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9 04: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1 )班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项目 内 容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总体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目标 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发展简单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材 分析 学生 分析 教学 措施 本册教材除了教学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外,还适当选择常见的几何形体等内容教学,具体内容如下: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物体(一)、分与合、10以内带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带进位加法,另外还单独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 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通过“分一分”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类,初步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内在带逻辑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教材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的个数需要用数来描述,数和物体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方法;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数的分与合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分合思想。这里所体现的对应思想、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是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材注意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同时注意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融合。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一( )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外地学生 人。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对数学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着重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培养初步带问题意识、符号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优生率为85%,合格率为93%,相信学生会更上一层楼!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经验,钻研新教材,努力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让学生参与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符号意识,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思维可以及中午的午间悦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

代学习报》等,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4.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认真书写,细心检验等。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 合理安排学习小组,培养初步的合作方法以及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 进一步改善评价机制,多鼓励多表扬。同时借助家校通这个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7.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电教图片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脑、手、口、眼同时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 内容 教 时 教学时间 本单元 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 补充 开学第一课 (活动教学) 1 重难点:激发学习兴第1周 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 第1周 难点:用“点子”表示数的结果。 重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第1周 小、轻重的方法。 难点: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重点:会用一定的标准给事物分第2周 类。 难点: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介绍新学期学习内容,交流新学期打算,规范新学期要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一 数一数 1 二 比一比 1 三 分一分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1c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