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04 14: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活动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突出主体活动,彰显优质高效,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结题报告
我们开始了“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实验,在市区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敢于实践,积极探索,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语文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以及评价策略,在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为更清晰的反映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并使该项课题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现将该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一体化、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更多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多样化的客观需求,就必须创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实践,把对素质教育的追求落脚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童心飞扬的乐园,个性张扬的天地。当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多重共鸣,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活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2.新课程理念下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现行不少语文课堂仍存在注重整体划一,以统一标准来抹平学生个体认识差异,以教师个人意志作为课堂运行原则,漠视学生个体需要对课堂的影响作用,轻忽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不注重情感交流与能力培养等弊端。在这样一种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形成干涩、生硬、低效的课堂局面。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
1
构建成为众多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品位和境界的一种追求目标。
3.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课堂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主动、充分的发展,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4.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和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以及知识体系的广博性、蕴藉性等特点,语文课上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屡见不鲜:或教学目标模糊涣散,胡打蛮干,随心所欲,不着边际;或脱离文本,转移目标,信口开河,率性而为……此皆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困扰人心,禁锢发展。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构建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尽量减少语文课堂上的无效或低效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和现实责任。
二、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构建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针对现行初中语文教学费时、低效,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个性等弊端,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主动参与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身心在求知的同时主动、全面发展。
概念的界定:
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益。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领悟、探索、创新,让学生自主活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活动式。这里的“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课堂表现性行为,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即课堂教学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服务于“学”,教学相长。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主体性学习实践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一个“动”字,这里的“动”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写写字、讨论讨论等肢体和感官的动,它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计划、有方案、有过程、有方法、有结果、有评价的学习活动,它是充分
2
利用感官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不断思维加工的学习活动。
“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即“高效率”和“高效益”。具体说来,“高效”至少应该有如下含义:一是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述、各种练习等,都要追求高效,都要看其有效性如何。二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措施的契合度。各种教学措施的制定,都要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教学措施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越高,说明教学措施高效。三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意味着教学效率高。在这里,我们要重视教学目标达成的全面性,即达成多维目标与自主发展,仅有“双基”目标的高水平是不行的。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的过程,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高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课堂交往与对话,重视“教”与“学”的和谐状态,旨在培养鲜活的、富有个性及创造力的人才。
总之,“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 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在单位时间内收获最多的课堂。其本质就是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充分张扬、思维高效互动的生命发展场,以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目的,达到教育功效的最大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学生的发展反作用于教师自能发展,以师生自能发展的同构共生作为现代教育的美好愿景。
三、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
1.教育政策依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和教育部(包括原国家教委)历年来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政策要求等等。
2.“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是“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赞可夫的新教育思想是“学生为中心”、“多渠道教学”、“培养能力为重点”。新的教育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
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依据: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认知的过程和实践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技术的顶峰—即师生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他强调,和谐是教育体系中一种指导思想,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它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4.活动建构教学论:活动建构教学论是创新教育理论的核心主张,它是在借鉴和融合了“活动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经过比较广泛的创新教育实践的验证而提出的。“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是“活动建构”教学论的理论成果之一。
5.我国传统教育的“知行观”。荀子认为“行高于知”,陶行知指出“行是知之始”。我国传统教育一向注重活动是认知的前提,将实践看作能力发展的契机。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素养与能力是教育的共同追求。
6.创新教育理论。省教育厅张志勇研究员主持的“山东省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历经10年探索形成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已经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提出的“让学生在活动建构中自主发展”的观点,是我们研究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他认为,学生的发展过程是由学生自己主宰的,任何人都不能包办和代替,学生必须在活动建构中自主发展。其基本主张就是“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他强调教学要注重“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等基本阶段,注重从课堂教学的“效率度、开放度、新颖度、幸福度”评价课堂。
7.教育学依据: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8.心理学依据:兴趣的有关原理。
9.生理学依据:生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时,脑垂体就会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血糖增加,新陈代谢联系易于建立,并能使旧的神经联系活动起来。
(二)理论假设
1.通过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
4
学质量。
2.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主动全面充分发展为目标,运用恰当、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实行内涵式的课堂教学,有可能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身心在求知的同时全面发展。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以本区不同学校同年级各班为对象,经过二年左右的跟踪实践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案例法、经验总结法和观察法等为辅,结合日常工作有序进行。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把研究工作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对各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监督。
观察对照法:通过纵向对比,观察分析因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有关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状况、借鉴他人研究成果。
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高效的教学措施。
五、研究目标
1.探索一条适应语文学习规律的途径,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及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确保有效,增加实效,力争高效”是本课题研究的行动口号。
5
2.开发学生的主体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培养,语文学习活动是最能开发学生主体性潜力能的,通过研究,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等序列化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展示青春风采,进而开发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围绕“有效和高效”认真开展一堂好课的说(说课)、讲(上课)、评(评课)、思(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自觉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师自我察觉水平。
4.大力加强高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拟达到“三个提高”:一是努力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强化目标(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一节课的目标)意识,在单位时间(45分钟)内,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使课堂上的“劳动付出”与教学目标规定的“达标”效果成正比。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学的效率。通过教师的教与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自我诊断、自我觉察、自我矫正的能力,尽量减少低效或无效劳动。让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都能完成预设的学业目标,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规定的时间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这是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求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导、中介及决定因素等,力求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活动式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形成我区语文教学的品牌特色。
六、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师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一切发展”的意识,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教学创新或推陈出新。
6
2.发展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有效功能,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3.开放性原则。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所以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创设民主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和主体性发展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无压迫的、热情无被动的、独立探索无散漫的积极心态去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活动;活动是开放的,课前、课内、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并由课内走向课外,架起课内课外的立交桥,使语文学习的天地更加广阔;评价应是开放的,要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留有一定的空间,搞好自我反思,不搞“一刀切”和硬性规定。
4.活动性原则。主体活动式课堂是以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中心,突出其活动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彩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有效的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发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语文学习的效果,没有一定的形式规范就不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它必须在教师的有序主导下进行,教师应精心设计多种恰当的活动和活动的次序,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教学合一。
5.创新性原则。
教师应适时的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适当灵活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有创新性,要打破传统的模式,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精心设计出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意义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素质的发展。
七、实施时间及步骤
(一)研究时间
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预计用二年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 (二)研究阶段及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1—2011.3)准备阶段
7
1.调查了解各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弊端表现及其成因,确定课题选题,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2.学习相关理论,邀请专家论证课题,调查分析,撰写开题报告。 3.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学习相关理论,邀请专家作讲座,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初步设想。
2.按课题实施方案组织研究,不断完善方案。
3.认真分析数据,收集实验资料,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策略,提炼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及案例,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写好研究报告
4.撰写中期报告,召开课题研讨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本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初步形成全区语文教学的品牌特色。
2.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 3.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
4.提交研究成果,申请课题鉴定,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首先是进行课题设计论证,然后撰写课题实施方案,通过课题立项后,按计划分步骤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依照“整体设计,专题落实,分步实施及时调节,逐步深入”的策略组织实施。实验周期为二年。我们课题组在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
一、组建课题组,科学研究
针对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改革的需求,我们从全区选取了一些骨干教师组建课题组,积极地投身于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学习发现,只有开展初中语文主体式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才能使学生愉快的参与到课堂中,
8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制定了《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研究方案》。
我们根据课题方案进行研究,力争使课题研究规范化、科学化。课题组在每个学期都制定课题计划,实验教师根据计划进行科学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做好各项科研档案的整理与管理工作。我们课题组鼓励教师撰写优质教学案例、经验点滴、教学反思等,并将各种实验资料分类装订、入档。同时,我们课题组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坚持召开课题组研究例会,交流汇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反思,布臵下一步的新任务。
二、加强学习,观念提升
自确立课题以来,我们课题组不定时的进行分散、集中学习。我们认真学习了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古代教育的“知行观”, 现代教学论,西方的活动理论,《语文课程标准》等,并对《人民教育》《山东教育》《沂蒙教育》等杂志进行学习与参考,研究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如何构建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我们借鉴国内学校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共同的研讨、学习、借鉴,及时调整各班实验进展。同时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了省内外的课堂教学专家的理论讲座,学习一些教学名家的思想,学习一些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如研读了郭元详教授的《论课堂生活的重建》、郑金洲教授《重构课堂》等书籍,增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还实行了“青蓝工程”。即年轻的教师与老教师组成“师徒结对”,通过师傅的帮扶、带领,促使徒弟教学水平、改革能力的不断提高。
经过不断的学习,通过座谈、讨论、思考,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思想观念,对课题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重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学生主体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通过听、说、读、写、思、做等有序有效的课堂主体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即通过课题研究,创设一种师生平等、学生人格和个性得到尊重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改变以知识传授和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
9
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在自主、丰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于是,我们决定从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入手研究,挖掘利用课内课外语文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精心设计多元互动、有序有效的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意义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化解教学的重难点,优化语文的教育教学,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明确了实验的切入点以后,为了使实验少走弯路,更有针对性,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走进学生中间,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寻找提高效益的对策。经过调查调研,我们发现,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基本仍停留在“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的模式上,其表现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质疑提问、释疑解难的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记忆,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发展等。于是根据调查情况形成了调查报告《语文高效课堂构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区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建设前期调查报告》,提出了当下在高效课堂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亟待改进的地方,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即将进行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依据。(详见附件一:《语文高效课堂构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区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建设前期调查报告》)
三、调研反馈,反思提升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教研室领导的支持下,及时的对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调研。在深入课堂听课中,找寻影响课堂效率提高的因素。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的学生的呼声。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古板教条、不喜欢课堂的沉闷、不喜欢教师的照本宣科等。在各位老师的实践中也发现了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前、课堂活动,喜欢老师鼓励表扬等。我们教师根据反馈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调整我们的研究进程与策略,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语文主体活动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研讨、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10
四、群策群力,推进研究
自从确立了此课题,教研室领导高度重视,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为我们的研究指引方向。各位老师也努力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继承、借鉴、发扬、创新的道路上前行。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精心的设计课堂活动形式、内容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开展的专题研讨会中,实验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献计献策,及时的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在“同课异构”中,感受到了同样的课程、不一样的课堂内容与活动组织所展现的别样的风采。从学生灿烂的笑脸中也体会到了,适当的活动与恰当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这样的课堂活动就更有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实验的结果
通过近两年多的研究实验,在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本课题对课题实验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了各课型“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关键在课堂。经过多次学习、讨论,我们逐渐认识到构建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不是盲动,是有一定的组织,一定的程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实践活动,这种“动”既有外在的实践与交流活动,更有着内在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找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让学生以活动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构建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们课题组积极致力于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积极构建了具有我区特色的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逐步探索并完善了操作性强的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讲评课的课堂操作基本流程、操作要领,明确提出了各课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要求,并根据模式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各课型的典型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实验教师设计的、具体可操作的课堂自主学习活动方案(详见附件二:《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活动方案》集锦)。这个策略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理解教材、提高语文素养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2012年4月,全区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推广会”在第22中举行,四位教
11
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市教科研中心的庞云龙老师、兰山区教科室郭士丰主任等专家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对会上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各课型教学模式
I.精读课
基本流程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整体把握——精读品析——交流展示——总结拓展
操作要领
1.明确目标:在了解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基本内容,实现三维目标兼顾并有所侧重。教师对下一步的学习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2.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市编《同步》或自主学习活动方案等自主学习课文。教师要提前布臵学习任务或编拟下发自主学习活动方案,明确要求学习内容及达到的程度。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控和诱导,但不能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3.整体把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做、自评、互评等学习活动了解其自学成果,通过学生自读感悟、教师引读指导等活动,促进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从宏观上明确文章的思路、结构、写法特点、感情基调、文章主旨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4.精读品析: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对课文的精要语段、重点内容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精心研读,深入探究,在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个人无法完成的问题,各学习小组深入探究,合作学习、合作攻关。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集小组成员的智慧,解决有一定难度或是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因此,每次合作都要有其必要性,合作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示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的简单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
5. 交流展示:学生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阅读感受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各学习小组推荐出有代表性的成果,在班内汇报、展示和交流。这一环节既是学生充分表达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尽情展示个人风采的
12
过程,又是检验各学习小组集体智慧及合作学习效果的过程,也是多维互动、互相启迪、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点拨到位,对学生智慧的成果要充分地肯定,激励学生多样化的展示交流,但同时要求学生展示的是经过小组合作、老师点拨而得到的学习成果,避免课堂的喧嚣和学习的形式化,使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同时,对准确的、有创见的发言及时地表扬激励,对有明显偏差的观点应及时点拨纠正,既要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也要防止无原则的肯定。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点拨,而不能一味的放手给学生,以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6. 总结拓展:学生就本课的学习内容给自己的表现、收获等进行总结、归纳,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或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适当安排必要的训练或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拓展迁移。是否需要拓展迁移,需视教材内容、课堂容量而定;教师要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拓展训练或活动的内容。
II.略读课
基本流程
明确目标——个性阅读——展示交流——总结反思 操作说明
1.明确目标:明确阅读的范围、要求和应达到的学习目标。阅读篇目以教材略读课文、“课标”推荐篇目及教师推荐篇目为主。
2.个性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兴趣自主阅读,用时一般30分钟左右。
3.展示交流:就自己的阅读成果先在组内交流讨论,然后班内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明确的评价。
4.总结反思:学生就本课的阅读内容、感悟体验等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评价。
III.写作课
基本流程
13
投放题目——写前指导——自主写作——合作交流——佳作赏析——反思提升
操作要领
1.投放题目:教师在作文前一周或更长时间投放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做好素材搜集等作文前的准备工作。作文题目要灵活多样,并尽量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
2.写前指导: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求,师生共同讨论写作思路,教师指导不宜过细,一般安排5分钟左右。
3.自主写作:学生独立作文,并力求在45分钟之内成文。 4.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交流,并推荐出优秀习作,以备班内交流展示。
5.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佳作,并说出推荐理由,班内欣赏点评。 6.反思提升: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教师对本次作文加以指导点评。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写出自我反思,明确努力方向。
IV.复习课
基本流程
概括导入——认定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归纳总结 操作要领
1. 概括导入:总结概括,直入课题。导言不宜过多,简明、扼要的概括激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即可。
2.认定目标:指导学生认定复习目标,确立自己的个体目标,思考复习策略。
3.自主探究:以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还要适当地辅之以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帮助学生初步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另外要注意适当引导学生扩大思维空间,加强知识系统的纵横联系,以使系统更加完善。
4.合作研讨:投放练习——研讨练习——-探求问题——纠错释疑。练习题设计力求精当,针对性要强,侧重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通过学生间的探究交流来自我完善认识,并结合教师的引导剖析,培养能力。对于疑难问题先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释疑,达成
14
共识。
(1)对采集到的错误信息,设问导思,实现对认识上的纠错和知识的完善。
(2)对采集到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设境探究,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3)归类梳理,深度剖析,传授解题方法、技巧,明确有关规范要求。 5.归纳提升:学生自己对做题中运用的方法进行总结、领悟,教师辅之以适当的点拨引导以强化记忆,深化认识并最终实现能够灵活运用。
V.讲评课
操作流程
考情解读,总体评析——合作研讨,自主纠错——归类剖析,认知规律——补偿练习,完善认识
操作要领
1. 考情解读,总体评析:客观、简要介绍总体成绩及其分布情况,归类概括出问题比较集中的试题,总结分析考试暴漏出来的共性问题,重在引导学生找准失分点及失分原因。
2.合作研讨,自主纠错:自主纠错,发现问题,小组合作,研讨释疑。 3.归类剖析,认知规律:归类梳理,深度剖析,加强生生、师生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努力让学生在自主理解领悟的基础上总结方法、规律。同时,在对部分问题的纠错中适当拓展,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思维空间。
4.补偿练习,完善认识:补偿习题设计针对性要强,难度应当适当有所提高,以使学生能对所获取的新知进一步完善认识,灵活运用。
操作要求
1.切实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2.坚持 “五个贯彻始终”: 即情感教育贯彻始终,文化育人贯彻始终,探究体验贯彻始终,展示交流贯彻始终,习惯养成贯彻始终。
3.切忌生搬硬套。以上各课型教学的环节只是给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的基本遵循,至于每节课要进行几个环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
15
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要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确保每一环节高质量完成。尤其是展示学习成果环节,要求学生展示的是经过老师点拨、小组合作而得到的学习成果,要避免课堂的喧嚣和学习的形式化,使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
4.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自能质疑问难的习惯、自能合作互助的习惯、自能总结反思的习惯等,要坚持训练,严格要求。
5.科学地规划好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划分以6个左右为宜,每个小组6至8人为宜,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组长是学习小组的灵魂人物,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小组成员搭配要优劣兼顾。教师要及时进行过程调控、指导、评价和引导。
6.重视预习。课前教师需提前投放自学任务或导学提纲,以确保学生充分利用晨读、自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充分阅读、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自学任务或导学提纲至少应包括字词、文学知识等基础知识,对文章内容、写作思路、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的理解,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及写作艺术的初步鉴赏等,以确保学生自学时有基本的遵循和必要的目标导向。
7.安排要明确,要求要具体。为避免形式上的热闹,交流讨论的盲目性,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学习活动时,要做到了五个明确:①明确学习任务:把学习内容明确地告诉小组长,让他把学习任务分解到组内成员身上。②明确方法:告诉小组长如何展开学习,查看哪些资源,采用哪些方法,避免学生盲目学习。③明确要求:告诉小组学习成果的形成形式,答案的呈现方式。④明确成果展示形式:小组以什么形式展示成果,可以明确人数及形式。⑤明确评价激励形式: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有针对性,效率才能更高。
8. 评价主体多元化。激励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肯定与认可。在课堂评价中,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应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评是小组内,组长根据预习和合作交流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互评是学生展示交流后,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如朗读完某一文段后,其他组的成员
16
加以点评;师评是教师对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堂课结束,评出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每月一表彰。有效的激励评价方式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各课型教学案例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精读课)
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你遇到过不顺心的事吗?你是如何排解心中的不快的?(生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看作者是如何排解心中的不快的。
2.明确目标
①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自主学习
根据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自由朗读读课文,正音,读准。
2.听录音,注意节奏,体会语气、语调,读顺。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准备全班交流。
整体把握
了解自学成果,检查朗读情况、文意疏通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情况。
精读品析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思考一下问题,小组长组织交流,选一至两处深入分析。
1.这是一个————的小石潭(填词填句皆可),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
17
提示:【景物描写的基本手法:抓住特征,多用修辞,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
2.跳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一乐一忧)是否矛盾?
展示交流
1.对以上讨论的问题,每个小组选一代表发言,分析不透彻的地方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应给予补充。
2.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 总结拓展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试背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3.古代很多文人都写过这种写景抒情的诗文,你能否写出几句,并加以赏析。
《杨修之死》教学案例(略读课)
明确目标
1.故事导入:由讲述《三国演义》人物故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2. 明确学习目标: ①复述故事,理清思路。 ②赏析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③通过这篇文章,获得一些启示。 个性阅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兴趣自主阅读,要求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积累文学常常识。 2.自主解决生字词。
3.自读课文,复述文中的故事。
4.结合故事内容了解课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5.理清文章思路。 展示交流
1.讲述故事。由组长组织组员讲述课文中的小故事。顺序可与课文相同,也可以自己商定一个最合理的顺序。
18
2.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曹操)
3.研究本文的写作顺序,中间的六个小故事顺序能否颠倒,说说理由。 4.深层探究,
①你对曹操厚葬杨修一事怎么看?你还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吗? ②你对杨修和曹操这样的人是怎么看的?
(分析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注意前后联系,把人物放在具体的背景下进行评价。)
总结反思
1.看图配文。看课文中的原图,每人旁写一句话,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
2.假如你遇上不如意的上司,你打算如何做?
写作课案例
投放题目
教师(热情的态度、洋溢的语言):同学们,你们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来到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新集体里,同学们要共同生活、学习三年,这是我们的缘份。此时此刻,你一定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地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非常愿意做个沟通者,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诸于文,以文会友。请同学们以“我”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好不好?
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取走这份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
请同学们认真准备,多向其他人征求建议,争取写出“真自我”来。 写前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的特色菜,奉献给大家。
19
学生要想好了写自己的哪方面的内容,可以想写自己的名字,可以想写自己的爱好,可以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可以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可以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 2、写作文的形式要有自己的创意。
3、通过比较生动的语言展现出真实的,富有个性、充满朝气的自我。 自主写作
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能找到释放点,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
合作交流
以已经划分的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有感情的朗读展示,其他小组成员速记作文评价,小组内交流,互相批阅,写出组评,并推荐出优秀习作,以备班内交流展示。
佳作品析
1.作文题目耳目一新:
《她(他)是谁?》、《这个年龄的我有点怪》 《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勤奋让我如此美丽》 《我是个“小气鬼”》、《阳光女孩》、《我的代码——名字》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你眼里的我》 《我长得很黑》、《泪水,我》 《唐诗宋词,我不变的兴趣》
2.内容、语言富有个性,流露真情实感。 生一:题目:《我的“自白书”》
我就是那个游戏机前显身手,溜冰场上展雄姿的小英雄; 我就是那个上课时一会儿到美国,一会儿又上月球的一流梦想家; 我就是那个当老师突然闯进教室的时候,倒拿着书本也能读的天才; ………………………………
我就是那个常常点燃老师愤怒之火的打火机;
我就是那个上闯天庭下闯龙宫,却总也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孙猴儿。”
生二:题目:粗心的我
20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咦,没有叉叉呀?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儿!这儿!这么多字竟然看不见,亏你还是班长!”老师突然大叫一声。我连忙眯起两只加起来才1.0的眼睛“扫描”了一下。啊,原来是一道填图题!
生三:题目:我——一道风景线
……我们家老少爷们中就数我人最瘦,气力最小,胆子也最小,因此,被大家看作一棵“盆景”,人家看我性格平和,其实,这丝毫掩饰不住我那性格中的“猴性”与“邪劲”……
3、写作形式创新:
一生用诗歌来写作,勇气可嘉; 一生用书信体写作:写给自己的情书; 五生用小标题写作; 一生还用数学公式:已知…… 求证:我不是个坏小孩 ………………
本次作文全班4/5习作为优秀,其中2/5的习作为满分1/5的作文为良好,老师可请每位学生在作文上画小插图,再将全班的作文装订成册,在班级后墙上展览。
反思提升
师生共同研讨这篇作文的得与失。
1.本次作文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冲动,给学生自信、愉快的写作空间,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巴金”。
2.在拟题、写作内容、写作时间等方面都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3.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文题选得好,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方向,浮想联翩,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因为写自己,学生才有得写了。
4.引导学生重视写作之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情感,训练思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
21
用。
5.教师打破作文课的常规教学模式,寓文于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作文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投入,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酝酿情感渲泄的需要,写作技巧的需要。
6.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字一句,教师都要肯定,以赢学生对于写作短时间的势能为长久性功能。
复习模式案例
概括导入
《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导入,说明在古代巧于进谏,善于纳谏才能称之为是贤臣名君。本节课所复习的三篇文言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他们都属于中考文言文的重要篇目,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臣向君“谏”,但谏的形式、方式又有所不同。
认定目标
师生根据复习内容特点,确立课堂复习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情,适当变通,确立自己的个体目标和个性复习策略
目标一:积累掌握《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三课的基础知识以及三课“谏”的区别。
目标二:深入学习文章的写作主旨以及写作特色,能灵活运用分析知识点,学以致用。
目标三:能够运用以事设喻的方法委婉地向他人提出规劝,并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学会正确地与人相处。
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要充分体现和发挥组的作用,建立以组长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组内分工、职责明确,为下一步的大展示做好准备。时间安排为10分钟以上,在这一环节老师的作用是充分的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准备的情况,在学生大展示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巧妙点拨。
合作研讨
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实行等级
22
练习,分层讨论,避免了单纯知识的罗列,而把夯实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三者结合起来,能将三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学生对文章通过辩论、研讨、比较等方式表达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相信学生能够以古喻今、旁征博引,以生动的事例完成对情感价值观的解读。
导学案的内容要指向整个学习过程,测评的结果要充分发挥组的评价机制,当堂反馈。
归纳提升
1、师生根据复习内容和导学案的有机结合,及时归纳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加强重点问题的研讨和指导,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集体力量,效果比较好。
2、学生的复习内容广泛又有重点,有总结又有突破,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方法的指导,同学们掌握情况令人满意。
3、导学案运用适时、适量、适合学生的学情。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合作交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节奏的把握都能给予方法上的合理指导。
讲评课教学案例
考情解读,总体评价
教师首先要做好试卷统计工作。主要包括知识点分布的统计;考查题目类型、数量和占分比例的统计;考试结果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的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的统计。学生需要何种帮助,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有典型错误或优点的同学名字应作记录,以利于课堂上双向多向交流。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精讲,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分析出错原因,教师能够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对大部分学生要提出表扬,对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要委婉的、不点名的提出要求和希望。
合作研讨,自主纠错
具体操作时可先明确讨论的目标。让学生先找出自己没做对的题目,然后几个人一组合作学习(四人或六人)。如果别人错的题目,你做对了,那么你就可以当小老师,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路讲给同学听,直至他
23
们听懂为止,四个人轮流着来;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请教老师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能达到优劣互补,取长补短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有倾听别人想法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与别人合作、交流、探讨的能力。
归纳剖析,认知规律
学生找到自己出错的题目,通过和参考答案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研讨,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及时红笔改正,并认真思考为什么错了。一定要找到这种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来,结合文本,再对试题做进一步“挖掘”. 要提倡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在很多人眼里语文试题的解答都是比较死板的,其实不然,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是最能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
补偿练习,完善认识
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全按部就班地讲,而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巩固练习时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他们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讲评后,要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错误记录,建立错误档案,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考试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教师还要选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和知识点,把几条题目进行重组综合,或者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同步探究》、《练习册》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提高”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语文活动,坚持活动推进策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偌大的中国到处是学习汉语的课堂,电视、广播、电影、戏曲、招牌、广告、报纸、杂志、日常的交流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学习语文的渠道通向四面八方。能力的形成靠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所以实验中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发展及学习活动本身的基本规律,开展了系列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24
提高自我。
(一)开展“六个一”活动。
实验中我们主要抓了“六个一”:每日一句成语、一句格言,每日练字20字(下发米子格练字纸),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首古诗,每周一篇时文。以上活动有的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的作为作业来完成,均在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开展这类活动不注重形式,不过分要求,重在引导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督促鼓励长期坚持,以期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二)精心研究课前语文活动,形成了七—九年级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序列化训练设计。
课前活动是课堂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课前语文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发现,课前两分钟常常被教师忽视。有的教师铃响后进教室,学生课前无所事事,这样忽略了课前的交流时间,不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有的教师强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进行听写或检查背诵课上工作,直接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直接在课前三分钟上课,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对于铃响后的课堂也起到了反作用。而教学实践证明,目的明确、循序渐进的语文课前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和沟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课题组在实验之初,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前活动的意义,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提出了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前语文活动序列化训练思路。
这个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结合单元主题,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师生实际,结合已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上课铃响前教师正式上课之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语文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古诗词背诵,《论语》《三字经》等经典名著解读与学习,成语、名言佳句、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新闻发布,美文推荐,讲故事,小演讲,读书成果展示等,也可以搞与本课有关的歌曲或短片欣赏……
从七年级上学期开始,三年的读写听说思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训练,但在每个学期各有侧重,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活动设计量,按单元学习课时设计,每课时设计一次活动。
25
设计活动时,不是只安排活动,而要有活动设计的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指导,开展活动所需的有关材料等。
经过课题组一学年的努力,我们一边实验一边探索,根据课文内容、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六册课前三分钟序列化活动,这个活动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原则,符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参见附件二: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序列化训练设计)。
(三)适时开展课堂语文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陈旧的传统教法沿袭下来的一般课堂活动,如简单的机械性的提问、听写、朗读、板演等,已满足不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已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活动式课堂以自主学习活动方案代替教案,以学生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探究代替教师的知识灌输,以小组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态生成整堂课,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课堂上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绘画、小制作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绘出文中景物,或进行课文插图制作,或进行制作实物模型,或课文录音制品制作,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可让学生绘画词中的景物,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中可根据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副或多副插图,学习古代诗歌可进行配乐诗朗诵的录制或拍摄课文MV等,并及时予以展示展评。
2.表演活动。对于一些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的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编成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如《陈太丘与友期》《皇帝的新装》《孙权劝学》等。
3.小游戏活动。在学生疲倦的时候或注意力不集中之时,穿插开展猜谜、击鼓传花等,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4.运用电教媒体设计活动,配乐朗读、投影感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课堂容量大,教学效果好。
5.探究性学习活动。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创设真实情景;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座谈分组讨论、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
5.课外活动课堂化,就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设计课堂活动,这需要教
26
师精心设计,把多种课外活动如演讲会、朗诵会、故事会、办手抄报等加以微缩,就课文的关键处、重点、难点处设计活动在课内举行。这样,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适合口味的就喜欢,不感兴趣的就厌烦,为什么最爱静的学生到了运动场上就生龙活虎呢?为什么“最笨”的学生在联欢会上最活跃呢?这不能不说是活动的影响。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十分必要,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实验中我们注重开展了以下语文活动:
1.文体活动。歌咏比赛、运动会、联欢会及各种文体比赛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仔细观察,作好记录。
2.语文竞赛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书法比赛、优秀作文评比、知识竞赛、班级之间班报评比、手工制作及绘画展览等。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些实践活动十分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
3.社团活动。成立文学社,定期出版社刊,极大的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建立广播站,教师负责指导,站长、编辑、播音员全部由学生担任,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按计划开展活动,锻炼学生的诸方面能力;成立小记者团,培训小记者,指导其采访、写作,将有关稿件、录象带等送广播站及有关单位。社团组织的成立,为文学新苗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发展个性、展现能力的天地。
4.读书活动。让学生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读书会上介绍、推荐,可以组织诸如怎样阅读中外名著,怎样认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专题讨论会。也可以配合教育部每年举办的“让精神世界更美好”的读书活动,定期向学生推荐一批古今中外精品书籍,也可以组织专题读书报告会,开辟“阅读与欣赏”专栏,介绍读书心得,举办读书活动等。
5.社会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实际上社会潜在课程存在于任何时空,只你常去想它,就能发现它。在社会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是我们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曾开展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联欢会上现场采访主持人、当导游、征集民谚农谣、广
27
告应征、参观访问、民办教育情况调查、语文夏令营、打扫街道文字垃圾、乡村黑板报、撰写调查报告、参加公益劳动,这些充分打开了语文学习走向生活的渠道,有利于实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6.研究性学习活动。古人云“学以致用”,叶老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这一目标,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应注意研究性学习,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研究“父爱的表现形式,给子女的影响”,并调查有关事例,加以说明。这样既消化了课堂内容,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效课堂注重以活动承载学习内容,以活动推进学习进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度就越高,学习的效率也就越高。当然学生有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度”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
三、注重开放课堂,拓宽学生视野
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主动、充分的发展,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语文教学不单是培养会吟咏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小资,还要培养心胸开阔、视野宽广的公民。因此,课题实验中我们注重开放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开拓视野。我们是这样做的:
结合地域性。当独具特色的书圣文化节隆重开幕的时候,我们开展了“爱我家乡,建设家乡”为主旨的活动课,从家乡的迷人风光到丰富特产,再到沂蒙人的红色革命精神,孩子们对家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家乡人充满了更深的感情,对建设自己的家园有了更远大的目标。
结合课本内容。在学习完《木兰诗》以后,我们开展了一节“女子就是好”的活动课,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真实的人物到艺术人物,我们把杰出的女性在小小的一节课中,翻了个遍,让孩子们真正领略了半边天的力量——巾帼不让须眉。
在学习完《隆中对》以后,我们以此开展了一系列“人物话廊”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堂当中与众多英雄人物对话,认识他们的英雄行为,感
28
知他们的美好品质。说上三言两语,品点千秋人物。不少老师已成功展示了“走进朱自清”“遥看陶渊明”, “李杜诗篇我来传”等精品课。知人论世,一点也不逊色央视的“百家讲坛”。学生们的兴趣异常高涨,各路英雄也悄悄的走进了他们的心中。
结合时事焦点。中国北京奥运会永远留在了我们青春的记忆里,永远载在了历史的史册里。中国的少年们,应该为我们强大的祖国、伟大的母亲鼓掌。那么这些奖牌的获得者,是谁呢,那你觉得这些奖牌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些运动员用汗水、泪水、拼博、孤独、失败、坚强、团结给了我们太多的骄傲,太多的感动,也太多的启示,于是我们大家在一起回味他们的身影。为此开展了一节“奥运启示录”。学生们所受到的情感冲击始料未及。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来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为此,我们相继推出“欣赏自然”、“欣赏人物”等系列活动。“欣赏自然”就是让学生去领略风花雪月的别样景致,去品悟飞鸟走兽的生活情感。引领学生欣赏落日余辉、春草吐绿、月上柳梢、秋叶黄昏等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刻骨铭心的是下雪的情景,学生迎着纷飞的雪花,有的伫立沉思,仰望苍穹;有的漫步徜徉,一任飞雪吹;有的嘻笑追打,享受雪的快乐。雪霁初晴,集合学生说观察到的景物,畅谈体会心情,顺势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描绘,“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学生自然领悟。“欣赏人物”要求学生以欣赏的心态看待周围的老师、亲人、朋友,也可以是文化历史名人。比如:欣赏同学系列,让学生每天用心观察一个同学的举止神态,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摩出来,一天描写一个同学,一遍写下来,既平和了学生相处的心态,又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情,提高了他们的欣赏鉴别能力。
语文活动化,活动语文化。开放大气延展的语文课,才是大语文观的体现。真正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纳敛文气,厚积薄发彰显方华。
四、加强评价研究,全面衡量学生
教学评价在教师和学生行为塑造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传统教育之所以存在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和它相配套的评价体制束缚了师生的手脚,要培养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评价研究,全面衡量学生。
29
(一)抓好课堂主阵地,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一堂课何为高效,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关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们的反应,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对所学知识的关注度;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否积极参与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氛围的和谐程度等无一不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是否高效的标准。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区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量表》,这个表格从学生课堂的注意能力、参与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情绪表现、课堂生成几个方面具体要求。 区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量表 内 容 注意 能力 权重 评价等评价指标 级分数ABC 等级 1.教师讲解或演示时目光注视老10 师,注意力集中。 10、6、3 2.课堂活动过程中全神关注。 1.参与每个活动的学习,不开小差。 2.在小组学习或答问时积极发表见参与 10 解。 10、6、3 能力 3.独立阅读、讨论、思考、练习、操作。 1.活动中与老师交流语言得体,有交往 10 礼貌。 10、6、3 能力 2.小组内及小组间能友好的合作。 1.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去解释、表述所学知识。 思维 2.多角度思考问题,能主动提出有10 10、6、3 能力 价值的问题。 3.回答问题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 1.在学习中情绪跟随课堂流程有所情绪 10 变化。 10、6、3 表现 2.能自我调控学习情绪。 1.在学习过程中有满足、成功与喜综合 悦等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10、6、3 表现 10 2.能总结当堂学习所得。 总评:A等(五个指标是A),B等(三个指标是A),C等(一个指标是A)。 区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统计表
30
内容、等级 姓名 注意 能力 ABC 参与 能力 ABC 交往 能力 ABC 思维 能力 ABC 情绪 表现 ABC 综合 表现 ABC 总评 ABC (二)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鼓励”效应。 1.充分利用表扬这一武器。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所以我们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如“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我们老师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例如在朗读课文中,学生经常有添定、减字的现象。当他们出现了这种现象,老师这样说的:“不要紧,第一次读错了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老师说:“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二遍、第四遍。”其中还不断鼓励“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地时,老师说:“了不起,你成功了!”教师这样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教师在对学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
31
后进生。
2.真情融入,真心鼓励。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获得了精神上的支持,也使他们获得情感了上的满足。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就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 “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总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当然,也不能把誉美之词当作廉价施舍,那样的话,效果也将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与能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3.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唤醒学生“我要评”。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老师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
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三)完善教学评价量表,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在实验中,我们探索了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语文活动式教学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整体把握——精读品析——交流展示——总结拓展。这个模式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做了很多
32
有益的尝试,为此我们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如重视自学,先学后教,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这些课堂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活动中都能积极评价,敢于评价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沉浸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课堂活动的喜悦中。在我们实验教师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追求的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语文自能高效课堂评价量表:
区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评价量表
一级二级 定标度 导学度 赋分 5 指标 指标 三 级 指 标 目标定位恰当全面,注重三维目标的融合,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并取得预定效果。 注重习惯培养与方法指导,点拨、诱导方法灵活多样,善于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并恰当运用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式,恰当运用评价、反馈、激励和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精心设计练习,注重在练习过程中分层要求和分类推进, 教的维度(4010 训练度 听、说、读、写等训练落实到位,课堂训练效率高,效10 果好。 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板书工整规范,语言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善于调动学生的10 学习积极性,应变能力强。媒体运用得当,操作熟练。 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点加以系统整理,向深度、广度延伸;创造性使用教材,课程资源挖掘到位、有效。 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全程参与学习,自学积极性高,小组合作研讨有序,交流主动,积极参与检测或达标训练。 有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训练,思维空间大,思考时间充分,思维状态活跃,效果良好。 展示交流面向听众,大方自然,声音洪亮,板书规范,内容理解深刻,见解与表达富有个性和创意。 33
分) 素养度 拓展度 参与学的维度(50度 练习度 度
5 20 10 10 分) 能力
达标度 教学效果 学生活动多,学习效率高,学习质量好,三维目标在不同学生身上都有较高的达成度。 教学氛围和谐,自主氛围浓郁,探究体验充分,合作交10 10 (10分) 流有序高效,目标达成度高。 (四)注重语文素养的全面评价。
根据语文素质构成的内容,在实验中我们主要强调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与评价,力争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1.书写的要求与评价。
初中学生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在七年级要进行楷体字的书法练习,八年级则要求开始进行行楷字的,九年级争取达到流畅、美观的要求,初中语文课本附录中都有书法方面的引导。平时,大多数教师只是口头要求,根本引不起学生的注意,更谈不上写字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写一笔像样的字,课题组的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平时作业中不仅看对错,更加强对书写的要求,评价分为对错和书写双向评价,即(a+b)的形式,书写不合格的一律重写。二是在平时的测验考试及期中、期末质量调研考试中均增加了4分的卷面书写分。三是开设了书法指导课。四、进行定期书法比赛,成绩优秀和进步大的给与奖励,这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写好字、练好字的重要性,对写字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二年的实验,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2.增加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
朗读是一门学问,只有通过大量的朗读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感。我们在实验中大力提倡朗读,并将此作为检测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内容。课题组的老师们除了加强在课堂上的引导以外,还不定期的举行班内小组的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有个人的之间的比赛,有小组集体形式的比赛,比赛结果记录在学生的档案中,作为语文成绩的一部分。
3.增强对学生背诵积累的评价。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记得快、记得牢,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选择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古今中外的名句格言,古文诗词等,让学生读得烂熟于心,甚至脱口而出,无疑是帮助学生把课文语言充实到自己的语言仓库中去得有效方法。只有厚积而薄发,多背多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成功经验。因此,我
34
们根据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把学生一学期来背诵量的多少也作为检测学生语文水平的一项指标。
4.重学生口头交际和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协调发展的评价。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把口语交际列入评价考查的范围,非常必要。根据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口语交际专题进行训练,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进行考查,在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中设计有关试题,检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对于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验过程中。写作除了作为考试内容外,老师们还多次举行了作文比赛和随笔展示,成绩也记录在档案中。
5.实施了多元化评价的形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口头考查和书面考查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朗读、口语、背诵则进行口头考查。具体要求如下:(1)说话: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可以从表述流利,语句通顺,内容正确,清楚明白等给以评定。(2)阅读:选用课文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阅读材料测试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可从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给以评定。(3)背诵:能正确熟练的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其他篇目。平均每一年级背诵40篇左右。有能力的学生做到正确默写。
6.注重表达的规范性评价。语文教学要创新,但不应摒弃规范性。在各方面开放的同时,规范教育更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始终,书写要字迹清楚,字体美观,书写正确、快速、流畅,朗读要 洪亮、音准、有感情,发言要思维迅速、敏捷,表达准确,清晰体现语言的人文精神。
7.注重学生人格的评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做人,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8.注重学法及思维能力的评价。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趋向活泼,教学的评价更趋向民主性、开放性、激励性,但不能忽视学法及思维能力
35
方面的评价。如:同一问题可能有几个答案,甚至有一个或几个具有创新意识,可是我们在评价时往往“一刀切”,忽视了学法及思维方面的因素,久而久之,会阻碍创新之花的开放。
总之,构建主体活动式高效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改变评价机制,全面衡量学生,允许标新立异,更应注意语文的人文性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五、研究明确了开展语文活动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安排语文活动时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照顾全体学生。设计的活动要有实效,不要为活动而活动。必须关注以下才能很好地进行语文活动,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关注教师的主导地位。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活动时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自主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还需要我们教师做大量的工作。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例如,办手抄报,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几张样板,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手抄报和手抄报的基本特点。这样,学生不至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然后,让学生几个为一组,自己组稿,自己编排,自己抄写。学生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来办报,办好后学生就有欣慰感。听老师评说,就会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这样,经过几次实践,在办报中自己总结,自己纠正,自己积累经验和办法,手抄报就会 习得的,非他人传授的。 2.关注群体。
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
越办越好。这些经验是学生在实践中自己
36
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注重实效。
语文活动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4.注重及时评价总结。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渴望自己的进步与成功能立竿见影,渴望得到激励与肯定。开展每一项语文活动,要及时总结,进行客观的评价,多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就对学生参加下一次活动有激励作用。如对抗性竞赛活动,当场定出名次,当场颁奖;操作性训练活动,办好展览或出墙报布结果;探索性、讨论性活动,汇集不同创见的情况,比较分析,征集最佳方案。对比式的总结,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练习起来就劲头十足。采用新单项和阶段性总结相结合的方式,肯定特长生的成绩,鼓励特困生的进步,使他们各自自觉地向高一层次迈进。每次总结不流于形式,或张榜公布,或在集体场合口头表扬,或组织学生交流取得成绩的经验,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举。运用这些总结形式,把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特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则对每学期开展语文活动的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全校交流,扬长避短,使语文活动的开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5.注重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内驱力明显增强。因此,开展语文活动,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活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竞争性和开拓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初中教材的内容,整体部署语文活动的开展,按循序渐进原
37
则分阶段制订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精心组织各年级的活动课,使活动课内容课例化、序列化、多样化,尽量减少重复活动,使活动丰富多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上升,动力加强,语文活动的效果必然显著。 6.注重拓展活动空间。
我们语文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的。为促进语文活动深层次与高效率的开展,我们还在拓展活动的空间上做文章,多次举办全校性大型语文活动。例如:举办古诗文朗诵会、语文知识智力竞赛、故事会、书法竞赛、手抄报展览、日记展览、“发扬五四传统,争当四有新人”演讲比赛、成语默写竞赛等活动。我们组织学校文学社,出版社刊。各教学班成立文学小组,出版组刊。评比社刊和组刊的文章,推荐优秀作品在报刊发表。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学生的积极性,使全校语文活动形成高潮,久盛不衰。
语文活动的特点是“动”,在“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动”,“动”什么,“动”到怎样的程度,这就是我们在语文活动中潜心研究与努力实施的具体内容。基础教育活动化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而语文“新课标”已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活动性特征,语文课程的活动性决定了教学实施的活动化,我们只有正确把握这个方向,精心设计语文活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显著的提高
(一)实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1.动与静协调。“动”不是一般所说的“热闹”,其外现形式是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热烈的课堂讨论乃至争论;其尤为可贵的是内在的积极思考,表似“静”,里实“动”。所以,课堂上静时则鸦雀无声,动则热烈讨论、争相抢答。由于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空间,而且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生命活力,使他们在同学、小组和大组中有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小心揣度“教师期望我说什么”和“标准答案是什么”,课堂上常常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着争论,进而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交流中不断的补充、修正,在此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也常常出现让听课者啧啧称赞和激动不已的效果。实施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体现生命价值的时空,让课堂真正
38
焕发出生命活力。
2.教与学相长。课堂上,老师的讲课一般都得到了时间上的控制,课堂不再是“讲堂”,而是成为“学堂”,是真正的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的场所,是可以而且必须动脑、动手、动口的阅读环境。因此,师生关系融洽,教与学相长。
主体学习活动的展开,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得到较大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原来学习上的“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逐步地变厌恶学为愿学与乐学;变缺乏学习信心为增强自信心和勇气;变不预习、不发言、不合作为常预习、争发言、乐交流。对于一般学生,在自主意识及能力的发展中,最明显的标志是改善了学习的品质,主要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能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不,有明显的目标意识,初步学会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能有选择的学习,即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内容及捕捉信息;能创造性地学习,对学习的内容能独立思考,并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认识问题;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个性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二)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意志品质明显提高。 班级 实验班 对比班 结论 抽测人数 56 55 学习成 就动机 14.5 13.9 无明显 差异 学习 自信心 36.1 31.1 有显著 差异 学习 兴趣 22.5 14.1 有显著 差异 意志 品质 29.5 24.3 有显著 差异 比较结果表明,除学习成就动机,实验班与对比班无明显差异外,学习自信心、学习心理、意志品质等方面,实验班远远好于对比班,
(三)实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
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能够大胆质疑;对于阅读所得,能够有条理地表述;实验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始终居于全区前列。
质量调研成绩跟踪比较表:
39
项 目 类 别 类 别 2011年6月 期末质量调研 83.8% 19.2% 84.6% 28.1% 2012年6月 期末质量调研 84.7% 88.8% 22.2% 31.7% 2012年6月 期末质量调研 90.3% 24.4% 95.7% 47.9% 及格率 优秀率 及格率 对比班 实验班 优秀率 及格率 优秀率 (四)学生语文素养明显提高。
2012年6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在四个实验班级中各抽20个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习兴趣方面80人均选择了“很感兴趣”;学习信心方面38人选择“充满自信”,40人选择“比较有把握”,只有两人选择“需要再努力”;学习主动性方面:课前预习80人均选择了“全部认真预习”或者“基本上预习”,预习是否查找资料46人选择了“经常找资料做进一步了解”,32人选择了“偶尔找一点资料”,只有一人选择“没时间查找”,一人选择“不知道怎样查找”,作业完成均选择了“能独立按时完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最主要的解决办法均选择了“查找资料自己解决”或者“同学互相讨论”,参与课上回答问题与讨论的情况均选择了“积极参加”;语文课外阅读方面:80人均回答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列举了四本以上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读过的主要文学作品是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简〃爱》等;参与活动方面,76人选择能主动、积极参与,4人选择擅长的活动才参加。问卷调查表明:课题实验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高了,学习信心足了,学习主动性强了,课外阅读量大了,能力提高了,学生得到了全面提高。一些成绩不很理想、行为习惯不很规范的学生在座谈会时这样说:“原来是老师讲,我们听。有发言的机会和有受表扬的机会的,都是成绩好的同学。如果按老师规定的小组进行讨论,我们只能被好学生管着,听他们发言,服从他们的答案。现在我们自找伙伴学习,相互间没有嫌弃,也不需要服从,让我们有了在小组里自主发言和在大组里汇报的机会,我们就有兴趣学,愿意动脑思考,愿意向别人学习,有竞争的愿望了。有时我们找老师做伙伴,就得到了老师面对面的帮助,我们就得到更快的进步了”。
(五)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收获颇丰。
在2011年7月教体局组织的“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征文比赛中,
40
正在阅读:
“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图文07-04
氧气站区域管道焊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doc精品03-19
2019-2020年中考第五次模拟生物卷(无答案)03-19
代理第三方存管业务办理流程12-09
HXD3C型电力机车实作假设09-13
湖北省稳派教育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数学(文)01-14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50题(含答案)04-26
15年福师《证券投资学》在线作业二10-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结题
- 主体活动
- 课题
- 构建
- 课堂
- 语文
- 高效
- 初中
- 图文
- 报告
- 研究
-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3.3.2圆周角和圆心角
- 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图文
-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5年度教师徵聘简章v4.0(台湾)
- 《广告文案》创意简报(完整版)
- 数字信号处理整理
-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
- 【文字版】成都市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语文
- 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 第三章 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 2013年西城区19所小学划片信息
- sql精华收集
- 厂区道路照明施工组织设计
- 小型超声振动加工设备设计
- 购物广场开业庆典及营销企划方案—营销方案
- 建筑构造讲义
- 中国鼻腔喷雾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毕业设计论文_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 专题九综合实验探究
- 水孩子课外阅读题(单中浩)(1)
- XXX网围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