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练习题-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9 10: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人类走向丰富多彩的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等特点。

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5日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开始。

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推动计算机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也起了重大的作用。从生产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来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计算机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间

电子元器件 存储器 内存容量 运算速度 第一代

1946年—1958年 电子管

内存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 几千字节

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 第二代

1958年—1964年 晶体管

磁芯、磁盘、磁带等 几十万字节

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 第三代

1964年—1975年 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几百K字节

每秒几十万到几百万次基本运算 第四代

1975年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 几百兆字节

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深入,又向计算机技术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表现为4种趋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1989年由IEEE科学巨型机委员会提出的运算速度分类法,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

巨型机

巨型机又称超级计算机,是所有计算机类型中价格最贵、功能最强的一类计算机,其浮点运算速度已达每秒万亿次。用于国防尖端技术、空间技术、大范围长期性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方面。这类计算机在技术上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发高性能器件,特别是缩短时钟周期,提高单机性能;二是采用多处理器结构,构成超并行计算机,通常由100台以上的处理器组成超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它们同时解算一个课题,来达到高速运算的目的。美国、日本是生产巨型机的主要国家,俄罗斯及英国、法国、德国次之。我国在1983年、1992年、1997年分别推出了银河Ⅰ、银河Ⅱ和银河Ⅲ,进入了生产巨型机的行列。

大型通用机

大型通用机相当于国内常说的大型机和中型机,国外习惯上称为主机。近年来大型机采用了多处理、并行处理等技术,其内存一般为1GB以上,运行速度可达300~750MIPC(每秒执行3亿至7.5亿条指令)。大型机具有很强的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一般在大企业、银行、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使用。

小型机

小型机的机器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便于及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软件开发成本低,易于操作维护。它们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大型分析仪器、测量设备、企业管理、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也可以作为大型与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辅助计算机。近年来,小型机的发展也引人注目,特别是出现了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

RISC的思想是把那些很少使用的复杂指令用子程序来取代,将整个指令系统限制在数量甚少的基本指令范围内,并且绝大多数指令的执行都只占一个时钟周期,甚至更少,优化编译器,从而提高机器的整体性能。

微型机

微型机技术在近十年内发展迅猛,更新换代快。微型机已经应用于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并且开始成为城镇家庭的一种常规电器。现在除了台式微型机外,还有膝上型、笔记本、掌上型、手表型等微型机。

工作站

工作站是一种高档微型机系统。它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具有大型机或小型机的多任务、多用户能力,且兼有微型机的操作便利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图形交互能力,因此在工程领域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得到迅速应用。典型产品有美国Sun公司的Sun系列工作站。

网络计算机

专为计算机网络作为客户机使用的计算机,简称NC,它是在互联网充分普及和Java语言推出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计算机。根据IBM、Oracle和Sun公司共同制定的网络计算机参考标准,NC是一种使用基于Java技术的瘦客户机系统,它提供了一个混合系统,在这个混合系统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建立方式,某些应用在服务器上执行,某些应用在客户机上执行。

计算机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埃尼阿克”(ENIAC),它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告诞生。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和博克斯组成,总工程师埃克特当时只有24岁。这台计算机研制的初衷是将其用于二战中,但直到二战争结束一年后才完成。它长30.48米,宽1米,占地面积为70平方米,有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件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30吨,耗电量为150千瓦,造价是48万美元。“埃尼阿克”使用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1500个继电器和6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算,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1954年,防空用的计算机“赛其”诞生。1954年,防空用的计算机“赛其”在美国诞生。“赛其”(SAGE)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是用来帮助美空军追踪雷达信号的。它是最早由人工操作的实时控制计算机系统,能够接收各侦察站雷达传来的信息,识别出来袭飞行物,然后由操作者指挥地面防御武器瞄准敌方飞行器。它重达 300 吨,放置在一个水泥堡垒中。它配备了诸如调制解调器和图形显示技术,而且它的处理器还是“双核”的。“赛其”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当时,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冷战日渐加剧,美国政府希望把电脑的优势用于军事目的上,由此建立了一个能使国家边境免遭空袭的半自动地面防御系统“赛其”。

1960年,日本电气公司生产出NEAC 2203。1960年,日本电气公司( Nippon Electric Company )制造计算机NEAC 2203。它是日本最早的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磁芯内存,这在当时还是很昂贵的。NEAC 2203主要应用在商业、科学和工程领域。

1964年,IBM System/360 大型机问世1964年,IBM的System/360 大型机问世。作为IBM可互换计算机系列的家庭成员中的一员,IBM System/360 大型机是第一个可涵盖全范围应用软件的计算机,大大小小的软件,从商业到科学,都可以进行安装应用。高端的System/360大型机曾在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以及空中交通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IBM重金研制IBM System/360 大型机并大获成功,一举确立了其市场上的统治地位。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计算机能像IBMSystem/360 大型机那样长命了,甚至有些360大型机至今仍在运行。

1964年,世界上首台超级计算机“CDC 6600”诞生。1964年,西摩·克雷(Seymour Cray)为美国一家叫做数据控制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设计了第一台正式命名为“CDC 6600”

的超级计算机。“CDC 6600”采用管线标量架构,使用西摩·克雷的小组开发的RISC指令集。在这种架构中,一个CPU交替处理指令的读取、解码和执行,每个时钟周期处理一条指令。它在诞生起至1969年,在西摩·克雷设计出第二台超级计算机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西摩·克雷也因此被称为超级计算机之父以及世界上最伟大的程序师之一。

1965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小型计算机PDP-8问世。1965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小型计算机PDP-8,标志着小型机时代的到来。由于性能完全可以媲美于大型机,且价格低廉,远远低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的价格。PDP-8一上市便赢得了市场的追捧,数以千记的PDP-8被销售给了小型企业,大学,中学和报社等,PDP-8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以后的15年里,DEC公司共计卖出了5万多台PDP-8。

1969年,通信处理机IMP诞生。1969年,通信处理机IMP诞生。通信处理机IMP(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是一种专用小型机,它是插在计算机主机和电话线之间处理信息路由的。在冷战高峰期时,美国就已经对其进行构思了。当时美国政府极力寻求一种方法,确保其计算机网络在某些意外情况下仍然能够发挥作用,比如受到核攻击或其他敌对行为的摧毁。IMP显现出了第一代网关(即今天人们所知的路由器)的特征。IMP的创意是由“互联网之父”雷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代表华盛顿大学参加美国远景研究规划局组织的“通信小组”(Communication Group)讨论阿帕网(ARPANET)方案时提出的。它在阿帕网的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阿帕网就是现代互联网的先驱。

1971年,世界上首款个人计算机Kenbak-1产生。1971年,世界上首款个人计算机Kenbak-1产生。它由约翰·布兰肯巴克(John V. Blankenbaker)使用标准的中规模和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而成,生产商把它吹捧为一种易于使用的教育工具,enbak-1计算机当时的售价为750美元,但是却只售出了几十台。由于缺少一个微处理器,存储容量为256字节,而它唯一的输出就是一系列闪烁的灯光。据当时的编程人员介绍,由于可用的内存实在太少,用户在玩完游戏时,计算机根本无法显示玩家的输赢状况,用户只有通过自己才能辨认。

1976年,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1问世。1976年,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1问世,它在当时也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尽管价格不菲,每台售价在五百万到一千万美元之间,它仍然相当畅销。它是计算机设计师西摩·克雷(Seymour Cray) 设计出的众多超级计算机之一,西摩·克雷终身致力于超级计算机的研制,被被誉为超级计算机之父。它有一个由氟利昂散热的64位系统,运行的速度为80MHz,带有8MB的RAM。和它的散热系统一起计算,Cray-1的第一个模型重达5.5吨。

1976年,苹果电脑Apple I现世 Apple I是一种早期个人计算机,它由史蒂夫?沃兹尼克(Steve Wozniak)设计并手工打造。它的硬件放在木盒子里边,外观上看上去跟一台打字机差不多。它并没有配备显示器,需外接电视机来作为显示设备。尽管 Apple I的设计很简单,但它仍是一件杰作,而且比其他同级的主机所需用的零件更少。它为史蒂夫?沃兹尼克赢得了设计大师的名誉。沃兹尼克的朋友史蒂夫?贾伯斯则提出销售这台计算机的建议。作为苹果公司的第一款产品,于1976年4月在加州一次展会上展示。它在1976年7月以666美元的价格进行零售,消费者仍需自己购买相应键盘、显示器等配套设备。尽管价格低廉,不过它为Apple II的巨大成功打下了基础。Apple I总共生产了200台,目前Apple I价格已涨到数万美元,成为古董收藏家们最为青睐的收藏对象之一。

1981年,IBM个人电脑产生。它拥有独立的键盘、打印机以及显示器,光滑而完整的前瞻性包装,立即吸引住了消费者的目光。它的产生使得个人手工制造电脑成为历史,电脑的生产开始进入公司化生产。它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诞生之日起后的许多年来一直是个人电脑的标志,并在后来吸引其他电脑制造生产加入这场竞争,争相推出类似的台式机人电脑。

1981年,第一款便携电脑Osborne 1诞生。1981年4月,奥斯本(Osborne)公司发布了一款名叫Osborne 1的便携电脑,它之所以被称作便携式电脑是因为设计了一个超袖珍的内置显示屏,当然这个显示屏是显像管技术的而非LCD的,而且它的键盘外设计一应俱全,

因此被称为世界上首款真正的便携式电脑。电脑重24磅,价格不到2000美元。它采用的是Ziolog Z80A(4MHz)微处理器,配备了64K的大容量内存,5寸的黑白显示器。值得一提的是,它所随机附带的软件在当时来说是非常的齐全。

1983年,惠普发布首款超越时代的触摸屏电脑HP-150。1983年,惠普推出了首款超越时代触摸屏个人电脑HP-150,这种9英寸的计算机屏幕里放置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能够检测到用户手指的位置。使用户仅需触摸屏幕即可激活其电脑的功能,HP-150的问世标志着惠普开启了人性化个人电脑的先河。

1997年,IBM“深蓝”超级计算机问世。上个世纪80年代末,IBM启动“深蓝”超级计算

机项目计划,试图运用并行数据处理技术解决一些难题。1997年,IBM“深蓝”超级计算机问世它是最厉害的计算机下棋高手, 在全球十亿人的面前,经过六轮较量后,击败了世界冠军的卡斯帕葛斯纳夫(Garry Kasparsov),“深蓝”是一款32节点的IBM RS/6000 SP计算机,处理器采用32位P2SC,运行AIX操作系统。在比赛期间,“深蓝”的平均运算速度是每秒1亿2600万步。目前,这台超级计算机被安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国家博物馆里。

2007年,苹果iPhone问世。2007年,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推出了iPhone这种方便的小装置,它将因特网、常规手机、相机、媒体播放器汇集在了一起,它支持各种各样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应用软件,从食谱到夜空地区等等。将一切功能都都包装在这个光滑,有光泽外观的iPhone中,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微型个人便携式电脑。而针对对苹果的最新项目:苹果平板电脑,有人称这种便携式电脑看上去就像一个大的iPhone。虽然人们一还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它应该有有无线上网功能,7至10英寸的触摸屏。它的问世又将改变个人电脑的面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bq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