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09 22: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作者:刘永琼

来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20期

[摘要]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自主探究成了数学课堂的亮丽风景,然而,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着一些缺陷。探究学习的内容不宜多,情境不宜俏,空间不宜小,路径不宜曲,结论不宜严。这样,探究性学习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数学课堂才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探究“度”的把握 精选探究 探究内容、情境、空间、结论、路径 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探究成了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通过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学会学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公开教学中,许多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看不中用,以至于出现了探究活动中存在形式多,实质少等一些问题。有一些探究活动缺少实效,流于形式,对探究“度”的把握不到位。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联系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谈谈对探究“度”的把握。

一、探究内容的“度”,----不宜多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它富有一定时代性、生活性和变化性。也就是说探究的内容来源是广泛的、灵活的、开放的,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又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都是可以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受上述原因影响,我们有的教师片面的认为“探究的内容越多越好,凡事都喜欢让学生进行探究”,正因为如此,导致探究的内容太多,再加上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要探究到位,势必会造成探究时学生非常费时,以至于造成一些探究课上不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是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完成任务,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其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因此,探究的内容不宜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内容。可以这么说,精选探究的内容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成功的有效保证。 二、探究情境的“度”,----不宜俏

探究性学习伴随着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探究性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教师会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做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这样做就导致了部分教师盲目地追求探究情境的花俏、时髦,造成非数学因素太多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zy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