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案全文

更新时间:2024-07-06 09: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内容主要是介绍区域、区域科学、区域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区域规划的发展阶段,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等。

本章教学重点是区域科学、区域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节 区域概念和区域划分

一、区域概念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基本属性是:

1、是地球表面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大小不一,界线具有过渡性。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多级性、层次性等。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是反映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二、区域的本质特性

1、整体性: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强烈联系性决定的,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如:上海的振兴改变了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和系统。 2、结构性:区域构成的单元,按照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它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等。

第二节 区域科学与区域发展的研究

一、区域科学

(一)含义: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的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入手,对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研究对象:区域或区域系统。 (三)研究内容和任务:

1、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时空规律。

2、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差异。

3、对存在于区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二、区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 1 -

(一)改变区域资源的概念:有形 有形+无形

传统的区域资源:指有形的物质资源。如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现代的区域资源,还包括无形的信息资源。

(二)扩大区域研究的范围:本区域 优化的大区域

传统的区域发展研究是以本区域,更多的是以行政区域的条件为依据,以为本区域服务为目的的,这是一种自我经济循环过程,带有某种封闭性。

本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依据利润原则向优化区位流动,因此目前的区域发展研究不能就区域论区域,应当扩大研究的范围。 (三)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成为区域开发的基本原则,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

第三节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即三个不同的目标取向: (一)二次大战后:开发资源

如前苏联、日本,着力于战后经济重建,重点的内容是对资源,尤其是未开发或少开发地区的资源开发。当时的区域规划重点就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生产力布局,其着眼点是经济、是开发。

(二)二十世纪50年代—60年代:解决区域间的不平衡

如法国、德国,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加强地方城市建设,解决区域之间不平衡问题是重点。其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区域差异,促使人口和经济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达到区域共同发展。

(三)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创造美好环境

由于各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PRED的协调为中心,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的区域成为区域规划的主流,同时,规划的开放性、系统性也进一步加强。

二、区域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一)区域分析含义:

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但它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它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许多学科。 (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p14

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的分析

主要是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的分析。其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

- 2 -

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区域经济分析

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对经济发展现状作一全面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 3、区域发展分析

在以上两个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的效应。

区域发展分析也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 (三)区域分析方法:

1、地理学的比较法:如实地考察法、地图遥感技术等。

2、经济学的分析法:如均衡分析、动态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等。 3、数学的模拟法:如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

作业: 1 名词解释:区域、区域分析

2 什么是区域科学?其研究内容和任务有哪些? 3 简述区域规划发展的几个发展阶段。

- 3 -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本章内容: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进行分析。 重点内容:各个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评价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含义:p17

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因而自然资源具有时间性、有用性和技术性。 (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21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A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C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A自然资源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B自然资源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C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一)关于数量的评价:p24 1、评价目的:

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及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2、评价指标:两个

绝对指标:即绝对数量,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即人均数量,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满足需求的潜力。 3、评价内容:三个

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对已经开发利用的资源,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分析资源相对数量,进一步明确资源对需求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潜力。 (二)关于自然资源质量的评价:p23

1、评价目的: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合适程度。2、评价标准:是由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所决定的,受到一定时期的技术水平、区域经济基础、资源的稀缺程度等影响。

3、评价内容: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需求上的迫切性。 (三)关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p25

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关系,必须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

- 4 -

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结构的合适和保证程度。 (四)关于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方式、方向以及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前提评价:

就开发利用的方式、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从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选出几个可行的方案,并同时指出各个方案的特点,尤其对实施各个方案需要的技术、经济前提要特别提出,以有利于开发利用决策和实施。

(五)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应评价:

任何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表现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只有正确分析各个方面的正负效应,权衡利弊,才能作出正确决策,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效应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

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p77

(一)区域人口数量直接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二)区域人口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三)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力的布局。

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一)区域人口数量分析:

作用分析:人口数量是人口在时间上持续发展和空间上不断扩展的总和,人口数量是个动态过程。人口数量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内容分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等。P79 (二)区域人口增长分析:p83

1、人口自然增长分析:即人口出生、死亡的自然增长及趋势。 2、人口机械增长分析:即人口净迁入或迁出。 (三)区域人口质量分析:即人口素质p86

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 (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p87

区域劳动力供应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 1、数量上看:有劳动力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之分。

劳动力人口:具备从事社会劳动能力的人口,是总人口中的一部分。 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年龄上下限之间的人口,即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与退休年龄。

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年龄为:男子16—59岁,女子16—54岁。 2、质量上看:从劳动力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两个方面分析。

劳动力数量反映了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数,而劳动力质量则可以反映推动何种类型、何种复杂程度、多大数量的物质资源。 (五)人口分布的分析:

主要着重于对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分析,分析

- 5 -

的指标有人口密度和人口比重。 1、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

A自然环境因素: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人口生存和发展。

B区域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可以决定当地人口密度和容纳量。 C其他的因素:民族、宗教、风俗等。 2、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作为生产者:是开发资源、进行生产的主体,没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不可能组织开发生产。

作为消费者:人口分布应当和区域的自然、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三、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源的供给相适应

主要是适度人口和人口承载力研究。 (一)适度人口:p93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

因此,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人口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适度人口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变化。

(二)人口承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合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我国的定义: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也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

此问题提出的背景是:人口的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源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负荷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三)在实际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2、适度人口因消费水平标准而异。 3、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4、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

第三节 技术条件

技术是人类改造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p110

一是指: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等;

是技术的软件,是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指:知识、经验的物化成果,即生产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

是技术的硬件。

一、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6 -

(一)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p115

技术进步扩大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得区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 (三)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多样化:

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出现,使原有的产品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与扩大。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会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二、区域技术条件分析 p128 (一)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技术引进:引进是指国家之间;技术转移是指区域之间。 1、引进的作用:

A可以为发展争取时间,减少漫长的技术开发的探索过程。 B可以节约大量的科研试制的费用。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D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2、引进的障碍因素:

需求障碍、资本障碍、自然资源障碍、劳动就业障碍、

人力资源障碍、规模障碍、基础设施障碍、文化时序障碍等 (二)技术选择:

1、技术选择的标准: 高产出标准论;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 高积累标准论;时间序列标准论。 2、技术选择的类型:适用技术p131

适用技术:指满足引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需要,又考虑到引进区域生产要素的现状、市场规模、文化社会环境、当前技术状态等因素,从而使引进技术的最终效果能达到最大的那类技术。(而不是一律都是高、精、尖或新技术。) 3、技术选择的原则:因地制宜

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层次。 必须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 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人力。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必须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三)区域发展总技术进步的量度:

按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影响,技术进步可以分为:

- 7 -

1、节约劳动型:提高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例的技术进步。 2、节约资本型:降低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例的技术进步。 3、中性型:保持资本边际生产力与劳动边际生产力比例不变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量度方法很多,但比较普遍的是生产函数法。

作业2:1名词解释:自然资源、劳动适龄人口、人口承载力、适应技术 2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3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4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 8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分析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

本章重点内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经济活动空间的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避免因盲目地高估或低估所造成的决策失误。 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p136

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单项指标,也有用一组或多组指标复合成的一个指标。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

它又可以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DP:生产,GNP:收入) 1、GNP: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2、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所谓的常驻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

3、绿色GDP: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种效应,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的“正面效应”,但是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使一些重要的生态资源的绝对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下降;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放废弃物或者是过度开发资源使得生态环境的质量日益恶化。

现行的GDP,没有把资源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只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但是不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二)综合性指标体系:简单介绍 p138

如:UNRISD指标,PQLI指标,刘再兴九项指标体系等。

二、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 p160

对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区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明确一定时期区域发展的起点、方向、目标和任务,从而为区域发展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介绍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其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主导部门是农业,资源多配置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 2、起飞前准备阶段:主导部门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工业。 3、起飞阶段:主导部门是非耐用品和铁路运输业。 4、成熟推进阶段:主导部门是重化工和制造业。

- 9 -

5、群众高额消费阶段:主导部门是耐用品工业。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是服务业。

*罗斯托理论中,主导部门是各个阶段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形成主导部门的条件是这个部门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有技术创新和迅速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有能够快速增长并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的能力。

其中第三个阶段起飞阶段是关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突破,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起飞顺利实现的保证。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p202-206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广义上:含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

含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

狭义上: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

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标准对社会各个行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1、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2、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

该方法又进一步划分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划分也存在缺点,主要表现在它没有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包括进去。

(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对产业划分: 1第一产业: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产业。

主要是农业、采矿业。在我国泛指农业(农、林、牧、渔业等)。 2第二产业:以第一产业的产品为劳动对象的加工和再加工业。

主要是农副、土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工农业半产品再加工以及建筑业。 3第三产业: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产业。

主要有: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部门,为科技水平和居民素质提高的服务部门,为国家管理的服务部门。

(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1、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代表着区域经济的根本优势。

2、辅助产业:配套产业,关联产业,是对主导行业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或对其副产品废料进行综合利用的产业,以及为主导产业提供其他服务的产业。

3、基础产业:为发展生产、保证生产供应,方便居民生活而建立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门,包括:交通、邮电、供水、公共动力、商业、金融保险、文教卫生等。

(四)按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划分:

1、资源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占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

- 10 -

(三)空间成本动态分析:

在以上的成本分析中,都是采用静态的分析方法,即认为有关生产要素及其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并假定这些要素是非流动的,因而这种空间上的差异性相对稳定地存在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生产要素会产生流动,另一些生产要素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就会使空间成本在不同时间会有出现不同,从而引起最低成本区位和赢利空间出现变化。

(四)空间要素的替代原理:

由于在某一廉价要素区位,可以通过用这一要素替代别的非廉价要素而构成的最佳要素组合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可使工厂进入有利可图的赢利空间,并可能达到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最优工业区位。

作业:1、名词解释:GDP 产业结构 克拉克定理 极化效应

2、简述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3、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是什么? 4、如何进行区域空间成本分析?

- 16 -

第四章 区域发展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区域发展优势概念与类型。 本章重点内容是劳动的地域分工理论。

第一节 区域发展优势

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和类型 p167-168 1、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

是指某个区域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有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地区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A它是一个空间概念,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其他区域相对比较而存在。 B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依托于整个区域发展环境而存在。

C它是一个时效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区域优势发生变化。 2、区域优势的类型:以地域分工的观点来分,有四类:

A有形区域优势:物质基础的硬件成分,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 无形区域优势:非物质的软件成分,如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科教机构等。B绝对区域优势:在一个区域从事某种产品生产,其劳动生产率一定会高于另一个区域。

相对区域优势:以某种产品与本区域的其他产品相比较。 C全局优势:是较高层次的优势,是一个较完整的系统。 局部优势:是较低层次的优势,是其子系统。

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较好地发挥局部与全局的优势,是区域规划的重点。

D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不但要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合理布置,而且还应该对其时间程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达到优化。

二、优势的评判标准

一个区域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还不能认为是区域发展的优势,这有利的条件必须和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判。在确定区域优势的时候,首先必须调查研究区域生产发展的条件,因为优势是建立在有利条件上的,但决不能把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区域发展优势混为一谈,否则,容易导致错误的决策。

要把区域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必须具备一些前提: 1、地区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一致。

2、地区发展优势只有通过对区域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才可确定。

3、区域内众多不突出有利条件聚合到一个区域,也可形成一个方面的优势。

- 17 -

三、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为了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的条件,确定区域优势,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个部门生产发展需要满足的条件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进行逐条比对,然后加以综合。一般用表格来做,指标的方法是先根据区域生产发展的条件粗略估计有哪些部门有可能成为区域优势部门,然后列出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区域因素,并区分为指向性因素,重要性因素,和一般性因素。下一步再将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条件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做比较,区域条件按照优、良、差给予定性的评价。我们举例:石化工业与水泥工业两个部门。

表1:几个工业部门布局对区域因素的要求

劳动工厂燃料 运输力 用地 条件 肉罐头 ★ ● ● ▲ ● 乳制品 ★ ▲ ▲ ▲ ● 石材加工 ★ ▲ ● ▲ ● 高级服装 ▲ ★ ▲ ▲ ▲ 玻璃、水泥 ▲ ▲ ● ● ● 纺织 ▲ ★ ● ▲ ▲ 石油化工 ▲ ▲ ● ▲ ● 指向性因素:★ 重要因素:● 一般因素:▲

资源 市场位置 ▲ ▲ ● ▲ ★ ● ★ 批发业 ● ● ● ● ● ● ● 用水 税收 ● ▲ ▲ ▲ ▲ ● ● ● ▲ ▲ ● ▲ ▲ ● 表2:石化、水泥工业的布局要求与地方条件比较

区位因素 资源 石油化工 布局要求 地方条件 水泥 布局要求 地方条件 差 ▲ ▲ 劳动力 差 ▲ ▲ 工厂用地 优 ● ● 燃料 差 ▲ ● 运输条件 优 ● ● 市场位置 良 ★ ★ 批发业 差 ● ● 用水 优 ● ▲ 税收 优 ● ▲ 指向性因素:★ 重要因素:● 一般因素:▲

良 良 优 差 良 良 差 优 优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在发展石油化工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虽然区内石化市场不够广阔,在满足指向性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毕竟区内还有一定数量的石化产品销售市场。尤为重要的是,该区具备多项石化工业发展所需要

- 18 -

的重要条件与一般条件,特别是运输条件较好,就可以保证把部分石化产品运往外地销售,以弥补区内市场的不足。工厂用地充裕、地租廉价也是发展石化工业的一项重要有利条件。此外,区内供水与税收条件都很优越。唯一较大缺陷的是区内缺少石化产品批发销售机构。因而在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必须相应加强充实批发结构。这样尽管区内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不足,而且有的不足还是关系重大的,如市场容量不足,但是纵览全局,多种有利条件的结合仍可以形成一定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条件完全具备的区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是极为罕见的。

至于水泥工业,由于生产发展所必须的原料与市场条件在该区均不够理想,燃料供应又较为困难,因此尽管该区域在工厂用地、用水、税收等方面条件还是比较理想的,它也不能构成区域发展优势,充其量只能通过发展它来提高区内水泥的自给水平。

第二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

一、劳动地域分工 p175-183

含义: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从个别区域来看,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

但是并非任何生产的地理分异都可以称为地域分工,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的产品有区域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分离,不分离是自给自足。

关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理论模式: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斯密是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斯密从工场手工业看到了分工的利益,然后联系到了整个社会,论证了地域分工的合理性,即每一个生产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应该集中生产在社会上有利的产品,然后用其销售所得去购买其所需要的其他物品。斯密认为国家也应该如此。

分析教材中表。

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合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就叫绝对利益原则,又称为绝对优势说。

斯密的地域分工和绝对利益原则,使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促进了世界性的经济交流。

但是斯密的理论也是有明显缺陷的,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之间,落后国家地区的各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均明显的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优势利益作原则指导,只好闭关自守。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另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李

- 19 -

氏提出的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如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获得好处。

分析解释教材表

李氏的相对成本论,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他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并不全面,因为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很复杂。 (三)约翰-穆勒的相对需求论:

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叶很有影响的一个英国经济学家,相互需求论也称国家需求方程式。李氏发展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说,首创了比较成本说,但李氏比较成本说着重于从供给方面来论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约翰-穆勒除继承了李氏的比较成本说以外,还从需求方面和交换比率方面加以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论。

相互需求论的要点是:两国以不同的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交换的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内,取决于两国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家产品的需求弹性,需求不太迫切、需求量不大的国家往往可以多得到好处,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的地位。交换比率的变化将视两国消费者的倾向而自行调整,使从国外进口商品的总额实足以出口,使贸易趋于平衡,只有在贸易平衡的交换比率下,才是稳定的交换比率。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俄林是20世纪上半叶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的理论,称为H-O理论。

H-O理论认为: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中,除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外,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国家或地区之间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平衡取决于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以及财产的占有情况,交通运输条件,经济和社会的安定程度,以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等。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了相对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又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加上汇率的因素)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又引起商品绝对价格的差异,最后导致区际和国际贸易的 产生,因而绝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H-O理论的核心是相对价格差异,把区域内某商品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价格比例称为相对价格,由于某商品的生产要素在各地之间会有相对价格差异,再加上其组合状况基本一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会利用对自己有利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用来出口,同时输入那些需要用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的商品,所以H-O的国际贸易理论被成为资源禀赋论。

按照相对价格差异理论,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构成,将所有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类型。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地理分工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国家为另一个国家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在一个地方。

地理分工分类:一种是某一国家和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完全不能生

- 20 -

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国家或地区输入----绝对的地理分工。另一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虽然能生产某一种产品,但生产起来较贵,因而输入这种产品----相对地理分工。

巴氏认为:经济利益是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巴氏对运输和关税在地理分工理论中的作用,做了精辟的分析。关税是干涉地理分工的超经济因素。

- 21 -

第五章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及产业结构优化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以及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介绍区域产业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本章重点内容是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一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一、主导产业 p219 (一)主导产业的含义:

目前对主导产业无统一的解释,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即带头产业,即能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

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导产业是能引导、带动国家、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

2、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 3、主导产业一般具备当时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和市场方面走在前面。 4、主导产业应该领先增长。 (二)主导产业确定的意义:

1、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能带动经济较快增长。 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主导产业判断标准 p222

是以它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和竞争能力两个方面,建立标准体系: 1、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 对区域资源的有效作用

对区域就业的作用 增加价值 出口潜力 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

技术先进程度 产品质量水平 劳动生产率 市场占有率 利税效果

三、主导产业的确定方法 p223-227

主导产业的确定可以从定量、定性、综合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有四种常用的方法:

(一)带动影响分析:乘数分析

主导产业可从三个方面带动区域增长:回顾影响、前瞻影响、旁侧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通过乘数理论来分析,乘数理论被广泛用于区域经济成长分析,它反映的是增长量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根据乘数理论,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投资数额数倍的国民收入,这个倍数就是乘数。 (二)特尔菲法:专家咨询法

- 22 -

采用匿名反复的专家问卷调查。 (三)主成分分析法:

是一种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四)从以下三个层次选择主导产业:

1、从国际国内比较中选取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具有较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 2、依据产业性质判断它们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关键问题。 3、主导产业选择中区域经济条件限制小的。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及原则 p228 (一)优化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二)产业结构优化原则:p229

1、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发展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p230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实际上是以满足区域在目标年实现经济最优化增长为基准而进行的,区域目标函数建立后,可对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线形方程组求解。 (一)因子筛选:

分析教材P230,图表7-4。 (二)优化模型的建立: 1、产出最大化模型: 2、消耗最小化模型:

作业:1什么是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 23 -

第六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是介绍区域规划的概念、内容、类型,介绍区域规划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本章重点内容是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p235

1、含义: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布置。

具体有:A描绘未来: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发展状态的构想。

B行为决策:即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为和步骤。

2、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3、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整体优势—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规划的特点:p236

区域规划具有规划的一般特点,即目的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但同时它还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一):综合性:内容、思维、决策和队伍

1、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 2、规划思维方法注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

3、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个方案比较的结果。

4、区域规划工作队伍一般都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成员综合组成。 (二)战略性:

1、规划时间跨度长,一般期限都在20年以上。

2、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调。 3、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

4、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地域性:

1、具有地方特色。 2、保持完整性的规划范围。

三、区域规划的内容:p239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二)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四)基础设施规划:

(五)土地利用规划: (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七)区域发展政策规划:

- 24 -

第二节 区域规划类型

一、按规划功能分类:p242-244 (一)认识型的区域规划:

1、为了教学或探索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积累规划工作经验。

2、在于认识规划区域的特征,研究区域开发的潜力和合理开发的途径。 3、是为开发商、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比较投资方向,研究投资效益。 (二)应用型的区域规划:一般属于政府行为 1、体现时代要求。

2、规划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往往带有指令性的内容。 3、规划的目的比较明确,针对性比较强,注重实用。

二、按规划内容侧重点分类:

(一)策略性的区域规划:目标、方针、重点、方向、布局

相当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内容侧重于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经济发展的重点,确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布局产业,以及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措施和政策。

(二)物质性的区域规划:物质环境、建设工程

侧重于区域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建设工程项目的空间布局规划,规划成果注重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蓝图,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城镇的发展和布局,对于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各种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极为重视。 (三)综合性的区域规划:

即通常的区域规划,兼有以上两个规划的特点,较规范、系统和全面。

三、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 (一)区域分类:

1、自然区:自然特征基本相似或内部有紧密联系,能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单元。 2、经济区:经济活动的地域单元,地域生产综合体。

3、行政区:为对国家政权职能实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域单元。

4、社会区:以民族、风俗文化、习惯等社会因素差别,按人文指标划分的地域单元。

(二)规划类型: 1、自然区区域规划: 2、经济区区域规划: 3、行政区区域规划: 4、社会区区域规划: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由来和发展

一、古代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p245

在人类社会早期,就有朴素的区域规划的思想,如《周记-考工记》中的营国

- 25 -

制度的思想,以国建立城市――实质是建立一个以城镇为中心的构想,工业革命前,在国外也存在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城市,如罗马,伦敦等,都有很好的规划。

二、区域规划的由来:

区域规划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解决工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引起工业和人口向少数工矿区和城市聚集,从而产生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区域的客观要求,区域规划由来的原因是:

1、是工业聚集和城市化规模扩大提出的要求。

2、随着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造成的。

三、国外区域规划:

二战以后,百废待兴,由于重建城市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规划在战后进入旺盛时期。6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出来,引起世界各国最普遍的关注。区域规划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倒U字型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生产综合体理论等达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区域规划的应用价值大大加强。

综观各国区域规划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 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整套科学的方法。

2、规划目标主要在于使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地、更稳定地向前发展,高度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就业问题、土地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发展等问题,环境问题仍然是区域规划普遍关注的课题。

4、逐步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四、中国的区域规划:p249

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直到80年代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到蓬勃发展,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类型多样,时空不同的规划互补并进。 2、规划理论取得突破,规划内容不断充实。 3、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更新。

但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尚未完全摆脱旧的经济体制的思想的束缚,计划色彩、指令性的规划较浓。 2、规划方案宏观战略过多,可操作性差。 3、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的还不够。

4、区域发展政策研究还很少,规划的权威性不足。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现阶段的努力方向是:p250

- 26 -

1、加强规划立法,使区域规划走上法制轨道。 2、重视市场的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的研究。

3、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的方法。 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

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一、区域规划的方法:p251

区域规划方法的选用与规划目的、规划任务、规划工作时限和经费有关,主要有:

(一)系统法:

系统法通常是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问题的形成、系统的分析、系统的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利用。常用的方法有:

1、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属于理性分析方法,一般是以普通的概念、原理、原则出发,结合实际,进行逻辑程序推理,得出结论。

2、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性分析方法,它以大量的调查资料入手,从大量实证材料出发,通过整理综合,再联系同类事物,进而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运用系统法进行区域规划时,应该注意:

1、把区域规划的对象,即规划区域看成一个整体。

2、规划区域的各个要素、各个部门、各个地块都有一定的相互联系。 3、规划区域的面貌、状态是区域要素相互作用和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 系统法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 2、联系性 3、分解协调性 4、动态性 (二)传统综合法:综合平衡法

传统综合分析方法是与系统分析相反的逆向思维方法。它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将系统分析结果加以综合形成整体认识的一种科学方法。特点是:一直是在系统思想的统帅下完成综合过程;具有创造性。

综合平衡法是传统综合方法中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所谓平衡就是各种关系的处理,总的来说,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2、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具体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 3、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

区域规划中需要规划平衡的内容:很多在经济方面、在社会方面、在生态系统方面等。而平衡表是进行综合平衡的一种重要工具,编制平衡表的基本思路是:P172。

分析P254,表8-1,表8-2。分析工作步骤。 表1: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

- 27 -

地类 耕 地 园 地 林 地 牧草地 居民点与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 域 自然保护区 合 计 表2: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项 目 基 期 规划期 供水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合 计 需水量 城镇用水 工矿点用水 农业用水 合 计 供 需 平 衡 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 1、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2、预测发展需求,包括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预测,确定各个项目的需求量。 3、综合平衡:通过供需双方的比较,反复调查,最后确定规划方案。在综合平衡的过程中,规划工作者往往需要与需求部门和各个地区多次商量研究,才能制定出平衡方案。

(三)比较法: 1、比较法的作用:

A认识区域特征,确定区域发展优势。 B发展目标与具体指标的制定。

C重点开发地区和经济建设项目布局地点的选定。 2、比较法的工作步骤: A选择比较对象。 B确定比较标准。

规划基期 面积 占% 规划目标年 面积 占% - 28 -

C分析评价。

(四)数学模拟法:

在规划中引入数学模拟法,可以使规划建立在更加理论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提高规划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采用数学模拟法,能比较有效地掌握多方面的大量信息,并进行有效地整理,解决多目标、多方案、区域多种结构所提出的复杂要求,它可以分为:

1、区域结构功能分析模型。 2、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型。 3、决策分析模型。

二、区域规划的程序: (一)规划准备工作。 (二)规划工作步骤。

(三)规划工作循环过程: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信息反馈,静止和动态;保持规划的弹性,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为必要的调整或修编。

作业:1、名词解释:区域规划 2、简述区域规划的内容。

3、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及其现阶段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 29 -

第七章 区域发展战略

本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战略抉择以及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本章重点内容是战略抉择、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泛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综合性。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其主要内容有: 一、战略目标:p265

是发展战略的核心,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5年、中期10年、长期20年目标。战略目标在制定时应注意:

1、目标要适中,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一定的竞争性,并现实可行。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各个时期各个部门相互衔接。 4、突出重点,但不能包罗万象。

二、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部门或项目,通常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2、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3、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4、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 5、战略重点应该具有阶段性。

三、战略方针:

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必须简明扼要,使人们容易掌握要领,切忌公式化、一般化,战略方针越具体对知道战略的实施越有利。

四、战略措施:

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

- 30 -

第二节 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两者实际是统一的,发展方向通常是定性描述的,而发展目标除定性描述外,还要有一些定量的规定。

一、区域发展的理想模式:p268 (一)目标确定的争论:

1一种认为:社会实践应当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因此,规划应该制定出最终的目标。

2另一种认为:规划应当面向实际问题,不应该把宏观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任务,而要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规划理想模式的内涵:

规划是描绘未来,构建区域发展的理想空间结构,然而空间结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是在很长时间内形成,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它。只有在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的调控下,空间结构才能发生有目的的改变。因此,从区域合理发展的要求来看,区域规划应该是长期的可操作性的总体目标,以此来逐步改变地域的空间结构。但目标提出的基础是历史和目前的状况,因而必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会比较抽象一些,但它仍然能起到指出方向的作用,可以反映各个系统发展的具体趋势。

二、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

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一般只用一、二个具体的指标,加上适当的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有的只提出方向和奋斗目标,不出现具体的经济指标或其他指标。

2、具体目标:

是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是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又是其的具体反映。 具体目标:经济目标:经济总量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结构指标 社会目标:人口构成指标 人口总量指标

物质生活水平指标 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 建设目标:空间规模指标 空间结构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

第三节 战略抉择

区域发展战略抉择时,不能脱离区域本身的资源、条件,要从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对内部条件评估时候,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 31 -

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p271 (一)区域的地位:

区域地位是指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后、高低,所以的作用大小,影响地域的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区域的地位与区域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评估区域地位时候,应该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区域优势与劣势:

优势与劣势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通常需要做两种比较:

1、区内比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的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对各种资源和条件进行比较时候要具体区分出它们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甚至是限制性的因素。

2、区际比较:应将区域可能成为优势的有利条件或认为是优势的东西,同近邻的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表现出:强势、弱势、劣势和整体优势来。

区域内的优势种类可以很多,可以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等,同时优势和劣势也是可以转化的,过去的优势不等于现在仍具有优势,潜在的优势可以变成现实的优势,资源的优势可以转化为产品的优势和经济的优势等。

(三)区域容量:

在理论上讲,区域的范围是稳定的,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人口承载力和建筑物的承载力也应该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的扩大。而且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研究便成了区域容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区域容量研究又集中在土地生产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方面。因而这两项指标也成了衡量和评价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尤其是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1、创新含义: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的活动。一般有五种情况: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原材料、新的市场和新的组织。 2、创新类型:三类

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 3、创新活动要素:四个

机会、环境、支持系统、创新者 4、创新活动的条件:

一是有从事创新活动的专门人才,二是有充足的资金、通畅的信息。

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 32 -

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候,必须考虑区域的位置、区域所处的环境、世界市场发展的趋势,才能使编制出来的战略,引导区域在大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 (一)总体环境:

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2了解全国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一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 3了解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情况。 (二)产业环境:

1产业结构分析 2生产状况分析 3产品状况分析 4市场状况分析 5产品生产环境分析

(三)企业或公司环境:

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候才予以研究和考虑。

三、提出战略构想:p283

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是: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做综合分析研究,综合分析时候常常是两两组合比较,从中选优。 横坐标为:环境从有障碍至有机会,纵坐标为优势从弱至强。

2二类 1一类 4四类 3三类

1、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也恰好有这种优势。 2、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具有强势。 3、环境中存在一些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又不具备优势。 4、环境中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处于劣势中。

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大体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p284-290

(一)自主发展战略模式:激进派发展战略。

基本思想是:要发展就要自主,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其理论依据是P284。由于自主发展战略触及到社会政治制度问题,提出了各个地区要自主发展,取消附庸的依附关系,革命性较强,又称为激进派战略。

(二)高速度增长发展战略: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 1含义:

- 33 -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也就是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增长,而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改进,以及这种改进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上的调整,它包含三层意思: A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标志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持续增长。 B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C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增长的保证。 2益处: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与生产的投入和产品价格有关,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作为战略目标,自然会强调不断地加强资本积累,实行扩大再生产,会强调工业化、强调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发展,会强调高消费,生产更多的高价值的商品。 3问题:

但是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须以资金、资源、技术、设备为基础,要有丰富的资源,大量的投入,有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改进,使产品能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才能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这些条件恰恰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所不具备或难以得到的,盲目增长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出现。

(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1提出背景:针对不发展的增长提出的。

为克服不发展的增长,50年代起强调要将增长与发展加以区别,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发展是指如何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

明确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工农业产值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积极的增长意义。因为以产值或产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其根本之处在于它只是生产指标,而不是消费指标。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实际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2含义:

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又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其发展模型有:滞后型、同步型、超前型等。

(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区域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对外贸易就能刺激经济增长。如果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对外贸易就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一大阻碍。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发展模式。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最低层次的发展战略,其突出的缺陷是:A生产地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常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B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过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C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能耗物耗较高。

如果长期采取这种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无多大的好处。

- 34 -

(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代替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但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这类产品的生产,同样需要用外汇引进一些设备和技术,或者是进口一些零部件,并且需要用搞关税来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产品。

进口替代战略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本国民族工业中的消费品工业得到发展,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减轻经济上的对外依赖。但是进口替代政策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而且还要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其面临一个尖锐的矛盾:既需要有国际市场的外汇流入,又缺乏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的商品,所以发展中国家常常在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时仍然需要出口初级产品或者是高举外债。

(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发展后采取的发展战略。这些国家经济一般具有二元经济特征,即一部分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特征。

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出口替代产品的生产是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甚至是连带市场与国外资本、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生产能力,工业发展的依赖性强,难以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

2出口产品的加工工业,门类很不齐全,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低。

3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生产,往往用关税壁垒来限制出口替代战略。 4由于出口加工工业的生产速度往往是依赖国外资本与技术的流入,会出现出口快,进口更快的现象,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债日益严重。

(七)信息化发展战略:

其是根据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针对所谓后工业社会提出的。

其基本思想是: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信息化需要知识。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结果就是智力产业部门的发展。此战略就是要发展智力产业部门,使先进的信息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分析1: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尝试》中

- 35 -

的后工业社会的五个显著特征,P289。

分析2:托夫勒的三本著作:1970年----《未来的冲击》

1980年----《第三次浪潮》 1983年----《预测与前提》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p290 (一)平衡发展战略:

其主要思想是:从地区关系提出的,而不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要达到地区平衡发展的目的,必须对不发达地区增加大量的投资,改善那里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其他生活服务设施。但由于不发达地区本身基础差,经济效益低,投资成本高,使得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二)不平衡发展战略:

其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2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潜力。 3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于平衡,其平衡的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导致了区域发展趋向于平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进地区平衡发展。

(三)梯度推移发展战略: 1经济梯度的含义和划分指标:

A经济梯度:是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经济梯度转移:是指经济发展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B梯度指标:一个综合性多元分析指标。

为了反映经济梯度分布状况,明确梯度推移方向,需要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区域水哦派的指标。F

2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A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

B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新产品或新产业的发展是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

C推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 3对梯度转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的新理论出现:选学。

- 36 -

作业:1、名词解释:出口替代、信息化发展战略 2、区域发展的目标体系是什么? 3、区域战略构想提出的原则有哪些? 4、简述初级产品出口发展的利弊。

- 37 -

第八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是介绍区域经济空间的相关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以及圈层结构理论, 本章均是重点内容。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它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区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p298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普劳克斯提出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他还认为:富有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元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会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中的“极”,是指推动型的企业及与其相互依赖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中“极”,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重视是不够的。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的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 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市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这样增长极就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含义: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聚集意义上的增长极的意思了。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的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极”----聚集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一)特征: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这种产业通常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 2有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 38 -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的市场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或国际性市场。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二)作用机制:

根据普氏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动型的产业,那么它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献。同时推动型产业可以启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间接贡献。这种贡献主要是推动型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产业扩散效益,带动其他相关的发展。

由于扩散效益,推动型产业增加单位投入,必然产生若干倍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乘数效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就是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1负效果: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的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区,剥夺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 2正效果: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内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的信息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起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五、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p307 (一)作用: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性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带动中心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二)意义:

对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 1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即利用集聚效果。 2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即利用扩散效果。 (三)注意问题: 1增长极与城镇关系

2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 3选择适宜地点培植增长极 4充分发挥增长极功能 5增长极体系

- 39 -

6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问题存在和解决:

1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很强,而扩散作用较弱,会加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2增长极一般多以城镇为依托,在新城区,地方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入住。

3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先进,培养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较为完整系统的提出此理论的是美国区划专家费里德曼。由于核心—边缘理论基本上是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来解释核心区域 边缘区域的演变机制,故也有人将两者看成是同一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P309

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划分出四个阶段: 1前工业化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工业化成熟阶段 4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P311

1离散型 2集聚型 3扩散型 4均衡型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p311 (一)核心区域:

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稠密,经济增长速度快,核心区域就是经济发达区。 (二)边缘区域:

一般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 1过渡区域:(正在发达或曾经有过发达的区域)又分:

A上过渡区域:这是联系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于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间已经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受核心区域的影响,经济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 B下过渡区域:其社会经济处于停滞或衰落向下发展状态,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的水平。其衰落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的联系不紧密等。 2资源前沿区域:资源边疆区

一般地处边远但拥有丰富的资源,有开发的条件。这类区域有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有发展的潜力,可能出现新的增长势头。同时这里有新的聚落,有城

- 4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