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景及现状

更新时间:2023-10-02 18: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现状与前景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当前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粗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不仅昭示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而且也指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

一、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基本采取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然而,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深感忧虑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安全等。其中,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付出了很大的发展代价,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特别是为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的代价非常高。,环境因素、能源因素、资源因素,形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力,使经济增长的前景和趋势越来越严峻。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正式将过去一直提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种转变,首先是一个发展观念的转变。科学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一个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着眼于扭转当前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局面,着力扩大内需,加快由出口导向向内需导向的转型,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又要更多地体现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技术追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要实现“三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关键是要提高人民收入,突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消费、投资与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但由于目前我国消费率水平低,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因此,必须着力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需求。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通过调整需求结构,不断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关键是要转变产业结构,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就目前我国经济的现状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其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大。特别是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因此,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

1

口。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靠拼原材料消耗和消耗大批廉价劳动力。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管理创新的转变,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的管理,实现以效率不断提高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新技术和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转化,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前景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并不是要牺牲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尽管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型,然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并不是以牺牲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为代价。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并最终成为世界强国,必须仍然维持其经济的高增长,这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之目的。而事实上,中国经济无论从需求角度、经济结构方面,还是从自主创新能力上,都仍然具有高增长的巨大空间。

未来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可能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服务业的比重有较大提升。制造业内部将会出现以生产适度集中和专业分工深化为特征的供应链调整;绿色低碳增长模式将受到鼓励,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国经济结构将与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相结合;中国将逐步形成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发展,新跨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迫切而艰难的任务,只有成功实现这个转变,中国才能在这个发展变化的世界中真正自立自强。值得欣喜的是,近两年来,中国的决策层在多个重要场合就“转型”所显示的决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进展让人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将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逐步实现经济的转型。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d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