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

更新时间:2024-03-21 10: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了解燃烧和爆炸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本课学习感知问题的发现,身边的化学的无处不在。 3.感受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燃烧、缓慢氧化、自然、爆炸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式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掌握燃烧、缓慢氧化、自然、爆炸的区别与联系。 (二)自主学习

(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 1.爆炸的分类

[介绍] 物理爆炸:如锅炉爆炸、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

化学爆炸:如不纯可燃性气体的爆炸等。

2.化学爆炸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化学爆炸?化学爆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讲解]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视频] 可燃性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

[介绍]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面粉、煤粉、棉花、化纤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 [视频] 易燃物和易爆物注意事项及有关图标

(1)生产、运输、贮存、使用易燃物,易爆物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违章操作,要配备足

够的消防器材,并经常进行防火、防爆检查。

(2)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如:油库、煤矿井内、造纸厂、纺织厂、面粉厂等地方都应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并杜绝一切产生火花的因素。

(3)识别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课本129页图7-12) 3.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缓慢进行的氧化反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温度 是否发光 能量变化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发光 放热明显 内发生的急剧燃烧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发光 放热明显 应 常温 发燃烧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发光 放热明显 无明显的发光现象 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 联系 四、当堂训练: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3.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4.①酒的酿造;②把灼热的铁丝伸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③农家肥腐熟;④将浸渍了液氧的木屑、木炭粉密封点火;⑤动物的呼吸作用。其中(用序号填空)

(1)属于爆炸的是 ; (2)属于一般燃烧的是 ; (3)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4)它们的共同点是 。

5.(1)在实验室里,把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可看到镁条继续燃烧,生成镁的氧化物和黑色固体(炭黑),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室里,将表面光亮的镁条放入热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和氢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干粉灭火器中盛装的药品有碳酸氢钠固体粉末(NaHCO3),受热时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现有①泡沫灭火器,②干粉灭火器,③二氧化碳灭火器,④水,⑤沙、土等消防器材和消 防物品,要扑灭镁燃烧引起的火灾,可选用上述中的: (填序号)。 6.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②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 五、板书设计:

一、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指的是 与 发生的一种 的剧烈的 反应。

可燃物

2.燃烧的条件: 空气(或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 3.灭火的原理是 隔绝空气或氧气

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六、教学反思:

注意:(1)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着火点不能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8w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