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5 00: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1、试分析你最熟悉的城市最近二十年的空间演变状况、原因及趋势;

郑州市

一.郑州市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特征:

1.总体特征

城市结构具有明显的平原地区城市特征,道路骨架基本延用网格状加放射状结构,区域平面形态规整,城市机理均质化较强,与平原的地形地貌相一致。土要道路呈东西和南比走向,仅在靠近京广、陇海铁路的周边地区,沿铁路方向优先发展,呈现出与铁路走向相一致的形态特征。

2.用地特征

以京广、陇海两人铁路自然划分为界,城市逐步形成双“V”字形产业带的用地特征,其内侧为城市工业及铁路发展用地,外侧为城市生活发展用地。由于铁路长期阻隔带来的交通不便,造成双“V”字形内侧的产业带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郑州由中心组团、北部花园口组团、西部须水组团、东部圃田组团和南部小李庄组团组成,采用“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各组团之间以生态绿地插入,河流、铁路等自然分割。

2

3.空间特征

呈斜向切入城市中心的双“V”字形铁路骨架奠定了郑州市特有的空间特征,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片区”的空间格局。即以火车站、二七广场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区和以铁路自然分割形成的西南、东北两个片区。即以二七广场为城市中心,以紫荆山和绿城广场为片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状多组团的圈层式空间特征。郑州市城市结构是围绕中心组团,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个组团。从影响城市的因素分析,郑州北依黄河,东南为国际机场,西南地形复杂且有城市备用水源一常庄水库,南水北调中线二程(丹江口水库到北京)从城市南部通过。纵观几种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的因素,城市空间扩展的伸张轴应以东西为主方向,而以南、北向为次要伸展方向。

4. 交通特征

铁路线成为城市发展的屏障,多年来形成了东西两片区交通自成体系,路网较为密集,空间相对独立,而两片区之间交通联系相对薄弱的城市道路胃架系统。铁路线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进而直接影响到两个片区空间的同步发展。城市道路网与城市用地形态相适应,组团间联系道路与城市对外交通结合,以放射性交通干道和快速环路将五个组团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五环(一五环快速路)九放射(九条放射干道)的格局。各组团内部道路网,结合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的特征,道路网为较为规整的格网状。

3

4

二.郑州市城市内部空间演替: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对城市空间最为概括性的描述。郑州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发展主要体

现在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和城市交通三个方面。 1.土地利用的调整 l)土地利用的均质性现象

依据城市地理学理论,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地处中原,地势比较平坦,属子平原型城市,其城市土地利用应现出均质化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贯穿全国的京广、陇海两人铁路干线交汇于郑州,把郑州分为不均等的四个象限,形成了如今典型的双“V”字型城市空间格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均质化,使得郑州土地呈现出非均质化特征。 2)老工业基地的大力改造

郑州市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始于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五”、“二五”时期,区域内云集了郑州棉纺厂、郑州二砂、电缆厂等大型国有企业,是郑州市纺织、机械、化工业的重要聚集地,在棉纺、砂轮、电缆制造等领域为国家做出了巨人贡献。企业的建设同时带动了郑州市西部的城市建设,棉纺厂一带曾一度成为郑州市最繁华的区域。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多数国有企业日益衰退,昔日的经济地位每况愈下。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郑州作为中国内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和中原城市群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郑州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始了对郑州市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大力改造。 2. 城市功能的完善 1) 商业市场发育日趋成熟

90年代以来郑州的商业中心主要是以二七广场地区为城市商业圈为中心,使得二七广 场地区集交通、纪念、商贸功能为一身,这给城市核心地区的交通带来了很人压力,使城市 中心的功能近乎瘫痪。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单中心的商业模式已不适合城市未来的发 展趋势。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城市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化。目前城市 的商业中心西部为碧沙岗公园,东部为紫荆山广场,城市中心为二七)广场。这种多中心的商业结构人大缓解了城市中心的各种压力,使得二七广场地区的城市功能能够正常进行。 2) 老城区改造一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综合规划

京广、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给郑州带来了繁荣,同时将郑州市分为东西两半,也成

5

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郑州火车站处于铁路交汇的核心部位,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日前郑州火车站只有东出口,并依此形成了繁荣的火车站商圈和二七广场商圈。 日前郑州火车站)广场南北两侧设有两个公交枢纽站,多达40条的公交线路汇集于此,给火 车站周围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铁路方面表示,列车提速后铁路发送量占所有交通工具发 送总份额的比例逐年递增,现已十分拥挤的火车站广场进出站通道的集散能力远远不能适应 运输需求。而在城市建设上,郑州火车站东广场周围建筑密度过人,而火车站西侧的发展则 无法与东侧同日而语,西侧地区多年来城市面貌未有大的改观,建筑物布局与建筑景观杂乱 无章。铁路西侧的居民必须跨过铁路绕行才能到达火车站,这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 便。火车站东西方在商业、交通、居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反差。因此将根据郑州火车站西出口及西广场建设规划,对火车站周边地区实施有计划的综合整治,带动老城区更新改造,改善该地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三.郑州市城市外部空间拓展

1. 城市发展轴的演变及确立

1987年以后城市化地域外向扩展显著。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沿原工业区外围扩展。城市用地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服务功能在城市各项功能中的地位上升,居住用地和科研用地向城市东、东北和西南方向均有较大规模的扩张,城市用地沿原建成区边缘向外扩展,尤以生活居住用地向东北、西南方向的扩展最为显著。城市形态近似团块状,向外扩展势头迅猛,城乡之间用地矛盾激化,城市绿地受俊。第一,交通线路的延伸成为城市化地域扩张的先导。第二,居住用地向城市东北和西南方向蔓延,城市发展轴间用地被填满并凸出。第三,学术、科研机构用地最先向外扩展。 1987年以后,大量学术、科研机构在距离建成区较远的郊区建成,这些机构占地面积较大,主要沿交通线分布,充当了城市化地域扩展进程的先锋。第四,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化,促进了城市化地域的扩张。在市场机制调控下,城市地域结构日趋合理,各种功能用地按其付租能力高低重新分布,以二七塔为核心形成了中心商业区,原来位于市区中心的工厂、企业出现外迁倾向,纷纷从建成区内部向郊区迁移。 2. 城市多组团圈层式的发展

随着郑东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城市空间脱离老城区形成向外跨越式发 展的趋势,进而拉人了城市的框架,城市由摆脱摊大饼蔓延发展,进而确立了多组团、圈层 式发展的新模式。近期郑州市实施“四个一”(一区一城一环一路)工程,对郑州城市发展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ayw.html

微信扫码分享

《郑州市城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