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四大基础监测》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6-04 17:0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慢病四大基础监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缩写ICD代表的中文名称是( )

A.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分类 B.手术和医学操作分类 C.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D.国际疾病命名法 2.ICD-10书中对“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使用的英文缩写是( ) A.ICF B.NCE C.NEC D.NOS

3.ICD-10书中对“其他未特指”使用的英文缩写是( ) A.ICF B.NCE C.NEC D.NOS

4.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第 I 部分要求,把直接致死原因记入第一行,把( )记入最后一行

A.间接致死原因 B.最严重的疾病 C.导致引起一系列疾病而死亡的原因 D.本次就诊的疾病 5.未经救治的院外死亡,医疗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 )判定死亡性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到现场或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填写《死亡证》。

A.医疗机构 B.疾控机构 C.乡镇卫生员 D.公安司法 6.《死亡证》死因诊断栏中各病“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 )

A.(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B.(a)病最长,(b)病次之,(c)病最短

C.(b)病最长,(c)病次之,(a)病最短 D.(a) (b) (c)病时间一样

7.《死亡证》死因诊断栏a\\b\\c\\d中每行( ) A.可以填写多种疾病 B.可填写两种疾病 C.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D.可填写三种疾病

8.按规范要求死亡病例网络报告时限为填写《死亡证》后( )天 A.1天 B.7天 C.15天 D.30天

9.死因诊断的第 I 部分(a).(b).(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

A.(c)病(根本死因)发展 → (b)病(中介原因)发展 → (a)病(直接死因)导致死亡

B.(a)病(直接死因)→(b)病(中介原因)→(c)病(根本死因)死亡

C.(b)病(中介原因)→(a)病(直接死因)→(c)病(根本死因)死亡

D.(a) (b) (c)病无逻辑关系,可以随意填写

10.网报死亡个案信息的原始资料来源于《死亡证》的( ) A.第一联 B.第二联 C.第三联 D.第四联 11.孕产妇死亡说法最正确的是( )

A.孕产妇死亡是指妊娠开始至分娩时段内发生的死亡。 B.孕产妇死亡是指妊娠开始至分娩后42天内发生的死亡。 C.一孕妇在妊娠后10周死于乳腺癌,算是孕产妇死亡。

D.孕产妇死亡是处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之内的妇女死亡,但不包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

12.某人患慢性支气管炎20年,肺气肿10年,肺心病5年后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 )

A.肺心病 B.肺气肿 C.慢性支气管炎 D.慢性阻塞性肺病 13.某女性患者,49岁,患卵巢恶性肿瘤1年,后行切除术;半年前发热.胸痛,查出肺转移性癌,1周前死于终末期肺炎。患有慢性胃肠炎8年。根本死亡原因为( )

A.终末期肺炎 B.肺转移性癌 C.卵巢恶性肿瘤 D.慢性胃肠炎

14.患慢性十二指肠溃疡4年,1周前因溃疡引起穿孔而手术,术后继发腹膜炎,3天后死亡。本人还患有冠心病。根本死亡原因为( )

A.继发性腹膜炎 B.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D.冠心病

15.某女,三年前诊断为肾上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继发高血压,死前突发脑出血,呕吐误吸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 ) A.脑出血 B.继发性高血压 C.醛固酮增多症 D.肾上腺瘤 16.病史冠心病40年,40年前诊断过支扩并咳血.慢支.肺气肿,本次因慢支并发感染支气管扩张入院,死亡诊断1.肺性脑病(死亡)2.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并咳血 3.慢性支气管感染 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5.慢性肺原性心脏病6.冠心病。根本死亡原因

为( )

A.肺性脑病 B.肺心病 C.慢性阻塞性肺病 D.慢性支气管炎 17.某女性患者,患高血压10年,风湿性心脏病5年,3天前在二楼擦玻璃窗时不慎坠落,颅骨骨折后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 ) A.颅骨骨折 B.从楼上擦玻璃时不慎坠落 C.风湿性心脏病 D.高血压

18.新生儿死亡指活产儿在出生后未满( )整天内的死亡。 A.1 B.7 C.28 D.42

19.按规范要求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后对《死亡证》审核时限为( )天。

A.1天 B.7天 C.15天 D.30天

20.按规范要求暂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在签发《死亡证》( )日内将纸质的第一联复印件报送县区疾控中心。 A.1天 B.7天 C.10天 D.15天 21.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 A.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 B.反映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死亡率 C.比较年龄结构相同人群的死亡水平 D.比较年龄结构不同人群的死亡水平

22.报告及时性是从( )到报告用时长短(15天)作为评价报告及时与否的依据。

A.患者死亡时间 B.医生填写《死亡证》 C.审核时间 D.

网络报告时间

23.县区疾控中心按( )对本辖区报告的死亡病例信息进行查重,确认后删除重复报告信息并做好登记。 A.周 B.月 C.季度 D.年

24.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疾病的较晚阶段,则根本死亡原因为( )。本规则不适用于一个慢性型被报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型所引起的情况,除非在分类中对此效应给予了特殊的说明。

A.前期阶段 B.早期阶段 C.中期阶段 D.较晚阶段 25.一个慢性型疾病被报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型疾病所引起的情况,则根本死亡原因为( ),但除白血病.支气管炎.肾炎外。 A.急性型疾病 B.亚急性疾病 C.慢性型疾病 D.其他型疾病 26.根本死因判定的首先要使用规则是( )

A.总原则 B.选择规则 C.修饰规则 D.注释 27.根本死因判定总原则有( )条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8.根本死因判定选择规则有( )条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9.根本死因判定修饰规则有( )条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30.在死亡病例报告中,除( )情况外,其他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死亡

A.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 B.I95.9(低血压, 未特指) C.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 D.R95(婴儿猝死综合症) 31.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 ) A.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

B.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

C.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 D.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32.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 )

A.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

B.医疗操作并发症 C.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 D.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33.某女,三年前诊断为肾上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继发高血压,死前突发脑出血,呕吐误吸死亡。判定根本死因是肾上腺瘤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 B.选择规则 C.修饰规则 D.注释

34.根本死亡原因ICD-10编码采用( )位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A.1 B.2 C.3 D.4

35.在死因编码中下面代表“其他特指的疾病/情况”的是( ) A. -.1 B.-.2 C.-.8 D.-.9

36.在死因编码中下面代表“未特指的疾病/情况”的是( ) A. -.1 B.-.2 C.-.8 D.-.9

37.《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各级医疗机构用户的权限有本机构所在县区的( )授权。

A.系统管理员 B.业务管理员 C.本级用户 D.直报用户 38.《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本级用户登录系统后,看不到该系统,应联系( )分配该子系统进行授权。 A.本级系统管理员 B.本级业务管理员 C.本级用户 D.直报用户

39.本级用户进入《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后,系统显示未拥有任何功能菜单,应联系( )分配相应角色。

A.本级系统管理员 B.本级该业务系统管理员 C.本级用户 D.直报用户

40.《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本级用户登录时,系统提示用户过期。联系( )重新设置使用期限。

A.本级系统管理员 B.本级该业务系统管理员 C.本级用户 D.直报用户

41.《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本级用户忘记密码,不能登录如何处理。联系( )重置密码。

A.本级系统管理员 B.本级该业务系统管理员 C.本级用户 D.直报用户

42.死因证明书 Ⅰ (a) 肝性脑病 (K72.9)

(b) 肝硬化 (K74.1) (c) 乙肝 (B18.1)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乙肝 (B18.1)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 B.规则1 C.规则2 D.规则3 43.死因证明书: Ⅰ (a) 脑膜炎(G05.0)

(b) 结核(A16.9)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结核性脑膜炎(A17.0)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规则A B.总原则+规则B C 总原则+规则C D 总原则+规则D

44.死因证明书: Ⅰ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I60.9)

(b) 高血压(I10)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I60.9) 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 B.总原则+规则A C 总原则+规则B D 总原则+规则C+注释

45.死因证明书: Ⅰ (a) 肺纤维化(J84.1)

(b) 肺结核(A16.2) 10年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呼吸道结核病的后遗症 (B90.9) 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规则C B.总原则+规则D C 总原则+规则E D 总原则+规则F 46.死因证明书: Ⅰ (a) 卡波斯肉瘤

Ⅱ 艾滋病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导致卡波斯肉瘤的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规则1 B.总原则+规则2 C.总原则+规则3 D.总原则

47.死因证明书: Ⅰ (a) 创伤性脑疝 (S06.8)

(b) 小货车与行人碰撞的交通事故

(V03.1)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货车与行人碰撞的交通事故 V03.1 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 B.总原则+规则A C.总原则+规则B D.总原则+规则C

48.死因证明书: Ⅰ (a) 慢性心肌炎(I51.4)

(b) 急性心肌炎(I40.9)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炎 I40.9 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规则C B.总原则+规则D C.总原则+规则E D.总原则+规则F

49.死因证明书: Ⅰ (a) 肺炎(J18.9) 7天

(b) 肺转移癌(C78.0) 1年 (c) 肠癌(C18.9) 2年 Ⅱ 糖尿病(E14.9)

判定根本死亡原因为肠癌 C18.9 使用的规则是( ) A.总原则 B.总原则+规则A C.总原则+规则B D.总原则+规则C.

50.按规范要求暂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在签发《死亡证》10日内将纸质的第一联复印件报送县区疾控中心,疾控中

心在收到《死亡证》复印件后( )日内代报。 A.1天 B.7天 C.10天 D.15天 51.体重指数(BMI)的正常值是( )

A.14-18 B.18-23 C.18.5-23.9 D.26-28 52.正常人的空腹血糖范围是( )

A.2.8-4.4mmol/L B.4.4-6.1mmol/L C.6.1-7.0mmol/L D.7.0-7.8mmol/L

53.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BMI=体重(公斤)/身高(厘米)2 C.BMI=体重(斤)/身高(厘米)2 D.BMI=体重(斤)/身高(米)2 54.中国正常成年人的腰围标准为( )

A.男性为<90cm,女性为<85cm B.男性为<95cm,女性为<85cm

C.男性为>85 cm,女性为>80cm D.男性为<85cm,女性为<80cm

55.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属于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A.个案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横断面调查 D.队列研究

56.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或体征是( ) A.静坐时手或腿颤抖 B.身体僵硬

B.袖带选择合适 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选择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C.袖带放置 气囊应包裹80%的上臂,袖带下缘在肘弯上1-2cm D.袖带松紧合适 恰好能插入1手指

E.无论使用左臂或者右臂测量,空气管都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24.测量血压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

A.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茶和咖啡,同时排空膀胱。

B.血压测量要求有独立、安静的房间。 C.血压测量一般全天都可进行。 D.重复测量应至少相隔1分钟。

E.如两次测量的读数相差>5 mmHg,应测第三次。 25.下列几种职业性活动中,属于重度体力活动的是( ) A.洗涤(刷洗地毯、手洗衣物等) B.收割庄稼(小麦、水稻、甘蔗等)

C.搬运重物(如粮食、水泥或其他较重货物) D.手工编织 E.放养家畜

26.国家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方式包括( )

A.手工填报 B.信息交换 C.死亡补报 D.查漏补填 E.批量导入 27.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评价指标包括( ) A.卡片填写完整率≥95% ,准确率≥95% B.填写完整率≥90% ,准确率≥90%

C.报告率漏报率≤10% ;死亡病例同时具有发病报告的比例≥90% D.报告单位报告及时率≥95% E.审核及时率≥95% 28.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的目的是( )

A.了解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变化规律 B.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 C.为评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 D.为慢病防控效果 提供依据 E.为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治疗依据 29.肿瘤发病登记统计分析包括( )

A.发病/死亡/人口统计报表 B.发病/死亡数统计 C.发病/死亡率统计 D.主要肿瘤质量考核指标 E.主要肿瘤种类 30.心脑血管报告病种不包括( )

A.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B.慢性脑动脉硬化 C.心源性猝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出血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

1.死亡原因Ⅰ填写时无行数限制 ,可根据情况增加。( ) 2.对家中死亡.来院已死.死因不明者,必须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等情况。( )

3.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可以涂改,没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也可。( )

4.ICD的原则是把剑号编码作为主要编码进行统计分析,星号编码作为附加编码(临床表现编码)( )

5.死亡原因填写应使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

6.根本死因的定义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I50)或呼吸衰竭(J96) 等。( )

7.ICD-10作为统计分类,无法包括全部疾病以及损伤中毒的情况。( )

8.肺部既是转移性恶性肿瘤又是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常见部位。只要肺部和常见转移部位一览表上以外的任何部位同时出现,就应考虑为一个常见的转移部位。( ) 9.损伤和中毒死亡要同时报告( )

Ⅰ (a)填:致死的临床表现(如;颅脑损伤)

(b) 填:造成临床表现的外部原因(如;行人与卡车在公路上相撞)

10.各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死亡证》信息,由辖区县(区)疾控中心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

11.乡镇卫生院没有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部门核对、补漏的职责。( )

12.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报告对象为在中国大陆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含死亡新生儿)。( )

13.第三卷查找到有“剑号星号”编码时,应采用剑号编码进行统计分析。( )

14.最终确定的根本死亡原因不一定是第Ⅰ部分中最低一行报告的疾病或情况。( )

15.粗死亡率或称为死亡率是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它反映居民总的死亡水平。如果以户籍人口统计,则分子使用户籍死亡数进行死亡率计算。( ) 16.专项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而定。( )

17.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是能够长期地收集.核对.分析慢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 )

18.专项调查目的确定是根据调查的最终设计确定的。( ) 19.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慢性病患病监测病种。( )

20.在选择慢性病患病监测病种时,省级疾控机构可以根据当地的慢性病流行情况,决定需要纳入的常规监测慢病病种。( ) 21.专题综合性流行病学调查是专项调查的一种。( ) 22.在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李某某体检空腹血糖6.2 mmol/L,即可排除糖尿病。( )

23.一般情况下,某女性调查对象自报有妊娠期糖尿病,在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不应认为是自报糖尿病患者。( ) 24.在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测量体重时,所使用的电子体重秤可以放置在平整的地毯上进行测量。( )

25.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调查对象为调查前12个月在监测点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且年龄大于或等于16岁的居民。( )

四.简答题

1.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定义。

2.在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中,应从哪几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3.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过程中,如果抽取的调查对象不满足调查条件时,需将其置换。请问何种情况下需要置换。 4.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对测量的要求是什么? 5.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现场调查工作流程分为几步? 6.简述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 7.简述死因链的定义。 8.简述死亡原因填写的要求。 9.简述根本死因的判定步骤。

五.论述题

1.请简单论述如何做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前期宣传动员工作。

六.技能操作

1.某女性患者,3年前诊断肾上腺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继

发高血压,死前突然脑出血,吸入呕吐物窒息而死亡。请正确填写死因链并判定根本死亡原因?

2.患者,女,82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月余,伴加重4天”入院。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患者5个月前确诊为食道癌(下段),伴食道周围淋巴结转移,病理示中分化鳞癌。未行手术,行放疗1月余。1个月前发现肝多发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近4天吞咽困难明显加重,全身疼痛明显,间断咳嗽.咳痰,诊断为肺炎,后抢救无效死亡。请正确填写死因链并判定根本死亡原因? 3.请模拟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全部流程。

监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D 4.C 5.D 6.A 7.C 8.C 9.A 10.A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B 18.C 19.B 20.C 21.D 22.B 23.B 24.D 25.A 26.A 27.A 28.C 29.D 30.D 31.A 32.D 33.A 34.D 35.C 36.D 37.B 38.A 39.B 40.A 41.A 42.A 43.D 44.D 45.D 46.C 47.A 48.C 49.A 50.B 51.C 52.B 53.A 54.D 55.C 56.E.57.B 58.D 59.C 60.A 61.C 62.C 63.B 64.B 65.B 66.B 67.D 68.B 69.A 70.C 71.D 72.C 73.A 74.A 75.B 76.C 77.C 78.B 79.B 80.C 81.E.82.E.83.A 84.C 85.A 86.C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ABC 4.ABCD 5.AD 6.ABC 7.BCD 8.ACD 9.ABCD 10.ABCD 11.ABD 12.ABCDE 13.ABDE 14.ABCDE 15.ABCDE

16.ABCDE 17.ABCDE 18.DE 19.ABC 20.ABCDE 21.ABCE

22.ABCDE 23.ABCD 24.ABDE 25.BC 26.ABCDE 27.ACDE 28.ABCD 29.ABCD 30.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四.简答题

1、答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人群中主要慢性病现患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资料,通过分析及时了解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分布与动态变化情况,并将结果上报反馈,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慢性病综合防治评估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2.答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1)现场调查前期的质量控制

包括监测技术方案的修订.调查问卷的修订.物资准备.人员培训.抽样等环节的质控措施和质控指标。 (2)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包括现场调查组织管理.询问调查.身体测量.血样采集和保存及运输.实验室检测等环节的质控措施和质控指标。 (3)现场调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

包括调查问卷保存.数据审核.数据录入.数据清理和分析等环节的质控措施和质控指标。

3.答 住房拆除调查时抽取的居民户住房被拆除,则置换居民户。

无人居住调查时抽取的居民户如果无人居住,则予以置换。 住户改变调查时老住户已搬离,搬入了新住户,如果该新住户的成员满足调查对象的条件,则新住户为被调查户;则,该住户需置换。 不符合调查条件抽取的居民户中没有符合调查对象条件的居民,则对居民户进行置换。

调查对象不在家对调查对象进行提前预约,至少进行三次联系,同一天中的多次联系只算一次。如已确知在调查时间内,不可能获得调查对象,则置换居民户。 调查对象拒绝调查

调查对象因健康原因不能接受调查,如孕妇,存在认知或语言障碍等无法正常接受调查者,需进行置换。 4.答

(1)血压测量要求有独立.安静的房间,室内等待测量的调查对象不超过3人,其他调查对象应在等候区等候,以便测量在安静环境中进行。

(2)血压测量应在温暖舒适的房间进行,理想的室内温度在21℃左右。应将事先准备的温度计放置血压测量现场,时刻关注温度计的变化。

(3)被测者测量前1小时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或锻炼以及进食.喝饮料(水除外),特别是含咖啡因的饮料,例如茶.咖啡;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测量前30分钟应停止吸烟,精神放松,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分钟。

(4)测量时被测者应精神放松,避免用力,说话和移动。 (5)血压测量要求在上午进行。

5.答现场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大步进行第一步,预约家庭主要成员或入户调查,抽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并预约调查对象参加集中现场调查。第二步,集中现场调查,?登记.核对调查对象是否为抽样对象,确认后填写知情同意书。?进行血压测量。?进行身高.体重和腰围的测量。④采集空腹血样,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⑤询问调查。⑥采集口服葡萄糖水后2小时血样。⑦回收调查问卷和体检表,并核对信息是否完整和准确,审核无误后结束现场。

6.根本死亡原因 (A.) 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7.死因链可以认为就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一系列疾病或损伤的发生链条,并按先后顺序排列,并可以合理解释。

8.1.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2.有明确的死因链应按顺序报告 ;3.没有明确死因链按严重程度报告;4.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5.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6.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7.对后遗症情况致死者应明确报告时间间隔;8.对先天异常致死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9.对围生儿死亡,应优先报告围生儿本身严重的疾病;10.对损伤/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为避免司法纠纷,可以写明提供外部原因者的情况)

9.答1.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就用这个原因进行死因统计制

表。 2.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选择根本原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应用总原则或选择规则1.2和3去确定; 3.下一步是去确定是否要应用一条或多条修饰规则A.-F(见后)处理上述情况,确定根本死亡原因; 4.某些情况下根本死亡原因的确定要考虑应用ICD-10提供的某些有关注释进行再编码处理。 总之,这是一个分步进行,但又是综合的判断推理的过程。

五.论述题

(1)对决策者的宣传—

对领导前面提到的向有关领导的三个汇报,其实回报的过程也是宣传发动的过程,也是取得他们支持的过程;要让他们了解和明白慢病监测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要让他们了解和明白监测的结果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性,以及今后在慢病防控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对基层项目乡镇.社区中心等基层组织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力量和支柱,如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村委会.居委会干部.村医等等。要让基层领导明白本次慢病监测工作是为民办实事.改善官民关系的具体表现,是惠民工程;同时,也是指令性工作和政治任务。

领导的支持与否,是本次慢病监测能否顺利开展.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因素;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本次慢病监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2)对调查对象的宣传—

在基层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调查对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如在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6m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