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交往对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10 06: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朋辈交往对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研究

【摘 要】朋辈群体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交圈,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人际交往能力锻炼、兴趣情致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朋辈交往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专业背景下的朋辈群体又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无视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行为的存在,要在正确把握工科大学生交往行为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有意识地把朋辈交往行为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努力掌握其朋辈交往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发现其对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朋辈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处于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更多关注周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因素中的普遍道德原则取向。[1]大学生这一群体恰好处在柯尔伯格所说的周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因素这一阶段中,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周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因素。

一、朋辈交往行为对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

积极影响

(一)朋辈交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把教育主体置于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使教育内容源于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使教育方法融入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3]要想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融入生活。尤其要根据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对工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结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专业特点、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朋辈交往的过程之中,使教育方法更容易为工科大学生所接受,实现教育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思想

政治教育与实际的“两张皮”现象,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朋辈交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使环境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条件,发挥其促进大学生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发现并重视大学生朋辈交往的作用。朋辈群体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集合体,更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环境。通常,朋辈交往行为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朋辈群体的成员间意志统一,凝聚力很强,存在一些为彼此所认同的思想观念和观点,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有意识的融入到朋辈交往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必然会在朋辈群体中得到认同和内化,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尤其在工科院校的背景下,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实用的专业知识的热衷,而对相关知识不感兴趣,这是相当一部分工科大学生的通病。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文史哲等内容融入到朋辈交往的过程中,并且对朋辈交往给予积极的引导,在朋辈群体内部形成“点面结合”的教育模式,必然会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有利于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的效果。

(三)朋辈交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 朋辈交往行为开展的过程中,朋辈群体间存在着互动频繁、信息交流通畅等特点,这必然会使朋辈交往行为比其他信息渠道更利于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尤其对工科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特点和情感体验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朋辈交往方式具有直接性。这样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及时、直接、速度地传递,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朋辈交往很直观、很及时地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客观反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发现并运用朋辈交往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新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朋辈群体中的口口相传,在朋辈群体中形成内化的效果,并在朋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及时反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工科大学生所接受的情况,对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一方面予以加强,对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方面予以改进,最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效的传播,形成良性的信息传播途径,一定会收到比其他信息传播途径更为显著的效果,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朋辈群体中核心人物有利于放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从属于一个或几个群体,并且与这些朋辈群体成员开展交往行为,尽管这些群体规模、类

型不尽相同,但这种存在是实实在在的。并且现实中任何群体中都存在着核心人物,他们都在群体中起着引领带头的示范作用,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面会对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朋辈交往是大学生群体间的主要交往模式,朋辈群体内部必然存在着影响他人的核心人物,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有意识的重视和利用朋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产生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必然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这种教育方式不能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所以这种教育的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在工科背景下,工科大学生更不愿意接受现存的这种教育方式,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以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好。所以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朋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树立,引导核心人物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朋辈群体中,努力引导工科大学生自觉的向核心人物学习靠拢,使工科大学生在对核心人物模仿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朋辈交往行为对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消极影响

现实生活中,由于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将工科大学生培养成技术性人才,就业预期也多为技术性人员,因此工科大学生更加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出现了人文价值、政治观念弱化现象。以致部分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间的朋辈交往中存在着交往功利性趋势,加之朋辈交往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也很可能会形成有悖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亚文化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大学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基础文明建设,可能会抵消或颠覆学校正面教育成果,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朋辈群体具有功利性趋势,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与市场之间发生日益紧密的联系,这为功利主义思潮在高校内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渗透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知识最快、最具有新思维的一个群体,面对这样一种重视实利、实惠的社会现象,他们对自身状态和现实利益的关注也越来越迫切,他们的价值取向明显由义务向功利倾斜,表现在价值观上便是呈现功利化倾向。此外,尤其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出现了重

工科轻文科、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工科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由于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同,长期受教育的方式不同,更容易在价值观念上受这种倾向的影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更明显。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在工科大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被放大,不仅在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中交往表现出功利性的趋势,而且朋辈交往的内容也有功利化的趋势,这些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显然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的,正在削弱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成为影响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最重要的因素。

(二)朋辈交往行为具有自发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朋辈群体作为高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为非正式群体,通常是没有正规的组织和管理因素介入的,加上朋辈交往行为通常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决定了朋辈交往行为具有很强的自发性。自发性这一特点就意味着朋辈交往的中交往对象的选择、交往内容的确定都是由朋辈群体成员自行决定的。朋辈交往中这种完全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决定交往内容的氛围不一定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甚至很可能弱化或者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种朋辈交往行为的自发性定会导致朋辈群体形成不良亚文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就工科大学生而言,思维方式多为线性思维,发散思维相对较弱,很容易在敏感事件发生时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较普通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做出一些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激行为。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之间对这些不良行为具有强烈认同、模仿的好奇心,会使这些群体的不良行为处在不断滋生与蔓延的态势之中。所以朋辈交往行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极易使朋辈群体成为滋生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素的温床。如果工科大学生在朋辈交往过程中,朋辈群体的共同价值观被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影响,通过朋辈交往行为进行传播,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朋辈群体具有从众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由于朋辈群体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团体,群体成员间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趋同性,在实际生活的交往中会在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等方面效仿周围,所以在朋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群体成员的从众性会很强。就大学生而言,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选择上主要以同龄人作为导引和定向, 在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从众性。这种从众性使大学生朋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容易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假思索地盲目追随群体人物。一旦群体成员间的言行和思想观念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轨道, 其他群体成员在效

仿的过程中也会误入歧途, 产生各种反社会行为,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尤其是工科大学生,一方面,他们的交往内容主要是围绕工科专业相关开展的,在进行朋辈交往的过程中,会忽略掉一些人文的综合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果在朋辈群体中这一现象得以放大,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这种理念,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朋辈群体中都存在着核心人物,然而核心人物一旦树立不当,会导致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当代工科大学生在道德评判、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上的迷茫,导致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的价值追求出现了诸多的错位:由从重理想到更多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注重知识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的享受等等,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严重削弱。 三、引导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行为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借助于文化成果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文化交往活动过程,这种交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不断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断生成创造社会财富的精神动力,实现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转变。”[4]人际交往活动尤其是文化交往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伴随着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的自发形成,朋辈交往行为是工科大学生文化交往行为的重要方式,其交往模式相对稳固且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

点,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从引导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行为入手,在强调交往主体性、环境语境营造、主流文化思想渗透和交往渠道疏导等方面开展工作,对增强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尊重工科大?W生朋辈群体,人性化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工科大学生在工科的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的特殊内在要求,根据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和思维方式等特点,引导工科大学生在朋辈群体中发挥主人翁作用,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被动的客体变为主动的主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单项的接受转为双向的互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牢牢抓住朋辈交往行为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交往的内部规范和价值观中间去,同时营造积极的朋辈交往氛围,在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相互间的影响和效仿,增强工科大学生交往的人文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引导工科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信念;同时在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的过程中要倡导人文关怀,强调和突出人的价值与尊严,合理解决朋辈群体现实生活难题,学会科学地解释现实社会道德问题,有效解决多样社会背景下下人们的价值冲突,努力形成全员育

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交往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教导作用

为了避免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的功利化,社会和学校应该注重为朋辈交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氛围。对朋辈交往行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密切关注和引导朋辈交往行为,为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营造一个宽松、民主、人文气息浓厚的氛围,使之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增强服务。

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对于朋辈交往的指导力度,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其交往行为,有意识地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因素的渗透。引导帮助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将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融为一体。在活动中坚持以优秀的活动鼓舞朋辈群体成员,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对群体成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使得大学生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培养群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能力和践行能力。使朋辈群体的交往行为发挥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建立工科大学生朋辈交往渠道的疏导机制 创新基于互联网文化交往对话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在网络语境下,虚拟的主体间以平等身份进行的对话交往关系,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交往实现由传统的单向式灌输向双向对话型转变。同时,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交往在改进内容中增强育人实效。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根据网络新媒体的快捷性、海量性、互动性等传播特性,通过开放和组织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交往为主题和聚焦点的高校校园微博、校园网站、人人空间、QQ空间、主要论坛、BBS等,传递给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信息观念以及与这些观念相关的具体知识和信息等。此外,要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立相应的队伍和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文化能够结合工科大学生的特征和需要,而且能够迅速充盈在工科大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等力量,培养、发掘和塑造先进典型事迹和人物,并进行奖励。此外要建立宣传学习机制,在工科大学生朋辈群体中掀起讨论学习等交流运动,让先进和典型登上朋辈群体的各种交往平台。 四、结语

大学生朋辈群体的健康发展必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应重视朋辈交往的作用,积极探索朋辈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

强的途径,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287-288.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3]陈兰荣,张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4]宋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交往[J].思想教育研究,2013(01):13-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13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