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第一单元教案集

更新时间:2023-08-31 22: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

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

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

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

的历史了。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

百年。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其实古人已经

摸索和总结了很多的诗歌鉴赏理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孟子

所提出的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用自

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国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理论指导之一:以意逆志

①“以意逆志”的赏析方法介绍: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

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

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

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

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鉴赏方法运用到具体的诗歌鉴赏中呢?接下

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下面一首诗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歌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2、大家想想: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愿望?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

这一点的?(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

参考:①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

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

图。

②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

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

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要正确把握一首诗歌的主旨,就得

从正确解读诗歌文辞入手。)

(幻灯显示)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3、历来评者认为此诗“诗中有画”,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图景让诗人如

此向往归隐生活呢?试结合你的体验和感受描绘出诗中的画面。(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及时点评。)

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我们的人生体验对于欣赏古典诗歌也很有

帮助。在正确解读诗歌文辞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的体验去解读诗歌,我们就能

真正领会到诗中的情趣

(幻灯显示)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教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

融入到诗歌当中,使诗歌获得一种恒久的生命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的诗句还生发出新的旨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结归纳: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到了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

法,即孟子提出来的“以意逆志”。而且孟子在《孟子 万章上》说:“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这种理

论的理解。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幻灯显示)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

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三、理论指导之二:知人论世

刚才,我们重点从读者与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诗歌欣赏的方法,接下

来,我们试着从作者层面——知人论世来欣赏诗歌。

①“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介绍: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②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知人论事”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课文中为我

们归纳了几点?

明确: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

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

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

的。(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

背景知识。

③请欣赏李清照的《一剪梅》,运用“以意逆志”的诗歌理论推断此词的主

旨。(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幻灯显示,同时播放此词的歌曲)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我们在初中学过她的另一首优美的词《如梦令》(幻灯显示)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讨论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

怡人,风格清新明快,不事雕琢,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剪梅》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后的思念心情。文词清丽,意象

蕴藉,抒发了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体现了哀婉悱恻的风格。

讨论2: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如梦令》表达了她早期少女的那种天真、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

《一剪梅》是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对其的绵绵思念。

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幻灯显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影响诗歌情感和诗歌风格的因素吗?

学生思考发言。其他学生及时纠错和补充。

明确:另外,诗歌能反映特定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在全面了解了作

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

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

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幻灯显示)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总结归纳: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

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

是“知人论世”是欣赏方法。(幻灯显示)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2、境遇不

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

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第二课时

一、自主鉴赏

下面,请大家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本单元

的一首杜甫诗歌《蜀相》(打开课本P14)

①朗诵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何?

明确:感伤的、叹惋的。

②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

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③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泪满襟。”

④这两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明确: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英雄”的人物形象。

⑤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

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⑥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朗读提示: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⑦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

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⑧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

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

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

“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

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

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⑨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

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

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

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

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

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

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⑩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

看出来?

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

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

之情。

“柏森森”: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另解:松柏在古代诗歌意象

中常常作为某些坚贞品质的象征及生命长青的象征)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

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二、作业

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本单元另一首歌颂诸葛亮的诗

歌:陆游《书愤》(P16)

第一单元 赏析示例 《长恨歌》

(一)诗人简介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

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

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

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白居易出生

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

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

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

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

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

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

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

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

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

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

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

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

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

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

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

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

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二)创作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

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

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

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

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

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

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

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

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

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

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

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

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三)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江山美人之间的取舍。本段可以用“三千宠爱在一身”来概括。

(问题:与历史真实的差异表现在哪里?说明了什么?)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

不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

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

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

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

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

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

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

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

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

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叙述李、杨会合过程。叙述简明,舍去一切枝蔓,为下文

大肆铺写长恨留足余地。首两句暗寓讽刺,为君者多年专求美色,荒废国事之意

已昭然其中。重色写出了皇帝的个性,倾国则是重色的标准。为杨玉环出场提供

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层:写李、杨遇合后的欢爱眷恋。养在深闺,对历史

真相的回避也隐含了作者的倾向。六宫失色,是衬托,是在说杨玉环符合倾国的

标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两句,明言玄宗迷恋美色;“春从

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两句,突出贵妃得宠专房。但也写出皇帝对

贵妃的在意和专一。为后文写二人之诀别、长恨作衬垫末八句为第三层:写贵妃

举家腾达,势焰熏天。后两句写因一贵妃而竟使天下父母易志,语句夸张而语意

怨怼。本部分可以用“三千宠爱在一身”来概括。一方面写出李杨爱之深,同时

也点出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过失。

第二部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爱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难

舍美人。(问题:生离死别和缓歌慢舞之间的关系)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

雨闻铃断肠声”,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李隆基陷入怀

念和哀伤不能自拔。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

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

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

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

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变生不测,战乱骤起。前四句上承第一部分的有关描写,

进一步蓄足文势;后两句启下,折转简捷干练,描写也颇有气势。“动地来”“惊

破”等等简短描述,写出了变乱给国家带来的危机,也写出了对爱情美梦的突然

打击。以下生离死别的伤心和无奈也就自然而然了。

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马嵬驿兵变,贵妃丧生。从这一层开始,作者对李、

杨的态度由批评转为同情,感情也由怨怼转为哀悯。

再下来八句为第三层: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怀念贵妃,不胜哀伤。

第三部分:此段写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爱悠悠,恨悠悠”。由此也说明

皇帝不单是重色,更是一个至诚的情种。至诚才有长恨。多角度的反复描写强化

着爱,也突出了恨(遗憾)。(问题:本段是从哪些角度表现李隆基的思念之情

的?从情景:物是人非、从时间:历久弥新、从心情:“度日如年”)自“天旋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诗人抓

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

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

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

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

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这一部分也可分成四层:

第一层前四句:写安史之乱平定,李于回长安途中路经马嵬驿,凭吊贵妃遗

踪。

接下来的六句为第二层:写李初回长安时睹物思人,恍若隔世。

再接下来十二句为第三层:写李对杨的无穷思念。“春风桃李”、“秋雨梧

桐”概括了一年四季、各种场景,以显示李对杨的思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

环境凌乱、时间流逝、长夜漫漫、晚景凄凉说明唐明皇时时处处对杨贵妃的苦苦

怀恋。

末二句为第四层。“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两句,既结束上文,

以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又开启下文,以想入非非生发出道士招魂。

第四部分: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人鬼情未了。如果说前一段写的是“昭阳

殿里恩爱绝”(皇帝),这一段写的是“蓬莱宫中日月长”(贵妃)。寻觅是思

念,是牵挂,有点“你在他乡还好吗”的味道。(问题:为什么要从人间写到仙

境)。“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感动道士,道士寻

找到玉环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诗人采用的是浪

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

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

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

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

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这一部分也可分为四层: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道士被李感动,去寻找杨的亡魂,以其想入非非见其思

念之深,紧密呼应第三部分之末两句。

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道士寻觅杨的曲折经过。一开始上天入地均未有得,

“忽闻海上有仙山”一句生面别开,使情节绝处逢生,波折再起。

再下面十二句为第三层:写道士历经波折,终于找到贵妃。“云髻半偏新睡

觉”以下所写杨之步态容貌,是道士眼中见到的景况。

最后二十四句为第四层:写杨托物寄词,以表明她对李之感激、思念和忠贞

不渝。末句“此恨绵绵无绝期”点题,结束全诗。

人间到天上的爱,将爱写到极致。如此,才能够突显“长恨”。

(四)《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

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

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

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

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

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

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

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

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

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

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

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

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

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

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

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

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

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

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

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

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

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

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

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

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

《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

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

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

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

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

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

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

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

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

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

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

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

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

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

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五)如何理解长恨?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

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

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

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

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

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

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

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

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

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

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

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

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

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

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

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

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

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

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

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

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

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六)《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

动?

(1)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

基础上别创新调。

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

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围绕诗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整首诗的情节跌宕起伏,穷极变化,富有浪

漫气息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之奇妙和想象力之丰富。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作者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举止,

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对李隆基,诗歌第一部

分重写他贪恋美色。 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描绘、刻画深入腠理的是在马嵬坡兵变

之后。

对杨玉环的描写刻划,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

(4)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这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

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

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

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

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

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

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

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

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

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

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

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

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

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

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

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

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

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

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

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

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

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

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

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

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

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

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

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

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引

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模拟试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

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

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

分析。(2分)

3.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

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

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

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

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

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答:

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

作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表达的不同情感。

【试题答案】

1.(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

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

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2.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

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

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3. (1)据曲词可知,文中所见之景是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所想之景

是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通过景物描写,抒写了汉元帝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

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4.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5. 答案:(1)“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第一单元 自主赏析

《湘夫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二、教学重点

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

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四、教学方法 : 男女分组诵读,师生问答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

师:我们前几天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板书],我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屈原这个人的生平。

生: [师板书]

师:好。我们再思考一下“楚辞体”有哪些特点?[提示:可以结合《离骚》注释看]

生:

师:好。在前几篇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出比兴手法的运用,同样在这篇诗歌中也存在着比兴手法的运用,请大家在本课的诗歌学习中注意一下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

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湘夫人》。

二、课堂讨论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将文中注释的拼音标注到文中,阅读时同时对照诗歌释文,把握诗歌大意。

生:读3分钟。

师:下面我们分男女两大组来读这首诗,男生先读,“帝子降兮北渚”,预备开始

生:齐读

师:同学们朗诵的很好,但其中有几个字音要注意一下:[板书]

师: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诗读出了什么故事情节?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师:对了,这首诗主要写男女水神在相互述说爱慕之词,却因无法见面而黯然神伤的故事。同学们可以结合译文感受他们对爱情的期盼。

师: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段落。 第一段我先来读一下,大家注意听我语气的停顿。

[师读] 刚才大家听我读了一便,有什么感觉。

生无语。

师:你们不说我来问大家。这四句哪一句写的最好,最能给你深思? 生一:.....

生二:.....

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句,说说看,它好在哪里?[提示:我们高一学过《说木叶》这一课,大家想想,那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句诗的?] {老师自己补充,别指望学生说了}

师:这一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兴,大家看看,谁能找出来?

(假如生一错,就叫生二.....一直到说出来)

师:写的什么意思呢?

生:......

师:不错,这句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我们知道鸟本来应该停在树上,而鱼网则应在水中。为什么男主人公会这么想呢?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情况,大家有无思考过? 生:......

师:....大家看一下事情的缘由:“与佳期兮夕张”,这说明男女水神有个约会,试想一下,假如两个人能及早相会,水神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对了,是兴奋激动。人们常说:良辰美景悦事。水神也一样。(学生笑不笑看你的讲课表情)他看到的景致肯定也是美好的。而这里水神却看到了不正常的现象,这说明他们的约会肯定被耽搁了,肯定不能如期见面了。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里水神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师:其实类似于“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这句运用比兴的句式在下面还有一句,大家试着把它找出来。

生:......[提示:在第三段,和这一句一样]

师:什么意思呢?

生:......

师:不错,裔是什么意思呢?[板书]

生:水边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看第三段有几个字的意思是表示水边这个意思呢? 生:裔,筮[师补充:江皋的皋也是水边的意思]

师:不错,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一句在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有什么意思呢?

生:....(答不上来你哭吧)

师:大家看一看,在这之前,水神有没有见面?没有吧,那么这一句花和上一句话体现出来的情感不一样吗?

师:我们回到第二段,看看女水神是如何抒发自己对男水神的思念之情的。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读一下,大家注意体会句子的深意。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师:不错,尤其是“思公子兮未感言”这一句把女神那种娇羞的心态表示出来,古人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也一样,大家读一读,看看女水神是如何说“天凉好个秋”的?

生:......

师:不错,女水神没有直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愁思,南唐后主李煜写过一首词,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个愁思与这里的愁思不同,大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生:......

师:这里的愁思表达了女神对对方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她在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段,我请一位同学阅读这一段。大家注意数数这一段一共选取了多少种植物?再思考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大家注意听这位同学朗诵。

生:女生读。[纠音]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本段一共写了多少种植物?

生:......{答不上来揪耳朵,哈哈}

师:[补充]不错,你认为诗人极力渲染其所住的场所有何用意?

生:.....

[提示:可以根据前面几句“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理解,一般来说景物常常会反映一个人的心境]

生:.....

师:不错,这里流光异彩华丽眩目的外部环境主要用来烘托和反映人物内心的欢乐与幸福。大家写作文时要学会这种方法的运用,不要为写景而单纯写景! 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一下这段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

生:......

师:为什么?......请大家看一下文章标题下的小注,最后一句:“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再看第三段,“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筮”主人公(解释这一句)......就是因为见不到人而焦急不安四处寻找。这说明这里写的也是虚景,是女主人公为以后见面设计共同生活的环境,同样第五段也是的,都是男女双方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幻觉!

师:最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讲解]为什么女主人公要把套袖汗衫抛入水中?是绝情还是失望还是其他原因?

生:......

师:那她又为什么采杜若赠给远方的朋友呢?

生:.......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种解释:丢汗依套衫至江中可能希望对方在水的另一方能看见吧,凡人丢手帕以传情,神也不例外。

师:在最后一句,女主人公因等待约会而不得,只得聊以自娱,独自散步了! 主题思想: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语言特色:

1. 大量运用楚辞“兮”式结构

2. 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与《诗经》四言比较]

3. 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和优美丰富的想象!

①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个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②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于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升到创作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今文艺创作中都有这样的特色,屈原,李白,吴承恩,雨果,拜伦,雪莱!(让学生自己举例)

《拟行路难》(其四)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

2、 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3、 理解文中大副渲染愁绪的用意

4、 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由全体学生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介绍作者: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三、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四、鉴赏诗歌

1.诵读此诗,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并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 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3.背诵并默写本诗。

五.作业 :背诵李白的《行路难》

《蜀相》

教学目标 :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3、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4、 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5、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6、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1、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2、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作者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

2、《蜀相》是一首古诗。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二、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三、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四、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 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自”“空”:该怎么理解?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0o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