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册六单元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5-21 14: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组成。其中《窃读记》《理想的风筝》《校园交响诗》是精读课文,《我们上路了》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以“根据文章的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重点语句,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训练点。运用诗性的单元导语描绘了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回顾朝夕相处的校园和熟悉温馨的学习生活,并对学生如何阅读本单元作了点拨与提示。课文后面的思考题都是围绕着训练点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品读、揣摩课文的语言之中,体验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对校园生活的热爱、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识字16个,会写生字14个。

2、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运用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验和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口语交际、宣传表达、总结展示等多种能力。

4、引导学生选择母校生活中最有感受的经历,自命题目写一篇文章、书法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单元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运用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验和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口语交际、宣传表达、总结展示等多种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母校生活中最有感受的经历,自命题目写一篇文章、书法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课时安排:

窃读记 2课时 理想的风筝 2课时 校园交响诗 2课时 我们上路了 1课时 语文百花园六 5课时

单元课时:12课时

单元教案主备人: 晁桂荣 共享人:谢新敏 刘淑贤 张树东

1

市胜利学校电子备课

六年级语文十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备课教师:晁桂荣

教导处审验签字:

25 窃读记

教学目标:

1、学会“踮、婪、辘”3个要求会认的字和“窃、婪、唾”3个要求会写的字,掌握“窃读记、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受到感染。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的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师: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读书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指名练读词语。

出示“窃读、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踮起脚尖”的字卡,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三、紧扣题眼,揭示课题。 1、激趣揭示课题。

2、教师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四、再读感知,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感知概括。(课文记叙了 “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五、朗读训练,熟悉课文。

1、同桌合作,分段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的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听的要求:认真倾听组员读书,为组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多种形式练读。

a、可指名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

2

b、也可出示课文中有较多生字的段落和写作者矛盾心理的段落让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六、围绕问题,思考探究。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了这么多遍的课文,相信作者这种独特的读书方式——“窃读”一定让大家印象深刻。

(一)谈一谈“窃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概括出了作者自己对“窃读”的感受的句子。

(引导学生画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六、小结。

师:同学们,这样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那么,这种窃读的滋味到底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将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好好品味一下她所说的“滋味”。

作业:

(一)搜集作者林海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

(二)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词语。

1、出示带有课文中生字的组合词语,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听写词语:“窃读、贪婪、唾沫、担忧、知趣、适宜、倾盆大雨、白日梦”

(二)以“白日梦”引读第7自然段。

1、理解“白日梦”的含义,提问:作者做着怎样的“白日梦”呢? 2、引读第7自然段。

这种“窃读”的滋味是十分复杂的,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什么滋味呢?

二、品味“窃读”,体验情感。

(一)默读精思,体验“窃读”滋味。

1、请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画一画,特别是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再作上批注。然后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

2、生自由读,画,批。

(二)交流研讨,朗读感悟“窃读”滋味。(顺学而导,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学。)

1、体验品味“甜中有酸”的滋味: 2、体验品味“苦中带甜”滋味: 3、体验品味“酸中有甜”的滋味:

4、引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以上几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情感主线“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来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多元感受作者当时“窃读”的百般滋味,并通过读表达出来,最终理解“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的含义。

三、总结滋味:

师:在作者“窃读”的过程中,可谓是品味到了多种滋味,虽然心里“也很惧怕”,但终归是“很快乐”的。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

3

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书的挚爱。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读书的体验。)

体会“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含义。 1、师:少年林海音之所以爱读书到如此的地步,在一定程度上和她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是分不开的——

生读:“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提供林海音成长简介,帮助学生感受“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再次感情朗读这句话。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人,她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她为了读书可以表现像一匹“饿狼”;她为了读书每天体验着“酸甜苦辣”多种滋味。因为,她始终记着这句话:“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多读读名人读书的故事,相信大家对于读书的感受一定会更深的。

板书设计:

25窃读记

快乐 惧怕 收获智慧 遇到困难

长大

作业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我( )进店门,(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头发( )了,没关系,我总算( )到里边来了。

⑵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

2、大胆想象,练笔写片段。

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26理想的风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崇高的追求的人;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4、会认“哽、蜈、蚣、翩”4个字,会认写“筝、哽、翩”3个字,掌握“风筝、哽咽、翩翩起舞、忠厚、酸涩、沉醉、精妙”等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写“我”心情、想法的句段,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收集苏书阳的相关资料,阅读苏叔阳的作品。 2、收集阅读描写师生情意的文章。

4

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一)课件播放孩子们放风筝的图片,复习古诗《春居》,引导学生感受放风筝的快乐。

(二)创设语境揭示课题。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苏叔阳的资料,教师简介作者。

(五)读课题,质疑。(例如: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一)自读思考。

1、学生自读课文,就读前的疑问谈谈自己的初步理解。 2、学习生字词语。(展示课件) 3、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二)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回忆部分,把课文一分为三。提示回忆性的文章一般结构。)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出示画面(人们在春天放风筝),范读课文第一部分。 (二)听读后质疑,解疑。

(出示:为什么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不是闲笔。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和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爱放风筝的刘老师的回忆。

(三)体悟情感,指导朗读。

1、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教师读1、2自然段,学生读第3自然段。 2、有感情地齐读第一部分。

(四)默读思考,初步感知主要内容。

1、默读4——10自然段,思考: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情? 2、边读边作上批注。 3、交流思考结果。(教师相机板书:笑谈腿疾、上课情景、关爱学生、放风筝)

4、指名分事件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顺、读流利。) 四、布置作业。

(一)熟读课文,在令你感动的地方作批注。 (二)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和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一)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作者的照片,了解苏叔阳。

5

2、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让苏叔阳时刻牵挂,还引发了这样一段深情的独白?让我们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二)教师感情引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 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1、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做上批注,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全班交流感悟。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1、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教学顺序) 2、指导朗读,感受刘老师的品质。(板书:关爱学生)

3、出示句子: 这情景,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引导学生体悟: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为什么作者今天一回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呢?)

4、教师引读:这情景,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三)总结升华,感悟品质。 ⑴出示练习题:

上课笑谈“丢”腿,这就是 的刘老师;为祖国的历史而自豪,为祖国历史的屈辱而哽咽,这就是 的刘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是 的刘老师;拄着拐杖放飞、追赶风筝,这就是 的刘老师。

(四)品味心声,深化主题。

(一)思考感悟:你觉得这“理想的风筝”指的是什么呢?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交流回报。

(二)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1、教师出示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感受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再次感悟刘老师的优秀品质。 五、作业。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用文章中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 板书设计:

27 理想的风筝

笑谈腿疾 乐观幽默

刘老师 深情上课 才华横溢

认真倾听 关爱学生

放风筝 热爱生活 自信坚强

课后练习:

1、为画“ ”的字填上正确的音节。

连翘( ) 翩翩起舞( ) 哽咽( ) 2、小练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6

27校园交响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学会“汲、琅、恬、袅、婷、蕾、吮”7个要求会认的字和“汲、恬、瓣、砌、硕”6个会写的字;掌握“汲取、储积、恬静、花瓣、芭蕾、砌着砖、丰硕、硕果累累、袅袅婷婷、书声琅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等词语。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启发想象,拓展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对为他们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生动形象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课件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播放交响乐《命运交响曲》,激发兴趣。简介什么是交响曲和交响诗。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交响曲一般是由四个乐章组成,而只有一个乐章的就被称为交响诗。交响诗的创作往往是根据某一著名的文学作品进行构思和想象,并通过音乐加以体现,即用音乐的手法来解释或表达诗人、文学家或哲学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由音乐中的交响诗联想到了文学作品,创作了这首——“校园交响诗”。(板书:“校园”)

(三)齐读课题。

(四)引导生就课题谈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诗情。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指名读、分组读、齐读词语。 2、教师相机正音。

3、指导学生把感情带入词语中,读出词语所要表达的情感。(硕果累累、书声琅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水上芭蕾)

三、再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一)自由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思考:诗中选取哪些富有特色的场景描绘多彩的校园生活? 2、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自己欣赏的优美词句。 (二)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学习情况。

1、诗中选取哪些富有特色的场景描绘多彩的校园生活?

(选取了5个场景“蜂巢、鸟岛、花瓣、喷泉、树根”来进行描绘。) 2、交流:摘取了哪些优美词句?

⑴通过有滋有味地赏读优美词句,让学生感受语言上遣词造句的优美。

⑵谈感受:读了这些优美的句子,有什么感受?

7

⑶初步了解散文诗的语言特点。 ⑷指导学生读出“诗”的美。 (三)分组读全文,回归整体。 四、作业,小结。

(一)抄写词语“汲取、恬静、硕果累累”。 (二)抄写课文中形象优美的语句,多读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 二、学习课文,体悟情感。 (一)自主阅读,思考领悟。

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思考: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领悟到什么?

(二)研讨交流,畅谈体会。

1、组内交流:自己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领悟到什么? 2、全班交流读书感悟,集体品读。

3、根据学生自主提出的主题,选择两个主题进行指导学习。

4、小组合作,指导学生用已有的学习阅读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其他四个主题的片段,交流汇报。

5、小结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方法进行阅读。 (三)回顾全诗,整体感受散文诗。

1、分组读五个片段,整体感受散文诗的文字美。

2、教师相机介绍散文诗,学生加深对散文诗的认识。 3、配乐朗诵散文诗。 师:同学们很快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学校了,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它一定会给你们留下些不寻常的记忆,请带着你们各自的感受,再次读这首散文诗。

三、读写结合。

(一)再读课文,做批注加深感悟。 运用前面的阅读方法再读课文,做做摘录笔记及批注,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四、作业。

(一)摘抄、积累让你感动的优美词句,做做读书笔记。

(二)仿照课例,选取一处场景,围绕一个主题,以组诗的形式,尝试创作一首《______的交响诗》。

板书设计:蜂巢——蜜蜂——储积花蜜(积累知识)

鸟岛——鸟儿——共享欢乐(生机勃勃的生活) 美好回忆 花瓣——来信——真切思念(师生情深) 感恩之心 喷泉——花匠——忘我劳动(永存我们心中) 参天大树 树根——老师——输送营养(根的事业)

28* 我们上路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告别童年的心情和在人生成长道路上胸怀理想、勇往直前的思想情感。

2、帮助学生独立认识生字,读读记记“抖着威风、歪歪扭扭、雷鸣电闪”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8

教学重点:

体会诗句的寓义,让学生感悟到“我们”在路上会遇到时各种困难、艰险、挫折、失败,以及我们毫不畏惧的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我们上路了”的含义。能说出这首诗对自己成长的启示。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同题材的现代诗一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师: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古往今来,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的炎黄子孙继承了优良传统,也写出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王慧骐作的现代诗——《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一)教师感情范读诗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学生自由读诗。

(三)思考: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诗歌,了解诗歌每小节都写了些什么。 1、小组成员自读诗歌。

2、读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作上批注: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二)班级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

多种形式读诗歌,指导学生读出第一小节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总结本节诗歌写的内容,“虽然我们还很稚嫩,但还是上路了。”(板书:“上路品美”。)

2、学习诗歌第二小节。

学生默读第二小节,思考: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学生思考的问题。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3、学习诗歌第三小节。

⑴齐读第三小节诗歌。⑵小组合作自学。

⑶学生感情朗读诗歌,并相机询问学生的读后体会。(板书:“挑战风雨”)

(三)通读全诗,回归整体。 1、配乐朗读诗歌。

2、讨论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们上路”了的理解和体会。

3指导朗读。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⑵为学生配乐,学生表演读。⑶想象情景,请个别学生来朗诵。

四、拓展交流。准备一首相同题材现代诗,学生互相交流。 五、总结结题。

9

师: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相信大家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板书设计:

28* 我们上路了 上路品美

路中艰险(走自己的路,做勇敢的我) 挑战风雨

练习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脚印 ( )的风景 ( )的旗子 ( )的风暴 ( )的故事 ( )的怀抱 2、写出近义词。

威风( )歪歪扭扭( )残酷( )温热( ) 观赏( )真正( ) 退回( )抛入( ) 3、试着仿写一小节诗。

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2、能够和其他同学交流你所得到的读书方法并从中获益。 3、能积累各种名人语录,让自己的知识的储备更加饱满。 4、用种各种的方式向母校汇报知识成果,并与母校告别。

5、带着感恩的心,拿起自己手中的笔,以“感谢母校”为主题,写出自己心中的话。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使用标点。

2、向母校汇报成果,告别母校。

教学难点:用感恩的心写出对母校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标点符号、拓展与交流、积少成多 一、激情导入

二、板块推进,复习旧知。 (一)标点符号。

1、读课文中的句子,注意标点使用。反复多次多种形式地朗读句子,在读中感受课文中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

2、引导学生谈体会与感受:以上的标点符号,你觉得平常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哪些符号。

3、让学生记下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10

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顿号都要标在句子或词语后面空格里,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除了破折号和省略号边占两格之外,其他各种标点符号都占一格。

书名号前后两部分都标在空格中央,引号的两部分都标在空格的上方。这两种标点符号的前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末尾,后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

破折号和省略号要标在空格中间。在转行时,破折号和省略号不能断开。它们既可以写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写在一行的末尾。

4、补充练习,巩固标点符号的使用。提供练习,让学生在多次训练实践中掌握方法。】

5、阅读短文《“标点”的信》,分别说说说两封信中的问号和感叹号各是什么意思。

6、小故事《一个逗号》,让学生感受标点的趣味。

一个逗号

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有一次举行宴会,来客等了好久,他才跑来,并说:“对不起,我在校阅我的诗稿,我做了一件极其重大原工作——删去了一个逗号,但经过反复思考,我又把它加进去了。”

通过两个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名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及标点符号表达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要正视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并灵活使用。

(二)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的对话。 2、小组讨论。

⑴宁宁和丫丫二人各用了什么方法去阅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⑵说说自己学习本单元某篇是所采用的读书方法。 3、全班交流汇报。

⑴点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⑵归纳出读书方法。(整体把握、浏览、精读品析、摘录、对比、联想、想象等方法。) (三)积少成多。 1、熟读名人语录。

2、比赛背诵以上自己喜欢的名人录。

3、引导质疑,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全班交流讨论。 4、小组交流。

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在小组中进行诵读交流。 5、补充其它的名人语录,熟读成诵。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温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希望所有同学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天,多积累知识,让青春没有虚度。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大课堂 一、活动主题:我们的成长 二、活动地点:六年级()班 三、活动形式:队会形式 四、活动准备:

1、布置班级。写上主题“我们的成长”

11

2、拟定会议程序。

3、选出主持人,准备主持台词,全班同学准备主题活动的内容。 4、排练各项节目:歌舞、诗朗诵、小品等。 五、活动进程: (一)仪式。

1、中队长整队、报告人数、报告辅导员。 2、出队旗、奏乐、敬礼。 3、唱队歌。

4、中队长宣布队会活动开始。

主持人:美丽的校园就像一棵葱郁的大树,我们像快乐的小鸟栖息其中——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可是,雏鹰总要离开大树的怀抱,向着更远的目标展翅飞翔。现在,我们即将小学毕业,离开母校,让我们在最后的时刻欢聚一堂。

(二)“我们的成长”汇报活动正式开始。 学生展示才艺。

(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种形式的活动。) (三)辅导员讲话。 (四)在队旗下呼号。 (五)退旗、奏乐、敬礼。 (六)欢送各位领导、家长。 六、活动总结

根据这次活动写一份总结。 要求:

1、任选一个主题,写活动的精彩之处、写出自己的收获、对初中生活的畅想。

2、写通顺、具体,不写错别字。文体不限,可以是诗歌,可是记叙文,可以是建议书等。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欣赏歌曲《童年》。 师:亲爱的同学们,不久,你们就将告别小学生活、告别母校校园了!你的胸中一定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还记得吗?六年前踏着幼稚的脚步走进校园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回忆,六年来那许许多多的童年故事,童年欢乐,童年梦幻……

(一)初谈美好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在校园中度过的美好时光,回忆校园中的童年趣事。 【体验童年校园的趣事,感受“乐趣”。】 (二)创境体情。

提供相关情景诗歌,激发学生离别之情。 学生配乐朗诵离别诗《别了,母校》

别了,母校

每一次别离都充满了伤感 每一次挥手都充满了眷恋 见证了五次离别的我们 今天,也要说一声再见

12

转瞬已过六载

往日的欢笑还在耳边依稀响起 昔日的泪水还在脸颊轻轻流淌 而今的我们,都已长大 展开稚嫩的翅膀 离开温暖的巢

飞向更广阔遥远的天际

两千多个日夜 已从指尖滑过 有笑颜,有泪滴 有汗水,有叹息

煲了六年的浓浓的汤就要揭盖 有毕业的欣喜 有别离的失意

(三)诉说离别

1、听着这音乐,读着这诗,你想起了什么了吗?(引导学生开阔思路)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想起昔日伙伴,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想起可爱的校园花草……)

师:的确,母校是我们生活的乐园,成长的摇篮。 (四)重拾回忆。“我们踏过的足迹”

1、交流:你最难忘的是哪一个场面?老师适时点击课件中,“难忘的活动”、“难忘的老师”“难忘的课”“亲爱的的伙伴”。

2、引导学生重拾回忆,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板书:感谢母校 感谢老师 感谢同学 感谢生活……)

二、学生练笔,以笔泻情。

师:六年来,我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我们进步的背后是自己的不断努力,老师辛勤的汗水、是伙伴们携手共进,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可喜成绩,望着这一张张的荣誉证书,望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此时此刻,你们是不是有很多想要感谢的人,想到许多的话对他们倾诉呢?

师:诉说你的收获、你的感恩,以及你对母校的怀念,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

学生根据要求动笔习作。配上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写作要求:在文体(诗歌、散文、记叙文等)、样式和题目、字数上自由发挥。

在写作要求上不做过多限制,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体验美好情感,记录美好情感,赞扬美好情感。

三、动情讲评,体悟感情。

1、指名选择采用不同文体的习作,让学生读自己最为感动的片段。 2、学生共品析。(你喜欢他的作品吗?赞赏的地方是?提的建议是?) 四、总结延伸,展望未来。

师: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给了我们的丰富的养料,在这里,良师和益友就像是知时节的春雨,化寒冰的阳光。不论现在还是未来,让我们

13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好好珍惜在母校度过的每天、每分、每秒,好好珍惜我们与的每位同学和老师的美好感情,向着自己的毕业目标迈进吧。(板书:走向未来)

板书设计:

感谢母校

感谢老师 →(走向未来) 感谢同学 感谢生活

六、写作平台 同学们,马上就要离开亲爱的母校了,美丽的校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校园里郁郁苍苍的大树、草地上随风摇曳的花儿、教室里整齐的课桌椅、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和我们共同戏耍的伙伴……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想,大家一定有许多话儿想要倾诉吧。回顾六年来的学校生活,请你以

《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5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