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

更新时间:2024-07-02 0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第一节“平均数”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②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数学思考:能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 二、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数据的代表》的第一节内容,教学安排两个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设计意图:

①让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算术平均数的基础上复习巩固,总结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从求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中渗透加权平均数的意识。

②通过例题讲解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由于工作不同,对各方面的要求就不同,哪一方比较重要,权就比较大。

③通过帮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总结出对概念的理解,得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一个寻宝者寻宝的途中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没有桥也没有小船可以过河,他又不会游泳。一位过路人告诉他这条河的平均深度1.5米。寻宝者的身高是1.75米。你认为寻宝人可以安全度过这条河吗?为什么?

2、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都想知道班级成绩和个人成绩在年级中的排名如何,那么必须收集哪些数据才能得出结论呢? (二)讲授新课

1、打篮球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请问同学们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因素、配合程度、技术成份、身高和年龄等。)

2、小组分工:第一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身高;第二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身高;第三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年龄;第四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

3、小组里选出代表公布算法与结果。

(八一双鹿队的平均身高为1.99米,平均年龄为25.3岁;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身高为1.98米,平均年龄为23.3岁。所以这两支篮球队中,八一双鹿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上海东方大鲨鱼队队员更为年轻。)在此,出现了两种算法:一是逐个相加法,二是加、乘法结合的简便算法。在小组计算后,教师请同学们对上述的两种算法发表看法。师生归纳得出求平均数的简便算法。 4、总结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5、例1(课本218页)讲解:出示题目让学生讨论后解答。 师问:计算(1)与(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同学交流之后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

6、总结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课堂练习

1、随堂练习(见课本); 2、补充练习:

(1)上学期期末考试后,某同学数学科的期考成绩为86分,但他平时数学测试的成绩为90分,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80分。 ①请问他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

②如果期末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计算,那么该同学期末总评数学成绩是多少?

(2)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96年的18年间,我国有13.5万学生留学美国,请计算这18年间平均每年留学美国的人数。

(四)课堂小结平均数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计算平均数?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热情高、兴趣高,分组计算平均身高和年龄学生们有兴趣,很快就能算出来,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3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