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政治学考研论述题精品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04 12: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政治学考研论述题答题模板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论述题解析
2013年真题
一、论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
1、法治是一个法律原则,是指在社会中,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不得轻慢。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反映出的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体现为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阿尔伯特?戴西在其著作《宪法法律研究介绍》中,具体指出法治包含了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第二,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第三,法庭的决定是维护人权的最后防线。
2、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一,维护社会公正。公正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价值体系,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灵魂和纽带。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守护神,只有司法独立、公正才能确保社会公正。
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法治的核心就是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法治的精义在于规则统治。故,法治应当尊重并保障公民个人权利,防止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
第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优化权力监督制约机构,促进司法功能发挥最大效益。司法独立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同时只有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才能实现法治。
第五,追求必要的效率价值,同时也重视社会公平价值。法治应当满足适当的物质需要,同时也重视非物质的精神享受;确认合理的外在功利,同时也重视内在生命意义的追求;维护适当的社会竞争,同时也重视人际的互惠合作。
3、法治的制度安排:制度设置安排凝结着法治的争议价值,即“文明有赖于摈弃专横的、固执的自我主张,而代之以理性”。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制度,将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护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宪法强调法律具有凌驾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没有法治也就没有宪政。民主也可说是法治的必要前提和实质内涵之一。 民主制度的内涵也包含了落实法治原则。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与人权一样是通过实质法治体现的。狭义法治并不包括民主内涵。就民主制度而言,法治是使民主制度能发生实际效力的方法。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落实人大制度,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的功效,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实现理性参政。
第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的公正与独立。
第四,完善政治监督体系,实现国家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机统一。
1
二、根据自己的理解,如何公正地对待社会差异?
三、根据政治参与理论,分析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原因。
2012年真题
一、扼要说明易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框架,并作评论。(《宏观政治学》)
1、政治系统理论模型是伊斯顿最早提出,它提示我们思维公共政策的另一种方向。政治系统理论将公共政策视为政治系统的输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受到外在环境压力时,所作的一种反应。而其主要内涵为:
(1)政治系统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一个政治系统不必然就是一个国家,小到市政府,大到国际体系,只要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互动体系,都是政治系统。
(2)政治系统一如生物系统,最重要的是维持生存。第一,由于政治系统处于一个环境之中,本身会受到这个环境的影响,又会对这个环境有所回应。第二,环境会对政治系统产生压力,即输入项,包括要求与支持。第三,为了延续下去,政治系统须缓和这些压力。政治系统透过转换的过程,针对环境输入的要求与支持,产生输出项:权威性的决策及活动。第四,政治系统产生输出项,社会成员又对输出项作出反应,这种反应的讯息反馈为新的要求与支持。最后,政治系统作出下一步的可能行为。第五,新一波的输出、反应、讯息反馈,和系统再转换而作出的输出,形成周流不息的反馈圈。
(3)、一旦需求与支持等输入项,超出政治系统的负担,政治系统将有崩溃之虞。
2、政治系统论的优缺点:
(1)政治系统论的优点:最主要是以整体来观察与分析,涵盖范围广;经由系统与环境,或系统与次级系统等概念,将不同领域或议题的现象联结起来;又超越了传统制度研究的限制。
(2)政治系统论的缺点:范围过于庞大,反而没有解释力,政治系统只被动地接受输入项,与实存政治现象不符。
二、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权力制约有哪些主要做法?试做分析。
1、权力制约的含义与必要
权力制约是人类社会基于对权力特性以及人类本性的深刻洞察而自觉建立起来的一种对于权力的特定限定和约束关系。即人类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行为形成的特定限制与约束关系,以使权力的运用真正符合人类社会的目的。
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一般表现出制约性、等级性、扩张性和工具性等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特征,使得它具有为权力主体谋取利益的独特优势,拥有权力就拥有了使权力客体的意志和行为服从、服务于主体利益实现过程的力量。在人类生活中必须大力倡导对权力进行制约的理念,并相应辅之以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方式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
2、权力制约的理论基础
2
权力因其特性而产生“权力悖论”:权力用好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增进公共福祉;用不好,它会阻碍社会进步,祸害社会福利,成为社会公害。正因如此,才有必要限制和监督权力。
政治学家对公共权力为什么必须受到制约与监督做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权力扩张和官僚低效、官员腐败和政府俘获(权力寻租的高级形态)。
权力制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最早由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洛克在《政府论》中将政府看作是“必要的恶”,明确提出“有限政府”概念,强调以公民的自然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为政府设置“底线”,以法治和民众的“革命权”来抗衡政府暴政。英国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说明了权力分立和制约的重要性。潘恩在《常识》中进一步主张,以宪法至上的共和原则来降低政府“祸害”的程度。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建立起完整的权力制约理论体系: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相互约束和制衡。孟德斯鸠说,“一条万古不易的政治经验是,握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直到遇到某种外在限制为止”。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激进,把国家成为社会的“累赘”和“肿瘤”。
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腐败现象警示我们,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会走向腐败。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必须将权力置于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之下,确保“让民众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好人统治与好制度安排:理想主义者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人性本善,追求公益。他们主张“德治”,主张“好人统治”,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而现实主义者对人性持悲观态度,主张性恶论,对人性高度警惕,充满“幽暗意识”,主张“以恶制恶”。他们认为,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坏人”无法“作恶”。
3、权力制约的模式:以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以权利约束权力模式、法律模式、制度模式和道德模式等。
(1)权力制约权力:就是让承担不同功能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分立、相互制约,即“分权制衡”。这是一条主要的路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以防止人和一格权利籍贯专权。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分权制衡还体现在中央和地方的适当分权,即纵向分权。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目的在于建立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使权力相对分散,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专权,尽可能地分散化解权力“作恶”所带来的风险。
(2)权利约束权力: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广泛享有的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民主权和社会经济权等各项权利,并赋予其维护自身权利的手段,通过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来抵制政府权力部门和当权者滥用权力。
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在其著作《认真对待权利》中指出,“权利可以防止政府和政治官员将制定、实施和运用法律用于自私或者不正当的目的”。在权利约束权力的路径下,现代社会对政府权力形成了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包括: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舆论监督。
(3)法律模式 (4)制度模式 (5)到的模式
3
三、论程序公正在现代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意义。
四、试析常态政治管理同危机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五、从政治学视角,谈谈你对“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理解。
2011年真题
一、试析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公共舆论。
二、实习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化解之道。
2010年真题
一、论政治服从。
二、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及其相互关系。
2009年真题
简答题
一、为什么要进行政治监督?
二、如何理解政治统治的法治方式?
三、简述政治权利的特性。
1、政治权利具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政治权利的相对个体性,是指政治权利属于相对共同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政治权利,它也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在社会成员政治资格上的转化。政治权利的主体相对个体性,使得政治权利的形式具有相对个体性,而内容具有公共性,所以政治权利的存在具有相对个体性,而其行使具有公共性。
2.政治权利具有法定规范性。政治权利的规范是由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转化来的法定资格,并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因此它是一种强制性规范。政治权利主体的规范性,也是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在政治权利主体法定政治资格上的转化。
3.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政治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是由该权利主体所处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单一性转化而来的。政治权利主体的自主性,也
4
是政治权力的专属排他性在政治权利主体法定资格上的转化。
4.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政治权利的权利义务统一性,肇始于共同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不可分割和对应存在的。
5.政治权利具有自由价值性。政治权利的自由价值性,也是政治权力多重职能性在政治权利资格上的转化体现。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自由权、诉愿权、参政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自由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诉愿权。
四、作为消极参与的政治冷漠可能出于哪些原因?(《政治学基础》) 第一,经过长期政治浩劫后,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疲倦反感或对于政治目标失去信心。
第二,政治权力的权威基础和效力下降,由此引起政治参与的功能下降。 第三,政治权力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由此引起政治参与积极性下降。 第四,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正常情况下,因为政治机构已替其成员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故有些公民认为参与政治与否无所谓,故不参加政治。
政治冷漠也会影响政府决策,使政府容易产生专断的决策,故应当注意他的负效应。
五、多项分进式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论述题
一、论现代政府体系中的执行权。
二、论民主政治良性运作的约束机制。
2008年真题
★★怎样理解亨廷顿“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这个论断出自亨廷顿的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论断:
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废 2、社会颓废/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
4、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的过程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往往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一个“弱政府”。政府的官员也在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往往落入腐败的陷阱,这使得政府不稳定的情形更加严峻。
5、国际势力的影响造成的政治不稳定。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从而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这使得政治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杂。二战以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
5
以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美国的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为代表宪政主义者提出的三权分立、人权保护以及民主程序等一系列制度性措施构成了宪政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开创了西方宪政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
4、宪政的价值追求与制度安排: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而言,宪政是明显具有自由取向的政治哲学。萨托利断言:“无论过去和现在,宪政制度事实上就是自由主义制度,可以说,自由主义政治就是宪政。”哈耶克也认为:“剥离掉一切表层以后,自由主义就是宪政”。自由是宪政的目的所在,宪政则是捍卫个人自由的手段和方法。宪政的价值追求是个人在法律范围内,拥有不受他人专断意志的干涉或强制的自由。作为一种捍卫个人自由的政治学说,宪政以有限政府、分权制衡和法治为其基本的制度安排。
洛克在《政府论》中,第一个阐发了“有限政府”和“分权学说”思想。他在书中反复强调:政府除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外,别无其他目的。宪政并不否认政府权力存在的必要,但是它视政府为一种“必要的恶”。潘恩在其著作《常识》中将对政府的本质的认知发挥到极致:政府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不过是一种必要的恶;在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
对于宪政主义者而言,仅仅坚持有限政府的原则尚不足以预防政府权力侵犯个人自由,还需要分解政府权力,并使之相互制约与平衡,这就是宪政的第二个重要的制度安排。洛克在《政府论》中率先提出了分权学说: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全。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进一步系统阐发了“三权分立”的思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独立、彼此制衡。
宪政主义的第三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就是法治。但是,宪政所要求的法治不仅仅是“法律工具主义”式的“法治”,而是“法律的统治”(rule of law)。法治作为宪政的手段,首先要求统治者以法律来进行统治。
5、宪政与民主的关系:(1)区别:第一,民主的精髓在于“平等”,宪政的精髓在于“自由”。第二,民主通常建立在乐观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而宪政则建立在悲观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第三,民主强调人民的权力,而宪政则要求就限制人民的权力,宪政坚持一切一切权力都不能是绝对的,及时掌握在人民手中的权力也必须受到限制,宪政坚持限制人民的权力,将某些问题置于民主决策之外,在这一意义上,宪政实质上是反民主的。第四,宪政与民主的功能不同,民主强调自由与权利;宪政强调法治与限权。第五,两者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都互不相同。民主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平等,宪政的逻辑和历史起点则是对国家权力的不信任。第六,两者的功能不同。民主是对人民意志的积极贯彻,宪政则是对国家权力的消极防范,包括对“人民主权”的防范(防止多数人的暴政)。第七,宪政是对民主的制约,宪政追求权责对应,民主追求多数决定。宪政讲的是权力运用的规则,而民主讲的是权力的来源。
二者的联系:第一,保障人权是宪政与民主的共同目标。第二,宪政为民主的运作提供制度保障和规范机制。第三,民主为宪政的实施构建公共平台。第四,宪政是民主的产物,民主是宪政的基础与内容,宪政保护民主。民主与宪政相互依存,无民主则宪政原则不能贯彻到底,无宪政则民主机制更会走向反面——多数人的暴政。
总之,人类社会经过长时期的“试错”,民主与宪政都逐渐成熟而融会为现代的宪政民主或曰民主宪政。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成为自由民主或宪政民主,民主才不会误入歧途。
6、宪政与宪法的关系:(1)联系:宪法是实施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
11
灵魂和生命,无宪政的宪法则失去灵魂。第一,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便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第二,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第三,从价值取向上看,宪法与宪政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
(2)区别:①宪法主要是静态的文书形式,宪政则是立宪政治的实际运行。②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但是有宪法不一定就必然实现宪政。
二、有人认为,“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 Politics is the authoritative allocation of values for the society)。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
1、《政治学基础》的观点:第一,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第二,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
美国政治学大师伊斯顿对政治的界定是目前政治学界流传最广、使用最多的概念,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也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性。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2、第一,“社会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具体而言,包括民选公职、国家预算、规则制定、规则执行、政策裁决等。以上的社会价值,不论是实体或抽象的,全部都是有形或无形的价值。
第二,“权威性分配”即透过政府权力,对上述这些有形与无形价值进行分配(制定法律、政策制定、司法裁决)。而政府在进行权威性分配(制定法律、 政策制定、司法裁决)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冲突发生,最后才会产生分配结果。
简言之,政治学就是针对“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过程”的系统化分析结果。
2003年真题
一、论民主在现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精英民主认为,民主就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民主制度只不过是一种由人们定期选出政治领导进行统治的制度。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这一著作中,他认为“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中,某些人通过着争取人民的选票取得作出政治决定的权力”。这一民主观被界定为“精英民主观”。熊彼特批判了古典民主理论,并认为,民主并非真的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仅仅意味着“人民有机会接受或拒绝要来统治他们的人”。即民主政治就是政治家的统治。
所以,民主本身不是超越其他社会价值的终极目标,而是促进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和人民权益增加的手段。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民主建设的加强,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人们可以通过民主程序表达愿望和要求,提高政府的合法性程度,减少了社会暴力和武装冲突,为实行法治提供了
12
稳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但决不是社会主义的终极性目标。不能就民主而民主,使民主成为超越一切的追求,导致对民主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对民主的盗用和误用,而牺牲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根本利益。
我国是经济落后、政治体制不健全的国家,同时还存在着浓厚的专制体制与臣民文化传统,所以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定要把握好民主速度和步骤,使民主建设以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为基础,与政治制度的健全、政治运行的规则化相一致,并辅以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改造。这样的民主化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为现代化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应当认识到民主自身的局限性。试图把民主原则扩张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只会导致民主的失落,人类创造力的衰竭和道德责任感的破坏,如文革。民主应以法治、宪政为羽翼。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在宪政架构中,法制应当转为法治,法治强调的以法律来统治,在政治生活中,法治要求的是有限的政府,强调主权在民,只要是有公民资格的人,都可以有效参与政治活动。在社会中,人行不义的倾向使民主和法治成为必要,而人行正义的潜质使民主和法治成为可能。
政治的活动领域是公域,不包括私域,政府的权力应当是受到限制的。在分权情况下,需要强调建立责任政府,实现外部监督,而民主建设的加强,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人们有正当的渠道为政府提供支持性的积极的建议,扩大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反馈,对政府进行监督,提高政府的效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二、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社会分层状况及其政治效应的看法。
1、首先是利益主体多元化、清晰化。除了个人利益意识的迅速强化,各种传统社会组织与群体都迅速形成了独立利益意识,利益主体地位迅速强化,彼此间的关系也由过去国家作为惟一利益主体条件下的内部组织关系转化为明确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改革以来还出现了新兴的利益群体,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独立的利益主体意识,利益要求也更加明确。不同个人、不同群体间的获益程度存在明显不同,并因此形成了迅速而明显的社会分层,不同阶层也进一步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要求、利益表达方式以及与计划体制下完全不同的群体间关系模式。
第二,在很大程度,改革前的社会组织方式具有一种准军事化组织特点。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威权社会。改革以来,上述社会组织形态和社会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全面转型。首先是社会组织的形态和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在改革后迅速解体,家庭再度成为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单元;在城镇,传统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基本完成了向单一经济职能的转轨,其他职能则逐步向社会转移,与政府的关系也由过去在经济、组织等各方面的高度一体转向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同时,以非公有制部门为代表的新生社会组织迅速成长。这些组织从一开始就几乎不具有任何社会控制和管理职能,与国家的关系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组织。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游离于正式社会组织之外,如大量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中的个体、自雇佣人员等等。社会组织形态的全面转变带来了社会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
13
与公众的关系模式。随各种社会组织职能的转化,个人对单位依附程度的迅速降低,政府对公众个人的行为管理则逐步走向依据法律手段。伴随这种转变,政府以及党、工、团等政治组织的职能、活动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在改革过程中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第三,社会成员个体价值意识迅速觉醒和强化,人们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发生了彻底转化,公民意识、个人权力意识全面强化,改革前那种个人对国家和组织的全面依赖和无条件服从状况已不复存在。一方面,个人、组织、群体的独立利益意识以及现存利益主体的地位迅速强化,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益群体,例如因所有制结构调整出现的个体私营企业主阶层等,利益主体逐步多元化、清晰化。另一方面,不同利益主体的实际利益获得程度,特别是经济利益获得程度也出现了全面分化,形成了明显的社会分层。以职业为基础、以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社会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程度为标志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基本形成,取代了过去那种以“身份”为依据的社会分层机制。
第四,随着独立于政府的社会资源和新经济组织体系的扩张和利益群体以及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不同经济组织之间、经济组织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模式将会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特别是协调不同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以及政府和公众之间关系的社会中间组织也会加快发育和成长,整个社会的组织形态将会发生更大变化,市民社会框架将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2002年真题
一、以现代化进程为背景,谈谈你对政治秩序与政治民主关系的看法。
二、试论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效应。
2001年真题
一、法治辩。
(1)法治(rule of law):是一个法律原则,指在社会中,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不得轻慢。法治至少有两层含义:狭义的法治认为法治本身并不包含“公正”,但为人提供一个寻求公正的法律框架和程序,依据法律治理事情;法治的核心就是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法治的精义在于规则统治。
(2)法治的词源释义:“法治”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应当统治”。历史上,与法治鲜明对比的另一个信念是罗马法中的政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信念首先在普通法系中获得实现,随后推向世界。法治这个理念的广泛传播,一般认为应归功于在英国法律学者阿尔伯特·戴西(Albert Venn Dicey)。在大陆法系里,“法治”相应的概念是“法治国”。
(3)法治的原则:阿尔伯特·戴西在其著作《宪法法律研究介绍》中,具体指出法治包含了三个基本元素:第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第二,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第三,法庭的决定是维护人权的最后防
14
线。
1977年,政治理论家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确定了几个法治原则:第一,新制定的法律不应该有回溯性。第二,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不应该改变过于频繁,不然民众会因为缺乏了解新法而无从适应。第三,制定法律应该要有明确的规则和程序。第四,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必须得到保证。第五,天赋公正原则(principles of natural justice)应该得到遵守,特别是公正庭审的权利。第六,法院应有违宪审查的终审权。第七,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法院,没有人使用法院的权利被拒绝。第八,执法和预防犯罪的机构不应允许枉法。
(4)法治与德治:第一,没有法律这个牢靠的基础,道德的高楼大厦将会坍塌,没有道德的正义指引,法律将会沦为作恶的工具。第二,法治就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法治与德治同向,但与人治相反。以德求德,德失;以法求德,德存。德治的根本在约束人的心灵,求诸内心;法治的根本在约束人的行为,求诸外行。
(5)法治与法制:同上。
(6)法治与人权:狭义的法治认为法治本身并不提供“公正”,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寻求公正的法律框架和程序;而实质的法治扩展了法治狭义的概念,包括某些与此相关的个人的实质性权利。这个扩展则在法理上承认天赋人权,也为宪政国家的宪法最终包括了人权法案建立了法理依据。因此,只有在有法治的国家,人权才能获得保障。就人权保障而言,法治则使普世价值的人权和各国宪法或基本法上的基本权利不受来自他人或政府的非法侵犯。
(7)法治与宪政:宪政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宪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对民主政治的制衡。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传统上,宪政本身并不直接涉及到政府是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但现代宪政理论往往与民主的概念密不可分。
宪法强调法律具有凌驾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没有法治也就没有宪政。
(8)法治与民主:法治原则要求法律对政府权力与对人民具有普遍拘束力,要求政府权力与人民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民主也可说是法治的必要前提和实质内涵之一。
民主制度的内涵也包含了落实法治原则。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与人权一样是通过实质法治体现的。狭义法治并不包括民主内涵。就民主制度而言,法治是使民主制度能发生实际效力的方法。
二、论现代化背景下的廉政建设。
2000年真题
★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一命题? 1、人是一种在公共空间中生存的政治动物。由于人天生就处于一个公共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因此逐渐形成了使他成为人的能力。禽兽:没有谈政治的能力,以本能存在,不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政治对其太高尚。天使:没有谈政治的必要,其生存环境超越了政治,政治对其说太下贱。人:为了规则,人有谈政
15
治的可能与必要,人生存在世俗世界中,既有协调而又有排斥面,人们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又有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排他性,会产生利益纷争,为了延续人类的种族和生存,就需要办法(政治和道德)去解决。
2、亚里士多德从人性出发探讨国家的起源和目的,他认为,自然不造无用之物,自然赋予每一事物以一定的目的。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让人们过有道德的优良生活。只有当人们各以其本分参加一个政治团体(城邦)时,才能实现这一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其它群居动物所结合的团体达到更高的政治组织在于人类有语言和理性。有了理性,人类就可以辨认善和恶、正义和不正义以及其它类似的观念;有了语言,人类就可以把这种理性的认识相互传达;有了语言和理性,人类就可以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进而结成政治上的共同体——“城邦”。
3、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是种目的论的国家观。即国家对人而言是最高的善,人如果离开国家,则是禽兽,人必须关心共同的善(common good),所以个人是没有办法发展出完整的形式,必须要发展至国家的阶段,人才会参与、关心公共事务,实现“共同的善”与“正义”。所以人是政治的动物,也是国家的动物。
4、这一命题体现了亚氏的国家观:思想上,反对政治冷淡。理论上,论证国家是社会组织,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政治上,提倡整体主义。这个命题认为,人类从本性上说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即人进入城邦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只有在城邦中人才是真正的、自足的人。
一、试论公共舆论的政治效能。
二、结合实际,对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两种模式进行比较。
1999年真题
一、论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及其关系。
1998年真题
简答题
概要评述精英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
简述政治形态的结构要素和基本特征。
1、政治形态是指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上并由它们所决定,并以一定的政治体制机制表现出来的政治关系的体系和结构。政治形态是社会形态的组成部分,是依赖于社会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有机体,是人类发展史上政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形势和阶段。
2、其构成要素大体包括四方面内容:
16
第一,社会政治力量:民族,群众,阶级,集团,政党,政治人物。是政治形态活动的主体。
第二,政治机构或政治组织:国家,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暴力机构等。是政治活动主体进行政治活动的组织设施。
第三,政治意识:政治法律思想,政治 ,价值观念等。是政治活动的理论指导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四,政治行为:政治行管理,政治决策,组织选举,政治参与等。是政治活动的过程。
3、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集中表现,由经济形态决定,随着经济形态的变革而变革。
它由以下特征:第一,政治形态具有历史性。人类历史存在5种社会形态就有5种政治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政治形态具有阶级性。阶级社会政治形态由该社会关系决定,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构成政治形态的国家制度,政府行为、政治立法都是为阶级服务的。
第三,政治形态具有具体性。政治形态史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抽象得来的概念,具有一般性。但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结构,其内容、运行却是具体的。
论述题
一、论民主监督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二、从现代化进程的社会政治效应看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
1997年真题
一、论述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治决策机构。
1、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相关的角色、机构或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现存关系构成了特定的政治决策结构。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决策结构主要由这样一些相关的角色组成,第一,从政府内部看:一是行政首脑。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总统、首相、总理、大臣、部长、省长、市长等各级行政首脑对各种政策的形成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关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所制定的综合性公共政策,大部分都来自行政机构。
二是文官或事务官。尤其是那些长期从事计划工作的文官或事务官对政治决策的影响更大。由于现代政治决策的领域日益广泛,决策的技术性要求日益增强,因而现代文官在政治决策过程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西方学者指出,那种认为政治决策是政务官或政客的天职,而文官只负责管理的观点显然已经是极为不合时宜了。
三是立法机构成员。立法机构成员及其助手对政治决策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来看,这部分人注意的焦点主要侧重地方和专门的利益。
四是官方及半官方的研究咨询机构。现代政治决策中问题的日益复杂,决策的技术性日益增强,决策越来越依靠各类政策研究机构。为此,当代资本主义
17
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此外,西方各国政府还加强了与非政府性研究咨询机构的联系。
第二,从政府外部看,成为决策角色的一是利益集团,二是政党,三是大众传媒。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去影响与之相关的各类政治决策的形成。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积极地通过内阁政府、立法机关、大众传播等途径去影响和干预各类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另外,西方的大众传播通常被看作是“第四权力”。因而,大众传播往往对各类政治决策的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怎样提高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政治素质?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模拟题】论述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政治决策机构。
1、与传统政治决策的结构相比,现代政治决策的结构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现代政治决策机构高度分化和专业化。第二,现代政治决策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
2、在社会主义政治系统中,政治决策结构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系统(由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所组成的系统)。第二,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及其人民代表)。第三,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的国家行政机构体系(包括各级行政机构及其管理干部)。第四,以及政治决策所涉及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性团体、公民个人等相关系统、团体和角色所构成的。
3、社会主义政治系统的政治决策结构是由其政治结构所决定的,它具有系统性和广泛的民主性等方面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决策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做出并执行的。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决策结构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1996年真题
简答题
一、简述“中产阶级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主要错误。
二、简述地理环境对政治形态的影响。
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人类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这是早就被人们认知和研究古代的亚里士多德,近代的孟德斯鸠等大批都有论述。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和孟德斯鸠。
2、地缘政治学的观点: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被认识后,近代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等国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创立了地缘政治学说。
地缘政治学是关于政治现象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影响制约的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马汉,法国的拉策尔、豪斯浩尔,英国的麦金德,瑞士的契伦。 评价:地缘政治学过分夸大了地理条件的作用,上升为决定力量。提出了“制海权”,“生存空间论”,“大陆心脏说”等,为军事扩张提供服务,加快资本主义
18
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速度。
3、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有影响。对社会发展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第一,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历史传统观念等,经济发展等相结合共同对政治形态产生影响。
第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有历史性。 第三,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第四,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同科技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第五,自然地理环境与政治生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
论述题
一、试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二、举例说明政治决策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1995年真题
简答题
一、为什么多党制会导致政局不稳?
二、人口素质怎样影响政治形态的稳定和发展?
三、政治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重要特征?
四、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政治参与本质上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因此,民主政治是政治参与所赖以存在的政治条件。
1、社会经济发展。一国的政治参与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一般呈正相关。首先,民主时代在市场机制中商品经济的发展,造就更多的参与型公民;其次,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公民不得不诉诸政治行为来维护并进一步实现自身利益;再次,经济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职能扩大,这也意味着政府扩大了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受到政府作用影响的公民为反过来影响政府作用,就不得不提高参与程度;最后,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民族国家,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国家发展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对公民个人来说,经济发展使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变得日益重要,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每个公民的国家意识。但是,现代化进程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参与水平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非所有经济的发展都会一定带来政治参与的扩大。
2、社会环境与社会地位。在社会环境的注重要素中,教育、收入、年龄、种族、宗教信仰、性别等,都与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在社会地位的所有变量中,教育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最为密切,教育与政治参与的关系将是永恒的。社会地
19
位的高低直接与政治影响力强弱相关,从而也与人们利益的能否实现相关,也与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相关。构成社会地位的各种因素在共同发挥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的同时,各自又在发挥着自身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但由于社会地位并不是影响政治参与的唯一因素,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系数在各国情况不同。
3、政治心理。政治参与行为离不开它的心理因素驱动力。政治社会学对于政治参与的心理因素研究有三点结论:第一,发现了与人们参与活动有关的心理品质之一——个性特征,认为他自己能影响政治家和政治秩序的意识;第二,与公民参与政治有关的心理品质是他们对于政治体系的信赖度和支持程度;第三,与公民政治参与相关的心理因素是公民关心政治过程的程度与政治责任感。达尔认为,驱使人们参与政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第一,重视可以得到的报酬。第二,认为选择是重要的。第三,相信自己能够帮助改变结局。第四,相信如果自己不行动,结局将不会满意。第五,拥有关于当前问题的知识和技能。第六,只要克服较少的障碍便可以行动。
4、政治机制。从本质上讲,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对政治参与有重大影响作用。直接对政治参与发挥作用的因素有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等。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公民行使参政权的的重要制度。政治制度是政党掌握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形式,这种形式受到各国政治利益结构及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环境的影响监督制度与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一样,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
5、社会机会。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要受到经济、制度、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到由这些条件和个人先天条件相结合所造成的社会机会的影响。社会机会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也包括上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关于西方政治发展观的区别是什么?
论述题
一、我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2008年,命题阐述与评析)
第一,政治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一种,他与其他类型社会化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政治性。政治社会化的政治性体现在其动因、内容和后果等方面。
第二,从政治社会化的动因来看,人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为了适应、参加或改变政治生活和政治现实而从事政治学习的。
第三,从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来看,人们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和形成的是对于社会政治的认识、取向和从事社会政治生活的技能。
20
第四,从政治社会化的后果来看,通过这一过程,社会成员了解既有政治文化,熟悉政治准则,并且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政治角色,从而从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成为社会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和政治活动的实践者。
★为什么说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
第二,对于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凝结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而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超过其他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是实现共同的权威力量。
第三,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特定群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利益矛盾,而政治权力则是处理利益矛盾的权威性凭籍和权威性手段。
对于政治权利来说,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是该群体成员要求政治权利的基础。利益的横向矛盾决定了特定的群体成员必须要求以特定的权利保证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而利益的纵向矛盾使特定社会群体需要以政治权利方式规定其单个成员的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简要说明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3、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利益不仅对于政治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于政治生活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利益成为人们政治活动的主旋律。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 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建立其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 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是通过对于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个人、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同 一群体中不同成员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发展以及利益本身内容和层次的发展提高,都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利益运动是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
21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模拟题
一、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府能力。
1、在许多新兴国家的民主化试验过程中,都出现了权威瓦解、共识破灭而产生的所谓“普力夺社会”。因此亨廷顿认为,普遍的政治参与对政治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即稳定的压力,这种压力的产生不是因为穷困,而是因为社会挫折感的存在。
近代以降,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个离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产生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这即著名的“亨廷顿悖论”。 这与“托克维尔悖论” ——革命往往不是在衰败时期而是在繁荣时期爆发,往往出现在一个不是那么坏的政府开始改革之际——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最经典的表达就是亨廷顿在其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用来说明政治参与与政治动乱的一组公式: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废;社会颓废/流动机会=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其大体的意思是社会动员提高了人们的期望,而经济发展则会提高社会满足人们期望的能力,但社会动员往往比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这样就造成了需求的形成与需求的满足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社会挫折感。
亨廷顿除了论及解决政治不稳定要实现政治制度化之外,还提出了强大政府论。正如亨廷顿所说的“各国之间作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政府的有效程度”,“共产主义集权国家和西方自由国家一般都可归入有效能的国家的范畴”。而塑造政府的有效程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直接和最容易的就是树立政府的权威,建立强大而有力的政府。这是因为,对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民主政府的成本过高,以及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这样,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在那些处于现代化的国家里,恰恰缺少了权威,那里的政府不得不离心离德的知识分子、刚愎自用的军官和闹事的学生的摆布”。
“强大政府”或者称为“有效政府”、“威权政府”与政治制度化共同成为政治稳定的两大基石,政治制度化是强大政府的制度保证和法律保证,它为强政府提供合理性,但同时它又和强大政府一同成为实现政治稳定的有效手段,而强政府又能够保证这种公共秩序的有效实行。当然在论及实现政治稳定的手段时,亨廷顿还论及有政党的作用。
第三,为了防止社会动荡,不让现代化事业夭折,政府必须能够承受这种压力,把维持稳定的政治秩序摆到首要的位置,要有足够强大的权威,关键不在政府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如果一个政府缺乏权威,能力低下,则它不仅仅是个弱的政府,而且还是一个坏的政府。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需要一个开明的、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政治权威,这个权威应当从本民放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动顺应现代化的潮流,在不危及稳定的前提下,适时进行体制改革。改革者面临许多困难,一是改革者面临保守派和革命派的双重压力,因此,它必须进行两
22
条战线的作战。二是改革者不但比革命者更善于操纵各种社会力量,而且对社会变革的控制也必须更加老练。三是如果处理各种形式的改革的轻重缓急问题,对改革者来说比对革命者要复杂得多。
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合法性危机的产生及克服之道。
卢梭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写道:即使是最强者也绝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这个论断为我们理解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基础。自由主义之父洛克认为,政治合法性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consent of the governed confers political legitimacy)。洛克的“同意论”成为西方政治学界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基础。
合法性(legitimacy)的基本含义是:拥有为普遍的行为标准(大多数人或传统、法律)所承认的正当理由的状态。自20世纪初韦伯提出合法性理论以来,合法性的理念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并成为现代政治分析的一个关键术语。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政治制度要形成并维持这样一种信念:现存的制度最适合于这个社会。
从本质上看,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从逻辑上讲,政治统治是否合法,乃是政治统治行为主体是否具有合法权威的问题。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也就意味着国家权力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问题。国家权力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程度越高,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也就越强,政治统治的行为方式也就越灵活,政治统治的秩序也就越稳固。
实现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有两个,一是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二是被统治者发自内心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而自己有义务服从统治者。韦伯在认为存在三类合法性:传统型合法性、魅力型合法性和法理型合法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政治合法性常常是这三类的混合。
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是指国家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的过程,也就是统治阶级极力把统治权力渲染成全社会成员的意志体现从而为自己树立权威形象的过程。
政治统治合法化过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实现:第一,通过庞大的权力机器给人以直接的心理威慑。第二,通过制度化的机制与社会成员加强联系,以使获得程序化的权威。第三,通过宣传教化以获得信仰方面的权威。
所谓合法性危机,是指统治权力正在失去其自我辩护的正当理由,被统治者怀疑进而否认统治者的资格和权威,或合法性系统无法在贯彻来自经济系统的控制命令时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 政治合法性危机存在政府危机、政治制度危机和政治共同体危机三个层面。合法性危机意味着政府的信任危机和权威危机,它直接表现为既定政治秩序的支持力在广泛性和持久性方面的严重耗散。
如何克服合法性危机?合法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去是合法的统治,不代表现在就有合法性,现在是合法的统治,不代表未来永远具有合法性,合法性需要不断地加以确认。 因此,统治者需要不断确保政权的合法性。
21世纪是自由化、民主化、法治化、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高扬人权的时代,民主化“第四次浪潮”席卷全球,民主成为泛滥于政治市场的“贬值的通货”。经过大暴乱、极端时代的20世纪的洗礼,民众逐渐意识到极权主义、专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民主已经获得了世界性的话
23
语霸权。可以说,没有人敢于公开反对民主。民主和自由、法治、人权一道,成为举世公认的普世价值。中国无需也不能否认普世价值。
我认为,民主、自由、宪政,是没有阶级的,归根到底都是人权。20世纪法西斯的肆虐让我们看到了人权的极端脆弱性和重要性,需要每一个国家建立保障人权的制度,切不可肆意践踏人权。因此,在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在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每一个政府克服合法性危机的关键是保障人权。
(1)从技术上讲,克服合法性危机的关键在于谋求民众的支持,着力于维持和强化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2)从更高的价值角度看,最大限度地巩固政治合法性必须在广泛而深入的政治文明建设中着力,使合法性与合利益性、合道德性、合法律性相统一。(《政治哲学关键词》)
(3)要避免政治合法性危机,就必须使政治合法性建立在以经济成就为代表的统治绩效、民主政治制度和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对于政府而言,就应主要着力于建立和强化其有效性或政绩基础;对政治制度来说,主要应建立和强化体现现代政治价值理念的民主宪政体制;而对于政治共同体而言,则应着力于通过文化意识形态来强化民众的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适当的权威是现代化所需要的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克服合法性危机。具体到中国,克服合法性危机要做到:
第一,保障公民的人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二,落实宪法,推行“以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宪政,保障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第三,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承认普世价值。
第四,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警惕“国进民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倡导文化多元主义,落 实“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六,不断提高民主程度,建立健全公民参政议政的体制机制,倡导公民理性参政。
长远来看,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构造还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政绩合法性基础上建设程序的合法性基础,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中国政治制度的长治久安。驾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在制度上进行民主制度的创新,塑造法理型的政治合法性,使民众对权威的服从不是出于对个人的而是出于对法律的忠诚。但同时,在建设民主制度时,还需要警惕方法不当、急躁冒进可能引起的合法性危机。
论述秩序和自由的关系 1、秩序是法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民主国家公民实现自由的基本前提。的确,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首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在那些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恰恰缺乏了权威。
不可否认,没有社会秩序,人们的自由将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存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以牺牲一部分公民在基本法律或根本大法宪法上规定
24
的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为代价,那么这个社会存在赖以维持的基本秩序将失去合理性。和谐社会必须以人民对秩序的实质性赞同为前提:只有那种体现了人民日常行之要求并以人民权利和福利的实现为实质内容的秩序指向,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制度的合性性提供正当性的基础。更为不幸的是:
自然法学派始终相信:在国家或政府制定的实在法之外,存在着一种更高的、抽象的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或者代表了无处不在的神的意志,或者反映了人的本能的理性要求,抑或是人们公认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正义观;这种抽象的自然法则构成了高级法或理想法,它们是一切实在法规则正当性的源泉,是判断一切实在法规则正当性的源泉,是判断一切实在法规则之善恶及公平与否的标准;在自然法与实在法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实在法一旦背离了自然法则,就是非法,非法发生效力便构成恶法。如果政府滥用权力,借助过时的法律对人民施以暴政,人民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
对此,西方政治学界和法学界发展出一套名曰“公民不服从”的理论。公民不服从行为较之于一般的违法犯罪是显著不同的,它是一个国家公民出于法律与自身良知或信仰相违背,坚持自已良知或信仰的动机超过了守法的动机;它是公开的,非暴力的、以改变或废除所反对的法律为目的的群众行为。因此,国家应当区别对待,而不该一味压制。
具体而言,公民不服从行为具备如下法律特征:它实质上是公民反对特权专制,努力实现现代法治国家公民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其行为不具有暴力性,否认以野蛮对抗暴政,它以公众或民意代表为诉求对象,唤醒其内心的正义观念,博取同情,以纠正非正义现象,其并非是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或全盘否定整个现行法律体系,而是矫正其不足,目的是维护公益,自身良知和信仰,这些都可以从自然法学派的理论中获得解释准据,其行为本质性善,明显具有恶法非法论的特征。
社会秩序的正常存在本身就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各阶级、阶层各种利益的暂时妥协平衡。世易时移,当这些因素发展变化重新组合,先前的平衡被打破,意味着从前的社会秩序也须重新组合构建,社会基本秩序则必须保持与之对应的阶级力量对比的动态平衡中。如果执政者看不到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不是循序渐进适时进行体制改革,使之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而是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当这些新的社会矛盾积聚到不能用改革方法进行消弥时,既有的社会秩序将彻底丧失其存在的正当性,自由将引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
综观我国三十年来的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改善,执政党的地位渐以巩固,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基本维持,人民的基本自由权利得到一些保障,但是,特别是近五年以来,随着长期坚持单一的经济体改革而没有进行相应的政冶体制、司法体制改革,发生了大量的社会腐恶现象,在一些地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公然被践踏,司法公正被侵淫,大量公民上访,一些地方政府不是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法律纠纷,却以维稳大肆抓捕上访户。这种长时间忽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借口,不进行有效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政革,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把维稳和维权尖锐对立起来,这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上找不到依据,在实践上又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其正当性令人怀疑,必须进行矫正!
论社会主义宪政。
25
毛泽东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对宪政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毛泽东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把宪政区分为资本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和新民主主义宪政等不同性质的类型,并预言“全世界将来都要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
宪政即民主的政治。这个“民主的政治”当然不是无序的、随心所欲的政治。它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了的政治。宪政,政治而带有“宪”字,表明了它是依照宪法的规定而运行的政治。所以,宪政和宪法在实质上乃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和依据,宪政是宪法的运行和实施。如果没有宪法,也就谈不上宪政;同样,如果没有宪政,宪法也不过是写了文字的纸张而已。宪政的民主性质与程度如何,在于它所依据的宪法及其内容如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宪法是资本主义宪法,所以这些国家的宪政是资本主义宪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表现,因而我们的宪政是社会主义宪政,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宪政社会主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我国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施政,我们要努力建设的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民主政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可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的宪政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用“宪政”这个词,并不等于我们要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宪政”有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之分。而我国的宪政当然属于社会主义。中国人谈论“宪政”已有上百年历史,而中国的社会主义越来越发达,改革开放的路子越走越宽,并不见因谈宪政而损害了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要深化,就必须实行宪政社会主义。那种认为如果使用了宪政提法,就会理论上西化、实践上西化的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更站不住脚。“西化”这个说法不能被随心所欲地用来做深化改革的拦路石,更不能用满天乱飞的“西化”帽子来吓唬人。
第一,“西化”是指中国本来没有的提法,而从西方传人,因此飞来灾祸。然而,从我国的历史考察,“宪政”不是外国货,而是中国固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尚书》就有“监于先王成宪”即政治的积累形成规则的记载。之后,《唐书》有云“永垂宪则,贻范后昆”,强调施政的经验要制成规范永远传下去,给后代遵行。中国的此类典籍为数不少,从年代看要远比西方立宪主义的兴起为早。到了晚清,中国人才触及西方的立宪制度,对它无以名之,就沿用我国古书中的名词称呼它为“宪政”。顺应近代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国后来又有了从资本主义宪政—新民主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发展的观念。所以,它们是中国货,并非西方造。
毋庸赘言,若是西方的提法传到中国来,都会有相应的中英文对照。例如,“民主”,英文曰democracy,“自由”,英文曰feedom,“平等”,英文曰equality,等等,让人一眼便知他们是舶来品。而“宪政”呢,由于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名词,所以在英文中并不存在现成可用的确切的对应词。在我国许多文章、书籍里,有的说宪政是Constitutionlism (立宪主义),有的说是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立
26
宪政府),也有人用洋泾浜说是constitutional pohtics,琳琅满目,不一而足。这种莫衷一是的现象恰恰有力地证明了“宪政”并非西方传入。
第二,“西化”必须是原有的事物被“化”了,必须是因为接受了某个名词而使中国变得同西方国家一样了。但如前所述,宪政提法是中国货。那么,接受本国的东西当然扯不上被“西化”的问题。即使那些真正是外国产的名词与提法,只要正本清源、分清性质,就不妨作为文化吸收过来,为我所用。比如说,共和国(Republic)是西方传来的,我们并未拒绝使用。且不谈孙中山的共和国,就说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她已经存在61年,又西化了什么呢?人权(Human rights),起先国内有些人抱抵制态度,但后来也都接受了,最终不是写入我国宪法了吗?我们被“化”了什么?此类事例多得不胜枚举,而传入我国后所发生的影响往往是正面的。其中有些提法虽然曾被自由化的人利用过,但亦不必因噎废食,刻意回避。比如说,民主是五四运动作为“德先生”被引进的。中国人都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这是不争的事实。自由化势力曾利用“民主”“人权”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即便如此,我们也并未因而废弃“民主”、“人权”等提法,更没有人说如果采用这些提法就会陷于西化危害。当然,我们对“民主”“人权”和“宪政”的理解与自由化势力的理解不同。只要我们立足国情,排除制度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社会主义的宪政民主事业建设好,自由化势力就不会有“化”的空间。
我们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遵守并执行社会主义宪法。我们的宪法总体而言是一部好宪法,但在宪法实施方面还存在某些缺陷,所以亟待解决的是如何改善宪法实施的环境,使宪政建设进一步臻于完善的问题。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公布20周年的大会上说“要抓紧研究和健全宪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宪法监督程序”。健全监督机制,明确宪法监督程序,这就关系到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怎样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政问题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只有走中国特色的宪政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市场经济,实行宪政民主,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竞争中立于不败,并体现出这种宪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把“宪政”片面地定义为资本主义的专利,无视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法,认为实行“宪政”就会招致西化的观点,极为荒谬。宪政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而建设宪政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点毋庸置疑。
★★论述西方民主理论的演进
1、西方民主理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一、古典民主理论 。二、菁英民主理论。 三、多元参与民主理论。四、审议民主理论。
第一,古典民主理论。
(1)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实践。
(2)洛克的社会契约论论证了政府是根据人民的同意来统治的。 (3)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主张一种直接民主。
(4)洛克、卢梭等人的古典民主思想为密尔、麦迪逊等人所继承,密尔认为实现人民统治的最好形式是代议制政府。
(5)波普提出了民主悖论,认为古典民主主义,不仅可以导致民主悖论,
27
而且也不符合现实,因为统治总是少数人的统治。 (6)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以后,资产阶级日益关注民主制度的具体运转,于是,民主是制度与程序的民主理论应运而生并流行起来。 第二,精英民主理论。
(1)意大利的精英理论家认为:历史是精英的历史,人民在历史中是没有地位的。任何社会都划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寡头统治是铁的规律。 (2)意大利的精英主义理论被韦伯和熊彼特发展成为精英民主理论。韦伯认为,管理国家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使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物感兴趣并有一定才能的精英的事业。民主像市场一样,是一种淘汰最弱者的制度机制,同时使那些最具有竞争能力的人去争取选票和权力。
(3)熊彼特也将民主看成是一种竞争政治领导权的政治方法,是“某些人通过获取人民选票而得到做出决定的权力”。
(4)韦伯和熊彼特的精英民主理论概括了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些重要特征,但是忽略了现代西方政治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利益集团的作用,这就为多元主义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第三,多元民主理论。 (1)政治多元主义的创始人拉斯基提出了多元国家观。他认为一元论国家观是一种想象,因为国家并不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他主张将国家权力分配给各种职能团体及社会中的自治区域,这种多元国家将由一系列目的可能极不相同的合作团体组成。
(2)英国的社会主义者柯尔认为民主应该是“职能民主政治”,民主不应当只在议会中去寻求,也应该在各种代表团体中去寻求。这实际上是一种基尔特国家,既有一个政府系统,又有一个社会团体系统。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团体自治。
(3)托克维尔市第一个认识到民主体制与多元社会和政体具有亲和力的人之一。他认为在美国这样的民主社会中。权力与各种社会功能以一种分散化的方式由众多团体来行使。
(4)达尔直接继承了托克维尔的思想,高度重视利益集团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他将民主定义为多元政体,即多元的社会自治团体主导着政治过程。民主的价值不在于多数人的统治,主权在民无法实现。民主的实际意义在于群众的广泛参政
(5)达尔也客观地认识到西方多元主义民主存在的重大缺陷: 第I、使政治不平等稳定化; 第II、扭曲公民意识;
第III、使公共议事日程不正常;
第IV、使人民失去对议事日程的最终控制。 但是,达尔并不否认多元民主的价值,克服这些缺陷的途径在于完善多元主义民主,尤其是增进经济民主。
第四,审议民主民主理论。审议民主是以讨论和协商为核心的民主类型,是指公民就一项政策或议题,经过深思熟虑,与不同意见者进行理性对话,在相互进行推理、辩论和论争后,得出共同可以接受的意见的一种民主形式。自Joseph Bessette在1980年首先使用“审议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这一概念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审议民主理论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学术界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审议民主强调公民之间的理性沟通、积极聆听、充分讨论,并
28
以较佳的论证作为政策制订的依据。审议式民主增加了公民的参与机会,藉此培育公民的能力与德性,提高公民的自尊与自我效能感,进而形塑整体社会的公共文化,民主并非仅仅举办各种选举就可以了事。
审议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当公民或是他的代表对他者的意见在道德上不同意时,他们应该持续地理性讨论,以达到双方皆可以接受的决定。第二,提倡理性的讨论及相互尊重,即使最后讨论的结果并未达到共识。第三,公开、理性、讨论、协商。
★论述如何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如是说:“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论政治在人类生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政治就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包括财富、地位、职务、荣誉、权利等。政治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因此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不是人类生来就有,也不会永久存在下去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分化、阶级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出现、公共权力及其管理机构-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这些条件的消失而消亡。而在这两极的中间,政治的存在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经济、自然环境、人口、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治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政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工具,所以政治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无所谓好与坏,善与恶,主要看掌握政治权力的人是谁及权力运行所处环境和条件。
政治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人是群居动物,随着人类的进化、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和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财产出现了。人天生具有延续生命和逃避死亡的本性。由于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对权力和财物的无止境的欲望,人总是处于竞争之中。如果没有外在的约束,人类会由于相互的争夺、残杀而趋于灭绝。但人类之所以延续到今天,说明人是有理性的。人类为了相互的和平和安全以相互订立契约的方式,彼此放弃在自然状态下属于自己的部分权利,把它交给一个超然的客观的实体,由它来对社会资源和公共权利进行分配,导致酋长、部落乃至国家的产生和政治的出现,政治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政治对经济的作用。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上层建筑,其性质和构成方式,均由经济基础决定,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结构、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且后者随着前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政治绝不是被动的,它对经济
29
有极大的反作用。政治斗争的状况及结局对社会经济基础及其确立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经济基础的状况,又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如战争。 国家政治权力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政策,及对现有生产关系的维护来对同一经济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政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气候、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对政治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政治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乃至毁灭性的破坏;违背自然规律和超出自然承受能力的国家政策,会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如“农业学大寨”对非耕地的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目前,各国的环保政策对自然环境的修复等。
政治对人口作用。人口的规模、构成和素质会对政治生活起较大作用,反过来,政治也会对人口的规模、构成和素质产生影响。如文革期间对人口生产的鼓励和放纵,造成今天中国人口的庞大规模,而从70年代后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对人口的发展形成控制;教育政策、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政治对文化的作用。文化对政治的作用是间接的,它通过政治主体的心理感受、情感、倾向、风俗、习惯来对政治产生影响。而政治也对文化产生影响。 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文化容易上升为主流文化,尤其当民众对统治者高度认同时,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文化占主导地位;而当民众对统治的合法性提出挑战时,统治者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及对这种形态的强力维护,反而会激起民众的更大反感,促使反统治文化的加速形成。 统治阶级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会对非主流文化产生促进或遏制。
论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
经济因素对政治具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动是人类最为复杂的活动,一国的经济关系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上层建筑,其性质和构成方式,均由经济基础决定,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结构、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且后者随着前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政治绝不是被动的,它对经济有极大的反作用,经济需要政治引导,经济政策执行成为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政治中,经济与政治一体化,生活资料所有制形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资源配置方式对政治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指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的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有三种类型:个人所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在这三种基本的所有制形式中,对政治系统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国家掌握一部分大宗的、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服务于政治目标。国家政权的存在与巩固没有直接的经济基础不行。国家占有的生产资料的货币表现就是国家资产,一旦国家资产严重流失,国家政权就会动摇。集体所有制从政治的角度看,是政治系统实现和调节社会公平的一种安排,对政治运行也产生直接影响。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政治系统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相当多的政治系统都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重要的政治目标。生产力的水平与社会生产效率,从而与社会财富的积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社会财富比较丰富时,它可以一方面能有足够的财力来支付政治机构及其人员的花费,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运
30
正在阅读:
南大政治学考研论述题精品资料01-04
案例分析:7-11供应链战略11-16
怎么提高iPad的使用效率02-22
统计模拟试题一10-14
好听英文歌歌词10-28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08-09
2009.11-2011.11全国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真题及答案(仅供参考)05-0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政治学
- 南大
- 论述
- 考研
- 精品
- 资料
-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最新-福建省南平市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北师大版 精品
-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
- 国防动员
- 生物化学 习题 答案
- 证券交易试题
- 过滤常数测定
- 国土经营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 2013版毛概2.2教案
- 哥弟阿玛施服饰是以1码
- (1)、楼地面的构造层次分为:1、 - - - 层,2
-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介绍
- 党支部书记理论大会考试题及答案
- 2019-2025年中国塑料挤出机市场监测调查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预测报告
- 安全知识应知应会
- 贵州紫金矿业水银洞金矿选矿厂破磨浮选车间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
- 乐山大佛 导游辞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
- 运输管理工作总结3篇
-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24口技》word教案(5).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