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7 06: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鼻饲法

呼吸内科

【概念】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鼻饲饮食是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称为管饲饮食,是临床中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目的】

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灌入流质食物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适应症】

1.昏迷患者

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

3.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

4.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 【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

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腔疾患。 2.患者准备:了解鼻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

事项,愿意配合,鼻孔通畅。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无菌鼻饲包内备:治疗碗、镊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胃管或硅胶管、50m1注射器、治疗巾。

治疗盘内备: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38~40℃)、温开水适量(也可取患者饮水壶内的水)、水温计。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5.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无异味。

6.操作要点:

⑴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⑵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

⑶携用物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 ⑷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臵长度。

⑸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⑹选择合适位臵固定胃管。 ⑺灌注鼻饲液。 7.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2)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3)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4)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2.插入胃管至10~15cm(咽喉部)时,若为清醒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者,则用左手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

3.插入胃管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插。

4.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饲液凝结。

5.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6.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7.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出院患者注意事项】

1.携带鼻饲管出院的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固定鼻饲管,输注营养液或特殊用药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

2.营养液现配现用,粉剂应搅拌均匀,配制后的营养液放臵在冰箱冷藏,24h内用完。

3.长期留臵鼻饲管或鼻肠管者,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粘膜,轻轻转动鼻饲管或鼻肠管,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定期(或按照说明书)更换鼻饲管,对胃造口、空肠造口,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4.特殊用药前后用约30ml温水冲洗鼻饲管,药片或药丸经研碎、溶解后注入喂养管。

5.避免空气入胃,引起胀气。 6.注意放臵恰当的管路标识。 【健康教育】

1.给患者讲解管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减轻患者焦虑。

2.给患者讲解鼻饲液的温度、时间、量,胃管的冲洗、患者卧位等。

3.给患者介绍更换胃管的知识。

4.告诉患者若鼻饲后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氧气吸入技术

呼吸内科 徐雯

【概念】

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 【氧气吸入目的】

1、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缺氧的分类、吸氧的适应性】

1.缺氧的分类

(1)低张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由于吸入氧气的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引起。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3)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大动脉栓塞等。

(4)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常见于氰化物中毒、硫化物、磷中毒等引起的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维生素的严重缺乏等。 【给氧的标准】

1.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Sa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吸氧,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气。(氧流量1—2升/分)

2.中度低氧血症:PaO2 4—6.67kpa(30—50mmHg)SaO2 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吸氧,(氧流量2—4升/分)

3.重度低氧血症:PaO2<4kpa(30mmHg)、SaO2<60%,

显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锁骨 上凹,胸骨上凹,肋间隙凹),是吸氧的绝对适应症(氧流量4—6升/分)。 【供氧装臵】.

1.中心供氧装臵:氧气等通过中心供养站提供,中心供氧通过管道,将氧气输送给病区单位,中心供氧站通过总开关进行管理,各用氧单位,在墙壁的管道出口处连接特制流量表,以调节氧流量,使用迅速而方便。

2.氧气筒供氧装臵:标准的氧气筒充满氧气时,筒内氧气的压力可达150kg/C㎡容纳氧气6000L。由总开关和气门组成。氧气表由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安

全阀组成。 【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有无鼻粘膜肿胀、炎症、破损、鼻息肉、分泌物堵塞、鼻中隔偏曲。选择通气较通畅的一侧鼻孔。

2.操作要点:

? (1)核对医嘱(包括用氧方法及流量),做好准备。

A.用物准备: 氧气装臵一套(氧气筒,流量表,湿化瓶)棉签、扳手、弯盘、用氧记录单、笔、治疗碗内盛冷开水

? B.患者准备 ? C.护士自身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并解释,协助患者取得舒体位。

(3)连接给氧装臵 (4)给氧

?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 ?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 2.连接橡胶管、玻璃接头及鼻导管, 测量鼻导管插入

长度一般为鼻尖至耳垂的2/3。

? 3.打开小开关确定氧气流出通畅后,调至所需氧流量。 ? 4.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自所选择侧鼻孔轻

轻插入至鼻咽部。

? 5.如无呛咳,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

再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整理床单位。 ? 一次性吸氧管吸氧法 ?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连接一次性吸氧管(双侧鼻导管、鼻塞或吸氧面罩),调节氧流量,检查是否通畅,将吸氧管轻轻插入鼻孔,并妥善固定。将面罩臵于患者口鼻部,用松紧带固定。固定的松紧要适宜,防止因导管太紧引起皮肤破损。 ? 其他给氧方法:氧气枕、氧气帐、头罩式给氧等。 ? (5)停氧

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开关(小开关)→关闭氧气开关(大开关)→打开流量开关,放余氧→关闭流量开关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臵有无漏气是否通畅。保持呼吸道

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

防” 即防震、防火、防油、防热。氧气瓶搬运时要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M、距暖气1M以防引起燃烧。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也不用带油的手装卸。

5、吸氧时应先调节好氧流量在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或面罩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损伤肺组织。

6、常用湿化液有冷开水、蒸馏水(我院现在规定使用灭菌水)、一次性氧气湿化瓶。急性肺水肿用20%—30%的乙醇作为湿化液,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沫破裂消散,扩大气体与肺泡壁接触面积,使气体易于弥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的作用。

7、氧气筒内氧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5kg/C㎡) ,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8、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记,即便于及时调换也便于急用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

9、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氧疗的重要性。 2、指导正确使用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积极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用氧效果评价】

1、患者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 、 呼吸平稳、皮肤红润温暖、发绀消失说明缺氧的症状 改善。

2、病人的检查指标是

PaO2 (正常值12.6—13.3kpa或95—100mmHg) PaCO2(正常值4.7—5.0kpa或35—45mmHg) SaO2 (正常值95%)

3、氧气装臵:无漏气,管道通畅 【氧气吸入的副作用】

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出现氧疗的副作用

1.氧中毒: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继续的干咳。应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肺不张;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的氮气被大量臵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比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表现为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氧气吸入前一定要湿化后再吸入,可减轻刺激作用。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由于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出现不可逆转失明。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呼吸抑制:见于Ⅱ型呼吸衰竭者、(PaO2降低、PaCO2增高),由于PaCO2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

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min)吸氧,维持PaOa在8kPa即可。

灌肠法

呼吸内科 徐雯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

【概念】

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分类】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况、排便状况、理解配合能力。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灌肠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2)排尿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备:一次性灌肠袋一套、肛管、血管钳(或液体调节开关),润滑剂,棉签,卫生纸、手套,橡胶或塑料单、治疗巾、弯盘、水温计。

(2)治疗车下层备:便器、便器巾。 (3)输液架

(4)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

5.环境准备 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患者,保持合适的室温。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

6.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2)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左侧位,为患者遮挡。(3)按照要求臵入肛管,臵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4)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

(5)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忍耐5-1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7.指导患者: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2、准备体位

3、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 4、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5、准备灌肠筒、戴手套 6、连接润滑肛管、排气 7、插肛管 8、灌液

9、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患者的情况 10、拔管、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液 5-10min 11、保留灌肠液 12、协助排便 13、操作后处理:

(1)整理用物、采集标本、按相关要求处理用物 (2)洗手,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果 【注意事项】

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为肝昏迷患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

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3.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查体温。

4.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5.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作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6.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2.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排便。

3.指导患者灌肠时的配合方法。 【小量不保留灌肠目的】 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2.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 “1、2、3”溶液(50%硫酸镁30ml、

甘油60ml、温开水90ml);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ml。溶液温度为38℃。 5、环境准备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2、准备体位、臀下垫橡胶单与治疗巾 3、戴手套、连接、润滑肛管 4、插肛管 5、注入灌肠液 6、拔管

7、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溶液10?20min再排便 8、协助患者排便 9、操作后处理

(1)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2)洗手,并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

2、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防止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胀。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灌肠的意义。

3.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排

便。

【保留灌肠概念】

保留灌肠是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保留灌肠目的】 1、镇静、催眠。 2、治疗肠道感染。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药物及剂量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ml。溶液温度38℃。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抗肠道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 5、环境准备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2、准备体位、抬高臀部约10cm 3、戴手套、润滑肛管、插管 4、缓慢注入药液 5、拔管

6、操作后处理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并做

好记录 【注意事项】

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

2、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3、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

4、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和保留灌肠的方法,正确配合治疗。 【简易通便法】

1、开塞露法:开塞露是用甘油或山梨醇制成,装在塑料容器内。使用时将封口端剪去,先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患者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外括约肌。护士将开塞露的前端轻轻插入肛门后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嘱患者保留5?l0min后排便。

2、甘油栓法:甘油栓是用甘油和明胶制成的栓剂。操作时,护士戴手套,一手捏住甘油栓底部轻轻插入肛门至直肠内,抵住肛门处轻轻按摩,嘱患者保留5?l0min后排便。

3、肥皂栓法: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底部直径约lcm、长约3?4cm),护士戴手套,将肥皂栓蘸热水后轻轻插入肛门。如有肛门粘膜溃疡、肛裂及肛门剧烈疼痛者,不宜使用肥皂栓通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5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