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

更新时间:2024-05-18 03: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

绪论

1. 2. 3. 4. 5. 6. ?

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2.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 精气血津液神 经络 体质学说) 3.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交感互藏 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 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 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阴阳偏胜:即阴偏盛、阳偏盛;“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实热证”;“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实寒证”。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阳虚则寒,虚寒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热证:高热、烦躁、面赤、口干唇燥、舌红少津,脉数;

实寒证:面白形寒,畏寒肢冷;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活沉紧; 虚寒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卷卧、自汗、脉微; 虚热证: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原则“实则泻之”;方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治疗原则:原则“虚则补之”;方法:“虚热证,阳病治阴”。“虚寒证,阴病治阳”。 药物阴阳属性:阴(寒、凉、酸、苦、咸、沉、降); 阳(热、温、辛、甘、升、浮)

1

1. 2. 3. 4. 5.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生理变化)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病理变化) 五行相悔: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生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6. 五行相克治则:“抑强扶弱”。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特点: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1) 精的基本概念: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

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 精概念的范畴: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 脏腑之精; 3) 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

1. 气的概念: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动力。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

2. 气的生成:跟脾、肺、肾脏腑有关;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 3. 气与相关脏腑: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相关;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4.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5. 脏腑之气: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气升发、肺气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 6. 气机失调:气机不畅,气滞 气逆 气陷 气脱 气闭

7.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 8. 气化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9. 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 温煦与凉润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营养作用 气化作用 10. 气的分类:元气 宗气,营气,卫气;

11. 元气:由肾藏通过三焦流行全身;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生殖机能,生理活动) 12. 宗气:由水谷之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积聚于胸中(膻中);生成来源: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

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生理功能 (行呼吸 行血气 资先天);

13. 营气:行于脉中而营养作用的气; 生理功能(化生血燕和营养全身)

14. 卫气:行于脉外而保卫作用的气; 生理功能(防御外邪 温养全身 调控腠理)

1. 血的成分: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2. 血的化生相关脏腑:脾胃 心肺 肾;脾胃的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3. 血的运行相关脏腑:心肺 肝 脾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肝主疏泄 脾主统血; 4. 血的功能:濡养 营养(化神)

1. 津液概念: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津和液总称; 2. 津液输布:主要依靠肝、脾、肺、肾、三焦等脏腑; 3. 津液功能:滋润濡养 充养血脉;

2

1. 2. 3. 4. 5.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 载气) 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津能生气、载气) 精与血津液的关系: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气随津脱的理论依据是(津能载气 );还有“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大失血急用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气能摄血 )

第三章 藏象

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五脏六腑生理特点: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1) 肝:“将军之官、罢极之本” 生理机能:主疏泄 主藏血;生理特性:刚脏 肝气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液、防止出血的机能;称为“血海”; 2) 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理机能:主血脉;主神明;生理特性:阳脏 火脏 主通明; 3) 脾:“孤脏、后天之本”; 生理功能:主运化 主统血; 生理特性:脾气升清 喜燥恶湿 4) 肺:“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生理机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主宣发

肃降 5) 肾:“先天之本” 生理功能:藏精、主水 主纳气

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ben)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四海:脑为髓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 )水谷。 1. 胆的生理机能:“为奇恒之腑”;“中精之府” 1、贮藏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 2. 胃的生理机能:“太仓、水谷之海” 1、受纳水谷;2、腐熟水谷,生理特性:胃气通降;喜润恶燥。 3. 小肠生理机能: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4. 大肠生理机能:传化糟粕和主津。 5. 膀胱生理机能:“津液之府”“本州都之官” 贮尿和排尿。 6. 三焦生理机能:“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孤府” 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

奇恒之腑:胆、脑、髓、骨、脉、女字胞; 脑的生理机能:“脑为髓之海”“元神之府” 1、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主司感觉运动; 女子胞理机能: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

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3.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4.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5.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的代谢两方面。

3

6.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7.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三个方面;

8.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慈互制等方面。 10.脾与肾的关系:表现在先天与后天互促互助关系;水液代谢方面;

第四章 经络

1)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的通路系

统。

2) 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

作用)

3) 络脉: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浮络、孙络;

4)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

从足走腹。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5)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生理机能:密切十二经

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6)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 7) 督脉基本机能: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2、反映脑、髓和肾的机能; 8) 任脉基本机能: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2、任主胞胎; 9)

4

第五章 体质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1. 正常体质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2. 九大体质:平和质、阴寒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特禀

质(过敏质)。

第六章 病因

病因四大类:外感病因(六淫);内伤病因(七情内伤); 病理产物;其他病因(饮食 劳逸)

六淫概念:“六气、六邪” 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病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性质和致病特点:

1. 风邪:1、风为阳邪,轻扬开泻;易袭阳位;2、风邪善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 2. 寒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

3. 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3、暑多侠湿;

4. 湿邪: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 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6. 火邪:1、火为阳邪,其性趋上。2、火易扰心神;3、火易伤津耗气;4、火易生风动血;5、火邪易致疮痈;

疠气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聚;2、传染性强;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七情概念: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七情内伤致病特点:1、直接影响内脏;首先伤及心神;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症;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与(饮食偏嗜)三个方面。 过劳包括:(劳力)、(劳神)、(房老)三个方面。

病理产物:1、水湿痰饮; 2、淤血; 3、结石; 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 1. 痰饮概念: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 痰饮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3. 瘀血概念: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离经之血

4. 瘀血形成:1、血出致瘀;2、气滞致瘀;3、气虚致瘀;4、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6、久病成瘀; 5. 瘀血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病位固定,病症繁多。 6. 瘀血病症特点: 1、疼痛; 2、肿块;3、出血;4、色紫黯;5、脉象异常;

7. 结石形成:1、饮食不当;2、情志内伤;3、服药不当;4、体质差异;5、久病损伤; 8. 结石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胆 肾膀胱 胃等;病程较长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5

弦、 紧、 缓、 弱) 主病:

沉脉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数脉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虚脉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第十一单元 辨证

细目一: 八纲辨证 要点:

1. 八纲、 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

2.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1)表证,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所致的、病在肌肤、经络部位的一种证候,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临床症状:以发热、恶风寒、身痛、头痛、苔薄白、肺浮为主,兼可出现咳嗽、鼻寒等症状。

里证,指外邪由表入里,或直中于里,以及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多样,有病程较长和病位较深的特点。

临床症状:以不恶风寒、脉不浮,多有舌质、舌苔的变化为主。

2)虚证,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从而导致正气不足,出现脏腑、气血、阴阳等亏损的证候。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乏力、形寒肢冷、气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以及大便溏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淡少苔、脉细弱等。其病因病机为:虚证或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由后天失养所致。

实证,多是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然邪气盛,但正气犹能抗邪,未至亏损的程度,故往往是邪正相争的激烈阶段,多为外邪侵入人体,或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于体内所致。其症状为:常见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促、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其病因病机为:无论是外邪侵入,还是由于痰饮、水湿、瘀血等所致,皆属邪气过盛。

3)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细目二: 气血津液辨证 要点:

气虚证、 气陷证、 气滞证、 气逆证、 血虚证、 血瘀

11

证、 血热证、 血寒证、 津液不足( 亏虚) 证、 水停证( 阳 水、 阴水) 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气虚证,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

症状: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

气陷证,是气虚病变的一种,以气虚无力升举为主的证候。

症状:头昏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虚弱。

气滞证,指体内某些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引起的病变证候。 症状:闷胀、疼痛、时重时轻、走窜不定,得暖气或矢气后胀痛减轻。

气逆证,指气上逆不顺而出现的病变证候。一般多见肺胃肝之气上逆如肝气上逆。

症状:肺气上逆主要以咳嗽喘息为特征;胃气上逆主要以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为特征;

肝气上逆主要以头痛、眩晕、昏厥、呕血为特征。 血虚证,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症状。

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色淡白、神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量少、衍期甚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血瘀证,凡体内血行受阻,血液瘀滞,或血离于经而瘀阻于体内所引起的病变证候,均属血瘀证。

症状: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

血热证,即血分有热,或热入血分的症状。

症状:心烦,躁扰发狂,口干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舌红绛,脉细数,或见吐、衄、便、尿血及斑疹等,妇女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等。

津液不足证,又称津伤证,是指津液受劫所致的病变证候。

症状:唇、舌、咽喉、皮肤干燥,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水液停聚证,多由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谢发生障碍,造成水湿潴留,而形成痰、饮、水肿等病证。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者稠粘,饮者清稀。

细目三: 脏腑辨证 要点:

1.心血虚、 心阴虚、 心气虚、 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心血虚、心阴虚症状:二者共同症状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若兼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则为心血虚;若兼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则为心阴虚。

病因病机:多由于生化之源不足,或发于失血之后,或热病伤阴,或七情内伤,阴血暗耗等所致。

心气虚、心阳虚症状:二者共同脉症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细弱或结代。兼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苔白等症者,为心气虚;若见畏寒、肢冷不温、面色滞暗、胸闷痛、舌淡、紫暗而胖嫩者为心阳虚。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者,为心阳虚脱之危症。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体虚,或年老脏气衰弱,或汗下太过,或暴病伤阳耗气,或禀赋不足等所致。 2.肺气虚、 肺阴虚、 风寒犯肺、 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12

肺气虚症状:气短喘促,咳痰无力,自汗怕冷,面色苍白,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系久病喘咳,耗伤肺气,或禀赋不足,或其他脏腑病变影响等所致。

肺阴虚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或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病或由久咳伤肺,或由邪热恋肺,耗损肺阴,或因劳损等所致。

风寒犯肺症状:咳嗽声重有力,吐痰稀白,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此证由外感风寒,邪袭肺卫所致,肺合皮毛而主卫外,风寒外袭,则营卫不利。

风热犯肺症状:咳嗽气粗,痰黄而稠,口渴,咽红疼痛,头痛,身热恶风,苔薄黄,脉浮数。 病因病机:此系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风热犯肺,肺失宣降。

3.脾气虚、 脾阳虚、 寒湿困脾、 寒邪犯胃、 胃火炽盛、 食滞胃脘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脾气虚、中气下陷症状: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若中气下陷(亦称脾气下陷),则兼见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小便频数等。 病因病机:病由劳倦伤脾,或饮食失节,或吐下太过,损伤脾气,或素体虚弱,久病虚损所致。

脾阳虚症状:纳减腹胀,大便溏薄,四肢不温,或脘腹隐痛,喜温喜按,或见面肢浮肿,小便不利,或妇人白带清稀而多,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迟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或久病伤脾,或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阳所致。 寒湿困脾

症状: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粘不爽,腹痛溏泄,头重身困如肿,苔白腻或舌胖嫩,脉濡缓。 病因病机:多由贪凉饮冷,致寒湿停于中焦,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湿,寒湿内侵脾胃;或素体湿盛,脾阳受遏,以致寒湿中生。

胃寒证症状: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寒则甚,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

病因病机:多因胃阳素虚,复受饮食寒凉之侵,或偏嗜生冷,或脘腹受寒而致寒凝于胃。

胃火炽盛症状:胃脘灼热疼痛,渴善冷饮,消谷善肌、泛酸、食入则吐,口臭,牙龈肿痛,或溃疡出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邪热犯胃,或情志不遂,肝火犯胃,或过食辛辣,胃火素盛等所致。

食积胃脘症状: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失气酸臭,大便秘结或泻泄,舌苔厚腻,脉滑。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饮食不节,食入过多所致。食滞胃脘,胃失和降。

4.肝血虚、 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阴虚、肝血虚症状:二者共同症状为头昏目眩,视物模糊,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量少。若血虚还可见经闭,失眠,舌淡,脉细;阴虚者还兼有颧红,手足心热,耳鸣,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肝血等所致。

肝气郁结症状:精神抑郁,易怒,胸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喜叹息,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咽部有梗阻感,妇女月经失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少腹胀痛,苔薄白,脉弦。

13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郁怒伤肝所致。

肝阳上亢症状:弦晕,耳鸣,头痛,目胀,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系素体阳盛,或七情内伤,或久病耗伤肝肾之阴所致。 8. 肾阳虚、 肾阴虚、 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肾阳虚症状: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男子阳萎,早泄,女子宫寒不孕,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沉迟,尺部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或年老体弱,阳气虚衰,或房事过度,阴损及阳等所致。

肾阴虚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无力,低热,颧红,口干,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房事不节,耗伤肾精,或因其他脏腑之阴虚导致肾阴亏虚。

膀胱湿热症状:小便灼痛,尿频,尿急,或见血尿,或尿液浑浊,或有砂石,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外感湿热,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7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