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西山历史遗存分志

更新时间:2024-03-05 1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洞庭西山历史遗存分志

洞庭西山历史遗存分志分六线六十点纪述:

一、太湖大桥——叶山——渡渚——后埠——鼋山——鹿村——养马圩——天王荡(练渎)——东宅河、淀紫山线。

1、叶山 砂岩。古叶余(俞)山。春秋“吴越争斗”时与对峙湖中的小庭山(上有三座烽火燧土墩)同为当时吴国前线的“桥头堡”。

2、渡渚山 砂岩。古渡渚里。元代以前与夫椒(包山)隔太湖相望。传是吴王夫差“对越决战夫椒”时,屯兵渡军处故名。与大庭山之间的山谷名“候王坞”,坞中湖口有“候王寺”,传即僧、民迎吴王处。该寺重修于明正统五年(1440),废于“建国”初。

山东麓大庭山为渡渚山分支,大庭山之西坡有重修于1989年的实业家费怀芝墓。 3、禹期峰(今称前湾山) 石灰岩(老采石点,今山体仅剩五分之一)。传是夏禹“震泽底定”后,会诸酋庆功处。

禹期峰东麓有一名为“鸽子洞”处(今省劳改队十四中队处),系旧石器时代遗址。70年代该处发现过不少兽骨化石及石器,今已全毁。

北麓即是后埠。

4、后埠 古梅梁里。东面即为五湖之一的梅梁湖。明代以后,因是禹期山石码头,且是小市集,故渐更名为后埠,至今留有极好的港驳岸。

这里是洞庭山“南渡”时最早移民大屯之一,主要有徐氏(宋·烈士徐揆后裔徐元吉,淳熙年间迁来),蒋氏(北宋平江府知府蒋堂后裔,淳祐十年迁来),费氏(山东邹邑费氏,与吴江支同宗,嘉定十二年迁来)及屠氏、陆氏、殷氏、戚氏、倪氏等。

老屋至今存者,费氏较多。费氏承志堂(建于清嘉庆十年,三进完整。有两花厅——“鸿鹤山房”和“菊有黄花斋”),秉训堂(明代屋已圮),留耕堂,介福堂(光绪三十二年造,今名“宁庐”,完整),费孝子(孝友)专祠(存飨堂,建于嘉庆二十三年),邻近的辛村湾伦彝堂(堂屋五间楼,完整,建于乾隆末),存有康熙时“鲤鱼跳龙门”砖雕照壁。蒋氏老屋原址存元代须弥座基础石三米多及门前元代里门,俗呼“乌门”。殷氏存明代中期建堂屋三间,厅柱四根系楠木,连大门在内尚完整。

村内历史遗存尚有:

南宋辘轳制双口义井 在村中心,两方1.20米×2.22米巨青石(一为大理石)构成两座连盖的井栏石,上有对称的早期磨成的辘轳汲绳痕及年代久远的挽水衣袖井栏磨蚀痕。据明代天顺年《蒋氏里门记》碑文记载,双井由望族徐氏倡首开凿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初建时使用双桶辘轳汲水,至元代废,因井泉长年水涌盈,改为用桶挽水至今。元初大德年间(1297-1307)由里人蒋棣(字腾芳,蒋堂九世孙)在双井上添建井亭。费氏重修于清同治九年(1870)。1998年由当地政府落架大修,5月30日工竣,列为市文保单位。

明代(天顺年)由于里中人口众多,又由里人蒋毅出赀开凿义井四口(村口各两口),至今村南口两井仍完好。

唐介山及昇姑祠 村东北湖畔有一砂岩小石山——唐介山。山高不及二十米,上为如同虎丘山“千人石”一样的平台,名唐介石,古称可容千人,广可400平方米。该山有摩崖“醉月砰”三大字,俗称为“大家山”。山在梅树丛中,在山上可极目望至太湖二号大桥,景色极好。

山西麓有西洞庭最古的祠——“昇姑祠”,祠建于东晋,祀晋王彪白日昇天两女(金、银两姑),后世奉为梅梁湖地区土地(吴县三十二都圣[昇]姑明王土地),故俗称“梅梁土地”。光绪三十年(1904)由里人费怀芝重建,后全毁于“文革”中,现存光绪三十年《重修圣(昇)姑祠记》原碑。

宋代平民火化场遗址 在黄犊山(古鸿鹤山)山阴,自后埠“报忠寺”(寺早圯,现黄砂矿)向南至辛村湾“荫园背”(原大樟树旁)的向北山坡地,俗呼为“烧人场头”。该处实为南宋梅梁里大村的平民火化场,并制作青石石椁葬具。石椁大小不一,呈圆墩形,内有复盆形空槽以纳骨灰罐,一般无随葬品,上有一圆洞为“魂洞”,无文字,少数饰以莲座纹。由于埋葬浅(仅一米左右),自明代以来石椁出土不少,后埠人家都在“魂洞”中插一根木杆,在屋前晾衣物。一般都是单人墩,极少有双人的,现存两具双人的,一在辛村湾殷家河头,一在鹿村黄家上底。

石板街道 后埠街道分三类,河港头是元代青石板道遗存,望族大户前是砖砌道,贯穿村中的是花岗岩石道。后者系嘉庆二十二年(1817)左右,由里人费荣(字韵初)毁家输财所建包山东部冲积地带(崦边)石板大道(东起鹿村绿石山鸡冠峰香花桥,西达马村渡马桥,南达镇夏林屋洞前,中间为中桥为岔路,上建凉亭一座名“缭碧”,路总长七华里多。1958年起陆续被毁,现仅存镇夏一段尚留存)的一部分,至今完好(包山石板道村有二,另一在明湾)。

工农红军战士墓 黄犊山南麓葬有西洞庭唯一的工农红军战士李鑫(长林)墓。 宁庐 在双井亭旁,原名介福堂。为实业家费怀芝故居。

紫砂土矿 黄犊山腹部有优质紫砂陶土矿,贮量估达二十万吨左右,尚未开发。据宜兴陶瓷专业人员说,这里的陶土质量要比宜兴的好得多,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碑刻 现尚存十四方(明代四,清代十):△天顺三年(1459)《蒋氏里门记》,为蒋毅重修里门时所立。碑首缺六字,可据宗谱存记补全。△嘉靖七年(1528)《故东篱徐公墓志铭》。△明代诗碑两方(佚名,存部分)。△清嘉庆五年(1800)《费松轩公虎邱墓园图》碑。太平天国战事时,虎邱祠宇被毁,后将碑移置西洞庭费氏故里。松轩公系包山后埠支费氏新三房始祖。△清道光五年(1825)江南布政使祠(孝子祠)产执帖及《费鲤泉孝子传》共三方。△光绪十二~十三年(1886~1887)《韩烈妇绝命词》及题词共五方:陈冕书《韩烈妇绝命词》十三章,韩烈妇胞兄费德保(候补府)及当时吴中京官俞樾、吴大澂、翁同和及孙家鼐题词,原在“孝子祠”后壁上,为费德保所藏,附供于祠内。现已由当地政府收藏(碑廊首批文物)。△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圣姑祠记》碑,为费怀芝重建该祠所立。

另有明代“晏公祠”碑,康熙时蔡九逵书《重修园通庵记》碑及同治八年(1869)吴县县正堂《严禁刁民抗租》碑(太平天国史料碑)均是新近被毁。

宋代“徐家巷”巷门遗址 在初建屯徐氏老屋沿街处。至今仍存在宋代巷门门座石及明代之前的砖路巷道。

明代时,梅梁里人口最盛达二千三百余口,形成一个小集镇,义井五座(六眼),火化场(烧人场头)一处,染坊一处(俗称栅栏子),糟坊两处,典当(日升)一处,杂货店(万隆)一处。在明代,向南分出一个村落名新(辛)村湾。明代中叶以后,湖中匪患日盛,后埠也同整个包山一样户口才逐渐少了下来。

5、御驾山及玄旸洞 御驾山古称绿石山,俗呼南头山,是“禹期”青石大山延脉,但质远胜主山,是质地特优的“鼋山石”(料石)。鼋山名石已尽,现仅存该山一半。

古景点“玄旸洞”,即在其山南麓。玄旸洞形体较“林屋”为小,传为葛洪修炼处之一。 该山南山头有一座两峰相峙的鸡冠石(峰),古名登高坛,为远古祭天坛遗址。“文革”中被毁一峰,现存一峰。

6、鼋山 又名鼋头山。元代以前也与包山隔湖对峙,冲积平原形成后,成为包山东嘴。鼋山石是优质碑材料石,自唐代至今采凿不断,地面遗存已尽,乃深采石根了。“中山陵”部分巨材也取于此。苏州的“冠云”、“瑞云”两名石即采自其邻山谢姑山(俗呼谢角郎)。

该山至今土层中有花石存在。1998年冬,采石厂二工段出土一座较完整的高三米阔二米的玲珑剔透花石一座,此石远离湖滨,故而幸存至今。

鼋头为屯山墩,原名囤山,因青石山形若米囤故名。山墩上有萧天君庙(五老爷庙)。过去太湖渔民奉为渔神——“网船五”,香火极盛。此庙实为南朝梁武帝玄孙,昭明太子曾孙萧瑀(弟兄五人,瑀行五),隋末殉节于此,后人建祠纪念。祠毁于“文革”。历代题词碑刻均毁。其中有光绪十六年(1890)暴式昭所撰《萧天君行实记》。鼋嘴即现在的石人浜嘴。

7、文化寺 在禹期峰东麓,寺早圯(原供奉明代制石佛)。传为“三国”时吴大夫阚泽舍宅为寺(该寺有历代禁止采石碑四通),寺前有阚泽墓(“文革”中毁),光绪十一年(1885)暴式昭立墓碣,由俞樾书:“吴太子太傅阚公之墓。”墓碣埋在文化港汊土中。

西南麓岭东湾原有逍遥宫城隍庙(三十二都),庙前有戏楼,旁为关帝庙(有唐柏),“文革”中俱毁。

8、鹿村 古名鹿城,传为吴王离宫养鹿处(太湖地区有养鹿历史,至明末,包山和长厍等处,还有畜养家鹿的习俗,志载,当时养在庭园内的鹿,常从厨房窗洞中伸颈入内偷食食物的)。

9、养马圩 传是吴王离宫养马处,地在今“练渎”东侧。1989年新区钻凿深井显示,深达110米岩芯仍为石灰岩地质,说明此处属禹期峰(御驾山)坡脚。

10、练渎 今天王荡,传为吴王操练水军处,故名。是在崦边田(冲积大平原中间的大泉水塘。水质清纯,但今水质已变。练渎约六十六市亩,今名“天王”,可能此处靠近天王坞、天王寺而得名。

11、崦边田 包山最大的冲积平原(包山东、西、南向都有冲积原,北向则无)。将鼋山、禹期、渡渚三大山(湖岛)同包山连接了起来。崦边田约三百市亩。元初开始淹连,最后的淹接线,即现在的横贯南(头陀桥)、北(新丰桥)的穿心港,其中还有禹期同渡渚的淹积线——后埠港。

12、靖湖厅遗址 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州府于西洞庭分置靖湖厅,设靖湖通判(水利分府)与东山太湖厅并列。地点在后堡村东头湖滨,俗呼“衙门场”、“三府衙门”、“关人的地方”,尚存原衙内天井,衙碑在人家。

13、东宅河 古名崦里、崦上。历来是西洞庭山的首镇,国东向太湖与湖中鼋、禹、渡三山对峙的湖滨,故又名崦边。明代名臣徐缙(徐天官)建宅(天官府、介福堂)于此,清代中叶后沿称为东宅河。

徐氏从后埠初定居分支,先迁至南徐里,后衍分一支至崦上,即北徐,也即“徐天官”支。东宅河老码头即为“天官府”码头。

徐缙故居遗址“介福堂”(前身是“崦西草堂”)。在今天官厅饭店。当时门坊巨石柱部分尚存现公安派出所庭内。徐缙(文敏公)崦里专祠,即今东河中心小学所在。

徐宅山(碧螺峰)在南徐里后山,大理石山(粉红色纹,学名“苏石”)。山前有徐氏宗祠,故俗衍称碧螺峰的山为徐宅山。此山即为明代以前的古“碧螺峰”(以山形得名),山前有“碧螺古庵”遗址。约在清乾、嘉年间后,“碧螺”之名渐泯。

天主教堂 西洞庭仅有一所,在东宅河二图里。建国后废,最后一名牧师名张绩夫。 14、淀紫山“春秋”时军事遗址 崦上(东宅河)背靠一座面东(向胥口)背西如屏风般一座砂岩中型山,名淀紫山,峰顶名攒云岭。高约200米,上有大小不等(但基本成对)密集型烽火燧(土墩石室),达六十座左右。墩与墩之间有防御墙遗迹。攒云岭上最高的一座(中型)土墩俗呼“桥扦洞”(以洞形如稻田中掠稻三角架而得名)。此洞用“自然”砂岩巨石垒成三角形尖顶石室,高为一人一手,有两头通出入口,石室内可容 40-50人。厚达一米五左右的覆土是石室建成后覆盖起隐蔽作用。建筑石块系就地取材,墩与墩成对排列,中间有石砌墙遗迹。

二、劳家桥——金铎岭——金铎山(法华寺)——东村——横山诸岛线。

15、劳家桥 原属崦里。北方南迁望族劳氏祖地。明代名臣劳逊之出生处。也是朱镕基夫人劳安的出生地。在现西山中学旁的“长寿庵”内有洞庭山树龄最高的古柏。庵原有明嘉靖五年“里社碑”,惜毁于“文革”。

16、金铎岭 传为吴越国王钱鏐埋“金铎”处而得名。金铎峰下湖滨尚存六座“生肖石”(花石),是包山仅存的太湖花石的活标本。

岭之南麓有徐缙之祖徐震、父徐潮夫妇及缙之原配夫人王氏(王鏊长女)墓。向西即为明御史甪里郑凖墓。村中小港之滨尚有一明代石祭桌,郑凖书碑残石。徐墓原有《徐震墓表》吴宽撰,马绍荣书;《徐潮墓表》王鏊书,谢迁篆,都树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碑已毁,但碑文存《洞庭山金石》。

甪里郑凖墓建墓后,曾迁族人两户至金铎村为永久守墓户,衍传至今。

17、金铎山法华寺 位于金铎山西麓峰顶,俗称“法华头顶”。是包山“十八招提”中处境最幽秀的,始建于宋乾道年间。法华寺在近代,是包山僧众最多之处,也是医僧慧峰驻锡之处。慧峰师住客房旁方丈室。墓在山之东麓。

寺内碑记有:正统三年(1438)翰林院五经博士陈继撰《法华院佛殿记》(存文);正统十三年(1448)东山人桂林知府吴惠等诗刻(存文);弘治十八年(1505)十二月七日,王鏊首游包山记游石刻,同游者门生唐寅、蔡羽、洪照、郑凖、徐鹄。王鏊书(存文,寺毁前碑嵌寺内客堂游廊壁);成化十六年(1480)马愈法华寺诗刻(存文);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九日王鏊重游诗刻,碑为王鏊亲书,尚存右角缺三字,在金铎村村民屠永康处。另有民国张一麐、李根源题字(存文)。

18、东村 古东园里,相传“商山四皓”隐居于包山,东村即因其中东园公隐居于此,故名。宋宝祐二年(1254)梅梁里(后埠)徐氏徐万一分居金铎山西麓栖贤山东园里,加上其它氏族才逐渐形成大村屯,徐氏是主姓。

东村古村原貌保存较多:

古街道 青石板街基本上保留着元代结构。东巷门名“栖贤巷”,有完整里门巷道。西巷门前一口古井,井栏圈上有明永乐年间年号。靠西村街上有一口明天顺四年(1460)井,署年字迹清晰。

明清旧屋 最大的是徐氏“敬修堂”,乾隆早期建筑,后进堂屋原有明万历朝所赐御匾,此处可能即是明代南京兵部尚书徐景咸(字养量)故居。后此屋为戚氏所购。村西徐氏宗祠建于乾隆十四年,规模宏大。后改为学校,故屋架幸存。明代晏圣小庙在村西尚完整。

碑刻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王鸣盛撰《东园徐氏祠堂记》(存文)。嘉庆元年(1796)《徐母殷孺人节孝题词》共十五石,有当时名人桂馥、刘墉、翁方纲、纪昀、张问陶、洪亮吉等诗或题跋(存文记,但可能尚有原石存世者)。乾隆五十九年(1794)翁方纲撰并书《旌表节孝徐母殷太孺人事略题后》(正书)共五石。

罗母墓 在栖贤山北麓,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该墓为实业家罗甘尝在大清银行营口分行总办任上时所建。很具规模,墓石至今完整。宣统三年五月所树墓碑为当时的兵部侍郎、江西巡抚陆钟琦所撰。

19、横山 又名甲山,均以山形得名。“春秋”孙武子一支旁系后裔(明初),北宋名相韩琦直系后裔(肖胄长房,于元末),南宋中兴名将韩世忠直系后裔(彦古之后,于宋末)。加上江西豫章罗氏,成为横山四大独姓。宗祠(两韩合一宗祠)但均毁。孙氏存谱及祠堂碑。韩琦支存《韩氏南渡支谱》。韩世忠支“文革”前有谱,现存木渎家庙宋碑。

原有规模不小的盘龙寺(横山寺),大殿主体系楠木构,现存大殿屋架及山门。

存碑:宋淳祐九年(1249)三月《太师韩蕲王府功德灵岩禅寺木渎施水白塔下院》碑一方。原在木渎灵岩寺下院,元兵毁下院后由裔孙携碑至横山。80年代末,原韩氏宗祠废基内出土。明万历九年(1581)吴令傅光宅书“盘龙岫”三大字(五尺碑),现已断成几截,

但不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孙义沣立《孙氏祠堂碑记》。民国18年(1929)李根源题名碑,已断二截,但不缺。存碑已由村委会集中保管。

盘龙寺前湖滨,1986年发现新石器时代石器石奔、斧等,发现人是中湾罗志玉、罗礼才。 该山朱罗湾,实业家罗甘尝(饴)故宅“存厚堂”(清初建筑)尚完整存在。

20、绍山 在横山之东湖中,无人居住小岛。据罗志玉等人说,几年来在开荒中经常发现新石器时代石器。

21、张家湾 湖滨古樟五株,其中一株老树是本地树龄最久的古樟。

22、植里 明代街道保存较多。村外通向公路有一条建于清康熙时的砂石石条石驳田岸及石桥均完整。

23、东湾 东山严氏西洞庭分支祖地,严氏宗祠故址。 三、涵村——缥缈峰——堂里——水月坞——北昂禹庙——甪里——疃里——慈里——小埠里——甪头(衙里)线。

24、涵村 在缥缈峰北坡,从峰顶下山,山道旁有一条夹道山泉长涧,蜿蜒四里至涵村入太湖。该村由望族陆氏建里,时在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始祖是陆元阳。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陆氏为“万户”的“太湖水军万户府”所在地,元亡,万户府仆役吹鼓手等随陆姓建村于近缥缈峰山坡的孙坞,也即世称的 “待诏坞”。原有陆氏宗祠重建于乾隆年,祠堂碑文为王鸣盛所撰(存文)。洞庭张氏祖根也在这里(涵头),原有张氏宗祠。清乾嘉时诗文家张镛(号巳山)即该里人。

25、堂里 又名唐里、唐湾、塘里。。由望族徐氏(南宋抗金名将、烈士徽言后裔)建村。徐氏建有众多大屋,其中最著名的是“仁本堂”。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是西洞庭最精美的古建筑。现存完整的内堂一落,有转楼,极尽精美的茶厅两座(男女客厅),名为“花好月圆人寿之室”,俱完整。其中花石一座也是包山庭园中之最。

原有一座“徐太保庙”,乃始祖徐徽言的另一座徐忠壮公专祠,淳祐七年(1247)朱熹题匾 “忠贯日月”,现已毁。

碑刻尚存:雍正二年(1724)“徐氏始祖之墓”;乾隆四十四年(1779)董诰撰,严其焜懼《洞庭堂里徐氏祠堂记》;乾隆四十四年闵惇大撰,严其焜书《洞庭堂里徐氏祠堂记》;乾隆四十一年(1776)董诰撰《琴山石堤记》;乾隆四十二年(1777)徐秉渊立《木渎镇徐氏船埠记》;明嘉靖八年(1529)蔡羽撰《孝严庵记》,庵原在始祖墓门前。

26、水月坞 又名堂里坞,在缥缈峰北麓,是西洞庭仅次于包山坞的大山坞。坞中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的水月禅寺(含大悲阁),规模宏大,但早圯。该寺碑刻尚存于世的有明正统十四年(1449)翰林院修撰张益撰《水月禅寺中兴记》,碑阴录刻唐白居易、宋苏舜钦原作于该坞该寺的两首七绝诗,此七尺大碑堂完整;宣德八年(1433)翰林学士陈用撰《水月禅寺重创殿记》(存文);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文学家袁枚撰并书《水月寺大慈宝阁记》(存文);清嘉庆七年(1802)徐华岳撰《重修水月寺大悲阁记》(存文)。

27、禹王庙、石码头 禹王庙在甪里郑泾港 北口湖滨,属太湖禹王庙四昂之一的北昂(又名西昂、新昂)。是“文革”中西洞庭唯一未被拆毁的一座祠宇屋架。1983年由省太湖风建委拨款重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西蔡蔡九龄撰,严其焜隶书的《禹王庙记》碑完整。原庙存郑士椿正书大字(四尺碑)正反各两字:“震泽底定”,《洞庭山金石》将其归入清代碑。但郑氏“士”字辈是二十八代裔孙,系宋末元初人。

禹王庙后是巨大精美的石码头,旁河港,俗呼之为“官船洪”,因郑氏历代官船来往甚夥而得名。庙旁也有同甪头(衙里)一样的土城遗址,可能是太平天国军的防御工事遗址,因为那里当时是屯重兵的水师指挥所所在地区之一。

28、甪里 俗称甪湾里。隋末乱世,北魏建威将军郑茂(字南阳)之长子郑白麟(字嘉征)携家渡江迁来洞庭包山甪里,是为该族迁山始祖。郑氏定居甪里后,将原名芳塘的里河

明湾石板道虽不及后埠长,但有一条伸入湖滨,至今保存完好的码头(浜嘴)。同甪里郑泾码头,堂里琴堤一样,都是当年由望族筑成的出湖码头,且都在盛世的康、乾时大修过。

58、石公村、石公山

石公村 位于石公山东侧。宋抗金将军凤韬(字福清)被贬为甪头司巡检后,因召还无望,遂举家定居于石公山下石公和梧巷两里。凤将军墓在石公村,宗祠在梧巷。

石公山 古属洞庭乡,“石公”之名,有两重意:一是自南北朝以来就是闻名于世的太湖花石最主要产区;二是原伸出在湖边有石公、石姥一对巨石,故名。整个山虽不大,但都是喀斯特地貌中最奇巧的洞岩所组成。花石在包山分布面很广,但以石公山湖滨最集中,数量最多,是宋徽宗朝著名“艮岳花石纲”的主要产地。

石公山主要遗址有:

剑楼(山) 呈方形(削成四方,如严城,如高寨)。四面原有五条石罅,名“风弄”,也即五条“一线天”,每一条都可通向剑楼山顶,“文革”中被“西矿”矿业单位破坏性开采,现仅余一条风弄。

明月坡(千人砰) 剑楼前湖滨,有广达5600平方米的石板坡,旧名明月坡或千人坪。清吴县文学家叶廷琯《游石公山记》称:“联云嶂在山之西北隅,石壁如城堞,宋时‘艮岳’奇石半取于此。”

花石以太湖包山为最,包山又以石公所产最优最集中,剑楼前湖滨即为最集中处。宋徽宗赵佶为诸王时即酷爱花石,刚登基的建中靖国元年(1101),即差童贯至苏州访书画奇巧,并在那年始,动用国帑为建“景灵西宫”就搜括了四千多座花石。崇宁四年(1105)设苏杭应奉局于苏州,由朱勔主持,正式大规模凿取花石,组成“花石纲”北运。长途运至汴梁后,在宫中兴建空前规模,旷古未有的“艮岳”——“万岁山”。此一石坡即是当时被采花石群的石根遗址。现尚能辨其斧凿痕。

今千人坪之上又增加了大片石根坪,则是“文革”中被毁的剑楼(山)遗址。

联云嶂 原在“剑楼”东侧石壁上“联云嶂”、“云梯”大字均为王鏊所书。其中“联云嶂”摩岩题词下原有宋刻令帖一方,但至清代初字迹已漫漶不可辨。李根源《洞庭山金石》联云嶂(篆书)条下有注:“下有令帖一刻,方二尺余,字模糊,《具区志》载,宋朱勔取花石纲于此。”

归云洞、夕光洞、落照台 归云洞为观音洞,摩岩凿石观音一尊,“文革”中被毁,今为新凿象,已非昔观。稍东为夕光洞,洞前原有“落照台”石坛,籍以观夕照月光及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傍晚观日月相照奇观。

石公庵、翠屏轩、牌坊 石公庵在归云洞东,僧人仅二三人。1937年5月,田汉与冼星海在庵内厨房前合影过(相处存《田汉文集》)。又东侧为“翠屏轩”,轩很轩敞。原石公山入口山道上有一明代石牌坊,上有“石公胜境”四字。

来鹤亭、节烈祠、御碑 来鹤亭建于石公山巉壁之上,传与杭州同名亭遥应。旧亭已毁,今为新建。节烈祠在归云洞西侧,是西洞庭地区的节烈总祠,共15间。祠前立巨大石牌坊,规模仅次于后埠的费孝子祠坊。建于乾隆六年(1714),沈德潜为作祠记。民国20年至26年,有位秦氏人利用祠房开过一家旅店叫“石公饭店”。谢黛娥与王莹、程丹娜的一帧合影挂在店堂内作为纪念。

顺治御笔“敬佛”两字系光绪十三年(1887)由暴式昭从包山显庆禅寺原匾摹刻所树。 石公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除“剑楼(山)”几全毁外,节烈祠、归云洞、来鹤亭、翠屏轩、石公庵、石牌坊等全毁,今均为新建。

59、三山 在石公嘴正南湖中,全山是石灰岩地质,是石公山延脉,故三山目前行政上虽属东山,但地理上应属包山。

三山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旧景有板壁峰。原有庙十座,最大的为“吴妃庙”,传为西施祠。庙前湖中有“水葬台”遗址。十庙,“文革”中全毁。

三山秦氏系包山秦氏石公分支。秦氏三山分祠,原已毁,因陈列旧石器文物而重建。三山最古老的建筑是密氏“九思堂”(俗称“犬门堂”),是明代早期建筑。

60、包山山泉

包山山密坞深,地下水、山泉丰沛,全山的寺、观、庵,建寺宇时都引泉为池、为井。著名山泉,据崇祯《吴县志》记载有13处:无碍泉(水月坞水月寺),毛公泉(毛公坛下),紫云泉(缥缈峰),石井泉(石井头),鹿饮泉(葛家坞上方寺,现仍活),惠泉(金铎山法华寺),军坑泉(罗汉坞),乌砂泉(销夏湾),华山泉——灵泉、鉴泉、蒙泉(慈里华山寺),砥泉(水月坞),霖泉(销夏湾瓦山水平王庙),葛洪泉(天王坞),灵源泉(碧螺峰前杨家场),禹期泉(禹期峰北麓,现仍活)

洞庭寺院都居形胜之处且涵一定文化,但尚有报忠寺(后埠黄犊山山阴),资庆寺(在涵村荡坞),东湖寺(东、西湾东湖山),西湖寺(涵村山),实际寺(在淀紫山麓),石佛寺(圻村),上真宫(绮里坞),义松庵(慈里)等遗迹,因资料少未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ao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