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历史课堂的三要素

更新时间:2023-05-22 22: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之以据、言之有文、动之以情

——理想历史课堂的三要素

【内容摘要】一堂好的历史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因但是好的历史课堂也有很多共性的标准。本文结合湖州市市属历史教师全员培训的感受和历史教学的实际,认为一堂好的历史课需符合以下三个标准:论之以据、言之有文、动之以情。

【关键词】论之以据 言之有文 动之以情 历史教学

引子

暑假为期一周的培训让我似乎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继续领略长者的风采。累并充实着。这让我想起自己十几年求学经历中所遇到过的老师,他(她)们的课堂风采各异,有的以幽默风趣见长,有的以声情并茂动人,……有的课堂如沐春风,也有的课堂却味同嚼蜡。从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也有十年了,我经常在想这个问题--我的历史课应该怎么上才能给学生最大的收获?我的学生除了感觉我的课是有趣的,笑过之后还能留下点什么?戴加平老师的讲座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也时常给我带来心灵的触动。我把他的讲座概括为三个特点:论之以据、言之有文、动之以情。他的课既体现了历史教学的韵味,又具备所有优秀教学的共性。我想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这三个要素的达成也应该成为我追求的目标。

论之以据——让历史课上出历史味

所有的文科教学都有通性,但是又有不同学科的特点。史学不同于文学,可以虚构、假设,它具有重史料的实证性特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1因此论之以据可是说是历史学科最基本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

的能力要求。人类的活动一经发生,它就已成为过去。所以说历史是一次性的,虽然人们常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却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人们要客观而真实地了解过去,本身就存在很多制约的因素。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遵循历史学科基本的教学原则,信口开河或者过度地放大自己的主观感受的话,那么学生可能接受的就是错误的历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和求真求实的态度。因此笔者建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敢于在历史课上讲真话露真情,不唯书,不唯上。在中国,说真话一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真话,惨遭宫刑之辱;彭德怀因为说真话丢官免职郁郁而终;张志新、林昭因为说真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相对而言,我们今天的时代有了更多的讲真话的空间,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要要直面历史事实的态度和勇气。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材相比之前无论从史观还是史实描述、史实解释上有了很大进步。但不能否认现行教材中仍存在着大量硬伤。葛剑雄先生在《历史学是什么》里说过,历史文本总是包含着很多错误,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为了符合某种理论或主义,强调为政治服务或为了维护所谓的国家利益。2比如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解释欠客观公正,这种现象在近现代史中尤其明显。作为教师,我们是单纯地充当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声筒,还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史学界新发现的史料,批判性地分析和对待多元化的见解,是至关重要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教学是应该从观点、结论出发去筛选和处理史料,还是从现有的史料、史实出发去论证观点,提出观点?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某种现成的历史结论,还是培养学生以理性分析的眼光和辩证批判的思维,去面对历史,并反思现实?如果教师一味以纯粹的结论和历史解 月版

2 《历史学是什么》,周筱赟、 葛剑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释去质疑教材的结论(当然这样的教师是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学识的),虽然教师自己可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知识渊博、有见的有魅力的偶像,但是学生实际上还是在被动地接受。我认为更好的做法是,教师应该给学生展现围绕某个主题的不同史料,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对比分析每段史料的差异,进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结论。

第二,教师要教给学生求真求实的历史方法,笔者认为这更重要。而历史教师“授之以渔”的“渔”,最基本的就是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八字要诀。

要做到“论从史出”,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用史实来论证结论,在做出历史结论时也要掌握充分的史实。比如在通常情况下,教材会就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评价,这些在史学界基本有定论的观点往往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当然可以采用讲授法顺序地解释这些观点,但如果能倒过来,先给出教材的观点,然后追问学生“为什么教材会有这样的结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为这个结论寻找证据。同样,教师需培养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时候,学会用史实说话,而不是简单地下一个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要做到“史由证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史料的甄别,包括史料的真伪、史料的分类(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等),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史证的方法。比如二十世纪初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 “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新材料,我辈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行之。”

在史学方法的培养上,笔者认为戴加平老师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就是一个很好的课例。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戴加平老师

除了知识线索之外,整堂课都贯穿了史学方法的渗透。他设计了一组问题链:

核心问题:我们是如何“证实”中国是四大发明古国的?

问题之一:韩国人为什么要声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 问题之二:编者是通过哪几种方法论证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的?

问题之三:我们如何证伪“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之说? 学生在了解古代中国代表性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之概况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影响——的过程中,知道史学家“证实”或“证伪”所常用的几种方法,理解真实是历史学的生命。

言之有文——让历史课走得更远

孔子有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如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一位历史学家的历史论著若只求真实而不讲究文采,读来必定味同嚼蜡,读者寥寥;一位历史老师的课堂若只会照本宣科、语言干瘪,学生就会昏昏欲睡。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何以如此评价?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在记录史实为根本的基础上,写得栩栩如生,事件有情节,人物有血有肉,故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史记》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关于明朝的专业的历史著作大多数高中生都不能说出一部,但是一部好看的《明朝那些事》让很多人多或多或少地了解了明朝的历史。陆宏亮《文心雕龙·论说》篇中有言:“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由此可见,语言的重要作用。

但是很多历史教师通常会忽视语言的重要性,觉得语文老师才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修炼。实际上任何课堂教学中,语言都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教学手段。现在的高中学生,以后真正投身历史研究领域的

并不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更多地体现在普及历史常识、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及素养、实施公民教育等方面,因此让自己的学生喜欢历史课进而喜欢历史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学会正确表达,述人栩栩如生、叙事历历在目,使学生身临奇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利用成语、典故、诗歌、谜语、对联、歌曲等文艺形式中的历史资源,在多样化的语言环境下理解历史。当然语言表达的清晰性、逻辑性等也至关重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语言艺术的至高境界。但是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不能把历史课上成文学课,过多的修辞和为达到课堂效果而捏造事实,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历史教师可以驾驭文字,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激发起学生内心潜藏着的热情,启迪蒙昧的思想,,令日渐远离的民族精神得到复苏。比如本人在执教《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时,导课时用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文史不分家’,意思是文学和史学关系密切。鲁迅先生称赞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离骚》赞誉《史记》,说明《史记》除了史学功底深厚外,还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那么,文学与史学有没有区别呢?一位大学教授这么举例:《三国志》是历史,《三国演义》是文学;岳飞抗金是历史,岳母刺字是文学。一位英国小说家这样解释:‘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是历史事实,‘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而死’则不仅是故事而且是文学了。看来文学比史学更具感性色彩,带有更多的想象和虚构性。那么今天,在这一堂历史课上,我们将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文学、观察文学。”这样学生就带着期待的心情开始了一节课。

动之以情——历史课的点睛之笔

戴加平老师的讲座,每每他结合本人经历讲到动情之处,实际上

也是拨动听众心弦之时。特别是他结合自己的经历讲到陶行知人生格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处世方式,给我很大的触动。如果我们的历史课能让学生触动心房,那么教育效果肯定事半功倍。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曾写道:“善教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愿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相对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动力系统,启动、监测和组织着人们的行动。挖掘情绪情感作为教育手段的功能,可以促进教学效果。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教学三大目标之一。

那么在历史课堂如何动之以情?我想首先应该“动之以兴”。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会使人主动探究,而且会想方设法地去克服困难,却又不觉得苦与累,而是乐在其中,处于一种创造力进发的亢奋当中。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情感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切忌空洞的说教,结论的灌输。鲜明逼真的历史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以戴加平老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主体是“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他也将爱国主义情感融于其中。在导入部分他采用了“新闻直播——‘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在德国举办”的形式有效地激起了学生了爱国主义情绪。随后在难点突破问题“如何证伪‘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之说?”的过程中,既渗透了“二重证据法”“史料类型”等基本方法,又通过运用网络“炮轰”资源,批判了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达到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正确引导。

“教无定法”,一堂好的历史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多元的视角,相异的见解。但是好的历史课堂也有很多共性的标准。让我

们勇于探索,追求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书目:

1、《历史学是什么》,周筱赟、 葛剑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陈新民,《历史教学》2002年第l1期

4、《实物史料与历史教学》,何大进,《历史教学》2003年第5期

5、《论史料教学价值》,李稚勇,《课程·教材·教法》2006(9)

6、《对于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思考》,程维玉,《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6期

7、《“论从史出”如何落在实处——处理好史证、史实、史论的关系》,山昌岭,《现代教学》2007年5期

8、《浅谈历史课的语言艺术》,冯 飞,《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B07期

9、《创新历史教学:让历史课堂“诗"意盎然》,陶非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10、《教育过程中的“动之以情”解析》,张素艳 蒋重清 赵玉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eh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