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旧--谈旧建筑的改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2 18: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 名:学 院:专 业:设计题目:专 题:指导教师:

学 号: 02020575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 旧城 · 时光浩韵——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

区更新改造暨建筑单体设计

新与旧——谈旧建筑的改造 职 称:

2007年 6 月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建筑学 学生姓名 刘叙达

任务下达日期:2007年 3月 4 日

毕业设计日期: 2007年 3月 4 日至 2007 年 6 月 19 日

毕业设计题目:旧城·时光浩韵——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

改造暨建筑单体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新与旧——谈旧建筑的改造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随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处

在千载难逢良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困境和危机。如何使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城市的特色通过城市更新更突出,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她有着悠久历史,几千年来经历了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以及战争的洗礼。徐州城历尽沧桑,而老建筑——这一见证城市历史发展的主要物质形态,却在城市发展与更新之中渐渐逝去。

城市更新目标应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调整为基础,由过去单纯注重城市物质空间的改善转向关注城市竞争力、城市人居环境、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目标。通过城市更新,赋予老街区新的功能,培育内生性的经济发展动力,为市民提供生活休憩和文化记忆的场所,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地块的经济和社会潜力,使物质结构和功能衰退的老街区,重新焕发活力。

本设计所涉及的街区位于徐州市老城中心,如图所示。鼓楼区因鼓楼得名,原为徐州市第一区,始建于1938年5月。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徐州后建立了日伪政权,将徐州城区划为四个行政区,今鼓楼区即当时的第一行政区。

调研街区内现存四座院落,是日本人统治徐州时期所建,并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宪兵队、司令部和银行使用。解放后这里归人民政府所有,现在被不

同的单位占用。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建筑本身状况较差,有一栋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危险。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整个街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赋予日建建筑新的城市功能,并根据新功能,作出相应的建筑改造设计。 本次设计的任务具体如下: 1.现状调查和分析 2.土地利用规划

3.建筑调查与评价(确定范围)4.旧城区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5.建筑更新改造规划与设计 6.撰写专题论文 7. 专业翻译

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摘 要

本设计的题目为“旧城·时光浩韵——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暨建筑单体设计”。旧城改造是当代城市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方面,旧城区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和特色建筑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旧区的居民居住的房屋多数年久失修,基本生活设施不配套,周边环境质量较差。多数居民有着较迫切的旧城拆迁改造的要求。本次课题研究就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上进行的。

本设计所涉及的旧城街区位于徐州市中心区,被淮海东路、宣武路、民主南路及青年路所夹。该区域东临徐州市火车站,南靠徐州市市委,北临城市主干道淮海东路。街区内的文化路上现存四座院落,是日本人统治徐州时期所建,为徐州现存规模最大的日式建筑群。是本次更新设计的重点。

我们对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及历史建筑进行了分类调研,通过作笔记、采访、拍照、测量、手绘等方法,对此地块作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结合调研完成了规划改造方案及单体的改扩建设计。

改造后的街区以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主题,以开场空间为环境氛围,以内外广场为组织串联,开发具有历史特色的城市街区。并充分利用地块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内涵的餐饮休闲街区,带动旧城的繁荣,提供市民一块缅怀历史,感受生活的新天地。

关键词:

调研 ;分析 ;规划方案 ;改扩建设计 ;主题

ABSTRACT

The design on the topic of \Old City ? Time Classics -- Xuzhou City Monument Square civilian neighborhood re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monomer.\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of contemporary urban development can hardly avoid the question. On one hand, a great number of old urban neighborhoods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 of the tide of destruction. The other hand, the urban residents live in housing most of disrepair, and the basic living facilities is incomplete, poor quality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Most residents have more pressing demoli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old city requirements. The research is the large background of.

The design of the neighborhood in the old city of Xuzhou city center, Huaihai Road East, Xuanwu Road, democratic South and youth road folder. The region east of Xuzhou City Railway Station, to the south by the Xu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city's main thoroughfares approved OZP Huaihai Road East. Street, the cultural district along the existing four courtyards, and Japanese rule Xuzhou construction period, Xuzhou of the largest existing Japanese-style building complex. The update is designed to focus on.

Our army of Xuzhou City Monument Square neighborhood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were classified research, make notes, interviews, take photographs, measurements, methods such as hand-painted, this plot was serious, and meticulous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completed a program for transforming monomer and the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design.

Aft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ighborhood to the Memorial Hall for the War of the theme, opening space for the atmosphere,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outside the Plaza Se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neighborhood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land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creating a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Food leisure neighborhoods, l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Old City,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a reminiscence of history, to experience life in the new world.

Keywords: Investigate ; Analyze ; Planning program ; Transform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 Theme

目 录

设计说明部分 .................................................... 1 1前言 .......................................................... 1 2 规划背景介绍 .................................................. 1

2.1双拥护碑街区区域位置 .................................................................................... 1 2.2双拥碑街区概况 .................................................................................................. 1 2.3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的价值和复兴整治的意义 ................ 2 3 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现状调研 .................................. 3

3.1调研目的 ................................................................................................................ 3 3.2调研方法和内容 .................................................................................................. 3 3.3街区调研 ................................................................................................................ 4

3.3.1基地现状 ................................................................................................... 4 3.3.2道路及交通情况 ..................................................................................... 4 3.3.3开敞空间 ................................................................................................... 5 3.3.4人群对象 ................................................................................................... 5 3.3.5绿化状况 ................................................................................................... 5 3.4重要历史建筑——文化路12号测绘调研 .................................................. 5

3.4.1建筑基本状况 .......................................................................................... 5 3.4.2建筑的特征与状况 ................................................................................. 6 3.4.3目前的使用功能 ..................................................................................... 6 3.4.4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性 ........................................................................ 6 3.4.5建筑测绘 ................................................................................................... 7

4 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规划 .............................. 7

4.1上位规划中对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地段的规定 .................................. 7 4.2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 ............ 7 4.3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用地再利用规划和总体规划 .............................. 8 4.4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后的环境塑造 ..................................... 10 5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改造及新馆扩建设计 ...... 10

5.1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背景及历史价值 ............ 10 5.2规划中对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定位 ................ 10 5.3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改造的基本原则 ................ 10 5.4新馆扩建的介绍 ................................................................................................. 11 专题论文部分 ................................................... 12 翻译部分 ....................................................... 17 英文原文: ..................................................... 17 英文原文: ..................................................... 28

致 谢 ......................................................... 33

第1页

设计说明部分

1前言

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设计涉及的是一个旧城改造课题。在常江老师和陈坦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小组三人完成了街区的前期调研、建筑测绘,并结合调研完成了规划改造方案及单体的改扩建设计。

2 规划背景介绍

2.1双拥护碑街区区域位置

本次调研所选区域位于徐州市中心区双拥碑附近,调研区域被淮海东路、宣武路、民主南路及青年路所夹。该区域东临徐州市火车站,南靠徐州市市委,北临城市主干道淮海东路。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紧邻双拥碑广场。

2.2双拥碑街区概况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城市内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相对丰富。 规划所涉及的街区位于徐州市老城中心,属鼓楼区,鼓楼区因鼓楼得名,原为徐州市第一区,右邻黄河故道左邻徐州警备司令部。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徐州后建立了日伪政权,将徐州城区划为四个行政区,今鼓楼区即当时的第一行政区。文化路12号正是在这个时期被日军建造起来的,这片建筑是当年日军奴役徐州人民的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地块中除原日军侵华宪兵司令部以外还有淮海堂、双拥碑广场电信局、邮电局和百鑫超市等重要建筑和场所,周围商业气氛活跃,地块中的商业大多以经营通信设备为主。

在人民解放军军史军队群众工作分卷中,记载着文化大革命后双拥工作的“徐州会议”。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着双拥优良传统的徐州军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党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掀起了春潮般的双拥工作热潮。驻军各军兵种部队在拥政爱民工作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积极支援地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从各方面积极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当年军民浴血并肩战淮海,

第2页

今朝同心同德干四化,成为党政军民的共同心声。徐州双拥徐州会议创造了双拥工作史上的几个第一:“文革”以来军队和地方第一次共同召开双拥大会,共商双拥大计,共同表彰先进;通过了第一个军地共同制定的双拥公约;转发了全军第一个整建制师和团支援地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划??。

从那次大会至今,徐州军民在双拥工作中表现出的极大创造性一发不可收。80年代初,徐州在全国首创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军地双方的双拥工作;创办了全国唯一的以宣传双拥为中心内容的专门刊物《双拥》杂志;建立了第一个双拥标志性建筑——双拥碑。双拥碑位于双拥碑街区的北端,一直以来都是此地块的地标。不过现在的双拥碑广场环境不佳,不能够成为吸引人流,让人驻足停留的好场所。

2.3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的价值和复兴整治的意义

中国的城市正在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市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造成了对历史古城的摧残。上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许多大中城市旧城区内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

建筑的价值很大部分取决于其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必然需要这些历史建筑作为现实的教材。这样,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东西。徐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古城,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尤以以汉代历史文化著称。而从古至今,徐州因为地处中原,交通发达,在战争中属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多次重要战争的见证者,在徐州存留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战争痕迹的特色建筑。文化路12号院落便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留下来的一组建筑。无论是历史内涵还是建筑本身均具有可观性。其价值体现于:

(1)历史文化价值:这组建筑是徐州最大规模的日式建筑群,也是国内较为少见的战争遗存,是研究日军侵略徐州的珍贵历史证据。

(2)资源和经济价值:通常建筑的物质寿命总是比其功能寿命长。尤其是这组院落属于军事建筑,曾承担特殊用途,结构仍然相当坚固。并且其

第3页

建筑内部空间具有使用的灵活性,与其功能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可视保护程度为其选择新的内容,再次加以利用。

(3)社会文化价值:这组建筑是城市建立与发展的的见证者,是徐州人民追求自由独立的见证者。这些遗留物是“城市博物馆”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最好展品。它们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踪迹和线索,应该永远被保留为城市的一部分。

(4)环境和生态价值(包含文化生态):改造再利用的开发方式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了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用水和耗电等)的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

(5)建筑艺术价值:该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精致的院落空间和精美的木刻围栏体现了传统日式建筑的特点。并且历经半个多世纪结构仍然坚固。其内部有大量日本人存留的装修材料。对于研究殖民建筑是非常好的现实材料。

3 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现状调研

3.1调研目的

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及历史建筑调研的目的:

1)从整体上、全方位地对这片旧城进行了解把握,了解街区的历史变迁以及现在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对这片旧城进行梳理规划。

2)理清徐州近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提出近现代时期徐州城市的合理定位;

3)对日式建筑进行测绘及评价,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4)整理徐州优秀近现代建筑的资料(图像、文字、数据等),建立数据库系统;

5)提出近现代建筑保护适应性再利用的规划和建议

本课题对于抗战建筑遗存的研究,旨在探索历史建筑在旧城改造中的保护和更新,归纳理清徐州市的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徐州城市的特色,让人们更好地铭记城市历史,认识徐州形象。

3.2调研方法和内容

自2007年3月份以来,我们对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及历史建筑进行

第4页

了分类调研,通过作笔记、采访、拍照、测量、手绘等方法,对此地块作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对这片区域的地理区位、周边环境、用地现状、交通情况、建筑年代、建筑高度、建筑结构、建筑评估、是否在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了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现状的各类分析图。

对于历史建筑的调研同样是旧城改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街区内现存四座院落,是日本人占统徐州时期所建,并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宪兵队、司令部和银行使用。解放后这里归人民政府所有,现在被不同的单位占用。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建筑本身状况较差,有一栋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危险。 调研发现这组建筑是徐州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日建建筑,如果保护得当,会成为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我们发现这个日式建筑群在徐州构成了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城市街区。这座有着近70年的历史的院落,见证了徐州从沦陷到解放再到飞跃的发展历程。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组日本人建造的历史建筑成为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重要出发点,因此,建筑方面,我们采用实地实物测量、速写、拍照、采访、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获得了宝贵而客观的一手资料。 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城市建设、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提供客观真实的参考意见。

3.3街区调研

3.3.1基地现状

街区的调研发现该地段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日本人在徐州活动的中心,号称“金融一条街”,因此遗留了许多抗战时期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街区的用地现状、历史风貌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地内主要建筑有12号院落群,徐州电信大楼,徐州市邮局,徐州市投资公司大楼,铜山物资大厦,淮海堂电影院,百货采购站办公楼及商住楼若干。该区域包含了商业,居住,办公等功能,但是各种功能纷繁揉杂在一起,导致功能上的混乱。同时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12号院东侧有大片单层散布民居存在,建筑质量、环境质量都很恶劣。文化路的西侧原来的日式建筑的部分已经被拆除了。现在暂时是一块废弃空地,成为了违章停车的地点。街区内的居民已经很少能辨认出这条街道是抗战时期的日本人在徐州活动的中心。 3.3.2道路及交通情况

街区道路主要有淮海东路(城市主干道)、青年路(城市此干道)、宣武路(城市支路)、文化路(城市支路)、民主南路(城市支路)。几条支路内

第5页

交通压力不大,机动车流量很小。尤其是文化路,作为主要调研道路,其环境良好。道路两边绿树茵茵,步行甚佳。但是街区内静态交通压力较大,很多人因为这里交通清净而将车停在道路两旁。其中文化路上停放的机动车通常在50量左右。 3.3.3开敞空间

该区域内缺乏公共开放性空间。仅有双拥碑小广场一处,在双拥碑交通环岛上布置了喷泉和绿化,但是停留人员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此处为公交终点站,周围不断有各种车辆绕行,将人与广场隔离开。此外,广场突起于城市道路中,周围绿化高度过低,不宜形成私密的氛围,反而产生曝露感,因此此广场无法聚集人气。广场的改造也将成为规划的一部分。 3.3.4人群对象

此地区虽处闹市,但是区域内活动的人群,成分却相对单纯,主要是区域内的居民,形成了很好的街坊气氛。中午及晚上为活动高峰期,在众多的小吃店里坐满了顾客,餐饮业相对发达。服务的对象其大多数为周围商场和办公楼里的工作人员和区域内居民。淮海东路上是繁荣的电子电器、五金等销售业,而宣武路上大量小吃和淮海堂电影院也不断吸引着大量人群。同时也成为街区居民的谋生手断。对人的考虑无疑是旧城改造不可忽略的因素。 3.3.5绿化状况

整个街区没有集中绿地,但道路两旁的梧桐树生长茂盛,给行人提供荫蔽场所。

3.4重要历史建筑——文化路12号测绘调研

3.4.1建筑基本状况

徐州文化路12号的日式建筑建于1938年,曾作日军侵华宪兵司令部,目前是徐州最大的日式建筑群。该院落建于1938年抗战伊始,历时一年,施工速度快且耐久坚顾。主要由从北向南1-4号院落构成。其中1、2号院连为一体,3、4独立。其外立面均为二三十年代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而内部则秉承了日式古典建筑的特点。建筑均为砖砌墙体,屋架为木结构,屋顶四面皆为双坡。1、2号院外墙交接处有毛石砌筑的巨大墙垛,3、4号院有保存较好的木柱回廊。其中1、2号院部分房屋保

第6页

留了当时的地砖,也体现了当时的生活风貌。

测绘发现3、4号院保存相对完好,都是两层砖木结构,柱子、扶手、楼梯、二楼地板都是木制,在徐州地区比较少见。经过近70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朽烂。1-2号院原来的木头柱子已不能承重,在上世纪70年代用砖加固。总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建筑自北往南等级逐次升高,四号建筑(自北往南)等级最高,现在还存有日军侵华战争时的金库,三号建筑等级次之,现存有当时关押中国共产党的水牢,水牢面积约50平米,水深达2米。建筑右侧是司令部的后勤区,现在仅存有入口大门的两个门柱和一座仓库建筑。

解放以后这里成为公交公司等国家机关的办公机构所在地。现被用作居住场所,居民大多为产权单位下岗职工。 3.4.2建筑的特征与状况

建筑群的西立面原来只有四个入口,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当地的居民把西立面的窗户都打通作为他们私人的店铺,并用各式各样的广告牌挂在这沿街立面上,原来纯净的主立面现在被张贴的花花绿绿。建筑内部的木柱和其顶端的装饰以及二层连廊的木制栏杆美观大方,久经风雨后清洗如新,同时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和日本的建筑风格。

建筑内部现在被用作住宅、办公室以及仓库,原本饰满日本风格雕刻的怡人小院现在看来面目全非,个别院落被一张写着 “拆”字的A4纸贴在脸颊,面临拆迁危险。 3.4.3目前的使用功能

目前建筑内部使用功能非常复杂,建筑被改造成沿街商贩的仓库、个别国企和私企的办公室、某些下岗职工的“家”、另外还有大概四分之一的房间至今仍然闲置、沿街的房间被改造成各种各样的商业用房,部分人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古建筑的价值,或者有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为了生存也只能把他抛到脑后。整个建筑群疏于管理和保护,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人们对整个建筑群做了多处拆除和加建,例如在二层加建自家的住宅,仓库用房等,甚至还有直接在二层加建一个小房间用作茅厕,并用排水管从建筑后面通到下水道。建筑的使用现状让人担忧。 3.4.4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性

单从文化方面看这个建筑群是日本军队的铁蹄踏入徐州,并在徐州横行霸道的历史见证;从建筑方面来看,此建筑群建于1938年,有明显的日式建筑的特征,属于徐州市区内难得的保存完整的历史,所以建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容忽略。

第7页

三号院落中的楼梯下面至今仍完整保留了当时日军关押共产党员的水牢,水牢内部阴暗恐怖,水牢水深2米左右,通往水牢的台阶共11级,木制扶手在水中泡了多年,依然保存完好。下到底下后能看见一个平台,平台南面墙上正对着入口处,有一个1米见方的窗户,窗户上的铁栅栏还在,平台的东墙靠近地面处有一个高约0.5米的小窗,当时可能是用来观察犯人用的。

再往下七八级台阶,可以看见一个宽约1.2米、高约1.5米的小门,成年人必须弯腰才能进去,进了里面,便是水牢,为套间形式。

解放后水牢曾经清理过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第二次是1988年,第三次则是2002年。知情的居民都说,每次都清理出许多尸骨来。前两年市政部门在街前开挖下水道的时候,还曾挖出头盖骨和腿骨,都与水牢有关。是研究日本侵略历史的最好资料。

3.4.5建筑测绘

具体到建筑的测绘,我们小组的就着“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对即将拆除的、保护相对完好的先进行测绘。此次测绘使用了先进的激光测距仪,保证测绘工作的精确性。首先进行测绘的是第四号院—原司令部银行,因为这座小院已经被列为拆迁的对象,所以对它的测绘刻不容缓。随后我们按照从4-1的顺序对各小院进行了平、立、剖面的测量,并根据测绘绘制出了一套完整的图纸。遗憾的是屋顶采用了吊顶形式,我们无法对屋顶的木制梁架进行准确的测量。只能通过资料介绍,合理分析来完成资料收集。

4 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规划

4.1上位规划中对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地段的规定

徐州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将这块街区作为历史街区来保护。文化路12号日式建筑群也作为近代建筑保护。

4.2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

双拥碑历史街区承载了很多了历史,虽然时光更迭,确浩韵尤存。通过对历史建筑的合理的保护和改造,通过对街区相关建筑的更新再利用,提高城市中心地块的利用效率。使得这片旧城区得到复苏和发展。

第8页

根据上位规划的要求,实地的调研和指导老师的探讨,个人对此地块的更新改造规划的主导思想是:

1)以人为本:街区的更新改造必须满足活动参与者的需要,尊重人、尊重人的行为、尊重人的活动。对处于市中心的街区的更新与改造应该首先满足活动参与者的基本要求,创造相互交往的机会与可能,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公共性活动。

2)延续历史:连续性是城市发展的公认原则,城市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一个城市在经历各个历史时期后,一般都会留下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街道、园林和广场,这些遗存是构成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主要内容。文化路12号已经成为街区演化的“印记”,成为街区重要的场所标志。

3)经营城市: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心区运转效率不断下降,主要源于城市中心区的先天不足和对城市中心区更新改造不正确的认识。我国城市中心区大多由城市主干道演变而来,公关实施的聚集和持续不间断的运转使城市中心区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明显的表现出物质性老化和结构性失衡的倾向,功能的整体性受到破坏。街区在紧张的用地环境中留出城市开敞空间和城市广场,改善并提高了商业开发的大环境。使地块的经济利润达到最大化。

功能定位:

改造后的街区以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主题,以开场空间为环境氛围,以内外广场为组织串联,开发具有历史特色的城市街区。并充分利用地块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内涵的餐饮休闲街区,带动旧城的繁荣,提供市民一块缅怀历史,感受生活的新天地。

4.3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用地再利用规划和总体规划

在前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讨论和广泛的征求意见,确定街区的总体改造更新规划。

整体规划以梳理为主以,文化路西面的中国电信和市邮政局布局规整合理,建筑使用良好,并不是街区改造的重点。改造规划的重点是文化路及东部环境较差的居民区。街区更新的焦点锁定文化路,规划中将它进行调整,使成为一条步行街。对步行街的12号的四个小院子进行保护修缮,改造成徐州战争纪念馆,并利用文化路对面的空地建设新馆。新馆以尊重老馆为前提,限制高度,并巧妙的设置在地下,顶部进行景观设计。和双拥碑连成一片形成不多得的城市开敞空间。沿着文化路,在新馆的南面建造一些商业建筑。

规划在老馆的东面,淮海堂电影院的西面区域进行了较为大的改动,将

第9页

一部分建筑现状较差的居民房拆除,规划了一个围绕老馆的广场和一条延伸到宣武路的步行休闲区,成为纪念馆的服务配套区域。同时利用历史街区的优势发展饮食休闲业,以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正如上海的新天地,作为成功的范例,我认为一大会址的存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市民提供了有历史延续性的场所,并丰富了场所了意向。课题规划中,为了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提高经营模式,提高人气,内广场保留了和日式建筑同时期的一个仓库,并改造成一个咖啡工厂,广场上设置的钟楼,小品,既强调了纪念性,也给人带来了方向感和主题性。南侧的两个办公楼被改造成性质相同的休闲场所,让里面的人能从不同时间和空间感受老馆70年的历史变迁。一定程度上,这个内广场偏向于生活性,更易于在那边休憩。竖向的钟楼和双拥碑相对,构成规划区域内的对景,强调了街区的联系。规划中将原先从内广场通往宣武路的小道扩大成为步行街区,将两边的老建筑进行取舍,对于有价值或结构稳定还可以利用的进行必要的改造形成了丰富贻人购物休闲空间。

在改造和整治过程中,规划设计涉及了更多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原四个院子里面个人及单位的安置问题;东部居民的拆迁安置及生存问题;环境的改良问题;原双拥碑广场停车问题。

对于原四院的单位的安置问题,规划在广场的东侧新建了一个9层的建筑A,用来吸纳这些单位。建筑前空出一个停车场,作为规划后的公交车车站。规划对建筑进行层数增高处理,从6层增加到11层,形成底层商业上部住宅的建筑空间,用来安置四号院的居民,东部的居民规划中将其安置在C号建筑,因为调查发现,C号楼的上部楼层一直处于废弃状态。可以进行更新利用。至于原

来居民的生存问题,规划也做了考虑,原居民主要从事的行业是在文化路和宣武路做摊点生意。内部步行街的规划努力给居民提供生存的手段,只是随着地块的更新,餐饮档次的调整,投资

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经济问题,政府可以适当采取优惠的措施帮助解决。 对于街区其他的一些建筑如淮海堂,超市,住宅楼,由于使用良好,没有必要进行拆除,保留原由状态,但为了和整个历史街区的氛围融合一起,可以适当做一些立面风格的改造。

第10页

4.4徐州市双拥碑广场街区更新改造后的环境塑造

对更新后的街区的环境塑造采取了以下的方式:1整治双拥碑广场,增加绿化,减少淮海路主干道的噪音,广场添加音乐喷泉,和新馆的水面景观形成呼应,提高环境氛围。2对老馆的周边进行绿化种植;3整体考虑文化路的立面风格,达到历史街区的效果;4在街区添置环境中的休闲坐椅、立体雕塑等小品;5改造中现代材质和手法的适当应用,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塑造时空感。

5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改造及新馆扩建

设计

5.1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背景及历史价值

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单从历史方面看这个建筑群是日本军队的铁蹄踏入徐州,并在徐州横行霸道的历史见证,建筑内的水牢更是远近闻名;从建筑文化方面来看,此建筑群建于1938年,有明显的日式建筑的特征,3、4号院落的木制楼板、木楼梯、雕花等保护完好。属于徐州市区内难得的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国内也较为罕见。所以建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容忽略。

5.2规划中对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定位

对于有价值的旧建筑,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环境机理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更新,可以有效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双双造福于市民大众。国外学者提出了再循环建筑“, 再循环”就是复活、再生、继续生长的过程。

利用保护完好的四个四合院,进行适当的更新改造,使之成为供市民参观的抗战纪念场所。

5.3文化路12号(原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改造的基本原则

改造的原则采取分类对待,3、4号小院保护较好,对此进行修复,努

力恢复历史旧貌。对于1、2号小院,由于相对保护较差,改加建情况严重。在保证其历史面貌的情况下,部分现状较差的空间可以适当进行改造。材料也可以适当的进行置换,满足纪念馆的使用要求。对这个历史建筑的改造参考了威尼斯宪章里的内容。

第11页

5.4新馆扩建的介绍

和老馆相对的马路西侧,拟建和之配套的新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新馆弥补四小院空间相对狭小,不能进行大型展示的缺陷,使得纪念馆区的功能更加完善。

新馆和老馆通过异质异构的形式结合起来。特色在于建在地下,平面呈一钥匙形,寓意打开历史的尘土封。地面部分腾出开的敞空间,结合水景进行相对应的环境设计,三个2.5米高的方体简单纯净,富有雕塑感,仿佛三块墓碑,篆刻着对历史的铭记。清澈的水从水池层层跌下,与双拥碑的广场又紧密联系在一起。 注:

关于技术方面:地下纪念馆的屋顶为半米的水池,防水显得尤其关键,可以采取抗渗混凝土外包柔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层为两层4mm厚SBS聚氨酪卷材进行防水处理。

加层处理技术:采用“抗震低层楼房加层结构” 和“刚柔性隔震、减震、消震建筑结构体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搬迁住户和旧建筑物大拆大建的情况下,将2至6层旧建筑物加高到8至20层以上。与传统的大拆大建方式相比,这一低层楼房加层方式不仅可以节省30%-60%的工程投资,缩短工期一半以上,还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第12页

专题论文部分

新与旧——谈旧建筑的改造

[摘 要] 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是建筑生长的常态而不应是人们无可奈何的选择。古往今来人类一直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生活的家园进行着改造和更新,有意识并较为大量而系统地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则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建筑的新与旧、拆与留的理解和态度,实际上它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活动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当代建筑面向“生活世界”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建筑观念 旧建筑改造 改造方法

[Abstract]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of old houses is the norm of the growth of architecture rather than people’sunwilling choice.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o

present

day,human

beings

have

been,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reconstructing and renovating their homes to fi t with the needs of people’s ever changing life. Nowadays, more than choices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tearing down or keeping up, a lot of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s of old houses refl ect people’s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activities, which represents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value of “the life world”.

[Keywords] Conception of architectur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method

最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旧建筑改造项目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建筑界,旧建筑改造、更新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以为,这是一件好事,它反映了我们的建筑和建筑活动更加趋向常态。因为人类的建筑活动和他们的生活一样,是一个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建筑从建成到投入使用直至逐渐衰败,都绝非一成不变,而像有机体一样,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当然,这种变化可能十分缓慢、微妙,而导致其变化的原因也可能非常复杂,或随功能、用途而改变,或随人们生活方式而变化,或出于安全的需要、美学的考虑。实际上,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着建筑的发展和变化。

1 建筑走向“过程”的观念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代建筑设计比以往更加重视与人的生活的联

第13页

系,重视人对建筑的接受过程、人在建筑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等心理状况及其变化依据。如果说,以往人们较多地还是把建筑当作一种客观、恒常的物质存在,主要关心其所具有的内容和性质,那么今天,建筑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在与人的交流和对话中不断发展变化并产生新的意义的存在,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二者相比,前者指“什么”,主要涉及一种恒定的结果;后者指“怎样”,涉及的是过程。这实际上表明了建筑观念的一种转变:人们对建筑关切的中心从“结果”走向了“过程”。这种转变体现着人类表现自身生命力的愿望,反映出人们对建筑更高层次的需要。虽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中,人们一直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生活的家园进行着改造和更新,但有意识并较为大量和系统地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则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建筑的新与旧、去与留的理解和态度,实际上它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活动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当代建筑走向“过程”的新观念。

2.旧建筑的意义

过去,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常常是因为建筑的形式落伍,跟不上时代,或者因为老房子太旧,需要为其穿一件“新衣”。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老房子总是不如新房子,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只是一种被动的无奈之举,因此许多改造项目的提出,主要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更新和再利用总会比新建建筑节省许多资金。而一旦经济上允许,人们往往还是倾向于拆除旧建筑后建造新的建筑。其实,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建筑和建筑活动一种片面的理解。

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及其产物,不同于普通的工业产品。它的本质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寓含人类活动的各种意义。尽管房屋的设计和建造是科学、理性的工作,然而其使用却杂糅和承载着多重情意,它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在的实体空间,而且是人类心灵中十分重要的意象。只有当其能够存放我们的回忆,蕴藏我们梦想,方能改善和强化——而不是破坏——我们的生活。因此,建筑活动的中心决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建筑实体本身或由这些实体所围合的有形空间,而是要关注更加实质性的概念——意义,或者叫做“场所精神”。所以,我们应当自觉地为城市和建筑珍藏其历史感。正如著名作家蒋子龙所说,“城市的建筑就应该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凝固住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要靠它的历史和文化所浸润、所托显①。”的确,作为人类生存栖居之所的城市和建筑,其真正的繁荣应该是重建多于毁灭。譬如北京城,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成就,城市扩张时,昔日的老城墙、老城楼,

第14页

被毫不珍惜地全部拆掉,而钢铁、化工等大工厂却被建在了上风向,使污染慢慢地覆盖全城。幸好当年还保留了紫禁城,否则,就像埃及没有了金字塔,法国没有了大教堂、博物馆—没有故宫的北京还能成其为北京吗?我们已经大拆大建了半个多世纪,结果常常是拆了建,建了拆。仅以住宅建设为例,先是建起一片片的“工人新村”、“干打垒”,随后又拆掉“新村”建“大板楼”,改革开放之初是拆掉‘大板楼’建小区,眼下是看着早几年建的小区又过时了,于是又拆掉重建更时髦的豪华住宅区,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割断了城市、建筑的历史文脉,使城市成为“失忆的城市”。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3.旧建筑的改造意义

站在这样一个视角来看待和讨论旧建筑的改造问题,就有了更深的内涵。

首先,任何建筑的改造,其形式都是由内容决定的,单纯形式的东西并不存在。旧建筑被保留的必要性首先在于它具有使用功能,当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其原来的功能发生变化时,就必须赋予它新的功能,这是旧建筑本体得以继续留存的前提。因此,单纯出于形式考虑的改造是没有道理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保存、改造和重新利用旧建筑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权宜之策,事实上,珍视和保存老房子更是对本地域所属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珍重。一位西方学者在《修复的建筑》(Rehabilitated Buildings)一书中写到,“当旧的建筑被合理地利用,建筑便会成为新艺术的乐土;并且,一旦被强制性地再利用,它便会返老还童。从此人们在里面居住下来,成年地生活在里面,睡觉、吃饭、工作、娱乐,甚至只是在里面走走。一个建筑的生命要靠时期性地再改写来维持,直到有一天,它所有的门都关上了,它才终于休眠了②。”古今中外的建筑史上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建筑都曾经被改造再利用过。帕提农神庙曾被改作过基督教堂,土耳其人占领雅典时又将它改为清真寺,并在西南角上立了尖塔;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作清真寺后,四角加建了尖塔,内墙面的天使像被古兰经语录代替;英国的约克郡国王庄园被改造使用的次数更多,从13 世纪到现在的大约800 年间,它先后被改作为修道院院长官邸、王宫、议会行政中心、公寓、学校、工厂,直至当前的高等建筑研究学院校舍;而巴黎由废弃的火车站改造而成的奥塞博物馆,上海由石库门里弄建筑改造的“新天地”、苏州河边由旧仓库改造的艺术家工作室,以及北京由废弃的工业建筑“798 工厂”改造的现代艺术基地等,更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实例。而且,旧建筑只有在改造后被有效地加

第15页

以利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正如世界上保护最好、留存最多的旧建筑大多是那些至今仍在使用的宗教建筑,这些优美的古老建筑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意无意地接受了历史和文化的熏陶,让他们感受到文脉的传承与延续。由此,建筑文化的本质和意义更加得以彰显。

其实,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旧建筑,不仅包括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而且还应包括那些大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般性旧建筑。既然是改造、更新,就必然要对原建筑有所增减、有所兴废。因此,对于旧建筑的“去”或“留”,就首先需要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有论者指出,为了作出这一判断和决策,至少应当考虑如下三个主要因素:技术上是否可行,感情上能否接受,经济上是否划算。我以为,这种考虑问题的角度本身便凸显出一种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它不是单纯的经济和技术的度量,而是包含了对社会成本的考虑。社会成本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价值作为衡量标准,但其影响所及却要远远超过建设成本。旧建筑再利用无论是基于历史、文化、精神层面,还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立场,都是一种大大降低社会成本的做法,它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的社会理想和发展观念,体现了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绿色内涵。

4.旧建筑的改造方法

至于旧建筑的改造和更新利用的探索,建筑界常采用如下策略:

1、对于陈旧且无保留价值的大量性建筑采取彻底拆去重建的方式,如:居住区拆迁重建。

2、对于遭到严重破坏的文物建筑采取在遗址上重建,努力恢复其原貌,如:圆明园工程。

3、对于在某一区域有一定的标志性、景观性的旧建筑采取整体保护,局部改造或室内更新,使其适于新的功能需求。

关于保护和再利用的关系。对于有利用价值的旧建筑,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环境机理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更新,可以有效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双双造福于市民大众。国外学者提出了再循环建筑“, 再循环”就是复活、再生、继续生长的过程。

对旧建筑的改造性设计,是一次在空间与形式创造、建筑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尝试,是对多相位品质(观念、生活、技艺、审美等) 和多层面知识(建筑、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 的一次检验。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大片大片拆除旧建筑,城市在向现代化迈进。但是不是高楼林立、道路

第16页

纵横就是城市现代化的唯一模式?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如果一个城市的文脉及其历史连续性遭到破坏,也就失去了城市个性与历史的厚重感。相当一部分旧建筑仍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要予以保留。其中某些旧建筑可以经过改造再利用,成为区域性标志建筑。

4.结 论

还是那句话,古往今来人类一直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生活的家园进行着改造和更新。在体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在书写一部连续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史。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他的感情能够也需要摆脱时间向度的限制而与已逝去的历史相连,于是才有怀旧、才有依惜、才有传统、才有文化。人需要生活在一个与已逝去的时间仍然相连的空间里。由此看来,旧建筑改造设计的积极的理念和社会意义是毋庸置疑的,除了历史文化价值外,其产生的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尽管实践中还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随着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的提高,问题会慢慢解决。建筑师要积极的利用这些旧建筑,真正的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需求服务,让旧建筑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世界建筑》 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05/2006/191 注释:

① 参见: 蒋子龙. 城市的历史感. 作家文摘,2005-02-22(8) ②参见:贺静.旧房子的去与留.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2

第17页

翻译部分

英文原文: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英文原文:

柏林犹太博物馆

柏林(1992-1999),Lindenstrasse 9-14,Berlin-Kreuzberg 建筑师:丹尼尔·李伯斯金 工程介绍:

对柏林博物馆进行扩建的最初提议是让犹太民族的展品能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区域展出。

柏林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当时是为了响应前一年即1961年柏林墙的建造而修建的。在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七年之后,因为所提供的临时住处设置在其他两个城市,所以新的博物馆也迁移到了位于克罗伊茨具格区lindenstrabe附近的老诉讼法院内。这个建筑是由普鲁士威廉-弗雷德里克国王一世手下的设计法院的建筑师Heinrich von Gerlach设计的。

这座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严重破坏并在20世纪60年代重修的双翼巴洛克式建筑,使用空间在博物馆迁来之后显得十分的有限。许多犹太人展品被转移到附近名叫马丁-格罗庇乌斯建筑里,所有展品在这个建筑物上层一个起眼的区域进行展出。

虽然那个建筑已经被认为是犹太人纪念馆,但那时仍然属柏林博物馆管辖。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的政府机构决心提供犹太人纪念馆独立的地块进行建设新馆。1989年7月波兰建筑师李伯斯金在此国际竞标中赢得了一等奖。

简介:

李伯斯金,1946年出生在波兰的工业城市罗兹,父母均为犹太人。中学毕业后的李伯斯金开始学习音乐,决心当一名钢琴演奏家。他首先移民到以色列,在那里继续他的音乐训练,然后在1960年又转移到美国纽约。在那里他改变了他所学的专业,改学数学、绘画,最终选择了建筑。1965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5年后他在美国获得了建筑学学士学位,随后又在英国攻得“意象与空间”专题的硕士。

李伯斯金随后在德国柏林和美国的多所大学任教,并在198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奖。1987年他又参加了德国柏林的国际建筑展。对比其他城市,

第29页

此次经历使得他对柏林这座城市很快产生了极好的印象并和家人在那里一直生活到现在。

丹尼尔·李伯斯金起初并不对建筑美学感兴趣,在一段很长时间内他认为建筑已经濒临死亡。“建筑,这个词已经丢失了它的责任”他曾经写道,“尤其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更是如此”。这样的一种对建筑的悲观主义观念和当时法国一些哲学院校所持观点相一致,在法国也普遍流行,被称之为“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提倡者之一的Jacques Derrida,坚持这种观念,在美国十分受欢迎。可以清楚的看到,李伯斯金对Jacques Derrida的解构主义观点十分的熟知。

在柏林墙倒塌之后,李伯斯金决定加入到对柏林的重建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他那种扎根于哲学文化的建筑手法使得他并不被接受,城镇规划的负责人汉斯-斯提芬及他所领导的从业者都认为他的想法是一些外来的,不适合的东西。不可避免地李伯斯金和这些人产生了冲突,最终彼此在建设项目的公众媒体讨论会中引起了激烈争吵,轰动全国。当时柏林的城市建设机关认为李伯斯金是个骗子并以一种非正式的手段解除了他的职位。他们指责说,李伯斯金之所以没有建起任何东西是因为他难以胜任,而且歧视地认为是由于他的犹太民族性蒙蔽了他们正确的观点和做法。

无取胜希望者:

一些建筑师花了很多时间在理论的研究上而不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但这决不会降低他们突出的作为和影响。确实,反之也可能是正确的。来自奥地利的阿道夫-洛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他是新艺术主义建筑学派的追随者,后来他改变了他的思想,转而推崇极简主义,并成为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一些建筑师虽然只是业余从事建筑行业,然而却比那些职业建筑师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绩。其中包括另一个奥地利人百水(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1928-2000),起初是一名画家,追随画家克林姆和埃贡.席勒的绘画风格。他以螺旋线表现手法著称。1985年,白水转而从事建筑设计。他的建筑设计保留了原先的绘画手法,将建筑结构分解成柔和的、流动性线条。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极少出现直角。百水的作品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有些相似。作为建筑师的白水和他作为画家一样地成功。

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当他年轻时就在维也纳设计并建造了一套住宅,被列为现代建筑最完美

第30页

的实例并使人想到同时代维也纳建筑师理查德·纽察的设计作品。这里再三提到的两个奥地利人的建筑之路十分相似。比较其他例子,能够很容易地发现在其余国家也是如此。上述情况说明不能仅仅因为李伯斯金重理论、轻实践、走捷径而否认他作为建筑师的能力。

线条:

李伯斯金称自己的犹太博物馆为“线与线之间”的作品,前来博物馆的参观者在这儿将需要努力跟随他的思维线索行动,尽管他们总是会感到混乱和紧张。再者,李伯斯金以这种极端的设计理念而闻名于世。在他这个被认为荒诞的作品出现之前,他看似没有能力创造出任何的建筑作品。

他的设计构思起始于两条线,分别表达一种思想理念和关系。他的这种将建筑各元素的含义及其如何被诠释的方法在这个建筑中充分体现出来。

“一条线是笔直但破碎的,另一条是扭曲但无止境的......他们彼此移开,变成分离并同时被感知一个在与另一个分开,于是形成了一个空间。”

线是李伯斯金最擅用的图形手段,它可以连续,也可以被打断或者形成角度。1988年当他开始着手犹太博物馆设计的时候,他曾用“火之线”来描述这座建筑。从那以后他就反复提及这个词。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从总平面(第六页插图)看出李伯斯金在设计犹太人博物馆时是如何应用这些线条的。线被折成段,形成尖锐的锐角,这种锯齿形仿佛犹太教的六芒星形。而且,这种平面的形状分布只能从图纸或者高空看出来。在博物馆建设之前,有件事经常被提及,那就是李伯斯金的这种象征性的符号当时都不为普通人所领会。为了更好的呈现设计的精心之处,据说这种设计形式只有当时的图纸制作人所理解。

不用多说,站在这座建筑面前,没有一个人能直接说出它的平面布局。然而,对于那些老式的大教堂却不是这样。即使那些隐藏在设计深处的建筑结构和数学逻辑让人无法感知和认识,然而十字形布局使这些教堂变得很有特色,且容易识别。

李伯斯金对线的应用很明显地贯穿在这座建筑当中,一种很深的线性裂缝总是出现在博物馆的立面上(第9页插图),仿佛是一种巨大的紧张感或者是一种无法承受的打击使得墙体产生了破裂。在室内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也出现了这样强烈的线条。一般来说,我们普通人非常习惯标准的直角形和由水平仪测出的平坦的地面,所有当这些尖锐而强烈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视觉会感到十分的刺激和不舒适。 绘画:

第31页

丹尼尔·李伯斯金不仅仅通过文学而且还借助绘画来发展和形成自己的建筑理念。1980年名叫“Microgemas”的建筑草图集以及三年后出版的名叫“Chamber Works”建筑草图集,均与当时社会的建筑以及即将建造的建筑无关,看不出一点联系,完全超出了实际。他们对于线条及空间的关系的处理完全处于一种实验探索阶段。结果是同样的引人注目并使人感到不安。这些建筑草图如同荷兰著名版画家毛里茨.科内流斯.埃舍尔的超现实的作品,要知道埃舍尔自己一开始也是学的建筑。

年轻的李伯斯金将埃舍尔那些充满奇怪视觉效果的精美出版物搁置在一旁,又置身于研究乔治·德·基里柯的那些超现实的建筑绘画以及俄国前卫派的构成主义者和至上主义者的建筑作品,沉浸在由这些人所带给他的艺术氛围当中。俄国建筑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和艾尔·利西茨基的所幻想的建筑从来没有实现过,原因不仅因为他们的大胆创作不能被具有小资品味的斯大林所接受,还由于他们的这些作品是传统空想建筑的一部分,最好的例子就是乔瓦尼·巴蒂斯特·皮瑞耐西的作品--“发明的监狱”。

皮瑞耐西也是一名建筑师,跟埃舍尔很相象的是他同样喜欢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存放在自己的脑海里或者仅仅表现在纸上。但是丹尼尔·李伯斯金却不是这样,他试着冒险将自己的这些所谓的空想设计加以实现。

地下层:

犹太博物馆没有明显的出入口,只有一个很小的几乎不能察觉的入口供馆内工作人员出入。公众被迫从它旁边的柏林博物馆进入到这座建筑,虽然如此,但这样一个过程却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建筑师往往会从内到外来设计一个建筑,并且奉行功能决定形式这一个原则。李伯斯金也正是用这些标准来对待这个以及其他的建筑。

进入犹太博物馆的公众入口设在地下。你首先要通过由Heinrich von Gerlach设计的普鲁士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路过在那里展览的令人愉快的彼德麦式展品,然后就进入到了底下层,可以看见,柏林博物馆和犹太博物馆彼此紧密地连在一起,好象在进行一场永久的拔河比赛。

犹太博物馆地下层有专门为特别事件和展览所设计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读书,举办演讲也可以筹办各种会议。在通往这个区域的走道的墙上陈列着许多案例,很容易想到基督教堂里的那些供奉着教堂珍宝的陵墓,与之不同的是这座建筑却远离了那些高大的基督教建筑。

两条通道在地下层交叉(见第19页图),但它们并不是垂直相交。其中的一条被用来象征20世纪中期犹太人艰苦的流浪历程,这条通道的地面被

第32页

设计成倾斜的。参观者不得不在这条通道中费力的攀爬,它意味着一种艰苦的付出,一种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努力。在这条通道的尽端是一扇通透的玻璃门,通往室外的艾克塞尔公园。

控制这个公园的主导的是一组超过6英尺的混凝土柱子(见16/17页插图)。这些柱子呈矩形,等高且彼此等距离地分布。它们本身倾斜,坐落的基础也是侧歪着的,让你感觉到走在基座上时这些柱子也是垂直的。在这些柱子的上面还种植了柳木,在上面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凉亭。让人联想到了犹太民族在犹太人的赎罪日五天后进行的庆祝丰收的感恩节Sukkoth。Sukkoth节日告诉人们以色列人曾经在沙漠中长达40年贫苦的流浪生活,让人记得那些灌木是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唯一的庇护者。

虽然建这个公园的初衷是为了纪念在1933年希特勒迫害下犹太人的流放和迁徙。然而现在它却被看成了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宗教信仰而被不断驱逐的犹太民族的共同礼物。

第33页

致 谢

五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离别之际,我要向那些曾给予我谆谆教诲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尤其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常江老师,在他的悉心指导和不断鼓励下,我的毕业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同时还要感谢大学期间所有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谢我的室友们,谢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鼓励和帮助,特别是最后这段时间,大家相互讨论方案,共同进步,受益颇多。感谢同组的几位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我们互相提供资料,给予中肯的批评与鼓励。

最后还要向所有关心我,给予我帮助的人说声谢谢,不论成功与失败,多年来他们一直默默的支持和鼓励着我不断前行。

第33页

致 谢

五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离别之际,我要向那些曾给予我谆谆教诲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尤其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常江老师,在他的悉心指导和不断鼓励下,我的毕业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同时还要感谢大学期间所有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谢我的室友们,谢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鼓励和帮助,特别是最后这段时间,大家相互讨论方案,共同进步,受益颇多。感谢同组的几位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我们互相提供资料,给予中肯的批评与鼓励。

最后还要向所有关心我,给予我帮助的人说声谢谢,不论成功与失败,多年来他们一直默默的支持和鼓励着我不断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75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