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细菌性疾病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2 07: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细菌性传染病

猩红热G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AS,致病性最强,也称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患者和携带者是传染源(自发病前1天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获得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

抗菌免疫力产生慢,持续时间短暂,具有型特异性。

抗毒免疫力,红疹毒素产生抗毒抗体,持续终生,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征:多流行于温带热带,冬春季多见,学龄儿童多发,小于1岁大于50少。

病原学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粪便及健康人的咽部。

1.致病的菌体成分(了解)

①M蛋白:是GAS的重要致病因子,位于细胞壁,抗吞噬,与致病原是妨碍吞噬的毒力因子。

②粘附素:脂磷壁酸(L TA)和M蛋白是两种粘附素,L TA 介导GAS的粘附。 ③胞壁多糖

④透明质酸荚膜(HAC):在体外保护GAS抵抗吞噬。 2.致病性的胞外分泌物、

①链球菌DNA酶:DNaseB分布最广,具较强的抗原性。

②链球菌溶血素:O S,作用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心肌

③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分解质酸,促进结缔组织分解,增加组织坏死程度,有助于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④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和阻止血浆凝固。 ⑤Spe:致热源物质,曾称“红疹毒素”,是外毒素。 病理改变

1感染性病变:化脓性炎症

2.中毒性病变:充血出血,皮疹(恢复期表皮细胞角化坏死脱落,脱屑)

1

3.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滑膜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大多2~4天。外科型1~2天。

1.典型: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出疹期:充血性,与毛囊一致隆起突出的“鸡皮疹”,舌头初为“草莓舌”中期“杨梅舌”后期“覆盆子舌”。恢复期:第2周开始脱皮,常为糠屑样脱皮,手掌和足底可见大片脱皮。

皮肤特征:帕氏线、口周苍白圈、贫血性划痕。疹退脱屑未遗留褐色瘢痕。 2.轻型

3.重型:中毒型(高热、头痛、剧烈呕吐,中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脓毒型(可并发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 4.成人型:不典型,皮疹面部首发,极少出现典型特征, 5.外科型:不需要隔离。

治疗:首选青霉素,过敏者选红霉素。

预防:隔离7天,直至临床症状消失,咽培养连续3次阴性,无并发

症出现可解除隔离,密切接触咽培养阳性者可口服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类药物。

保护易感儿童幼托机构流行时,黄连素1:1000喷咽部;出现咽炎或扁桃体炎应用青霉素治疗3~5d.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居首位。 成份

1菌毛:黏附作用

2外膜蛋白:介导侵入,刺激机体免疫应答 3荚膜:抗吞噬。 会产生自溶酶。 流行病学、

奈瑟球属,G位于中性粒细胞内,以荚膜多糖分为13个血清群,ABC常见,A群引起全球大流行,BC可引起地区性流行。我国A型为主(致病力C>B>A,A群带菌率与发病率呈平行关系,流行年份发病人群向高年龄组推移)。患者和带菌者是重要传染源,飞沫空气传播,冬春季流行(3.4月发病高峰),6月~2

岁发病率高,内毒素是致病重要因素,引起小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障碍。

病理变化为血管壁炎症、坏死、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

可导致施瓦茨曼反应(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1928年由施瓦茨曼所发现。

他以革兰氏阴性菌苗为家兔皮内注射。24小时后在用同种或异种菌苗为同一动物作静脉内注射,数小时后即可在原皮内菌苗注射处出现红肿、溃疡等炎症反应。)。

流行特点:

① A群发病数减少,但是仍然是优势菌群,B群散发为主

② A群流行时,带菌率与病人同时上升,爆发点带菌率可达50~70% ③ 带菌率呈一定的稳定性,可有长期带菌、间歇带菌、不带菌。

病理解剖

1. 败血症期:血管内皮损害。血管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皮肤黏膜发生局造性出血。 2. 脑膜炎期:病变软脑膜和珠网膜

3

3. 爆发性脑膜脑炎:病变脑实质,严重者脑疝。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d.

1.普通型:占90%,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高热头痛、呕吐、全身及关节疼痛,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为特征表现)、脑膜炎期(头痛剧烈、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恢复期。

2.暴发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剧、发展迅速。有败血症休克型(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为特征,突发高热、寒战、四肢厥冷、唇指发绀、血压下降,皮肤瘀点瘀斑迅速融合成片)、脑膜脑炎型(脑实质损害明显,严重颅内高压为特征)和混合型(病情最重)。 3.轻型:多见于流行后期

4.慢性败血症型:多见于成人,间歇性发热、瘀点瘀斑关节痛,需反复查菌。 并发症:炎症引起脑神经损害;免疫复合物见于病后7~14d,关节炎明显,多为无菌性,关节积液有时可检出IgM、C3或球菌抗原。

5婴幼儿脑膜炎:不典型;咳嗽为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及囟门隆起;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6老年人:发病率高;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机体反应差。 辅助检查

1. 血象:W升高,中粒升高

2.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浑浊如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升高,蛋白质增加,糖、氯化物降低。

(注:24小时后重复腰穿非常重要。颅内压增高者必须先静滴甘露醇30分钟后再穿刺,且穿刺的针芯不要完全拔出,脑脊液不可留取过多)

3. 细菌学检查:皮肤瘀点瘀斑涂片镜检,首先推荐使用。(因此菌在体外可产生自溶酶,故脑脊液标本不宜存放过久),培养需要CO2.

4. 免疫学:RIA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适用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5. 影像学:硬脑膜下积液和积脓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颅骨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区,

4

形成的包膜可强化。

6. 杀菌力试验:(TTC法),测定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对Nm的

杀菌抗体水平,可用于健康人群的血清抗体测定,是标准试验。

7. Nm对温度敏感,运送时应保持25~35℃之间,不可低温运送。 病原治疗:

(一)典型:磺胺类(停药以临床症状消失为指征)、青霉素、氯霉素、氨苄

西林(用于病原菌未明确的5岁以下儿童)。

(二)爆发型(败血症型与脑膜炎型):大剂量青霉素钠盐,亦可用氯霉素,

不宜用磺胺类。同时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

预防: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或不少于病后7天,接触者观察7

天。

疫苗程序:流脑A、A+C 4剂。药物预防:SMZ 3天,口服

A群流脑多糖疫苗与A+C群流脑多糖疫苗使用原则如下:

1、A群流脑多糖疫苗:起始接种时间为出生后6—18月,接

种2针,第2针与第1针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针,与第2针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

2、A+C群流脑多糖疫苗: 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

(1)2岁以上者已接种过1针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2)2岁以上者已接种2次或2次以上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最后1针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3)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三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应急接种

当发生流脑流行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据《传染病防治法》

5

2. 杀灭红细胞内配子体和迟发型子孢子:伯氨喹、 脑型疟疾:青蒿琥酯(为主)、青蒿琥酯、氯喹、奎宁 药物预防:氯喹、甲氟喹 疟原虫感染人体阶段:子孢子 引起发作的阶段:裂殖子 作为传染源的:配子体 三日疟导致的贫血最轻 恶性疟:原虫密度最高

三日疟、间日疟、恶性疟:青蒿琥酯+伯氨喹

黑热病

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平原以病人、丘陵病犬、荒漠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通过中华白蛉叮咬传播。 临床:

1.典型:双峰热、脾肿肿大、贫血、黑皮。病程中病情出现缓解为本病之特点。 2.皮肤型黑热病:结节、丘疹、红斑、表面光滑,不破溃少自愈,结节连接成片,面颊部多见。

3.淋巴结型黑热病:少见。腹股沟和腹部淋巴结肿大,无红肿无压痛。 实验室:白细胞减少,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减少。 治疗:葡萄糖酸锑钠为首选。

预防:普查普治病人,消灭宿主犬,消灭白蛉

41

弓形虫病

流行病学

1.传染源:动物(猫及其他哺乳类动物粪便的卵囊;鸟类);病人输血、移植、母婴之间胎盘传播。 2.传播途径:先天性、获得性

临床表现

1.先天性感染:引起流产、死胎、先天性弓形虫病。疾病征象出现于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内。4组体征:脉络膜视网膜炎、精神运动障碍、脑钙化灶、脑积水。 胎儿急性期感染可出现先天性畸形包括小脑畸形、脑积水、脊柱裂、无眼、小眼等,以脑部和眼部病变最多。

3. 后天获得感染:淋巴结肿大、CNS病变、肺炎、脑炎、心肌炎等。

实验室免疫

1. 染色试验(DT):首选

2. 直接凝集试验(DAT):适于孕妇感染的筛选 3. ELISA:特异性抗体检测循环抗原,是可靠指标。 治疗: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和螺旋霉素、克林霉素。

隐孢子虫病

人兽共患,寄生于人体的为微小隐孢子虫,以发热、腹痛、腹泻、体重减轻为主要症状。免疫缺陷时引起难治性致死性腹泻。儿童患者及无症状带虫者、动物为主要传染源。饮水、饮食感染、飞沫、痰液感染。高危人群:免疫力低下(艾滋、肿瘤、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免疫抑制药物) 粪便或痰液检测卵囊是可靠而简便的方法。

4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8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