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更新时间:2024-03-16 09: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课时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主备人:潘家玲 审核人:顾晓敏

书第63、64页例6,练习十8~11题。 使学生经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的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年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学具准备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及安排 上课时间 5月3日 前置性学习 我会运用乘法分配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计算简便。 1.想一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2.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48+18)×15=□×□+□×□ 36×19+64×19=(□+□)×□ 125×(80+8)=□×□○□×□ 73×9+73=□×(□+□) 3. 自学课本第63页的例题,思考:32×102用简便方法怎么算?根据是什么? 4.46×12+54×12怎么算简便? 45×99+45呢? ☆ ☆☆ ☆☆☆ ☆☆☆☆ ☆ ☆☆ ☆☆☆ ☆☆☆☆ ☆ ☆☆ ☆☆☆ ☆☆☆☆ 教学课件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学情分析 对于乘法分配率有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1.想一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用字小组交流后指名上台汇报 母公式怎样表示? 2.根据乘法分配率填空。 (48+18)×15=□×□+□×□ 36×19+64×19=(□+□)×□ 125×(80+8)=□×□○□×□ 73×9+73=□×(□+□) 二、例题的教学 1. 出示例6。 问: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学生试算。 多少钱?怎么列式? 师引导学生把102看成100+2的和,学生自学书本,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计你能估计一下一共多少钱吗? 算? 准确答案是多少? 比较两种算法:32×(100+2)和一、汇报交流学习单: (30+2)×102 2. 教师归纳:你觉得用哪种方法算得 快? 强调:用口算的方法就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才算得又快又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简便计算。 43×201 304×22 注意观察学生的错误,少数孩子会将乘法结合律搞混,及时指导。 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交流想法,并全班汇报。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学习单第4题。 3.练一练。 学生交流学习单,说说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第2题: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说这些 题的特点及简便计算的过程和依据. 4。练习十8~11题。 尝试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出题互相考一考简便计算; 第10、11题:先让学生列综合算式,集体交流 再说说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式计算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1.练一练 2.练习十8~11题。 拓展性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 402×15 (25+250)×4 199×9+199 27×18+82×27 板书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题 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答:一共要付3264元。 第七课时 练习十

主备人:黄春琴 审核人:顾晓敏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乘法运算律,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 便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 维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 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 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揭题

1.提问:我们学过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第12题。(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最后一题帮助学生和乘法分配率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揭题。

板书课题

二、简便计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第13题。 说说怎样简便计算,运用什么运算律? 课堂本完成练习。

纠正学生的错误,尤其是结合律的应用。 2.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4题。 (1)学生练习本计算。

(2)比一比:每组的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3)可以怎样简便计算每组的第一题?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4)在练习本上写出25×24、36×15的简便算法。 小结:一般个位是5的数字不要拆开。

3.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5题。

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1)学生课堂本完成。

(2)交流:只要学生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计算过程是简便的,都应给予肯定。 三、综合运用

1.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6、17题。

这两题是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从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拓展到两个数的差乘 第三个数。 (a-b)×c=a×c-b×c 第16题: (1(2

积相减。 让学生自己总结叙述

第17题:这道题是利用第16题的规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35×98这道题要先把“98”转化成“100-2”然后再利用上面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比一比谁的算法更简便。

3.自主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19,20练习题。 说说在计算时有哪些小技巧。

四、本课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3)小结: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

第八课时 相遇问题

主备人:黄春琴 审核人:潘家玲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书68、69页例7,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一1、2题。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教学准备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课件、直尺 上课时间 5月5日 前置性学习 能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并会用画图、列表的方法分析和解答。 一、温故知新 1.解答下面各题并写出数量关系。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以上两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二、新课导航 1.例7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走向学校(如下图),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操作一:请你用两只手分别代表两人,演示他们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过程?(注意同时出发) (2)操作二:你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请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3)分析解题思路: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吗? (4)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再想一想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解法一: 解法二: 答:他们两家相距 米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自我评价 学情分析 对于这种行程问题上学期期末已经练习过,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些基础,但是对于画线段图来辅助理解,部分学生还不是很清楚。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出示学习单 温故知新 1.请同学口答 2.这两题都用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二、新课导学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生1-2:分别口答第1、2小题 生:速度×时间=路程 ☆ ☆☆ ☆☆☆ ☆☆☆☆ ☆ ☆☆ ☆☆☆ ☆☆☆☆ ☆ ☆☆ ☆☆☆ ☆☆☆☆ (一)教学例7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走向学校 (如下图),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 家相距多少米? 1.你能用手势演示他们两人是如何从家走到学校的, 请同桌一人边说边用手势演示,另一位同学观察。 在题目中拎出关键词:同时、方向、相遇 介绍什么是相对而行

生集体演示

指名演示(一男一女)

(1)可能大家没有看清楚,哪两位同学能够上来分 别代表小明和小芳,让大家感受一下应该如何行进? 生口答,小明家比小芳家(2)强调:同时出发 到学校相遇(同时停下)

远一些。

(3)追问:他们两家与学校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

样理解的?

2.小结:这两个同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生口答:已知“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

”要求“他们两家相距3.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遇。

多少米?” 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4.整理信息。

(1)引导: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课前大家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哪位同学带着你的学习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用什么策略怎样整理这些信息的? 画图整理

生口答:列表、画图的策略

1-3生口答

列表整理:

两生口答不同解题思路: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 小芳走的路程=两家相距

(2)对学生的口答进行引导和追问。 右边分别表示什么?

路程,可先分别算出小明、路程相加,就是两家相距

指导看图,结合图说说图中每一段表示什么?左边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3)分析解题思路: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说说先路程。

思路二:两人4分钟一共算什么再算什么吗?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吗?

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

路程,可以先算两人速度

(4)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再想一想两种解法有什么和,再用“速度和×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联系。

解法一: 解法二: 70×4+60×4 (70+60)×4 =280+240 =130×4 =520(千米) =520(千米) 看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 5.观察比较,感受联系。 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1)两种算式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

(2)观察等式,你想到了哪个运算律? 6.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三、练习提升

1.完成教材第69页“试一试”。

(1)这道题是例题7的补充,题中一个向东走,一个向西走,可以理解为是“相背而行”,“相背而行”求总路程的方法和“相遇问题”求总路程的方法相同。 让学生演示运动的方向,提出这样叫相背而行 改变这题为同向而行,比较怎么求两人之间的距离 (2)变“试一试”的线段图为环形跑道,动态演示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反向而行,两人最终相遇。在示意图上标注条件和问题,求跑道的长就是求什么?

2.完成第6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7相似,进一步巩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策略,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四、总结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生口答

生口答:乘法分配律 生口答,可能有: 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生独立练习并口答

生练习并交流

生画图,并独立完成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练习十一第1、2题。 拓展性作业 1.小明和小芳两家相距720米,两人同时从家相对而行,小明每分钟走50米,小芳每分钟走40米,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2.小明和小芳两家相距720米,两人同时从家相对而行6分钟后两人相遇,已知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多少米? 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 (相背) 速度和 × 时间 =总路程 解法一: 解法二: 70×4+60×4 (70+60)×4 =280+240 =130×4 =520(千米) =520(千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520米。 课后记:

第九课时 练习十一

主备人:顾晓敏 审核人:潘家玲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问题应用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答相遇应用题的策略,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70页练习十一第3题

课堂本完成: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路程=

相遇时间= 3.根据问题写算式

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60米。8分钟后相遇。 提问:甲乙每分钟一共行多少米? 相遇时乙行了多少米?

两地之间的路程有多少米? 二、学习新知

1.70页练习十一第5题。

两辆卡车同时从一个工厂出发,向相反方向行驶,两车速度分别是75千米/时、90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辆卡车相距多少千米?如果两车出发时驶向同一方向,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谁来说一说这段话的意思?

这段话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 画一画

把这段话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表示出来。 比较两个问题不同在什么地方? (3)汇报展示: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画的? 与上一个同学比较,好在哪里?

你认为哪一个同学画的把已知信息和问题表示的更清楚?

你认为用线段图或列表表示信息和问题,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

根据整理的结果你能确定先算什么吗? 根据图找出求的是图中的哪一段?

2. 71页练习十一第7题。

一条环湖路全长3千米,小欣和小城同时从环湖路某地出发,沿相反方向步行。小欣的速度是65米/分,小城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20分两人能相遇吗?如果不能相遇,小欣和小成还相距多少米? (1)学生独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交流,指名板演。

复习整理选育问题的三种运动方向,分别怎么求两人之间的距离。画图演示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

(1)学生独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交流,指名板演。 2.完成练习十一 6、8、9、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提升

71页思考题:让学生借助线段图,先演示相遇的过程,然后把演示的过程用线段图表示出来。明确:相遇第二次时,两人走的路程是桥长的3倍。 然后再确定解题思路:(65+70)×5÷3

五、本课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第十课时 整理与练习(1)

主备人:顾晓敏 审核人:潘家玲

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并举例说明。 2.交流汇报。 (1

a+b=b+a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根据这些运算律和平时的练习你还能想到哪些公式? (a-b)×c=a×c-b×c a-b-c=a-(b+c)

a-(b+c)= a-b-c

(3)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作为课堂作业随堂检测

3.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与运用”第4题。 (1)学生独立课堂本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中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分别可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3)小结:计算时要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作为课堂作业随堂检测

4. 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与运用”第5题。

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54+46”的和。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可以运用学过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简便计算小练笔,竞赛

45×(20+4) 67×101 125×13×8

32×125 690÷5÷2 26×43+74×43

47×101-47 369-143-57 848+103

87×99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在哪些方面表现得还不够好?

第十一课时 整理与练习(2)

主备人:黄春琴 审核人:潘家玲

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6~13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熟练相关的简便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巩固

1. 完成教材第73~74页第6题。 (1)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中的2题有什么共同点? (3)哪道算式的计算过程简便?

2.完成教材第73~74页第7、8、9、11题。

这四道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9题: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第11题: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选择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3.完成教材第72~73页“练习与运用”第10题。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注意提醒学生解题时尽量选择计算过程比较简便的列式方法。

纠正学生错误的列式,12*7*5指出算式不能随便列,列好算式以后可以简便计算 二、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这道题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连加的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简便运算。 养成能简便尽量简便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3题。

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练习,让学生先计算填出前三小题中间的符号,然后再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不要只注重结果,而是让学生学出简便计算的过程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课后记:

第十三课时 运算律与简便运算综合练习

一、填空。

1.用字母a、b、c表示下面运算定律:

(l)加法交换律( ); (2)乘法分配律( ); (3)乘法交换律( ); (4)加法结合律( ); (5)乘法结合律( )。

2.45×(20×39)=(45×20)×39 这是应用了( )律。

3.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律。 4.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 (2)□十82=□十18 (3)45×□=32×□

(4)25×(4+8)=□×□十□×□ 5.把“>、<、=” 填在合适的○里 496-120-230○496-(120+230) 192+(95-75)○192+95-75 720÷36÷2○720÷(36÷2) 70×3+5○70×(3+5) (65+13)×4○65×4+13×4

二、选择(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9×25×4=49×(25×4)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 2.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

A.986-300-3 B.986-300+3 C.986-200-97 D.986-(300+3) 3.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4×30 B.a×b+a×C=a×(b+C) C.4×a×5=a×(4×5)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打“√”,错的打“×” )

1.25×(4+8)=25×4+2×58 ( ) 2.(32+4)×25=32+4×25 ( ) 3.180÷5÷4=180÷(5×4) ( ) 4.125×4×25×8=(125×8)+(4×25) ( )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

四、计算。 1.口算。

480—101= 598+99= 210÷35= 125×37×8= 396—28—22= 43+189+57= 27×16+73×16= 62×(100+l)= (35+49)÷7=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4+38+106+62 490÷35 25×64×125

125×15×8 125×48 989-186-14

4600÷25÷4 136×101-136 32×37+68×37

五、解决问题。

1.同学们去军区演出,四年级去113人,五年级去272人,六年级去87人。三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

2.粮店运进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千克,小袋每袋25千克。一共运进大米多少千克?

3.一个工程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挖一条长2670米的水渠,已知上旬挖了1016米,中旬挖了984米。要想按期完成任务,下旬需要挖多少米?

4.学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5.一座大楼有25层,每层有24个窗口,每个窗口有4块玻璃,这座大楼一共有多少块玻璃?

6.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版)75~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的高(高在三角形内),以及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认识等腰梯形;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构论的确定性,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

3.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边上的高。

教学难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2.能正确地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教师:三角板、量角器、吸管(2、4、5、8cm、3cm各一根)

学生:三角板、量角器、吸管(2、4、5、8cm各一根),课本113页、114页的图形,各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纸片。

课时安排:10课时

认识三角形 1课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 1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1课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1课时 练习十三 1课时 认识平行四边形 1课时 认识梯形 1课时 练习十四 1课时 整理与练习 1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三角形(一)》

主备人:黄春琴 审核人:潘家玲

教学内容 书P75-76例1、例2、练一练及练习十二1-4题。 1.联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测量底和高,并掌握画指定底边上的高。 3.在认识三角形基本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会画对应底边上的高。 难点:会给不同位置摆放的三角形画指定底的高。 教学准备 学习目标 课件、小黑板、三角尺等 前置性学习 我能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一、例3导航 上课时间 5月25日 学习内容 1.你能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吗?自己画一画。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清楚不超过3个) 3.自己在下面的空白处画一个三角形,并记录三角形的特点。 4.我知道( )条( )首位相接(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二、例4导航 1.你能量出下图中的人字梁的高度吗?描出你量的线段,并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自学书76页关于三角形“底”和“高”是什么。 3.试一试,画出下图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并和同学交流画法。 三、我的疑问: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教师评价 组内☆ ☆☆ ☆☆☆ ☆☆☆☆ ☆ ☆☆ ☆☆☆ ☆☆☆☆

评价 自我评价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感性地认识了三角形,但是对于三角形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 情境引入 复习一下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要注意些什么? 1.出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2.课前学习单上同学们还从一些图片中找到了一些三角形?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找到的三角形?图中滑翔机翼是三角形吗?指出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三条线段 3.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4.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生观察,并交流 生口答 生口答,并补充 生1:3条边,3个角; 生2:3条线段围成三角形 ☆ ☆☆ ☆☆☆ ☆☆☆☆ 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生:2号是三角形,1、3、4都不是 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生:只要把4号的缺口处首位(1)学习单上同学们已经画了一个三角形,请相接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 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 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 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④ 请一名孩子上台指一指三角形的3条边 3个角 3个顶点 板书:3条边 3个角 3个顶点 2.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出示: 生口答并指一指。 生画一画 生口答:三个顶点不能同在一(1) 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来判断这些图形是

三角形吗?

(2) 谁来试着说说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图三用小棒在黑板上摆一摆,谁能把它改成变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板书)

3.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 理解。

个点作顶点,是不是都能画一个三角形?若不能,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3)观察比较。

图中任意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

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的衡量,叫人字梁。

2. 师提问:这个人字梁是三角形,你能量出人小组交流你量的是哪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3.组织交流。

米?量的哪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离

板书:顶点----对边 (2)为什么都选这条线段? 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条直线上,否则不能画出三角形。

生到投影下指一指

生: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与人字梁底边互相垂直;长度生口答:这条人字梁的高度其实是一条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生口答

合底,平移到顶点处,画出虚线,标高和直角符号。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点到它对边的距离;这条线段引导:你现在就来画一画、试一试,看看任选3是2厘米。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

1.出示人字梁的实物图,告诉学生这是房子屋顶生独立操作

字梁的高度吗?在学习单上试着量一量,再四人

(1)交流:你量的三角形人字梁的高度是几厘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生:要注意用三角尺直角边重

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生口答并操作

(1)刚才测量了三角形人字梁的高度,如果画出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高就是表示顶点到它对边的这条线段,这条线段也就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板书:垂直线段

(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谁来说一说?板书:高

(3)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板书:底 再集体读: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4)联系图形说一说,指出图中高所对应的底。

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今天我们只研究一条底边上所对应的高。

完成76页练一练的第2题,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

集体校对。

(3) 下列图中底边上的高画对了吗?

指名回答。强调:高是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量高的长度从哪里量到哪里?

引导:如果要你画一条底边上的高,你应该先找什么?顶点和对边

注意这里的高是用什么线画的? 4.完成试一试。

(1) 现在会画底边上的高了吗?试着画出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学生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画法。 (3)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画这条底边当的高的? (4)展示有错误的作品。 (5)画高时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

1课件出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提问:你发现第三个三角形的这条底边上的高在哪里?为什么另一条边就是这条底上的高? 强调:这个三角形有一个直角,把直角的一条边看成底,另一条边就是高。如果把量一条边看做底,那么哪条边是它的高?所以在这样的三角形中直角的两条边可以看成一组对应的底和高。 2.出示第4题。 出示第4题的图形,说说有什么特点?明确3条边相等。 提问:高一定比小棒短吗?为什么? 高和底是互相垂直的,过直线外一点垂直线段最短。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练习十二1-4题 判断: 1.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2.三角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 ) 3.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 4.自行车钢架是利用三角形拓展性作业 具有稳定性。 ( )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一) 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边 角 顶点 边 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课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2j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