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08 06:17:5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前言:

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自古及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继承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相关概念

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传承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并涉及到全民族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确立,关涉到全社会共同理想的形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与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因此,对文化内涵的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的内涵

中国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最早出自《周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记载,但当时并没有将“文”和“化”两个字连结在一起,而是分开解释的。就词源而言,汉朝、唐朝、明末清初都分别对“文化” 一词有过与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相符合的解释,主要用来指“文治和教化”的语义。事实上,在我国古代汉语的相关解释中,文化被视为是一种使人“发乎情止于礼”的力量,即通过道德伦理的方式来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引导。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 一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文化特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文艺、教育等。第二种解释认为,

1

文化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①《辞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意思:从广义上看,文化被视为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財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文化特指精神产品及精神生产能力。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针对“文化”的定义、来源和本质等内容作了论述。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了“文化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思想。1876年,恩格斯就文化的起源、本质等问题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作了具体的说明,他认为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借助于人类特有的语言符号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和符号系统,并且指出人类的劳动就是文化的起源。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化”的各种解释及主要代表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关于“文化” 一词的研究成果,其实最终都走向了殊途同归的语境,即文化都被用来指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国当前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有其自身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方针;文化规律;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服务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

①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8月修订第3版。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2

旋律;继承、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纳符合国情的优秀的异质文化。③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绵延上下五千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使命,即: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借异质文化为我所用,构建我国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共荣格局。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主体作用的同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人为本,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去。在现代化建设中促进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在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推进中实现文化进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国际环境造成的,例如: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有的问题则是由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与国情造成的,例如: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文化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些问题既是目前中国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在运用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前,搞清楚这些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上的沉重包袱。

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儒学、道学、和佛学中的优良因素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也是根深蒂固,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消极因素必须要解决。

所谓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指那些违背时代发展精神的糟粕文化。可以说,事物的两面性在传统文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合乎时宜的传统文化成为新文化的动力,而不合时宜的则成为它的绊脚石。

俞思念、魏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对于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传统文化的界定,学术界多笼统地概之,而缺少定量地细化研究,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是传统文化的一些糟粕已严重束缚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却是不争的事实,诸如家长制观念对民主的践踏,等级观念对平等的蹂躏,封建思想对科学的侵蚀,宗族思想对公平的漠视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不甩掉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与纠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就不稳,因为二者不存在共赢与兼容的问题,而是互相排斥、零和博弈。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性、民族性、现代性集于一身的文化,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虽具备民族性的特征,却是过时与落后的,虽具有一定生命力,但却已成为旧事物,所以,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取代是趋势所向。

(二) 外来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冲击

当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交流,呈现即时性、普遍性的互动,出现了中西政治机制的破冰合作、“英语热”高温持续、跨国公司和跨国婚姻遍地开花。中西文化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局面,这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语言上均拥有无可质疑的“话语霸权”,使英语世界以外的人们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出现在各个领域的“失语症”。而汹涌而来的外来信息对我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及语言文字构成巨大冲击,容易引发对于文化认同的危机。⑤

面对当前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为了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纷纷不遗余力地向全球传播其文化。经济上的支配性力量必然衍生出文化权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所造成的不平衡地位,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而民族文化及整个社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④⑤

刘明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分析”,《求实》2013年第03期。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三)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阻力 一般而言,理论上的制度优越性不等于现实上的优越性,制度的优越性需要灵活的体制才能展现出来。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立为优越性的显露提供了可能,但是将可能转化为现实则依赖于体制创新,而僵化的体制则会扼杀制度的优越性。过于强势的行政干预于经济无益,同样,文化上管得过死就会压缩文化创新的空间,禁锢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文化发展也就只能在夹缝中前进。当然无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还是传播上,都离不开必要的行政手段,所以,文化的自由发展与行政干预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资源,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其传统文化资源,而传统文化资源要在传承中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应该站在时代发展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树立一种新的文化发展强势观,以文化强势发展为主题,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即把握优秀文化属性的发展趋势,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一个十分重要的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⑦ (二)吸收外国文明成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而将祖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纳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布局,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的发

⑥⑦

刘明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分析”,《求实》2013年第03期。 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

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向全世界学习,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步晚、发展整体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等,这都要求中国必须同世界接轨,积极吸收国外的一些优秀文明成果,一切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理念和机制。当然,任何国家的文化都不是绝对完美的,都会有糟柏,这就要求我们在吸收外国文化成果的时候,要注重国外腐朽文化的入侵,做到有所用、有所弃。

(三)加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要看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更要看其本国文化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美国等西方强国的文化价值观就不断影响着别国的文化甚至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等。在这一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者们一直在力求改变这一局面。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尤其是传统文化价值观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世界。这种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将会成为捍卫本民族文化的有力武器。我们利用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将二者糅合在一起,打造出具有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文化品牌。我们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开设孔子学院、我们欢迎国际交流生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在美欧等国举办中国年等等,这都将中国文化理念遍布世界。这些中国文化价值观都是具有中国模式的文化,是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

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8月修订第3版。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年4月第1版。

[3] 俞思念、魏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4 ][6] 刘明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分

析》,《求实》2013年第03期。

[5]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

[7] 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c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