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考试政治经济学复习题目

更新时间:2023-03-18 08:46:02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经济学

一、简答题

1.商品的价值的决定

答: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一个不变的量,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3.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答: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者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成。总的来说,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4.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含义和公式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的货币数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

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5.影响企业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企业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资本积累量就越大;(2)劳动生产率水平。生产率越高,资本积累量就越大;(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4)预付资本总量。预付资本总量的的增大,能促进资本积累规模。 6.简述失业的主要类型

答: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表现的总量失衡。主要类型有:(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供求出现的短期失衡的状况,包括新生劳动力或转换工作出现的工作中断等;(2)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出现不相吻合的状况。(3)周期性失业,指失业率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第二种答案:1.流动的过剩人口2.潜在的过剩人口3.停滞的过剩人口。

7.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答:(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商品资本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即一部分资本在进行货币资本循环时,第二部分资本就必须相继进行生产资本的循环,第三部分资本必须相继进行商品资本的循环。

8.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答:(1)土地等级差别(丰度或位臵等)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2)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经济条件。 9.垄断的形成过程

答: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当生产集中和资本高度集中时,必然会形成垄断。 10.经济机制基本含义

答: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的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它也是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或运行方式,它通过一系列规则、制度规章,为各经济行为主体构建了制度框架或行为空间,是资源配臵的手段和方法。 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第一,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第二,建立统一、开发、竞争、有序、完善的市场体系; 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宏观调控体系;

第四,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2.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效率与公平不仅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首先,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实现的物质条件和源泉。若没有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进,则公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难以有什么真正意义的公平。其次,公平是效率的本体,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存在的理由和保证。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要以公平为条件和保证。 13.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的作用

答:(1)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和最终的决定作用;(2)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块,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3)消费率对投资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1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的方式

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运用一般有四种形式:(1)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即“双松”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双相结合(即“双紧”政策);(3)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相结合(所谓“松货币紧财政”);(4)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相结合(所谓“紧货币松财政”)。 1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答:在制度或体制低效率运转的情况下,其他任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都将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的。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否的影响显然超过了要素改善、技术进步等一般经济因素而上升为根本性问题,制度因素成为了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的主要决定因素和重要解释变量。离开了制度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难

以有根本性、实质性的转变。而制度因素的影响无疑是指体制改革和创新,以改变体制低效率运转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动状况。

二、辨析题

1.商品价值的变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答:一种商品在于其他多种商品相交换时,会形成不同的数量比例关系,因而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一般来说,在同一时间的统一市场上,每一种商品都有为众多交换者共同认可的统一的交换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答:在于对他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它的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与物价关系

答: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数量和各种劳务,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实际工资=名义工资除以÷?1+生活资料(包括劳务)物价指数? 4.资本积累的两种基本方式

答: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就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两和起来形成大资本。 5.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

答:是看资本占用的形式,是相对固定的还是流动的。在实际经济活

动中,生产资本各要素的价值转移方式是不同的,且对资本周转速度有重大影响。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答:商业利润不在流通中产生,它是通过商品的购销差价来获得的, 其真正来源同产业利润一样,只能是产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商业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结果。 7.借贷资本的基本特征

答: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形式。对于借贷资本家来说,他是资产资本,对于职能资本家来说,他是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在这里发生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8.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导致垄断的形成

答: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当生产集中和资本高度集中时,必然会形成垄断。 9.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具有不同特征

答: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和自由竞争对立的,垄断在生产领域表现为同类产品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绝大部分被一个或

几个生产者排他性占有,在流通领域则表现为少数大企业在同类商品市场上通过控制供给量或者需求量控制价格变动。垄断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操纵和控制,以保证获得大大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垄断高额利润,垄断形成后就成为自由竞争阶段之后的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 10.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理解

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事实。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性质

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从事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营。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1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范畴的区别

答:1.经济发展方式饱和经济增长内容,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概念。2.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质量意识,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强调量的扩展3.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体现

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容易激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三、论述题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本条件

答: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

3、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有机构成原理及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

答:为了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创造性的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范畴.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性质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身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顶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大体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小, 三、试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内容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国际经济关系体制,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臵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它包括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的全球化。

形成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迅速发展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

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6)跨国公司的推动。 表现:

① 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② 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③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④ 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⑤ 国际组织的建立。⑥ 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实质:是发达国家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

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⑦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四、垄断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答:垄断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

竞争的行为。

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1、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2、政府创造垄断——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3、自然垄断——生产成本是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因为:第一,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一个部门内的企业数量减少,容易达成协议;第二,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一些规模大,势均力敌的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暂时妥协,走向联合,形成垄断。 垄断的形成,实质上是大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趋于矛盾激化而进行的某种调整。生产集中走向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作用的结果。生产集中是形成垄断的物质基础。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独占或控制生产和市场。当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便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 五、如何正确处理消费和投资的关系

答:1、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主要是指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同

时也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投资是指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

3、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和投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消费是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设,则是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将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但消费和投资又存在着矛盾。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投资的国民收入多了,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就少了,反之亦然。 4、正确处理消费和投资关系的原则是两者都要兼顾,即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消费和投资都有所增加。 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和内容

1.现代企业制度;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4.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的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臵;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七、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

1.社会保障制度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社会保障制度可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

保证条件。这是因为,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运行。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在收入分配上存在较大差距,一部分人收入很高,生活富裕,一部分人收入很低,陷入贫困的境地;同时,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的作用,使部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一部分人陷于生活无着的困境。由此可见,市场经济自发向效率倾斜,不能自发地实现社会公平分配。而收入分配不公,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再分配兼顾到社会公平,能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作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散劳动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也是对市场经济缺陷的一种弥补。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合理流动,如果没有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劳动力就无法流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臵就难以实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平等进入市场,参加竞争,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以维护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2.社会保制度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

我国原有的保障制度,是企业保障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一切保障费用均由企业自行筹措和负担,而各个企业发生风险的人数有多有少,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比例有高有低,发生的风险的程度有大有小,因而在保障费用的负担上畸轻畸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平等竞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卸掉包袱、轻

装上阵,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同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障费用的费率是统一的,这就均衡了各个企业社会保障费用的负担,为企业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条件。此外,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通过社会保障能使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而为企业竞争和资源优化组合配臵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3.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劳动者在劳动中可能发生工伤风险、疾病风险和失业风险,女职工又要生育子女。这将使部分职工丧失劳动能力和劳动岗位,失去和减少维持生活的收入来源。此外,劳动者也必然会由青年走向壮年,最后步入老年而丧失劳动能力。如果这些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就难以生存下去,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使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获得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和保障,能够正常地继续生存下去。这就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见,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4.社会保障制度能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果。社会保障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和社会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等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制度所难以替代的,尤其是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就业难、就医难、读书难、贫困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八、宏观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这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4.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可以采取不同的调控方式。宏观经济调控基本上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就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直接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而不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宏观调控。间接调控是国家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

控手段主要有:

1.计划手段。在计划管理中有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方式。 2.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 3.法律调控手段。

4.行政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九、促进区域结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和结合状况,它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区域之间的合理配臵,它能够使各个区域在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调一致地发展,因而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现实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主要是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在认真分析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经济布局的区域上的均衡,可以有效缩小不同区域民众的人均收入水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要建立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享有公共

服务方面的差距,使不同区域民众享有比较均等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基本公共文化的机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收入差距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培育更加开放、更有利于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通过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平抑不同地区的工资差异。因此,要创造条件引导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3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