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智能化项目施工流程与质量管控0108

更新时间:2024-02-01 17: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弱电项目施工流程与质量管控

目 录

1. 2. 3. 4.

概述 ............................................................................................................................................ 2 弱电系统工程流程与工序流程 ................................................................................................. 2 项目管理内容 ............................................................................................................................ 3 技术管理 .................................................................................................................................... 4 4.1. 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 4 4.2. 施工图深化设计 ............................................................................................................. 4 4.3. 施工组织方案 ................................................................................................................. 5 4.4. 安装工艺管理 ................................................................................................................. 6

4.4.1. 抗干忧源要求 ..................................................................................................... 7 4.4.2. 金属线槽安装施工 ............................................................................................. 8 4.4.3. 管道施工 ............................................................................................................. 9 4.4.4. 管内配线要求 ................................................................................................... 10 4.4.5.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 ........................................................................................... 10 4.4.6. 计算机网络系统施工 ....................................................................................... 15 4.4.7. 广播背景音乐系统施工 ................................................................................... 18 4.4.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20 4.4.9. 入侵报警系统 ................................................................................................... 22 4.4.10. 门禁系统 ........................................................................................................... 23 4.4.11. 通道管理系统 ................................................................................................... 24 4.4.12. 控制台(屏幕墙、编辑台)及设备安装 ....................................................... 24 4.4.13. 机房工程 ........................................................................................................... 25 4.4.14. 防雷系统 ........................................................................................................... 26 4.4.15. 管槽安装大样图 ............................................................................................... 28 质量管理 .................................................................................................................................. 31 5.1 质量保证管理 ............................................................................................................... 32 5.2 质量保证措施 ............................................................................................................... 34 5.3 工程完工质量检测 ....................................................................................................... 36 5.4 主要技术和管理文件 ................................................................................................... 37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39 6.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 39 6.2 文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 40 系统测试、培训、竣工验收 ................................................................................................... 42 7.1 系统测试 ....................................................................................................................... 42 7.2 使用培训 ....................................................................................................................... 42 7.3 工程竣工验收 ............................................................................................................... 45 流程与表格附件 ...................................................................................................................... 47 结束语 ...................................................................................................................................... 62

5.

6.

7.

8. 9.

1 / 62

1. 概述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从而达到合同所限定的质量、工期、成本等要求,使工程质量优良。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是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技术含量高、管理的对象复杂、以及综合协调要求高。

因此智能化弱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要有一个系统的考虑与统筹安排,在时间上、空间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综合利用,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

2. 弱电系统工程流程与工序流程

工程流程:

一、

设计任务书:与相关使用方沟通后,由使用方出具或代写设计任务书。

二、

现场勘察记录: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编写设计方案之前对项目工程进行现场勘察,并编制现场勘察记录

三、 四、

设备器材报价清单(在编制设计方案之前)

项目设计方案:编制现场勘察记录之后,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编制设计方案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设计图纸:(点位图,施工路由图) 项目施工

设计技术交底

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施工设备接线图) 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设备清单

一般物资的进货验证记录 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 设备安装质量检验记录 系统检验记录表

2 / 62

10. 培训记录(操作使用说明书) 七、

工程竣工报告:(工程完工之后) 1. 试运行记录(工程竣工后) 2. 试运行报告(试运行报告)

3. 验收结论表(试运行记录之后组织验收)

工序流程:

孔洞、线管预留预埋 桥架定位安装 明管配管 线缆检测及敷设 机柜及控制箱安装 线缆综合测试 设备接线安装 单项子系统调试 联网联动综合联调 本文档主要讲述项目施工与项目验收的相关要求与注意事向。

3. 项目管理内容

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成品保护、系统测试与验收等多个方面。

3 / 62

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技术管理 ? 质量管理

?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 系统测试、培训、竣工验收

4. 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执行和贯彻国际、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提供设备、线材规格、对线记录、安装要求、调试工艺、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技术监督和行之有效的管理。

4.1. 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弱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和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4.2. 施工图深化设计

设计人员应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或提拱单项专业技术支持人员联系方式。

施工单位看擦完现场,弱电项目开始施工时,施工项目经理应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

时际情况对设计图进行深化设计(施工图)并取得图纸设计人员或监理人员的同意,才能开始施工。(注:施工布线在装修环境不冲突及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应按照:能走明管线不走暗管线、能上走线不下走线进行管线施工。)

弱电系统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的内容和深度至少应满足如下要求: 1. 图纸目录: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和图幅。图纸的图别图号要求编号连

续,暂缺的图纸在备注栏中应加以说明,新增图纸的图号也应该编号相连,保证图纸目录能够反映图纸的完整性;

4 / 62

2. 设计说明及图例:设计说明按各子系统分别叙述。应说明设计的依据、

遵循的标准、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子系统的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的配合条件、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设备的订货说明; 3. 设备材料表:分系统列出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 4. 系统图:表现系统原理图、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和构成、系统设备的供

电方式、系统设备分布楼层或区域、设备间管路和线缆的规格、系统逻辑及连动关系说明。对如BA这样的系统,还需说明所监控的机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监控点设置、监控点的类型及供电等级、控制器的划分、相关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

5. 平面管线图: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

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和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位置及井内设备材料布置示意等;

6. 室外管线图: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

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交叉的坐标、标高,与进线管道的衔接位置;

7. 弱电井、控制室布置图:表明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

控制室内操作台、显示屏等的布置。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和电源要求。

8. 设备配线连接图:如BA系统的控制器间的连接、电视监控系统控制

室内设备间的连接等;

9. 电气接口图:如BA系统与电气控制箱的接口方式; 10. 安装大样图:如门禁系统门控制的安装方式等。

4.3. 施工组织方案

项目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写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方案中应写明如下内容:

? 开工、竣工日期

? 施工进度表: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安排及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 / 62

所需要的时间

? 安全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 与各单位、专业配合协调办法 ? 施工人员配置及各专业负责人联系方式 ? 临时用地要求

? 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 其它需要建设方或监理协调配合与支持的部分

4.4. 安装工艺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抓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记录在案,为最后的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为依据。

弱电各系统主要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国家、行业有关规范标准如下: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T/T75-94)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84)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DBJ08-47-9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6 / 62

《城市住宅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YD504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0174-93)

4.4.1. 抗干忧源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信号线缆必须与电磁干扰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强度。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非屏蔽线缆,抗干扰能力较弱,因此在布设时必须注意与建筑物内的电力线、电动机、变压器等干扰源保持一定的间距,如下表所示:

弱电信号线缆与干扰源最小的距离

线缆与干扰源接近的情况 与电缆平行敷设 其中一方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小于2KVA的380V电力线线槽或管道 缆 双方均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 与电缆平行敷设 其中一方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2KVA~5KVA的380V电力线槽或管道 线缆 双方均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 与电缆平行敷设 其中一方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大于5KVA的380V电力线线槽或管道 缆 双方均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 荧光灯等带电感设备 接近电缆线 配电箱 接近配电箱 电梯、变压器 远离布设 干扰源类别 间距(mm) 130 70 10 300 150 80 600 300 150 150-300 1000 2000 注:通常电线管都是PVC的,没有屏蔽作用,所以强电线路形成的电磁场还是会对弱电信号有干扰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2根线管离开10cm的距离,没条件就算了,不在同根管距离通常就在1cm以上了就可以了。如果2根是金属管就不存在干扰问题,因为金属管具备屏蔽功能。

我们在布弱电信号线缆时一定要注意,大于或等于380V电力电缆。

7 / 62

4.4.2. 金属线槽安装施工

1、工艺流程

弹 线 或 激 光 定 位 金属膨胀螺栓安 支、吊架螺栓固 金属线槽安装 保护地线安装 槽内配线 线路检查绝缘检测

2、施工要点

1) 弹线或激光定位

根据施工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进行定位。

2) 支、吊架安装要求

? 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内,切口处

应无卷边、毛刺;

? 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

? 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5m--2.0m,在进出接线箱、盒、柜、

转弯、转角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mm以内应设固定支持点

? 支、吊架的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30mm×3mm,扁钢25mm×25mm×

3mm.

3) 线槽安装要求

?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

? 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

线口的位置准确;

? 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连续导

体,并做好整体接地;

8 / 62

? 线槽安装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5-95)及有关

部门规定。

4.4.3. 管道施工

1、工艺流程

管道的敷设 预制加工弯管、支吊架 测定盒、箱固定位置 支、吊架安装 盒、箱安装 保护接地焊接 管道安装 位 2、施工方法

? 钢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弯法,管径20 mm及以下可采用手板煨弯器,管径

25mm及其以上采用液压煨管器;

? 管道明敷时必须弹线,管路应做到横平竖直; ? 管道支架间距必须按规范执行,不得有下垂情况; ? 过线盒、箱处须用支架或管卡加固。

? 盒箱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

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 盒箱稳定要求灰浆饱满、平整固定、坐标正确;

? 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有毛刺应吹洗。 ? 应采用丝扣连接或压扣式连接;暗埋管应采用焊接;管路敷设应牢固畅通,

禁止做成拦腰管或拌管;管子进入箱盒处应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应小于5mm;

? 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

9 / 62

4.4.4. 管内配线要求

? 线管配线前应清除管内的小杂物;

?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 在同一线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线管内部截

面积的70%。

?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而

受损伤。

?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

晰,端正。

? 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开布放。各缆线间的

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1~2

米;工作区为0.2~0.3米;

?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1~2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

度。

?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

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4.4.5.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

1、工艺流程

10 / 62 设备间配线架安装

设计交底 线槽敷设 线缆布放 竖井线缆布放 平面线缆布放

竣工验收 全系统试运行 系统集成调试 线路校对与测试 终端面板安装 2施工要点

1) 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 在施工前,必须仔细查阅其他专业的施工图纸,尤其是土建结构施工

图、水、电、通风施工图。制定出最优敷设管路的施工方案,满足管线路由最短、便于安装的要求。

? 良好的安装质量,可以使水平布线子系统在其工作周期内,始终保证

良好工作状态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尤其对于高性能的通信线缆和光纤,安装质量的好坏对系统的开通影响尤其显著,因此在安装线缆中,要严格遵守EIA/TIA569规范标准。

? 综合布线系统所选用的线缆、信息插座、跳线、连接线等部件,必须

与选择的类型一致;如系统采用屏蔽措施,则系统选用的所有部件均为屏蔽部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屏蔽效果,达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性能指标。

2) 线缆的敷设

?

水平布线子系统要求在90m的距离范围内,这个距离范围是指从弱电间(机柜分机柜)间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到

工作区的信息点(IP接入设备)的实际长度。与水平布线子系统有关

11 / 62

的其它线缆,包括配线架上的跳线和工作区的连线总共不应超过90m。一般要求跳线长度小于6m,信息连线长度小于3m。 ? 缆槽内线缆的填充率可达到线槽截面的40%。

? 强、弱电线缆应分槽敷设,两种线路交叉如有高压电缆应设置有屏蔽

分线板的分线盒。线缆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分线盒或线槽出线盒内处理。

? 配线子系统电缆在地板下的安装方式,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地板下桥

架布线法、蜂窝状地板布线法、高架(活动)地板布线法、地板下管道布线法等四种安装方式。

? 配线子系统电缆宜穿钢管或沿金属电缆桥架敷设,并应选择最短捷的

路径。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电缆孔、管道、电缆竖井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宜采用电缆孔方式。水平通道可选择管道方式或电缆桥架方式。 ? 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宜为 50%~60%,弯管

路的管径利用率宜为 40%~50%。管内穿放4对对绞电缆时,截面利用率宜为25%~30%。

? 允许综合布线电缆、电缆电视电缆,火灾报警电缆,监控系统信号线

缆合用金属电缆桥架,但与22V电缆合用桥架时金属隔板分开。

? 建筑物内暗配线一般可采用金属配线材料或塑料管。由于金属的配线

材料有屏蔽作用,与强电(220V以上)管线平行或交叉可以减少隔距要求,

因此是首推方式。

3) 设备间安装工艺

设备间

? 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应处于干线综合体的最佳网络

中间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的相互间隔宜≤15m;设备间的位置应便于接地装置的安装;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 10℃~27℃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 30%~80%。 ?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

火1小时的防火墙;设备间内所有设备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程控数字用户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整个建筑物用的交接设备等。

12 / 62

? 设备间的室内装修、空调设备系统和电气照明等安装应在装机前进行。

设备间的装修应满足工艺要求,经济适用。容量较大的机房可以结合空调下送风、防静电等要求,设置活动地板。

? 设备间应防止有害气体(如SO2、 H2S、 NH3、 NO2等)侵入,并应有

良好的防尘措施(灰尘粒子应是不导电的,非铁磁性和非腐蚀性的)。 ? 至少应为设备间提供离地板2.5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lm,

门宽应大于90cm,地板等效均布负载应大于5k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 设备间的一般照明,最低照度标准应为150LX,规定照度的被照面,水

平面照度指距地面0.8m处,垂直面照度指距地面1.4m处的规定。

4) 综合布线的防护系统

防护技术

?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内部容易受到雷击、电源碰地、电源

感应电势或地电势上浮等外界影响时,必须采用保护器。在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下,线路均属于处在危险环境之中,均应对其进行过压过流保护。

5) 面板、配线架安装 (1) 工艺流程

安 装检测

安装位 置设 置 安装设备 (2) 安装前的面板检验

?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面板及配线架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

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 面板接线必须严格按照编号表操作。

13 / 62

(3) 设备安装位置的设置

?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正确选定安装位置;

? 施工前对设备安装位置的性质进行统计,例如:吊装、墙 装、顶装、

安装高度等,做到安装之前心中有数;

(4) 信息插座和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

?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标识所接终端的类型和地

址,标签清晰、统一、牢固。

? 信息插座安装在地板或活动地板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接线盒应防

水、防尘、抗压并可开启,接线盒盖应与地面平齐。

(5) 机架、机柜、配线架箱安装

? 机架、机柜、配线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各种标志应完整、

清晰;

? 机柜的安装位置和周边空间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安

装机架面板,架前应预留有800m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背板式配线架可直接固定于墙面上;

? 带活动地板的控制室内,控制柜、台的底座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

上,宜制作底座然后安装在楼地面上;

? 型钢底座尺寸应与台架相符,其安装底座直线度和水平斜度偏差均不

大于1mm/m,且最大不超过5mm; ? 线槽、桥架应直接进入机架、机柜内;

? 机架和控制柜应结构坚固、防尘、散热良好,机架中应留有空余位置; ? 安装在机柜(配线架)内的设备应端正、牢靠,连接螺栓及其紧固件

均应采用镀锌件,紧固件应齐全;

? 接线模块设备应完整,标识齐全,安装就位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模块安装牢固,排列整齐,标识齐全、清晰;

? 背架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线架安装在可靠的墙壁上,金属

背板安装应可靠牢固;

? 控制箱(柜)的开关操作灵活、可靠,信号显示正确;开关和按钮应

14 / 62

清晰标注其功能。

? 根据配线架箱的大小,正确选用固定螺丝或膨胀钉; ?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6) 光缆头、电缆头处理

? 光缆头制作必须磨制平整后熔接;电缆头连接必须规范; ? 做好线标。

6) 线路校对与测试

线路及设备安装完毕后用网络测试仪逐点进行测试并做测试记录。

4.4.6. 计算机网络系统施工

1、 工序流程

竣工验收 全系统试运行 系统调试 网络设备安装 网络设备配置 方案设计 用户需求 2、 网络技术的实施

1) 网络协议

15 / 62

TCP/IP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以TCP/IP格式打包的数据能在多种物理介质和底层链路上传递,Internet采用该协议在全球实现数据通讯,许多成熟、新型的网络应用软件也都建立在TCP/IP基础之上。

未来的宽带网络,是以宽带IP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开放网络基础结构,以IP协议为主,承载包括数据、语音、图象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业务及各种新兴的增值业务如虚拟专网和MPLS虚拟专网,并实现各种业务网络的无缝连接。

2) 快速/千兆以太网通道技术

以太网通道技术不仅是链路带宽扩容的重要途径,而且可起到容错作用。它可在100Mbps(FEC)或1000Mbps(GEC)以太网端口间实现,将多条并行链路的带宽叠加起来。这样多条链路被用作单条高速数据通道,通道中部分线路的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从而也保障了网络的可靠性。

3) VLAN的实施

以太网采用广播的方法实现用户之间的数据包传递,任何一个用户在发送数据报之前,先查看自己的ARP缓存是否有目标用户的MAC地址,若没有则向全网广播,而且用户的ARP缓存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刷新,从而在以太网中存在大量的ARP广播包。

交换技术为每个用户提供了专用的网络带宽,但并没有减小广播域的大小。对于校园网来说,如果没有采用任何技术,网络中任何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广播包会在整个网络中传播。这样一方面会浪费大量的网络带宽,另一方面由于所有信息点在一个广播域中,网络失去了安全性。 VLAN技术就是为解决此问题而出现的技术,

VLAN即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它是依靠用户的逻辑设定将原来物理上互连的一个局域网络划分成多个虚拟网段。划分后同一虚网内数据可自由通讯,而不同虚网的数据交换则需要通过路由来完成。

划分VLAN相当于将原来的交换机分割为多个交换机,它可以隔离网络流量,尤其是隔离广播信息,有利于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同时也可提高安全性,有效防止其它VLAN数据入侵;此外,VLAN的使用也增加了网络的灵活性,使用户可以不受所连设备的限制,不论用户节点移动到局域网中哪一台

16 / 62

交换机上,只要仍属于原来的虚网,则应用环境没有任何改变。

4) 网络运行安全技术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目前TCP/IP协议本身缺乏安全性,网络安全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网络上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攻击方式,包括:

窃听报文 -- 攻击者使用报文获取设备,从传输的数据流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获取用户名/口令或者是敏感的数据信息。通过Internet的数据传输,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更存在地理位置上的跨越,要避免数据不受窃听,基本是不可能的。

IP地址欺骗 -- 攻击者通过改变自己的IP地址来伪装成内部网用户或可信任的外部网络用户,发送特定的报文以扰乱正常的网络数据传输,或者是伪造一些可接受的路由报文(如发送ICMP的特定报文)来更改路由信息,以窃取信息。

源路由攻击 -- 报文发送方通过在IP报文的Option域中指定该报文的路由,使报文有可能被发往一些受保护的网络。

端口扫描 - 通过探测防火墙在侦听的端口,来发现系统的漏洞;或者事先知道路由器软件的某个版本存在漏洞,通过查询特定端口,判断是否存在该漏洞。然后利用这些漏洞对路由器进行攻击,使得路由器整个DOWN掉或无法正常运行。

拒绝服务攻击 -- 攻击者的目的是阻止合法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比如通过发送大量报文使得网络带宽资源被消耗。宏病毒所达到的效果就是拒绝服务攻击。最近拒绝服务攻击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简称DDOS。许多大型网站都曾被黑客用DDOS方式攻击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应用层攻击有多种形式,包括探测应用软件的漏洞、\特洛依木马\等。 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在一些特别场合的应用,网络安全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网络安全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内部局域网的安全,其二是外部数据交换的安全。路由器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通讯的关键设备,有必要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功能。

17 / 62

4.4.7. 广播背景音乐系统施工

1、 工艺流程

竣工验收 全系统试运行 系统集成调试 音响系统软件安装调试 机房设备安装接线 音响控制模块安装 扬声器安装 竖井布放 线缆布放 平面线缆布放 线槽敷设 设计交底 2、 施工要点

1) 线路的安装敷设

18 / 62

?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6~10倍

? 强电、弱电电缆最好全部分开穿管,如条件不允许,则AC24V或DC24V

低压电缆允许与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共管。

? 电缆长度应逐条校对,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如必须接续时,应将接

续点放在桥架中,并在图纸上标注,以便今后维修。

2) 扬声器安装 (1) 工艺流程

安装 前检 测安装位置设置安装扬声器(2) 施工要点 a) 安装前的工作

?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扬声器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

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 施工前设备必须检查,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并做好设备通电检查

记录,发现不合格设备及时更换。 ?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正确选定安装位置;

? 施工前对设备安装位置的性质进行统计,例如:吊装、墙装、顶

装、安装高度等,做到安装之前心中有数;

b) 接线端接头处理

? 线缆头制作平整牢固;

? 接线头必须进行焊锡处理,保证接线端接触良好,不易被氧化; ? 做好线标。

(3) 设备安装

19 / 62

? 吸顶喇叭的安装前,应根据楼层功能间吊顶的具体情况,与灯具、

风口、烟(温)感探头的配合,在吊顶上选择好安装位置,按照喇叭的尺寸开孔,安装喇叭,接好线;

? 壁挂音箱根据施工图纸选择好安装位置,按照施工有关规范安装,

并接好线;

? 按各种型号设备,将设备正确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安装必须牢靠、

稳固;

? 根据线标和设计要求做好正确接线。

? 设备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到位,标志齐全,螺丝安装应牢固。

(4) 控制室控制机柜及设备安装

? 机柜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 ? 机柜安放应竖直,台面应水平,垂直偏差不大于1‰,水平偏差

不大于3mm,控制台之间缝隙不大于1mm;

? 机柜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应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

小于1mm;

? 柜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良好;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

各种标志应齐全,接线端接触应良好;

? 所有台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接入大楼接地端排。

4.4.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 工艺流程

安装前通电检测安装位 置设 置设备支架安装接线端接头处理做好线标安装设备

2. 线路的安装

? 线缆布放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10倍

20 / 62

? 强电、弱电和视频电缆最好全部分开穿管,如条件不允许,则AC24V或DC24V

低压电缆允许与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共管。

? 电缆长度应逐条校对,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如必须接续时,应将接续点

放在桥架中,并在图纸上标注,以便今后维修。

? 监控室内的电缆理直后从地槽或墙槽引入机柜、控制台底部,再引到各设

备处。所有电缆应成捆绑扎,在电缆两端留适当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3. 现场设备安装施工要点

1) 安装前的设备检验

?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

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 施工前设备必须24小时通电检查,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并做好设备通电检

查记录,发现不合格设备及时更换。

2) 设备安装位置的设置

?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正确选定安装位置;

? 施工前对设备安装位置的性质进行统计,例如:吊装、墙装、顶装、安装

高度等,做到安装之前心中有数;

3) 设备支架安装

? 根据设备的大小,正确选用固定螺丝或膨胀钉; ?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 支架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 设备安装

? 摄像机安装高度室内距地面2.5m~5m, 室外应距地面3.5~10m;电梯内的摄

像机应安装在电梯轿厢顶部,摄像机的光轴与电梯的两个壁面角成45°,并与轿厢顶棚成45°为宜。摄像机的云台转动、镜头、光圈的调节、调焦、变倍、图像切换、防护罩等功能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21 / 62

? 当监视器安装在梁、柱、墙、天花板时支吊架应做负荷试验,当监视器采

用可升降机构安装时,应确切可靠,如有抗震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避免外来光直射;

?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

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不得利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5) 接线端接头处理

? Q9头或水晶头制作应平整牢固,与BNC头(水晶头)接触必须正确有效; ? 接线头必须进行焊锡处理,保证接线端接触良好,不易被氧化; ? 做好线标。

4.4.9. 入侵报警系统

1. 工艺流程

设备通电检测安装位 置设 置接线端接头处理做好线标安装设备

2. 线路的安装

? 线缆布放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10倍强电、弱电电缆最好全部

分开穿管,如条件不允许,则AC24V或DC24V低压电缆允许与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共管。

? 电缆长度应逐条校对,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如必须接续时,应将接续点

放在桥架中,并在图纸上标注,以便今后维修。

3. 现场设备安装

1) 安装前的准备

?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

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22 / 62

? 施工前设备必须24小时通电检查,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并做好设备通电检

查记录,发现不合格设备及时更换。 ?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正确选定安装位置;

?

施工前对设备安装位置的性质进行统计,例如:吊装、墙装、顶装、安装高度等,做到安装之前心中有数。

2) 设备安装

? 报警探测器安装:各类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用产品的特性及警戒范

围要求进行安装;入侵探测器的安装,防区要交叉、应避免盲区,并符合产品使用和防护范围的要求;探头不得靠近或直接近距离朝向热体、发光体、风口、气流通道等;探测器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探头入线口处应有防止虫、蚁、灰尘、风沙等进入的措施;监视区域内不应有遮挡物; ?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电源连接,严禁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

明显标识;

? 报警器的供电线路不应和大功率的设备或易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器采用同一

回路。

4.4.10. 门禁系统

1. 网络布线

? 布线时尽量避开电力电缆; ? 布线时尽量避免架空线、架高线;

? 尽量采用整根线,不要用短线拼凑,减少接线点;

? 网线的分线点在互连时要仔细认真,每个接点都要采用锡焊,尤其注意的

是网线的屏蔽层必须要互连,而且要焊接可靠,互连的规则是尽量采用同色线相连。每个接点焊好后要用绝缘胶布包扎,尤其要注意不同的信号线不能短路;

? 如果没有特别难度,门禁系统独立布一路电源线,这样无论在可靠性和便

于管理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电源线尽量不要与通讯线离的太近。

2. 控制器安装

23 / 62

? 控制器放置在天花板上比较靠近门锁的位置,或者挂在房间内侧的墙上,

做到通风良好;

? 电源插座最好专用一个带开关的,必要时能够比较方便的关闭电源; ? 特别注意:网线、按钮连接线、感应头连接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采

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四芯),并且在接线时注意双绞线的配对,一般两根按钮线用一对绞线,尤其注意感应头的接线为:信号线与电源地采用一对绞线,电源正与另外一对绞线的任意一根或两根连接。

3. 电锁的安装

? 电锁的安装:在相应的位置按照电锁的安装说明及图纸进行安装; ? 电锁控制线定义:玻璃门电锁一般都有5根以上的输出输入线,但一般都

只是利用其中的两根电源输入线进行控制,其余辅助信号线是反映门锁开关状态的,用于监控,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接,但要注意相互之间的绝缘。一般红线是电源正极输入,黑线是电源负极输入。

4.4.11. 通道管理系统

通道闸机应安装牢固,控制线路必须暗埋敷设,金属外框要注意接地。安装箱体时注意测量通道的距离。

4.4.12. 控制台(屏幕墙、编辑台)及设备安装

1. 控制台安装

1) 控制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屏幕墙柜离墙应不小于1m,以便于安装

和施工;

2) 机柜的底座应固定于地面;机柜安装应竖直,偏差不得超过1.5 mm;几个

机柜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大于30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大于5mm。

3) 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在主要

走道不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小于0.8m;机架背面和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

24 / 62

小于0.8m。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 4) 控制台安放应竖直,台面应水平,垂直偏差不大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

控制台之间缝隙不大于10mm;

5) 控制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应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

mm;

6) 台内机架、配线设备,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及

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台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接入楼宇接地端排。 7) 监视器可安装在固定的机架和柜上,也可装在控制操作柜上,当装在柜内

时,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8) 监视器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线时,应加

遮光罩遮挡。

4.4.13. 机房工程

因机房工程对电话通讯,电脑网络及监控机房内的设备安装调试均有影响,项目部要求机房装修须提前完成,以便给整个弱电系统安装提供工作平台,保证整个大楼的施工进度。

1.机房要求

? 采用以1mm厚度进口耐火板为饰面板的钢型三抗路通抗静电地板。 ? 墙体采用50mm厚彩钢板饰面,内填充防火隔音隔热岩棉。 ? 采用用甲级钢制防火门。

? 照明采用无眩光反光片嵌入式格栅灯。

2.机房接地系统

? 接地母排采用40MM*4MM。

? 每隔1200mm用绝缘子支撑可靠连接。

? 从共用地起始端直接引线分别至机房,引线为铜芯绝缘导线,中间不能裸

露。

? 安全接地线—应需同机壳相连,一般采用双色多股接地专用线缆。

3.UPS系统

25 / 62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安装启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安全和操作”手册。

设备就位场地应是“工业类型”的硬质水泥地面,如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则需考虑到地板的平均负荷量,根据UPS的重量来设计和制作供安装设备的托架。

对于大多数大中型UPS来说,其标准机型的电缆为下进下出型。UPS机柜的通风的进出口位于机柜的正面和侧面,出气口在机柜的上部。

UPS电源供电系统应安装在具有足够通风量、凉爽、湿度不高和具有无尘条件的清洁空气的运行环境中。尽管一般UPS所允许的温度范围为0~40℃之间,然而,如条件允许,应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5℃以下。UPS厂家推荐的工作温度为20~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为宜。此外,在UPS运行的房间里不应存放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物品。

严禁将UPS安装在具有金属导电性尘埃的工作环境中,否则会导致产生短路故障。当然,也不宜将UPS安放在靠近热源的位置上。

不管所配的UPS蓄电池组是否配有带温度补偿的充电器,为了确保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应该将电池房的稳定控制在20~25℃之间。

为了便于维修和散热,一般希望在机柜的四周留下1~5m的空间,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最少应留下0.1m的距离。有关各种UPS的具体安装数据,请参看随机带来的用户手册

4.4.14. 防雷系统

1.基本措施

在所有进出大楼的所有弱电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均在进出口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的前提下。基本措施均应用于弱电系统的所有安装及施工部分。

为防止雷电波入侵,进入大楼的弱电线路及金属管道均在入户端进出与防雷装置接地连接。

从配电盘引出的所有线路均穿钢管,钢管的一端与配电盘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从中间断开时,将设跨接线。

26 / 62

2.主要施工工艺

在弱电机房、弱电间使用40×4mm的铜排与预留于此地的接地点焊接。焊接的面积为40×150mm,并在焊接处做烫锡及防腐防锈处理。

闭路电视系统接地通过在弱电机房中以一点接地方式达成,接地线绝不会形成闭合回路。

为了防止干扰,使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计算机直流地不与工作地线相短接或混接。交流线路配线均不与直流地线紧贴或近距离平行敷设。

27 / 62

4.4.15. 管槽安装大样图

线管吊挂安装示意图

线槽接地示意图

28 / 62

水平线槽吊挂安装示意图

垂直线槽安装示意图

配管施工示意图

29 / 62

水平线槽靠墙安装示意图

30 / 62

5. 质量管理

智能化弱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从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1. 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 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定位,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实现总体设计、分

步实施。

? 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使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

先进性、可扩展性。

? 根据功能需求和设计方案,选择适宜的产品及设备。

? 在设计质量控制中抓好设计方案制定、产品性能测试、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变更控制、设计的复查鉴定和图纸的确认、校核。

2. 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

? 采购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到货检验。验收时应注意: ? 产品、设备的包装、封条是否完好无损;

? 根据货单清点产品数量,与合同附件的设备清单进行核对

? 核对产品产地、厂商、型号、规格等,进行全部 查验或部分抽查; ? 核查质量保证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及其它相关文件 : 进口产

品还需核查进关单及完税证明等;

? 必要时,对某些产品进行性能和技术指标测试。

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智能化工程的实施与建筑工程的土建、安装、配套工程、装潢等其他系统的实施交叉进行,工程界面十分复杂,一旦施工质量发生问题,不但智能化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对整个建筑项目的进度也会产生影响。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在施工阶段认真做好施工记录,若发现问题,必须写明所采取的措施

以及最终效果。

31 / 62

? 每次协调会应有会议纪要,并分发给有关各方。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计划和项目策划,对子系统和系统进行

阶段性的测试和验收,发现问题应召集有关方面分析解决,否则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 在试运行阶段认真做好试运行记录。

?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收集由分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有效的证

明产品质量的文件和质量记录。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需变更,则应填写工程变更单(由双方签署),

且将更改内容以书面形式传递到有关人员。

? 设备安装、系统或分系统测试,均应按计划和规范进行,且应责成承

包方到现场配合。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项),现场人员应对其进行标识

和隔离,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并及时报告子系统负责人,由子系统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解决,对重大不合格品(项),应由子系统负责人报项目经理。

5.1 质量保证管理

质量保证管理人员为确保项目工程符合质量的需求,有资源、权力、责任及超越项目组织的自由,对项目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并发起、验证更正行动。

1. 质量保证规划

质量保证规划是彻底地审查合同的内容,界定质量保证评估的项目、执行质量保证评估所需的资源及技术,并制订一套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规划的主要任务为:

? 构建质量保证小组 ? 制订完整的质量保证计划

? 按企业有关质量保证工作流程制订本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流程。

2. 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在于确保合同上所有功能、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和整个系统工

32 / 62

程进展均按照计划执行。

? 硬件质量评估为评估硬件设备主件、配件、材料、相关文件以及集成的方法、

步骤等。

? 软件质量评估为评估软件开发过程、规范、程度代码及相关文件,这些评估

也必须包括所有软件及相关文件的最终评估。 质量评估的主要任务为:

? 执行质量评估有关质量评估的准则 ? 质量评估的重要项目:

? 软件评估 ? 硬件评估 ? 文件评估 ? 软件设计评估 ? 软件代码化过程评估 ? 系统集成管理评估

3. 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为依合同要求,制作并维护执行质量保证任务的记录。质量记录的主要任务为:

? 记录执行质量保证任务的过程与结果。记录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 监定日期 ? 监定人 ? 监定准则

? 监定结果,包括找出的问题、所制作的问题报告 ? 建议的更正行动

? 当找出问题时,必须制作问题报告,并且作为该问题工程人员更正行动的依

据。

? 质量记录与问题报告必须先与该问题工程人员讨论后,再制作正式报告供项

目管理人员或使用者审查,并且在合同有效期间作保存。

4. 更正行动监督

更正行动的监督为追踪问题及其处理的状况。更正行动监督的主要任务为:

33 / 62

? 监督更正行动,以确保更正行动的时效期及正确性。 ? 追踪所有质量保证任务中所找出的问题状况。

5. 签证

签证为提供使用者有关质量客观的证明文件,证明合同上所要求的规格功能、相关文件及工程任务符合合同的需求。质量保证人员签证过程的主要任务为: ? 确定功能需求或工程任务符合合同需求后,提供文件证明。

? 文件证明上质量保证人员并非唯一证明人,但若无质量保证人员证明,该项

目即不能视为符合合同需求。

6. 支援审查和稽核

质量保证人员有支援项目管理人员执行审查与稽核的义务,其执行任务为: ? 审查与稽核前必须确保:

? 所有须审查的产品证件全,准备接受使用者审查。 ? 审查与稽核的准备事项已就绪。

? 审查与稽核时,需简报其对所审查过的产品状况及质量评估。 ? 审查与稽核后,确保所有工作已付诸实行。

5.2 质量保证措施

1. 采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技术方案的设计和项目的实施应遵循有关工程技术规范标准,主要包括国标参考规范、质量管理标准、通信标准和国标网络安全标准.

2. 工程人员自检职责及要求

? 自检各项工作的开工条件,提出各项工程开工报告及有关技术资料。 ? 在各项工程实施中,对每道工序进行现场质量自检,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

材料、操作符合要求并获得质量保证人员的认可。

?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经监理人员认可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对工程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进行现场记录,并及时报告质量保证人员。 ? 按合同指定规范规定的抽样频率、时间和方法进行取样或现场试验,并对保

留在工程现场试样的养护与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34 / 62

? 及时检测各工程部位的位置、高度和几何尺寸,并提供资料以获得质量保证

人员的认可。

? 对每道工序或分项工程完工后进行自检和测定,配合质量保证人员检查验收。 ? 对各项工程质量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整理,建立质量档案系列,交工验收时

提供详实的施工资料。

? 每道工序完成后,须报请质量保证人员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

道工序;未合格工序进行完善,报请验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3. 工程试验与检测措施

试验检测的目的是保证用户获得合同中要求的高质量高性能的系统,并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可靠的运行。开发商本着对业主负责的精神,全面、细致的控制影响系统质量的各种因素,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试验检测贯彻于设备运输、安装、调试、测试、正式运行的全过程和应用整合的需求调研、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安装、培训、维护等全过程。

4. 系统设备

系统设备检测包括设备运输到场检测、现场安装检测和系统运行检测。检测可借助于工程师提供的相关图纸及图表,检测目的是用来证明所有的设备均已安装到位和调试合格。 ? 设备运输到场验测:

? 检查设备运行的环境 ? 设备的自检 ? 技术性能检测 ? 现场安装验测:

? 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 ? 设备的自检 ? 设备的联机测试 ? 设备的联网测试 ? 系统运行验测:

? 系统软件的运行测试

35 / 62

? 系统联网的测试

5.3 工程完工质量检测

完工检测是在进行完所有软硬件系统的运行检测,并且检测中发现的问题都已经重新修正后,进行完工验收前的最后检测。完工检测包括所有设备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验收检测的复查(除非业主同意不复查)和选择性技术检测。完工检测时,业主代表将现场观察或参加所有检测。

? 硬件建设

? 硬件采购计划的制订;根据系统方案要求、系统整体要求,结合国际市

场上的主流产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硬件采购计划,并由专门的项目小组具体负责硬件的采购。

? 硬件采购流程的建立:按照GB/T 19001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建立科学

的、操作性强的采购流程;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完全(除意外)按照此流程进行采购作业,并且控制整个采购过程。

? 所采购硬件产品的性能检测;对所采购的硬件产品,按照其产品性能说

明书,完整地验证其性能,确保硬件产品的质量。

? 确保提供的产品应是原厂、原装、全新产品,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应达到

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 对单机验证合格的产品,进行硬件联机调试,建立完整的系统调试档案,

达到系统最优。

? 专职质量监督员做阶段检验、验收。 ? 专职质量监督员做不定期巡检、抽检。

?

应用软件建设

? 遵循国家标准和各种行业标准,遵循GB/T19001质量标准体系。 ? 组织专业的设计、施工项目小组,编制完整的设计、建设计划,控制工

程中的每一过程,确保网络质量。

? 安装后进行分部直至整体的联调,优化配置。 ? 专职质量监督员做阶段检验、验收。

36 / 62

? 专职质量监督员做不定期巡检、抽检。

? 系统综合集成

按照GB/T19000-2000,即ISO9000:2000标准的要求,建立专业的系统综合集成项目小组,按照预定的职责和规定的流程,完成系统的综合集成。并且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各种文件和质量记录,保证系统集成的质量:

? 认真贯彻工程质量保证手册的执行,做到工程质量分级管理,把好质量

关。在竣工验收时达到一次交验。

? 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检查,配专业检查人员。

? 严格按规划设计图施工,对进口设备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和有关资料,要

掌握设备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各项安装工程要做出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批准后方可施工。

? 加强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做好原始记录。坚持不合格品不施

工的原则。

? 隐蔽工程要经有关部门验收,并做好原始记录。

? 凡有施工方案的项目,必须按方案施工,所有工程必须达到有关规范要

求。

? 专职质量监督员做阶段检验、验收。

? 专职质量监督员做不定期巡检、抽检。

5.4 主要技术和管理文件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控制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正确评估项目的成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技术和管理文件。下面列出在客户验收时提供的主要技术和管理文件:

? 项目实施计划 ? 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 测试计划 ? 总体设计方案

? 项目用户手册(包括:安装手册、培训手册、使用手册、管理手册) ? 设备交货清单

37 / 62

? 项目质量报告 ? 系统测试报告 ? 系统运行日志 ? 系统维护日志

? 项目验收报告(包括:初验报告、终验报告)

产品手册(包括:产品技术说明书、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维修手册、出厂明细表(装箱单)、产品技术标准(含验收标准)和试验方法、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所有海关、商检等合法进口手续证明材料等)

38 / 62

6.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6.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成立专业的安全机构,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整个工程期间杜绝死亡及重伤等事故的发生,轻伤事故不得超过0.2%。

施工现场全体人员按国家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施工用电符合JGJ595--99标准和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规定。

施工现场材料、构件、设备规划有序,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推行标准化作业。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安全工作指示,自觉服从接受有关上级部门安全监督检查指导,落实各项安全工作。

落实安装生产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值班领导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并进行定期检查,落实隐蔽整改,把安全措施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落实安全管理组织,配备专职安全员一名,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记录,在施工现场做到“一管、二定、三检查、四不放过”。一管,即要设专职安全员管安全。二定,即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三检查,即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违章作业,检查雨季,施工作业生产设施。四不放过,即麻痹思想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违章作业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安全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有权对违反安全法规、制度人员批评或处以罚款。所有施工人员入场时,均进行三级教育,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施工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班前对职工进行人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区域内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班后,清理好现场,消除隐患,同时作好安全记录。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严禁向上或向下抛任何物品,注意他人安全。

对变换工种的工人,都进行班前安全教育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且做到季节教育、工种教育,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职工遵守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的思想意识,消除违章现象和杜绝违章事故。加强消防工作,成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

39 / 62

具体由专人负责,严格用火申请制度,现场不准在木工场吸烟在木工场、宿舍楼设置必须足够的灭火器材。消防栓周围应保持道路畅通,易燃物品应远离火源,设专库存放。

工地现场配置1名专职机修工,对工地的机械及架设的电线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整改工作。工地上施工架设的用电线路,必须安全可靠,必须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施工机械设备由专人管理和操作,机械施工安装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非电工人员不准擅自乱接电线,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接好漏电保护装置。照明用电和机械用电线路分开,配电箱要加锁,并设置防雨措施。

购置专用消防器材,组织义务消防抢险队,培训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现场设立安全宣传牌和消防宣传牌。

在油库附近、仓库内禁止吸烟。?

起重、架子、电焊、气焊、维护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在夜间、雨季、高温等极端天气施工,施工现场需专职全安人员在场看护。 工地安全人员和当地公安派出所在业务上取得联系和接受指导。

加强上下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安全消防保卫系统,做到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形成上下同心的保安全力量。

安全生产目标,成立专业的安全机构,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整个工程期间杜绝死亡及重伤及事故。

6.2文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防护、安全用电、机械设备、技术、消防保卫、场容、卫生、环保、材料等各方面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全体员工遵纪守法,文明作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由项目经理组织实施工地环境卫生制度及文明施工制度,公司负责监督检查;工地接受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及工程总承包的文明施工监督检查。

项目经理实行挂牌施工,施工铭牌上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姓名、开竣工日期和监督电话;工地管理人员名单。

项目管理部在同施工安装人员明确任务、安排进度、质量、安全生产要求同时,必须向施工安装人员明确文明施工要求,严禁野蛮施工。

40 / 62

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工地内的污水不得外溢,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建材、垃圾清运过程中必须有防止滴漏飞扬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包括工地保洁、施工现场卫生检查等,保持工地环境的整洁。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地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积极采用无污染、低噪声的新工艺、新产品。

特别注意夜间加班施工期间工地噪声的控制,以免影响周围群众生活。施工现场垃圾及时清理,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制品和包装物。

袋装水泥、白灰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库内存放。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防止扬尘。

散装水泥、白灰等细颗粒状材料,应存放在固定容器内,没有固定容器时,应设封闭式专库存放,并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

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乱吹口哨等其它人为噪声。 文明施工目标,通过对施工现场中的质量、安全防护、安全用电、机械设备、技术、消防保卫、场容、卫生、环保、材料等各方面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全体职工遵纪守法,文明作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1 / 62

7. 系统测试、培训、竣工验收

7.1 系统测试

测试验收是检验弱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测试验收来判断工程是否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弱电系统的测试验收所涉及的子系统比较多,通常采用分系统分别进行的方法。

对于弱电系统的测试验收,应编制详尽的测试验收计划。测试验 收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 ? ? ? ? ? ? ?

测试级别(是单元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 测试目的和范围; 测试规程和验收标准; 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 测试环境; 测试工具;

测试人员的安排(包括是否由第三方测试); 测试顺序和测试内容。

7.2 使用培训

为了使项目所涉及的系统管理员和维护人员能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增强维护和使用系统的技能,除了向用户提供整个系统的技术说明、操作说明和相关的文档之外,还将负责组织对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全面高质量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管理和使用系统的人员不仅对整个系统有足够的认识,而且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并达到最大效益。

1. 培训对象

? 使用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及正确决策是保证系统顺利实施和运行,因此对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的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安排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到进行集中专项培训,

42 / 62

使他们提高管理水平。 ? 系统维护人员

系统维护人员是指对项目中的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经过培训,主要能达到以下目标:

? 掌握系统的初始化和主要参数的设定方法; ? 对一般性故障进行诊断、定位和排除; ? 掌握系统故障后的恢复方法; ? 熟练查阅各种系统操作和维护手册; ? 指导一般操作人员的工作。

2. 培训形式

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使用户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将采用多种途径对用户进行培训:

? 授课:在现场对用户进行培训。通常由课堂讲授和现场操作讲授组成,通常由用户的使用手册支持,适当的操作为辅助。

? 现场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工程时在实际操作中,详细讲解操作步骤,指导客户操作,并解答问题。

3. 目的

系统的最终维护是由业主单位的技术人员负责,因此他们必须掌握本套系统的技术和使用方法,这部分的培训与实际操作相关,把他们安排的现场培训效果最佳。

4. 培训计划

项目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安装、维护及系统管理现场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软硬件设备安装、配置、诊断、管理、维护等方面; 培训地点:设备安装场地及培训会议室

43 / 62

5. 培训内容

课时安排 课时 培训内容 培训程度 第一阶段(理论培训) 1 系统的理论知识 熟悉设计资料、图纸文件等 系统配置、功能设备性能 系统的维护知识 初步了解系统的理论知识 能看懂工程系统图、平面图,了解图中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粗略了解系统配置,以及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 2 1 各智能化子系统 1 了解系统的维护知识 1 系统简单的维护保养常识及安全注意事项 掌握系统简单的维护保养常识及安全注意事项 了解系统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并能掌握故障排除方法 1 第二阶段(操作实训) 2 系统处理故障模拟训练 1 1 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系统上机操作 模拟故障处理过程和解决办法 培训考核 对中心控制室机房设备能够进行熟练操作,对系统出现的简单故障能够及时排除,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提高系统操作人员对故障的处理及应变能力 注:在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中应有培训内容签到表。

44 / 62

7.3 工程竣工验收

准发签备 出发工((、竣工程编 竣工组竣程档工工制工复验织书工质案程程竣 自 验收验书验收量资移结工 验通 收证评料 交 算资 知明 定移料 书书 交 ) )1. 竣工验收程序

大楼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标准将参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及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标准。

2. 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1) 试运行:系统调试开通后,应至少试运行一个月,并做好试运行记录和试

运行报告。建设单位建立应系统的值勤、操作和维护管理制度。 2) 技术培训:依据合同有关条款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应提供有关设备、

系统操作和日常维护的说明、方法等技术资料。

3) 系统竣工:系统按合同的规定内容全部建成,经试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并为

建设单位认可视为竣工。系统竣工后由施工单位写出竣工报告。 4) 初验:由建设单位(含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根据招标技术要求或

合同提出的设计使用要求进行初验,要求初验合格并写出初验报告。 5) 系统检测:在正式验收前,施工单位向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申请办理委托系

统检测手续。 6) 提供验收图纸资料

? 智能化系统工程说明; ? 智能化系统的竣工报告;

? 竣工图纸为施工中更改后的施工图设计(包括:系统图、管线平面图、

设备配置等);

?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包括:随工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的工程质

量验收资料、系统调试记录、系统试运行记录、系统检测报告、设备

45 / 62

保 修

概要说明书、设备器材明细表、设备出厂检测报告及开箱验收记录、工程变更记录、相关的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相关的系统操作手册、工程决算)

3. 系统验收的组织与职责

1) 验收参加单位(人员):建设单位(含工程总包单位、房地产开发商、物业

单位、监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顾问单位,一定数量的技术专家及检测机构代表参加。

2) 系统验收时由上述相关单位人员及不低于人员总数40%的技术专家组成

验收小组,验收小组对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做出正确、公正、客观的验收结论。

4. 验收内容

1) 施工验收:包括设备安装质量和管线敷设质量,按照上述设计标准对各子

系统的安装要求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等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检查。

2) 技术功能验收:按照上述设计标准对各子系统的技术功能及《智能建筑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等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抽查与验收。 3) 资料审查:对提供验收图纸资料进审查,图纸资料应保证质量,做到内容

齐全、标记正确、文字清楚、数据准确、图文表一致。

5. 验收结论与整改

1) 验收小组根据施工验收、技术验收)及资料审查的结果,认真如实地做出

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分通过、基本通过和不通过三种。

2) 对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

收结论写出经建设单位认可的整改方案并进行整改。

6. 系统移交

1) 系统竣工图纸资料修改整理归档

2) 系统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并有整改落实措施后,才能正式移交投入使用。

物业单位应有专人负责,并建立系统操作、保养、管理等制度;系统设计、施工单位应建立、落实维修服务制度。

46 / 62

8. 流程与表格附件

一、

项目施工

1. 设计技术交底

? 设计人员与分项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交底

2. 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施工设备接线图)

? 施工单位准备,报监理单位、设计人员、建设单位审核

3. 施工组织方案 4. 5. 6. 7. 8.

? 施工单位准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 施工设备清单

? 施工单位准备,监理单位审核 一般物资的进货验证记录

? 施工单位准备,报监理单位审核 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

? 监理单位检查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

? 监理单位检测 设备安装质量检验记录

? 监理单位检测

9. 系统检验记录表

? 施工单位配合:监理单位检测

10. 培训记录(操作使用说明书)

? 施工单位准备,建设单位审核 二、

工程竣工报告:(工程完工之后)

1. 试运行记录(工程竣工后)

? 施工单位准备,建设单位配合

2. 试运行报告(试运行报告)

? 施工单位准备,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

3. 验收结论表(试运行记录之后组织验收)

? 施工单位准备,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审核

三、 相关表格

47 / 62

施工深化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 表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主 编 编制人 技术负责 人 编制单位 现报上 xxxxxxxxxxxxxxxxx 工程施工深化设计/施工方案文件,请予以审查。 工程项目部/专业分包施工单位 (盖章) 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 审 核 单 位 年 月 日 总承包单位 (盖章) 审核人 审批人 监理审查意见: 审 查 单 监理审查结论: □同意实施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 位 监理单位 (盖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日期: 48 / 6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 表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主 编 编制人 技术负责 人 编制单位 现报上 xxxxxxxxxxxxxxxxx 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文件,请予以审查。 工程项目部/专业分包施工单位 (盖章) 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 审 核 单 位 年 月 日 总承包单位 (盖章) 审核人 审批人 监理审查意见: 审 查 单 监理审查结论: □同意实施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 位 监理单位 (盖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日期: 49 / 62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工程名称: 编号:ZN003 致: (监理单位) 我方于_ _年__ __月__ _日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数量如下(见附件)。现将质量证明文件及自检结果报上,拟用于下述部位: 用于xxxxxxxxxxxxx系统设备安装 请予审核: 附件:1、数量清单 2、质量证明文件 3、自检结果 总包单位(章) 分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日 期 日 期 审查意见: 经检查上述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符合/不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要求,准许/不准许进场,同意/不同意使用于拟定部位。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50 / 6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3d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