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实验小学:中高段小学数学“预习导学”的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13 1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高年级数学 “预习导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验方案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叶少勇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增长,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很多教师都重视语文课前的预习,很少关注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甚至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发现新的规律,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该不该预习?怎样预习?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它明确指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对于小学数学这一门学科,不少教师有些担心:学生课前预习了,会不会对新知识失去新鲜感,影响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会不会只看一眼最终结论,导致生搬硬套地运用结论;会不会在预习中有错误的想法先入为主,产生负面影响??其实负面影响的存在不在于是否预习,而在于如何预习。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完全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前预习。所谓预习导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找疑点,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课堂上的集体学习完全掌握新知;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巧妙地进行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能力、提升思维。可见,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机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决定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数学“预习导学”的实践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是通过研究将有助于弄清学生自主预习、教师课堂引领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意义有三个: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培养教师综合素质。 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预习能力;学习能力逐步加快、善于进行比较、判断、概括等思维;课堂学习参与意识强、精力集中、思维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能梳理知识内容,理清重点难点;自我探求意识强,主动发问,超前预习下阶段学习内容;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之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原则 (一)理论基础 1、新课标理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课前预习。 2、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3、教育学理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实验原则

1、实践性原则。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自学,并从中找到体验,激发求知欲。 2、主体性原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当预习中的“主角”。

3、民主性原则。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探索性原则。鼓励学生通过预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教师只是在该出手时才出手,给予恰当的启发、指导。

5、尊重差异原则。实践中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既尊重有天赋的学生,又尊重学习不良的学生;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指导,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五、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不同的课型下适合学生学习的预习单的内容设计; 2、培养预习方法和预习习惯的策略: (1)预习指导策略 (2)预习检查策略 (3)预习评价策略

3、探究不同的课型下,利用预习单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把课题研究渗透到每一次的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研究。 2、文献资料法。学习了解有关教改动态,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理论与成果文献。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效果分析。 以上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教改动态及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深入研究中高段数学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践研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3、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

对各种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各课型预习单集,撰写实验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我校教研氛围浓厚,学校一直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课题“尊重教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尊重教育背景下的“3+1”教学模式研究”“生本·互动·发展”等课题研究都获得了省市级奖项。教师在温州市、瑞安市立项的课题很多,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课题负责人为温州市教坛中坚、校教导主任,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几年来先后参加过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等各级各类培训,有一定的改革创新意识、较强的教育科研与组织能力。近几年来,撰写的数十篇文章及案例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他组员都是市骨干教师,分别承担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完全有时间有能力承担该课题研究工作。

八、课题成果汇报形式

典型案例分析、预习单集、实验报告 九、参考文献

① 新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② 邓 权 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自学数学能力课题研究[J] ③ 齐 昕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教学探微[J]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c4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