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树病虫害防治

更新时间:2023-11-03 02: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针叶树病虫害防治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18日 【编辑录入:xysf】

针叶树病虫害防治

松针褐斑病

分布及危害 分布于河南省南部和西部山区,危害湿地松、火柜松、日本黑松、马尾松、黄山松等。

症状 在感病针叶上,最初产生退色小斑点,多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后变为褐色,并稍扩大,直径1.5-2.5mm。2、3个病斑联接也可造成3-4 mm的褐色段斑,发病重时,在同一针叶上常有较多的病斑,就会形成绿、黄、褐色相间的斑纹。在发病盛期,病斑产生数日后,病斑中即产生黑色小疱状的病症——病菌的无性子实体,初埋生于针叶表皮下,成熟时黑色分生孢子堆破表皮外露,当针叶枯死后,无病斑的死组织上也能产生子实体。

当年生针叶感病,多于第2年5-6月枯死脱落,新生嫩叶感病,常不表现典型病斑,针叶端部迅速枯死,不久在枯死部产生黑色小点状的子实体,病害自树冠下部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重病松树常只有顶部2-3轮枝条梢头保持部分绿色,不久即行整株枯死。

马尾松和黄山松一般只有少数针叶感病,产生不如上述典型的褐色段斑,在林间较少产生子实体,但在人工保湿下较易产生。少数感病重

的马尾松,发病针叶上病斑接近典型症状,也可使针叶端枯死。 病原 子囊菌中松针座腔菌 Scirrhia acicola(Dearn) Siggers,但它的有性阶段在我国尚未发现。无性阶段为半知菌黑盘子孢目的松针座盘孢菌Lecanosticta acicola(Thiim) sydow。

分生孢子在12-32℃下均能萌发,但在20-28℃下萌发良好,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2-32℃,20-28℃下生长良好,菌落生长缓慢,在25℃时,单孢分离4天后出现白色菌落,直径0.7-0.9mm。5天后菌落底部变淡褐色,10天后菌落表面变淡墨色,同时形成黑色子座,11-12天后子座上长满漆黑色的分生孢子堆。18天后的菌落直径约7mm。

发病规律 病菌的子实体可以在树上病叶或落叶上越冬,病组织中的菌丝体也能越冬。分生孢子借雨水冲溅飘扬而传播,据测定日降雨量在1.7mm以下时,没有孢子释放。降雨量达6.7mm时,雨水中即含有大量孢子。

分生孢子在水中约束48小时后达最高萌发率,芽管自气孔侵入,潜育期在20天以上。林间发病率自3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有增长,但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展迅速,9-10月增长也较快。7月中旬至8月中旬因气温偏高,雨量少,湿度低,所以病发展缓慢。 防治措施

1 检疫。我省湿地松和火炬松造林面积逐年扩大,范围广,目前松针褐斑病发病尚不普遍,因此,防止病害进一步蔓延扩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检疫对象主要是苗木,最好进行产地检疫。种子园应防止

接穗带病。感病松柴(枝)应就地处理,不能外运。

2 营林措施 营造混交林,小片隔离林分可以抑制病害蔓延,小片之间相距可在100m以上,营造国外松林时,应清除林地及其附近原有可能成为侵染的各种松树。对最初的发病中心,应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或同时进行修枝以清除和减少侵染来源。重病林分应选其他适宜的树种进行更新。

3 化学防治 据室内药效测定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和百菌清等对松针褐斑病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极好的抑制作用。前三种杀菌剂对菌落生长抑制作用也很强。用多菌灵作林间喷洒防治试验也有一定效果。但在应用于生产防治时还需作进一步试验。化学防治试验宜在苗圃和幼林中进行,于4-6月施药3-4次,9-10月施药1—2次。 4 抗病优树选择 在严重发病的湿地松林中,常发现有些植株感病极轻或不感病,选择抗病优树的枝条作接穗,通过嫁接建立抗病种子园是防治松针褐斑病很有前途的一种措施,应努力扩大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及早应用于生产上。 松针锈病

分布与危害 松针锈病分布于河南省的信阳、驻马店、南阳、洛阳、三门峡市。危害树种有马尾松、赤松、华山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等28种松树的松针,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松针脱落,影响松树生长。 症状 病害多发生在2-3年生马尾松针叶上,发病初期,在针叶感病处出现黄色段斑,其上生有初为黄色后呈褐色的小点性孢子器。3月

底-4月初在病斑上长出橙黄色扁平舌状的锈孢子器,于针叶两面,散生或数个排列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锈孢子器从侧面或顶端开裂,散出黄色粉末状的锈孢子。锈孢子散尽残留白色包被。后期被害叶在病斑以上变黄枯死。

病原 该病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鞘锈菌科的几种菌组成。因转主奇生的寄主不同,可分为:白头翁鞘锈菌 Coleosporium pulsatillae(Str)lev、沙参鞘锈菌C.ampanulas(pers)lev、紫苑鞘锈菌C.asterum (Diet)Syd、款冬鞘锈菌C.tussilaginis(Pers)lev、凤行菊鞘锈菌C.saussureae Thum。

发生规律 一般于3-4月发生,针叶初期出现黄色段斑,其上产生密黄色小点,这性子器,常数个一起紧密排列。4-5月,病斑上产生橙黄色扁平疮状锈孢子器,正常数个相连,排成一列,此时病斑成黄裼色。锈孢子器成熟时不规则开裂,散出黄色粉末状锈孢子,锈孢子飞散落在转主植物上(如羽裂紫菀或白头翁上),如这时的温度适宜,经15-20天产生夏孢子,再经一段时间产生冬孢子和担孢子,一般于8月下旬重新浸染松针。生出淡绿斑,形成初生菌丝过冬。在河南省个别年份,气候适宜,也有发育成锈孢子的,该孢子因缺乏转主植物,不能形成发育循环。 防治措施

1 幼林抚育,除掉松针锈病的转主植物,破坏松针锈病的发育循环环节,使之不能发生。

2 重视苗木来源,严格检疫,防止该病传入新发展松林基地。

3 3月中下旬-4月上旬用0.30石硫合剂,45%代森铵水剂100倍液和65%代森锌400-600倍液对树冠喷雾,以松针滴水为度,均有较好的效果。 松落叶病

分布及危害 松落针病在河南省南部和西部山区均有发生,为害油松、马尾松和黄山松,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松树生长。

症状 本病初期症状因树种而稍有差异。通常危害2年生针叶,(有的发生于当年生针叶上),在马尾松上,最初针叶上出现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秋全叶发黄脱落;在黑松叶黄色段斑上还有褐色斑纹,后期也变黄脱落;在油松针叶上初病斑不明显,针叶的颜色由暗绿变为灰绿,以后变成红褐色而脱落。通常于第二年春,病落针上都会产生典型的后期症状特征,即先在病落针叶上出现纤细的黑色横线,将针叶分割成若干段,(有的落针病叶上不产生黑色细横线),在横线间产生椭圆形黑色小点,长径约0.2-0.3mm,为分生孢子器;以后又产生较大的黑色长圆形突起的颗粒,长径约1-1.5 mm,具油漆光泽,中央有条纵裂缝,为病菌的子囊盘,有些地方子囊盘可能出现在秋未冬初,偶有尚未脱落的针叶只有先端一段感病,枯死的针叶上在秋未冬初也可能产生子囊盘和成熟的子囊孢子。

病原 本病的病原菌为散斑壳属真菌Lophodermium pinastri er Fr chev 属子囊菌的星裂盘菌目。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子囊盘)在落叶上越冬,第3、4月间形成

子囊盘,4、5月间子囊孢子陆续成熟,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子囊孢子从子囊中放射出来后,子囊孢子放射时间常因不同的落针病病菌和不同地点而有差异。借风力飞散,落于针叶上萌发自气孔侵入,约经1-2个月以上的潜育期,才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认为,由于分生孢子萌芽力极差,在病害蔓延上不起什么作用,故此病无再次侵染。但子囊孢子放射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所以侵染时间也延续很长。病菌主要侵染2年生以上的针叶,但到侵染的后期,当年针叶逐渐成长,仍可能有极少受侵染。有的落针病病菌可能主要侵染当年生针叶。

发病规律:在子囊孢子放射期间,如降雨次数多、湿度大,则有利于子囊孢子的散放和萌发侵入。因此能促进病害的发生。

本病的发生与寄主的生长情况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当针叶细胞的膨压降低时,最易感染。细胞膨压降低的原因很多,如林相破坏,林地干旱,土壤瘠薄,林木遭受病虫害和管理不良等,一切影响树木水份供应平衡和降低针叶细胞膨压的因素都会促进病害的发生。最近国外报导松落针病的发生和空气污染有关,如日本赤松落针病的发生与SO2有关,北美白松落针病的发生与臭氧污染有关。 防治措施

1 加强松林的抚育管理,提高树木的抗性;对小面积人工林、庭园林木及苗圃等地,在子囊孢子飞散前清除病叶烧毁或埋入土中,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合理营造混交林也可减少发病。

2 在子囊孢子飞散期间喷1%的波尔多液,0.3-0.5度的石硫合剂,

或70%可湿性菲美铁1000-1600倍液,可可湿性什特来400-800倍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代森锰500倍液,50%退菌特、70%敌克松、500-700倍液等共2-3次,如降雨数多应增加喷药次数。在可湿性药液中如加入适当的粘着剂,可以提高药效,减少喷药次数。据报导,于子囊孢子散发期施放“621”烟剂2次对落针病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 杉木炭疽病

分布 河南省豫南大别山区,丘陵地区的杉木幼林发病普遍。 症状 此病在4—5月间发生,为害新老针叶和嫩梢。开始叶尖变褐或生不规则形斑点,逐渐向下扩展,使全部针叶变褐枯死,并可延及嫩梢,使嫩梢变褐枯死。在老枝上,通常只危害针叶,茎部较少受害。枯死的病叶两面生有黑色小点状分生孢子盘,高湿气候下出现粉红色孢子堆。

病原 该病由围小丛壳菌属子囊菌纲、球壳菌目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所致。其无性阶段是一种刺盘孢菌 colletotrichum sp。在自然条件下,有性阶段很少见。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经人工接种试验,在20—27℃潜育期约8—3天。在自然条件下有潜伏侵染现象,即秋季侵染,至次年春才发病,一般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6月以后停止。到秋季黄化的新梢,又有少量发病。浅山丘陵地区,由于土壤瘠薄,粘重板结,透水不良或低洼

积水,营造杉木因根系发育不良,发生黄化现象后,最易感染炭疽病。 防治措施

1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提高整地标准和造林质量,加强抚育管理、施肥、压青,促使幼林健壮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

2 对黄化的杉木幼林,除加强土肥水管理外,在晚秋和早春病菌侵染期,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防治;还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175g,兑水40—60kg喷雾防治。

3 杉木幼树已郁闭成林,在傍晚静风条件下,可施放五氯酚钠等杀菌烟剂防治。 松赤枯病

分布与危害 松赤枯病是松树幼林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危害马尾松、油松、黑松、华山松,在河南省南部马尾松林区有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有受害,受害叶初为褐色或淡黄色棕色段斑,也有少数呈浅绿到浅灰绿色,后变淡棕红色,或棕褐色,最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稍凹陷或不凹陷的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发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计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针枯死型四种症状。

病原 该病是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apsis funerea Desm。

发病规律 病害一般于5月开始发生,当时月平均温度为19.5~19.90C。6~9月为大发生期,其间月平均温度20.3~22.90C,月降雨量68.2~346.6mm,月平均相对湿度84~86%。7月出现发病高峰期,月降雨量247~298.2毫米,当月平均相对温度86~89%。以后随气温下降,发病率逐渐减少。温度至120C以下时,即11月以后,病害基本上停止发生。可见,气温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新叶感病后7天左右,产生新的子实体,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以此进行再次和多次侵染,5~9月均可产生新子实体,7月为高峰期。 防治措施

1 可选用抗病性较强的树种选林。

2 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可湿性退菌特粉。 3 6月份,施放“621”烟剂或硫烟剂(“621”烟剂中按7:3混入硫磺粉),放烟量15-20kg/ha,有良好效果。 松疱锈病

分布与危害 松疱锈病主要分布于河南省的大别山区。主要危害马尾松。

症状 此病危害马尾松幼树的主干及枝干的树皮。8月下旬左右在病部产生淡红褐色有甜味的性孢子液,干后为红褐色血迹状,发病部位略有肿胀。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病皮部位产生裂纹,露出黄色疱状锈孢子器。4-7天后锈孢被破裂,锈树皮部树脂道被破坏,出现流脂现

象,并疑结成淡黄色或灰黑色的小瘤状物。

该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劲基部,侧枝发病多在与主干部分叉处,病害可连年发生,使生长受到显著影响,严重时可导致上部枯死或整株死亡。 病源 该病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科,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ftaccidum Alb et Schw wintr危害所致。

发生规律 性孢子蜜液8月初开始出现在松树皮缝中。次年3月末至5月中旬自性孢子器下层组织处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包被破裂,锈孢子由风传播到转主寄生植物(如阴行草等)的叶及嫩茎上。如条件适宜,萌发经气孔侵入该植物,6-10天后在草叶背面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经风传播,可反复侵染阴行草叶片,嫩茎、萼片及果实。冬孢子柱于5月末到8月中旬陆续形成,成熟的冬孢子当年即可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又传播到马尾松针叶上,萌发后经气孔侵入,经1-3年后在枝干上产生性孢子器,从此完成整个循环。 防治措施

1 严格检疫,划定疫区,禁止疫区的苗木、幼树运到保护区。对发病率在40%以上的重病林,幼林进行小块皆伐,随后造成其它树种作为混交。

2 发病率在10%左右的林地,可通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用松焦油,不脱酚洗油涂干治疗。

3 用除莠剂除去林间转寄生植物,如用20%的2-4D丁酯,和食盐水喷灌转主寄生植物,也可用拉索、农达等除莠剂灭生,消灭转主植物,

黑点组成。后翅呈三角形,无斑纹,暗褐色。卵 椭圆形,粉红色,在针叶上呈串状排列。幼虫 体长60—80mm,深灰色,各节背面有橙红色或灰白色的不规则斑纹。背面有暗绿色宽纵带,两侧灰白色,第2、3节背面簇生兰黑色刚毛,腹面淡黄色。蛹 棕 褐色,体长20—30mm。茧 长椭圆形,黄褐色,附有黑色毒毛。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下及地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来年3月中旬开始出蛰活动,上树取食针叶,4月中下旬为害最凶,常把针叶食光,状似如火烧。老熟幼虫于4月底5月初开始吐丝在叶丛中结茧化蛹 ,5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飞翔力较强。卵产于针叶上,相连成串,或堆积成块,每雌可产卵300—600粒。5月下旬至此月上旬出现第1代幼虫,幼虫孵化后多群集针叶,啃食针叶边缘,呈许多缺刻,随后针叶枯缩。2龄幼虫分散为害,多自针叶先端向基部取食,但不食光,残留基部一小段。幼虫受惊即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或落地后迅速爬行,4龄后食量剧增,末龄幼虫食量最大。幼虫6—7龄,老熟后吐丝缀叶结茧化蛹。第1代5月底6月上旬为卵期,6月上旬至7 月中旬为幼虫期,7月下旬8月上旬为蛹 和成虫期。第2代7月底8月上旬为卵期,8月上、中旬至11月中旬为第2代2-3龄幼虫期。第2代幼虫危害至11月中旬越冬。故第2代又称为越冬代。

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林地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凡是针阔叶树混交林,松毛虫危害较轻。凡马尾 松纯林危害较严重,阳坡幼树纯林受害最重。

马尾松毛虫的天敌种类繁多,每个虫态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如寄生蜂、寄生蝇、蚂蚁、螳螂、猎蝽,食虫鸟类和病菌、病毒等,对马尾松毛虫的抑制作用都很大。马尾松毛虫,适应性强,繁殖快,灾害频繁。为了持续控制其灾害,近些年来,从综合涌现入手探索出反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区分为3种类型,因类制宜,分类施策,综合治理一套办法,达到可持续控制其灾害的目的。

第一种类型为常灾区。海拔200m以下丘陵地在面积为马尾松纯林,土壤贫脊,植被稀少,松林人为修枝过重,造成林地郁闭度小,覆盖率低,抑投影马尾松毛虫各种天敌因素极度降低故马尾松毛虫常在此猖獗成灾。

第二种类型为偶灾区。海拔200-400 m之间的半山区,且多接近于深山区,树龄较大,树势较旺,树木及动物种类较多,郁闭度较高,马尾松毛虫灾害量偶然性发生。

第三种类型为安全区。海拔600 m以上,地型地势比较复杂,山峦重叠,松林茂密,且多混交林,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杂,林内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优越。该区域内常处于有虫不成类状态。 防治措施

1 加强营林技术措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改造马尾松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林木自控能力。

2建立马尾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专门组织,坚持虫情监测,掌握虫情动态,安排、布署综合防治措施。 3生物措施

⑴释放赤眼蜂 对虫口密度1-3头/株,有虫株率30%,发生面积600HA-7000HA林地,在害虫卵期,应以45×10--7×10头/HA释放赤眼蜂;

⑵施放菌药 在幼虫期,对虫口密度1-3头/株,有虫株率50%,发生面积7000HA以上林地应施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10/ML,15KG/HA或施5 ×10/ML白僵菌粉剂,15KG/HA进行喷洒防治。

4 飞机喷药防治 在常灾或偶灾区当虫口密度3-5头/株,有虫株率50%以上,发生面积在7000ha以上林地,应采取飞机喷洒松毛虫质型多菌体病毒225 ×10 /ha或飞机超低容量喷25%灭幼脲胶悬剂375-750ml/ha进行防治,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5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225亿病毒含量/ha,加水进行喷雾防治,都能达到理想效果。或60ppm溴氰菊脂粉剂,11.45-15kg/ha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25%灭幼脲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用药量370-750ml/ha,防效达90%以上。 中华松针蚧

学名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同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别名 中华松梢蚧。

分布 河南省的三门峡、南阳、信阳市的卢氏、灵宝、南召、商城等县。

寄主及危害:寄主为油松、马尾松、黑松等松属植物。用口针刺入松

针组织吸取液汁,致使针叶枯黄。在豫西地区主要危害油松,三门峡每年发生6667hm2被害株率达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2—6头/束针叶。越冬若虫死亡率10—70%,成灾年份油松林80%松针枯死,林相似火烧一般,严重影响林木生长,连年危害造成树木死亡。 形态特征

雌成虫 略似纺锤形或长椭圆形,橙褐色,体长1.5—1.8mm;体节尚明显,体壁柔韧而有弹性;胸足3对,趋于退化,与虫体相比显著较小而弯曲;背疤数多,略呈圆形,主要分布在背部末端背面,腹面略平,末端凹陷呈钩叉状;虫体外被黑色革质蜡壳所包围。雄成虫 体长1.3—1.8mm,翅展3.5—4.0mm;头胸黑色,腹部黄褐色;前翅发达,膜质半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有钩状交尾器,具10余根银白色细长毛,斜伸向后方。卵 椭圆形,微小,初产时乳白色,后转为淡黄色;孵化前可透过卵壳看到2个黑色眼点。若虫 1龄初孵若虫长卵圆形,金黄色,胸足发达,固定寄生后变成黑色,体背有白色蜡质层;2龄无肢,若虫触角和足等附肢全部消失,口器特别发达,体壁革质,黑色,雌若虫较大,倒卵形,雄若虫较小,椭圆形;3龄雄若虫长椭圆形,口器退化,触角和足发达,外形似雌成虫,但其腹部背面无背疤,末端不向内凹陷。雄蛹 包被于椭圆形白茧中,前蛹橙褐色,脱皮后成蛹,蛹头胸部淡黄色,腹部褐色,附肢及翅芽灰白色。 生物学特性

在河南省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松针上越冬。3月份,越冬若虫开

始活动,2龄无肢若虫出现,雌雄分化,虫体迅速增大,是松树受害最严重的时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出现、交配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若虫孵化期,6月下旬至翌年5月上旬为寄生危害期。雌虫交配时先伸出桃红色交尾器,交配后收回,受精卵在雌虫体内发育。初孵若虫由蜕壳末端的圆裂孔爬出,活动1—2天后,在当年生新梢的针叶上营固定生活,体色由淡黄色变为深黑色,体形由倒卵形变成椭圆形。6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1龄若虫滞育期。中华松针蚧个体小,本身活动能力有限,主要靠风力、雨水冲刷和人为活动传播蔓延。 防治措施

1 加强检疫。中华松针蚧是河南省补充检疫对象,应严禁疫区苗木、原木等材料向非疫区调运。

2 营林措施。及时修枝间伐,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抗虫能力。 3 保护利用天敌。保护或引进释放松蚧瘿蚊、异色瓢虫、红缘瓢虫、红点唇瓢虫、大草蛉等天敌,对抑制中华松针蚧种群可起到一定作用。 4 化学防治。在距水源近的林区,可采用具有内吸作用的37%巨无敌乳油1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在缺水的高山林区可采用林丹或敌马烟剂以15kg/ha进行熏蒸防治,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松梢螟

学名 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鳞翅目,螟蛾科。 别名 微红梢斑螟

幼虫 体长7~10.5 mm。体色黄白。头、前胸背板及胸足黑褐色,背板中线及前缘、侧缘黄白色。单眼6对,其中靠近触角窝的3个单眼排列较紧密,成一直线。

蛹 黄褐色。雄蛹体长5.5~6.8 mm,雌蛹体长6.5~7.5 mm。腹部2~8节上各有两排小刺突,前排较粗壮稀疏,后排较小而密。9~10节各1排。臀棘6根,钩状。 生物学特性

在河南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针叶上越冬。卵期约9个月。越冬卵自然死亡率在30%以上。翌年5月初幼虫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爬至新梢,在叶芽或嫩叶基部钻蛀取食,并随时吐丝将咬断的针叶及粪便粘在一起,形成网状物,以保护自身。幼虫期约2个月。幼虫老熟后,向下爬至老叶上,将数根针叶缀在一起,居中化蛹。7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20天左右。7月下旬成虫始现,8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蛹室留在卷叶的上端。羽化时间集中在早晨5~7时,此时羽化数占羽化数的80%以上。成虫寿命平均9天,最长18天。晴朗无风的傍晚,成虫最活跃。成虫趋光性强。每雌蛾产卵30粒左右。卵多产在主梢及侧梢中、上部的针叶正面近基部处。每根针叶上一般只产1粒,偶见多粒。

此虫主要发生于15~25年生人工油松林中。为害程度,一般阳坡重于阴坡,疏林重于密林,纯林重于混交林,林缘重于林内,顶梢重于侧梢,树冠南侧重于北侧。 防治措施

1 加强抚育管理,10~12月份,在树蔸周围进行松土抚育。把越冬茧翻出地面冻死,或组织人员捡茧,减少来年的虫口基数。 2 严禁带虫苗木输出,以免扩大蔓延为害。 3 利用灯光诱杀成虫 。

4 化学防治:在越冬幼虫出蜇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健时期,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20%速灭杀酊2000-3000倍液或5%来福灵感000倍液喷雾,均可杀灭幼虫。 侧柏毒蛾

学名 Parocneria furra Leech 鳞翅目毒蛾科。 别名 柏毒蛾。

分布 河南省的洛阳、郑州、新乡、安阳等地。

寄主及危害 寄主为侧柏、松柏和扁柏。林木被害后,叶片尖端被食,基部光秃,随后逐变黄,枯萎脱落,严重影响林木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 体成褐色,体长14~20 mm,翅展17~33 mm。雌虫触角灰白色呈短栉齿状。前翅浅灰色,翅面有不显著的齿状波纹,近中室处有一暗色斑点,外缘较暗,布有若干黑斑,后翅浅黑色,带花纹。雄虫触角灰黑色,呈羽毛状,体色较雌虫深,为深近灰褐色,前翅花纹完全消失。卵 扁圆球形,初产时为青绿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幼虫:老熟时体长23 mm,全体近灰褐色,形成较宽的纵带。在纵带两边镶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斑点,相连如带。腹部第6、7节背面中央各有一个淡红

色的翻缩线。身体各节具有黄褐色毛瘤,上着生粗细不一的刚毛。蛹 灰褐色,头顶具毛丛,腹部各节具有灰褐色的斑点,上生白色细毛,腹末具有深褐色的钩状毛。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内越冬。次年3月幼虫出蛰,危害刚萌发的嫩叶尖端,形成叶基部光秃,逐渐枯黄脱落,幼虫夜晚取食活动,白天潜伏于树皮下或树内,老熟后,在叶片间、树皮下或也洞内吐丝结薄茧、化蛹,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卵产于叶柄、叶片上。第1代幼虫于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出现成虫。9月上中旬出现第2代幼虫。即在树干的缝隙间、树皮下或树洞内隐伏,傍晚又爬出向树冠迁移取食危害。危害一段时间后,幼虫即在树皮缝内蛰伏越冬。成虫具趋光性。

卵期天敌有跳小蜂,幼虫天敌有家蚕追寄蝇、狭颊寄蝇,蛹期天敌有广大腿小蜂、黄绒茧蜂。此外,还发现有鸟类、蜘蛛、蚂蚁、螳螂、胡蜂等。 防治措施

1 灯光诱杀成虫。

2 喷洒50%敌百虫乳油500~800倍液,苏特灵、Bt800~1200倍液。 3 在侧柏成片林内悬挂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杉梢小卷蛾

学名 Phyacionia duplana Hubner 鳞翅目,卷叶蛾科。 别名 夏稍小卷叶蛾。

分布 河南省的信阳市。

寄主与危害 寄主有杉木。幼虫专食杉树的嫩梢(主、侧梢),严重被害梢达80%以上,减少高生长的50%以。严重影响植株成材。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5-6.5mm,翅展12-15mm。触角丝状,各节背面基部杏黄色,端部黑褐色;下唇须杏黄色,向前伸,第二节末端膨大,外侧有褐色斑,末节略下垂。前翅深黑褐色,基部有2条平行斑,向外有“X”形条斑,沿外缘还有1条斑,在顶角和前缘处分为三叉状,条斑都呈杏黄色,中间有银条;后翅浅褐黑色,无斑纹,前缘部分浅灰色。前、中足黑褐色,胫节有灰白色环状纹3个;后足灰褐色,有4个灰白色环状纹。卵 扁椭圆形,长约0.7-0.8mm,乳白色,胶汁状,近孵化时色变深,呈黑褐色。幼虫 体长8-10mm。头、前胸背板及肛上板暗红褐色,体紫红褐色,每节中间有白色环。蛹 体长4.5-6.5mm。腹部各节背面有2排大小不同的刺,前排大,后排小。腹末具大小、粗细相等的8根钩状臀棘。 生物学特性

杉梢小卷蛾在河南省1年发生2-3代,以蛹在被害枝梢内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羽化。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活动危害,4月底至5月中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第2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危害,在6月上、中旬危害最烈。这代幼虫化蛹不整齐,开始世代分化,大多数幼虫在6月中旬化蛹,部分延至7月下旬与第3代幼虫同时化蛹,还有少数延至9月上、中旬才化蛹。6月中旬化的蛹,

多数在6月下旬羽化,产生第3代幼虫于7月上、中旬危害;少数延至7月底8月上、中旬羽化,此时产生的3代幼虫于8月初危害,还有少数蛹延至翌年春羽化。由于2、3代幼虫期长短差异较大,故在8月初至9月中旬常有2、3代幼虫同时危害,不易区分。

成虫羽化多在10-12时。羽化后,蛹壳留在羽化孔上,一半外露。成虫白天一般不活动,遇惊时迅速飞逃。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羽化后第2天当晚开始交尾,交尾后第2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阳光充足、生长良好、林分密度较小、树高2.5-5m、树龄4—5年生的幼林中;也有少数产在树高2.5m以下或5m以上的林分内,但在10m以上的林分中产卵很少。卵散产在嫩梢叶背主脉边缘上,1个嫩梢1粒,少数2-3粒,偶尔也有7-10粒的,往往在1株树上或附近几株树上连续产卵10粒。每只雌蛾可产卵40粒左右,室内饲养平均产卵量为45粒,最多的可达96粒。成虫寿命:越冬代雌蛾4-12天,平均8.6天;雄蛾5-12天,平均8.2天;第1代3-13天,平均8天;第2代6天;其余各代均为4天左右。

卵期约1周左右,一般在5-6时孵化。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先在嫩梢上爬行,10多分钟后蛀入嫩梢内层叶缘取食,也有孵化后即蛀入内层取食的。1-2龄期间,食叶2-3枚,,只食部分叶缘,食量小,排粪少,粪粒细。3龄后幼虫蛀入梢内取食,食量增大,粪量增多,粪粒也大,呈暗红褐色,堆积在梢尖上。3-4龄后幼虫感觉灵敏,爬行迅速,有转移习性。各代幼虫一生可转移1-2次,危害2-3个梢头,但多为2个。一般1个梢内只有1条幼虫,但危害严重时,也有2-3

分布 河南省的三门峡、洛阳、南阳、信阳、安阳、焦作、济源等市。 寄主及危害特点

寄主为马尾松、油松、黑松、赤松、黄山松、华山松、火炬松、湿地松、雪松等。以幼虫钻蛀主梢,引起侧梢丛生,树冠呈扫帚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幼虫蛀食球果影响种子产量,也可蛀食幼树枝干,造成幼树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长10—16mm,翅展26—30mm;雄成虫略小,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雄虫触角有细毛,基部有鳞片状突起。前翅灰褐色,有3条灰白色波状横带,中室有1 个灰白色肾形斑纹,径脉分4支,R3、R4基部合并。后翅灰白色,无斑纹,M2与M3共柄,足黑褐色。卵 椭圆形,有光泽,长约0.8mm,黄白色,将孵化时变为樱红色。幼虫 体淡褐色,少数为淡绿色。头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及腹部各节有4对褐色毛片,背面的两对较小,呈梯形排列,侧面的两对较大。蛹 黄褐色,体长11—15mm,腹部末节背面有粗糙的横纹,末端有一块黑褐色的骨化皱褶狭条,其上生有细长臀棘6根,其端部卷曲,中央两根较长,两侧4根较短。 生物学特性

在河南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被害梢的蛀道、受害球果内及枝干伤口皮下等处越冬。出现期分别为越冬代5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8月上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11月份幼虫开始越冬。各代成虫期较长,其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成

虫羽化时,穿破堵塞在蛹室上端的薄网而出,蛹壳仍留在蛹室内,不外露。羽化多在11时左右,成虫白天静伏于树梢顶端的针叶茎部,19-21时飞翔活动,并取食补充营养。具趋光性。雌蛾产卵量最多78粒,最少14粒,平均44粒,卵散产,产在被害梢针叶和凹槽处,每梢1-2粒,还有产在被害球果鳞脐或树皮伤疤处。卵期6-8天,成虫寿命3-5天。初产卵黄白色,1天后卵壳出现不规则红斑,3天后卵呈樱红色,5-6天后孵化出幼虫,孵化率70-79%。幼虫5龄,初孵化幼虫迅速爬到旧虫道内隐蔽,取食旧虫道内的木屑等。4-5天脱皮1次,从旧虫道内爬出,吐丝下垂,有时随风飘荡,有时在植株上爬行。爬到主梢或侧梢进行危害,也有幼虫危害球果。危害时先啃食嫩皮,形成约指头大小的伤痕,被害处有松脂凝聚,以后蛀入髓心,蛀道长13-28cm,直径约2.5cm,大多蛀害直径0.8-1cm的嫩梢,从梢的近中部蛀入。蛀孔圆形,蛀孔外有蛀屑及粪便堆积。3龄幼虫有迁移习性,从原被害梢转移到新梢危害。所以在调查中往往发现不少被害梢内无虫的现象。越冬幼虫于4月初至中旬开始活动,继续蛀食危害,向下蛀到2年生枝条内,一部分转移到新梢危害。被害新梢呈钩状弯曲。老熟幼虫化蛹于被害梢虫道上端。化蛹前先咬1个羽化孔,在羽化孔下面做一蛹室,吐丝粘连木屑封闭孔口,并用丝织成网堵塞蛹室两端,幼虫在室内头部向上,静伏不动,2-3天后化蛹。蛹一般不动,遇惊扰即用腹节与虫道四壁磨擦向上移动。蛹期最长17-19天,最短10-12天,平均16天左右,羽化率90%以上。松梢螟大多发生在郁闭度小,生长不良,4-10年生幼林。

松梢螟幼虫期的主要天敌有长足茧蜂,寄生率15-20%。蛹期有寄生于蛹的广大腿蜂。 防治措施

1 加强幼林抚育,促使幼林提早郁闭,可减轻危害。修枝时留茬要短,切口要平,减少枝干伤口,防止成虫在伤口产卵。

2 利用冬闲时间,组织群众摘除被害干梢、虫果,集中处理,可有效压低虫口密度。

3 在母树林、种子园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 4 灯光诱杀成虫。 落叶松鞘蛾

学名 Coleophora dahurica Falkovitsh,鳞翅目,鞘蛾科。 别名 兴安落叶松鞘蛾。

分布 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卢氏县,是于80年代随种子调运而传入该地的。

寄主及危害特点

寄主为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幼虫取食落叶松叶肉,大发生时针叶被蚕食70%以上,林分一片枯黄,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种实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3—4mm,翅展8.5—11mm;头部光滑,无单眼,触角丝状,26—28节,与身体几乎相等;翅狭长,被银灰色鳞片,后缘具长缘毛,

有光泽,前翅顶端1/3部分颜色稍浅;雌蛾颜色浅,腹部较粗大,雄蛾颜色稍深,腹部细而短。卵 黄色,半球形,表面有10—13条宽度均匀的棱起。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5mm,黄褐色,头及前胸背板黑褐色,闪亮光,腹足退化。蛹 黑褐色,长约3mm,雄蛹前翅明显超过腹端,雌蛹前翅一般不超过腹端。 生物学特性

在卢氏县淇河林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带着筒巢在短枝上、小枝基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10日前后开始活动,取食芽苞,嫩叶开放后,幼虫即潜入针叶中蚕食叶肉,针叶被害后,仅残留表皮,干缩成灰白色。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针叶枯黄。5月5日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5月28日前后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雄蛾在林间飞舞寻找雌蛾交配,每头雌蛾平均产卵量20—40粒,6月下旬幼虫孵化,7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咬破卵壳底部,直接钻入叶内蛀食叶肉。9月末幼虫开始缀鞘,10月中旬陆续入蛰。越冬幼虫在树冠上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中、下层最多,上层最少;在枝条上的水平分布是当年生枝段上虫数最少,2年生以上枝段上最多。通常15—35年生落叶松林受害较重,华北落叶松较日本落叶松受害重,纯林较混交林危害重。一般林缘、林间空地及郁闭度小的林分虫口密度高、危害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虫口密度较低、危害轻。

天敌 主要天敌有山雀类、蜘蛛、蚂蚁以及金小蜂、姬蜂、茧蜂等。 防治措施

1 营林措施。加强营林工作,合理抚育,增强树势,促使林分早日郁闭;大力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抗虫性。

2 生物防治。人工悬挂鸟巢,招引益鸟;人工迁移蚁巢,增加鞘蛾天敌种群,提高天敌控灾能力。

3 化学防治。成虫羽化盛期的早晨或傍晚,用敌马烟剂或林丹烟剂,以每hm215kg的药剂进行烟熏,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松阿扁叶蜂

学名 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 ,膜翅目,广腰亚目,扁叶蜂科。 别名 松扁叶蜂。

分布 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卢氏县。 寄主及危害特点

寄主为油松、赤松、樟子松,在河南省危害油松。松阿扁叶蜂以幼虫取食针叶,大发生时针叶受害率达80%以上,枝梢上布满残渣和粪屑,林分似火烧一般。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黑色,背腹面高度扁平,有侧脊,腹部腹面黄色,头胸部具黄色块斑;触角丝状,柄节及鞭节端部黑色,中间黄色;翅淡灰黄色,透明,翅痣黄色,翅脉黑褐色,顶角及外缘有凸饰,色较暗,微带暗紫色光泽。雌虫体长13-15mm,头及腹部黄色斑块较淡,腹部末端被包含锯状产卵管的鞘所分裂,触角35-38节;雄虫体长10-12mm,

触角33-36节,柄节只背面为黑色,腹部腹面黄色,具光泽,足前侧褐黄色透明,腹部末端腹面完整,两侧具掌状抱握器一对。卵 舟形,浑白色,长3mm,孵化前变成浅灰色。幼虫 体扁平,长17-25mm,绿色,背深绿色,头褐色,越冬后部分变成淡绿色,侧脊泛红。蛹 雌蛹棕黄色,长15-19mm,雄蛹浅黄色,长11-13 毫米,蛹羽化前呈黑色。 生物学特性

在河南省1年发生1代,各虫态发育相对整齐。在卢氏东湾林场,树下越冬幼虫3月下旬(22日前后)开始化蛹,4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3-17天。5月上旬(8日前后)成虫大量羽化,并开始产卵,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每个雌虫平均产卵36.8粒,最多达42 粒。卵期14-18天,5月下旬幼虫大量孵化并进入为害期。幼虫为害时间35—40天,6月上旬至下旬为危害盛期,6月下旬(25日前后)幼虫老熟下树,在树冠下土层中越夏越冬。

松阿扁叶蜂成虫多集中在晴天羽化,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在针叶上取食形成小缺刻。成虫受惊后落地假死,不久即飞翔逃跑,夜间不活动,对白光(日光灯)亦无反应。成虫寿命17-20天,靠成虫飞翔扩散传播。幼虫孵化时,用上颚在卵的一端咬一小孔,钻出后爬至针叶基部吐丝3-5根结网,居其中。约1小时左右,开始咬断针叶拖回网内取食。3龄后幼虫转移到当年新梢基部吐丝做巢定居。巢圆筒形,长28mm,直径3-4mm,前口大,为取食口,后口小,为排粪孔。幼虫受惊后迅速退回巢内,并有吐丝下垂习性。幼虫有迁移习性,末成熟前迁移时,

用背部附着树干表面,靠头部左右摆动吐丝结“之”字形丝网,然后用胸足攀缘,如登梯状蠕动前行。老熟幼虫从前口爬出坠地,爬行5-6分钟后钻入土中,于5-10cm深土层中做椭圆形土室越夏越冬,土室内面光滑,长10-15mm,宽5-8mm,幼虫于土室中约九个月,直到翌年五月上旬羽化后钻出土室。

松阿扁叶蜂成虫在林间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在山口风大的地方及山粱上土壤瘠薄的地方分布较少,阳坡避风处及山沟里土层深厚处虫口密度较高。成虫群聚飞翔,在林中呈团状分布,喜于透光好的松林上产卵。一般枝下高3—4m、立地条件好、郁闭度小的林分和次生林虫害最重,其次是间伐后郁闭度小的中龄林,树干枝叶稠密、枝下高低的幼林以及林相整齐、生长势旺盛、郁闭度大、通透性差的松林受害最轻。同龄林分中,阳坡较阴坡虫口密度高。冬季降水偏多、温度偏低的年份不利于松阿扁叶蜂幼虫越冬,遇暖冬干燥年份越冬幼虫死亡率低、化蛹率高。大风低温多雨不利于松阿扁叶蜂成虫活动和卵的发育,而且会增加幼虫死亡率,制约种群增长;春季温暖干燥有利于成虫活动,促进卵与幼虫发育及种群增长。在卢氏东湾林场, 松阿扁叶蜂每头幼虫平均取食针叶束总长度171cm,约25-28束针叶(折合针叶鲜重2.2g)。油松人工林针叶损失率为40%时达到经济阈值,测算7年、13年、18年、25年油松林松阿扁叶蜂幼虫防治指标每株有虫分别为292.90头、352.71头、461.15头、943.04头。 防治措施

1 科学营林。华山松、黑松具有抗虫性,可营造混交林。加强天然次

生林的抚育管理,提高郁闭度;对大面积油松纯林,要营造防虫、防火林带、补种阔叶树种,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抗虫害能力。 2 生物防治。白僵菌、绿僵菌及细菌感染的越冬幼虫死亡率约20%;越冬期鸟类及其它哺乳动物刨食松阿扁叶蜂幼虫,有的树下几乎全部被翻过,绝大部分幼虫被捕食;黑蚂蚁可取食虫卵,这些都是影响松阿扁叶蜂虫口密度的重要因素。补充病原菌、保护天敌生物,增强控制松阿扁叶蜂的能力。

3 化学防治。在成虫羽化高峰后、产卵盛期前,在林区内按25m×26m间距布置放烟点,用“林丹烟剂”或“敌马烟剂”15kg/ha,于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组织放烟防治,无风天气、烟雾弥漫4分钟以上时,平均防治效果达77%,85%可有效控制其灾害。 油松毛虫

学名 Dendro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鳞翅目,枯叶蛾科。 分布 河南省分布于安阳市的林州市、三门峡市的卢氏县等地。 寄主 寄主为油松。 形态特征

成虫 雌体长23-30mm,翅展57-75mm;雄体长20-28mm,翅展45-61mm。体色为棕褐或深褐,斑纹较马尾松毛虫清晰。雌蛾前翅没有白色斑纹是和赤松毛虫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中室斑点较小,亚外缘斑列黑色,各斑略成新月形,斑列常为9个组成,7、8、9三斑斜列,内侧衬有

淡棕色斑。雄蛾中室斑点较雌蛾小,亚外缘斑列内侧呈棕色,触角鞭节淡黄色或褐色,节枝褐色。卵 椭圆形,长1.7mm,宽1.2mm。初产时色泽较浅,精孔端淡绿色,另一端为粉红色,孵化前呈紫红色。幼虫 初孵幼虫头部棕黄色,体背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4-72mm,灰黑色,体侧有长毛。额区中央有一块状深褐斑,各体节纵带上白斑不明显,每节前方由纵带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腹面棕黄色,每节上生有黑褐斑纹,两侧密被灰白色绒毛。蛹 栗褐色或晴红褐色,臀棘短,末端稍弯曲,或卷曲,呈近圆形,雌蛹长23-32mm,雄蛹长20-26mm。茧 灰白色或淡褐色,附有黑色毒毛。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1代,多以4龄幼虫在树根周围的枯枝落叶层,能活动的石块下、草根盘结和上面有覆盖物的林地凹坑中越冬。多卷曲成团。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5.7℃时,开始上树危害,6月中旬结茧化蛹,蛹期28-34天,7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开始产卵,7月中、下旬出现幼虫,10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达到3.6℃左右时,下树越冬。

成虫多于傍晚16-20时羽化,在当晚或次日晚交尾后即产卵。卵成堆产于树冠上部当年生的松针上。每卵块数十粒到500多粒不等。成虫有趋光性和周围林分迁飞产卵的习性。幼虫孵化时有取食卵壳的习性。1—2龄幼虫群居并能吐丝下垂。先取食卵堆周围的松针,将针叶边缘咬成缺刻状,造成枯萎卷缩,呈帚状针丛,一头幼虫一生约取食400—500根松针。油松毛虫在林州市每年有2个危害高峰期,即5月初

至7月末;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油松毛虫老熟幼虫在针丛、树干及杂草灌丛、树冠下部结茧。 防治措施

1 加强营林技术措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修枝,提高林业自控能力。

2 油松毛虫的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始期,按60亩设置一黑光灯诱杀成虫,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可达到预防和除治。 3 卵期每亩可释放赤眼蜂3—5万头进行防治,寄生率达80%以上。 4 幼虫期可用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为1亿孢子/ml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白僵菌菌粉含量50亿/克,亩用量1000克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在林间并有再侵染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亩用150亿病毒含量,加水喷雾防治,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5 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kg/ha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亩用有效成份6g。飞机超低量喷洒675-750 ml/ha,防治效果达90%以上,并对存活蛹,成虫发育畸形,不能正常交尾产卵。 松黑天牛

学名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属鞘翅目,天牛科。 别名 松褐天牛、松天牛。

分布 河南省分布于信阳、三门峡、郑州市。主要危害马尾松,其次

危害黑松、雪松、落叶松、油松、华山松、柏、杉,大量侵入,引起成片松树枯死,。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该病一旦从江、皖等省传入,将使我省松林面临严重威胁。

形态特征 体长15-28mm,宽4.5mm,橙黄色至赤褐色。触角栗色,雄虫触角第1、第2节全部和第3节基部具有稀疏的灰白色绒毛;雌虫触角除末端2、3节外,其余各节大都灰白色,只末端1小环为深色。雄虫触角超过体长1倍多;雌虫触角约超出1/3。前胸宽大于长,多皱纹,侧刺突较大。前胸背板有2条相当阔的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色绒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的黑色及灰白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腹面及足杂有灰白色绒毛。卵 长约4mm,乳白色,略呈镰刀形。幼虫 乳白色、扁圆筒形,老熟时体长可达43mm。头部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状横纹。蛹 乳白色,圆筒形,体长20-26mm。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蛹历期12-20天。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经6-8天才从木质部内咬一圆形、直径8-10mm的羽化孔外出,时间多在傍晚和夜间。雌成虫寿命35-66天,雄成虫寿命42-98天。雌雄性比约1:1。。5月为成虫活动盛期。幼虫历期280-320天。成虫羽化后活动分3个时期,即移动分散期、补充营养期和产卵期。开始补充营养时,主要在树干和1-2年生的嫩枝上,以后则逐渐移向多年生枝取食。成虫喜欢2年生枝,补充营养

后期成虫几乎不再移动,一般在虫道外活动10天左右开始产卵。产卵前在树干上咬刻槽,然后将产卵管从刻槽伸入树皮下产卵,交尾和产卵都在夜晚进行。每头雌虫一生产卵约100-200粒。衰弱木和新伐倒木能引诱成虫产卵。

成虫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成虫从木质部外出后,体表即有线虫附着,但大部分线虫在体内,并以头、胸部最多,可分布在整个气管系统内,1头成虫保持线虫数最高可达289000条,一般在成虫羽化外出后2-3周,线虫脱离虫体,脱出率约43-70%,脱离的线虫能侵入树干危害。

幼虫共5龄,1龄幼虫在内皮取食,2龄在边材表面取食,在内皮和边材形成不规则的平坑,导致树木输导系统受到破坏。幼虫向木质部内蛀害约在3-4龄期,秋天穿凿扁圆形孔侵入木质部3-4mm后向上或向下蛀纵坑道,纵坑长约5-10cm,然后弯向外蛀食到边材在坑道末端筑蛹室化蛹,整个坑道呈“U”字形。幼虫蛀食时发出嚓嚓的响声,蛀屑纤维状,除蛹室附近留下少许蛀屑外,大部均推出堆积树皮下,坑道内很干净。

成虫产卵活动需要较多的光线,在温度20℃左右最适宜。故一般在稀疏林分发生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则以林缘木受害最多,或林中空地先发生,再向四周蔓延。伐倒木如不及时运出林外,留在林中过夏,或不经剥皮处理,则很快受此虫侵害,成虫迁移距离1.0-2.4km。 天敌有病原微生物、寄生性线虫、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蜘蛛、鸟等。

防治措施

1 检疫控制。在松墨天牛发生区和保护区之间,应严格实行检疫制度,对可能携带该天牛的苗木、原木木材等实行检疫。检验有无该天牛的卵槽、浸入孔、虫道及活体,按检疫法规处理。

2 加强林业措施,提高林分抗性。选育适合当地树种,营造混交林,其中,以块状、带状混交较好,选用泡桐、刺槐等抗性强的树种;定期清除树干上的萌生枝条,保护树干光滑,改善林地通风透光状况,阻止成虫产卵和改变卵的孵化条件;伐除枯立木、濒死木、风折木,以调整林分疏密度,增强林势,注意保护天敌。

3 饵木诱杀。用已受害严重,无利用价值的松树为饵木,注入百草枯或乙烯利,刺激松脂分泌量增多,引诱松墨天牛成虫在饵木上产卵,以便集中消灭之。 双条杉天牛

学名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鞘翅目,天牛科。 分布 分布河南省的信阳等地。

寄主及危害 寄主为杉木、松、柳杉、柏。随着杉木林基地的营造,此虫成为杉木的重要害虫之一。也是国内重点检疫对象。 形态特征

成虫 雄虫体长11—17.2mm ,雌虫体长10.6—18.5mm,全体密被黄色短绒毛。头,前胸黑色。前胸背面有5个瘤突。鞘翅黑色,有两条棕黄色横带。卵 长2mm,白色,椭圆形。幼虫 初龄幼虫淡红色,老

熟幼虫体长22mm,前胸宽4mm,乳白色,圆筒形略扁,前胸背板有4块略呈三角形的黄褐色斑纹。蛹 长20—25mm,淡黄色。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成虫离地面高2m以下主干边材中,也可以幼虫在枯死木和离地面4—5m高的边材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3月中、下旬开始产卵,下旬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内危害,8月下旬在木质蛀道中化蛹, 9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进入越冬阶段。成虫羽化后不需补充营养。晴天活动时飞翔力较强。成虫多在14—22时进行交尾产卵,其余时间钻在树皮缝、树洞、伤疤及干基的松土内潜伏不动,不易被发现。雌雄成虫可多次进行交尾,并有边交尾边产卵习性。喜向阳、避风的新修的枝、刚采伐的树干、木桩以及被压木、衰弱木树皮裂缝和伤疤处单产卵1—10粒不等。每头雌虫平均产卵40-60粒,卵期7—14天,自然孵化率很高。

幼虫孵化1—2天后蛀入皮层,蛀入后在木质部表面形成多条不规则的扁平蛀道,或横断树干斜伸,蛀道内充满黄白色粪屑。蛀道最长可达20cm,宽7.5-2cm ,深0.4 cm。5月中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树干受害后树皮易于剥落。衰弱木被害后,上部即枯死,连续受害便可使整株死亡。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中蛀成深0.6 cm,长3—5cm的蛀道,并在顶端筑1个椭圆形蛹室在内化蛹,蛹期约10天。9月陆续羽化为成虫越冬。2年发生1代的则是第1年发生滞育,以幼虫在木质部边材的虫道内越冬,到第2年秋完成世代发育,以成虫越

冬,形成2年1代。其虫体一般比1年1代的大。 防治措施

1 对调运带虫原木采用溴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小时或72小时;或将虫害木浸泡水中1个月以上进行水处理,或将原木剥皮后用细枝条蘸取20%杀灭菊脂乳油20倍液,或25%蛾蚜灵可湿性粉剂20倍液,或2.5 %溴氰菊脂10倍液,插入虫道毒杀害虫。

2 用绿色威雷、氯氰菊酯胶囊、8%对硫磷乳剂100-200倍液涂干杀卵;或用30%杀锌乳油、20%氰戊菊脂乳油、20%甲氰菊脂乳油、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液喷射树干杀初孵幼虫或侵食韧皮部的幼龄幼虫。

3 3月初至4月底,利用直径5cm以上,长1.5m的新鲜柏木,去掉枝叶,每10根一堆,放在有虫林间,引诱成虫产卵,于5月底,将皮揭折掉,集中消灭幼虫。

4、及时伐除虫害木、衰弱木、濒死木、枯死木,集中处理杀死幼虫和成虫,和捡净林内枝桠。 松黄叶蜂

学名 Neodiprion sertifer Geoffroy 膜翅目,锯角叶蜂科。 分布 河南省的三门峡、南阳等市均有发生。

寄主及危害 寄主为油松、赤松、华山松、马尾松。被害叶片呈网状。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7-11mm,翅展15-22mm,雌虫粗状。全身黄褐色,触角栉齿状23节,基部两节黄褐色,第三节以下呈锯齿状,渐向末端尖细;触角鞭节带黄褐色阴影。雌雄虫头部均较宽,披短毛,额部刻点密而不显;中胸背板平滑,小质片前缘呈较狭的倒“V”形,翅均透明。卵:船底形,长1.8毫米,白色,后呈紫色。幼虫:老熟时体长25毫米,头部深黑色,有光泽;胴部淡黄绿色,背部发亮。暗色纵纹条,刚毛少;体壁多褶皱,褶顶有一横列带刚毛之黑点,着尾二节黑点多;足11对。蛹:淡黄色,长约10毫米。茧圆筒形,灰褐色。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1代,以卵越冬。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5月上中旬达为害盛期,5月末6月初幼虫老熟结茧,9月初化蛹,9月末10月初成虫羽化产卵。幼虫初群集取食,先至针叶顶 端 稍下处啃食周围而残存中部。3龄以后则取食整个针叶,当全株针叶被吃光时,常成群迁移为害。幼虫如遇惊扰即将尾部翘起,并口吐黄绿色液体以示警戒。幼虫老熟后主要分散在树冠垂直投影下的枯枝上,白天飞翔于树冠上,行动迅速,多产卵于树冠阳面枝梢顶端的针叶中。卵成排,一个针叶上一般有卵5~23粒。 防治措施

1 在幼龄林里可利用幼龄幼虫的群集性,于4月进行人工捕杀。 2 4月末5月初喷洒50%敌敌畏乳液、90%敌百虫、20%杀灭菊酯乳油1300倍液;也可用每毫升含2~3亿孢子的苏云金杆菌液毒杀幼虫,在

郁闭度较大的林分内,用杀虫烟剂,每亩1~2斤,熏杀幼虫。 松毒蛾

学名 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 属鳞翅目毒蛾科。 别名 松茸毒蛾,

寄主及危害 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火炬松等,幼虫暴食松树针叶,成灾面积大,成灾频率高,严重影响松树生长和松脂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 体暗灰带淡褐棕色。雄蛾体长14-16mm,翅展35-40mm;雌蛾18-20mm,翅展45-50mm。触角灰白栉齿黄褐色。前翅灰白色,具多条不规则的锯齿状曲折和波状黑褐色斑纹;后翅雌蛾暗灰色,雄蛾灰黑色,基半部色较浅;前后翅反面中央都有一显明的灰黑斑。卵 圆馒头形,直径0.8 –0.9mm,灰白色,顶部色较暗。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5-40mm,体棕黄色,有毛瘤,杂有不规则的青黑色斑点和纵线,散披黑色长毛。头橘红色。前胸及第8腹节背面两侧各有蓝黑色的长毛束,腹背第1至第4节生有黄褐色毛刷,竖立如马鬃,第7腹节背面有翻缩腺。蛹 长12-15mm,宽约6mm,褐色背面有毛丛。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羽化时间多在当晚或黎明,成虫趋光性强,交尾时间可长达1天。交尾后当晚即可产卵,卵产在松针上排列成团,每团50-60粒,1只雌蛾可产卵250粒左右。卵历期第1代8-9天,第2代6-7天。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以扩散。幼虫共7龄,1-2龄取食针边缘,3龄后取食整叶,食量很大,1条虫2生要吃针叶250-300枚。第1

代幼虫5-6月为害,至7月上、中旬下树结茧化蛹,大部分茧在林间石块下、土洞内、杂树桩空隙间,少数结在松树皮裂隙和分枝部位。7月底、8月上旬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为害。9月底、10月初第2代幼虫老熟,先后下树结茧化蛹越冬。蛹有许多寄生天敌,其中以寄蝇、姬蜂、小茧蜂较常见,寄生率可高达40%以上,对抑制此虫大发生有一定作用。 防治措施

1 此虫有群集在林间石块下,树桩凹洞里结茧的习性,组织人工采茧扑杀。

2 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可于成虫羽化盛期,灯光诱杀。

3 幼虫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灭幼脲Ⅲ号250倍液喷雾,或2.5%敌杀死5000-8000倍液喷雾,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日本松干蚧

日本松干蚧 Matsucoccns matsumurae Kuwana 同翅目,珠蚧科。 分布及危害 分布于,危害7-15年生赤松、油松、黑松以及马尾松幼树的枝干。

日本松干蚧是我国对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由于它繁殖力强、寄生部位分散、传播途径广,一旦发生,就难于彻底根除,松树被害后枝干下弯,针叶枯黄,以致逐渐干枯或引起松干枯病槿次期性树干害虫侵入而大面积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性体长2.5-3.3mm,卵圆形,橙褐色,体扁,体壁

柔软,体节不明显,前端略狭,后部较宽。触角9节,念珠状,口器退化,单眼1对,胸足3对,胸气门2对,腹气门7对,腹部末端钝圆,有一纵裂A形生殖孔。雄性体长1.3-1.5mm,翅展3.5-3.9mm,胸部特别发达,黑色。复眼大,口器退化。触角10节,胸足3对,细长。前翅发达,半透明,有明显的羽状纹。后翅退化成平衡棍。腹部第7、9节背面各有1隆起,其上有管状线10多根,分泌白色蜡丝。腹末有一个钩状的交尾器。卵 长约0.24mm,宽约0.14mm。椭圆形,初产时黄色,后变为暗黄色,孵化前卵的一端可透见2个黑色眼点。若虫 初孵若虫体长0.26mm,长椭圆形,橙黄色。触角6节,单眼1对,口器发达,喙圆锥状,口针极长,卷于腹内。胸足3对,腹末有长短尾毛各1对。1龄寄生若虫由梭形变为梨形,体长0.42mm,宽0.32mm,橙褐色。虫体背面有明显成对的白色蜡条,腹面有触角、胸足等附肢;2龄若虫无附肢,触角、眼、足全部消失,口器特别发达。雌雄分化显著。无肢雄性若虫体小,体宽约1mm,椭圆形。无肢雌性若虫体较大,体宽约1.8mm,扁圆形,橙褐色;3龄雄性若虫,体长1.5mm,长椭圆形,橙褐色,口器退化,触角9节。胸足发达,腹末无A形臀裂。 雄蛹 包被于椭圆形白色小茧中,分预蛹和蛹两个时期,预蛹与雌若虫相似,胸背隆起,形成翅芽。蛹头部淡褐色,眼器紫褐色,跗肢灰白色。腹部9节,褐色,末端呈圆锥形。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2代,以1龄寄生若虫潜于树皮裂缝内越冬或越夏。成虫第1次集中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2次集中出现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若虫每个世代各有一次隐蔽期和显露期。越冬

代(第2代)若虫的隐蔽期,自9月上旬开始,到次年3月下旬及4月上旬。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代若虫的显露期,此期各虫态均大量出现,比较集中。第1代若虫的隐蔽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显露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此期各虫态参差不齐。

成虫为雌雄异型。3龄雄若虫经结茧化蛹羽化为成虫;雌若虫最后一次脱皮后即为成虫。成虫羽化后可交配,第二天开始产卵,约经3-5天产完。交配后的雌成虫能活5-7天,未交配的最长可达16天。雄性成虫寿命最短为5小时,最长为13小时。雌虫平均可产卵223粒,最高达520粒。产卵盛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及8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后分泌蜡丝,将卵包裹起来,形成卵囊。卵主要产在轮枝节、树皮裂缝、球果鳞片、新梢叶基等处。第一代卵期9-12天,第二代为13-21天。初孵若虫沿树木枝干爬行,1-2天后寻找背阴面的树皮缝、顶芽及顺鞘基部潜伏固定,开始营寄生生活。该虫主要寄生于3-4年生枝条及10年以下的主干上。1龄寄生若虫脱皮后,虫体逐渐增大,开始显露。2龄无肢雄若虫脱皮即为3龄雄若虫,沿树木的枝干爬行,在粗糙的树皮缝、球果鳞片、树根附近和枯枝落叶层及石块缝隙等处,由体壁分泌白色蜡丝结小茧化蛹。前蛹期2-3天,第1代蛹期为5-7天,第2代蛹期为7-12天。 防治措施

1 加强植物检疫。严禁疫区苗木、原木向非疫区调运。

2 营林防治。封山育林,迅速恢复林分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营造混交林,补植阔叶树或抗此虫较强的树种,如火炬松、湿地松等;及时

修枝间伐,以清除有虫枝、干,造成松蚧不适于繁殖的条件。 3 保护利用天敌。如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对松干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4 化学防治。在松干蚧2个集中出现期的显露期间喷25%蛾蚜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一点蝙蝠蛾

学名 Phnassus signifer sinensis Moore,属鳞翅目,蝙蝠蛾科。 分布 河南省的新县、罗山、商城、嵩县等地。

寄主及危害 寄主为杉木、栎类、杨、柳、柿、泡桐、香椿等多种林木和果树,是一种杂食性的蛀干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5—47mm,翅展50—120mm。雌蛾体长大于雄蛾,全体暗褐色,密被粉绿色和粉褐色绒毛。头小,头顶具长毛,口器退化,触角短小,前翅中部有一个近三角形的黑褐色斑纹,其上有银白色斑点,近翅中部的呈银白色短斜条纹,端部分离出一点,呈“!”号状。外缘线呈一暗褐色宽带纹,亚外缘线为一较宽的暗褐色短斜波状纹。前足扁宽多毛,静止时伸向前方,极似蝙蝠。雄蛾后足腿节背面密生橙红色刷状长毛。卵 椭圆形,长0.5-0.7mm,初产时白色,后变黑色。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75mm左右,长圆筒形,黄白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身体各节背面中央有一个大的深褐色椭圆形的斑瘤,两侧亦各有4个较小的浅褐色斑瘤。蛹 圆筒形,黄褐色,头部黑褐色,头顶

上有尖齿。腹部筒形,背面有横裂齿突。体长40—50mm。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2年发生1代,以卵在地面或以幼虫在树干基部隧道内越冬。来年4月中旬孵化,初龄幼虫以腐殖质为食 ,2、3龄后转向杉木、泡桐等幼树主干内蛀食,一直为害到秋后过冬。第3年5月中旬幼虫老熟,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交配产卵。每雌可产卵2000余粒,无一定产卵场所,卵粒散落在地面或地被物上。成虫多在傍晚羽化,白天静伏在树干、下木或杂草上不动,直到傍晚才开始飞翔,19-20时,在林中忽上忽下来回飞翔,形似蝙蝠,成虫寿命6-8天。幼虫蛀入幼树时,多自树干基部距地面一米左右钻入,大树多自旧虫孔或裂缝处蛀入。蛀入时先吐丝结网将虫体隐蔽,然后边蛀食边将咬下的木屑推出,粘在丝网上,待丝网粘满木屑连缀成包掩盖住洞口,先围绕树干取食一周,随后蛀入髓心向下蛀食,使上部枯萎或折断,少数不枯者易风折。蛀入道向下垂直,深约20cm左右,有时深入地下根部。虫道内壁光滑,粪便和碎屑全部推到蛀孔口的包囊内,化蛹前的包囊特别大。老熟幼虫作成一个丝盖堵在虫道的内口,准备化蛹。

天敌种类较多,如白僵菌寄生幼虫、蛹,寄生率10-11%,蚕腹寄蝇寄生幼虫,姬蜂寄生幼虫等。 防治措施

1 在林地经常检查,发现树干基部有虫包时,先把虫包剥掉,然后用注射器向虫道内注入30%氯氰菊酯可湿性胶囊剂或80%敌敌畏500倍

液,毒杀幼虫。

2、对幼虫已蛀入树干的苗木、幼树,苗木出圃时应加强检查检疫,杜绝传播蔓延。

3、加强抚育管理,伐去有虫的枯立木,促进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虫性。

4、据新县代咀乡林站防治实践经验,用竹子劈成的软篾条直插入蛀道刺杀幼虫,然后用泥土堵塞洞口,均有良好的效果。 马尾松小卷蛾

学名epinotiq xubiginosana herrich-schaffermuller 鳞翅目 卷叶蛾科。 别名 松实小卷蛾

分布 河南省三门峡的卢氏、灵宝等地。

寄主与危害特点 油松、黄山松、马尾松、湿地松等。春季第一代幼虫大量蛀食当年抽出的新稍,使新梢弯曲呈钩状,逐渐枯死。夏季第二代幼虫蛀食球果。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5-7mm,翅展5-19 mm体和前翅灰褐色有深褐色基斑。横带和端6条黑色短纹,前 白色钩状纹清楚。臀角处有纹,但界限不太清楚,后翅淡褐色雄蛾前翅无前缘褶。卵 椭圆形,长约0。8 -1mm,黄白色,有光泽,半透明,将孵化时为红褐色。幼虫 长8-10 mm关淡褐色,体圾光滑,黄色前胸背板暗褐色近后缘中间色泽较浅,臀板黄褐色。蛹 纺锤形,长6-9 mm,茶褐色,腹末端有3个小齿突。

生物学特性 1年1代,心老熟幼虫在地面茧内越冬。来年3月低4月初化蛹,成虫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中旬为盛期。5月上旬为末期,多在6-8羽化,成虫在傍晚前后活动最盛,此时成虫常成群围绕树冠飞翔,夜晚多集中在松蚜所排出的分泌物上取食,进行补充营养。成虫趋光不强。成虫喜在15-25年生的松树上,林缘或稀疏的林木上产卵。树要高大且郁闭度在的林分,成虫活动较少。成虫交尾多在18-20时进行,20-23时产卵为最多,卵散产在针叶上,少数产在嫩枝上。每雌产卵45-48粒,成虫寿命5-12天。卵期3-7天。初孵化幼虫在针叶上爬行,多选择2年生老叶上危害,当年生的新叶很少侵害。幼虫侵害部位多在针叶近顶端处。锓入后,一般先由侵入孔的上部开始危害,几乎吃到针叶的顶端,然后再向下蛀食;但也有由下向上蛀食的。幼虫在1个针叶内很少转移。但被侵害针叶如遇机械损伤,或因食料不足,则可蛀孔外 ,重新侵害别的针叶。幼虫仅食叶肉,而不食表皮。针叶被害后变成空筒,逐渐枯萎脱落,幼虫长在后向外蛀孔钻出,吐丝缀叶,常将6-7束针叶缀织一起,在其内取食活动。使针叶枯黄脱落,每年晚秋到来年早春,被害树冠布满成束针叶,一片枯焦。9月初幼虫老熟吐丝下垂,在地面吐丝连缀杂草,土粒、碎叶结茧越冬。在树冠下有浮土、枯草、碎叶处越冬最多。 防治方法

1 在越冬幼虫活动前,剪除被害梢、果,集中烧毁

2 第1代幼虫孵化期,在树梢上喷洒25%蛾蚜灵可湿性粉剂15

00-2000倍液或50%杀螟松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喷2次。 油松小卷蛾

学名 Gravitarmata margarotana Hein 别名 油松球果小卷蛾。

分布 河南省的三门峡、洛阳、济源、安阳。

寄主及危害特点 危害油松。以幼虫钻蛀新生嫩叶及幼芽,使被害新梢形成光杆。连续受害木生长不良,易遭次期性害虫侵害,以致成片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5~6 mm,翅展12~13 mm。触角丝状。复眼突出呈半球形,黑褐色,眼球基部为淡黄褐色。头顶密生浅灰至灰褐色鬃毛,下颚须、下唇须及额部毛色较深。前翅银灰褐色,有棕褐、银灰、黑褐三色鳞片相间组成的不规则波纹;中线银灰色鳞片居多,外横线,亚外横线处的横纹及顶角处似弧形纹均为银灰色。前缘褶颇明显。翅前缘具钩状银纹。肛上纹明显,约由7~8条黑褐色纵纹组成。前后翅外缘线色淡清晰,缘毛灰褐色,其基部鳞片黑褐色。后翅灰褐色。后足胫节有两对发达的距,跗节各节间黑白相间。

卵 扁椭圆形,长0.9~1.0 mm,宽0.6~0.7 mm。卵底面平,初产时乳白色,状若蜡滴,后渐变为米黄、橙黄、暗褐色。临孵化前可透过卵壳见到幼虫体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9x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