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

更新时间:2023-12-26 03: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

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 “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霍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 《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 《易经》:

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 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

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

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 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 周平王东迁意味着周王室的分裂与诸侯国的离心。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殷商处在半渔耕半农耕的时代,殷末周初,转入以农耕为主,但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的方式是集体协作。全国土地归王族所有,臣属以井田制方式划分土地。先治“公田”,后治“私田”。西周末年,春秋时期,铁器发明,牛耕使用,个体经营方式出现。这种阶级变动所显示出来的重要特征,是贵族阶级的衰落和战国之际平民地位的上升。

2、变法潮流

1、废弃氏族制的管理方式,转向区域制,郡县制的设置与推行既体现了这种转向。 2、废弃世卿世袭制,选贤能担任官员,加速不同阶级的上下流动。

3、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的各种法律,贫民由之获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

4、推行耕战政策,

3、《诗经》的“忧患”意识与先秦思想史的理性走向 宗教信仰——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周颂》表现了周人的基本的宗教信念。“大雅”、“小雅”毕竟出现了一批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作品。

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的神的意识进一步消退了,人们的思想进入了理性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的“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的一种理想。这仍然是超越的,仍然具有宗教性。《诗经》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气质,正是贵族气质。

降及战国,各国内部的社会构成渐次由平民取代贵族,国与国的交往渐次功利化、权谋化,社会精神风貌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

四、“士”阶层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格局

在西周时期,“士”不构成为独立的阶层。到春秋,“士”这一阶层终于成为有教养、有学识,又有才干的士人,而为社会看重。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的士人都有志于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已立世,出现百家争鸣。

《庄子。天下篇》把先秦思想区分为三个时期:

1、沐浴在神明的临照时期:人们依一定的术数达到天意,生活在纯一与和谐中。 2、浸润在诗、书、礼、乐之教的时期:人们都显得十分有理性和教养。

3、逮变为百家之学时期:个人只把捉住事物的一个片面却自以为是,个人只顾及一己之私而自以为得。 人们开始自觉地思索宇宙的起源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并借助这种思考构起种种理论形态。人的理性得到张扬,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得到巨大发展。

儒、墨曾经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显学,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着崇高的价值理想,作入世拯救的工作的,他们的淑世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永远尊敬;道家、名家一度流播于战国中期,立场是批判性的、解构性的,借对社会与文化及其“进步”的深刻反省;法家、阴阳家则受宠于战国中后期,他们的努力是“重新建构”的,当阴阳(五行)家热衷于对宇宙发生发展的蓝图的玄想时,法家却依功利性的与工具的原则,为消解氏族贵族统治之后的、具平民化色彩的新的国家与社会运作体制提出了方案。

孔子

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典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并借助“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连接,构成基本思路。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从天到命的变化

到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孔子虽也提到天,但有的时候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情况,有时候指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于意义。从一开始就使儒学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

命——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这种状况是偶然的、暂时的。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孔子没有明确的把时命转为天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

“仁”的凸显与“仁学”的关系

1、仁的情感性。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被赋予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2、仁的普遍性。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

3、仁的族群本位性。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 4、仁的践行。关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 “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明确的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 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1、道德义务意识。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

2、道德责任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全他人、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3、道德自律意识: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克制物欲。控制的标准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己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

1、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忠恕、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

3、最高的道德要求

中庸。中行者善于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

“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1、求之于己。 2、笃信好学。 3、躬行实践。 最终目标是成圣。

“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 “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

只有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赢得民心。齐之以德不仅处于维系公共秩序的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理性精神即体现于一种有序生活中。

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孔子虽然认为他们不能控制人心,但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作用。 “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

最小的领导行为,一是修己,二是用人。 “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庶——富——教,是孔子的安民三部曲。 孔子哲学的思想史价值

仁学由内圣开出外王。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制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孔子的伟大之处,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成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的人格作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取决于时命,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的意义。

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的孔颜乐处。 老子

《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 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而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形成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独立的、无对待的、不会因外在力量有所改变。但是与自己的实存性。本源不能是绝对的无,道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道本来不是由经验所发现,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世界突围到无形领域才体悟到的。无是无名的缩语,天下万物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由“道”所化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

用道来取代天命、鬼神的权威,使老子成为春秋晚期人文精神觉醒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奠基者。

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太一”后来被奉为神。

“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 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复归于道。

反:一是相反,二指反复。老子更重视反复。一切事物皆运动,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里面经常相互转化。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 “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

1、自然无为。自然从肯定方面讲,意识是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方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

2、柔弱不争。“弱者道之用”。谦下、守雌、不争。 3、致虚守静。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不管是孔子或老子,他们的追求都带有空想的性质。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对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根的理性思考。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饱含睿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老子以后的哲学家均有轻外物而重精神、轻知识而重境界的倾向,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英语格言] Be considerate towards the poor.要为穷人著想。 (二)墨子

前480——393年,鲁国人,生活在战国初年。 “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理论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兼爱”与“非攻”

视人如己,但与“仁爱”不同。 1、反对宗法伦理,主张爱无差等。 2、在先后顺序上,主张推人及己。

3、站在功利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

墨子认为,儒家“差等之爱”的出发点其实是自私自利,因而在最终的结果上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并无不同。

儒家以亲族为起点的推及之爱,注入了贵族性的“恩泽”成分,无法突破此族与彼族,贵族与平民在经济利益上的分割与界限。墨子抹去人我差别,带有平民性的空想色彩。

非攻:

比较独特处在于,更偏重从战争的后果来分析危害,攻伐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危害很大,带有功利主义色彩。

“尚贤”与“尚同”

墨子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尚贤使能的范围扩大到“农与工肆之人”。从而打破了学院和阶级的界限。 尚同——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都必须统一,服从上级。一是思想的统一,一是政治的集中。社会背景是,一家一户式的、独立而分散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必须由氏族血缘制转向区域郡县制,管理官吏的任用,也由世袭制转向选举制。国家的统治走向中央集权。但是尚同的结果却只能是暴政,经过法家的吸收改造,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

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构成

崇尚“天志”,重塑宗教信仰

1、天有意志、有欲恶、为万事万物的主宰。 2、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 3、天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赏罚。

实际上,天意就是墨子自己的哲学主张。这一点恰恰与春秋战国之交天命论中一敏以代替天意的演进趋向吻合。

还有一层意思:天子也必须依天意行事。一方面,分散的独立的经济构成,在以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主宰却又是有限的个人。

孔子思想被认为是贵族性的和保守的,然而却倾向于理性和文明; 墨子思想被认为是平民性的和革命的,然而却重新认同了信仰和服从。 提倡“非命”,高扬力作精神

不反对天命论,但是对命定论非常厌恶。

1、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到破坏,社会出现混乱。 2、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

她是继孔子子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的另一面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但有别于孔子那种向内求善的价值主体性,而是向外求知并付诸于力作的行动主体性。

“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主张 三表法:偏重于经验的证实和证伪。 察类明故法:偏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推得。 三表法的经验主义取向

本之: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即求之于古代的典籍。

原之:诉诸百姓耳目之实。属于归纳的范围。以至于没有区分直接经验中的真实与幻觉。

用之:将言论用于政治实际,相当于现在的验证方法。 三表法是一个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系统。 “察类”与“明故”,形式规则的最早表述

察类知故——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的现象。

明故就是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探求问题的原因。 墨子体现了先秦思想逐渐走向知识理性的过程。

触及到推理问题:“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大取》:“类、故、理”。 三表法和“察类明故”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经验和理性的矛盾仍然存在。 (三)早期儒家

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

孔子创设儒家学派,更重视的是道德践行,重视于日常生活中随处指点为“仁”。孔子很少谈到天道与人心问题,他甚至把人道与天命看作是对立的。“早期儒家”则开始为“仁学”建构形上学。他们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

“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情性”说 性有善恶,或可以为善,可以为恶。

喜怒哀乐,均为情,在这里都被指为“性”,这正是“情生于性”。

情作为人生而有之的一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只是,它需要在接触外界,受外物的牵引下才表现出来而已。情是主体的,物是外在的。

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而是贯通。具有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自然主义的精神追求在孔子那里也可以找到影迹。

孔子的仁,就是以亲亲之情为起点,情性说,也是孔子思想的引申。 “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

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道之与情的关系,以长、养述之,显见,在那个时期,情与理的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具有一种紧张性。把对情与性的教与道归之于人,而把情与性本身归于天,就是说,早期儒家甚至把情摆到更高的位置。

说明这些儒士既然固守着贵族精神的格调: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性自命出》视心出于教、习,此心无疑为后天的、经验知识性的心。这种心性说,显然为后来的荀子所承接。在子思、孟子那里,却非赋予先验意义。

《大学》、《中庸》的性命观 《大学》的“修齐治平”思想 大学原指大人之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即新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就“三纲”追求“至善”这一点说,“本”是自新。

就“八目”的指向来说,包含“身家国天下”四个层级和“修齐治平”四个次第。大本就是仁德。“格物”就是以德为本,儒家所说的致知并不是探索自然之物,而是体悟社会之理、圣人之道,所以朱熹把致知称为“名善之要”。其次,修身也是以仁德为依归的,最后,天下止于至善,也是由“德”来实现的,君仁、臣敬、父慈、子孝,始终贯彻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的诚挚追求。这就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追求。

《中庸》致中和的体用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认可能够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皆中节的内在本有的根底的“中”为“性”。实即以“善”为“性”。《性自命出》把情视为天性的时候,转向了自然主义;《中庸》把中、中和、中庸等价值信念视为“天命之性”的时候,却使原来孔子那里属于道德理想的追求获得了存在论的支撑而进一步强化了。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主“自诚明”,是先验主义的路向;《大学》讲格物致知,是经验主义的路向。所谓诚,从字面上看是精诚、纯正之义,但《中庸》的作者却把它说成是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孔子不谈“成物”,《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与人、内与外的合一之道。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了孔子的“仁学”。

[英语格言] Better an open enemy than a false friend.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四)孟子

把孔子提出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

孟子把孔子所谈及的不安之心概括为人皆有之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就使仁学得以立足于人之为人的自我内在精神心理的一种检视与反省的基础上。如果说《大学》的贡献在于将内圣外王之道系统化,《中庸》的贡献在于将人道与天道接通,使人道获得客观的意义,那么孟子则由于把仁注入人的内在精神结构中而从主体的方面加以深化了。

由“本心”论“本性”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发为“仁义礼智”四德。 心、性是先验的,情是经验的。 从“尽心”、“知性”到“知天”

天只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的善的价值取向的先验性与绝对性的范畴,他的形上学,还是境界形上学。

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 “仁义礼智”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 以“仁义”为主。 仁——推爱。

义——敬长。强调君臣之义。

智——了解仁义的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

礼——对仁义的内容通过一套仪式表现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性。 “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 这是最切近的道路。

“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

主要靠内心的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 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

由民惟邦本发展到民贵君轻这一思想传统,实质上仍表现着氏族贵族政权构架的基本特色,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的关系,还保持着一种互相依存的亲和性。

“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如果先讲义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对老百姓则先利后义。带有实用色彩,统治者无法接受,然而,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却成为此后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信念。

“劳心劳力”的分工主张

一方面指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 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精神

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和暴君。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争霸而发动的战争。还指向一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发动战争出谋划策的士人。

庄子部分,写得很糟

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手稿,据说是十世纪一位叫赫伯特·阿里拉夫斯基的巫师的手迹。所以便请我来进行鉴定。这方面的专家世界上只剩我一个了。所有的理论全都是旗鼓相当、不分轩轾的。在各种理论中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它主张:一个人信仰什么,他就会得到什么。

(五)庄子

老子后,道家思想沿两个方面展开:一个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一个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为君人南面之术。

前者以杨朱、庄子为代表。杨子讲:“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

《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老子的学说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

1、它提供了比老子更具体、更系统的宇宙生成论。 2、在尚气说之外,提出尚水说。

3、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四时成岁”的框架是古代术数的基本要素之一,“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

4、与易学传统有相互影响的痕迹。 与《老子》相比得非常特别的特点: 1、主张生成物对本源有一种反辅的作用。 2、非常强调相反范畴之间的相反相成。 庄子的“齐物论”

老子捕捉到事物的矛盾性,许多时候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巧。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论。

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判认

不同的认知主体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人之美与动物之美)

同一认知主体由于主观诉求的原因也会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朝三暮四)

庄子讨论的已涉及到认知的一般特点:认知总是从人的特定角度、特定需要出发,抽取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片段而形成的,这无疑是“主观”的;再人把这种主观认识加给客观世界、对象化为外界时,外部世界无疑成为“人为”的。

庄子的“道通为一”说

“道”从消解经验事物的分判而确立

在道的审视下,万物在经验世界、经验事务范围内的分判是没有本真意义、没有真确价值的,都可以化去。

庄子的道,一方面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对待性及由对待性引发的种种差别与区分而建立;另一方面亦借拒斥作为宇宙本源本始的实存性而证成。显而易见,它不是作为本源的实存意义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

“道”借剥离经验知识的不真而凸现

只有说“马非马而非马是马”,才可以超越经验分判,而升进于道。庄子的道与老子不同,它是境界性的。庄子建构的形上学是境界形上学。庄子以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自然本然性的存在状况为道,所显示的境界追求,为以回归自然为特征的一种精神追求。

庄子的“逍遥游”

庄子的精神追求首先表现为出世追求。

惟有“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可以超出一切对待关系,与道冥合为一而作逍遥游。 “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

庄子实际上是以世间为出世间的。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故庄子具有强烈的荒诞意识、嘲世与自嘲精神。在世间中,便可以通过游戏人间的方式而出世。

庄子的自由境界与传统中国的自由精神

人的本真与自由是在未落入矛盾对待中,未被知识理性肢解掉或遮蔽了,在自然——本然状态下才能给出的。需要相当好的修为,相当高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思想之所以在不同的时代都能产生影响,就在于它不仅仅源自于对特定社会生存境遇的焦虑、反省,更根自于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这种具有“一般”、“普遍”意义的焦虑与反省。然而人进入社会即意味着必须接受对待关系的约束并改变自己,必须受到装饰并被理性化,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矛盾、困顿与迷失。

援道入法的稷下之学

慎到的“弃知去己”说与重“势”观

1、齐万物以为首。

2、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 3、弃知去己,无用贤圣。

1、老庄“道”均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到了慎到这里,道成了论述君主统治合理性的工具。 2、老庄提倡“明、公”,提倡“去私去欲”,慎到主张公正的目的却是为了说明礼、法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是法家学派的典型说法。慎到的尚公去私开后世道法结合的先例,这也正是黄老道家的典型特征。

老庄反智反圣贤,主要是因为容易导致竞争之心,违背道家自然无为的理想;慎到所顾忌的是,智慧和圣贤不足以作为治国常道。治国的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法。特别是“权势”。

《管子》四篇的“精气”说与“心术”论

1、以气释道,系统地论证了精气说。精气不仅可以流布于天地之间,生为鬼神,而且可以藏于人的胸中,成就圣人。人的智慧和精神都是这种精气的产物。

2、治国与治身基于同一道理。无为制窍,以静制动。 (六)《易传》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话流行说

他们的著作由于更多地从农业生产的实际经验出发,所以他们提出的关于宇宙起源、关于天道运化的观念,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阴阳与五行的结合和传播

“五行”经历了并列、相杂、相克、相生等阶段。最早明确提出“五行”的是《洪范》。西周末年,史伯始创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以“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为说。春秋末年,五行相克的观念开始出现。降及战国初年,又出现了五行相生的思想。而且开始把它与阴阳结合起来。

依阴阳五行家的看法,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中给出的规则为依据。 邹衍的“五德始终”的历史理论

赋予“天道”以自然运行的并且可以为农业经验所接收的意味,由于它能够为争夺霸权的诸侯们的“顺天承命”提供神学上的依据,因而受到欢迎。

“生生之谓易”的气化流行观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相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吉凶生大业”。 八卦:天地山泽风雷水火。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自行发动、自然生化万物的、不具有目的性。其存在变化都是不露形迹的,其生化的万物才是有形迹的、可把捉的。

《易传》没有引入五行说,他的基本精神都显示着农业社会普遍流行的思想与信仰。 “唯变所适”的“变易”思想 1、确认“一阴一阳之谓道”。

2、对矛盾双方互相交感、互相推荡从而引发生化的作用也有深刻了解。

3、对对立双方通过交感引起双方的地位的相互转化也作了充分的肯定。“易”包含:简易、变易、不易三义,变易是根本义。

《易传》是直面宇宙大化和在大化中变革的意义的,而老子对宇宙大化则采取反省与批判的态度。 《易传》与儒家的“性命”学说

《易传》的宇宙论建构落实在价值观上,是为儒家的人伦思想提供另一种“天道”馆的说明的。 它从“气化流行”论道德性命。

万物不仅借阳气的流行化育得以成形,且各自在乾阳的不同变化中所禀不同而成性。乾阳以生为德,生即体现为仁,故在正常情况下人物所禀之性当为善性。《易传》由此把儒家之仁的价值观与气化流行的“生生”联系起来,使仁的价值观获得了宇宙论的支撑。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善性的养成,一方面仍需依顺于宇宙的生化规则,另一方面又需人——主体付出自己的努力。 《中庸》并未确指天命是什么,却称“天命之谓性”,难免费解。

《易传》仍旧带有巫术文化的成分,借推寻天道以论定人间政治秩序的作法,不仅明显带有阶级统治的印记,而且也封杀了它自己原本强调的“变易”精神。

(七)名辩思想与后期墨家

孔子:正名;墨子:取名予实;法家:循名督实。 惠施的“合同异”

提出过:去尊(针对强秦),偃兵主张。

“散于万物而不厌”的求知精神。“弱于德,强于物”。 “历物十事”的认识意义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需要注意的是,《管子。心术上》的无外、无内是形容道体的,而惠施的大一、小一是否有宇宙论的意义,从本条看不出来。

一切有限的东西,其大小都是相对的,但它们在都具有无限性这点上却是同一的。 2、无厚不可及也,其大千里 表示有无的相对性。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事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差异是相对的。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时间是绵延之流。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小同异大概是指世俗或常识的观点。 6、南方无穷而有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强调事物的存在和人的认知、认知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的相对性,反对把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差异绝对化。展示了怀疑和批判的力量,促使人们进行理性反省。

公孙龙的“离坚白” 白马非马

1、从内涵论证。 2、从外延论证。 离坚白

藏起来,自藏:事物的属性可以与事物本身相分离。

概念是借人的认知而形成的,有特定与确定的内涵,它与杂处的实在物并不具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认知通道形成的不同概念,也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不能将它们混在一起。

后期墨家

后期墨家的认识论

深入探讨了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的关系、认识过程的构成要素以及知识的来源和种类等重要问题。 后期墨家的知识论属于常识实在论。

物是达名,是一切存在物的总称。知识是对物的摹写和反映。

辩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本身又包括名、辞、说三种思维形式。其中,说由辞构成,辞由名构成,名则直接举实。以名举实就使人们的概念、思维均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知,材也。:人的认识能力。

虑,求也。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也可以看作认识活动的基本动力。 知,接也。一种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知,明也。一种心智的作用,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 闻知:有传闻或者传授得来的知识。

亲知:通过自己感性经验得来的知识。重视亲知是后期墨家的典型特征。 知识内容的分类:

名知:对名词或概念的认识。 实知:对具体事物的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49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