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21 10:34: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所说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科技进步、时代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准。本次实验的根本目标就是倡导“创新与实践”,重在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创新就要被动挨打,就只能任人宰割,就没有我们生存的权利。那么,我们的教育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大批地、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呢?这就要依靠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整合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二、研究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与自己需要的、高水平的人士相沟通,以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目标。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

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怎样才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的课,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因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综合性很强,应怎样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再用信息技术辅助,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较多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方法

1.实验法: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有关现象、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处理有关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做好实验前、中、后期的检测工作或阶段性工作,并做好记录,某些案例还要录像。

2.观察法:其核心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积累原始资料,并加以理性分析与研究。

3.比较研究法:对比较对象进行观察,调查、归因分析。

4.行为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与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其要旨是反思。

5.理论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程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6.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有关资料,如事例、数据、图表、照片等。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学科出现崭新的面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合,关键要找准切入点。首先,教师的思想要与语文新课标相整合,应该根据全新的教学理念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其次,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相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管理相整合,形成一个综合的资源平台。

四、研究对象

在整合模式研究中,课堂教学结构涉及的各个行为主体都是研究对象。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过程等,其中主要是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什么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五、研究步骤

1. 准备阶段。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主。在启动课题前后,我校在语文学科尝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展了多次教学研讨课。尝试利用电脑超文本、多媒体的优势来增大教学容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实施发展阶段。以典型课例着手,在99级(1)班开展试验,初步构建基于单机的“情景——探究”模式和多媒体综合教室环境下有网络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

3. 深入研究阶段。这一时期我校课题组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上,特别注重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专题归纳探究的学习;学会面对资源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索性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知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学习。

4. 完善总结阶段。2005年2月起,课题组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开始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并在成熟时逐步推广。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研究的结果分析

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学生学习心理浓厚,自尊自信增强了,学习动机得到启动,激发;学生在

和谐的氛围中生动、主动地学习,在活动中知识与能力和谐地发展着,课堂学习的表现,独立实践活动的开发,小课题探究的专项作业和报告、自编的创新小报、心语童真日记都佐证着学生潜能的开发,智慧的发展。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各40名学生进行了语文阅读、写作思维能力的量表测定,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见表1:

表1:后期测定差异测验

班 级 99级(1)班 99级(2)班 人数 40 40 平均分 82 68 创新比例 78% 46% 在后期测定中,我们对语文阅读、写作思维量表两道题的作答结果也作了对比统计。

A题发散思维题(《假如我会克隆??》)

B题综合论证题(《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班级 99级(1)班 99级(2)班 A题(不同的奇思妙想) B题(不同的写作角度) 25种 13种 5 3 从上述分析中,可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创新能力上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测定中,A题的25种奇思妙想,B题的5种不同的写作角度都令老师十分吃惊,说实在话,语文老师们自己也不能想到那么广阔。

七、研究的成效分析:

我校经过近三年的试验后,试验班与对比班在语文课堂和考试中的比较数据: 99对语文课堂思课堂发写作优清楚表平均阅考试合的兴趣 想情况 言情况 秀率 级34% 一般 较差 (1)班 达 读速度 格率 字/分 16% 39% 12087% 99级78% 很好

八、引发的思考

良好 31% 72% 17094% 字/分 (2)班 在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现择其要点言之: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的支柱。

近一二十年来的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无疑是地区最广泛、形式最多样的,其中也不乏影响颇大、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成果,然而,前几年,最为人诟病,受到“炮击”最猛烈的也恰恰是语文教学。原因在于,以往的教学改革往往注重的是教法的改革,而“教无定法”决定了由一名或一群具有特定个性的教师针对一群特定个性的学生实行的教法未必适合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生,这种教法的推广应是违反教育的强烈的个别化原则的,亦与个性愈加丰富、张扬的时代精神不符。

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2.信息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停留在单独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上,而应有机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去。在未来社会中,获取、选择、加工信息也将成为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3.尚待解决的问题。

整合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直

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项目之一》 王凤明 《创新教育》 阎立钦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郭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z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