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是根本

更新时间:2024-05-04 02: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注民生是根本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了今年必须完成的三项重大任务,我们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但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保民生上,还有更多的同志从理论上呼吁所有发展都要围绕民生展开,社会群众更是从感情上对民生建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期待。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关注民生都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

首先,关注民生是体现发展目的,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试金石。我们承认,没有一定速度的的经济增长,就没有相应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就业的解决,民生的保障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相对的社会稳定,就没有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与前提条件。但再重要、再不可少,这些都是为了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与民生水平的切实提升这一目的服务的工具,是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

人类社会不论干什么事情,目的与手段都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过来。发展当然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骨GDP的不断攀升而没有民生的改善与提升。这种状况在过去一些地方的一些发展过程中已经有前车之鉴乃至令人痛惜的教训。而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所以发生,就在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发展的异化。增长本身成了目的,稳定本身成了目的,结果我们很多同志为增长而增长,为稳定而稳定,干了不少活,费了不少劲,不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还种下了苦果,留下了隐患。所以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的增长是为了保障民生的增长,我们的稳定是为了更好民生的稳定。

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治本之策。

在目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保增长、保稳定的紧迫性与必不可少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中国三十年来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在9、6%以上,近些年来更是屡屡突破10%甚至12%,这么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突然嘎然而止,会对中国社会经济乃到社会政治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们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也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冲击。因而通过有效行为保增长,保证金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必须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期,,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被顺水推舟在不经意间解决而使得社会相对稳定,一旦经济滑坡,泡沫退去,各种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在不能得到比较妥当解决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现象就会出现 ,产生一系列威胁。为了消除可能的隐患,未雨绸缪的保稳定同样不可忽视。

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虽然可以称之为是必不可少的权宜之计。因为,在整个经济大气候不景气的背景下,在我们宏观调控成效尚未真正巩固的环境下,在产能过剩和结构低下的问题没有真正改观的情况下,保增长并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如果掌握不好度,甚至容易引发经济更剧烈的下滑;同样,在我胶不能从本质 上消除不稳定深层原因的情况下,保增长也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过于刚性的行为,简单捂盖子的思维会招致更大的不稳定。

而只有通过保民生,扩大内需,让群众有工作可挣钱,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才会消除现有的产能过剩,才可能使得经济运行中生产与消费这一最基础的过程呈良性循环。更进一步看,当需要工作的人有岗位可做,当需要消费的人有能力 可消费,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民生领域的建设本身就是很好的实现经济增长的优质项目。

再次,关注民生是走出困境,战胜经济困难的信心上的沃土、力量的源泉。

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力量。但信心何来,力量何在。老在喊要有信心是不行的,信心不是喊出来的;鸵鸟策略,回避困难、装作没有看到困难,出装不来真实的信心。力量亦是如此。单靠政府的赤膊上阵不是没有做为,但能有多大作为需要谨慎乐观。毕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要依

靠更加广泛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当我产把目光放得更深远一些,社会 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力量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那么如何让群众有信心,如何能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这又依赖于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当我们通过政策的安排、利益的调整、措施的完善,改革的深化,把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都做好,做到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群众能对我们的经济发民没有信心吗?能对我们的社会没有信心吗?同样他们能不支持、拥护我们政府为做到这一切所采取的政策与所付出的努力吗?他们 能不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心甘情愿投身保增长、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吗?

所以,为了2009年中国经济能于世界经济实现复兴,为了2009年中国社会能有又快又好的民展,让我们带着使命去关注民生,带着理性去关注民生、带着感情去关注民生吧。

深化医改,为民造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造福民生的重大决策,是神话改革的宏大工程,必将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紧紧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个根本目标,不断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均寿命不断增加、婴幼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明显下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强等。

但是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尤其突出,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要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不数年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必须通过深化医药恒生体制改革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医改明确了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深化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国通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于我国国情而设计的这一卫生制度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总体方向,确定了改革的基本框架,这在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上具有开创意义。

与此同时,新一轮医改还拟定了近期工作的“路线图“,明确了近三年的五项重点工作,并以这五项重点工作作为抓手着力解决当前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减少居民个人支出比重,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保证老百姓合理规范地用上安全、有效、价廉的暗无天日,降低群众看病的费用。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公平地享受到妇幼保健、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 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预防疾病,力争使群众少得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以药养医”的机制,加强医药内部管理,合理设置看病流程等。

这一系列措施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新一轮医改中特别强调深化医改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们,

要让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将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将大大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必将推动国这有经济的增长,因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

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毅然决定投入8500亿元深入推进医改,这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同时也是当前我国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切实之举。一方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将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可以消除群众看病的后顾之忧,改善群众 的消费预期,增加消费,从而达到拉动消费增长的目的。目前,深化医改的总体方向和近期的具体任务已经明确,改革的航船已经驶上前倨后恭的航程。然而,医改的深化毕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的主导、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医改的合力。

各级政府和有关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将深化医改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并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推进卫生八进制改革不断深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政策扩张应警惕“政府万能”幻觉

金融危机时期的政府救市,就在经济学的意义而言,是指在“国家干预”的框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更多介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政府介入,需要有扩张性的调控。

我国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配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总量扩张,并注重结构优化。就“国家干预”的调控中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搭配类型而言,这是一种“双松”的搭配。这种扩张性调控的目的其实很清晰,就是为了提升景气、改善预期,为下滑的总体经济运行增温供暖,对企业起到抗寒作用。这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种国家干预、政府介入 ,显然不应该也不可能 颠覆市场原则,而是要贯彻“补充市场”的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与“市场失灵”相对应的,还存在着“政府失灵”。我们要理性考虑政府的介入 ,要制定合理的方案和得当的具体政策措施,防止“政府万能”的幻觉。这种“政府万能”的幻觉在政策扩张期和加大政府干预的操作环境里,是非常容易产生 的。而且,坦率在说,在具体管理部门的政策实践方面,又往往容易走偏。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当然要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但是,不能把这种理解为政府什么都可以直接调控一把,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审批一番。

在具体的实践上,可以举两个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到启发,来认识在这一轮政策调控中,应怎样注意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同时适当加大政府介入的力度,注意采用合理的介入方式。

2008年初,西部一个省会城市的管理部门提出要把这个城市的牛肉面控制在2、5元一碗的价位上,而不许增加一分钱。舆论报道后,出现了很多批评的意见。而当地的物价部门非常委屈,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习惯早上到街上吃一碗牛肉面,中午又是一碗牛肉面,晚上可能还是一碗牛肉面。这么重要的关系民生的事情,我们不管好怎么行?但如果真的把这样的具体管理方式操作下到头,一定会变形。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所有的原材料、燃料、用工成本等都 在上升的情况下,只控制产品终端售价,只会迫使生产者缺斤短两,以次充好,降低商品的品质。

怎么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在西北某地,当地老百姓习惯吃米粉。当地的物价部门也认为需要介入这个事情。于是通过调查,政府方面公布了一碗标准米粉的

成本构成信息。信息公布后,促进了生产方和消费方信息对称性的提高,消费都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选择其提供者。这样,就促进了各个米粉生产者之间的良性竞争,达到了很好效果。以上两个例子的对比告诉我们:政府调控的政策理性应以市场为前提。

另外,从政府必要的审批来看,也存在一个体制演变过程中怎样渐进地减少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色彩,从而进入越来越合乎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新体制状态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审批的力度和方式也应当有调整,发展方向是应减少审批。这不是意味着现在对于4万亿元的项目不审批,但是也绝不意味着把这种审批长期化、万能化。有关部门采取审批权适当下放的新举措、新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应当指出,在有些政府管理部门和官员的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种旧意识复归的现象。前不久笔者参加一个座谈会,会上不少企业界的人士反映,原来在环卫、市政这样一些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的项目上,政府方面已明确承诺欢迎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但随着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公布,环卫、市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很快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再参加了。我觉得这是把政府投资的“扩张效应”直接 变为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与宏观调控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情况反映出我们有些政府官员又回到了原来的思维定式,并没有真正消除计划经济的认识误区。

所以,笔者觉得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政策调控、扩张操作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必要提醒方方面面。特别是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注意到我们现在政策里面可称为灵魂的东西,就是积极通过政府的扩张来拉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跟进,应该努力拉动更多的非政府资金参与调控过程。这是政府使用资金争取放大效应、乘数效应的一个正确思路。我们的短期调控一定要和长期有深化改革、转变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

念准“保字经”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着保增长的大局要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大记念“保”字经:保出口、保产业、保企业、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保市场、保信心,等等。其中反映出的积极进取态度值得肯定,但对各类“保”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的苗头与倾向需要引起警觉。“保”字经固然不错,可如果对各种“保”之间的关系没有科学的认识,念歪、念偏了,就会事与愿违。那么,如何才能念准“保”这经呢?

——首先,要科学认识到,各种“保”在经济社会民展中地位与价值,不能该保不保,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

我们应该注意到,各种“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拉和价值是不同的,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科学保增长,必须分清楚何为目的何为手段;何为雪中送炭,何为锦上添花。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保民生是最高目的,保企业、保产业,保出口,乃至保稳定、保市场都只是保民生的手段。当然对天特定部门、特定群体、特定地区来说,也许保企业、保产业、保出口就是他们当下的目的,有其刚性的必要必要必须去保。但即使这样也要记住大道理要管小道理,大目的要管小目的,手段性的“保”要服从目的性的“保”,不能因为保这些手段性的内容而影响甚至妨碍了保民生这一大要求、大任务、大目的。不然,我们就会犯买椟还珠的错误。

即使是保民生,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兼之当下的经济态势,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包括财力物力用于最大多数群众的基本民生的保障。同是保民生 ,雪中送炭的“保”要优先于锦上添花的“保”。

——其次,要科学处理各种“保”对于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与权重,不能见保就走,走缘木求鱼的弯路。

在经济周期处于下行期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

们不能还幻想着经济高潮期那样 两位数的增长,这只是一厢情愿。如果为此面急功近利,不仅不可能保得了增长,反而会损害健康持续增长的基础与条件。

比如,为了保出口而不断提高出口退税,其形成的低价优势先天挖国民财富补贴国外消费者,就算我们真接受了本不该承担的代价,外需也不见得能马上扩大。在全球消费市场客观萎缩,过去那种虚假泡沫外需消退的情况下,还硬要坚持保持大规模的出口是不现实的。

又比如,目前企业经营困难是客观事实,政府当然不难袖手旁观。但怎么保,保什么是需要检讨的。如果一些企业因为技术低下

结构低下、管理低下、质量低下等等,本来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理由,我们却不断地去输血、不断减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义务以求勉强维持是不应该的。

当然,保出口、保企业可以暂时保住产业不萎缩、保住就业不下滑,但要分清楚 保出口、保企业只是权宜之计,保产业、保就业才是治本之策。更进一步讲,要想实现经济增长的真正快速和持续,就是保产业也一定要在调结构上下工夫。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最后落脚点放在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要科学评估各种“保”背后的成本与收益,不能为保而保,吞饮鸩止渴的苦果。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各种“保”的行为也不例外。保增长就要上项目,上项目就要扩大信贷、消耗资源、影响环境。如果不能控制好成本,规避风险,我们就会得不偿失,甚至饮鸩止渴。

事实上我们已经进行的一些“保”的行为确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隐忧与后患:据国士管理部门反映,在保增长过程中,一些地方借机圈地,搭车用地,士地使用增长过快,保“红线”、保18亿亩耕地的大力益发加大;环境监管部门则发现个别地方在保企业的幌子下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浑水摸鱼,重新上马,保环境、节能减排几成不可能的任务;金融部门的人士已经从越来越宽松的、天量的信贷资金投放中隐约看到了呆帐与坏帐的影子,所以提出了保稳健。

保“红线”、保环境、保稳健,这些“保”看起来似乎与先前的那些“保”有冲突,好像与保增长也不尽一致。但这些“保”却是必须保,不能不保。保“红线”,为我们国这粮食安全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保环境,为我们的青山绿水留出空间;保稳健,在目前金融危机沿未见底的背景下尤其有深意。而且,当这些“保”真正得到保的时候,保增长才会有照实的前提与持续的可能。

总而言之两句话: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念准“保”字经;念准“保”这经,实现科学的增长和发展。

扎实推进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求,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政策原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广大农村开始破题了。这不仅对中国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当代中国实现和谐民展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提高认识,倾注感情,端正态度,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一定要从政治高度去认识。

老有所养是人类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社会最基本的责任之一。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农民还游离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这种状况的存在,与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相符合;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也有很大差距。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无论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应该为最

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都应该满足全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农民,占中国人口数量绝大多数。如果广大的农民不能或没有实现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就不能说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缺失也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固然,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由于社会人力物力的制约,农村与城市间的绝对差距不马上消除,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福利差别也不可能完全拉平。但作为同一个国度内的公民,农民有仅得要求最起码的公平正义,政府也有责任保障最基本的公平正义。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严重挫伤农民支持发展 、投身建设的积极必,还会引起社会的对立和冲突。

再进一步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也是有正面意义的。农村内需不振很大原因是农民为了养老防病,即使有钱也不敢花。如果我们解决了农民的这一后顾之忧,农村内需必能从根本上提到扩张,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带着真感情去投入。

把中国农民纳入养老保险,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说到底是要花钱的,甚至还要花一笔不算小的钱。没有基础性的资金作保障,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就会流于空谈,对此我们是有教训的。

其实我国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考虑农民的养老问题,早在1986年就开始探索农村养老 保险制度,但经过十多年的筚路蓝缕,到1999年无奈地宣布中止。没有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完全靠农民自己缴费的积累。以当时农民的收入状况,显然不可能完全支撑起这一保障制度。

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各级政府要舍得投入。政府财政是比较紧张,尤其是目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理是雪上加霜。即使如此,只要我们带着感情来投入。正如一们地方领导干部所言:“政府少上几个项目 ,少搞几个政府工程,钱就可以筹措得到。

对中国农民带着感情去投入不是一种施舍,而是基于良心的回报。中国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的辛勤耕耘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中国农民是我国工业化的付出者,数十年的剪刀差贡献,使得我国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中国农民是我国城市化的支持者,城市建设用地让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城市的高楼大厦又凝聚着农民工的汗水。中国农民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我们为什么不能拿出发展中积累的部分财富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撑起一张老有所养的保障之网呢?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以务实的态度去推进。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珍上系统工程,要求我们从农民的角度,以务实的态度把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因素都考虑充分,照顾周全,制度才能有效运转。

首先,制度设计要简便易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涉及的人数众多,数亿农民要参保缴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领取养老金。制度设计要做到缴费和领取时都简便易行。比如农民流动性比较强,要允许在不同地域参保缴费;农民收入不稳定,万一不能连续缴费时要能有变通办法等。

其次,政策出台要务实。政府确定农民个人缴费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把农民个人缴费率定低了,固然影响保障水平,但定得过高会把农民吓走,而使得保障制度成为不可能。毕竟农民目前收入还不富裕,也不稳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低水平是一个客观现实。从低水平起步,逐渐提高保障能力。

再次,区域模式要协同。尽管各地基础不同,情况各异,制度设计可以因地制宜,不必整齐划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毕竟是全国范围内的一项制度设计,也只有在全

国范围内通行才有意义。所以各个地主在进行本地制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普适性的兼容性,避免出现农民工因为保障金不能异地转移而被迫退保的现象。

警惕投资后遗症

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央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果断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目前这些措施已初显成效,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1%,农村消费增速首次超过城市,经济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冷静看到,当前的经济幸事在很大程度是靠大规模投资实现的。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刻,让投资发近对增长的有力拉动无可厚非,但针对目前各地涌现的空前投资热情,需要提醒的是:我们长期积累的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尖锐,前些年不少地方抛出各种优惠政策,大量圈地、招商引资、上项目,低水平重复投资结果变为闲置的土右方、混凝土或生锈的设备,土地荒废,环境遭污染,一时的GDP换来长久的包袱,类似的教训已多次上演!在新一轮投资热潮中,千万不能头脑发热,陷入“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在制造更大问题”的误区。

对此保持警惕,有助于我们在保增长的同时防止因盲目投资而引发各种可能出现的投资后遗症。

对本轮土地投资热潮,首先要警惕的是区域性推移加剧,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各省(区、市)相继公布了自己的5年投资计划,其中东部发达地区大抵在1万亿元上下,个别省份超过了2万亿元,中西部大抵在5000亿元上下,如果这些投资落实到位,我们可以想象,5年之后,东部与中部的差距和失衡状态难以缩小,反而会随着投资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拉大。因此,地方投资也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中定位自己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推进东部产业和资金向中西部转移、流动。

其次要警惕的是结构性失衡加剧,生产与消费断裂,供给与需求脱节。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GDP等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与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提高的感受很不合拍,表现在投资与就业增长不协调,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协调,与社会发民的民生改善不协调。这些已成为保增长、扩内需的主要制约,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居民最张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如果消费长期乏力,就会导致投资“踩空”,形成新的产能过剩。因此,必须把投资的目标瞄准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而非异化为凸显政绩的几个数据上。

还要警惕各种可能影响金融运行安全和地区和谐稳定的“竭泽而投”。目前各地的投资计划都比较庞大,这些资金究竟从哪里来?在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地方,最多的来源恐怕还是银行贷款和土地收益,而如果地方政府及企业争相攀比,通过银行贷款,引发银行坏帐的风险就会加大;如果超越土地补偿能力和失地农民安置能力强行征地、拆迁,则是以损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来换取局部的花草楼宇,成为地区稳定的隐患。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按规律办事,同时严把项目的准入门槛和节能标准,防止国家投资再度走上低水平扩张的老路。

警惕投资后遗症并非要因噎废食,而是要在投资的同时,努力用好投资,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收益,以投资带动消费,把宝贵的投资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持久动力,避免大规模的投资给未来的发展带来的风险隐患。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低迷时期,国内经济增速回落。但“危”中有“机”威,如:危机时期市场约束加剧形成的倒逼机制,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培育发展的新的生产力;成本上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正在加速推动制造业的新一轮全球性转移;还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整体进入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我国农村消

费市场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这些都为调整经济结构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有利的空间,有利于各地把握科学的投资方向,构筑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保证科学投资,各专区必须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坚持以人为本,把追求长期目标与解决眼前困难相结合,把扩大内需与改善公共服务、健全保障体系相结合,把投资的重点切实放在民生工程、节能工程和技术进步产业、现代农牧业、基础设施、社会文化事业和流通服务业等方面。

保证科学投资,最根本的还是深入改革那些不适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的成本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形成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改变“屁股指挥脑袋”的本位主义官场潜规则。

警惕“加速城市”

金融危机冲击的警报尚未解除,新一轮城市化浪潮已经从不少地方涌起:农居集中化,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大拆大建,紧锣密鼓。

有官员声称: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政策,我们自应抓住机遇,加快拆迁改造推进城市建设。有学者论证 :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摆脱长期陷于谷底的危险。

不过,从最基层传来的还有一些农民的不满、抵制,乃至抗争性群体事件,这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如何保障农民在城市化中的合法权益?城市化拉动内需应该从何处着力?当下推进城市化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许多的地方的政府文件中都明确了“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应该说,这是郊区城市化、宅基地换住房中和一条不该逾越的红线。可是,实践中呢?依然有不少的农民“自愿”的背后则政府官员的强势政治动员,是当地宣传的意识形态话语,是少数村官的擅自民意代表。更有甚者,竟有地方出台专项文件,对那些不及时“自愿”者及其亲属,以停职停薪、下岗失业等相威胁。

农村融入城市,应当是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分享城市化发展成果的难得机会。如何使这一机会变杨农民手中的实惠?在农村现实生活中,宅基地被农民视为家产,并代代相传。在宅基地换住房中,拆迁补偿的标准是否合理?是以房换房,还是以宅基地换房?宅基地白头偕老收益如何分配?原来的城乡拼命苦苦农民租赁房屋的:瓦片经济瓦解之后,新的收入增长点在哪里?对原来的集体经济,如何保障农民发展、分红的权益?村民转变成城市市民后,怎样解决好他们 的生活、就业、教育、保险等后顾之忧?这都是需要政府与农民 协调一致,共同求解的难题。

当初,政府通过 强制征用农民土地、低价补偿失地农民 ,推动了国这城市化的伟大进程,中国农民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天,我们毕竟已经进入了工业抬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bi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