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到虚_起来_的语法化过程

更新时间:2023-05-30 21: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言应用研究

由 实 到 虚

——“起来”的语法化过程

□卢业林 覃明明

摘 要: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从一个实词逐渐虚化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的语法化既是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起来 语法化 趋向动词一、引言

复合趋向动词“起来”是现代汉语中用的很频繁的一个词,使用非常广泛,用法也比较复杂。“起来”的语法化研究又是汉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以前的学者只从共时平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对它的历时语法化过程还缺乏必要的研究。随着共时平面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发现“起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语法意义,不同意义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内在联系,并且一部分已经与原始意义相去甚远。

共时平面的顺序是历时平面的投射,从共时平面推测出“起来”的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包括它在句法功能上的虚化,都需要放到历时平面上,利用历时的语料来证实。如果仅仅从共时平面来研究,就有很多困难。词语语法化是一个历时过程,共时平面仅仅是一种推测。尽管语法化的方向是从空间范畴向时间范畴,但是在句法上是怎样一步步虚化,以及词语语法化过程是不是真像共时平面描述的那样,这些都需要用历时的语料来证明,离开历时语料,这些假设只能是一种推测。另外就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趋向动词的语法化问题,本身就涉及到历时的东西。沈家煊(1998)指出,不少人相信,语言共时平面的变化是语言历时演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实词虚化的过程因此能为共时语法现象提供一种重要的解释。所以,研究“起来”的语法化过程,就必须把共时和历时平面结合起来。

关于“起来”的语法化,张国宪(1999)认为,“起来”位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某种状态的开始,有继续的意

味,因而称为起始体。“起来”由于还没有完全语法化,所以把它分析为“体”的非典型形态,也就是说“起来”的来源是由作谓语的动词虚化而来的。王敏(2003)指出,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起来”的句法功能已经发生了分化,她分析了“起来”一词的句法和语义特点,描写了“起来”从实词到虚词的逐渐变化过程。余足云(2004)概括出“起来”的三种语法意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始续意义。并分析了各种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指出“起来”存在一个从实词到虚词的演变过程。

二、“起来”来源探究

要研究“起来”的语法化过程,就要对“起来”的来源进行探究。只有弄清来源,才能看清它的语法化过程。我们首先对组成“起来”的元件“起”和“来”在上古的意义作简要了解。

(一)“起”在上古的基本概况

“起”,从造字角度来说,属于形声字。《说文》解释为:“能立也。从走,已声。”“起”的本义为“由躺而坐,由坐而立”,表示的是空间位移,是一个典型的趋向动词。后来引申为“竖立,耸立”“起床”“升起”等,引申意义表示的仍是空间位移,仍是一个趋向动词。进一步引申为“引动,兴起”之意,如《周易》“包无鱼,起凶。”句中表示的意义已经不是空间位移意义,而是表示事物或者事件的兴起发生等,表示的是时间范畴的意义。进一步引申为“开始”之意,这与表示空间位

XIANDAI YUWEN

移的意义相去甚远。到引申为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

45

2009.11

表示始点时,“起”已经是介词了,是“起”的进一步虚化。如《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上古“起”的情况概括,可以看出,在东汉以前“起”的用法已经相当广泛,除了表示空间位移的基本意义,还可以表示时间范畴意义。

(二)“来”在上古的基本情况

“来”,《说文》解释为:“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麰。”古来“麦”字只作“来”,假借为“行来”之“来”后,本义也就废除了。表示“来去”之“来”的意义如《诗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来引申为“招致,招使之来”,如《论语》“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例句中的“来”表示的是空间位移意义,是个趋向动词。进一步引申为表示时间的“过去”“将来”“表示某一段时间以后”之意。如《国语》“自桓叔以来,孰能爱亲。”,表示的是时间范畴意义。

以上对“起来”的两个来源词“起”和“来”在上古的意义作了简要的概括。至于“起来”是如何形成的,钟兆华(1985)认为:“‘起来’是由作为人体起立动作的‘起’黏附‘来’而形成的,作为一个动词使用开来的。”但从最初的史料来看“起”“来”连用并不是一个词,而是表示“起”与“来”两个动作的连续。如《论衡》“使云雨之气如武帝之心,虽知土龙非真,然犹爱好感起而来。”在钟兆华看来:“如果以文字的记载为据,动词‘起来’的形成大致在唐代,敦煌变文即是较早的证据。”如《敦煌变文》“郭欢无神灵覆荫,遂即见身,从灵床上起来,具说委由,向侯光父母兄弟,遂即将侯周送县,一问即口承如法。”中“起来”属于基本义的用法,即指人体从卧、坐、趴、伏的状态转为站立的状态。

三、“起来”的语法化过程

“起来”作为一个词使用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起来”一直只限于作动词使用,而且大都用其基本义。这一时期,“起来”不仅用于简单述谓结构,单独作句子谓语,而且还常常和其他谓词性结构一起构成谓语,即连动结构作谓语。

隋唐以后,从历时语料来看,“起来”已经普遍出现,不但在佛经,文人诗中也大量出现。如:

(1)懒卧相思枕,愁吟起夜来。(《全唐诗·杂曲歌词》)

(2)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全唐诗·白居易·食后》)

(3)见一星火,夹起来云。(《五代·祖堂集·卷十四》)

(4)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全唐诗·温庭筠·烧歌》)

言应用研究

易·晚起闲行》)

(6)便起来东行西行。(《五代·祖堂集·卷十五》)

从上述例句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起来”不管是单独作谓语还是和其他动词一起作连谓结构,其意义都是表示空间上“由下而上”的动作,表示的是“起来”最基本的趋向意义,没有表示时间范畴意义。

(一)“起来”语法化第一阶段——补语。这包括“起来”放在动词后面构成趋向动补结构和“起来”放在非方向性动词后面表示非趋向的动补结构。

1.五代时期“起来”放在动词后面构成趋向动补结构就已经出现,五代至南宋时期,这一结构大量出现。而且此时构成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动词,其语义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迫使“起来”朝前不断虚化。如:

(7)扶起我来。(《南宋·五灯会元·卷十一》)(8)拈起旧来毡拍板,明时共唱太平歌。(《南宋·五灯会元·卷十八》)

(9)拈起鼻将两耳来。(《南宋·古尊宿语录·卷六》)

(10)扶起来与伊条绦。(《南宋·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五》)

上述例句中,句子的谓语由“动+起来”构成,“起来”表示的仍然是“由下而上”的动作。不同的是例句当中的“起来”与动词的句法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动词的动作性增强,“起来”处于次要的位置,只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另外例句中的动词都具有及物性,可以带宾语,有明确的方向性。这一时期与“起来”构成动趋式动补短语的动词,其总体的一个特征是只表示空间意义上位置的变化,还没有表示时间意义上动作的开始或延续。因而这一类动词与“起来”结合就会使宾语有一个状态或者位置的变化。现代汉语句法意义上的动趋式动补结构在这里大量出现。

2.“起来”放在非方向性动词后面表示非趋向的动补结构。这种现象在南宋末期的语料中大量出现。如:

(11)待得再新整顿起来,费多少力。(《南宋·朱子语类·卷八》)

(12)当时,也只是一片荒凉之地,所以他去那里辑理起来。(《南宋·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13)他说到那险处时,又却不说破,又将那虚处说起来。(《南宋·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14)颜子“克己复礼”功夫,是从头做起来,是先要见德后。(《南宋·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上述例句中的“起来”表示的意义已不是表示空间范畴的“由下而上”的位移意义,而是转向表示时间范畴的意义。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表示时间范畴意义的“动词+起

言应用研究

来”动补结构。

仔细观察“起来”前面的动词:他们动作性都不是很强,没有方向性,这使得后面的“起来”受到影响,迫使“起来”也丧失方向性和空间动作性。这些动词一个共同特点是可以表示在时间轴上的延续,是延续性的词,有的虽然不可以表示时间的延续,但是可以表示时间的开始。

从充当谓语动词到作动词补语表趋向,“起来”的语法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作谓语动词时,“起来”是整个述谓结构的核心,而作动词补语后“起来”失去了这个核心地位,整个述谓结构的核心落在了“起来”的前一动词上。这时,可以将“V(VP)+起来”结构进行重新分析,由原来的连动结构重新分析为述补结构,“起来”重新分析为V(VP)的结果补语,其功能是对V(VP)的结果进行补充说明。

(二)“起来”语法化第二阶段——“起来”意义由实入虚

在“起来”语法化的第二阶段发生之前,“起来”无论作谓语还是作补语,都表示由较低的空间到较高空间的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趋向,其语义要么指向主语,要么指向宾语,其意义都是实在的。

后来,由于“起来”使用频率增高,大约在宋代,“起来”作补语的情况又出现了新的用法和新的句式。“起来”开始作补语时,只用于主要动词之后,补充前面动作执行的结果,且“起来”句中不含宾语。但是这时出现了“V+起+O+来”和“V+O+起来”两种新的句式。如《朱子语类》“又得个唐太宗起来,整得略略地,后又不好了。”正是这两种新句式的出现,推动“起来”继续向前发展,慢慢踏上由实入虚的轨道。

此阶段的“起来”除了表示实在趋向意义外,大都出现了意义虚化的用法。如:

(15)这般事若能追念起来,在己之德既厚,而民心亦有所兴起。(《朱子语类》)

(16)我夜来错记了,今日再想起来,有三十里多地。(《老乞大》)

以上句子中的“起来”已经没有了实在的空间趋向位移义,既不用来陈述事实,也没有语义指向,只是表示动作、状态上的一种情状,在具体词汇上已没有意义,只是对前面V(VP)进行某种意义上的补说。在句法上,“起来”完全变为V(VP)的附属成分。

(三)“起来”语法化第三阶段——“起来”前位成分组合的多样化

元明代以来,“起来”在动词后作补语的用法大大丰富起来,作补语的用法甚至超过了基本的作动词的用法。而且这时它不仅仅用在动词之后,重要的是前位成分组合呈现多样化,“起来”表示的意义更加虚化。

(卢业林 覃明明 南宁 广西大学文学院 530004)

XIANDAI YUWEN

南宋末期,“起来”开始放在形容词后表示一种状态的开始持续完成等。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张员外认得是土库中东西,还痛起来,放声大哭。” “形容词+起来”这一结构的大量出现,最终导致“起来”意义进一步虚化。另外“起来”也可放在“想”“思量”“寻思”等动词后面表示思考动作的完成或强调思维和判断的过程。如:

(17)我想起来:姜皇后乃主上元配,他的父亲,乃东伯侯姜桓楚,镇於东鲁。

(《元明·封神演义》)

(18)我想起来为甚么?(《元明·金瓶梅》)例句中“起来”放在“想”后面,表示的是一种结果。除此之外,“起来”还放在“看”“说”等动词后面,表示的是一种语气上的提顿作用。“起来”之后有时还跟上语气词“呵”。这里的“起来”已经失去了句法上面的意义,表示的只是一种语用意义,这是“起来”进一步虚化的表现。如:

(19)似这等看起来。(《元明·老乞大新释》)(20)若是这等看起来,愧见天下英雄,有何颜立於人世? (《元明·封神演义》)

(21)想起那时来呵,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

(《元曲选·举案齐眉》)

四、小结

考察“起来”的语法化过程,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词语的语法化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有着一个漫长的虚化轨迹。“起来”也不例外,总结以上的历时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起来”语法化的过程:“起来”单独作谓语—作动词补语—意义由实入虚—前位成分组合的多样化。我们也清楚地看出“起来”虚化的方向:由表示空间的位移范畴渐渐向表示时间范畴方向虚化。

参考文献:

[1]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吴福祥.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吴福祥.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钟兆华.趋向动词“起来”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J].中国语文,1985,(5).

[6]贺阳.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J].语言研究,2004,(3).

[7]李敏.论“v起来”结构中“起来”的分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3).

[8]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价[J].当代语言学,1998,(3).

47

2009.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93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