计值。如果是银行自身开发的,模型应该建立在适当的假设基础上,并请独立、合格的外部机构对模型经性评价。模型的开发和批准使用应由独立于交易前台的第三方进行,应该进行独立的测试,包括对数学推导、假设条件、软件实施进行检验。

2.敞口:风险暴露,即银行所持有的各类风险性资产余额。 (1)按业务活动分:交易性外汇敞口、非交易性外汇敞口(结构性、非结构性

(2)根据不同类型

①单币种敞口头寸,分为1)即期净敞口头寸:计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所形成的敞口头寸,等于表内的即期资产减去即期负债。原则上,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内的所有项目2)远期净敞口头寸:其数量等于买入的远期合约头寸减去卖出的远期合约头寸3)期权敞口头寸:持有期权

的敞口头寸等于银行因持有期权而可能需要买入或卖出的每种外汇的总额,卖出期权的敞口头寸等于银行因卖出期权而可能需要买入或卖出的每种外汇的总额

单币种敞口头寸=即期净敞口头寸+远期净敞口头寸+期权敞口头寸+其他=(即期资产-即期负债)+(远期买入-远期卖出)+期权敞口+其他

黄金交易也采用风险敞口的方法计量。如果某种外汇的敞口头寸为正值,说明机构在该币种上处于多头;如果某种外汇的敞口头寸为负值,说明机构在该币种上处于空头。

②总敞口头寸的计算方法:1)累计总敞口头寸,等于所有外币多头和空头的总和;这种方法的风险大,比较保守2)净总敞口头寸,等于所有外币多头总额与空头总额的差距;这种方法主要考虑不同货币汇率波动的相关性,认为多头和空头存在抵补效应。这种方法比较激进3)短边法,分别加总每种外汇的多头和空头,然后比较这两个总数,最大的作为银行敞口 3.久期:

(1)久期公式:对金融工具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直接衡量 △P =-P*D*△y /(1+y)

P为固定收益产品的当前价格,△P代表价格的微小变动幅度,y为市场利率,△y为市场利率的微小变动幅度,D为久期。收益率的微小变化,将使价格发生反比例的变动,而且其变动的程度将取决于久期的长短,即久期越长,它的变动幅度越大。

(2)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绝大多数情况下,久期缺口是正值此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资产和负债增加,但资产增加幅度比负债大,银行市场价值增加;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则资产和负债都减少,但资产减少幅度比负债大,银行市场价值减少。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银行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整体利率风险敞口越大。

4.收益率曲线四种形态:1)正向收益率曲线: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最常见的收益率曲线形态2)反向收益率曲线:利率倒挂现象3)水平收益率曲线4)波动收益率曲线

特性:1)代表性:必须涵盖不同的期限,能够反映一个市场短期,中期,长期利率的关系2)操作性3)解释性4)分析性

预期曲线变陡,则买入短期,卖长期;如果预期曲线变平坦,买长期,卖短期

4.2.2 市场风险计量方法

1.缺口分析:缺口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属于利率敏感性分析。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影响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将资产和负债按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然后将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加上表外头寸,得到该时段内的重新定价“缺口”,再乘以假定的利率变动,得出这一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负债大于资产时,产生负缺口。此时,市场利率上升,资产价值和负债价值就会下降,利率上升带来的利息净收入下降。因为它的负债多,支付就会多

于收入,所以净利息收入下降。若资产大于负债,产生正缺口,这时利率下降就会使净收入下降。

局限性:①假定同一时间段内的所有头寸的到期时间或重新定价时间相同。没有考虑重新定价的时间差异②只考虑了重新定价风险,没有考虑基准风险③没有反映利率变动对非利息收入和费用的影响④只能反映短期的影响,没有考虑对经济价值的影响

2.久期分析:也称持续期分期或期限弹性分析,属于利率敏感性分析。就是对各时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然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某一给定的小幅(通常小于1%)利率变动可能对银行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各个时段的敏感性权重,通常是由假定的利率变动乘以该时段假定平均久期来确定。平均久期是对同一个期限里的不同的资产或账户衡量的一种久期。金融工具的到期日或距下一次重新定价日的时间越长,并且在到期日之前支付的金额越小,则久期的绝对值越高,表明利率变动将会对银行的经济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假定平均久期,也就是标准久期,除此以外还可以计算精确的久期来衡量市场利率的敏感性,还可以采用有效久期,就是在不同的时段运用不同的权重,在特定的利率变化情况下,来计算市场利率显著变化导致的价格的非线性变化。

久期相对于缺口分析来说更为先进一些,缺口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也就是短期收益。而久期分析,是考虑利率波动对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这是考虑到了所有头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潜在影响,能够进行长期的估算和评估

缺点:仍然不能反映基准风险、对于利率的大幅度变动,由于头寸价格的变化与利率的变化无法近似为线性关系

3.外汇敞口分析:是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的一种方法。分析单一币种的外汇敞口之后,通过加总轧差形成一个外汇总敞口,通过套期保值和限额管理就可以对外汇总敞口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但是外汇敞口在考虑总敞口的时候,是通过简单的加减法,也就是没有考虑不同外汇间精确的相关性,忽略了各币种汇率变动的相关性,所以难以揭示多种币种汇率波动。而这些相关性会带来一些汇率风险,这是它最大的一个缺点。

4.敏感性分析: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市场风险要素的微笑变化可能会对金融工具或资产组合的收益或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局限在于对于较复杂的金融工具或资产组合,无法计量其收益或经济价值相对市场风险要素的非线性变化 5.风险价值VAR

(1)基本概念: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最大损失。持有期为1天,臵信水平为99%,风险价值为1万美元,则表明该资产组合在1天中的损失由99%的可能不会超过1万美元。 (2)计值方法:①方差—协方差只反映了风险因素对整个组合的一阶线性和二阶线性影响,无法反映高阶非线性特征,是局部估值法②历史模拟法,透明度高、直观,对系统要求低。但对数据样本选择区间敏

感,既能包括极端的价格变动,也能排除极端情况③蒙特卡洛法需要强大的计算设备,运算耗时过长 4.3 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 4.3.1 市场风险管理总体要求

1.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治理结构2.全面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3.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流程4.完备、可靠的IT系统5.可靠的独立验证6.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审计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1.拟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批准2.识别、计量和监测市场风险3.监测相关业务经营部门和分支机构对市场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报告超限额情况4.设计、实施返回检验和压力测试5.识别、评估新产品/新业务中所包含的市场风险,审核相应的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6.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独立的市场风险报告

4.3.2 市场风险监测与报告 1.市场风险报告的内容和种类

(1)投资组合报告,是以总结的方式,完整的列式投资组合的所有头寸(2)风险分解热点报告,是把风险分解成每个头寸变化率的函数。投资组合的累积风险是其所包含的每个头寸的变化率对整个投资组合所产生的边际影响的总和(3)最佳投资组合,负值报告有助于概括和分析规模庞大的复杂的投资组合(4)最佳风险对冲策略报告 2.市场风险报告路径和频度 (1)正常条件下,高管层每周一次 (2)涉及金融头寸的报告,每日提供(3)风险值和风险限额报告必须在每

日交易完成后尽快完成(4)应高管层或决策部门要求,随时提供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4.3.3 市场风险控制 1.限额管理

(1)头寸限额,是对总交易头寸或净交易头寸设定的限额(2)风险价值限额,是指对基于量化方法计算出的市场风险计量结果来设定限额(3)止损限额,允许的最大损失额(4)敏感度限额

2.风险对冲:通过投资或购买与管理基础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或完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金融衍生产品来冲销风险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当原风险敞口出现亏损时,新风险敞口能够盈利,并且使盈利能够尽量全部抵补亏损

4.3.4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

1.监管要求:中国银监会2009年发布了《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不但要从整体收益,还要从经济价值角度计量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影响程度。确保其能够提供包括计量模型的基本框架、收益率曲线的选择和变更情况、数据管理政策和程序、计量模型的详细描述以及数据管理政策和程序等

2.管理流程:①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测算,包括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持续期缺口和凸度缺口分析法、VAR分析法和动态模拟分析法②利率预测,采取宏观基本面预测和技术分析相结合③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控制,方法有表内方法、表外方法、风险资本限额

3.管理方法:①完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治理结构②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③完善商业银行的定价机制④实施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4.4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方法

2012年6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1.第一支柱下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覆盖范围包括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第二支柱下银行账户利率风险采用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评估资本附加要求。 2.首次推出以VAR值计量为核心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规定了内部模型法应涵盖利率、汇率、股票、商品四类基本市场风险,同时应够反映上述风险类别相关的期权性风险、相关性风险等

3.明确了最低定性和定量要求,对返回检验、压力测试、模型验证等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4.增加压力风险价值纳入市场风险资本计量的要求 5.补充新增风险计量要求 4.4.1标准法

1.头寸拆分:从现金流的角度看待产品

2.利率风险(1)一般风险:每时段内加权多头和空头头寸可相互对冲的部分所对应的垂直资本要求;不同时段间加权多头和空头头寸可相互对冲的部分所对应的横向资本要求;整个交易账户的加权净多头或净空头头寸所对应的资本要求(2)特定风险 3.股票风险:资本计提比例都为8%

4.汇率风险(1)结构性汇率风险暴露:①经扣除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和物业②对记账本位币所属货币不通的资本和法定储备③对海外附属公司和关联公司的投资④为维持资本充足率稳定而持有的头寸(2)各币种净敞口(3)汇率风险的资本要求,以下之和:①外币资产组合的净多头头寸之和与净空头头寸之和中较大者②黄金的净头寸 5.商品风险

6.期权风险:简易法、德尔塔+法

7.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汇总:等于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乘以12.5 4.4.2内部模型法

1.定义:输入要素:市场数据、交易数据、参数设置、假设前提 2.实施要素

(1)风险因素识别与构建①利率风险包括一般风险(无风险利率、一般信用利差风险)、特定风险、利率波动率(利率顶底波动率、掉期期权波动率)②汇率风险③股票风险④商品风险 (2)特定风险 (3)新增风险 (4)返回检验 (5)压力测试 5.资本计量

(1)一般风险价值计量:每个交易日计算,使用单尾、99%的置信区间,历史观察期程度为至少一年,持有期为10个交易日 (2)压力风险价值计量:每周计算,连续12个月期间

(3)资本计量公式:

K=Max(VaRt-1,mc*VaRavg)+Max(sVaRt-1,ms*VaRavg) 4.4.3经济资本配置和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

1.经济资本配置:自上而下法(用于指定市场风险管理战略规划)或自下而上法(当期绩效考核)

2.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RAROC=税后净利润/经济资本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利润-经济成本×资本预期收益率

=(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资本预期收益率)×经济资本 4.5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4.5.1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定义和计量范围

1.定义:由于交易对手在合约到期前违约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2.剂量范围: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形成的;证券融资交易形成的;中央交易多收交易形成的

4.5.2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计量1.交易对手风险暴露的计量:现期风险暴露法;标准法;内部模型法2.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定价计量3.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4.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 4.5.3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1.在管理理念上,作为独立风险类型加以管理2.在管理架构上,成立专门部门负责3.在管理手段上,开发风险计量系统4.在管理制度中,完善中央交易对手与净额结算制度5.在未来管理中,加强对CVA和错向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第 5 章 操作风险管理

5.1概述 5.1.1定义与特点

1.定义: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体系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不包括策略和声誉 2.特点:具体、分散、差异、复杂、内生、转化

5.1.2相关概念辨析:1.COSO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于2004年在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解上趋于一致,操作风险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2.合规是操作风险的管理目标

5.1.3监管规则:2010年6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包括管理架构、政策制度、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成果应用的那个

5.1.4分类:1.人员因素:内部欺诈、失职违规、知识/技能匮乏、核心雇员流失、违反用工法2.内部流程:财务会计错误、文件合同缺失、产品设计缺陷、错误监控报告、结算支付错误、交易定价错误3.系统缺陷:数据信息质量、违反系统安全规定、系统设计开发的战略风险、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适宜性4.外部事件:外部欺诈、洗钱、政治风险、监管规定、业务外包、自然灾害、恐怖威胁 5.1.5识别方法:自我评估法、因果分析法 5.3 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

商业银行通过内部管理能够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但是并非所有的操作风险都能够被控制和防止。对于巨灾可以通过风险转移。 5.3.1 风险评估与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稳健运营/发展的核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前提。 良好的公司治理目标: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对董事会讨论事项发表客观公正的意见。 建立外部监事制度,对董事会、董事、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必须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和内部相关部门在控制操作风险的职责: 第一,高管层负责具体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第二,风险管理部门具体执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第三,业务管理部门要定期的向风险管理部门就操作风险状况进行报告。 第四,内部审计部门要监督操作风险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业务管理者将操作风险保持在可容忍的程度以下,以及要保证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2.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基础。巴塞尔委员会认为,资本约束并不是控制操作风险的最好方法。对付操作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 3.合规管理文化

合规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文化,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 健康有效的合规管理文化包括以下内容: 一、树立正确的合规管理理念 二、加强管理层的驱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 4.信息系统 5.2操作风险评估

5.2.1定义与原理: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操作风险评估机制,将风险评估整合入业务处理流程,建立操作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或其他评估工具,

定期评估主要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并将评估结果应用到风险考核、流程优化和风险报告中

5.2.2原则:业务流程所有人第一评估;动态管理;重要性 5.2.3步骤:1.准备,包括确认评估对象、绘制流程图、收集整理操作风险信息2.评估,包括识别和评估固有风险、识别和评估现有控制、评估剩余风险、提出优化方案3.报告,包括正和评估成果、提交报告 5.3操作风险控制

5.3.1控制环境: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文化 5.3.2风险缓释

1.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使得银行在实际的业务构成中,不中断实现连续的营业。这主要通过建立灾难应急恢复和业务连续方案,明确在中断事件中恢复服务的备用机制,确保商业银行在低概率的严重业务中断事件发生时能够执行这些方案。

2.商业保险,只是操作风险管理的补充手段之一,预防和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最终还是要靠商业银行自身加强风险管理。

3.业务外包,最终责任人仍然是商业银行。流程分立项、采购、合同管理、持续管理与监督 5.3.3 主要业务风险控制

1.柜台业务,泛指通过商业银行柜面办理的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操作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的业务环节。风险点:现金存取款。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柜台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岗位制约和自我保护意识;柜台工作强度大,但收入不高,工作缺乏热情和责

任感等等。操作风险控制要点注意的细节:首先严格执行各柜台业务规定,严禁不经授权办理业务查询;有价单证应该视同现金管理,有价单证应该按照“专人管理,柜员领用”的要求,业务的印章遵循“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只能在业务办理的时候使用,不能预先加盖业务印章。印、押、和证相互分管使用,严禁混岗操作。库房管理要求“双人库管,同进同出”。

2.法人信贷业务,是国内企业/机构类业务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商业银行业务。

3.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点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与客户串通,或直接使用虚假客户资料骗取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未核实第一还款来源或在第一还款来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向客户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房产中介机构以虚假购房人名义申请二手房贷款,骗取商业银行信用;内部勾结编造客户资料骗取商业银行贷款等等。对于个人信贷要严格做好三查制度即:贷前的调查,贷时或贷中的审查以及贷后的检查。

4.资金交易业务,三台职责分工:1.前台交易;2.中台风险管理;3.后台结算清算。风险点:体现权限等级,部门分工,职责分离原则,做到前台交易和后台结算分离,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离,业务操作和风险监控分离,建立岗位和部门之间的监督约束机制。 5.代理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种。 5.4 操作风险监控与报告 5.4.1关键风险指标法

原则:整体、重要、敏感、可靠、有效

应用流程:①识别与定义关键风险指标②设置关键风险指标阔值③确认关键风险指标④监控和分析关键风险指标⑤指定优化或整改方案⑥报告关键风险指标⑦关键风险指标更新 5.4.2损失数据收集

1. 定义: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搜集、汇总、监控、分析和报告工作 2.原则:重要、准确、统一、谨慎

3.步骤:损失事件识别;损失事件填报;损失金额确定;损失事件信息审核;损失数据收集验证

4.价值:在高级计量法下,用于损失计量和验证的内部损失数据至少有5年的观测期,初次,允许使用3年的内部历史数据

5.4.3风险报告:风险状况、损失事件、诱因与对策、关键风险指标、资本金水平

5.5操作风险资本计量 5.5.1基本指标法

操作风险的监管成本=[前三年的总收入*固定百分比加总]/3 总收入=净利息收入+净非利息收入,不包括保险收入、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盈利,固定百分比为15% 5.5.2 标准法

(1)将整个业务分成9条业务线,度量每个业务线的风险,再把风险加总。(2)标准法中银行的产品线:公司金融、交易和销售、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和清算、代理服务、资产管理、零售经纪、其他,

操作风险资本系数β值如下:①零售银行、资产管理和零售经纪业务条线为12%②商业银行和代理服务业务条线为15%③公司金融、支付和结算、交易和销售、其他条线为18%

5.5.3高级计量法,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之后才可以使用。一旦通过批准使用了高级计量法,没有经过监管部门的批准,不能从高级计量法退回到标准法或者是单一指标法。有损失分布法、内部衡量法、打分卡法

1.数据处理①内部损失数据②外部损失数据③情景分析数据④业务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要素

2.模型建立与计量①损失分布法的方法论②模型的精密度③分布选择④资本拟合⑤相关性处理⑥模型验证

①优化操作风险管理流程②促进风险管理文化的转变③丰富操作风险的管理手段④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第 6 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作用:1.增进市场信心,向外界表明银行有能力偿还借款2.确保银行有能力履行贷款承诺,稳固客户关系3.避免银行资产廉价出售,损害股东利益4.降低银行借入资金时所需支付的风险溢价 6.1 流动性风险的识别

1.市场流动性风险2.融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的高低将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最具流动性的资产;第二其他可以上市交易的证券;第三是商业银行可以出售的

贷款组合;第四个是流动性最差的资产。注意:在计算资产的流动性时,应该扣除掉抵押给第三方的资产。

6.1.1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里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最常见的是借短贷长,这种情况极易面对流动性风险。 大多数持有到期日为零的活期存款反而扮演着核心存款的角色。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形成每个营业日存款净流失额的概率分布,设法在资金的流出和流入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所以通常认为商业银行正常范围内的“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结构所引致的持有期缺口,是一种正常的、可控性较强的流动性风险。但是对于一些易变的负债,特别是一些“存款搬家”现象比如说由于股票市场的看好,大量的银行存款流失到了资本市场,这对银行市场的流动性构成了很大的风险,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而且,银行在面对流动性缺乏的时候,可以通过主动负债来借入流动性,但是借入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最具风险”的方法,原因在于,借入资金时商业银行不得不在资金成本和可获性之间作出艰难选择。

6.1.2币种结构:根据巴塞尔委员会规定,商业银行应该对它经常使用主要币种的流动状况进行计量、监测和控制。一般的是对持有一揽子外币资产组合并获得无风险收益率。

6.1.3分布结构:主要是通过分散化获得稳定性、多样性的现金流量。通常,零售性质的资金相比批发性质的资金,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为它的来源更为分散,同质性更低。因此,以零售业为主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对来说比较低。虽然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

的直接原因,但是实际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市场、操作、声誉及战略风险的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流动性风险一般是在其它的风险发生了之后,所引致的一种最终的表现形式。而且,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一家银行遭到挤兑风险,极易通过市场情绪,传染到其它银行,被传染的银行一般为与遭到挤兑风险的银行业务相类似的银行。 6.2 流动性风险评估

收益性和流动性是一对负相关的指标 6.2.1 流动性比率/指标

两种方式:同类金融机构之间横向比较各项;商业银行内部纵向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项

风险管理常用:1.现金头寸指标,现金头寸指标=(现金头寸+应收存款)/总资产。现金不仅包括库存现金还包括应收存款,应收存款是一种变现能力比较强,可以类似于现金头寸来使用的一种资产2.核心存款指标,核心存款的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核心存款就是指那些稳定性更强的存款,用它除以总资产,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强3.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银行的资产运用越多,表明流动性就比较差。虽然目前证券化的发展,已经使流动性大大增强了,但是传统观念仍然认为贷款是商业银行盈利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资产。一般来说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是随着商业银行的增加而增加的,大银行的贷款总额与资产的比率是大于中小银行的4.贷款总额和核心存款的比率,就是用贷款总额除以核心存款,把它分解为: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贷款总额/资产÷核心存款/总资产。这样把它归为,一个是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f2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