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2010年投标)

更新时间:2023-09-06 15: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概 述

新津县xx大道道路工程起点K2+200接拟建新津县大件公路外绕线岷江大桥K2+200处,位于新津县云峰小区附近,路线根据四川新津化工园区(岷江东岸)规划道路穿越红岩村二组,绕避金华镇城镇、和昌化工有限公司、金华镇小学和银杏山庄,再穿越黄斗坡,路线终点止于新津县新普路与北环大道相接处,路线全长约

6.271km。

本标段起讫里程为:K5+100,至终点K7+000,路线长1.9km。主要工程内容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涵洞工程、照明工程、绿化景观工程、交通工程等;其中不良地质基础及特殊路基处理为本合同段工程的重点工程。

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工程概况

容调整的说明》。

保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工期提前。

新津县xx大道道路工程起点K2+200接拟建新津县大件公路外绕线岷江大桥K2+200处,位于新津县云峰小区附近,路线根据四川新津化工园区(岷江东岸)规划道路穿越红岩村二组,绕避金华镇城镇、和昌化工有限公司、金华镇小学和银杏山庄,再穿越黄斗坡,路线终点止于新津县新普路与北环大道相接处,路线全长约

6.271km。主要控制点及所经主要河流为:大件公路岷江大桥、新津县新普路、四川新津化工园区(岷江东岸)规划道路、新津县金华镇、金华镇中心小学及银杏山庄。

第3合同段起点桩号:K5+100,终点桩号:K7+000,全长1.9Km。

本合同段线路等级为一级公路,主要技术标准表附表《主要技术指标表》。

附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项目有道路工程、交通工程、路灯工程、涵洞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等。

本施工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详见附表《xx大道3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表》。

4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及水文气象

本项目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冰水~冰堆积平原上,线路区地形开阔平坦,地势总体呈南西高北东低。处于成都凹陷带西南端,无活动性断层通过,线路通过地段均被原层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覆盖,起伏不大,以平原、浅丘地貌为主。

区内水系属岷江水系,区内河段水力坡度约1‰,多年平均流量528m3/s,最大流量1170m3/s,最小流量76.1m3/s。线路沿线几乎全部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多为水田及旱地,农业灌溉渠道纵横成网,主导了地下水的赋存运动特点,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水,地下水储量极为丰富。地下水赋存量随地势的降低和补给条件的改变,埋藏深度为0.3~6.8m。线路区无泉点出露。

本项目所在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率偏少。多年平均气温16.2~17.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5.5℃。多年平均降雨量932~967mm,24小时最大降水量379.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00~950mm,以7~8月最大。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0%~84%之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5~10月一般无雾。雾多发生在凌晨,中午后消散。平均风速为1.2~1.9m/s,最大风速19m/s。

路线所经的地区,处于我国新华夏系第三次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南缘、围陷于龙门山北东向隆起褶皱带、龙泉山及雾中山褶皱带之间,北部受德阳、合兴场旋卷构造制约,形成成都凹陷盆地。在线路起点位置零星出现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其余广大范围为第四系堆积层所覆盖,主要为第四系下~中更新统冰积、冰水堆积层(Q1-2,g1+fg1)。

根据1:400万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地震构造环境分析,第3合同段部分地区处于Ⅶ度区,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组别为第三组。

5 交通运输及水、电、通讯条件

本合同段位于新津县郊区,有村舍水泥路面、沿线村镇机耕道及低等级道路路线运输、施工机械进出场很方便,施工中结合地形条件做好部分施工便道。

线路区水系不发育,无地表和流通过,施工中采取打井取水和汽车运水两种方式解决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

路线所经区域电网发达,考虑从沿线乡镇供电所就进搭接一般线路,同时备一部分自发电设备,并架设临时输电线路,以保证施工用电。

线路所经区域电讯网络覆盖率高,通讯条件良好。

6工程进度计划及临时工程安排

招标文件要求开工日期为2010年4月15日,总工期为12个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我单位的施工能力及施工经验,开工日期定为2010年4月15日,提前1个月,于11个月内完成总体施工任务,2011年3月14日结束。

为了实现工期目标管理,对工期实行分阶段控制:

(1) 涵洞工程于2010年8月31日完成,

(2) 路基土石方于2010年9月30日完成。

(3) 路基附属及排水工程于2010年10月31日完成。

(4) 沥青混凝土路面于2010年11月31日完成

(5) 安全标志及照明信号控制工程于2011年1月31日完成

(6) 绿化工程于2011年3月14日完成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计划详见附图《xx大道第3合同段施工总体计划表》和附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

Ⅰ、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如果我单位中标,在接到中标通知书的3天内,法人委托人等将赶赴业主公司签定施工合同。签定施工合同后3天内,项目经理部人员等先期人员将赶赴施工现场,进行设营、交接桩、中线复测定位及施工调查等前期工作。

我公司在签定施工合同后5天内,施工人员全部进入施工现场各就各位,在干高潮;签定施工合同后10天内土石方施工机械从成都周边工地调入施工现场。整个施工准备做到“组织快、调遣快,开工快”。

施工机械设备及周转性大宗材料均采用汽车、拖车拖运到施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均乘火车到新津火车站后换乘汽车抵达施工现场。 砂:沿线砂及砂砾料丰富,采用岷江沿岸优质河砂,汽车通过工地施工便道运至现场。

石料:沿线石料丰富,可满足工程用料要求。施工中拟采采用岷江沿岸优质石料,并利用汽车运输至工地。 粘土:线路沿线两侧均分布有冰水、冰积堆积的粘土,液限较高,土质细腻,可就地取用。 水:采用打井及汽车运输的方法解决工程用水及生活用水。 石灰:使用峨眉、乐山等地石灰,公路汽车运输至工地。 水泥:采用乐山市金顶水泥厂的水泥,公路汽车运至工地。 钢材:采用成都钢铁厂的钢材,公路汽车运至工地。

油料、木材、其他小型材料均从新津县采购并用汽车运至工地。

我公司中标后,将根据该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项目法”施工的具体要求,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富有公路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迅速组成精干高效的“新津县xx大道3标段项目经理部”作为该项目驻现场的指挥机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全过程施工,并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搞好施工组织协调及保障工作。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测试计量

站、物资供应部、机械设备部、计划统计部、财务部、办公室等职能部门,项目部下辖一个土方机械化作业队、一个涵洞作业队、一个综合施工队等三支队伍,负责该合同各项施工任务的完成工作,组织机构详见图《xx大道第3合同段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由我处懂经营、会管理、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的全权代表、主管本标段的全面工作,对本标段的各项工作负全责;副经理主要负责现场生产管理及施工队伍间的相互协调工作;总工程师负责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各部门分工协作,确保整个机构及体系正常运行,施工工作顺利开展。 在队伍选择上充分考虑了技术、管理素质及施工经验,无论是土方机械化作业队还是涵洞作业队,都是我公司刚下场负责公路土石方、桥涵工程施工的专业队伍,并以全优的成绩受到了建设单位的多次表彰,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的丰富经验。我们有雄厚的实力,善打硬仗。根据该项目的施工特点,队伍配置突出了专业化特点,各队拟配置资源如下:

该队主要负责本标段10座涵洞等构造物的施工。配备的主要设备有装载机发电机1台,75KW发电机1台,砼输送泵1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3辆,挖掘机1台,运水车2辆。

该队在本合同中主要负责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特殊路基处理工程的施工任务。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为:装载机4台,汽车吊1台,灰浆搅拌机1台,钢筋加工设备1套,自卸车25辆,翻斗车4辆,挖掘机6台,TY220推土机2台,台,洒水车3台,运水车1辆,平地机3台、蛙式打夯机,空气压缩机3台,风镐6台,风枪6台。 为了满足工程的需要,我们将对该工程配备足够的精良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其数量及型号详见附表3《拟对本工程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表》和附表4《拟对本工程配备的试验检测仪器表》。

Ⅱ.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一章 路基土方工程

本合同段全长1.9Km,公路等级为双向六车道I级公路兼有城市道路功能,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路幅形式如下:

(路缘带)+3*3.75m(行车道)+ 0.5m(路缘带)+5.0m(中分带)+0.5m(路缘带)(绿化带含2.0m人行道)=84.5m 合同段内沿线地貌为广大第四系堆积层覆盖,地形起伏不大,覆盖层为黄土和碎石土,基岩多为泥砾石土。路基挖方作为绿化带用土,存在部分弃方。施工中采用土方的纵向调配解决。多余的弃方通过设弃土场来解决。 本合同段填、挖方路基,均采用机械一条龙作业,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机械优势。路基根据不同情况分段成型。

本合同段的的不良地质现象有软弱地基、膨胀土地基,均以换填方式处理。

1.2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法 1.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根据程序提出变更意见,申报有关部门申请变更。

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按不同季节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形象进度图及缺陷责任期内的维护实施计划,按合同要求及时报监理工程师、业主批准。 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中线施工放样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同时进行导线、水准点复测及路基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根据需要对控制点及水准点进行加密。现场放出路基边缘、坡脚、边沟、弃土场等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做好临时防、排水设施,截水沟及排水沟的设置原则是永临结合。路基低洼积水处,人工开挖引水沟,将水引入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施工期间不长期积水。既满足路基土方施工的要求,又要保证为下一步防护工程施工创造条件,并注意

排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 施工之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残渣、结构物、等所有人为或非人为的障碍物及原地面以下0.15m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的树木等,亦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及清理,并将树根全部挖除。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长度合适路段(全幅路基)做为路基填筑试验段,以确定土方工程的正确压实方法、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达到有效压实层厚等。当填方的材料发生变化,或压实标准改变时,均应及时做现场压实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

路堤填筑施工时,严格按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划分作业段,采取“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即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查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拉开工序,流水作业、加快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进入路槽80cm施工时采取挂线控制施工。通过沉降观测标,控制填筑速率,防止路基因填筑过快而失稳。

其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表5《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图》。 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和施工顺序,选择最佳的挖方作业面,采用分层纵挖或通道纵挖的方法,自上而下分台阶组织施工。

⑴土方路堑施工 运土距离较近时采用推土机施工;运距较远时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或用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见表6路堑开挖流程图。

①清表:清除地表杂物、草皮和树根,同时开挖两侧天沟、截水沟等,完善排水系统。 ②开挖:分3~4m台阶逐层开挖。每开挖一层测量放线一次,以避免超欠挖。不得爆破或掏洞取土。如遇土质变化,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并报批。

③坡面修整:机械开挖靠近边坡时,预留20~30cm,人工进行刷修。修整好的

边坡及时进行防护。 ④基床顶面处理:当开挖至设计基床顶面30~50cm时,采用推土机施工,最后人工配合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密实。同时做好两侧排水沟开挖、砌筑工作。

⑵石质路堑施工 比较松软的岩石开挖采用推土机、挖掘机并辅以部分人工松动施工,对比较坚硬的岩石实施中小控制爆破,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厚5~7m。为避免扰动坡面,采用预留光爆层技术。采用三种爆破方法:一般爆破,采用梯段微差挤压爆破,按松动爆破计算孔网参数及装药量;光面爆破,用于边坡预留光爆层开挖;孤石爆破,用于大块岩石改小,以满足填石路堤块径的要求。石方爆破主要采用硝铵炸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塑料导爆管传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①清表:人工配合推土机清除开挖范围内的杂物、植被及表层土,并做好两侧截水沟。 ②钻爆设计:石方爆破前,针对不同岩体进行爆破参数设计,并通过试爆修正确定。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修改爆破参数。

③测量布孔:根据开挖边线和爆破设计参数,用灰点或油漆定出炮眼位置,并复核检查,确保无误。 ④钻孔:浅挖地段,采用浅孔梯段爆破,用风枪钻孔;深挖地段,采用中深孔爆破,潜孔钻机钻孔。光爆孔按边坡角度布置成斜孔,通过标准孔中插炮棍作参照,确保钻孔角度准确;中央拉槽主爆破炮眼按梅花形布置,垂直钻孔。

⑤装药与堵塞:装药前,认真对炮孔进行检查验收,测量孔深度、位置、最小抵抗线是否符合钻爆设计。装药时用炮棍将药卷依次送入炮孔,轻微压紧,并按钻爆设计位置准确放置起爆药卷。装好药后,用炮泥堵塞炮孔,并用木棍捣实。

⑥网络联结、安全警戒:装好药后,由爆破专业人员进行起爆网络敷设及检查,确保万无一失。起爆之前,派出安全警戒,人员、机械撤离到安全地带。 ⑦起爆清碴:爆破后进行检查,确定无哑炮等异常情况后,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清碴过程中,随时观察坡面的稳定情况,严禁坡底掏挖。 ⑧边坡整修:测量放点,拉线检查坡面平整度,对个别凸起部位,采用小炮眼补炮;凹陷部位用浆砌片石补平。

⑨基床顶面处理:当开挖至基床顶面30cm左右时,采用浅孔小爆破或大功率推土机直接清底。开挖完后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并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本合同段不良地质现象为线路穿越鱼塘、冲沟等低洼地势,褐色淤泥质土引起的软弱地基,以及K6+715.4~K6+800.3,K6+904.2~K7+083..9段浅黄色粉性中等膨胀土。

软弱地基处理方案采用全部换填砂卵石,按填石路基施工方法施工。

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案为挖高大于2.0m的膨胀土挖方段,其挖方路基的路床均换填0.8m的砂砾石,以确保路基路面的长期使用,挖高小于2.0m的膨胀土挖方段落,按低填浅挖处理措施进行路床及其底部换填处理。

本合同段纵横向半填半挖路基,除按《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挖纵向台阶、超挖外,还在路槽下铺设3层双向50kn土工格栅。

基底和台阶处理:按基底处理方法做好原地面处理,填挖交界处或自然坡陡于1:5时,应将半填原地面挖成台阶,翻松80cm,并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碾压密实,密实度不小于96%,台阶宽度应保证一台压路机的工作宽度,宽度不小于2米,挖台阶深度小于0.4~0.6米,并将顶部做成4%-6%的内倾斜坡。

填筑: 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严禁从高处倒填料。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挖方:半填半挖路段的挖方,必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挖上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并随时进行路基密实度检测,发现问题立即找出原因并进行整改。

土工格栅施工顺序如下:

1.将土工格栅按设计尺寸裁剪好,整齐堆码。

2.铺设土工格栅时垫层表面应整平,不得有坚硬凸出物,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表面上进行碾压。

3.根据测设的边线桩位,挂上线绳,洒上白灰,确保土工格栅外侧平齐。

4.将剪裁好的土工格栅逐一密贴排放在填土面上,并将土工格栅强度高的方向(纵向)置于垂直线路轴线方向。

5.土工格栅铺设时不允许有褶皱,应尽量拉紧,相邻土工格栅采用竹钉固定于土层表面。

6.为提高工效,铺设上一层土工格栅时,用钢卷尺与花杆等定出土工格栅的

标高,利用坡度尺或钢卷尺与花杆配合测出土工格栅的平面位置。并经常用仪器测设中线、边坡和标高,确保土工格栅位置的准确性。 1.5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公路投入营运使用后,往往在桥头或其他构造物处存在跳车现象,这不仅影响行车速度、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容易使桥台、台背、桥头伸缩缝以及连接的路面结构遭到破坏,因此施工中充分注意该处的填筑施工。为了保证回填质量,借鉴“济青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构造物两端回填施工技术措施的经验,作如下要求:

1.5.1回填材料。涵洞两侧一定范围内(根据涵洞高度而定)部分采用透水性砂砾填筑填筑。

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长度。

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

且分层填筑,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15CM为宜。回填过程中要顺路基方向形成3%的横坡,以防雨水沿构造物的外壁向下渗透,而影响回填质量。

机等压实紧密。

必须重视旁站监理,认真查验填料质量,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及时抽验压实度。

第二章 涵洞施工

本合同段有盖板涵十道,长772.27m,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进出口形式为八字墙、跌水井或挡墙。孔径布置K5+405、K5+490、K6+080、K6+490盖板涵为1-2.0×1.5m;K6+680盖板涵为1-2.0×2.0m; K5+820盖板涵为1-4.0×1.5m;K5+980、K6+630、K6+970盖板涵为1-3.0×1.5m;K6+800盖板涵为1-4.0×2.0m。 盖板涵的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为了保证外观质量,设立一定数量的砼预制台座,台座上铺设钢板,后运输到各涵位,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安装。在涵底横向坡较大的地方,涵基采取了错节布置。故顶板错节后要加设混凝土挡块,其尺寸为30×40cm。

盖板涵基础采用挖掘机挖基、人工修整的方法。基础砼与墙身砼分别浇筑,在浇筑墙身砼前,将基础顶面与墙身接触部分的浮石凿除干净,按施工缝的有关规定办理。

基础砼采用分段法浇筑,分段位置选择在沉降缝处,每段墙身砼采用连续浇筑的方法浇至墙身顶面,以保证墙身质量。

盖板安装:在台身、墙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方可进行,相邻盖板间采用1:2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台背填土在两个台背同时进行,分层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并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填筑盖板上面土层时,第一层的最小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和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以上,并防止剧烈冲击。

盖板侧板外表面在填土前涂刷沥青胶结材料以形成防水层。

涵基础、台身施工中按设计做沉降缝,沉降缝必须保证垂直。

第三章 路面施工

本合同段工程路面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机动车道: 20cm4%水泥稳定碎石+36cm5%水泥稳定碎石+0.8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非机动车道:20cm4%水泥稳定碎石+20cm5%水泥稳定碎石+0.8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人行道:15cm水泥稳定碎石+3cm1:2水泥砂浆+6cmC30彩色水泥混凝土方砖。

3.2.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

3.2.1.1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3.2.1.2施工方法

正式开工前14天,路面各结构层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工艺,以此指导全线路面工程的施工。

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是否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检查是否有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如不能满足要求则处理后进行施工。最低气温低于5℃不进行混合料施工。

拌合: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合站拌制混合料,稳定土拌和机拌缸长度不小于2米。集中拌和时集料粒径应满足规范要求,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值,以保证碾压时的含水量。雨季施工时,采取覆盖的措施保护集料,防止雨

淋。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拌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要求,如材料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将混合料快速运送至现场,运输中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或雨淋,以保证水泥稳定结合料质量。 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施工,两台摊铺机前后距离保持5~10米,轨道重叠50~100毫米,采用热接缝;两侧钢丝引导的方式控制高程和平整度,使混合料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并按规定路拱进行成型;为保证连续均匀施工,拌和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相匹配;专人负责跟随摊铺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集料“窝”,并及时用新拌制的混合料填补。 碾压: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止混合料水分蒸发,保证水泥稳定结合料结构层在最佳的含水量条件下成型;碾压时先静压,防止推拥,再振压,最后静压消除轮迹。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并且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重叠1/2轮宽。一次连续均匀进行碾压,保证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路拱。碾压过程中保持表面始终湿润;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结合料表面不受破坏。自水泥加水拌合起2小时内碾压完毕。

接缝处理:摊铺时不宜中断,当日施工结束或摊铺中断2小时应设置横接缝,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当停止摊铺混合料时,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同的方木,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3米长,其高度比方木高约5厘米。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养生:水泥稳定结合料检测合格后应立即开始覆盖保湿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底基层表面始终覆盖潮湿草帘,避免暴晒,并且禁止车辆通行。

3.2.2路缘石安装及人行道板铺装施工 3.2.2.1路缘石施工方法

材料选用:为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路缘石采用外购方式,根据图纸对其外型加工的要求,加工成型运至工地。

施工放样:根据图纸测设出边线路缘石位置,并在用砂浆做成的灰饼上注点,设点桩距直线段10米,弯道注点2~5米,并测出距路缘石顶面高度。

施工水泥砂浆底座:根据设计尺寸抹1:3水泥砂浆卧底厚2厘米。

安装路缘石:据放样位置及高度,挂线安装路缘石,安装时做到直线顺直,弯曲圆滑,接缝严密紧凑,相邻块高差不超过3毫米。

路缘石后背:路缘石安排成型后,应对缘石的顶面高程、直线度、相邻块高差、缝宽、路面完整度等进行检测,无误后进行立模,浇捣后背C15砼。 回填围护:待后背砼达到一定强度,即回填后背,同时进行简易围护,防止路缘石遭破坏。

3.2.2.2人行道板铺装施工 人行道铺装前应严格控制下承层的质量,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待垫层达到强度后,清理杂物松散质。人行道铺砌必须平整,应有三米尺随砌随检测,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与其他构筑物应接顺,自行车道、人行道表面顺适,不得有积水现象。人行道板铺砌时应严格控制其相邻板高差、横坡、纵缝直顺度、符合设计要求。 3.2.3透层、粘层及封层施工 材料:透层的沥青材料宜采用液体石油沥青或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粘层所用的沥青应与面层所用的种类相同。封层及吸附沥青所用的石屑或粗砂应洁净、干燥、无分化、无杂物,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沥青的标号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由设计而定。 施工要求:准备浇沥青的工作面,应整洁而无尘埃。并通过试洒确定透层、粘层所用的沥青品种和用量。并采用沥青洒布车均匀地洒布,在沥青洒布机喷不到的地方可采用手工洒布机。喷洒超量或漏洒或少洒的地方应予纠正。粘层沥青应在铺筑覆盖层之前24h内洒布或涂洒,在喷洒透层沥青后,如不能立即铺筑沥青面层,而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应立即撒布的石屑和粗砂。并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一遍。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养护。

3.2.4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3.2.4.1施工工艺流程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3.2.4.2施工方法

准备下承层:下承层按规定检验,测设纵断高程、路面宽度、平整度和横坡度等技术指标,合格后进行清理,准备摊铺。

放出控制摊铺厚度及摊铺机走向的固定桩:为保证标高与横坡的精度,纵向每隔5m打入一铁桩,横向两边打桩,均挂钢丝基准线。摊铺机基准线不易太长,用紧线器拉紧。施工前,反复精确测量基准线高度,以保证基准线的准确度。

沥青混合料生产及运输: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应符合规范按要求,混合料

随拌随运,存储时间不得超过24h,存储期间温降不得超过10℃,且结合料不得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析,否则废弃。装运混合料的自卸车的箱底板和侧板应涂刷一层隔离层,并排除游离余液。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自卸汽车车厢底部应清扫干净。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以保温、防雨、防污染。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合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

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混合料前,对下层进行检查和清扫后方可进行路面摊铺。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全断面一次性摊铺,两台摊铺机纵向搭接在行车道间的接合部,两台摊铺机的距离为5-10m,并且有5-10cm宽度的摊铺重叠部分,并及时碾压以消除纵缝。摊铺时应严格掌握温度。摊铺机以供料能力确定匀速摊铺的速度,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路面平整度。如因故停机超过30分钟,应做成平接缝。摊铺室内混合料要饱满,送料应均匀,不得使混合料在受料斗两侧堆积,任何原因使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应除去。在雨天或表面存水以及施工气温低于10℃时,都不得摊铺混合料。 混合料的压实:摊铺后初压前,应及时检查摊铺厚度,但不允许踩踏路面,对不符合要求之处应设专人及时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速度应均匀,并应符合下表《压路机碾压速度表》的规定。

压实工序按试验段路面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初压采用双轮钢振动压路机静压,碾压时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得突然改变以免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宜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双轮钢振动压路机静压,碾压温度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并不能在当天铺筑的路段上停留。每台压路机不允许在同一横断面回车,应错成台阶形状,错台距离为一次碾压时间内摊铺的距离。在压实时,如接缝处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的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为止。在沿着压

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热的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正在施工或未降至常温的路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具或堆放其他材料。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操作或停放期间掉落在路面上。

横缝的处理:当由于工作中断,如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继续摊铺影响平整度时,就应做成一条横缝。横缝与摊铺方向大致成直角,严禁使用斜接缝。用6 m直尺检验找出该切除的位置(平整度、厚度符合要求,并与相连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 m),将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切除。继续摊铺时,应在接缝处涂刷粘层沥青,并注意设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适当的预留量。摊铺机起步前应预热30分钟以上(气温较低时50分钟以上),用刚刚运至工地的混合料开始摊铺。随后,用偏细的沥青混合料找平起步时1~2 m范围内的变化,压路机先横向后纵向碾压,并用6 m直尺检测,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当用两台摊铺机同时摊铺而有纵缝时,后面的摊铺机在接缝侧用滑靴传感器滑在已摊铺的路面上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保证路面的横向平整度。在纵缝处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工作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纵缝设置在行车道宽度之外,与横坡变坡线重合在15cm以内,与下承层接缝应错位至少15c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7y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