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在互动课堂快乐学习(论文)许凤仙

更新时间:2023-03-17 15: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学生在互动的课堂中快乐学习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互动教学的设计

【摘要】:我校自2011年建校以来就开创了“引思、探索、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就这种模式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符合的。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政治课教学必须把焦点从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移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生成互动。让学生在互动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关键词】: 师生互动 初中思想政治课 政治课教学 互动生成 新课程 自主探究 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 学生 情感

新课程改革指出:新课程改革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建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这就是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主动探究问题,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人在思想品德实施新课程以来,有意识地尝试互动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发生的教学关系,下文就如何开展互动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在创设情景中互动

思想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因素,启发和诱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就时时要考虑如何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高潮的教学情景。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在情景中互动的方式,一是教师给出能深深打动学生的情景,二是让学生叙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景。前者创设的情景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教师相对采用较多的一种。而后者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与经历,通过语言描述、小品表演、对话、实物展示等形式自我创设情景。如我在进行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如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维护权益”时,先让学生结合教材教学内容,由学生表演“买鞋风波”,小品表演的情景是一位学生购买了一双球鞋后,发现球鞋有质量

1

问题,是自认倒霉还是与鞋店店主打交道挽回损失,学生有多种心态,其中一同学主张与店主打交道并要求退换。于是同学们前往鞋店与店主进行交涉,在同学的据理力争下,同学终于换回了新球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扮演者十分投入,即兴发挥也相当得体,作为“观众”的学生觉得十分有趣,不时发出议论,不时露出笑脸。整个小品作为一堂新课的导入情景,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生活,作为初中生在自己的经历中或多或少地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因而小品情景与学生之间发生了联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是小品的指导者,与表演者之间发生了指导与被指导的作用,同时也使教师更能贴切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的课堂情景只有在互动中,其情景的作用才能被最大化,否则只会走向为情景而情景的形式化。

二、在问题探究中互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按照问题情景进行有效的互动式问题探究活动,既能突破教学难点,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互动式问题探活动表现为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设计又是源自于教学重点或难点,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贯通,探究结果既有个性化,也能体现共性的知识。如在进行<做理智的消费者>中的“合理消费”时,针对初中生的消费现状,我设计了如下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话说你我他的消费”,主要是围绕下列两个问题展开―――(1)想一想你平时的零花钱从哪里来的?(2)你是怎样花这些零用钱的?。这是学生生活中消费现状的呈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消费经历与体验,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有机地发生互动,为进一步的探讨作好铺垫。第二环节“面对消费诉真情”,我又设计了两个问题―――(3)在每次消费前你有什么考虑?(4)同学中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又是欠合理的?这两个问题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加以了概括和判断,有自己的消费反思,也有同学间相互的评价,初步有了消费要有合理性的意识。第三环节“消费心理大家谈”,我设计了学生世界与成人世界对待消费的心理比较――(5)小组探究初中生的消费心理有何特点?(6)结合你们父母平时的消费情况,说说他们的消费心理又有什么特点?人们的消费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定的消费心理。从中让学生明确要合理消费必须建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与意识。在这三个环节中,一是紧抓问题,环环深入,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克服单向说教,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学生个体间、学生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互动。从而真正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到消费知识,反思消费行为,增强合理消费意识。

三、在语言调控中互动

语言是联结教与学的中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传统课堂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是言语的主要输出者,同时也是言语的控制者,学生基本上处于言语的边缘,这样课堂就出现了“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我坚持课堂是交流的场所,是师生共同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特别强调与调动学生的课堂交流发言。为保证交流有质量,一是给足时间,要求学生课外素材的收集(课前布置预习稿)课堂上有看书的时间,每节课看书时间不少于8分钟。二是要求学会倾听,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同学也要注意学生的发言,以保证对学生发言的补充与评价。三是要耐心等待及恰当的评价。当学生发言时一定要给予心理保护,特别是对考虑不充分的同学更要耐心引导,不能因为一时答不上而给予全面的否定。如在进行<做理智的消费者>中的“合理消费”时,我设计的三个环节、六个问题,都能在上述原

2

则下进行。特别是第5、第6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在小组讨论中加以启发引导,同时注意小组交流中的相互补充,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学生与成人的消费心理特点。

四、在课堂总结中互动

演戏讲究“余音绕梁,留有回味”,课堂总结也是如此,既要给一堂课的教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又要从中打上若干“问号”。传统中教师讲述小结尽管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在实践中,在课堂总结环节上采用“先让学生概括总结,再进行教师定型”的互动方式。学生概括要求从学生个体感知与理解两个侧面进行总结。如学了进行<做理智的消费者>中的“合理消费”时,有位学生总结中这样说:我们每人每天都有消费,但平时的消费总是不由自主的,有多少花多少。学了这课后觉得消费应该有个打算与计划,学生应该花在学习用品上。平时大人只是说省一点,必要的花费我认为也是应该的。又有一位学生这样总结:我知道了一点消费的知识,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时特别要注意合理消费、科学消费。这些总结尽管是十分朴实,但可贵的地方是不纯粹地从书本中念一条结论,而是从生活经验中与学习生活中,建构了自己对“合理消费”的认识。我最后也以一个学习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对今天这课最想说的是这样一句话:不管是学生还是成人始终应当从自身条件出发,做到量力而行,从而考虑和安排今天或明天的消费,让我们一起成为一个理智型的消费者。尽管一堂课的小结不太可能由每位学生来完成,但学生感知与理解、未知问题的反映等,再加上教师的个性化总结,都丰富了课堂总结的外延与内容。

五、在课堂延伸中互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最终目标不但强调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的后继行为,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行统一。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课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如在进行<做理智的消费者>教学时,我分两种实践活动展开,一是课前的准备活动,主要是收集自己或父母的消费个案,提示:我的零用钱来源及消费统计、记一次不愉快的消费等。二是实践性活动,如小组进行一次调查,走访当地的消费者协会、制定一份自己或家庭的月消费计划单。这些活动一方面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是落实教学目标,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保证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放弃对学生的权威性。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应是平等民主的“对话”式的关系。教师爱的付出、谦恭、以及信任在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我从2003年至今一直注重参入学生的各种活动,注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与学生的心理交谈和心理笔谈。三年多来有100多个学生与我建立过不定期的心理笔谈,同时我也热情的接待了无数的学生与家长的心理咨询。(包括电话咨询)就这样课堂教学互动得到了延伸??进一步提高了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同时,作为教师虽有着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但可能缺少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激情;作为学生对现实生活充满着丰富的幻想和激情,但缺少文化的沉淀与生

3

活的真实感。而师生之间的文化互动则是各自人生的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与学生的互动锻造我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使我永驻“童”心。

最后,为了保证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还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去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运用新的教学手断,提高自己对教学活动分析、研究、反思以及改善的能力等。一言以蔽之,教师必须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学互动的低效性,保证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进而达到高效性。

【参考文献】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杨建君;;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3期 刘忠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刘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四开放”[J];湖南教育;2003年16期

顾发舜;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的尝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Z2期

林顺华;;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年05期

张丽兰;;浅谈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转变[J];成才之路;2007年08期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9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