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地形》教案.doc

更新时间:2023-04-09 23: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乡的地形》课堂教学设计

建德市大洲小学徐恒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地形特征;了解家乡是什么地形。

2、培养学生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8、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自然状况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概括各种地形的特征及了解家乡是什么地形。

难点:了解地形不同,农业生产也有所不同。

三、课前准备

l·和课文插图配套的五种地形投影片。

2、地形录像带一盒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建德,是个环境幽美、风景秀丽的地方,是有名

的旅游胜地。你去过建德的哪些旅游景点?(生讲)

建德不仅环境幽美,勤劳善良的建德人民还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你知道建德有哪些特产和物产吗?(生讲)

2、揭题

那么,为什么我们建德环境如此幽美,物产又如此丰宫呢?这主要是和

1

建德市有利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密切联系的。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家乡的地理知识,即《家乡的地形》。

(二)、新课教学

1、地形的种类和特征

(1)、学生看地形录像感受陆地表面的高低不平,同时了解地形的五个种类。

(2)、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指名回答:我们生活的陆地表面的地形有哪几种?

(3)、分四人小组讨论各种地形的特征,完成《讨论表》

2、什么是地形

(1)简单地讲地形的概念。(地面的各种形状叫地形)

(2)、正确·完整地讲什么是地形?(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形状的总称。)

(3)、生读课文第6自然段。

3、判断家乡是什么地形

(l)、判断每一种投影是什么地形。

(2)、讨论家乡是什么地形。

提示:(要从一个大范围去看一个地方的地形,可以想象坐在飞机上往下看。)

a、家乡的样子怎么样?

2

b、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4、地形和农作物

(1)家乡的地形和农作物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通过观察书上各种地形的插图,使其感受到:地形不同,农业生产也有所不同。)

(三)、学生讨论后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教师简单总结,并进行思想教育

(五)、反馈作业

一、填空

l、我们生活的陆地表面的地形有、、、、和五种,家乡属于地形。

2、家乡的地形适合种等农作物。

3、高原,平原,这是它们的最大区别。(高低)

4、地形不同,农作物生长情况。

二、判断

l,高原的顶部是平原。( )

2、一座很高的山叫山地。( )

六、师生共向校正作业

七、板书

八、设计说明

3

本课学习的地形知识是建德地区地理状况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准备性知识。地形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因其与前源教材没什么联系,故要落实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特别是要突破让学生从“比海平面高出”的高度去理解这个难点,只让他们依靠各种地形的外表特征来概括“各种地形的特征”和了解“家乡是什么地形”这两个重点,以及突破“各种地形不同,农业生产也不同”这个难点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不变原则的调整,给以课堂教学恰当的结构,并采用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我的设想如下:

一、"果因"式导入新课

地形是表示陆地表面高低不平,形状各种各样的概念。如果要从学生这方面的感受导人是有很大的困难的。于是我通过复习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特产,在学生感受了建德环境幽美、物产丰富的基础上,通过提问:为什么建德环境能如此幽美而物产又如此丰富? (主要是建德有着有利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学生明确本课学的是地理知识,再进一步缩小到家乡的地形。这样的导课,我认为一开始就能使学生积极发言,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学生讨论和教师启迪结合,攻破难点

导人新课后,教师播放录像,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五种地形。那么建德是哪一种地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就要求迫切解决这一问题。此时,让学生来概括每种地形特征,学生积极性很高。

但要学生看着地形情境图(投影图)来概括特征,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光靠教师讲学生也难以接受。于是我就画出每一种地形和海平面比较的形状样子图,(简笔)以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各种地形。然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讨论表》来完成“概括地形特征”这个重要任务。

这样做学生不是在枯燥地听,而是在用眼晴看、用嘴讲、用手写、用脑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这样做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而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恰当的词这一训练,与语文词的辨析教学又是相互联系的。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再来正确地概括各种地形特征也就轻而易举了。

而又通过解决《讨论表》中的思考题: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种地形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判断家乡是什么地形打下

4

基础。-

在学生了解了各种地形特征、区别和联系,有了各种地形的表象后,我再要求学生判断投影上的地形,并讲出为什么?从而为判断一个地方是什么地形作好过渡。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判断的方法:即看一个地方陆地表面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地形。这时,只要诵过同桌简短的讨论,家乡是什么地形就水到渠成了。

三、条理式板书体现教学程序,便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便复述

四、加强判断反馈

如判断题:(1)高原的顶都是平原。

由于学生已经了解到高原的顶部和平原是相似的,即都具有平、宽广的特征,因而会误认为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从高度要求去分析,得出高原顶部虽平,但很高,与平原低平的特点不符;以及通过地形和农作物关系去分析判断,这样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首尾“倒”呼应,加强情感教育

果因关系导人新课,从地理到地形;因果关系结束课堂教学,从地形到地理,一倒一顺贯穿始末,体现了较强的情感教育因素。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自然状况的情感,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作下伏笔。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0a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