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评传2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3 0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桓温评传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说明..................................................... 引言..................................................... 一、桓温出仕之前的事迹

1.桓温的身世............................................. 2.为父报仇 .............................................. 二、初入仕途到坐镇荆州

1.荆州的特殊地位......................................... 2.桓温的升迁之路......................................... 3.坐镇荆州............................................... 三、讨伐成汉

1、成汉情况简述.......................................... 2、大军西征.............................................. 3、灭蜀后续.............................................. 四、桓温北伐

1、永和初年的政治局面.................................... 2、第一次北伐............................................ 3、第二次北伐............................................ 4、庚戌土断..............................................

5、第三次北伐............................................ 五、废立立威............................................. 六、病重身死............................................. 七、余论

1、桓温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2、桓温为什么没有篡位.................................... 3、桓温其人..............................................

桓温评传

摘要:桓温起于微寒,在变幻莫测的东晋政局中激流勇进,完成了三次北伐,

主持了?庚戌土断?,打击门阀,加强中央集权。他试图通过篡位来获得更大的权力,最终失败,被史书定为?叛逆?。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但他拯救不了腐朽的东晋王朝,最终在遗憾中死去。

关键词:桓温;东晋政治;门阀;北伐;篡权

一、桓温出仕之前的事迹

1、桓温的身世

桓温出身谯国桓氏,是汉名儒桓荣之后,祖父桓颢,官至郎中,其父桓彝更是做到了宣城内史的高位。可见桓温可称为豪族将种【1】,然而桓氏虽非寒门,但却与先后掌权的王氏、庾氏有很大差距。两晋时,资品与起家官品对应规则基本为相差四品(早期亦有三品)【2】,桓彝起家官为七品的州主簿,因此可推知他与以六品琅琊王友起家的王恬【3】和秘书郎起家的庾冰【4】相比,资品低了一品,可见桓氏此时并非是一流势族。“盖温虽为桓荣之后,桓彝之子,而彝之先世名位不昌,不在名门贵族之列。故温虽位极人臣,而当时士大夫由鄙其地寒,不以士流处之。于此可见门户之严。(余嘉锡语)”【5】王述更是拒绝将自己的孙女嫁给桓温的儿子,还呼桓温为“兵”,显然看不起他的出身。【6】虽然最后两家最终联姻,但也是桓温的女儿嫁给王述的孙子,当时的习俗是“寒族之女可适名门,名门之女必不可下嫁寒族”(余嘉锡语)【7】,当然在这段婚姻中桓氏才是寒门。

桓彝在东渡之前籍籍无名,袁弘作《东征赋》不提及桓彝【8】恐非程炎震所说的“盖腹稿已成,欲激温发问,因而献谀,以感动之耳”【9】,

而是其原本就不是一流人物,名士传中也未言及他。在东渡之后桓彝刻意结交名流,终于名声大噪,获得了重用,他死于苏峻叛乱,追赠廷尉。这为桓温提高了从政的起点,其后桓温获得重用与桓彝为晋室死节的事迹不无关系。余世明认为桓彝是桓范之后,是“刑家”,故不被众人所看重,亦可备一说。

总而言之,谯国桓氏本非高门,而且有“刑家”的嫌疑,然而自桓彝后着意经营,逐渐崛起成为新贵族,虽然士族地位是由近世官宦情况而不是“冢中枯骨”决定的,但还是有不少人以先世名爵自重,看不起新进的桓氏,甚至贱称桓温为“兵”,即使他的妻子南康公主也称他“贱种老贼”。桓温礼贤下士,麾下能人不少,却少有人能尽心辅佐他,以我之见和桓温的家世有很大关系,这些士人虽处桓温之下其实却很轻视他。罗友作荆州从事,桓宣武为王车骑集别,友进,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欲咨事,何以便去,答曰:?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无事可咨。今已饱,不复须驻。?了无惭色。 【10】倨傲无礼,可见一斑.而赵悦子更是违背桓温的命令替谢安安排门生【11】。可见这些名士虽是桓温的下僚,实则对他十分轻视,对他的命令也阴奉阳违。

桓温的身世对他最后的成败影响甚大,因此在这里给以较详细的叙述。

2、为父报仇

桓温刚出生未久就受到了以善鉴人著称的温峤的称赞“真英物也”,于是桓彝用“温”来给这个孩子命名。【12】桓温长大后,豪爽有风概,姿容甚伟,面有七星,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在重视相貌的魏晋,这就

属于容貌不凡了,刘惔认为他是“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13】

桓温幼年的生活没有记载,但有个做会稽内史的父亲生活应该还是比较安逸的,每日讲文习武,待到成年之后去做一个六品或者七品的官员,但这一切都被一次叛乱改变了。咸和二年(327)苏峻以讨伐庾亮为名发动叛乱,桓彝以宣城内史讨伐苏峻,兵败被杀。桓温当年只有十五岁,但他“枕戈泣血,志在复仇”【14】,他勤练武艺,打算去刺杀害死他父亲的主凶——泾县县令江播。

然而三年之后江播就病死了。江播的死并不能平息桓温的仇恨,他趁江播的三个儿子守丧时将他们悉数杀死,终于报了父仇。为父报仇在当时是天经地义的,更何况杀的是逆贼的儿子,于是桓温不仅没因此获罪反而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桓温成年后继承父爵,后又尚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算是正式踏上仕途了。

二、初入仕途到坐镇荆州

1.荆州的特殊地位

说起桓温的仕途就不得不谈到荆州。荆州在桓温的发家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桓温在做荆州刺史时覆灭成汉,由此声望日隆,而他的儿子桓玄也是靠着他们父子在荆州的人望起兵谋反最终建立桓楚。

荆州本身的战略地位就十分重要,由于东晋定都处于长江中下游的建康,上游的荆州是朝廷的“外阃”,“兵强财富,地势逼危”,可以说得到荆州就已经具备了威胁京师的能力,晋室东渡以后,琅琊王氏先后任荆州刺史十年之久,自王敦死后,陶侃镇荆州九年,史书称其“据上流,拥

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15】,陶侃在历史上评价甚高,然而还是有此流言,与“陶侃长期据有军事政治极端重要之荆州,恐亦不无影响”【16】。政治庾亮镇守武昌时也有“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的记载,可见荆州地位,无怪乎“刘宋间六十年,任荆州者主要为皇子及宗室”【17】 。

图1.东晋政治区划

桓温之据有荆州是其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是他最终走上与晋室对立面的开始,后面我们将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2.桓温的升迁之路

温与庾翼友善,恒相期以宁济之事。翼尝荐温于明帝曰:?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18】庾亮与桓彝本就是好友,庾翼更是十分欣赏桓温,认为可以托之“方召之任”。有了驸马的身份和庾翼的推荐,桓温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咸康元年(335)桓温任琅琊太守,加辅国将军,此时他只有23岁,建元元年(343)桓温升任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庾翼病死,临终前要求让儿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但辅政的何充

则推荐桓温。 朝廷遂任命桓温为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接替庾翼镇守荆州。

我们现在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庾翼曾向晋明帝推荐桓温,这一记载应是错误的。晋明帝死于325年,时桓温不过13岁,如何有“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这样的评价,而桓温尚司马兴男应在晋成帝时,此时不应有“常婿畜之”的说法。《续晋阳秋》中曰是成帝,应该更接近事实。桓温是在咸康元年正式入仕,因此庾翼应该是向晋成帝推荐的桓温,其目的应该是通过扶持势单力薄、没有背景但与他政见相合的桓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或许也有为日后北伐做准备的意思。但晋成帝显然有自己的打算。第二,桓温的三次主要升迁都在新皇即位之初(晋成帝是在亲政之后),为什么新皇即位(亲政)之初都急着向桓温市恩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当时的政治形势说起。

自王敦之乱后,明帝扶持外戚庾氏试图削弱王氏权力,明帝病逝,庾亮受遗诏辅政,加给事中、徙中书令,此时晋成帝尚年幼,由太后庾文君临朝称制,“太后临朝,政事一决于亮”【19】。于是庾氏家族代替王氏控制了国家权力中心,庾亮志大才疏,《晋书》称他“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20】,他执政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世族豪强,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庾亮更是没有相应的能力,史书记载“任法裁物,颇失人心”,【21】最后更是引发了苏峻之乱。但为了打压王氏,晋室不得不重用庾亮、庾翼。他们二人先后担任荆州刺史,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荆州的特殊地位,庾氏在荆州

的长期经营让晋室不得不有所警惕,,晋室在利用庾氏平衡王氏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制衡庾氏的方法,因为庾亮的专权,皇帝对庾氏愈发不满起来。《资治通鉴》记载“宗之死也,帝不之知,久之,帝问亮曰:‘常日白头翁何在?’亮对以谋反伏诛。帝泣曰:?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做贼,当如何?’亮惧,变色。”【22】文中的“帝”是晋成帝,“宗”是时任骠骑将军的南顿王司马宗,庾亮杀了朝中重臣、皇室宗亲,皇帝居然丝毫不知情,可见庾亮权势滔天。这时,找到一个比庾氏好控制的人来制衡庾氏成了晋成帝十分迫切的需求。此时,庾翼推荐了桓温,他推荐桓温的目的在前文已经阐明,但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庾翼“认为他会把庾氏兄弟的政策继续推行下去”【23】,事实上桓温也是这样做的。桓温正是那个晋室迫切需要的人,他没有显赫的背景,支持打压士族(这是庾氏和桓温的相同之处),年少英武还是外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是庾翼推荐的人,而且他能尚南康公主未必不是当朝太后庾文君的功劳。因此,如何笼络桓温,使他效忠皇室成为晋成帝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应当认识到,皇帝在政治斗争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平衡,因此对桓温的重用不能被简单的归结为打压某一家族,而桓温从琅琊内史到荆州刺史的这一过程中经历三朝,当时的政治情况也复杂多变,譬如桓温入仕和后来担任徐州刺史都与庾翼有关,但在庾翼死后,他的政敌何充却推荐桓温继任荆州刺史。在此我们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桓温其实代替的是庾氏的地位,作用是削弱士族、充当司马氏的打手,只不过在晋室的眼里他比庾亮更好控制罢了。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新皇即位时都会向桓温市恩,一方面是增加桓温的权力,使他

能更好的遏制士族;另一方面也是对桓温担任这些要职比较放心,因为他的背后没有王、庾这样的大家族,显然要更好控制一些。

桓温早期仕途的一帆风顺,离不开他自身的原因,但实际上当时的政治环境才是主要的因素。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桓温没有显赫的背景却能屡获升迁了。

3.坐镇荆州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荆州特殊的战略地位,也讲了桓温能够接替庾翼做荆州刺史的原因,但到了荆州这样的军事重镇,桓温是否真的甘心做司马氏的打手来制衡庾氏呢?出任荆州刺史时,桓温不过三十三岁,外无政治同盟可以依靠,内无可以借重的族人,在荆州的势力几乎为零,而庾氏盘踞荆州多年,荆州官吏大部分是庾氏的门生故吏,表面看除了效忠皇室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不过桓温显然并不甘心。他在荆州时着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宽和待人以收士民之心,卑辞结交名士以改善与世家大族的关系,筹划讨伐成汉以博取声望。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他的这三个措施。

第一,宽和待人以收士民之心。桓温别传曰:温以永和元年自徐州迁荆州刺史,在州宽和,百姓安之。《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条,足见桓温的宽仁之心: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意讥不著。桓公云:我犹患其重。【24】

余嘉锡认为这种行为“殊不类温之为人”“似此事本属桓冲”【25】,但考虑到桓温的志向和他当时的处境,我们有理由认为此条说的就是桓温,

此举虽然不符合他一贯的性格,但对此时的桓温来说却是发展自己的势力必须要做的。

第二,卑辞结交名士以改善与世家大族的关系。这个行为其实贯穿了桓温的一生。担任过桓温幕僚的世家子弟不知凡几,包括谢安、王坦之都曾是桓温的下属。《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可以佐证桓温结交名士的热情: 桓宣武作徐州,时谢奕为晋陵,先粗经虚怀,而乃无异常。及桓迁荆州,将西之间,意气甚笃,奕弗之疑。唯谢虎子妇王悟其旨,每曰:?桓荆州用意殊异,必与晋陵俱西矣。?俄而引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遂因酒,转无朝夕礼。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后至奕醉,温往主许避之。主曰:?君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26】

此条虽写谢奕的简傲,但也可以看出桓温对谢奕的卑辞结交。其实我们从这条里可以看到更多内容,比如桓温对所谓的“名士风度”还有较高的忍受力,这佐证了王心扬的观点“桓温少壮时曾积极参与清谈(虽然后来他的立场有很大的改变)”【27】。后面我们将看到桓温对世家大族释放的善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阻碍他通往权力之巅的几个重要人物中不少都曾在他的帐下供职。

第三,讨伐成汉以博取名望,这是桓温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如果说之前他只是晋室豢养的打手,从覆灭成汉后他就有了足以与世家大族抗衡的名望,皇帝已经给不了他什么了,他将最终脱离中央的控制,从一名皇家打手正式走向了晋室的对立面。讨伐成汉继承的也是庾翼的遗志,通过这次战争,桓温团结了庾氏的门生故吏,对荆州的控制力大大加强了。

三、讨伐成汉

1、成汉情况简述

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氐族和汉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区就食。元康六年,氐首领李特率民入蜀。他们入蜀后,由于地方官吏的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还乡,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于301年在绵竹聚众起义。303年李特称大将军,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后,特子李雄继领部众,攻下成都,据有益州,建立成汉。后李寿改国号为汉,李寿死后其子李势即位。李势“骄淫,不恤国事,多居禁中,罕接公卿,疏忌旧臣,信任左右,馋谄并进,刑罚苛滥,由是中外离心。”【28】他又因猜忌杀害大臣李广、马当、解思明,导致国内人心惶惶。太保李奕举兵时从者数万,可见李势已失人心,虽然李奕最终兵败身死,但成汉政权已经岌岌可危。李势又不恤国事,结果山中的獠族纷纷从山中出来,“自巴西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十余万落,不可禁制,大为民患;加以饥馑,四境之内,遂至萧条”【29】。桓温能百日灭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成汉的内乱。

2、大军西征

桓温伐蜀乃是谋定而后动。计划伐蜀时,桓温麾下幕僚大多持反对意见,唯独江夏相袁乔说:“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今天下之难,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今溯流万里,经历天险,彼或有备,不必可克。然蜀人自以斗绝一方,恃其完固,不修攻战之具,若以精卒一万,轻军速进,此彼闻之,我已入其险要,李势君臣不过自力一战,擒之必矣。论者恐大军既

西,胡必窥,此又似是而非。何者?胡闻万里征伐,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复越逸江渚,诸军足以守境,此无忧矣。蜀土富实,号称天府,昔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国,今诚不能为害,然势据上流,易为寇盗。若袭而取之者,有其人众,此国之大利也。?【30】袁乔的观点总结起来大致有四条:第一,相较鲜卑,成汉实力较弱,应由易及难;第二,蜀人自恃地形之利不修攻战之具,若能轻军速进有直接兵临成都的可能,到时蜀地一战可定;第三,守军足以抵御可能趁虚而入的胡人;第四,蜀地富实而且居于长江上游,战略地位重要,取之于国家有大利。袁乔的精到分析增强了桓温的信心,袁乔也被任命为前锋,在灭蜀之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温正式上书朝廷要求伐蜀,未等朝廷回应就带大军溯江而上。关于桓温北伐所率人数,《晋阳秋》记载:“温率所属七千人伐蜀,拜表辄行。”【31】,再加上益州刺史周抚的兵马总数应在万余人,桓温都督荆梁四州军事不可能只有七千人,由此可见他是把主力留着防备胡人,因此才会有“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的说法。

图2成汉地图

永和三年三月,桓温兵至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他听取袁乔的意见“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32】,留下参军周楚、孙盛看守辎重,自己亲率轻兵直攻成都。巧合的是桓温正好与前来迎战成汉前将军昝坚所部错开,避免了一场恶战,等昝坚发现时桓温已到成都的十里陌,蜀军本来就没有斗志,听到这个消息很快就溃散了。

同月,成汉将领李福袭击彭模,结果被孙盛等人击退;而桓温三战三胜,一直逼近成都。于是在笮桥双方展开最后决战,“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彭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33】, 最终大败蜀军。李势毫无斗志,乘夜弃城逃至葭萌,在邓嵩等人的劝说下决定投降。桓温接受了李势的投降,并将他送到建康。

桓温讨伐成汉前后不过百日,重要战役不过两场,一是彭模之战,周

楚、孙盛以羸弱之军战胜李福;二是在笮桥的决战。桓温能取得摧枯拉朽的胜利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七点:第一,李势残暴昏聩不得人心,因此蜀军作战没有士气,李势失败一次就再难以翻身。第二,蜀地连年饥馑,再加上国内的叛乱,导致蜀军的实力大打折扣。第三,庾翼在建元元年北伐前曾令周抚、曹据伐李寿,“败其将李恒于江阳”【34】。到桓温伐蜀时,很可能东晋已经控制了江阳及下游的巴郡,因此“瞿唐滟预 又无一夫之守”,桓温才能轻而易举地避开蜀地的险要地势直取成都。第四,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昝坚大军不战而溃,否则就算桓温击败了昝坚,以数千疲惫之师恐怕很难拿下成都。第五,桓温制订了正确的战略,考虑到李势的不得人心,他轻兵疾进一战定胜负,击败李势后其他蜀将自然望风而降。第六,桓温善于用人并且虚心纳谏,他重用的袁乔、孙盛在伐蜀之战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七,桓温在荆州经营得当,颇得人心。这点从伐蜀的幕僚人员中就可以看出,有周抚、司马无忌、袁乔、周楚、毛穆之、孙盛。周抚时为益州刺史,周楚为其子;司马无忌为南郡太守;袁乔为江夏相;毛穆之原为庾翼建武司马、孙盛为庾翼参军,桓温均留为参军。以上几人都是庾翼的旧属,但如今却为桓温所用,可见桓温得到了庾翼旧属的支持。

根据以上七点,桓温的取胜绝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凭借运气,而是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讨伐成汉,充分展示了桓温的军事才能。

3.灭蜀后续

桓温灭成汉之后对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法,一方面他“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35】在蜀地收买人心,另一面又以强硬手段斩杀了叛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eq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