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更新时间:2024-05-30 1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4分) 1.在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只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是不同的,该变化是( ) A.钢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牛奶变酸

D.灯泡发光

2.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放出大量的热

D.硫粉逐渐减少

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汽车尾气中含氮的氧化物,它是城市的污染物之一.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使缸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有:氮气+氧气

二氧化氮.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气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用水冲洗滴瓶上的滴管

6.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天然气 煤气 液化石油气 B.石墨 熟石灰 赤铁矿 C.水银 矿泉水 生理盐水 D.花生油 酱油 石油

7.现代人正关注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污染物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8.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仰视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亳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B.小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B.C.D.

倾倒液体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燃酒精灯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10.下列图标是化学实验室部分药品标签上的是( )

A. B. C. D.

11.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12.很多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 ②产生噪声 ③产生粉尘 ④易引发火灾.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③④

13.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14.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x) D.可吸入颗粒物(TSP)

15.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6.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7.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水

B.高锰酸钾

C.液氧

D.氯酸钾

19.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 A.25

B.30

C.55

D.80

20.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S

B.SO2

C.H2S

D.H2SO4

2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22.研究表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还发现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 温度 反应程度 开始反应 剧烈反应 490℃ 545℃ 305℃ 350℃ 470℃ 490℃ 515℃ 540℃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铁 氧化铝 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 A.氧化铜

二、填空题(毎空1分,共26分)

23.现有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二氧化锰 ⑤石灰水 ⑥氯酸钾 ⑦过氧 化氢溶液 ⑧水银,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 .24.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6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1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工业上用 的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 变化.

25.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即液体用 mL,固体只要盖满 .

26.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27.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B.氧化铝

C.氧化铁

D.氧化镁

(1)A~E共有 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 2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 ;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为了防止溶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 ; (3)加热暗紫色晶体制取氧气 .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29.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 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 , .(答对两条即可) (2)苯的化学性质有 , .(答对两条即可)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三、简答题(6分)

30.写出分子的基本性质三条. , , .

3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没有二氧化锰了,有同学说可以用高锰酸钾代替同样能加快反应速率.为什么?高锰酸钾是不是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为什么? .

四、实验题(14分,毎空1分)

3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装置B是实验室用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A,请回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收集氧气的方法有 法或 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用排水法 收集,当 时开始收集,收集满后,然后 放在实验台.实验结束时,应先 ,然后 .

五、拓展探究

33.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Al2O3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得出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1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交流讨论】如果Ai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1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五、计算题(6分)

34.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 (1)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3)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g.

产生大量的气泡 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很慢

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4分) 1.在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只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是不同的,该变化是( ) A.钢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牛奶变酸

D.灯泡发光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放出大量的热

D.硫粉逐渐减少

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此题涉及了物质变化时是否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发生的一些现象,判断所发生的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因为有些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态氧).而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解答】解:

在所有的选项中,A、C、D三项涉及了物质的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但是这些均不能作为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B,硫在燃烧时生成SO2,刺激性气味是SO2造成的.足以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而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关键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汽车尾气中含氮的氧化物,它是城市的污染物之一.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使缸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有:氮气+氧气

二氧化氮.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解答】解:氮气+氧气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气

二氧化氮两个反应中,

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解答】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能产生雾,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用水冲洗滴瓶上的滴管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应用试管夹夹住试管进行加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滴管用完应直接放回试剂瓶.

【解答】解:A、应用试管夹夹住试管进行加热,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操作错误,故A不可选;

B、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操作错误,故B不可选;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正确,故C可选;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x) D.可吸入颗粒物(TSP)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的理解,要在学习有关空气污染物知识的基础上回忆,逐一辨析.

【解答】解: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 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A、二氧化硫,是空气主要污染物,要测量报告,故A错;

B、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无须报告,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带来温室效应,故B正确;

C、氮的氧化物,是空气主要污染物,要测量报告,故C错; 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主要污染物,要测量报告,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熟悉空气的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日报的知识.

15.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是因为油墨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油墨的气味.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 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来回答本题,只含有一种元素不一定是纯净物.

【解答】解:A、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错误;B、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B错误;

C、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C正确;

D、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析问题.

17.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原子结构中,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于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解:

A、选项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A为原子,所以A错. B、选项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所以B错. C、选项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所以C错.

D、选项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所以D表示阳离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原子和离子间的相互转化的规律,要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1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水

B.高锰酸钾

C.液氧

D.氯酸钾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 C、液氧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C错误;

D、氯酸钾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19.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 A.25

B.30

C.55

D.80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故锰原子的电子数为为25.

A、锰原子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正确. B、锰原子的电子数为30,故选项错误. C、锰原子的电子数为55,故选项错误. D、锰原子的电子数为80,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0.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S

B.SO2

C.H2S

D.H2SO4

【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以及单质的化合价为0的原则,分别计算化合物或单质中所含硫元素化合价即可解答. 【解答】解:A、S为单质,故化合价为0;

B、SO2,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硫的化合价为x,x+(﹣2)×2=0,解得x=+4; C、H2S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0,解得x=﹣2;

D、H2SO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硫元素化合价为x,则有(+1)×2+x+(﹣2)×4=0,解得x=+6;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2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有许多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也不是专作催化剂的,也可做反应物、生成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研究表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还发现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 温度 反应程度 开始反应 剧烈反应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铁 氧化铝 490℃ 545℃ 305℃ 350℃ 470℃ 490℃ 515℃ 540℃ 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 A.氧化铜

B.氧化铝

C.氧化铁

D.氧化镁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在该反应中,也可以说是使产生氧气时的温度降低.

【解答】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氧化铜作催化剂所用的温度较低,所需温度越低,越易 操作.故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A(氧化铜).故选A.

【点评】掌握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改变反应速率;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重复利用.

二、填空题(毎空1分,共26分)

23.现有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二氧化锰 ⑤石灰水 ⑥氯酸钾 ⑦过氧化氢溶液 ⑧水银,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②⑤⑦ ,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 ①③④⑥⑧ .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①液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②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态氮、液态氧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④二氧化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⑤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⑥氯酸钾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⑦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⑧水银中只含有汞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②⑤⑦;①③④⑥⑧.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24.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6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1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供给呼吸 .工业上用 分离液态空气 的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考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特征分析;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能支持燃烧,登山队员备有氧气瓶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工业上制取氧气常用分离液体空气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供给呼吸;分离液态空气;物理.

【点评】明确氧气的用途是解答本题关健,本题注重考察基础,题目较易.

25.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即液体用 1~2 mL,固体只要盖满 试管底部 .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药品取用原则要遵循节约的原则,所以取用时要尽量少用,但必须保证现象明显,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达到节约的目的.

【解答】解:使用药品时要遵循不污染、节约的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但如果太少也不行,实验效果不明显,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 故答案为:1~2;试管底部.

【点评】在做实验时要做到环保、节约、不污染、取用药品时要既能完成实验过程,效果明显,又要做到药品用量最少量.

26.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 放平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量筒使用时正确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正确读数的方法为: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则读数偏低,如果俯视则读数偏高. 故答案为:放平;凹液面的最低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量筒的使用方法,明确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27.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 4 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二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BD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AE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C ;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CE ;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B .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

(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3)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4)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5)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6)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共有4种质子数,共表示4种元素;由于B微粒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属于B原子,B原子的核外的电子层数是2,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由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BD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3)由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AE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为阴离子; (4)由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C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为阳离子; (5)由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ACE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6)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答案为:(1)4;二;得;(2)BD;(3)AE;(4)C;(5)ACE;(6)B. 【点评】本题注重基础,考查知识点较多,并且题目难度不很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多注重一些规律的记忆和积累.

2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四氧化三铁 .为了防止溶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铁+氧气

炸裂,应当在瓶内 留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

(3)加热暗紫色晶体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2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3 . 【考点】书写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2)根据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

(2)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铁,为了防止溶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留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1、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3. 故答案为:(1)红磷+氧气(2)铁+氧气(3)高锰酸钾1、2,3.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29.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 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 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 密度比水小 .(答对两条即可)

(2)苯的化学性质有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苯能在空气里燃烧 .(答对两条即可)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 .

五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铁,留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根据文字表达式的写法考虑.

【解答】解:(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也属于化学性质;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物是苯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故答案为:(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答对两条即可)

(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答对两条即可) (3)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 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要熟悉文字表达式的写法.

三、简答题(6分)

30. 写出分子的基本性质三条. 分子很小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分子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故填: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

3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没有二氧化锰了,有同学说可以用高锰酸钾代替同样能加快反应速率.为什么?高锰酸钾是不是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为什么? 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不是;因为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那么本身的化学性质改变,自身分解了,质量当然也就发生了改变.所以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 .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产物及催化剂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从催化剂的概念分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而我们知道高锰酸钾加热,可以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那么本身的化学性质改变,自身分解了,质量当然也就发生了改变.所以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这样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其中的二氧化锰改变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充当催化剂的是二氧化锰,而非高锰酸钾.

故答案为: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不是;因为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那么本身的化学性质改变,自身分解了,质量当然也就发生了改变.所以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理解,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并能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四、实验题(14分,毎空1分)

3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的发生装置是 A ;

(3)装置B是实验室用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水+氧气 ;

氯化钾+氧气 ,可选用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A,请回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收集氧气的方法有 向上排空气 法或 排水 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当 气泡连续、均

匀冒出 时开始收集,收集满后,然后 正 放在实验台.实验结束时,应先 把导管移出水面 ,然后 熄灭酒精灯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4)为了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利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意集满气体后的操作顺序,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解答】解:(1)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 故填:试管;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应需要加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故填: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A.

氯化钾+氧气,因为反

(3)装置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水+氧气.

故填: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满后,正放在实验台; 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故填: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向上排空气;排水;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正;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五、拓展探究

33.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Al2O3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得出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1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干燥 ,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交流讨论】如果Ai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1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要探究一种物质能否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一般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一是探究加入该物质能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是探究反应前后该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三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实验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木条不复燃 产生大量的气泡 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很慢 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解答】解:通过实验一探究Al2O3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1的步骤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可见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很慢.然后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见,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能说Al2O3就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实验三:通过实验前后两次称量,可知实验三是探究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将实验二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可得到Al2O3,必须经过洗涤、烘干后才称量,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

故答案为:【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干燥.

【点评】此题探究Al2O3是不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中考有关催化剂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作用和探究某物质是不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 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要探究一种物质能否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必须同时具备上述特点.

五、计算题(6分)

34.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 (1)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 396 ;

(2)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84:11:4 ; (3)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168 g.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价的概念;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结论

(3)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维生素D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求出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即可.

×100%,求出

【解答】解:(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8+44+16=396; 故答案为:396;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8):44:16=84:11:4; 故答案为:84:11:4;

(3)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100%,可知

维生素D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98g×84.8%=168g; 故答案为:168.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的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金属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100%=84.8%,则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为:

(3)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维生素D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求出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即可.

×100%,求出

【解答】解:(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8+44+16=396; 故答案为:396;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8):44:16=84:11:4; 故答案为:84:11:4;

(3)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100%,可知

维生素D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98g×84.8%=168g; 故答案为:168.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的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金属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100%=84.8%,则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yz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