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宓
更新时间:2024-02-17 09:1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
作为刚刚加入大一的新生,我对我的人生,我的目标,责任都是很模糊的,没有什么定义!今年的寒假是我的新开始,为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培养自我的社会意识,我与我的高中同学共同组成了一个社会平民旅游经济调查——针对工薪,农民!现将调查过程结果做如下说明!
中国自入世以来,平均每年的GDP都会程增长的趋势,现金2010年,面对这小幅的物价增长,对于工薪,农民阶层,他们是如何分配金钱,又会有怎么样的计划,对待现今的生活是否满意,又有怎样的抱怨和期许!相信我们的调查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活动准备阶段
所谓无规不成方圆,我和我的高中同学共同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方案,以十二分的态度去完成此次的调查,并且通过了我们的队规。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2、各队员密切配合,积极工作3、坚持在活动期间每天写心得体会,查找资料,进行交流4、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保证完成各项工作。5、坚持以事实为主。
经济情况调查
一,1(网上调查)毛佳琳一家(内蒙古)
家庭概况:爸,工人,一月三千;妈,工人,一月两千五;毛佳琳,学生, 家庭收入:五千五
家庭支出:日常(平均)生活一千,应酬一千,学费一年一万二(以前赞的钱),生活费一月一千
家庭结余(年):两万
问: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满意,不满意也得过啊!
问:怎么看待物价?
答:偏高,菜价贵,不合理
问:爸妈对以前工资满意吗?2010新长的工资满意吗?
答:满意,满意
问: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答:能
问: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答:一次,六千
问: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答:社会主义的形式大好
2(网上调查)周倩一家(河北保定)
家庭概况:爸,工人,一月两千;妈,工人,一月三千;周倩,学生,
家庭收入:五千
家庭支出:日常(平均)生活一千,应酬一千,学费一年一万二(以前赞的钱),生活费一月一千
家庭结余(年):一万五
问: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满意,凑合着过
问:怎么看待物价?
答:高,实在是高
问:爸妈对以前工资满意吗?2010新长的工资满意吗?
答:比较满意,比较满意
问: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答:是
问: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答:很少,看情况,都是单位组织的
问: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答:黑,太黑了
3(网上调查)王家麟一家(天津)
家庭概况:爸,工人,一月五千;妈,工人,一月八千;王家麟,学生,
家庭收入:五千八
家庭支出:日常(平均)生活八百,应酬二百,学费一年一万二(以前赞的钱),生活费一月八百
家庭结余(年):三万
问: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一般
问:怎么看待物价?
答:太高了
问:爸妈对以前工资满意吗?2010新长的工资满意吗?
答:不满意
问: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答:是
问: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答:好几年一次,大约一次三千
问: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答:治安不好,学费太高
......
4,百度网调查
问: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一般60%,满意40%
问:怎么看待物价?
答:一般20%,偏高40% ,太高了40%
问:爸妈对以前工资满意吗?2010新长的工资满意吗?
答:不满意29%,一般18%,满意41%,很满意12%
问: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答:负担不起26%,还行34%,负担得起30%
问: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答:一年多次12%,一年两次31%,一年一次20%,好几年一次37%:两千21%,四千30%,六千20%,八千19%
问: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答:不满意44%,一般26%,满意30%
正在填调查问卷的网友 我们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卷93份
二、调查时间:2010,2,14
调查地点:沈阳中街
调查人员:全体团队(八人)
调查对象:逛街的人(15岁—65岁)
调查方法:随机调查
调查目的:1、了解 现在的生活满意
2、了解如何看待物价
3、了解爸妈对工资以前和现在的对比
4、了解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5、了解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6、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7、从而得到结论,深化调查结果
问: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一般55%,满意45%
问:怎么看待物价?
答:一般13%,偏高53% ,太高了36%
问:爸妈对以前工资满意吗?2010新长的工资满意吗?
答:不满意22%,一般38%,满意27%,很满意13%
问: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答:负担不起20%,还行40%,负担得起40%
问: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答:一年多次10%,一年两次40%,一年一次20%,好几年一次30%:两千23%,四千35%,六千26%,八千6%
问: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答:不满意33%,一般39%,满意28%
您对我们的活动和队员服务态度满意吗?A、满意(100%) B、不满意
正在填调查问卷的群众 我们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卷92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于现在的生活基本是满意的,物价偏高,大多数人都是不满意的,有很多的怨言,爸妈的工资还行,能够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有时间还是会去旅游的,价钱大约在两到四千。物质和精神生活还是可以的!
三、调查时间:2010,2,14
调查地点:沈阳市深井子镇
调查人员:全体团队(八人)
调查对象:逛街的人(15岁—65岁)
调查方法:随机调查
调查目的:1、了解 现在的生活满意
2、了解如何看待物价
3、了解爸妈对工资以前和现在的对比
4、了解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5、了解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6、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7、从而得到结论,深化调查结果
问: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一般60%,满意40%
问:怎么看待物价?
答:一般9%,偏高50% ,太高了41%
问:爸妈对以前工资满意吗?2010新长的工资满意吗?(种地得到的钱和打工的钱) 答:不满意30%,一般47%,满意17%,很满意10%
问:是否负担得起学生的开销?
答:负担不起20%,还行40%,负担得起40%
问:一年旅几次游,花费多少
答:一年多次5%,一年两次32%,一年一次25%,好几年一次38%:两千50%,四千35%,六千12%,八千3%
问:对待现在社会的看法?
答:不满意33%,一般40%,满意27%
您对我们的活动和队员服务态度满意吗?A、满意(100%) B、不满意
正在填调查问卷的群众 我们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卷100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于现在的农村生活基本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精神生活有了丰富的发展!街区里有很多的游乐健身设施,面对旅游也不是很陌生,有时间都会去旅游!闲暇时也不只是玩麻将了!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乐趣!
总结
中国的GDP在增长,但是面对我们的现代的经济问题越来越大,人们对现在的生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1、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大的方面或是小的细节都可以看到!城市对于生活的质量和要求日益剧增!
2、物价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物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涨价引发的生活成本增加也牵扯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物价的涨跌对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的影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反过来,不同收入阶层人士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也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对物价上涨不能光看大数,政策措施不能一刀切。当务之急是要想方设法减轻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在居民消费价格的8大类商品中,拉动此轮物价的上涨是食品类商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在CPI上涨1.5%中,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而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价格则分别下降0.6%、0.1%和0.5%。今年一至八月份,在CPI上涨3.9%中,食品上涨幅度达9.8%,但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价格则分别下降0.2%、0.6%和1.2%。价格上涨呈现出食品价格越涨越高,而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则一直在低位运行。
民以食为天,粮食、肉、禽、蛋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食品和副食品价格的上涨过猛,波及面过大,猪肉的涨价带动了其他生活资料(如牛羊肉、蛋、奶)价格上涨。这是事关人民群众(特别是在校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低保人群等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事关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势必影响到千家万户居民的生活质量。涨价使多数中低收入城镇居民的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但冲击最大的是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尤其对一些县城的居民生活冲击较大,感到压力沉重。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8%,但不同的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差别较大。10%的高收入户和10%的最高收入户其比重分别为33.4%和27.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和8.5百分点;而10%的低收入户和10%的最低收入户食品的消费比重分别达43.5%和46.3%,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7.7和10.5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看出,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
大的。
从价格下跌的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类消费比重看,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重37.4%,而10%的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38.4%和44.9%,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和7.5个百分点。从低收入群体看,10%的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30.9%和2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和9.6个百分点。
因此,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是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由于消费比重低,相对而言,价格下跌的实惠则得到较少。
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中,小轿车在降价,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电信资费也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总体归结为: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得越多,弹性越大跌得越多;资源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产品降的多。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较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
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的今天,富人群逵肭钊巳禾宓拇嬖谑强凸凼率担嵌韵哑氛羌鄣某惺芰Σ畋鸷艽蟆NΧ浴翱牌呒隆保吭露嗫赴僭愿蝗死此担沽Σ幻飨裕欢灾挥星О言杖氲募彝ダ此担沽χ罂上攵欢猿钦虻拇蠖嗍械仁杖虢撞憷此担涫狄膊磺崴伞?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想方设法尽量减轻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负担。同时,要减少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处,要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较多时,及时采取调整社会保障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3、对于现在社会的态度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城乡的差距,孩子上学的难........都已成为现今人们抱怨社会的问题,我们要看到我们的社会在完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国家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必然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我们应予以理解!现在的社会据最新的国家调查现示中国能够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的从容不迫,冷静应对。我们要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抱有很大的信心,支持我们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真正学到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的从各方面武装自己,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好各种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到校园外的社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对复杂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我们大学毕业完全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篇二: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整理(四)
中华化学竞赛网
4.1水分子的结构和冰
1.水的重要性
2.水分子的结构:氧原子以不等性sp3形式杂化与两个氢原子形成角型结构-极性氢键
3.水分子的特性:
(1)氢键使水在凝固过程中体积会膨胀,使冰的密度就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oC时的密度
最大,
(2)冰中的水分子的六角型晶体结构带来了不少有趣现象。大部分雪花都具有图4-5中所
显示的那种六角型结构,这就是水分子的立体构型所产生的结果。
4.2液态水的行为
4.2.1液体的性质
1. 液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可流动性,就是说液体可以搅拌,外力会使它从容器中飞溅出来,
可以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还可以通过滤网。
2. 液体不具有大的压缩性,压力增加较大的幅度,液体的体积只有微小的减少。同时液
体也像大多数其他物质一样,温度升高它的体积也会相应的膨胀。
3. 液体的微观状态是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
1.黏度
黏度:液体阻碍流动的性质就叫黏度。
液体的黏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当然液体分子的形状和大小也对黏度有一
定影响;对大部分液体而言,温度升高液体的黏度就会下降。
2.分子间凝聚力
凝聚力(cohesion force):是存在于单一物种中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对于水来说,这种
凝聚力就是氢键。
附着力(adhesive force):是一种存在于两种不同物质中分子间的作用力。
3.表面张力
1.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拉向液体内部的力又使液体表面具有尽可能小的表面积叫表面张
力。例如:雨后荷叶上滚动的圆圆的雨珠和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如果没有重力的作用,它们
一定会是圆球形的。
2.润湿:当一滴水落在一个物体的表面并慢慢散开并慢慢沁润物体的表面的过程
3.落在物体表面的水滴是否能润湿物体的表面取决于两种力的竞争,粘着力和附着力
(Cohesive force and Adhesive force)。
粘着力是同种物质中相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附着力是不同种物质中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力。如果粘着力大于附着力,液滴就以圆球形状存在于物体材料的表面;如果粘着力小于
附着力,液滴就能润湿物体材料的表面。
4.2.2毛细现象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玻璃也是极性物质。这两种极性物质之间附着力较大,如果水分子和器
壁间的附着力(不同种物质中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黏着力(同种物
质中相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细的玻璃管内就形成凹液面4-8(b);反之,如果液体分子
和器壁间的附着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黏着力,细的玻璃管内就形成凸液面4-8 (a),如细的
玻璃管插入水银中。
这种由于两种力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液面上升现象就称为---毛细现象。
举例。
4.3水的相变
当一种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如:固体熔化成为液体或液体蒸发成为气体,
这个过程称为相变。
中华化学竞赛网
4.3.1熔化和凝固
1.凝固(freezing)和凝固点(fp., freezing point)。
2.熔化或融解(melting):固体变成了液体和熔点(mp., melting point)。
3.物体熔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质内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得华力。如果这种相互作
用力较强,物质的熔点就较高;相反,如果物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物质的熔点就较
低。
4.3.2蒸发和冷凝
蒸发或汽化(evaporation or vaporization)。
冷凝(condensation)是与蒸发相反的一个过程,
4.3.3.液体的蒸汽压
1.可挥发性(volatile)。
2.液态分子离开液面变成气态分子的分子数目与气态分子碰撞液体表面变为液态分子的数
目达到相等,这时体系达到了动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一液体与自己的蒸汽达到动
态平衡时的气相的蒸汽压不再升高就叫它的平衡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3.液体的蒸汽压与液体分子内的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液体内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其蒸汽压就
越低。
4.3.4相对湿度
1.盛装于敞口容器中的液体蒸发时很难达到平衡,液体表面之上的气相是该液体的气态分
子与空气的混合物,存在的平衡应该是该液体的蒸汽在整个气相混合物中的分压等于该液体
的平衡蒸汽压。
2.当空气中的水的分压等于水的平衡分压,我们就说空气被水饱和了,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100%。
3.相对湿度定义为一定温度下实际或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水的分压与水的平衡蒸汽压的相
对比值。
例4-1:已知某一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7%,温度为25°C,请问此时空气中水的分压为多少?
查表4-1水在25°C时的分压为3.167kPa,
此时空气中水的分压为 1.805kPa
例4-2:在给定的温度下,你认为甲酸(HCOOH)和乙酸(CH3COOH)哪一个具有较高的
蒸汽压?
分析:从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着手分析这一问题。甲酸和乙酸的分子式如下:
它们都是极性化合物,并且分子间都存在氢键,其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在于范德华力中的伦
敦力(或叫色散力)的强弱。色散力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乙酸有较大的分子量,因此
乙酸分子间的作用力强于甲酸分子间的作用力,在相同温度下乙酸的蒸汽压低于甲酸的蒸汽
压。
4.3.5沸点
1.沸腾和沸点(boiling point).
中华化学竞赛网
2.沸腾的原因:置于敞开容器中的液体被加热,液体的蒸汽压与外界环境的压力(与大气的
压力)相等时,就达到了该液体的沸点,液体就开始沸腾.
3.由于液体的蒸汽压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虼艘禾宓姆械慊崴孀磐饨绱笃沟谋浠
浠H绻饨绲拇笃股撸禾宓姆械阋不崴嬷撸粗嗳弧?/SPAN>
分子间力与沸点之间的关系
1. 液体分子之间的黏着力(分子间作用力)对液体的沸点和液体的蒸汽压有很大的影响。
2. 液体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液体的蒸汽压越低沸点越高;反之亦然。
分子间的色散力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同种类型的分子,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
力越强。
4.3.6升华和固态物质的蒸气压
1. 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Sublimation).随着固体温度的升高,升华的速
度也会加快。
2. 从气态直接凝固成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Deposition),雪花的生长就是一个凝华的
例子.凝华的速度会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增大而加快.
3. 升华平衡.所有物质的平衡升华蒸汽压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4.升华温度.
4.3.7水的相图
1. 相图的制作
2. 相图上的主要信息:蒸发冷凝曲线代表气液两相的共存状态,这条线把气相和液相分
离开;熔化凝固曲线代表着固液两相的共存状态,这条线把固相和液相分离开;第三条线是
升华凝华曲线,这条线把固相和气相分离开;每条线都是自己所分隔的两相可以共存的状态;
三条线汇聚在三相点(triple point)上,这一点有独特的压力和温度值,三种状态-气相、
液相和固相同时共存。
1.临界点
临界点(Critical point);临界温度;临界压力。高于它的临界温度以上,不论怎样增加压力
气体都不可以被液化。在临界点的右上方的区域内,该物质叫超临界流体。它既不是液体也
不是气体,但它兼具气体和液体的双重性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很好的溶剂,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4水溶液
4.4.1溶液
1.溶液 溶液就属于均相混合物。溶液可以是液态的,也可以是固态和气态的。
溶剂(Solvent)和溶质(Solute)。
常用于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Molarity)、质量摩尔浓度
(Molality)、摩尔分数(Mole fraction )和摩尔百分数(Mole %),
2.质量分数 如把5.0克氯化钠溶于95克水中,就称此溶液为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
质量分数常在工业生产中使用。
体积分数 由于液体很容易用体积来衡量,因此体积分数也是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
法。如:把25毫升液体甲醇(CH3OH)溶于100毫升水中,就配制成了25%(V/V)的甲
醇防冻液。
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 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来表示,如把2.0克
的NaCl溶于100毫升的水中,就配制成了2%(mass/volume)的氯化钠溶液。这种表达方
中华化学竞赛网
式在医药和制药领域应用较广泛。
(体积)摩尔浓度(M) 以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溶液的溶度称为摩尔浓度(Molarity),
定义如下:
在20°C把5.0克氯化钠溶解于水并转移到100毫升容量瓶中,以水定容至100毫升,制得
溶液的摩尔浓度为:
质量摩尔浓度(m)由于液体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上述溶液在20°C 时配制,
其摩尔浓度为0.85M,在25°C溶液的体积大约会微小的增加(大约0.1%),即每升溶液中
溶质的摩尔数会有一点减小(大约0.1%)。因此如果实验要求更高的精密度,体积摩尔浓度
就无法满足此要求。质量摩尔浓度定义为:1000克溶剂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
把5.0克氯化钠溶解于1.00千克水中,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摩尔分数和摩尔百分数 溶液中某一组分的摩尔数与溶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数之和的比值就叫
摩尔分数;基于摩尔为单位,溶液中某一组分(mol)在溶液中(mol)所占百分比——摩尔百
分数。
ppm,ppb,ppt浓度 当溶液浓度非常稀的时候,其它表示方法就不太方便,分析化学中常
用ppm,即百万分之一来表示稀溶液的浓度。ppm来源于 Parts per million,即一百万份中
的一份;相应的还有:ppb和ppt,分别表示:十亿分之一(Parts per billion)和万亿分之一
(Parts per trillion)。这几种浓度的表示方法现在已不太常用了。
4.4.2 溶剂化作用和溶解度
1.溶剂化作用
1)溶液中的离子就会与极性溶剂分子(例如水)间产生离子--偶极之间的作用力。离子附
近的水分子就会重新取向,这一过程就叫做溶剂化,溶液中解离的离子分散在溶剂中就被溶
剂化了。
2)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就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离开溶质进入溶剂的过程,同时还进行着一个
与之相反的过程,就是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重新返回溶质的过程。当溶液中这两个相反
过程的速度相等时,此时该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当溶液中只有一种固体溶质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结晶;
当溶液中存在不止一种溶质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沉淀;
当纯溶质和纯溶剂都是液体时,这个与溶解相反的过程叫相分散。
2.溶解度
中华化学竞赛网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未饱和溶液。
一定量的给定溶剂中可溶解溶质的数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单位:g·dm-3 ,mol·dm-3。
部分化合物25°C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列于表4-4。
一般来说,温度对溶解度会有影响,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它因素
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3.溶解热
4.5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溶质一定是非挥发性的(b)一定是稀溶液(一般
指浓度低于0.05M的溶液)。
4.5.1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蒸发。凝聚。饱和蒸气压。
随着温度升高,液体的蒸气压会上升。
如果溶液中的溶质是非挥发性的(即溶质没有可测得出的蒸汽压), 该溶液的蒸气压就总小
于纯溶剂的蒸汽压。
拉乌尔(Raoult’s)根据实验测得,当温度一定时,难挥发溶质的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与溶
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和溶质的本性无关,可用拉乌尔(Raoult’s)定律表示如下:
即稀溶液蒸汽压的下降直接与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为什么稀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的蒸汽压小?
例如4-5 已知100℃时水的蒸气压为101.3kPa,溶解3.00g尿素[CO(NH2)2]于100g水中,计
算该溶液的蒸气压。
解:
,
4.5.2稀溶液的沸点升高
篇三:分化与融合——从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思考未来设计的趋势
分化与融合——从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思考未来设计的趋势未来中国的设计将走向何处,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是每一个设计者乃至社会大众都迫切想要找出答案的问题。
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随社会不断的现代化,文化也在现代性
方向转变。“设计”,虽然是个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行为和意识,但严格的设计,应当是
工业革命以后的概念。自从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出现,自觉的设计的行为就成为社会文化建设
中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今天的设计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设计问题。从广义的
角度说,设计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创造问题。要看清今日的设计,必须深刻洞察整个社会的
文化背景,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工业化水平、国家文化政策、人民的审美修养、国际
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思考未来的设计趋势,若能站在文化的发展趋势之基础上,这样
去思考问题的实质,才会看得更清,看得更远。虽然我们对文化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但设
计者应当做出这样的尝试。 分化 改革开放的确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浑然不分的总体性或中心化社会,所有制、社会资
源的配置、财富的分配、所有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严格的一元性和政治性,政治、经济、文
化高度强制地整合在一起,一切都是权力话语的控制和投射。经济体制上的国有化和计划性,
消解着任何独立运作的可能性,经济是政治的附庸。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组织体系,使全体社
会成员都隶属于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之中,个体的行为和独立性被抑制了。文化的一元性具
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垄断性,在不存在任何其他异质文化成分的环境中,它具有唯一合法化的
地位。观念、审美趣味的一元化,都是政治系统的必然延伸。在文化大革命反对封、资、修
的“革命”口号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状态深受影响。与他人绝对一致的外表和
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是保持无产阶级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本色,“求同避异”是普遍的文化
心理定势。唯恐由于一些微小的差异而被人视为异端。除了三餐一宿最基本的需要外,中国
人没有欢乐,没有消遣。在那样的生产导向的时代,消费视生产计划、配给计划的马首是瞻,
能获得必须的生活用品已是不易,更勿需谈设计关注消费者需求了。因此中国的设计在那样
的封闭的环境中是没有生存空间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迈开了脚步,随着
体制改革的进行,多种所有制开始并存,行政包办一切的中心化体制逐渐瓦解,市场经济体
制逐渐形成。统一的计划让位于平等自由的市场供求和竞争。经济的长足发展不仅使物质生
产迅速复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更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
开始了从一元向多元的分化。平均主义走向分化差别,从官本位走向市场化,从理想主义走
向现实主义。中国社会已经从高整合低分化的社会转向一个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按照
一些社会学家的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传统社会在相当
程度上是一个高度整合的社会,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一个基本的标志就是社会
各个方面的彼此分化,各个社会子系统开始具有并不断发展出自己的相对自律性。韦伯和哈
贝马斯都认为,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原先整合在一起的不同领域的逐渐分离的过程。改革开
放后的政治-经济的分化,也迅速导致了其他各方面的分化的连锁反应,文化的分化当然也
是其重要影响结果。经济的自律和分化导致了观念的极大转变,市场经济促成了市场化的大
众文化的出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普遍的商品经济关系的建立是“人的独? ⑿浴钡靡苑⒄
沟幕。锹闳说摹岸喾矫嫘枨蟆币约啊叭娴哪芰Γ⒌姆⒄沟幕 J谐【玫钠降刃
浴⒀≡裥浴⒆灾餍浴⒖判褪窍执缁嵛幕勰畹木酶矗瓜颜哂纱车谋欢南
驯涑芍鞫≡竦南眩话研姓侄慰刂频挠缮隙碌南驯涑善胀ň用窆惴翰斡氲南眩
皇辜苹么笕夯⑼骋恍缘南驯涑芍苯佑敫鎏逍巳ぁ糜泄氐南选S捎谥魈逡馐兜
牟欢显銮浚嗣亲灾鞯难≡瘛⒋丛熳约旱纳罘绞降囊馐对嚼丛角俊=裉欤┦裁囱姆
啊⒀≡袷裁囱慕煌üぞ咄耆【鲇谧陨恚挥心囊恢质乔考痈颜叩摹4悠笠档氖谐≌铰
越嵌榷裕褪鞘谐〉牟欢舷阜郑笠档牟坊蚍竦亩ㄎ恢凉刂匾讶禾宓姆只嚼
丛较福⑹屎夏勘耆禾宓牟贰⒎癯晌笠稻赫Φ墓丶
?nbsp;[!--empirenews.page--]融合 分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
现象,但在历史进入新世纪,国际背景、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日渐复杂之时再认真地审视文化
发展,我们会发现,在分化发生的同时,还潜在的存在着一个消解、融合的过程。这同样对
设计的探讨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值得认真思考。信息资讯正在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W
TO的加入使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资金、科技、贸易的大潮,也使文化的交融日趋复杂,
中国本土文化在不断的吸收异质文化的能量,消解传统的文化所确定的各种边界。这种融合
现象至少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1.地域界限的模糊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传统社
会的特征在于一种“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时间和空间的地域性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使
得文化的地域界限十分牢固,而且彼此有别。近20年中国的现代化的过程,发达的大众传播
媒介入地域文化的经营和传播,信息流通的快捷、交通运输业的日益进步,促成了文化的游
离,文化系统本身在不断的抽象化,越来越脱离原来特定的地域限制和特征,通过大众传播
媒介,传递到以前无法触及的地区。时间被虚空化了,出现了真正的超越不同地域特征的北
京时间。这种文化的媒介化,对原有的地域文化局限性的破除,使文化在日益的平均化和同
质化。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原本属于特定的“本地生活”的文化材料,它的有效性只有在
文化主体在场的情况下才有效,现在经过大众文化的改造迅速可以成为普遍使用的材料,成
为一种时尚。最典型的是那些原本带有浓郁的地方特征的文化产品或风格。像一首民歌,经
过改造可以成为流向歌曲而广为传唱,一种民艺造型风格,也会因为某种社会时代因素的激
发而迅速化为时尚物品而充斥街头。这样,它们也就失去了与“本地生活在场有效性”主体
的内在联系,成为与这样的本地生活无关,成为那些不具有“在场有效性”的其他主体的
[1][2][3]下一页 文化消费品。当一种起源于特定地域的文化产品成为
人人享用的商品时,当它们变得为所有人喜欢时,它本来具有的“地域特性”也就不复存在
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就在以越来越迅速的速度消解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地生活在场的有
效性”。不仅在中国本土内是如此,经济的开放化、信息化,促使中国不再处于封闭的自给自
足发展的形态,而是卷入了更大的“全球化”的文化格局。从巴黎时装的流行风,到好莱坞
大片的上映,西方文学艺术风格潮流的渗透,生活方式的吸收与接纳,等等,都在促使今日
国人生活形态与观念的演变。国际化产品视觉语言的流行,对国际品牌的青睐,既是中国企
业参与世界竞争新的契机,也是压力与动力。2.雅俗界限的消融 在传统文化中,雅俗
之间的分野是明显无疑的,贵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作为一个雅俗文化的二元结构,即对立又和
谐地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大众主体性、参与创造生活意识的觉醒,再加
上物质条件日渐充裕所提供的手段上的辅助推动,大众文化发展得极为迅猛,艺术与非艺术
之间的区别也在日益模糊。这种发展方向是耐人寻味的。在传统文化中,贵族文化通常是从
民间文化中寻求素材和灵感,然后经过文人雅士的提炼、抽象、改造,演变为一种具有生命
力的高雅的艺术形态,进入高层次的正统主流之中。而当今的文化发展似乎正呈现相反的趋
向,大众文化不仅自身在生产和流通的规模上超出了其他文化,而且还掠夺其他文化资源,
并把这些资源最终改造成适于大众文化逻辑的共享性的文化。大众文化不断地在吸收利用雅
文化的各种材料,形式和主题,并将这些材料很快处理成流行的熟悉的和易于接受的东西。
如果说雅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吸纳是一个“陌生化”的过程,那么大众文化对雅文化材料的吸
收,则是从“陌生化”转向“流行化”、“通俗化”。近年来中国结、唐装的盛行,从高档的手
工艺术品到低档廉价物品,满足着各种消费层次、审美层次的需求。陶吧在都市生活中的盛
行也是一个例证,陶艺从神秘的艺术殿堂里走出来,让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验创作艺术的感
受,不管做出来的东西如何,重要的并不在于此,而是艺术生活化的体验。大众文化的这种
改造,使原先局限于少数人的文化产品,变成了大众可以消费的对象。大众文化通过吸收雅
文化的特质,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变形,以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实现大众自身的创造生活的
愿望。[!--empirenews.page--]3.虚幻与现实界线的消融 在传统文化中,艺术是虚构
的文化形态,虽然总是以某种方式和日常现实联系在一起,但从根本上说,逻辑上和观念上
的界限实际上是存在的。但这种虚幻和现实的界线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中受着技术的强烈冲击,
进而在人们的生活行为和观念中被模糊了。其中之一方面就是电子传媒的普及引起视觉文化
在生活体验中地位的上升。大众传媒如今日已普及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影等模拟
和再现真实之物迅速而逼真,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中看到“真实”的场景,了解同步发
生的现场直播的动态。影像性的视觉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不断地消解
着传统文化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特征,话语文化日益让位与直观快捷的视觉文化。另一方面就
是网络的冲击,也许当初万维网在美国军事部门研制成功之时,他们根本没有料想到网络的
普及速度之惊人与对世界冲击之大。网络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这个数字化的世界更
使人们真实地体会并实现了生活的虚拟化。网上教学,可以在家中参加虚拟课堂的授课,和
虚拟的教师对话;网上购物,可以尽情浏览、比较各大购物中心的商品,并点击以确认购买;
网上交友,你面对的人可以没有性别、年龄、职业、声音,一切都存在于双方的现象中,个
人也可以以虚构的身份参加虚拟社会的活动而不许顾虑会被察觉。今天的人们生活方式、工
作方式已经因为网络的介入而有了巨大的变化。当代文化虚幻与现实界线的模糊的一个重要
转变在于,文化生产可以预先设定某中逻辑或模型,进而依照这些虚幻的逻辑来模拟。这就
是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所说的“地图在先地域在后”的游戏规则的出现。可以依照现实的需要
而将问题借助于虚拟的形式解决。例如时装界数码模特的出现,可以取代真人模特儿现场表
演,就是一场惊人的革命。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虚拟现实的运用,不仅可以使顾客看到虚拟
现实的物体实态,甚至可以让人去触摸、感受到它。这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深刻的,其直
接后果是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现实”的出现,它取代了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现实,转而成为我
们理解现实的主要途径。4.文化中年龄界线的消失 在一直以来的人们的认识中,年龄
通常是 一个导致文化产品类型和边界存在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年龄在文化上有不同的伦理的、心智
的和审美的差异,这是传统的文化的年龄界线。少年、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人各有不同
的文化形态。但是近年来传播媒介的发达、异域文化的交融、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越来越
使似乎不可能发生变化的年龄上的界线也模糊起来了。大众传播媒介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和
开放型,像书籍、杂志、画报等印刷媒介,电影、录像、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虽然节目
在内容形式上有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定位,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是面向所有群体的。事实上,
在手段上做到排他性是不可能的。在开放的信息环境的影响下,各年龄阶层的生活观念都在
潜移默化地受着影响。从当前人们的生活趣味的变化上可以看出一些过去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一是成年人的“返童现象”,二是儿童的“早熟现象”。成年人越发对卡通等类型的文化的固
恋,甚至在大学生中卡通片、卡通饰品都是很流行的东西。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的理论看
来,这种成年人的返童现象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一种停滞甚至倒退。“固着”或“固恋”是一
种心理病症,它将会导致个人生活和行为的焦虑和不适。是否成人儿童化的产品会导致什么
负面效应,还是会帮助其缓解生活的压力,现在没有经过严格的证明还尚无定论。但这种现
象的确引起了社会尤其是商品生产者、设计者的兴趣和重视。与成年人的“返童现象”相反,
儿童在这样的边界消失的过程中,却在经历着“早熟”。课业的压力、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当代
儿童的生理、心理年龄的成长都比人类以往大为提前,儿童接触成人产品和文化媒体的机会
业无处不在。因此很多设计者在定位儿童及青少年产品的风格和基调时都有大伤
[!--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下一页 脑筋的体会,他们不
得不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几点思考 中国当代文化无疑具有极大的
复杂性和异质性,科技进步的冲击,传媒资讯的渗入,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使中国当代文
化发展中错综纠结着各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因素。设计的发展,不能脱离现实的文化
背景,也应当从文化背景中找到未来发展的动因。 其一,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文
化的分化与融合不断同时演进的历程,使市场的需求趋势更加复杂、扑朔迷离。按照经典的市场细分理论,我们可以按年龄、性别、地域、价值观等细分标准将统一的市场划分为一个个市场片,针对目标市场群体展开市场调研,分析市场所获取的数据进而了解顾客需求以进一步将其转化为产品概念。然而,在这样复杂的文化背景之下,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引起设计者和决策者的注意,那就是我们依细分策略从市场中获取的信息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间的差异正越来越大。信息从消费者的一端流向设计师的一端时,中间经历了许多衰减和误读,进而会引起决策的失误。消费者究竟想要什么,产品究竟应在消费者中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为什么有时针对男性开发的产品结果却引起了女性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对开发与研究的方法本身的变革势在必行,传统方法显然是越来越不适用了,必须有方法与战略上的突破,才能使设计的发展永远在文化的建构中保持先锋的生命力。 其二,从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的趋势、虚幻与现实界线的消解中会导致更进一步的对于企业及产品的观念的转变。随物质生活的丰裕,消费者有时需要拥有的并非实在的物质实体,当这个物质实体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可以被抽象出来,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时,这种愿望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因此,让消费者拥有一种符号的表征,拥有一种情感体验,将成为企业服务设计的方向,而并不一定要拘泥于实态产品的开发,这两者的结合和拓展会是更好地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方法。 其三,外来文化观念的渗透、文化中年龄界线的模糊、地域界线的消融等使市场呈现出诸多复杂局面。设计除去在获取经济利益的价值之外,在建构整个社会文化的格局中的责任也需加以重新审视与思考。设计本身应当有深厚的伦理内涵,正如现代性所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引起了后现代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中国市场经济中设计所带给社会文化趣味的影响也不总是积极的,有许多急功近利的眼光导致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思。未来的设计师,应当为人类的美好生活的建构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诚然,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若要简单的以分化与融合加以概括不啻于盲人摸象,但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设计的发展,会使我们对许多潜在可能的认识找到问题的根源。显然提出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希望有助于设计同仁思考与认识,共同推动适合中国文化发展的设计的进步。
正在阅读:
禾宓02-17
设备习题10-12
压强复习导学案10-12
我最喜爱的动物作文450字07-01
2019年小学生三年级春节贴春联作文06-12
XX市场开展营销活动管理办法01-24
战术基础动作组训法(侧身)05-07
《维摩诘经》-鸠摩罗什译12-02
党员个人大山的女儿观后感例文集锦04-02
补焊化工设备的防中毒措施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