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永世流芳

更新时间:2023-09-27 23: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民族英雄 永世流芳

——保山市第三次寻访远征军老兵媒体活动纪实

保山市广电台寻访摄制组

2012年5月28日, 保山市广播电视台肩负着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和全市爱心企业、有识之士的重托,举起寻访远征军老兵媒体公益活动的队旗,开始了第三次寻访远征军老兵活动行程,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对保山境内健在远征军老兵的寻访活动。今天,我们用笔录的形式在此作结,以飨读者。这不仅是对支持、赞助这次活动的市委、政府、各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的一个交待,同时也是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中华儿女的名义,表明我们牢记历史、感恩英烈、继往开来、奋发有为的态度和决心。

历史深远,意义非常

保山作为滇西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这片热土上至今还幸存的远征军老兵已不足200人,因此,尽最大努力抢救这些正在快速消失的口述历史刻不容缓,将这段历史展示给后人、让后人永远铭记,便是这次活动的目的。

滇西抗战的历史,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统一战线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滇西抗战历史文化品牌,积极组织力量,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滇西抗战文物史料,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滇西抗战的历史,先后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卫视热播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滇西1944》、《中国远征军》等一大批滇西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了解到滇西抗战的历史,进而了解保山、热爱保山。寻访远征军老兵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拓展了保山对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保山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爱国主义教育这本大教材增添了鲜活的不可复制的历史内容,同时也为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和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架起一座新的桥梁。可以说,寻访远征军老兵活动,既是文化事业和宣传工作的大事,又是一件意义深远的统战大事。

保山境内的寻访工作只是寻访远征军老兵媒体活动的一小部分,还有分散在全省全国全世界各地的远征军老兵等待我们去寻访。摄制组正是用当年攻打松山、收复腾冲、光复龙陵时那种“有条件要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战”的不屈不挠的远征军精神来寻访最后的远征军老兵的。

历程艰辛,收获丰硕

在过去的半年里,摄制组到了保山的5个县区,41个乡镇,94个村组、社区,行程上万公里,寻访到了目前已知的所有远征军老兵共9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有112岁,年龄最轻的也有82岁。在这91位远征军老兵中,有外省籍老兵 32人,经由这次寻访活动新发现的远征军老兵6人。同时,摄制组还寻访到了滇军、龙潞游击队、自卫队、民夫等50多人。寻访的信息一直发布到最基层的村民小组,加上从2009年我们大规模的寻访活动启动后整整三年来不间断的寻访,保山广电台已经记录、拍摄到了最真实、最全面的目前保山市健在的远征军老兵资料。

在寻访过程中,摄制组尤其注重记录老兵的口述历史,共计拍摄了9000多分钟的影像资料,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兵本人第一次向外界深入讲述。多年来,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将这些往事深埋在心底,得知摄制组是带着所有保山人民的问候来看望他们时,许多老人都情不自禁地向我们敞开了心扉。除了播出和正在制作中的节目之外,我们还同步制作了较为完整的老兵档案,相关的出版物也正在筹划当中。出于版权考虑,除了广播电视同步播出和直播外,目前在互联网上还不能看到已播出的寻访节目,下一步市广电台将集中推出网络版本。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摄制组仍然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大量反馈——安徽籍的老兵后代几乎每个星期打电话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安徽采访他的老父亲;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史迪威将军外孙,也就是史迪威家族现在的掌门人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上校多次表示,愿意帮助我们到美国采访二战盟军老兵和飞虎队老兵??

摄制组采访到的老兵几乎囊括了1942年到1944年间中国远征军的所有兵种:赴缅甸的盟军翻译许逢宝、跟骡马一起坐飞机的卫生兵罗光明、点燃松山子高地爆破导火索的技术兵鲍直才、胜利那天因为太高兴冲下子高地扭断了脚的担架队员李文德、因为没有文化挥错了旗子的工兵杨维孝、昼夜不敢睡觉看守飞机场的勤务兵许本祯、给霍揆章看过病的保健医生路珍楼、可以手绘作战地图的上士文书杨在然、头上至今仍留存着弹片的机枪手陈国栋,还有从事宣传工作的唯一一位女兵张炳芝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昌宁县湾甸乡和保山城区,由摄制组首次发现、寻访到了两名近90岁的驻印军,对我们了解和补充这段历史资料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老兵现状,千差万别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老兵们的整体生活条件已有所改善。然而,由于个体条件的差异,在寻访的过程中,仍然有太多的细节让我们刻骨铭心。腾冲县马站乡三联村大河三组的曹新齐爷爷身患多种病症,多年瘫痪在床,早已不能讲话。医生为他检查时,他身上严重的褥疮和已经萎缩的肌肉成了摄制成员心中抹不去的痛。当我们向他表示出关心时,他感受到了我们的善意,顿时两行浊泪涌出眼眶。当我们也学着她女儿跟他喊话的样子大声地跟他告别时,以为已经没有知觉的他竟然激动地拉住了摄制组长蓝天的手指,意思是不让我们走。

伯家祥老人是当年攻打腾冲城的主力军预备二师的一名步兵,曾经扛枪冒着枪林弹雨攀爬上腾冲南门城墙的他现在却因为骨折而躺在床上,几个月都不能动。儿女都在种地,他摔伤之后压根就没去过医院。走进他的屋子,我们几乎被里面的恶臭呛得喘不过气来,如果可以数数,他的屋子里一定有一万只苍蝇。我们问他想吃点什么,他说想吃香蕉,我们马上去了乡街里给他买来香蕉、苹果,满足了他这个小小的要求。随后,我们把慰问金小心翼翼地塞在他破破烂烂的衣服最里面的口袋里,还给他买了一顶蚊帐,但是在整个明光街子也没有找到一顶可以替换他那像南瓜一样裂开的“雷锋帽”。在离开腾冲前,我们带着新帽子再次去看他,他说香蕉很好吃,留下的膏药每天都在贴,好像很管用。

在寻访的路上,我们的心情伴随着老兵们的境况时好时坏,感受着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也体悟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不能自理的番发安老人没有受罪,家住农村,女儿日夜跟他同睡一间卧室守候他,还请当地木匠按照座便器的样子给他定制了一个木头的座椅,以方便他大小便,87岁的卢彩文爷爷还能骑着电动车每天去县政协帮忙整理资料,92岁的李会映老人还可以坐着中巴车到镇上去买彩票,我们问他这么大年纪了为啥还买彩票,他说中了奖后想修修村里的路。

还有这样的一群老兵,他们操着外省口音,只要说起“家乡”这两个字情绪就会失控。家住施甸县甸阳镇文武社区的靳秉钧老人老家在陕西临潼,是当时跟随舅舅参加远征军的11集团军87师259团的一名医护兵。他是我们寻访到的为数不多的思维特别清晰、表达特别流畅的老人。今年已经91岁的他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家乡看看,他的家乡就在华清池旁边,直到现在他最爱吃的饭菜仍然是陕西那种宽宽的大面条。这些话他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还说这是第一次有人来听他说这些唠叨话,能够将深埋心间半个多世纪的话讲述出来,他再没有什么祈求了。还有已经思维混乱但是唯独记着一句“我的家在长沙石灰嘴,我18岁出来再也没有回去过”的周杰老人、从浙江老家一路靠脚板走路到保山,最无奈的时候出家当过和尚的杨良平老人、老家在上海,曾经在上海最大的电器厂做工,后来参军被派去印度的蔡林森老人??他们中绝大部分是被抓兵后辗转来到保山的,有的当时正在田里做农活,有的甚至来不及跟父母告别,有的被抓时还像牲口一样手臂上捆着铁锁。战争结束后,有的想回家却没有路费钱,有的做了上门女婿无奈改了姓名,父母和故乡成了他们内心隐忍不言的伤痛。在英姿勃发的年纪,他们几乎没有留下过照片,我们只能凭借想象穿越到那个时空,一睹他们年轻时的风采。靳秉钧爷爷说他跟我们一见钟情,在寻访路上这份情始终伴随着我们,没有什么人、什么回忆,可以地老天荒,只有情常在。这些从全国各地来到保山的远征英雄,为了保家卫国流落他乡,保山人民永远感谢他们,不仅感谢曾经朝气蓬勃时舍身为国的少年郎,更感谢他们颠沛流离后视保山为故乡。

我们寻访的老兵们生活状况千差万别,大都过着艰辛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只局限于慰问金的形式,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买行李、衣服、点心、助听器等生活必需品。虽然这些都是慰问金之外的开支,但是能够实在的帮助他们解决一点生活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

爱心奉献,温暖同行

三年前,保山广电台第一次开展大规模老兵寻访活动启动后,我们就接到了一位不愿吐露姓名的生活在广东的保山籍企业家的电话,他希望委托我们为每位老兵表达一份心意,他说:“不管钱多少,不管还有多少老人在世,只要你们能找到,我就会一直坚持!”在第三阶段寻访活动中,我们又一次真切地看到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感受到了一颗颗感恩的心。寻访远征军老兵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一次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感恩大教育大行动。

当市工商联倡议大家赞助支持寻访远征军老兵公益活动时,很多企业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20万元购买寻访车的云南水谷酒业才刚刚起步,董事长张如明先生还在靠贷款创业。在买车时,金马中运董事长董国孝先生听说买车的用途后,马上说:“去那么多地方,20万元的车肯定不行,必须要好的四驱车,钱不够,我添加5万,买个好的。”买了车却发现还要上购置税,广电台的领导就与产业中心承包人商量,该同志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负责完税。腾冲县政府和龙陵县政府收到我台的募捐函后,很快就从并不宽裕的财政经费中分别挤出20万元支持我们,施甸县和昌宁县宣传部的领导知道我们开展这次活动,马上给台里打电话表态说:“虽然我们没有钱支持你们,但我们用行动支持,寻访组在县里寻访期吃住全部由宣传部负责。”戈叔亚先生是全国有名的二战史学者,他婉拒了多家媒体的有偿合作,除了往来的车旅费生活费,几乎是全程义务为寻访活动当顾问。浙江精风集团董事长楼藩荣先生,不仅自己捐款献出爱心,还直接到一线当志愿者。作为这次活动的总冠名单位,伟业地产董事长李建伟先生第一个承

头赞助,50万元的赞助款在寻访活动启动前一周就到了账。要知道,50万元是很多微型企业一年的利润。也许有人会说,伟业地产在保山赫赫有名,50万元对于李建伟先生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是,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足以完成三分之一寻访目标任务的50万经费,更为李建伟先生这种历史责任感和大义之举所感动。水墨中国的总经理沈利冲先生是从上海到腾冲投资的,当广电台的同志去找到他时,他说:“若不是当年远征军收复了腾冲,我哪能到这里投资发财呀,我支持15万!”第二天他便赶到电视台录制公益广告,往返6个小时,没有吃过电视台的一顿饭就走了。市人民医院的领导还派出专家级的医生随队深入每个老兵家,为老兵体检,并配送4万多元的药物。随着活动的推进,市工商联又陆续收到几十家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的20多万元活动经费,并如数交给了寻访组。

一路上,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爱心人士实在太多太多,我们要感谢的人也实在太多太多。我们不仅要感谢那位生活在广东的不知名的保山籍企业家,还要感谢许许多多像他一样在背后默默的陪伴着我们的人,这也是支持我们寻访活动的最大的动力,社会的爱心让老兵们在人生暮年感受到了他们最渴望得到的认可和尊严。借助大家的支持,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老兵真实的生活状况,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老人给予最必需的帮助:我们为每位老兵赠送1200元慰问金,为寻访到的不是远征军的其他类型的抗战老兵和战争亲历者每人给予500元爱心款。同时,我们为每位老兵定制了“民族英雄、永世流芳”的纪念牌匾,亲自挂在他们每个人的家门口最醒目的地方,还为每位老兵定制了专用紫砂水杯,希望他们在冬天也能喝上一口热水。在寻访过程中,每位老兵都感受到了来自我们为全社会转达的亲切关怀,这些关怀让整个活动都溢满温暖,溢满爱的奉献。

媒体助阵,良心接力

寻访远征军老兵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媒体的鼎力宣传吸引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注意力——关注滇西抗战的有识之士、关注老兵的各种组织以及与十几万远征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并让他们感受到,70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把侵略者歼灭在保山,70年后,他们的儿孙,当代的保山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慰问活着的英雄,祭奠逝去的英灵,让外面的人知道,保山人是知恩感恩的,是深明大义、重情重义的。感谢帮助我们宣传报道的媒体朋友,是他们让老兵们的形象和声音走得更远!在我们接到的四面八方的信息当中,最近的来自德宏,最远的来自欧洲,是媒体同仁让保山人的良心得到了爱心接力。

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去雇聘名流大家来创作,在寻访活动开始时,保山广电台台长张文军义务承担了寻访活动主题歌作词的任务,在崔敏先生的鼎力支持下,与《春城晚报》合作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曲谱,得到了各界的积极回应。截止到11月底,节目组共收到省内外读者原创曲谱20余份,其中有几位已是耄耋老人,一位老人在信中写道:“我是流着泪写这首曲子的,希望可以献给远征军老兵!”目前,活动主题歌《铭记》已经定稿并在保山广电台各频道、频率循环播出。

对于一个市级媒体来说,这是我们沿着历史轨迹来进行的一次超越我们自身能力水平的采访活动,对于每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对于我们的受众来说,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但是,这个活动的意义还远非如此。保山,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留下了大量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各种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既是后人研究了解这场战争历史的实物依据,也是我们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教材。远征军老兵是滇西抗战史的主角,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活着的历史。这些曾经受到不公待遇、而后又一度被历史遗

忘的民族英雄们,如今生活在世界不同的角落,他们多半过着鲜为人知的艰辛生活,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离开这个世界,带走了那段只有他们知晓的历史,也带走了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世界和平爱好者的共同记忆。我们的活动就是要通过寻访他们、关注他们、纪录他们,填补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空白。这是我们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如果说,杨善洲老书记让保山名扬全国,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保山干部求真务实、忠于人民的崇高形象;郑垧靖向全国展示了不计名利、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陈定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于争先的保山健儿形象,那么,远征军老兵老兵向所有的后来人展示的则是不畏强敌、敢于牺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脊梁!我们给每个老兵送上的“民族精神,永世流芳”的牌匾,严格地说是没有多少权威性的,上面的落款只是一个媒体——保山广播电视台,外加一个全程冠名赞助商——伟业地产。包括老兵们向我们展示的各种民间组织、爱心人士私自印给他们的各种勋章,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言。但是,老兵们已经万分感动。在他们受尽战争和生活双重磨难、饱尝人间酸苦的余生,终于有人来看望他们,认可他们,并将他们的故事正面宣传给全社会。“匹夫”二字是古代中文用于骂人之词,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却是伟大的赞誉之词。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兵,是其真正意义上无名无姓的“匹夫”,是一个个平凡得让人同情的老人。如果不去走近他们,如果没有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世界也许永远不知道他们平凡背后的传奇,以及传奇之中的伟大。我们曾常在各类文章中看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之类的字眼,让人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是,只要接触了老兵之后,所有人都会知道这种伟大从何而来。一个个目不识丁的“匹夫”如此深明大义,一个个原本是被抓丁拉夫被迫上了战场的老兵,为国家、民族付出了生命、青春和一生的幸福,却无怨无悔,不求任何回报,由这样的“匹夫”组成的民族,谁敢说他不伟大吗?

国际关注,前所未有

在今年8月份的寻访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美国驻华大使馆国防武官史达伟将军和驻华空军武官陶仁慨上校、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副领事丹尼、新闻官张朴一行四人加入到我们的寻访活动之中。这是十多个志愿者中级别最高、来路最远的,他们在保山的7天时间里,先后到腾冲、龙陵和隆阳三县区看望过5名老兵,参观考察了腾冲国殇墓园、龙陵抗战文化广场、抗战博物馆、松山抗战遗迹、保山抗战纪念碑、远征军指挥部等,并通过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官方微博向全世界进行宣传。

史达伟将军一行不仅愉快地接受了寻访活动志愿者的邀请,在回京后还通过远在美国的史迪威将军家族向我们表示感谢。在保山期间,为了可以军姿整齐地见到这些老兵,他们爬山路的时候亲手提着配军装穿的皮鞋,在8月15号日军投降纪念日这一天,将军和他的战友在松山上给曾经在松山打仗的卫生兵李文德敬了一个最庄重的军礼!回到北京后,史达伟将军代表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骆家辉大使给保山广电台发来了他亲笔撰写的感谢函,他说,就像他在接受保山广电台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驾驶世界上最先进的p40战斗机的美国将军,没有什么比亲眼见到二战当中跟盟军一起作战的老兵更神气的事情!老兵最大!

除此之外,二战期间最有名的战地医生西格瑞夫医生的儿子斯泰林先生(法国)、史迪威家族长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先生(美国)、《读卖新闻》中国联络员陈亮先生(日本)等也通过各种方式向保山广播电视台发出邀请,希望能到当

地去寻访老兵并进行交流访问。他们的关注,让我们的老兵寻访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了浓烈的国际氛围。

前路漫漫,再接再厉

按照寻访远征军老兵活动领导小组安排的行程,保山境内的寻访只是一小部分,我们将继续远征,到全省各地,到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地,到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乃至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等世界各地,对健在的远征军老兵、援华飞虎队老兵、滇西抗战研究学者开展寻访,尽最大可能把目前已有消息的健在远征军老兵全部寻访一遍。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如果迟了、晚了,今后有再多的钱、再好的设备,也弥补不了这种历史的遗憾。这样的例子就发生在腾冲、龙陵和施甸,寻访组在中途接到老兵去世的消息后,只能放下手中的摄像机,买了花圈去祭奠老人,再也没有机会录下老人的最后一个镜头。拍完之后,要编辑整理出版画册、书籍、专题片、纪录片,向全球发行,让中国远征军的英名和精神流芳百世,让爱好和平、不畏强敌、深明大义的保山名扬四海。到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要把滇西抗战文化和远征军老兵宣传推向全国,让全世界都知道,保山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些老兵,也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就像我们专门为寻访活动创作的主题歌《铭记》的歌词所写的那样:

不知道你来自哪里?听说你当兵到过滇西。不是为了勋章,也没有吃过巧克力;团长说你像孩子一样顽皮,班长说你是最好的兄弟。无论你来自哪里,我都想见到你,让传奇的你讲述传奇。

不知道你住在哪里?所有人都问你的消息。多想和你重逢,送给你最后的悲喜;你已白发苍苍不能言语,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无论你住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让思乡的你荣归故里。

不知道你埋在哪里?也许你没有安息之地。没有留下遗嘱,也找不到一张履历;国殇墓园依稀有你的足迹,松山上还留着你的气息。无论你埋在哪里,我都要祭奠你,让活着的人永远铭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a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