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2 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3 10: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 年 10 月 9 日 星期 四 班级 班 ) 烛之武退秦师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维目标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拟 2 课时 授课题目 明确目标 重点难点 烛之武退秦师 第 2 课时 自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大意,梳理文言字词。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此言是否夸大了言辞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走近《烛之武退秦师》去验证一下。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二、走近课文: 1、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4)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

(5)《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拔池,乃为最下之策。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这使得本文成为《左传》中的名篇。 2:明确学习文言文津梁之一:“因声求气”明确本模块学习的方法一——朗读古文的重要性。 因声:依靠响亮的诵读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换为有声的话语情境。 求:捕捉、探求。 气:含义之一,指作者发话的口气声气,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含义之二,情绪和感情态度思想、才气、气质等。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运用朗诵这一方法,走近作品中人物的心境去体会话语情境,由此去揣摩作品人物的情绪,解读他们的思想。 讨论:大敌当前,国家的危亡在即,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心情如何,怎样说动年已七十的烛武去为他只身犯险游说秦师?他的国家重臣佚狐心境又如何,推荐烛武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三朝不被重用,须发皆白的“弼马温”烛之武心境又如何,有没有文天祥那种国难当头,舍我其谁的境界? 明确:本文属于叙事性文章,可论据人物心情情节进展和感情表达需要来安排。 佚之狐:心情沉重,胸有成竹 郑伯:自责,诚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烛之武:应该是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慨叹,基调充满伤感情绪,从不被重用是有满腹牢骚的。 晋文公:(最后一段)冷静明智、无奈 3、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走进人物心理,诵读课文,能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 三、课文赏读 1、课文共有四个段落,请用分别用四个字归纳段意 第一自然段 秦晋围郑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晋之好”,关系远胜于美英;出兵的理由很充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占尽天时、地利,郑国“危矣”,然分军驻守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唯一可图之处在于人和也。言短意长,可见《左传》之特色。 第二自然段 临危受命 (面对国难,郑国君臣有没有占到“人和”的一面呢?) 齐读:( 注意人物的心境)“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请学生翻译: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明确:郑国的君臣是一心抗敌的。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其言,但遭到了烛之武的推辞。烛之推辞,大有学问也。其一是“平时不烧香,临死抱佛脚”,用得着才来求,人情之冷暖,烛之武不太快活;其二“无事不登三宝殿”,烛之武知道郑伯之用意,亦明白“挽狂澜于既倒”是何等不易,自己就一点不怕么?就一定有成算的把握么?所以先推辞一下,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不要夸海口,最终落人笑柄。退一步讲,即使有把握,也要卖个关子的,否则人家认为这是轻而易取的事情,不会对你心存感激的。郑伯也很机警,向烛老夫子赔罪,更以强烈的国家意识感化之,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但这种答应跟荆轲答应燕太子丹去刺杀秦王是一样的悲壮的,你想想啊,一个大约七十岁的“老”头子,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节骨眼儿上去游说,生死完全是置之度外的。再

则,烛之武有天大的不满他也改变不了自己是郑国人的事实,他是爱国的,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这种的爱国感情如同闻一多在《发现》中所表达出来的复杂的爱国之情一样,是非常感人的,“我虽然恨你,但我爱你的心永远不会变”,这是一种高尚的,历经烈火金刚打磨而格外鲜亮的爱国之情。这种情感深刻而圣洁。微言大意,可见《左传》之意韵。 第三自然段 说退秦师 此段包含着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1、烛之武一言使秦穆公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招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公之心,讵能若是乎?——宋 吕祖谦 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画画层次看,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学生讨论: 越晋难治 亡郑利晋 存郑利秦 晋人无信 晋人无厌 2、烛之武的劝说为什么能成功,它的言辞高妙在哪?学生讨论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先诚恳道出郑国必亡是明摆着的事,不去怨恨或狡辩,语气谦卑以示弱博得秦穆公好感;审时度势抓住秦穆公心理,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直陈弊端击中也想称霸的秦穆公的心,也拆穿了秦晋联盟的虚伪性。接着以存郑之利(述利)诱之,使秦穆公掂量好处,再揭短,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和背信弃义,以此戳到秦穆公的痛处。使秦穆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次出兵的意义,动摇了与晋联盟的信心。其成功之处是处处站在秦国立场为秦国考虑,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讨论应用怎样的语气表达?学生试读。 诵读指导: ①例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 ②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

之武另换角度,从利益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是挑拨起秦晋之间的夙怨。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品读,齐读三段) 4. 我个人觉得三节开头:“夜,缒而出,见秦伯曰”,这三处简写实包含了诸多智慧。此时战争一触即发,此“夜”肯定是当夜,明天一早说不定秦晋就发动进攻了,所以是连夜即动。“缒而出”,对方只见一人下来,城门未开,没有大股部队冲出来,所以心理上不会那么紧张。“见秦伯曰”,为什么不是见“晋侯”,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定!“烛之武退秦师”,退掉秦师,晋师随之而退,这都是烛之武意料之中的事了!如果这一步走错了,下面言辞再精彩也无济于事。这一步走对了,下面的一步才谈得上,这是战术思维了。书上所录的只是烛之武的发言提纲,并非全部。如烛之武讲话的语气,讲话的时机,如何察颜观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敷衍成一篇历史小说,但我想肯定是不紧不慢,不瘟不火,不卑不亢的。一句话,是充满了一种“贵族”气息的。他之所以能成功,全在于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析了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秦伯说”及以下,留三个大夫护郑,这是反衬烛的演说效果的。 第四自然段 迫晋撤兵 晋文公毕竟是一代霸主啊,面对秦国的倒戈,他隐忍不发,采用了撤军的措施,他为什么不继续攻打郑国或追击秦军责问他们的背盟呢?如果你是晋文公,你会怎样办?学生讨论。 明确:晋大夫狐偃请求袭击秦军,而晋文公没有答应。他冷静而清醒的分析了形式, 一是曾受过秦之恩惠,翻脸不“义”,晋文公不愿意背负这个坏名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04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