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习第一份

更新时间:2024-06-02 0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规律、趋势、问题以及各国的政策措施。 三、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

1、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

国际资源,国际商品,国际分工,国际货币 2、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3、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平衡

4、新技术革命影响世界经济

提高生产率,增加物质资料,扩大资本积累,扩大市场。 四、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1、各国经济结构调整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经济增长类型改变 粗放外延-----集约内涵 3、世界经济基本格局改变 多极,多中心,多元化

4、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国际化 跨国公司,跨国银行 5、非国有化趋势

6、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大西洋---太平洋)

五、当代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 1、经济危机 2、世界性通胀 3、人口问题

4、原料和能源短缺 5、贫富两极分化 6、生态环境恶化

7、长期战乱严重损害经济发展

六、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措施 1、封建制度 2、资本主义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 ,共和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4、经济措施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福利政策。 七、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 1、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2、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3、日本的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4、法国的“计划”市场经济模式

八、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1、世界性国际组织

UN (United Nations ) 联合国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WB(World Bank) 世界银行

WTO (World Trade Organzi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2、区域性国际组织

EN(European Union) 欧洲联盟;

APEC(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 亚太经合组织; Group of 77 77国集团;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 南亚国家联盟; OAU(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非洲统一组织;

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输出国组织。

九、世界经济的研究内容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当代科技革命 国有经济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 经济一体化 原料和能源问题 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金融的发展 世界性通胀和危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和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中国家经济与南北对话

十、世界经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外国经济 基础,前提 2、世界经济史 规律,趋势

3、国际经济关系 形式,表现 十一、参考书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与政治

各国概况 世界经济组织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结果。 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 – 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 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 – 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对国际分工起重大影响作用; 4、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5、经济贸易政策是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 影响性因素 6、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 发展的重要条件 促使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分化 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地理分布结构 增强了国际分工的广泛性

增强了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垄断地位

三、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期)

地理大发现及殖民地的开拓,促使世界市场及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的过程伴随着野蛮的掠夺,分工主体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特殊分工 ,对强迫参与分工的另一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甚至是倒退或毁灭 。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开始形成,以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进而形成现代工厂制度。大机器工业使生产和消费超越了国界,大机器工业新技术的运用为国际分工,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大机器工业创造了冲破国内分工壁垒的重型武器。 “垂直型”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到二次大战)

分工的中心由原来英国扩大为英、法、德、日、美等一组发达国家为中心。 工业国之间也形成相互分工关系 分工交换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加重了殖民地国家经济发展的两种依赖性

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世界市场 “垂直型”分工深化的同时,“水平型”分工在工业国之间发展(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

4、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二次大战以来) – 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占主导地位 – 国际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 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 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 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

– 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形成 – “大脑——手脚”型国际分工成为潮流

四、国际分工的类型

国际分工类型是指各类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分工的基本形态,按参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可分为:

1、垂直型国际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矿业之间的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五、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5、国际分工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 举例:中美之间的国际分工

六、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充分利用各国的自然资源,使世界资源全球共享 2、提高出口产业部门的收益,降低进口产业部门的收益 3、有时会损害政府利益

4、导致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政治一体化 七、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利益假说 比较利益假说 要素禀赋理论 生产力决定理论

第二节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的前提,没有分工没有交换就没有市场,反过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又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因此,两者大体上是同一过程,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市场的萌芽

16、17、18世纪的大部分年份,产业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发展,使世界市场得以发展。

2、世界市场迅速发展

大机器工业发展的需要、城市扩大化、资源开发、运输业与通讯业的发展等,促使世界市场迅速发展。 3、世界市场的形成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形成,资本主义各种经济规律影响并支配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价值规律形成。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

1、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2、商品结构复杂化

3、世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世界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607亿扩大到2002年的130934亿美元,增加216倍

4、世界市场的垄断性不断加强

各国政府的干预,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与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等,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垄断性

5、世界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6、世界市场的国际协调与管理逐步发展 7、 世界市场的投机日益加剧

第三章、新技术革命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科技革命的含义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

科学革命是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即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

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上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始于1543年

标志: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机械自然观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学革命始于19世纪中叶

标志:能量转换与守衡定律、电磁场理论、原子分子论、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说的提出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中叶 标志:电力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学革命始于二战结束后 标志:量子论、相对论和基因论的提出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二战结束后

标志:原子能、微电子、高分子合成技术、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航天技术的出现和使用

第二节、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演变过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

1945 — 1955,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和平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1955 — 1965,以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进军;

1965 — 1975,以DNA重组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

1975 -1985,以微处理器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 揭开了扩大人脑智慧的新篇章;

1985 -1995,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信息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1995-以互联网普及和使用为标志,全球进入E时代。 二、当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1、物理学

相对论---航空航天

量子力学---当代电子技术,核技术

凝聚态物理学----高分子技术 2、生命科学

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细胞,基因

生态系统学---生物进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利用 脑科学---思维,推理 3、系统科学 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工程

三、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信息产生,传递和处理) 传感技术 通讯技术 计算机技术

2、新能源技术(能源开发、利用和节约) 核技术 太阳能技术 超导技术 3、新材料技术 信息材料 能源材料 结构功能材料

4、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5、空间技术 航空 航天 6、海洋技术

海洋利用(海水养殖。采矿,发电) 海上城市

四、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1、大科学

科学体系综合化,科学活动国际化,科学学科交叉化 2、高技术

技术新,难度大,耗费高

3、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结合紧密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 4、科技革命要求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 5、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6、实用化技术普遍加强。

7、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和干预。

五、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原因

对高额利润的争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科技力量的壮大和应用;

科技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传递手段的现代化; 各国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增加;

战争、军备竞赛以及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国际协作与科技情报交流,先进技术的引进 。 第三节、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

1、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战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0%左右是通过科学技术实现的 2、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协作化) 3、增加了生产所需的物质资料

二、引起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二 产业比重有所缩小;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知识产业涌现 2、就业结构的变化

知识型就业人数增加

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就业人数相对减少 结构性失业 3、能源结构的变化

矿物质燃料,核燃料,太阳能比重的变化 4、贸易结构的变化

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比重增加

三、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城市和乡村关系的变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的边缘化;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的变化:脑力劳动者比例的上升; 阶级关系方面的一些新现象:如中产阶级的膨胀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四、引起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

1、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国际化。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和投资国际化以及相应的跨国公司的发展。 生产和投资广泛采取跨国公司的形式。 2、促进了产品流通国际化 3、加快了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4、促进了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和国际间劳务合作的发展。 5、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四节、当代世界各国的科技政策 一、发达国家的科技政策

1、实行科技立法 2、协调基础研究 3、促进军转民

4、推动国家实验室,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 二、发展中国家科技政策 1、重视技术引进

2、鼓励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 3、科学普及

4、传统部门的技术改造

三、1901-2007诺贝尔奖各国获奖人数排名(不含和平奖)

美国:278 英国: 86 德国: 76 法国: 44 瑞典:23 俄国:17 瑞士: 16 荷兰: 15 意大利: 14 丹麦:12 日本:12 奥地利: 10 加拿大:10 澳大利亚:8 挪威:7 西班牙:6 比利时:6 爱尔兰:5 以色列: 4 波兰:4

印度: 3 南非: 3 匈牙利: 3 阿根廷: 3 埃及:2 捷克: 2 智利: 2 葡萄牙: 2 芬兰: 2 希腊:2 墨西哥:2 冰岛: 1 土耳其: 1 南斯拉夫:1 危地马拉:1 巴基斯坦:1 哥伦比亚:1 尼日利亚:1 圣卢西亚:1 四、科技领先的国家 1、美国

核能,太阳能。新材料,超导,计算机,生物工程,航空航天 2、俄罗斯

数理化,无线电,核技术,生物工程,天文学及天体物理,激光,航空航天 3、日本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精密仪器,合成纤维 4、欧盟

通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核技术 第四章、国家垄断经济

国家垄断经济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经济 一、国家垄断经济的历史

1、产生时期: 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增加税收,扩大军事,适应战时需要,军事管制。 2、发展时期 一战结束到二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的公共工程。二战战争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3、广泛高度发展时期 二战结束到1970

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增加,国家投资迅速增长,国有企业增加,国家采购增加,国家资本输出增加,国家经济调节增加,国家经济计划性加强。 4、非国有化趋势 1970—现在

国有企业滞涨,效率低下,腐败。 二、国家垄断经济的原因

1、大生产巨额投资与资本积累的有限性

大坝,卫星,航天计划

2、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

3、生产的组织性与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 重复生产,经济震荡 4、有效需求不足

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5、公用事业发展的需要

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福利 6、国际分工协作的需要

四、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1、凯恩斯理论 2、货币主义 3、供给学派 4、理性预期学派 5、制度经济学派

6、国家干预经济的目标

谋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充分就业。

谋求稳定的国民经济增长率。

平抑经济波动,防止经济萧条或衰退。 稳定物价,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 谋求公平与效率,改善国民福利。

五、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 1、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例如,调节税收,政府采购等。 2、货币政策

由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等。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即国家通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

4、收入政策

通过确定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 5、计划经济

总的经济增长计划、财政收入与货币发行计划、国家重点投资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主要产业发展计划。 6、国际性调节

国家支持本国垄断资本扩张

国家加强国家资本国际间联合与协调

六、国家垄断资本的作用

1、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 高级化。 2、经济危机时间缩短,危机程度减轻。 3、使战后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4、国际调节方面发挥作用。 5、运用国家力量,搞规模经济。

6、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7、对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8、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 七、私有化浪潮 1、国家干预存在的问题 无法解决滞胀问题。

政府的无效率(浪费,服务恶劣,无竞争) 腐败

2、私有化趋势

国家减少股份或控股

国家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 国家出售国有企业

国家将现有的国有企业拆分。 3、界定问题 度的掌握

八、我国的国进民退

国进民退 是指某领域国有资产进入而民营资本被迫撤出的现象。

我国的国进民退主要表现在钢铁、化工、煤炭、石油、矿藏、电力、民航、公路、水利、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邮政等等几乎所有的有利可图的领域,民营企业都被挤垮或被强制低价收购。 主要原因是

1、公有制指导思想

2、超级庞大的政府及角色错位 3、特权垄断利益集团

4、法律和政府偏向国有部门

主要危害

支撑了集权与人治,破坏了法治,阻碍了宪政国家的建立 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形成了官僚市场经济。 损害了政府的信用与威信。

它造成了严重的腐败,造就了权钱结合的权力资本集团。 它形成了分配不公,扩大了贫富差距 ,造就了国富民穷。 它扼杀了民族创新能力 。 第五章、跨国公司

第一节、资本的国际化 一、资本的国际流动

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资本的一种跨国运动形态。 二、资本国际化的表现 1、直接投资扩大化

2、资本流向从垂直分工逐渐向水平分工转化 3、金融资本国际化 4、国际资本证券化 资本的国际流动

三、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2、国际间接投资:是指国际收支表中金融资产交易项下的投资活动,具体包括国际信贷、国际有价证券投资、国际融资租赁等。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进行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收入或资本利得,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目标则是得到对投资企业的直接控制权 四、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五、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

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也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 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 按照投资主体与其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

六、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国际水平分工的扩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使世界FDI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

第二个高潮是在80年代后期,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高涨和贸易扩张同时出现。

1995年至2000年,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革新,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第三个增长高潮。

七、战后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

动力量;

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八、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与流向的变化 1、投资来源国结构的变化

一是投资流出国数量增加,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 二是美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西欧和日本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上升,但美国仍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

其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尤其是西欧各国在一体化进程中相互投资大幅增加,使发达国家内部投资来源分散化;还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

2、投资流向地区结构的变化 最显著变化,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重下降,发达国家之间资本的对向流动和相互渗透大大增加。

战后发达国家既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

进入21世纪之后,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在2004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中,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比例高达36%,而流向发达国家的比例则下降到64%。

投资流向地区结构变化原因

(1)一些国家的资本相对过剩与另一些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同时并存,形成了资本相互对流的基础;

(2)战后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提高了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

(3)发达国家企业为了分享集团内部市场自由化的利益和避免被排斥于集团之外的风险; (4)资本不但要求尽可能获取高额利润,而且希望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 (5)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及其作用的日益加强。

1989~2004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世界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总流量的比重(%) 3、投资的产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从生产初级产品的第一产业(矿业和石油业)向制造业转移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对第二产业(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呈现相对下降趋势,而对第三产业(包括批发业、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 (3)进入9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其原因是一方面,对投资国来说,第三产业的投资普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比制造业和初级产业投资的灵活性高,投资回收期短,有利于获得更加可观的盈利;另一方面,

从东道国来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必然对第三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增加这部分项目和设施,提高银行服务、贸易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效率。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产业格局(%) 第二节、 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1、定义标准

– 结构性标准:分支机构地区分布标准、生产或服务设施分布标准、所有权标准

– 营业绩效标准:公司在海外的生产、销售、利润及拥有的资产与雇员的绝对数额或占公司总额的百分比

– 行为标准:公司领导层的经营与决策行为的战略取向与思维方式

2、三要素 第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有经营实体,不管它们采取何种法律形式和在哪个领域从事经营;

第二,这种企业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并制定有共同的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反映出跨国企业的共同战略目标; 第三,这种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并同其他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承担责任。 3、定义

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二、跨国公司的特征 1、结构特征

1)营业规模:普遍大于相同类型的国内企业。

原因:一是因为跨国公司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从事竞争的企业,其所面对的市场远远大于国内企业,完全有条件扩大规模;二是因为跨国公司追求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利润最大化,其规模大于国内企业是实现这一经营目标的必然要求。 2)地理分布十分广阔。

3)股权结构呈现出多国化的特点。

2、环境特征

1)在经济环境方面,受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市场运作情况、经济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2)在政治环境方面,受各个东道国的政治变动的影响;

3)在文化环境方面,要在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教育水平等的不同文化环境下从事生产经营;

4)在法律环境方面,不仅受到国内法律的约束,而且其各个子公司和附属机构还要受到各自东道国的法律约束。 3、经营管理特征 1)战略目标的全球化; 2)营运过程的国际化;

3)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

4)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5)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三、跨国公司的构成 1、母公司

所谓的母公司,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海外经济实体进行有效控制的总公司。 2、分公司

分公司是指母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经营范围在东道国依法设立的代表母公司在其所在国从事各项被委托的业务活动的非独立性的经济实体。 3、子公司

子公司是由母公司投入全部或部分股本,依法在世界各地设立的东道国法人企业。 4、其他形式的子公司

– 在跨国经营中,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而设立的子公司,例如:车间子公司、分厂子公司、中转子公司、 避税港公司、 铜牌公司、 中间歇公司(垫脚石公司)等。

四、跨国公司的历史与现在 1、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最早可追溯到17至19世纪西欧各国为了对殖民地进行掠夺性贸易而设立的特许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1914年以前,以间接投资为主,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直接投资逐渐增长,但发展相对缓慢。

直到二战以前,跨国公司虽然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它们既没有统一的全球战略,也没有全球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其从事跨国经营的目的仅在于保持和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市场,为母公司的利益服务。 2、战后到80年代现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1)跨国公司数目迅速增加,产销量不断扩大; 2)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展;

3)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其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美国为例:

在1950年到1966年间,美国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数目从7000家升至23000家,增加了两倍多。

6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数量更是大幅增加。1968—1969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共有7267家,子公司数目为27300家;

到1980年,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数分别增加到11000家和98000家。 80年代末,跨国公司母公司数量超过2万家,子公司超过15万家。

从产值上看,60年代末,全球跨国公司总产值约为2000亿美元,到1980年已上升到8000亿美元,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8%。

从销售额来看,1960年,跨国公司海外销售额是当年世界总出口的84%,到1990年,全球跨国公司海外销售额增长到5.5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总出口的132%。

3、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 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数量大幅度增加。

–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规模空前扩大。 – 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 除了股权式并购外,属于非股权参与方式的国际战略联盟越来越扩展,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 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4、企业跨国并购

企业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 跨国并购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跨国经营行为,可以分为横向并购(水平式并购)、纵向并购(垂直式并购)和混合并购。

– 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寡头垄断力量; – 纵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并购双方一方是原材料供应者,另一方是生产成品购买者; – 混合跨国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在于减少单一行业经营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在世界市场的整体实力。

跨国公司世界超强10强(2005.7) 五、跨国公司理论

1、垄断优势论(美 海默)

企业要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并从中获得利润,就必须具备一种或多种当地企业所缺乏的独占性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 跨国公司要确保投资有利可图,它相对于东道国的竞争对手就必须处于某种垄断或寡占地位,也就是说,它必须拥有某种垄断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获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只有这样,跨国直接投资才可能发生 2、寡占反应论(美 尼克博克)

用寡占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行为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在这种市场结构中只有少数大厂商,它们互相警惕地关注着对方的行为,如果有一家厂商率先对一国进行直接投资,则其他几个对手就会作出反应,追随带头的厂商到该国投资。这主要是各厂商为了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而采取的行动,如果不这样做,自己的竞争地位就可能受到威胁。 因此这种理论也称为“交互威胁论”、“追随潮流论” 3、内部化理论(英国柏克莱、卡森以及加拿大拉格曼)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可以通过用外层组织替代市场的内部化行为来降低其外部交易成本;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跨国公司亦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国际性的内部化行为来降低其国际市场的交易成本。

4、投资的有机构成论(美国产业协议局)

– 随着企业竞争市场的扩大,企业只有继续增长和扩大才能生存下去;到海外投资就是为了在日益扩大的市场中维持自己的地位。

– 从投资本身的规律来说,要想维持现有投资的获利能力,就必须进行新的投资,否则就会降低现有投资的收益。扩展对外投资,目的不是为了短期利润,而是为了防止未来市场份额被竞争者占领。

– 跨国公司的建立的动机是企业提高长期投资收益率、维持竞争地位。

5、边际产业扩张论( 日 小岛清)

其核心可以归纳为:一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国公司,是依照国内外生产的比较优势,把本国(投资国)边际产业的生产渐次转移到国外。一国边际产业的企业将其生产转移至国外,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潜在比较优势,保证本企业的收益。

所谓边际产业就是指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而对投资东道国来说,可能正是其具有或即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6、产品生命周期论(美 维农)

维农将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创新、成熟与标准化三个阶段。 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变动,决定了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流向和时间选择。

首先在产品成熟阶段流向其他发达国家,因为此时产品生产技术尚未广泛扩散,销售市场也多集中于发达国家,该阶段的直接投资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关税支出以及就近供应市场;到产品标准化阶段 ; 随着生产技术的扩散,劳动力成本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就会进一步流向发展中国家。

7、国际生产折衷论(英 邓宁)

如果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企业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构建跨国公司:

(1)所有权优势:企业具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并且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内部化优势:企业使上述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企业更有利;

(3)区位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用本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六、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生产和经营上推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其他控制形式,成为各国跨国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开创出以公司内分工为基本框架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极大地改变了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国际流动的格局与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组织者和开拓者。 2、加速了生产国际化

1)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通过深化国际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 2)跨国公司的扩张是生产国际化的微观纽带; 3)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跨国投资与兼并活动的扩展,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推动着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

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宏观层面上看,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创造及促进,使当代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呈现出互为关联、互为补充的状态。 跨国公司一方面犹如一般企业,由母公司或子公司直接从事世界范围的进出口;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公司系统内进行着技术、物品和服务的交易。 4、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1)跨国公司是资本国际化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的投资体制是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的微观渠道;

2)跨国并购浪潮促进了国际资本证券化;

3)跨国公司内部的国内机构与国外机构之间货款与费用的支付、结算等业务通常引起大量的资金转移。

5、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跨国公司凭借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置办设备,利用来自各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国际协作开发。这不仅促进了科技开发的国际化,也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

可以说,跨国公司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拥有者和技术发明的领头羊。 另一方面,加快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 6、跨国公司对其母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

– 有利于其母国扩大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 将跨国公司体系的生产单位联系在一起,保证每一具体单位能优先获得体系内其他单位的资源和市场;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产生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相同的效应; 消极影响:

– 造成了投资母国的失业和“产业空心化”。 这只是表面的现象。

首先,直接投资输出的往往是投资国的过剩资本,不一定意味着输出工作岗位; 其次,资本输出多局限于投资国的边际产业或劣势生产部门,其优势产业和领先生产部门的投资反倒会因对外投资汇回的收益而增加投资。

与其说对外直接投资减少了投资国的就业,导致“产业空心化”,不如说它改变了投资国的就业结构,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因而从根本上说有利于投资国的经济发展。 7、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

(1)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2)对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

(3)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提高了东道国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也扩大了东道国产品的销售市场;

(4)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消极影响:

– 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 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 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8、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 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 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矛盾

八、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 1、美国的跨国公司

区域: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拉美 领域:以制造业,采矿业为主 特点:数量多,规模大 2、日本的跨国公司

区域:发展中国家 东南亚,非洲,中美洲 领域:资源开发,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特点:资源开发进口,贸易出口 3、西欧的跨国公司

区域:本地区,前殖民地 领域:制造业 特点:横向兼并

4、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

香港 制造业 中国大陆 东南亚 新加坡 制造业 东南亚

韩国 制造业 亚洲,拉美,非洲

台湾 制造业 中国大陆 东南亚 美国 巴西 采掘 建筑 拉美 非洲 美国 阿根廷 制造 拉美 墨西哥 制造 采掘 建筑 拉美 第六章、跨国银行 一、概念

跨越本国疆界,在世界范围内行使其职能的银行 或在国外具有分支机构的银行 二、跨国银行的业务 1、外币和本币的存贷款 2、货币兑换业务与黄金买卖 3、国际结算 4、担保和保险 5、咨询业务

三、跨国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货币兑换业 古希腊 中国唐朝 15-16世纪 欧洲出现向国外借款的银行 19世纪中叶 英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20世纪初 在殖民地银行设立分支机构 20世纪60年代 出现境外金融市场

20世纪70年代 跨国银行大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发展中国家首先出现金融危机,以后波及到发达国家,银行业务收到冲击

四、当代跨国银行的特点 1、经营范围全球化

众多的海外分支机构 2、经营业务多样化

信贷,国际结算,保险,等等 3、银行业务证券化

参与证券业和本身在国外上市 4、集中和垄断

少数银行存在

五、跨国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 1、资本国际化造成

跨国公司需求拉动

2、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成为催化剂 3、各国货币,经济政策刺激扩张 4、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六、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 1、总行(母行)的机构设置 银行的国际业务部 2、分支机构

分行,子行(独立法人,自负盈亏) 3、联属行

银行持股但不控股 4、联合银行

二个以上银行建立的合资行 5、代理处,代表处

从事较简单业务的机构 七、跨国银行的宏观控制和管理 1、母国对本国银行海外业务的管理

业务申请,业务范围限制,财会数据申报与检查,存款准备金要求,外汇交易管理

2、东道国对外国银行机构的管理

进入管理,报告与检查,财务指标控制,业务范围限制,机构形式的限制,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保险规定。

3、国际监督与巴塞尔协定(资本监管框架草案 ) 母国和东道国共同监督

监督内容 流动性,经常性,外汇头寸 信息合作

八、全球十大银行排行榜(2013)

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概念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通常是指一些地缘邻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国际化

1)经济国际化不发生国家主权的让渡问题;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要求其成员国各自让渡部分主权,在此基础上共同行使一部分经济主权。

2)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各国不一定要建立共同的国际性组织或机构,也不需要签订特殊的协定或协议;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最终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或机构,签订共同遵行的准则、协定,代表各成员国共同管理区域经济。

3)经济国际化本身并非以国家的直接干预或参与作为前提条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要求各成员国按共同协议或准则直接参与经济合作,对区域经济活动实行干预。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在整个世界形成统一的经济规则,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将完全让渡给全球性经济组织;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部分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或一体化组织。 从动态上说,它是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过渡形式和步骤。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

1、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类 (1)特惠关税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较松散的联盟,有关税优惠 (2)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者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自由贸易区突出特征是成员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但是对到第三国或者非成员国没有共同行动,没有统一的排他性措施,循序成员国自主地制定和实施本国对三国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自由贸易区的局限在于,他会导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税。如果没有其他措施作为补充,第三国可能将货物先运进一体化组织中实行较低关税或贸易壁垒的成员国,然后再将货物运到其他成员国。因此自由贸易区需要制定详细的“原产地规则”。

(3)关税同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是指两个或着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某种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并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成员国相互之间不仅取消了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还建立共同对外关税。

(4)共同市场。如1993年后的欧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商品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取消劳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限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成员之间实现了四大要素的自由流动。

(5)经济货币同盟。如现在的欧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还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经济联盟的显著特征是,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为保证市场一体化顺利运行的政策方面的协调。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的一体化组织。参加这种一体化组织的国家不仅要让渡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干预,还要将政府干预或者调解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上缴给超国家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6) 完全经济一体化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经济联盟的目标,还要实现每个成员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合作,或者政策协调。完全经济一体化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联邦”,它的特征是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成员国的权利,因而权利的主体在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它类似于一个国家; 一种是“邦联”,它的特征是个成员的权利大于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因而主权的主体在各成员国。 – – –

2、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成的动因差异进行分类 以产业内部分工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 )

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 (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 以南北合作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

(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原因

1、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贸易创造效应

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内实现自由贸易,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成

员国生产,从而成员国进口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它的效果是:

由于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一国看,以扩大的贸易取代了本国低效率生产;从同盟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的生产要素可以重新配置,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贸易转移效应

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实行保护贸易,导致从外部非成员国低成本的进口,转向成员国较高成本的进口,发生“贸易转移”。其效果是: 由于关税同盟,阻止从外部非成员较低成本的进口,而以提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低成本的供给来源,使消费者由原来购买外部的地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较低价产品,增加了开支,减少了福利; 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由于这种转移有利于低效率者,使资源不能有效的分配和利用,使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

第二节、经济互助委员会 一、经互会的建立和发展

全称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1月由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在莫斯科成立。该组织旨在通过联合和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力量,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促进各国经济有计划地发展,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福利。

经互会成立后,阿尔巴尼亚于当年2月加入(1961年退出),民主德国于1950年加入,蒙古、古巴、越南分别于1962年、1972年、1978年加入,最后发展为10个成员国。

经互会是世界第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949-1959 协调成员国之间关系,加强科技交流,逐渐为工业合作创造条件。

1960-1970 完成各成员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协调工作,加深社会主义分工,在某些工业方面实现生产专业化和协作。

1971-1991以协调各成员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为中心,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实现工业部门的专业化和写作,为整个经互会国家向社会生产集约化道路的转变创造条件。

二、经互会经济一体化内容 1、共同计划,协调 2、对外贸易合作 3、金融合作 4、科技合作 三、经互会效果

1、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2、成员国之间贸易额有较大的增长。

3、实行卢布转账制度,建立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和国际投资银行。

4、充分挖掘了各国的科技潜力,完成了大量的科研合作项目。 四、存在问题和解体 1、忽视价值规律,苏联定价 2、以苏联为中心的不平等关系 3、贸易结算问题 4、专业化分工问题 5、对外的科技引进问题

经互会于1991年9月解散。

第三节、欧盟 一、历史

1948年,经济互补性较强的荷、比、卢3国率先成立经济联盟 1952年,法、德、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铁联营 1958年,上述6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年,欧洲煤铁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并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1986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 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1993年 “马约”生效后,欧洲经济共同体改称欧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 现在的15个

2004年,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 国家入盟,

2007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增至27个。

二、欧盟的宗旨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共同的司法和警务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三、欧盟的组织机构

1、理事会。包括欧洲联盟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欧洲联盟理事会原称部长理事会,是欧共体的决策机构,拥有欧共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马约则明确规定了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中的中心地位。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2、委员会。欧共体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共体条约和欧共体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建议,处理欧共体日常事务,代表欧共体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委员会由17人组成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主席由首脑会议任命,任期 2 年;委员由部长理事会任命,任期 4 年。

欧洲议会。欧共体监督、咨询机构。欧洲议会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2/3多数弹劾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员共有 518 名,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各81

名,西班牙60名、荷兰25名,比利时、希腊、葡萄牙各24名,丹麦16名,爱尔兰15名,卢森堡6名。议长任期2年半 ,议员任期 5 年。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每月一次的议会例行全体会议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特别全体会议和各党团 、委员会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

欧洲法院。欧共体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共体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

审计院。由12人组成,均由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予以任命。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账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其所在地为卢森堡。

此外,欧共体还设有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欧洲煤钢共同体咨询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四、欧盟的主要内容

1、实现关税同盟和共同外贸政策。1967年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年7月1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1973年,欧共体实现了统一的外贸政策。

2、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和共同的渔业政策 。1962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8 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 ;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

3、建立政治合作制度。部长理事会设立了政治合作秘书处,定期召开成员国外交部长参加的政治合作会议,讨论并决定欧共体对各种国际事务的立场。

4、 基本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有形障碍(海关关卡、过境手续、卫生检疫标准等)、技术障碍(法规 、技术标准)和财政障碍(税别、税率差别),于1993年1月1日起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自由流通。 5、欧盟的统一货币 为欧元 (euro)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6、对外关系的联系国制度。对非欧盟的组织实行相应统一的经济政策。

7、申根国家:申根公约的签署国和执行国,申根国之间取消边境管制,持申根签证或是申根国有效证件的国家可以在申根国间自由流动。

截至2011年,申根的成员国增加到26个: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瑞士和列支敦士登 欧盟国 ≠ 申根国 ≠ 欧元国

五、欧盟的效果

1、促进了个成员国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长。 2、推动了成员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

3、一定程度解决了西欧国家林立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矛盾。 4、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金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欧共体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12国面积为236.3万平方千米,人口3.46亿。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2006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13.6万亿美元,人均GDP约28000美元。目前,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而随着欧盟的扩大, 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 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第四节、北美自由贸易区 一、建立和发展

1988年7月2日,美国加拿大两国政府正式签署《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于1989年1月1日生效。

1992年12月17日美、加、墨3国政府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文本达成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正式成立。该协定已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开始生效执行。 二、主要内容

1)减免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2)确定原产地规则。 3)取消投资障碍。 4)农业。

5)金融和服务业。 除上述内容外,协定还对环境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以及争端的解决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效果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从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域内贸易状况来看,经过10年的发展,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增长迅速,三边贸易额翻了一番。

在直接投资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以确保长期投资所需要的信心与稳定性。

除贸易和投资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还在服务贸易、提高成员国福利水平、环境保护以及改善劳工条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四、存在问题

1、墨西哥对美国有戒心 2、环境污染转移 3、初级产品竞争

第五节、东南亚经济联盟 一、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 国于 年 月 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年 月 日至 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一个人口5.7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10国集团。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其观察员国。

越南

二、主要内容

1.通过分阶段降低相互贸易的税率,向自由贸易区过渡 2.扩大经济合作领域

3.增加新成员与扩大合作范围

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

第六节、石油输出国组织 一、形成和发展

年 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PEC) ,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

二、主要内容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为防止石油价格飚升,欧佩克可依据市场形势增加其石油产量;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则可依据市场形势减少其石油产量 第七节、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 一、成立和发展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签署了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与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个共和国首脑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等6项文件,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建立。

格鲁吉亚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晤,并于12月24日申请加入独联体(未被接纳)。阿塞拜疆曾于1993年6月公开宣布退出独联体,而后由于面临政治、经济和军事困难,1994年领导人更迭后又重新加入了独联体。同年,格鲁吉亚也加入了独联体。2005年8月,土库曼斯坦宣布退出独联体。2008年8月14日,格鲁吉亚宣布退出独联体 ,现有10个成员国。

二、主要内容

独联体的主要特征是:它没有中央领导机构、没有总统、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没有统一的军队。它设立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在尊重成员国主权的前提下,在一些领域进行政策协调,在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互利合作,以及对“共同的军事战略空间”进行统一指挥和对核武器统一控制等。

独联体既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个国际法实体,而是一个松散的协调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是1992年5月15日由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的。以后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坦三国也签署了该条约,“集体安全”体系扩大为九国。该条约于1994年4月20日生效,有效期5年,以后期限可顺延。该条约规定,对任何缔约国的侵犯都将被视为对所有缔约国的侵犯,其他国家应立即向受侵犯国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第十四次会议。2006年11月, 越南河内 第十五次会议。2007年9月,澳大利亚悉尼 第十六次会议。2008年11月,秘鲁利马 第十七次会议。2009年11月,新加坡 第十八次会议。2010年11月,日本横滨 第十四次会议。2011年11月,美国夏威夷 第九节、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八章、原料和能源问题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煤炭工业 1、储藏情况 北半球占92%

北纬30-70占世界储量的70% 2、生产情况

3、进出口情况

世界前10大煤炭出口国为澳大利亚(2.38亿吨)、印度尼西亚(1.62)、俄罗斯(0.89)、南非(0.69)、中国(0.63)、哥伦比亚(0.6)、美国(0.45)、越南(0.3)、加拿大(0.28)和乌克兰(0.35),合计煤炭出口量为8亿吨左右,占世界煤炭出口总量的96.3%。 世界前10大煤炭进口国为日本(1.77)、韩国(0.8)、中国台湾(0.62)、英国(0.5)、印度(0.4)、中国(0.38)、德国(0.38)、美国(0.32)、荷兰(0.29)和意大利(0.25),合计煤炭进口量为5.71亿吨,占世界煤炭出口总量的68.3%。 二、石油工业 1、储藏情况

2、生产情况

3、进出口情况(2006年) 三、天然气

1、储藏情况

俄罗斯天然气储量有4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6.7%。中东的伊朗有26.69万亿立方米、卡塔尔25.77万亿立方米,分别占15.2%和14.7%。这三个国家的天然气储量占了世界总储量的56.6%。天然气储量处于第二梯队的是沙特(6.68万亿立方米)、阿联酋(6.06万亿立方米)、美国(523万亿立方米)、尼日利亚(5万亿立方米)、阿尔及利亚(4.52万亿立方米)和委内瑞拉(4.15万亿立方米)。上述9国的总储量占了世界天然气储量的约75%。在亚太地区,马来西亚(2.56万亿立方米)、澳大利亚(2.55万亿立方米)、印尼(2.41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均高于中国(1.81万亿立方米),该地区70%的天然气资源分布在这4个国家。

2、生产情况(2007)

世界十大天然气生产国俄罗斯(6385亿立方米)、美国(5649)、加拿大(1870)、伊朗(1050)、挪威(876)、阿尔及利亚(845)、英国(800)、 、荷 兰(619)、 和印度尼西亚(740)、中国(586) ,2007年合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7.4%。

四、钢铁工业 1、铁矿石储藏情况

2、铁矿石产量

2007年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产量为3.43亿吨,之后是中国和澳大利亚,产量分别为2.991亿吨及3.298亿吨。俄罗斯铁矿石产量为1.37亿吨 ,美国大约1亿吨,印度8600万吨,世界合计为17.6亿吨。 3、钢产量

2007年中国钢产量为4.89亿吨(从1999年开始中国一直第一),欧盟2.11亿吨,日本1.2亿吨,美国1亿吨,俄罗斯0.72亿吨,韩国0.54亿吨,印度0.53亿吨。全球13.4亿吨。

五、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废弃物发电 生物质能发电 太阳能热利用 废弃物热利用 生物质能热利用

第三节、原料资源的控制 一、发达国家的控制手段 直接投资

利用资金技术和管理 控制市场 利用关税政策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政局动荡

经济畸形发展 资源遭到破坏

国与国贫富差距拉大 三、发展中国家对策 采取措施收回资源主权 相互合作,稳定或提高价格

第四节、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与能源危机 一、世界石油价格的演变(1946—2007)

一桶的原油=157.3902公斤 1吨原油=7桶

2008年价格走势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25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二、石油危机的前因后果 1、产生石油危机的原因 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 中东战争 伊朗动荡 美国插手

2、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造成西方国家经济危机 提高了石油产量

推动了世界性节能和再生能源发展 引起了国际间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决定今后石油价格的因素分析 政治局势 经济形势 储量问题 欧佩克份额

能源新技术的应用 第九章、世界性通胀 一、战后通胀的历史

1、准战时时期 1946-1953 18%-3.5倍 通胀严重,战时短缺的延续

2、爬行时期 1953-1965 3% 通胀较低 经济奇迹发生

3、经济奇迹消失期 1965-1972 5%--10% 通胀率逐年提高,政府抑制通胀失望 4、世界性滞涨期 1972—1982 10%-15% 经济停滞,高通胀

5、通胀缓和期 1982—2005 5%

6、资源通胀期 2005—现在 10%左右

能源和资源价格的快速增长 ,农产品价格增长

二、战后通胀的特点 1、普遍性和持久性 2、受抑制的通胀

一般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3、国际间不平衡

时期,国家之间及物价结构 4、习惯性通胀

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

三、战后通胀的原因 1、资源短缺 2、扩张性政策 3、垄断的加强 4、国际间的传递

四、通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往往造成虚假繁荣 2、使债务经济迅速发展 3、调节生产结构

4、保护贸易盛行,阻碍交流。 第十章、世界性经济危机 一、周期性危机和中间性危机 1、周期性危机

周期性危机是有规则地反复出现的,按照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循环,它的影响遍及全国以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2、中间性危机

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和某些地区,生产下降幅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局部危机;它往往是是非周期性出现的,是周期复苏或高涨阶段展开过程中的间歇。中间性危机有时是由 某种特殊事件如天灾、战争等某种重大事件所引起, 二、战后的几次经济危机

1、1948—1952年的经济危机 美国首先进入这次危机,美国在大战期间急剧膨胀起来的生产能力与相对较小的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

危机的普遍性:1951年,加拿大、日本以及英国先后发生危机;1952年初,法国、德国接着陷入危机;在此期间,欧洲的其他国家生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次危机显示出了非同步性,危机在各国延续的时间及深度也有较大的差别。

2、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

随着各国经济普遍完成了恢复并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期性开始趋于一致。从1955年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以大量固定资本投资为标志的周期性经济高涨。1957年底进入萧条期。

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时间最长,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13个月,下降幅度达到13.5%;

这次危机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入危机; 危机在深度和规模上超过了第一次危机。

1957-1958年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3、1969-1971年的经济危机 危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呈现出同步性; 危机由加拿大拉开序幕,但对美国的经济影响最大;

危机发生在越战期间,战争期间发生危机美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4、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 危机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

这次危机的广泛性、深刻性和持续性都超过了战后前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在危机期间,出现了“滞胀”现象。

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5、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

1)1973—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经济陆续进入了复苏阶段,但复苏的进程缓慢。各国经济转入低速增长期,而且停停走走,没有出现明显的高涨。从1979年7月开始,各国又接连陷入经济危机。

2)危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更为严重,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3)危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同步性;

4)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指数普遍下降,危机持续时间大大延长;企业大量倒闭;世界贸易严重萎缩,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急剧上涨。 5)这次危机原因也是石油危机

6、1990-1993年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危机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美国迅速从危机中复苏过来(只用了8个月时间)。 日本在这次危机中持续的时间最长(4年) 7、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 东南亚金融危机

始于泰国泰铢贬值 、后迅速扩散到东南亚,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8、2007-现在

美国次贷恶化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三、战后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特点

1、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明显

经济周期的运动规律一般是在一次经济危机过去之后,依次经过萧条、复苏和高涨三个阶段,为下一次危机准备条件,周期的各个阶段较为清楚。战后却不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依次交替不如过去那样清楚,尤其是萧条和复苏阶段更加难以明确划分。

其主要原因是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周期的干预和调节,并依靠自己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为充分行使调节经济的职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2、生产下降幅度较小 ,打击程度相对较轻

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多次发生经济危机和生产下降,但总的来说都不如二战前爆发的危机那样沉重,持续的时间也没有那样长。

其原因是国家资本调节作用的加强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暂时得以缓和;二战后各国危机次数不等,时间参差不齐,深度各样,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为向国外转嫁危机,减小生产下降幅度提供了条件;此外,科技进步带来了一些新兴产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对整个生产的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生产过剩危机和财政金融危机交织发生 财政危机:

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经济周期的干预,其结果是,各国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弥补不断恶化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国债,各国政府不得不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造成经常性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货币金融危机:

在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的袭击下,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金融危机也日益加深。在多次美元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8月被迫宣布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导致美元连续贬值,引起日本和西欧各国货币开始实行自由浮动,宣告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种货币金融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4、“滞胀”一度成为普遍现象 5、经济周期与科技产业息息相关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为中心的高技术产业的飞跃发展,日益取代传统的周期性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的经济周期与高技术产业息息

相关。

高科技可以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这有助于延长经济增长的时间,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

四、影响战后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 1、二战对各国经济带来的不同后果

(1)二战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不同 美国、加拿大

英国、法国 德、意、日

战争造成的不同结果是战后第一次世界性危机没有在各国同步爆发的重要原因;也是是第一次危机中生产下降不十分严重的原因之一。 2、战后科技革命的作用 使经济危机成为一种局部的危机; 导致经济危机的日益深化;

使得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历次周期的高涨阶段比较长; 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上升。

3、国家经济的作用, “反危机”措施的不同 4、影响经济周期的其他因素

美国对外扩张政策,跨国公司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等等。

五、长波理论与经济周期 1、基本内容

1896年,俄国人帕尔乌斯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大致50-60年有一次长期波动。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正式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平均约50年的长期波动这一结论,即所谓“长波理论”。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7-10年的短周期,还存在着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

每个周期当中又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时期,各持续20-30年。一般情况是长期波动的上升期繁荣年份比较多,而下降期则以萧条年份为主。

2、长波形成的原因: 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指那些能够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巨大变革。这些巨大的变革能够强有力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火车头”因素。即新技术的采用集中于一两个经济大国,由这一两个国家充当国际技术转让的火车头。

后进国家的经济突变。即部分国家的跳跃式发展。 3、用长波理论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回顾过去所经历的漫长岁月,特别是战后50年的历史,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轨迹,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

如果按照长波理论进行预测,那么第四个长波已经在70-80年代的危机中结束,并在90年代初期进入第五个长波的上升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将面临一个新的时期。 、 长波理论与美国新经济: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现了“新经济”。

新经济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经济周期,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经济周期,是长周期中的一个阶段。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是美国经济处于经济长周期的繁荣阶段的表现。 9.11事件带来的衰退,只是繁荣阶段的一个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世界经济的繁荣周期还会继续下去。 六、美国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的概念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2、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3、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

第三、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

4、次贷危机时间表

2007年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2007年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

2007年7月19日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

2007年8月6日 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8月9日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2007年8月14日 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

2007年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 2007年9月1日 英国银行遭遇现金饥渴

2007年10月13日 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

2007年10月30日 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

2007年12月12日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

2008年2月20日 德国宣布州立银行陷入次贷危机 4月8日 IMF称全球次贷亏损一万亿美元

4月15日 英国3月RICS房价指数跌至30年最低-78.5,低于-67.5的预期值 4月18日 花旗集团宣布,在冲减逾130亿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净亏损51.1亿美元,合每股损失1.02美元

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

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已于当地时间星期四(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10月2日,美国参议院74票对25票通过了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新版救市方案,美参议院投票表决的救市方案总额从原来的7000亿美元提高到了8500亿美元,增加了延长减税计划和将银行存款保险上限由目前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的条款, 步美国的后尘,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有关当局,纷纷采取措施放松了货币政策,向银行注资。 5.次贷危机的影响 1)直接影响: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2)间接影响:

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链条断裂引起全球连锁反应。 美国股市重创导致全球股市下跌 美国进口贸易萎缩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强

2007年12月12日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

2008年2月20日 德国宣布州立银行陷入次贷危机 4月8日 IMF称全球次贷亏损一万亿美元

4月15日 英国3月RICS房价指数跌至30年最低-78.5,低于-67.5的预期值 4月18日 花旗集团宣布,在冲减逾130亿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净亏损51.1亿美元,合每股损失1.02美元

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

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已于当地时间星期四(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10月2日,美国参议院74票对25票通过了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新版救市方案,美参议院投票表决的救市方案总额从原来的7000亿美元提高到了8500亿美元,增加了延长减税计划和将银行存款保险上限由目前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的条款, 步美国的后尘,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有关当局,纷纷采取措施放松了货币政策,向银行注资。 5.次贷危机的影响 1)直接影响: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2)间接影响:

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链条断裂引起全球连锁反应。 美国股市重创导致全球股市下跌 美国进口贸易萎缩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e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