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整理

更新时间:2023-09-16 10:14: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导论

影响西方文论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大至有以下几种:

1、西方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与文艺理论发展变化的关系。 注意作品,如:《俄底浦斯王》,《哈姆雷特》《尤利西斯》,《荒原》《卡拉玛佐夫兄弟》 2、注意西方社会生活的演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如:

罗马古典主义——奴隶主专制政治 法国新古典主义——封建专治主义政治

文艺复兴、启蒙主义理论——反映资产阶级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政治倾向和社会理想 西马——跨国资本主义压抑下的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使然 3、注意哲学思潮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1)抓住影响文艺理论发生概本转折的哲学美学思想 如:康德——浪漫主义、现代文艺

德里达——后现代文论

(2)抓住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哲学的两条线索 4、注意基督教神学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如:中世纪的文艺理论就是基督教神学的文艺理论

5、注意语言学、符号学的发展对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 如:古希腊罗马时期:语言修辞学,《论崇高》

文艺复兴:但丁“四义说”

近现代: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6、注意西方文论研究重点的转移和自身范畴的演变。

古代文论研究的重点:文艺的社会作用问题

近代文论研究的重点:文学艺术与作家背景关系问题

现代文论研究的重点:作品形式论(由作家研究到作品研究的转移) 后现代文论研究的重点:读者阅读理论(由作品研究到读者研究的转移)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一)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一切美的根源都在乎“数的和谐”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火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二)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主要著作 :*

《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理想国》《巴曼尼得斯篇》*《会饮篇》*《斐多篇》*《斐得若篇》*《美诺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普罗泰哥拉篇》*《高尔吉亚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 1.理式论摹仿说

(1)理式的基本含义

不依存于物质而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

人们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要经过感觉,只需对理式“领悟”。

(2)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3)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

首先:从本体论上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其次,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2.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1) 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 (2)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

A与真理隔着三层

B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 C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3) 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

(三)亚里斯多德的“摹仿的艺术”与柏拉图的“摹仿的艺术”含义不同 第一,亚里士多德把职业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区别,称史诗、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美的艺术是“摹仿”或“摹仿的艺术”。柏拉图虽然把文艺创作与技艺制作做了区别,但他把摹仿的美的艺术的创造也看成技术制作,认为只有来自神的灵感的艺术才与技术有区别。

第二,亚里士多德扩大了“摹仿的艺术”的范围。柏拉图的“摹仿”是不包括颂歌的,他把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叫做“非摹仿的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则把“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的颂歌包括在“摹仿”艺术之内,就是说,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摹仿”,不承认有来自神的灵感的颂神艺术和摹仿艺术的区别。

第三,摹仿对象的不同。关于文艺摹仿的对象,在古希腊时期有很大的变化。赫拉克利特运用自然科学的观点研究文艺,把大自然作为摹仿的对象,德谟克利特也曾说“从天鹅和黄莺等歌词的鸟学会了歌唱”。德谟克利特是一位从自然科学角度转向社会科学角度研究文艺的哲学家,他开始强调摹仿人的生活。到苏格拉底,特别是柏拉图,改变了“文艺摹仿自然”的唯物主义含义,使文艺摹仿人的生活的内容神秘化了。他认为文艺摹仿的只是虚幻对象的外形,“和真理隔了三层”。因此,得出否定摹仿艺术的结论。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虚幻的“理式”概念。他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除了第一实体之外,任何其他的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实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实体里面,因而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那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东西存在”。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存在的所谓“理式”,这样,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存在。同时,他也抛弃了“摹仿自然”的“自然”意义含混的一面,直截了当地提出,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 (四)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1)悲剧的含义

诗学第六章:悲剧是对于一个来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

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不达意、形象和歌曲。 情节重于性格。P34

第一, 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摹仿的对象决定的。依他的看法,悲剧所摹仿

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情节,是指“行动的摹仿”。悲剧中一系列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是由悲剧人物的行动构成的,行动又表现了人物的生活与幸福,因此,“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

而不取决于性格。悲剧人物不是为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中表现了性格。因此,情节是悲剧的基础。

第二, 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决定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艺术的目的

在于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悲剧要达到这种效果,关键是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实现。

(3)悲剧的布局

情节的整一性原则

突转和发现: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4)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好人”“犯了错误”构成了悲剧冲突。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亚里士多德规定:悲剧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所以犯了错误。然而他的性格、品质又是善良的,是“比一般人好的人”,是与我们相似的人,这样,当他遭受了不应遭受的灾难时,就博得了观众的同情。

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明知故犯,如悲剧《美狄亚》中美狄亚,为了对丈夫施行报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另一种是不知误犯,如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欧里庇得斯对美狄亚的写法,推崇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的写法。因为后者才是好人犯了错误,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同情。 (5)悲剧的社会作用——卡塔西斯说 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诗学》、《修辞学》等、

第七章 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 (一)康德 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1)关于美的本质

“美的分析”:审美有不涉利害而愉快、不涉概念而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来自“共通感”的必然性这样四个特点。

从质、量、关系、情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的特征。 质:审美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快感。

量: 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而这种普遍有效性是与审美利害性相联系着的。 关系:审美判断具有无目的的目的性 情状:审美判断具有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纯粹美”与“依存美”

纯粹美:不涉概念、利害和目的。如,花、鹦鹉、蜂鸟、极乐鸟、海产贝类、希腊风格的描绘、框缘或壁纸上的簇叶饰、无标题幻想曲、缺歌词的音乐。

依存美: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如,一个人的美、一匹马的美、一座建筑物的美,文学艺术除上述列举的外也属于依存美。 (2)崇高的理论 康德:崇高与美都属于审美判断,对美的分析也适用于崇高。但崇高不同与美,崇高的特点:

第一,美的对象有确定有限的形式,崇高的对象则无形式限制。

第二,美所引起的快感是直接的单纯的快感,崇高的快感则是由痛感转化来的间接的快感。

第三,美离不开客体的形式,而崇高则只能在主体的心灵中找到。 (二) 黑格尔 主要作品:《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 (分三个主要部分: 小逻辑、 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又译:《美学》、《谈美学》)、《历史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 一,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和创造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或艺术是理念、概念与客观实在的统一。 美或艺术美的本质是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

(2)“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美和艺术的基本特质是形象的鲜明性和感官性。

艺术作品是借颜色、形状、声音等感性的个别定性显现为外在的对象。 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外在的统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品是一种“生气灌注”的艺术整体。

(3)艺术美的创造

黑格尔认为人类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同层次需要,植根于对自由的企求。美的艺术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灵自由的需要”而产生。正是人的“自由理性”,才是“艺术以及一切行为和知识的根本和必然的起源。” 艺术美创造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现实生活。 艺术美创造离不开想象。

二,艺术发展史上的三种艺术类型

不同历史阶段中艺术的内容(理念、意蕴)与艺术形式之间必然出现的三种相互关系:

(1)象征型艺术

象征型艺术的主要特征:物质表现形式压倒精神内容,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仅是一种象征的关系,物质不是作为内容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而且用某种符号、某种事物,来象征一种朦胧的认识或意蕴。

最有代表性的象征艺术:埃及、波斯、印度等东方民族的建筑。

(2)古典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的主要特征:内容与形式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活的整体。 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型艺术:希腊艺术。

(3)浪漫型艺术

浪漫型艺术的主要特征:精神内容压倒物质形式。

代表性的浪漫艺术:从中世纪到黑格尔所处的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艺术,内容包括较广。

三,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1)戏剧的种类:悲剧、喜剧和正剧。 (2)悲剧是戏剧体诗的最高形式。

(3)悲剧的冲突问题:悲剧的冲突是悲剧的基础。

(4)悲剧冲突的根源是伦理性的实体,绝对理念的儿子之间的差异和片面性(两善两恶冲突说)。

(5)悲剧冲突的结局是矛盾双方各克服其片面性,达到矛盾的和解的“永恒正义”的胜利。

(两种和解方式:一种是冲突的双方均遭毁灭,如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一种是冲突的双方,其中有一方实行退让,撤回原先的那种片面性要求,并与对方和解,如埃斯库罗斯的《复仇女神》,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三)其他古典美学文艺理论家的代表作 席勒:《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歌德:《浮士德》《歌德谈话录》《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等

第八—九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的主要理论观点

(1)诗的题材应是田园生活,诗的语言应为真挚单纯的语言。 A、华兹华斯在《 抒情歌谣集·序言 》中明确主张“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

B、在诗的语言上,华兹华斯主张诗应多采用民间生动的语言 (2)诗的目的是抒发情感,歌颂自然和人性,诗是神谕的东西。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 真挚的 ”

诗人“自我”的地位

“一位伟大的诗人必须陶冶人的性情,予人以新的感情成份,使其感情变得更加健全、纯洁而恒久。总之,更合本性,即更合永久的本性,以及万物伟大的原动力”。 (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必须是真挚的,应该使自己的情感尽可能地“接近他所描写的人们的情感”,决不应该有虚假的描写。 诗人和一般人的区别,主要是在诗人没有外界的直接刺激时也能比别人更敏捷地思考和感受,并且又比别人更有能力把他内心中产生的这些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 (3)诗的想象以及想象与幻想。

A、华兹华斯视想象为创作的基本的动力。 B、想象与幻想

想象力是沉思和表现我们内在的永恒天性的能力, 而幻想则是感受和表现外在世界轮廓、特性的能力。

(二)浪漫主义的主要理论家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柯勒律治代表作:《抒情歌谣集》《文学生涯》《关于莎士比亚讲演集》 夏多勃里昂:《基督教的真谛》《阿达拉》《勒内》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三)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1)基督教产生与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的方式:角色安排的对照,人物性格内部美与丑的对照,不同情境的对照,情节的对照,外在形象与内心品质的对照。 如《巴黎圣母院》

(2)评价:A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它反对古典主义只表现崇高伟大而排斥生活中平凡粗俗的形象。

但B对滑稽丑怪,雨果也只是赋予了它一种途径和手段的意义,对照原则的主要目的还是对于崇高的美学理想的追求。

C雨果所理解的艺术中的美丑是经过理想化与极度夸张了的,有时在创作实践中为造成强烈的对照而加经绝对化,这反倒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85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