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教程——基础理论篇

更新时间:2024-06-07 10: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 页 2014/11/9

心理咨询师教程——基础理论篇

第一篇: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是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示正常成年人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入门学科。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由于心理过程、动机、心理特征三部分构成。 1、心理过程:

(1)认知:是指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器官;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的联想;记忆是感知觉的信息在脑中的停留与储存;思维是运用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进行推理和判断(医生看病);言语是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想象是对头脑中的感知与记忆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成新形象。

(2)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带有主观需要与态度去认识客观事物,评价客观事物与主观情绪的关系,从而产生喜爱、厌恶、愤怒、快乐、悲伤等主观体验。 情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过程。

(3)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按计划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认知、情感与意志都是不同的心理过程;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认知是情感与意志的基础,情感与意志对认知又有巨大的影响(人们通过意志可以控制消极情绪)。 2、动机:满足需要的某种行为活动。

动机产生的基础是需要,需要是为满足有机体生存的一种稳定要求。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3、心理特性:指一个人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个体心理特征包括能力与人格。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心理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愚笨与聪明)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特有的统合模式,是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的心理品质。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二)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现实正被知觉到的心理现象,意识是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区别。意识的特点包括:意识性、能动性、自己我意识、社会性。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学控制和调节的心理现象(梦境) (三)社会心理

人有社会属性,由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产生了社会心理或群体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一样存在着认识、情感、需要、利益价值和规范等心理特征及社会行为。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 2 页 2014/11/9

(一)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二)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经济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心理学的产生:

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德国)

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元素都是由感觉、意象、情感等元素构成的。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卡尔(美国)

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主要观点,“如何知觉所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反应方式”。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美国)

认为心理学的恰当定义是“研究行为的科学”,主张个体行为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

4、格塔式心理学:代表人物魏特墨(德国),格塔式是“完型”的意思 主张心理现象是个整体。

5、精神分析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奥地利)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与动机。本我、自我、超我。

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美国)

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的意志,有自我实现的愿望。 7、认知心理学: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强调人的行为受认知过程的制约,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

第二节:心理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 二、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模拟法

第二章:心理过程

第一节:认识过程

一、 感觉

(一)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花的颜色与香味) (二)感觉信息的加工:适宜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感觉 (三)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觉、冷觉、触觉、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1、 视觉:

第 3 页 2014/11/9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眼睛是感受器;感受野是指视网膜上的感光区域; 视觉的基本现象:

明度:眼睛对光线明暗程度的感觉

颜色:由可见光的波长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700mm的光看起来是红色;400mm是紫色 视觉对比: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 视觉适应:明适应与暗适应 视觉后像 2、 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耳朵是感受器; 音调与响度

听觉适应与听觉疲劳:如果声音较长时间持续,引起听觉感受器的显著降低,则为听觉疲劳 声音的掩蔽:闹钟

(四)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受阈限;

差别阈限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所需要的最小差别量;对这种差别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五)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月明星稀,无月之夜则繁星满天 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音乐会的灯光一般比较弱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一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过度发展进行补偿。如盲人的听觉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听到风声会感觉冷

二、 知觉

(一) 知觉的一般概念:

1、 概念: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

释过程。

2、 知觉的过程:觉察、分辨、确认。

3、 知觉的加工方式:自下而上(有信息时);自上而下(缺乏信息时,期望) (二)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与需要、愿望、兴趣和经验有关)

2、知觉的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接近、相似、连续) 3、知觉的理解性(看球赛)

4、知觉的恒常性(颜色、明度、形状、大小) (三)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方位

2、时间知觉:对日子的演进、季节的交替的知觉

3、运动知觉:人对物体位移及移动速度等特性的知觉

4、错觉:知觉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出现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现象(时间错觉、方位错觉、运动错觉等)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

1、意识的概念和作用:

意识的概念: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把自己与其他物体分开的知觉;对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

理和调控的作用

第 4 页 2014/11/9

意识的作用:通过限制注意来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将经验划分为客体与事件;利用记忆

对现在的输入信息进行判断。

2、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3、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梦、催眠 (二)注意

1、注意的概念: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整合

3、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有意后注意(工作程序) 4、注意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加工理论

四、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保持的时间,可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2、论据记忆的知识表征类型,分为陈述性记忆(事件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运动技巧) 3、依据记忆的意识性,可分为内隐记忆(不需要有意识的回忆)和外显记忆(需主动收集) (三)遗忘与记忆的保持

1、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撮有困难。 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遗忘原因:消退、干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压抑(动机或情绪)、脑损伤 2、有效复习,提高记忆效率

(1)及时复习:学习后的6小时、一天、三天、一周、一个月复习一次效果最好。 (2)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3)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4)复习形式多样化

(5)选择记忆与复习的最佳时间 (6)利用外部手段

五、思维

(一)思维的一般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过程的主要特征

1、间接性: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概括性:思维瓜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还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规律 (三)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幼儿手指数数)、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推理) 2、聚合式思维(各种信息集合起来)和发散式思维(多样性的思维) 3、常规思维(根据经验和固有的方案)和创造思维(运用经验重新提案) (四)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不同部分的属性结合起来考虑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抽出共同属性(高原);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之中(长方形) 4、系统化和具体化:鸟类——动物——生物

(五)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人类、动物) (六)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第 5 页 2014/11/9

归纳推理: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七)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概念: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2、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3、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随机搜索(找密码)

爬山法:采用一种方法逐步缩短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

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的目标分为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开始搜索寻找通向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地图) 4、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问题表征的方式:信息记载和表达的方式 定势: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情绪:情绪会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

功能固着:能否改变对事物固有功能的认识,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动机的强度: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六、想象与表象

(一)想象:

想象的概念:是人对头脑里已经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有意想象(有目的性)与无意想象(走神) 想象形成的方式:综合、夸张、典型化、拟人化 (二)表象

表象的概念: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脑中出现的事物形象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的作用:人类的许多知识是以表象的形式在脑中储存的;表象为概念形成提供感性基础;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小学生算数)

七、语言

(一) 语言的一般概念:

以语音为载体,以词语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建规则的符号系统 (二) 语言的种类:

外部语言:对话、独白、书面语言

内部语言: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三)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略) (四) 语言的产生

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有:音素、章节、语素、词、短语、句子 (五) 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准备期:0—1周岁 初步掌握语言期:1—1.5周岁

掌握语言的语法结构期:1.5—3周岁(语言发展最重要的阶段);4—5周岁 (六) 语言获得理论

1、 后天获得说:学习强化理论、社会学习论 2、 先天获得说:

3、 个体获得语言的的基本规律:正常发育的大脑、正常的语言环境、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受

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第 6 页 2014/11/9

第二节: 情绪

一、 情绪的概念

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和冲动性;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通过情绪表达出来;情感的深度决定了情绪的强度,情绪的发生过程往往深含了情感的因素。

二、 情绪的维度

(一) 情绪的两极性:增力与减力、激动与平静、强与弱、紧张与轻松 (二) 情绪的维度理论(略

三、 情绪的分类

(一) 情绪的基本分类: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是最基本的情绪;与刺激有关情绪;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与他人有关的情绪。 (二) 情绪状态

1、 心境:一种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 激情: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分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

段)。积极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沉着冷静、急中生智;消极的表现为惊慌无措、一筹莫展。 (三)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四、 情绪的功能:信号功能、动机功能、感染功能、调节功能

五、 表情: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姿态表情

六、情绪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又称情绪外周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跟植物神经系统有关。不是因为愁了才哭,而是因为哭了才愁。

(二)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认为情绪是由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系统共同激起的。 (三)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两个因素不可缺少:一是个体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

(四) 阿诺德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刺激—评估—情绪

七、情绪调节:希望以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

(一) 正负性的具体情绪

(二) 可以是抑制、削弱、掩盖的过程,也可以是维持和增强某种情绪的过程 (三) 被调整的是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情绪行为

(四) 情绪调节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可分为良好调节与不良调节 (五) 情绪调节是情绪被管理和调整的过程

第 7 页 2014/11/9

第三章 动机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含义与功能

动机的含义: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始动功能、指向性功能、强化(行动)功能、调整(人的行为)功能

二、需要

概念: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状态在人脑中的反应。需要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具有社会性,

这是人与动物园的根本区别。

需要的作用:是个体内部的动力;需要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认识过程;需要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很大;需要还可以推动意志的发展。

需要的种类: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三、 动机与需要、内驱力、诱因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内驱力是由于人的内部某种缺乏或不平衡而产生恢复不移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原因叫诱因(正诱因与负诱因)。人的行为是通过内驱力与诱因的形式被引发出来的。

四、 动机与行为效率

(一) 效价和期望

目标价值的大小为效价。个体行动动力的大小是效价与期望的乘积:行为动机=效价×期望 (二)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行为动机产生的过程中,个体对自我能力是否胜任该任务的评价。 (三) 归因作用:对行为结果原因的推论叫归因。可分为内归因与外归因;稳定归因与不稳定

归因;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四) 强化作用:正强化与负强化

五、 动机的分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第二节:动机理论

一、经典动机理论

(一) 驱力论:只有在需要未得到满足时,机体才会产生满足需要的适当行为(老鼠的实验) (二) 认知一致性理论

1、 平衡理论:人类有一种需求个体、环境、事件之间的认知平衡的倾向 2、 认知失调理论: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推敲的压力

二、现代动机理论(略)

第 8 页 2014/11/9

第三节:意志过程中的动机冲突

一、 意志的概念

是人自学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自学地确定目标 与战胜困难相联系

三、 意志行动的过程

采取决定的阶段 执行决定的阶段

四、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前有狼,后有虎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第四章:心理特性

第一节:能力

一、概述

(一)能力的概念: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活动的心理条件,包括顺利掌握知识的技能的心理条件。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

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叫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为天才。 (四)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记忆力与绘画能力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特点体现在:灵活性、独特性、流畅性 3、其他能力:

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储存信息的能力

元认知能力:个人对自己的记忆、理解和其他认知活动的评价和监控能力。 操作能力: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社交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4、 优势与非优势的能力:

在能力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叫优势能力;在能力系统中牌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的能力,叫非优势能力。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二因素说(英国斯皮尔曼):

普通能力与普遍因素(G因素);特殊能力与特殊因素(S因素)

第 9 页 2014/11/9

(二)群因素说(美国瑟斯顿):

任何智力活动都是由许多彼此互不相关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七种因素包括:数字 计算能力、词的理解能力、语言的流畅性、空间知觉、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能力发展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先快后慢,18岁左右达到成熟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智商:100±16 68.2%;100±32 95.4%;高于132或低于68只占极少数。 能力类型差异:人在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类型方面存在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差异:

(三) 影响能力形成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和教育因素、实践活动、个性品质

第一节: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包括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一)人格的一般性和独特性 (二)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三)人格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四)人格的整体性

三、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

1、气质的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内、外向) 2、气质的学说:

体液说:血液—多血质、黏液—黏液质、黑胆汁—抑郁质、黄胆汁—胆汁质 体型说:强壮型、高瘦型、矮矬胖型

血型说:A型温和;B型敏感;AB型混合;O型志向好强 激素说:指导气质归为内分泌腺的活动。

3、气质的生理基础:与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活动有关 (1)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两个:兴奋与抑制;而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兴奋型(强而不平衡型)、活泼型(强而平衡、灵活型)、安静型(强而平衡、不灵活型)、抑制型(弱型)

4、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5、 气质的意义:无好坏之分 6、 气质在实践中的作用:

气质影响性格和智力;气质影响心理健康(A型性格);根据气质特点因才施教。 (二)性格

1、性格的结构:(三季度与意志特征占主导地位)

第 10 页 2014/11/9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特点与认知风格的差异

(3)性格的意志特征:是否有明确的行为目标;能否自学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否长期坚持工作

如何;对待紧急事迹或困难境遇。

(4)性格的情绪特征:人在情绪情感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等方面的差异 2、性格的类型:

(1)依据心理机能: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2)依据心理活动倾向性:内倾型和外倾型

(3)依据社会生活方式:理论型、经济型、权利型、社会型、审美型和宗教型 (4)依据个体独立性: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

四、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家庭结构、父母的样板、孩子的出生顺序及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校教育:知识、教师的态度、校风

3、文化、社会因素:时代、民族、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 (三)主观心理因素: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第二篇: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本部分的结构体系以人格理论为架构,包括 一些流派的人格理论。

第四章: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结构

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两部人格结构观;后期,他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 人格结构说。

(一) 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他认为意识由三部分组成,即: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这三部分构成了人格的两大系统:无意识别系统与前意识系统(包括意识)。

意识在人格表层,由人能意识到的、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前意识位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人的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前意识作为人格的中间部分,其作用是检查,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与本能冲动进入人的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与无意识完全隔离。

无意识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本能,特别是性的本能欲望。

无意识与前意识和意识系统有很大的区别:A、无矛盾性(无意识中各种本能冲动的欲望挤在一起互不干扰);B、无时间性(无意识状中的各种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C、无意识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份;D、非现实性,无意识

第 11 页 2014/11/9

几乎与外部没有任何联系;E、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大于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且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如催眠、梦、日常口误、灵感与直觉、依据无意识假设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等都在间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 (二) 本我、自我、超我

晚期,弗洛伊德对原来的两部人格结构说作了较大修改,认为人格是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动态能量系统,简称三部人格说。

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唯一动机就是力求发泄本能冲动。他把本我中的精神能量称为力比多。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本质上依附于本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现实条件许多时,就及时满足本我的要求;不许可时,就暂延缓甚至否定本我的欲求的满足,以求得现实的协调,避免与现实冲突而带来痛苦的后果。

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超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

超我总是与本我直接对立,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如果自我能力不够强大,就难以协调各种力量,使之保持平衡。 (三)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内部的矛盾冲突会使人产生心理焦虑,冲突过于激烈时,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障碍。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现实的焦虑(觉察到环境中存在的危险)、神经质焦虑(害怕本我冲动而受到惩罚)、道德焦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羞耻感和负罪感)。

为了保护人格的完整、统一,自我发展了许多保护性机制,即自我防御机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A、无意识的;B、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几种防御机制如下: 1、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2、否认:个人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焦虑的事实存在。

3、投射:将自己内心深处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使人不快的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的行为。 4、反向形成: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 5、合理化:酸葡萄

6、替代和升华:以间接的方式发泄出能量。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强调婴幼儿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6岁人格基本形成,以后不会有大的变化。

他认为人格发展以性心理为基础,认为性冲动或力比多是人类一切高尚精神文化的基础,还认为婴儿也有性欲,恋母嫉父或恋父嫉母。

他认为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人格发展是否顺利地从低级进入到较高级的阶段,首要条件是顺利地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否则你阶段的特征就会保持下来,就会发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停滞或延缓,这种现象叫固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固着使某些早期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就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之为退行。

1、口唇期(0—1岁):力比多发泄的主要性欲区是口腔,自我的形成是口唇期最重要的成就。

此阶段发展的固着会形成口唇型特征:只对自己感兴趣,采取乞求或攻击性方式索取。生活中追求安全感,扮演被动和依赖的角色,退缩、嫉妒、猜忌、苛求,遇到挫折易怒、易悲观和仇视人。吮手指、吸烟、酗酒、贪吃的接吻都与口唇期的固着有关。 2、肛门期(1—3岁):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力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

此时期儿童的主要冲突是粪便的累积与排泄,是獐第一次与外界规范较量。父母试图训练便溺行为,儿童却希望自由地进行排泄活动。排便训练的好坏会对儿童人格发展有重大影响。

第 12 页 2014/11/9

父母过分严厉或放纵,会导致肛门型人格的出现:肛门便秘型与肛门排泄型。

便秘型的特征:过分讲究秩序和整洁;过分吝啬或节约;固执和强迫性。时间观念强,不愿浪费金钱。排泄型特征会有肮脏、放肆和浪费的习惯。此时期,自我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3、 性器期(3—5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性欲区转到了生殖器,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力比多的满足。行为 开始有了性别之分。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目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

男孩心中的恋母嫉父的情节纠葛,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男孩第一个恋爱对象是自己的母亲,想独占母亲,认为父亲存在是干扰,内心产生对父亲嫉恨、仇视的潜意识倾向,并产生“阉割恐惧”,这种恐惧迫使男孩抑制恋母倾向及对父亲的憎恨并认同于父亲。认同促使男孩习得男性行为,形成男子性格。

爱莉克拉情绪的产生,是由于女孩认为母亲有目的地夺取了她跟男孩原本一样的器官,故对母亲嫉恨面对父亲感情成倍增长,但对父亲的好感又伴随着嫉妒。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女孩需要认同母亲,并通过认同作用获得女性性格与女性行为。

假如性器期没有解决好这两种情结,就会导致性器型特征出现:行为轻率、果断和自信,主要体现对“阉割”焦虑的反抗。

在解决恋父或恋母情结过程中,儿童向同性的父母学习,不仅使儿童获得性别的行为风格,还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了第二个自我——超我。 4、 潜伏期(5—12岁):

当儿童解决了恋父或恋母情结后,力比多就处于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探索自然、知

识学习、文体活动、同伴交往)所取代,人格中的自我与超我部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5、生殖期(12—20岁)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器官成熟,儿童的心理从“自恋”转变为“异性恋”。“异性恋”倾向一经形成,会持续人的一生。弗洛伊德认为极少有人达到生殖期人格的发展阶段,因为人很难顺利地、彻底地解决早期发展阶段中所存在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生殖型人格特征:不仅在性方面,而且在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不得达到了完善的境界。能消除本能力量的破坏作用,使之富于建设性。

三、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1、贡献:

建立了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临床方法,对于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2、局限:

过分强调无意识的非理性作用,过分夸大了本能,忽视了对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

(一)荣格人格结构理论:由三个层面组成 1、意识(自我):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被个体感知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中心。意识是人格的最上面一层。 2、个体无意识:

由各种情结构成。情结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被压抑的经验,以及梦和幻想等。情结是人格结构的第二层,作用比意识大是一种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群。由于它们经常出现在脑际,令人思绪万千,不知所措,以致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异性的淡漠)

第 13 页 2014/11/9

3、集体无意识与原型:

集体无意识是先天固有的“直觉”反应形式,具有类似于本能的反应性质。它在所有人身上是相同的,因此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经验的储蓄所,又是这一经验的先天条件;既是驱力与本能之源,也是创造性冲动和集体原始意象结合起来的人类思想感情的基本形式之源;

原型是指尚未得到加工的心理内容,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容,在人的一生中从不会意识到,跟本能差不多。通过遗传,每个人可以从祖先那里继承原型。

A、人格面具:使人们倾向于把自己塑成社会成期待的样子,以一种被认可的方式为人行事。过分认同自己的人格面具以人格面具自居的情况叫人格膨胀。

B、阴影(阴暗自我):指人的心灵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沉的邪恶倾向。

C、阿尼玛与阿尼姆斯:阿尼玛是指男性身上的女性特质,当阿尼玛高度集中时,就能让男性变得女性化;阿尼姆斯是指女性身上的男性化。

D、自性:如同一个内心的向导,可以影响、调节和制约一人个的人格,使之更成熟、豁达。 (二)荣格人格动力理论

1、人格是一个相对闭合的系统(相对稳定)

2、力比多:人格需要的能量称为心理能,荣格也称之为力比多。 3、等值原理与熵增加原理:

等值原理是指:如果某一特定心理要素原来所固有的心理能量减退或消逝,那么与此相等的心理能量就会在另一心理要素中出现。相当于能量守恒定律。

熵增加原理是指心理能的分布与流量是有方向的,这种方向为了保持心灵所有结构之间的平衡。

如果外部世界的能量总是不断加入到人的精神中,就会不断打破平衡,就会产生紧张、冲突、压抑等不平衡的精神状态,导致人格崩溃。 4、前行和退行:前行指人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满足环境的需要;退行是指通过剥夺对立机能 的能量,使对立机能值不断降低,最终用新的机能取代对立机能。

5、能量输导系统:心理能与物理能一样,是可以输导、改变和转移的。 (三)荣格心理类型学

1、态度类型(外倾型与内倾型)

外倾型的情感和态度的发展有赖于环境对他的影响与指导,倾向于与外部交流;内倾型往往关注内心世界,善于内省,但不够自信。 2、功能类型(感觉与直觉) 3、态度类型和功能类型的组合:

思维外倾型、思维内倾型、情感外倾型、情感内倾型、感觉外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个倾型、直觉内倾型

(四)人格心理理论简评

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强调了人格的整体性,提出人格类型的研究。局限是忽略社会客观条件对人的意识的影响。

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是由阿德勒(奥地利)创立的,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人。

(一)人格动力学理论 1、性器官缺陷与补偿

阿德勒认为个体生来弱小,易受各种疾病的伤害,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使人的身心机能的正常运转及发展造成问题。个体会采取补偿的方式:一是集中精力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二是发展其他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过度补偿还有可能成为特别优秀的人。 2、自卑感

自卑感具有普遍性,并有可能成为推动我们所有人心灵活动的动力,即人格动力。

第 14 页 2014/11/9

3、追求卓越

是指一个人要克服自卑,赶上别人甚至超越的努力倾向。同时也是对自卑感的一种补偿。 (二)社会兴趣

指一种与他人合作以达到个人和社会目标的固有潜能,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有社会克服自卑感兴趣的人是心理成熟的人 (三)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 1、生活风格及其类型

阿德勒把人个追求卓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能体现个体的人格特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2、生活风格的形成

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经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为以后处理各种经验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产生错误生活风格的原因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一是器官缺陷会引起儿童的的生理自卑,导致不健康的自卑情节;二是溺爱或娇纵,一个成为家庭中心的孩子,长大后易成为缺乏社会兴趣、自私自利的人;三是受忽视和遗弃,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变得对社会与他人极端冷漠、仇视,不相信任何人。 3、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

A、出生顺序;B、早期记忆;C、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4、人格发展与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认为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生动性和选择性,可以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 (四)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简评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开创了心理学社会科学方向先河;其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影响了多种心理学理论;他强调人格的创造性;发展了整体研究方法论的原则;重视心理学知识在儿童早期教育的应用。局限是其理论仍有本能论的影子,对于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少有触及。

三、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一)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从1923年开始,弗洛伊德的理论从内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开始把自我看作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初具轮廓。

安娜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并予以发展,她最大的贡献是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表明这些是自我这一人格结构的一种主要功能,防御机制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得是自我活动的体现。十五种防御机制分别是:压抑、否认、反向形成、升华、禁欲作用、投射作用、利他主义、移置作用、自我约束作用、反转、内向投射、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作用、抵消作用、退行作用。

(二)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对自我心里学的主要贡献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考察自我的发展,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渐成说。 1、自我及其同一性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个体发展到青年期,自我意识增强,会产生“同一性混乱”。 2、人格的终身发展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希望的品质

父母对儿童养育方式的一贯性、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对于儿童形成基本信任感十分重要。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意志的品质

儿童开始有自己的意志,能够提出做或不做什么的选择与决定。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对任意的和赤有适当的限制与控制,另一方面要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如果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产生害羞心理。当儿童学会适应社会规则又不

第 15 页 2014/11/9

至于过分丧失自主性时,对害羞和怀疑的危机就解决了,并获得一种新的品质——意志。 (3)主动对内疚(3—6岁) 目的品质

儿童主动性增强,能够预想未来、设置目标、提出计划,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父母肯定与鼓励儿童的主动行为或想象,儿童就易于解决这个阶段的危机。相反,父母如果嘲笑和限制儿童的想象与主动行为,儿童就会内疚,并在别人限定的范围内行事。当儿童的主动性超过内疚感时,就获得了新的品质,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有目的的儿童富于想象力和主动性,敢于追求,不怕失败。

(4)勤奋对自卑(6—12岁) 能力的品质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动活动。儿童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与勤奋感,可以使儿童在今后的独立生活中有信心承担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就感。如果不能发展这种勤奋感,他们会对自己能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从而感到自卑与无能。这阶段的危机得到顺利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品质。勤奋不能过分,否则易成为工作狂。 (5)同一性角色混乱(12—20岁) 忠诚

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健康人格十分重要,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这个时期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不能确定自己是谁,能干什么。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以进行顺利解决,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同一性,获得忠诚的品质。 (6)亲密对孤独(18—25岁) 爱心

这个阶段属于成年早期,只有具有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勇于与异性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没有确定同一性的的人易退缩,针对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势必产生孤独感。这个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产生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25—65) 关心

这个阶段属于成年中期。形成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且建立了亲密的爱情关系后,人们的兴趣就扩大到两人之外,关心后代并繁殖与养育。一个人只要关心孩子指导他们更好地成长,就能获得繁殖感。没有获得繁殖感的人,人格贫乏停滞,只考虑自己,不关心别人。这阶段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形成了关心的品质。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怎么的品质。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智慧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晚期或老年期。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能感到人生的幸福、充实与完善,不畏惧死亡,回忆一生感到活得有价值。与之相反的人,会感觉到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尚未达到。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形成了智慧的品质;如果以消极的方式应付,就会产生绝望与无意义感。老年人对待残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信任感的形成。与第一阶段想连接,构成了一个生命的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四、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形成于上个世纪30年代,该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和泛性论,强调了精神疾病

病因的社会因素,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张把人看成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

(一)霍妮的神经症社会文化决定理论 1、神经症的文化观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霍妮认为所有神经症共同的基本因素是“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焦虑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分成两类:一是显在焦虑(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二是基本焦虑(对潜在危险的反应)。

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失调引发的,这种失调往往存在于神经症病人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同时陷入基本焦虑中。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父母如果经常这样,会使儿童产生敌意,称为“基本敌意”。基本焦虑使儿童把对父母的基本敌意泛化成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一切事物及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

第 16 页 2014/11/9

为了减轻基本焦虑,会使人形成一些防御策略,霍妮称之为神经症需要。神经症患者往往执迷于其中一种需要,并采用脱离实际的方法,难以满足后会更为焦虑,恶性循环,成为刻板性与强迫性的神经需要。

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标准:文化标准(某个文化背景被看作是正常的,另一文化背景也许是不正常的)和心理标准(神经症共有的心理因素是焦虑和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

三种神经症的类型与十种神经症需要:

A、趋向他人(依从型):对友爱与赞许、生活伴侣、狭窄空间有神经症需求,甘居从属地位,信奉“如果我顺从,别人就不会伤害我”

B、反对他人(敌对型):对权力、利用他人、社会认可、自我赞许、成就有神经症需求,将生活视为一种搏斗,信奉“如果我有力量,就没有人能伤害我”

C、逃避他人(退缩型):对自足和自立、完美主义有神经症需求,与人保持距离,凡事力求完美,以免他人指责。信奉“只要我退避三舍,就没什么人能伤害我” 2、关于神经症的自我理论

霍妮把自我分为三种状态: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神经症的理想自我往往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产生冲突。当一个人被理想自我控制时,就会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对自己和他人提出许多无理要求,形成“应该专制”。因此,心理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搭建一种合理的符合现实的关系。 (二)弗洛姆(1900—1980)的社会性格论 1、气质、性格与人格

弗洛姆认为,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是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格。性格是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的。一些性格特征具有共同的倾向性,称之为“性格取向”

2、性格取向

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有生产性,将人的性格分成非生产性取向和生产性取向。 A、非生产性取向(不健康的和病态性格)

接受取向:没有提供爱的能力。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完全依赖于别人(受虐狂型人格) 剥削取向:通过暴力或狡诈来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施虐狂型人格)

囤积取向:通过贮藏而获得安全感,李俭、吝啬,认为“资产和财富就是安全”(破坏型人格) 市场取向:在各方面随雇主的需要而变化其性格特征,使自己具备适合被雇佣的性格,否则就要被社会淘汰。很难获得安全感(机械自动适应型人格) B、生产取向(健康的性格)

生产取向的人关心的是人的潜能的实现,生产性的工作不是为了活下去、强权所迫或克服空虚,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成为创造者。 3、个性化与孤独感

孤独感是人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源于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发展就是个性化的过程,是个性化程度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化大大加强,有了更大的自由和选择性,更有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实现潜能,但同时也导致人际之间的疏远,个人要为自己的自由和选择担负更大的责任,因此普遍产生孤独与不安。

个体社会化的程度与孤独程度、自由程度成正比。为了克服孤独感,人们会采取措施:一是逃避自由,二是崇尚积极自由。自发性是达到积极自由和实现自己潜力的关键。 4、 社会性格

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为两部分:一是个体性格,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心理差异;二是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

社会性格的基本特征:A、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如纳粹德国),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野心;B、社会性格是一个群体在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C、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驱力。

第 17 页 2014/11/9

第六章: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于上个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是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

第一节:早期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认为反射是有机体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分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前者指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后者指有机体在非条件反向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是通过在有机体的大脑皮层上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形成的。

巴甫洛夫指出:一切声、光、电等作为非条件的刺激信号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由言语信号作为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二信号系统,这种条件反射是人所独有的。

二、桑代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

桑代克是美国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行为受奖励后能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是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人和动物都应该遵循同样的学习律。(猫开门的实验) 三、华生的行为主义人格观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格是一切行为的总和,是各种行为习惯的产物。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占优势的习惯系统或行为模式,从而确定其主要的人格特征,并对其人格进行分类。

华生主张从以下几方面观察和收集人的行为资料:A、受教育情况;B、学习或工作成绩;C、应用心理学的各种测验;D、休闲娱乐时的情况;E、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华生还认为人格对于个体适应环境可以有两方面的作用:积极的促进和消极的阻碍作用。前者是“资产”,后者是“负债”,人格是指一个人行为反应中的全部“资产”与“负债”的总和。

华生认为童年是各种习惯系统的形成时期,是人格变化最重要的时期。他认为要完全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唯一方法就是使其环境完全改变,使得他不得不养成新的行为习惯以便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第二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人类行为的学习

斯金纳通过对小白鼠的测试得出“反应概率”为基础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行为是由反射构成的。说明由于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点。

二、强化与强化的原理

强化是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强化决定了人机体行为方式的形成。如果一个刺激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这个刺激就是强化物;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强化。

1、操作条件反射的原则:A、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呈现,都会具有重复出现的倾向;B、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概率的任何刺激物。

2、强化物的来源:一级强化物是那些不需要学习也起强化作用的刺激(食物、水);二级强化物是指那些原本不具有强化作用,因经常与一级强化物联系在一起而具有了强化作用的刺激物(特权、财富、名声、地位)。

第 18 页 2014/11/9

3、强化的类型:下强化与负强化。

4、强化的程序:A、比例强化(赌徒);B、时间间隔强化 5、行为的消退、自然恢复、类化与分化

没有得到强化的行为将自行消失;一种已经消退的行为可能会在没有任何强化学习后自然恢复;类化又称泛化,个体不但对条件刺激做出相应反应,对于与条件相类似的其他行为也做出相应的反应;分化是指个体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三、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小步渐进原则是指把复杂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近,学习的过程总会达到成功。(母亲的呼叫)

第三节:社会学习理论

一、多拉德与米勒的刺激—反应论

多拉德与米勒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习得的,甚至包括语言及一些复杂的防御机制(压抑、移置)也是习得的。 (一)学习的四个要素

1、内驱力:迫使有机体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一级驱力与生俱来,如疼痛、性、排泄;二级内驱力是后天习得的,如成就、荣誉、金钱。内驱力是一个动机概念,是人格能量的源泉。 2、线索:是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方向的刺激。

3、反应:是由内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旨在降低内驱力。一个饥饿(内驱力)的人,看见一家餐馆(线索),就会发动前去就餐(反应)的行为。 4、强化:任何能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 (二)学习

他们认为学习的习惯是这样形成的:如果一个线索导致一个反应,这个反应又能起到强化作用,线索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就会加强,最后则会形成牢固的习惯。 (三)内部精神现象与学习 1、恐惧是一种获得性的内驱力

米勒做过一个著名的获得性恐惧实验,结果证明:A、恐惧是可以学会的;B、恐惧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在它的作用下,小鼠能学会许多能导致“恐惧”降低的行为。恐惧这种反应,一经产生就很不容易消失。

2、语言和二级泛化: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泛化叫二级泛化,有时能够具有比一级泛化更强大的效力(谈虎变色、闻风丧胆) 3、冲突

冲突的种类:双趋冲突(约会)、双避冲突(不吃会被打)、趋避冲突(工作与报酬)、多重

趋避冲突(对父母的感觉)

移置作用:当某一内驱力的降低受到挫折时,它不会自选消失,要么被压抑,要么是以伪装的

形式出现。包括替代与升华。

挫折和攻击:挫折是目的性反应遭受阻碍时的伴随状态;攻击是以伤害一个有机体为目标的行为反应。挫折感引起的攻击行为指向阻碍这个人达到其目标的人或其他对象。 (四)潜意识、神经症与精神治疗

多拉德和米勒也认为潜意识在决定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个体的潜意识主要有非文字符号化的经验和被压抑的经验两部分内容。

非文字符号化的经验主要是指个体的童年时期,尚未学会语言文字之前的经验。被压抑的经验是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对于一些令人不快、恐惧、焦虑的想法,人们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制止这些引起不良情绪的想法:一种是意识水平上的抑制(忍),另一种是在

第 19 页 2014/11/9

潜意识水平的抑制,就是压抑。

神经症就是由于潜意识中的冲突被压抑而导致的。由于这些冲突没有进入意识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就不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但同时它因为没有进入意识而得不到理性的思考与合理的解决。由此提出了系统脱敏法,在治疗过程中,冲突、消退、泛化、移置作用是经常发生的。

(五)童年时代四个关键训练期 1、喂食情境:

儿童会识别饥饿内驱力得到满足的各种情境,这种识别将影响人格特性的形成。如果母亲在喂食情境中是仁慈的、温和的、积极的,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待人接物。如果在喂养情境中母亲总是严厉和惩罚性地对待儿童,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讨厌别人,竭力回避他们;如果儿童饥饿时被单独丢在一旁很长时间,他们可能会发展成为害怕独处。 2、排泄训练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排泄训练对人格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儿童不能控制大小便的反应持惩罚态度,那么儿童可能难以区分父母不赞成的是他们所做的事情还是他们本身”,长大后可能不能区分别人对他们的态度是不喜欢他们的言行还是不喜欢他们本人,就会容易产生可耻、低微、绝望和邪恶的情感,从而影人格的形成。 3、早期性教育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应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对于性观念及性活动的恐惧和过分的羞耻感是童年学会的。 4、激怒—焦虑冲突

多拉德和米认为,当儿童因挫折而攻击时,其攻击行为若遭到成人的反对与惩罚,孩子的攻击性观念与行为就面临一个接近-回避的冲突之中。他们想进行攻击,但又因为恐惧惩罚而抑制这种冲动。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导致过分的被动而妨碍在现实社会成功地进行竞争”。

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论

班都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的概念: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 2、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

通过录像示范四种不常见的攻击反应,会发现儿童在自己的攻击行为受到奖赏之后,其攻击性会比以前有所增加,说明在观察学习中,习得的榜样行为可能比实际表现出来的榜样行为多得多。 3、替代强化

榜样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何种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对榜样的直接强化,对于学习者是种间接强化。

4、榜样行为的呈现方式——身教和言传 5、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动机过程 (二)自我效能感

除外在强化外,还有一种内在的强化叫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指我们的行为不但受到外部酬赏与处罚的管理,还要受到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内在标准的管理。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自我效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

(三)行为适应与治疗

班都拉认为在考察人格发展、行为适应和适应不良等问题上,应该重视个人的预期、行为目标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人预期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带来负面影响,或自我效能感太低,都有可能产生不合理的防卫反应或逃避反应的原因,从而失去与正常的适应良好的行为模式接

第 20 页 2014/11/9

触的机会。

三、罗特的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

罗特(1954)认为我们多数的学习都不得发生在社会情境之中,而任何情境都可以有数种行为选择,如何预测一个人在某种社会环境中会做出何种行为呢?

1、行为预测理论:

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够带来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成功率) 2、控制点理论

罗特的内外控理论认为,当受试者知觉到某项强化跟随他的某些行动而来,但又非全凭其行为而定时,在我们的文化中,会将其视为运气、机会或命运的结果,当个人对事件做上述解释时,就称为外控的想法。如果个人将事件看成全凭自己的行为,或自己的特质而定时,则称为内控的想法

一般而言,内控的预期会赋予强化正常的功能:行为之后的积极强化增进强化效价和对该行为的预期;消极强化则降低强化的效价和对该行为的预期。而外控者会很不相同,一个相信只要诚恳待人就能获得真正友情的人,与人相片时更有可能表现得诚实]坦率;而认为友谊的获取是靠运气的人,采取上述行为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内控的人更多地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结果做内部归因。

第七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研究的重点是健康人,而不是动物物变态者。基中心论点为: A、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对人的主观世界的心理内容相当有兴趣 B、坚持人类本质的统一与完整

C、在承认发展限制的同时,认为人类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倾向,人能够努力克服自身条件的限制。

D、主张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自选意识

E、认为不可能对人性进行穷尽的解释,人格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可以不断超越自我

第一节:马斯洛的人格心理学观点

一、需要层次理论

(一)动机理论的基本假设

1、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本能的需要 3、人类动机的终极目标是基本需要 (二)七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三)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基本需要会按金字塔的层次由下至上,力量较强的低层次需要一经满足,力量较弱的高级需要马上就会出现。

二、自我实现理论

(一)自我实现的概念:自我实现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二)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

两种类型:A、务实型自我实现者(实干家);B、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哲学家、宗教家)

第 21 页 2014/11/9

人格特征:A、准确认识现实;B、宽容和悦纳自己、他人与周围世界;C、自发性、单纯性、自

然性;D、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E、具有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

F、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超越环境和文化束缚;G、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H、经常能够产生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I、对人类的认同、同情与关爱

J、具有浓厚的个人友谊;K、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L、具有强烈的首先感;

M、具有哲学意义的幽默感;N、富于创造性;O、具有抵制和评判现在社会文化的精神

(三)自我实现的途径:

1、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途径,强调自我修养,关注人个人潜能发挥,培养健全人格,是内在发展途径。

2、强调改变社会环境,为自我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成长提供所需要的资源。这是一条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环境,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

第二节: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

罗杰斯是美国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

一、罗杰斯自我人格理论的基础

自我理论是罗杰斯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实现倾向、充分发挥技能的人、人格发展等内容。

罗杰斯认为自我的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改变的基础,是人格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内容包括:A、个人对自己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我是个好学生);

B、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同学们都不喜欢我);C、个人对环境方面的知觉及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在社交联欢会中最能显示我的能力)。自我概念分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二、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假设基础上:A、人的行为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着的;B、所有人都需要积极关注。 (一) 自我实现倾向:

是自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动机和核心动机 (二) 积极关注的需要:

包含了获得他人或自己的关注、赞赏、接受、尊敬、同情、爱的需要。漠不关心、蔑视、骂被称为消极关注。 (三) 价值的条件:

他人或自己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即给予积极可消极评价的条件。 (四) 机能完善者的形成与特征:

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信任机体评估机能;无条件的积极自我关注;与同事和睦相处。 (五) 自我实现倾向的受阻与恢复正常

当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会变得焦虑和恐惧,自我实现受到阻碍。可公为几个阶段:

1、威胁的经验:经验与自我概念不协调; 2、防御过程:维持自我与经验中的一致;

3、心理调整:根据自我和经验之间的和谐来关注心理调整;

4、瓦解和崩溃:即使心理调整最好的人也常常受到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经验的威胁;

第 22 页 2014/11/9

5、重新整合:自我概念的不一致能通过对人格重新事例过程来减少。

第三节:罗洛﹒梅的存在人格论

罗洛﹒梅(1909—1994)是美国存在分析心理学家。

一、罗洛﹒梅人格理论的基础

存在分析是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结合的产物,所有理论都建立在“人的存在”这一概念上。 罗洛﹒梅认为:A、每个人都有一种促使自己鼓起勇气,维护和肯定自我存在的本能需要,并获得“自我存在”的体验;B、强调自由选择是人的本质,人必须承担选择的责任与后果;C、存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由于潜能走向实现的动态存在。

存在有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A、周围世界(自然环境与生理的内在环境);B、人际关系世界(自己与他人构成的世界);C、自我内在世界(主观和内在的世界)

二、存在人格论

(一)人格的概念:健康的人格是在个人实现同社会整合后形成的。

(二)人格的特征:自我中心性(与众不同);自我肯定;参与;觉知(潜在的危险);自我意识;焦虑(个体对威胁到分存在的反应)

(三)原始生命力:罗洛﹒梅在谈到无意识时用了原始生命力这一概念。 三、人性善恶并存论:罗洛﹒梅认为人有善恶两种潜能

第八章 特质论、认知论与积极心理学

第一节:特质论

一、特质概念

特质是指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人格特点的形容词,如友好的、谨慎的、爽快的,争强好胜的。 1、 特质指人的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行为上的一致性;

2、 作为在功能上有如此广泛差异的描述词,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元是很有用的。

二、几种主要的特质理论波特的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1、特质的概念:

把特质视做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特质构成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思想与行为。“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2、特质的分类: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首要特质、中心特质(诚实、武断)、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特质理论:

通过对人格结构的因素分析,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共分四层:

1、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个人具有的特质称为个别特质;一个群体成员所具有的特质叫共同特质。

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从外部就可以观察到的;根源特质处于人格内部,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卡特尔16PF)

3、体质特质与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人的先天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

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人格的动力因素;能力特质表现在知觉与运动方面的差异(包括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瓜的速度和强度。 (三)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基本维度组成:精神质(P)、内外倾(E)、神经质(N):

精神质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非暗指精神病。高神经质“自

第 23 页 2014/11/9

我为中心、攻击、冷酷、冲动、不关注他人”,低神经质温柔、善良。

在内外倾方面,外倾为外向、开朗、不可抑制;内倾“安静、不与人交往、保守”。 在神经维度上,高分者情感易变、反应过敏,情绪反应强烈;低分者情感方面很少动摇。

三、特质论的发展及人格五因素模型的提出

高登伯格提出的人格五因素包括: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

第二节:人格的认知理论

一、人格认知概念的提出 二、几种主要的人格认知理论 三、人格的认知因素

(一)个体的认知变量

米歇尔列出五个变量来说明我们行为中稳定的个体差异:能力、译码和分类策略(注意、解释、分辨事件存在的差异)、预期、主观价值和自我调节系统。 (二)原型:指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三)图式理论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是认识自己的世界的一些类别和方式。

第三节:人格研究的动向:积级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及主要特征

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个体和团体以及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其主要特征:

A、积极的价值取向:工作长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

B、研究视野兼顾个体与社会层面:在关注个体心理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 C、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实验法、量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一)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注重对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的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

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主观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的人格特征包括两个维度:

A、正性的利己特征: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

B、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自己需要时可获得他人的支持,别人需要时愿意且有能力提供帮助。

乐观是个体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希望与乐观密切相关。培养积极的特质,最佳途径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三)关于创造力与培养天才

发散思维和变换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六种资源组成:智力过程、知识、智力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线索。 (四)积极的社会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孕穗期经验是在环境中体现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一种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第 24 页 2014/11/9

第三篇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提示人的社会性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科学,分为: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以及群体心理三部分。

第九章 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

第一节 社会认知

一、对自我的认知

“我是谁”?人们是通过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来获得自我认同及自我概念的。自我及其获得,是社会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角色) 自我概念具有保持内在统一性、解释经验、决定期望和期望定向三种功能。 (二)自我概念的理论

1、 詹姆斯与米德的自我理论:

A、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自己认识的自我)和“客体我”(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

物质我是指与自我有关的物体(身体的各部位、服装);社会我是指我们如何被他人看待;心理我是内心的自我(智慧、能力、态度、经验、兴趣)。

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 B、 米德的自我理论: 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社会文化的整体影响;重要他人的影响;

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游戏阶段、社会角色扮演阶段 2、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的概念和理论

A、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B、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人生要经历一系列危机,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是度过危机的好方式。

C、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开创了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学说的沙利文,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特别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他认为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 3、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A、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知觉

B、自我概念是有组织、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

C、自我不是存在于我们脑中的另一个人,而是能表征的自我经验

D、自我虽然也包括潜意识的东西,但主要是由有意识的或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构成,能觉察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越接近,个人越感到幸福和满足;反之,就会不快与不满足。 (三)自我概念的结构 1、自我图式理论

图示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对有关某些具体能力与特征的认知。

A、可能自我是指向未来的自我概念,即个体希望自己将来在某一方面会怎么样 B、动态自我是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自我概念 2、自我概念的构成

主体我与客体我(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现实我与理想我;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现

第 25 页 2014/11/9

有自我、期望自我和表现自我。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识 1、自我概念的发生机制:

儿童出生时没有自我与非我的分化,当儿童开始学会用词语批称包括自己在内的不同对象时,自我概念开始确立。

2、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认为,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及该行为发生时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

3、自我确认: 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图式相符的信息的倾向。 4、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

人们喜欢用好的眼光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自己对失败有责任,也称为利己偏差(一是认为自己是有益和有道德的;二是认为自己是胜任和有用的)

二、自尊

(一)自尊的概念与结构

1、自尊的概念:是个体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对自己总体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具有主观性与社会性两大特征

2、自尊的结构:个体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外貌因素: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成分

2、家庭因素:核心家庭的孩子自尊发展水平高于非核心家庭的孩子

3、学校因素:老师的关心、鼓励、赞扬、严格要求等对儿童自尊的发展都会直到促进作用 4、社会文化:一定社会中的信仰、历史观、社会观、人生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社会成员。

三、对他人的认知 (一)印象

1、印象的概念:

指人们在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已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 2、印象的形成:

A、印象的线索:外表、言语与非言语交流(王熙凤)、行为(小偷)及其他线索 B、形成初步的判断 C、印象的整合:

通过情境归因:纠正最初的判断

内隐人格理论:积极、正面的特质或消极、负面的特质相相互关联组成一个群体 总体评价形成: (二)社会知觉偏差 1、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 晕轮效应: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容易以偏概全。 3、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对一种情境的最初的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现实的现象。(教师与学生) 4、 社会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5、 偏见: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就对某一社会群体及成员采取一种不公正的态度,是事先就有的判断。

来源于社会文化因素、情绪情感方面的原因、认知的原因。

(三)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

第 26 页 2014/11/9

1、 印象管理的概念:

通过一定方法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2、 情境同一性与自我表现:

人们力求符合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在不同人面前,行为表现不一样;交往目标往往决定人的自我表现。 3、 自我表现策略: A、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B、自我表现的原则:角色获得、相互支持、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4、印象管理的识别

A、非词语反应与印象管理:不太容易控制

B、自我监控与印象管理:注重他人反应,校正自己的表现。 (四) 内隐社会认知 1、 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

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

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具有社会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 2、 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

内隐社会知觉是个体对社会信息的一种无意识获得;有关于印象形成、刻板印象研究、内 隐自尊等。

第二节 态度

是社会心理学核心问题之一。 一、态度的性质与形成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有多种提法

2、特征:A、主体内在性;B、对象性;C、功能性(社会适应及认知功能);D、持续性和情境

性;

E、评价性(态度的核心特征)

(二)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

(三)态度的心理功能:适应功能、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四)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条件:

态度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之上产生,离不开外界的环境,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2、态度形成的理论

A、学习论:观察学习与模仿

B、认知理论: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

C、诱因论:认为态度是对利益功损失的衡量过程 二、态度的测量

(一)直接测量:使用态度量表

(二)间接测量:行为反应测量、生理反应测量、投射测量 (三)态度的新发展——内隐态度测量:

测量某个态度客体(一种昆虫)与某种评价属性(愉快与不愉快的词)的联结程度,联结

程度

越高。内隐态度越强烈 三、态度的改变

(一)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与喜欢的人态度一致,或与不喜欢的人态度不一致,就达到了

第 27 页 2014/11/9

平衡。

2、认知理论失调理论:

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易产生失调(戒烟)。可通过改变认知、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及减少选择来解决。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心理历程 1、说服模型:

态度改变的因素有说服者、传递的信息、被说服者和情境。它们的相互关系决定说服的效 果与态度改变的程度。 2、双加工模型

影响说服的效果有两条说服的路径:中心路径(关注话题本身)与说服路径(与内容无关), 前者比后者难度大,但效果好。(推销员) (三)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1、说服者的特征:专业性、可靠性、吸引性

2、被说服者的特征:人格特征、对原有态度的自我涉入程度、心理预防 3、情境因素:预警、分心、重复、畏惧 (四)态度改变的方法 1、信息影响力的提升 2、态度防卫的回避 3、参照群体的引导

4、过度理由效应: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它的内在理由就会越少 5、行为改变对态度的作用:

A、诱导服从:态度与行为之间不可能长期存在不一致的关系,一种新行为的出现与保持,会引

起态度的相应改变

B、角色扮演:环境与地位的变化会,会引起人们态度的变化(屁股决定脑袋)

第三节 归因

一、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内因与外因两种。通常会运用共变原则(原因与结果对应)与排除原则(一个方面的原因可以解释时,就排除了另外一个原因) (二)韦纳的归因理论

提出归因的结果对个体以后的成就行为的影响。

(三)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事件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及环境背景 二、归因中的偏误 (一)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略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二)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第十章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第一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概念

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有他人在场,会对其形成一种刺激。促进活动的完成叫社会助 长;干扰活动的完成叫社会干扰。 二、对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解释 (一)优势反应强化学说

第 28 页 2014/11/9

有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提高,其优势反应会得到强化。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

习和

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加思考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二)评价理论:取决于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评价者的身份与态度、活动者的特征 (三)注意转移说

个体在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的在场会造成他注意的分散和转移,从而对其工作效率造成

影响。

第二节 从众与服从

一、从众

(一)从众的含义 1、概念: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2、表现:个体没有自己的意见;个体有自己看法,但与多数人意见不同而放弃;个体虽屈从于

群体压力而采取了与众人一致的行为,但内心仍坚持己见。

(二)从众的经典实验

1、谢里夫的实验: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个体反应如何受其他人反应的影响。 2、阿希的实验:

(三)导致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2、个体因素:性别与年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

3、刺激因素:A、刺激物的清晰度过(越模糊越从众);B、刺激物的内容(不重要的易从众) 二、服从

(一)服从的含义: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服从权威与地位

高的)

(二)服从现象的实验研究(电击学生,65%)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权威的

靠近程度与受害者的靠近程度)

第三节 个体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内容及理论 (一)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是指个体为适应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而形成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

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理论

1、米德认为:社会化就是形成一个社会的自我

2、弗劣伊德认为:社会化是对一个儿童实施超我的内化 3、符号互动主义认为:语言是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4、社会结构功能说认为:接受社会事实,在行动上表现了社会事实的过程才是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来实现的。

社会教化是指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家庭、学校、传媒、监狱)。 个体内化的机制包括: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

第十一章 人际关系与群体心理

第 29 页 2014/11/9

第一节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 (二)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A、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服从等 B、由一方发出的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接受等反应 C、由一方发出的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协助、温和等反应 D、由一方发出的尊敬、信任、赞扬、求援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劝导、帮助等反应 E、由一方发出的害羞、礼貌、服从、屈服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骄傲、控制等反应 F、由一方发出的反抗、怀疑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惩罚、拒绝等反应

G、由一方发出的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 H、由一方发出的激烈、拒绝、夸炫耀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不信任、自卑等反应 (三)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1、定向选择阶段:包括个体对交往对象的注意、认同与初步沟通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交往双方开始探索与对方在哪些方面建立共同情感联系的过程

3、感情交流阶段:标志着双方的人际关系已经出现实质性变化,双方人际安全感已经确立,彼

此沟

通涉及更广阔的领域,有较深的感情投入。

4、稳定交往阶段:双方的心理相容性进一步增强,彼此沟通的内容也更为深刻而广泛 (四)人际关系的深度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亲密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而发展。 1、自我暴露的范围与深度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无论什么人,无论关系多亲密,人们在心理上都有不愿暴露的领域。

不能

任意侵犯对方所不愿暴露的领域,否则会让对方产生排斥感,降低接纳性。 2、自我的分层

表层自我: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

第二层自我:是人们真实的态度,如对某人的看法、对时事的观点

第三层自我:私密性更高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与个人自己对自身的真实评价。 通过别人的自我表露层次,我们可以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程度。 二、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广义的沟通是指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人与大自然);狭义的沟通指社会生活

中的

人际沟通。

(二)人际沟通的过程(八步)

产生想法→编码(文字、图表、符号)→传递→接收→解码→接受→使用→反馈 (三)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1、一般步骤

A、列出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 B、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C、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 D、制订、执行沟通计划 E、对计划进行监督 2、身体语言沟通的改善

第 30 页 2014/11/9

A、理解他人的身体语言 B、恰当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 三、人际吸引

归属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 (一)人际吸引的含义及理论

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又称人际魅力。亲和需求与亲密需

求影

响我们的交往动机。

1、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的回报与代价的评价与体

验。

2、相互作用理论:指交往双方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如:礼尚往来, 3、强化理论: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励有关。表扬、称赞、报答是正强化;批评、讽刺是负

强化。

(二)人际吸引的条件

1、个体特征:A、外表的吸引力;B、个人的温暖;C、能力(表现优异的人受人欢迎,当优异

者犯了一点小失误时,比他毫无失误时更受欢迎)

2、相似互补与人际吸引: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相似性与互补性对人际吸引起作

用。

3、情境因素:影响人际吸引的情境因素有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与交往气氛 (三)爱情

1、爱情的含义:A、亲和这件事需求;B、欲帮助对方的倾向;C、排他性与独占性 2、爱情类型:情欲之爱、游戏之爱、友情之爱、现实之爱、激情之爱、奉献之爱 3、爱情与喜欢:

喜欢有两个因素:一是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二是主体对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爱情有三个因素:A、依恋;B、翔与奉献;C、亲密; 4、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感情反而会加强,关系也更加巩固。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人们自愿选择某个对象时,他们会倾向于增加对这个对象的喜欢程度;

当选择是被迫时,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会产生高度抗拒心理。

第二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与功能 (一)群体的概念 1、有联络的纽带

2、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 3、有群体规范

4、有群体意识:与群体荣辱与共 (二)群体的心理功能 1、归属功能 2、支持功能 3、认同功能 二、群体的类型

1、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首属群体是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直接的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

第 31 页 2014/11/9

家庭、同学、邻里等。次属群体中指按一定规范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公司、

业、学校等。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3、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某个群体的成员对其他群体有关较高的向往,将其他群体的规范作为

自己的行为参照

4、面对面群体与虚拟群体 三、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关于群体形成的研究:

谢里夫的自然试验法(夏令营),分为三个阶段:组团、竞争、合作。实验提示了在群体

形成

过程中,直接交往、共同生活、目标一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群体发展的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和中止阶段,五个阶

段。

(三)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1、共同目的:是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 2、隶属需要: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3、共同兴趣:

4、压力情境: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使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5、群体的工具作用: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 四、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其作用是: 1、维系群体的作用 2、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3、行为的定向作用

4、惰性作用:规范会限制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三节 群体的心理氛围

一、群体的压力 (一)群体压力的定义

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 (二)群体压力的影响

群体压力是无形的,但对个体所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 1、主观认识: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专业很重要 2、接纳和拒绝:人们往往难以反抗群体的压力

3、从众:许多工作人不仅甘心接受群体的影响,而且会故意选择去被他所属的群体影响(女子

出嫁)

4、习惯:群体压力的力量会让个体习惯成自然,不假思索地按一定的反应模式行动。 二、群体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概述

1、群体凝聚力的定义:指群体团结一致的力量

2、凝聚力的作用:对成员的稳定性有影响;对成员的影响力有影响;影响群体成员的自尊心。 (二)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

1、需要的满足:一个团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它对成员的凝聚力就越大。 2、群体目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越一致,群体凝聚力就越高 3、群体活动和领导者:

第四节 合作竞争与冲突

第 32 页 2014/11/9

一、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及原因 1、合作与竞争的概念

合作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的结果

得以

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出现。

2、促使放弃合作转为竞争的原因

A、原发原因:合作是内群体中产生的,竞争是外群体争夺领地和生存较量中衍生的。 B、现实原因:日常生活中现实利益的一致和冲突,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 (二)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

1、人际交互作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的行为能够形成一种公平和相互获益的关系,这

种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与停止。

2、沟通:许多研究都表明,充分的沟通会导致更多的合作。

3、个体特点:种族、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角色地位等特征,都会影响合作与竞争的选择。 4、奖惩结构:竞争性的奖惩结构是个体最终所得是以别人的失去为代价的,叫“竞争性相互依

存”结构,实际上会影响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合作性相互依存”结构会引导个体通过群体合作取得共同成绩来达成个体自己的目的。

(三)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作用 1、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促进作用

合作可以显示积极的社会功能;但竞争也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取得平时不易取得的

成绩;

2、竞争作用的两面性:

二者社会功能不同,不可偏废,只需要在两者间寻找到一种适当的平衡就可以了。 二、群体冲突

(一)群体冲突的概念

当人们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时,往往会产生外显或潜在的意见分歧或矛盾,从而体验到

心理

冲突或人际冲突:对立内容、对立认知、对立过程、对立行动。 (二)引发冲突的因素

1、竞争:谢里夫的“罗伯特的洞穴”(分组、竞争、合作),说明竞争状态下容易引起冲突。 2、知觉偏差:A、双重标准;B、冲突维持归因(人们倾向于用不好的解释去推断对方的行为) 3、个人因素:A、个人的价值观(观念对立导致情感分裂);B、人格(A型人格) (三)冲突的解决

1、协商:A、最初立场;B、协商让步;C、逐渐回报策略 2、共同目标

3、利用中间人进行沟通

第五节 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概述 (一)群体决策的过程

决策是指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作出决定。

(二)群体决策的规则:一致性规则、优势取胜规则(超过半数)、多数取胜规则 (三)群体集化与群体思维

1、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的态度与观点,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从而

具有支配水平的现象。

2、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倾向于高度一致,使其他变通性评

第 33 页 2014/11/9

估受到压制,这时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二、群体决策方法 (一)头脑风暴:

可以产生新奇思想和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技巧。规则包括: A、禁止在提意见阶段批评他人,反对意见必须放在最后提出 B、鼓励自由想象,想象越多越好,不要限制他人的想象

C、鼓励多量化,想法越多的同类产品的意见结合起来改进自己原有的想法。 (二)德尔菲法

又称为“专家评估法”

A、要求群体成员对某个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B、专家对群体的意见加以整理,并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成员 C、群体成员在得到反馈后重新就问题提出新方案

D、专家整理并提供反馈,直到群体就此问题达成一致 (三)具名群体技术

A、出主意,由成员单独提方案

B、记录方案,把所有方案列出,不选择

C、对方案加以分类,群体讨论并区分记录下每个方案

D、对方案加以表决,每个人从备选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5个,并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

(四)阶梯技术

先由两个成员讨论,达成一致后,第三个人加入,先由后加入者讲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听前两人已达成的意见最后三人讨论,达成共识后,再让后面的人逐次加入,最终整个群体获得一致方案

第六节 侵犯与利他

一、侵犯

(一)侵犯行为的概念:

指任何试图伤害他人的行为。该行为具有三个特点:是行为不是意图;行为不被社会认可; 伴有侵犯性情绪。

(二)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 1、家庭暴力 2、校园欺负

(三)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1、侵犯的挫折观:

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的强度与挫折强度正相关;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与可 能受到的预期强度成正相关;在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可能性发生的越小。

2、侵犯的学习观:认为侵犯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强化与模仿 3、侵犯的认知观

(四)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社会公平的建立 2、宣泄

3、移情能力培养: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

的情绪、情感;(可帮助儿童通过角色扮演来体察他人的感受,从而消除儿童的侵犯性)

4、成熟个性培养:

A、有道德责任意识和成熟的敏感性

第 34 页 2014/11/9

B、关心别人的福利和得失 C、不保留敌意与怨恨 D、不歪曲事实 E、自我认识客观 F、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G、懂得自己的角色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二、利他

(一)利他的概念:

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包括分享行为、捐赠行为、合作行

为、

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具有: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二)对利他的理论解释 1、社会生物学:遗传倾向

2、学习理论的观点:儿童时期的强化与模仿 3、规范论观点:社会对人们行为的期望。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境因素:他人的存在、环境(阳光)、时间压力(时间压力越小,出现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越大)

2、利他者的特点:利他者的人格因素、利他者的心情、利他者的内疚感、承诺与责任 3、求助者的特点:受他人喜爱程度、值得帮助与否、性别因素(男性受性别影响大) (四)利他行为的促进

1、培养移情能力:从儿童时期培养 2、强化利他行为:正面强化 3、提供榜样示范: 4、学习助人技能:

第四篇 发展心理学

第十二章 绪论

是研究人一生中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个体发展的实质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比重发展观以一种更为全面的眼光,认为个体的发展贯穿整修生 命周期,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晚期,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是发展的起点或终点。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一)研究对象 1、广义的心理发展学: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

以及人类的心理如何从原始状态深化到现代状态。

2、狭义的心理发展学:探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整个过程,心理活动

的发展与变化。

(二)研究任务:描述、解释和优化个体的发展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 35 页 2014/11/9

一、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与机制

遗传与环境一起被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是引起个体发展变化的两个最普遍的源泉。 (一)遗传决定论者和环境决定论者

1、遗传决定论者:强调基因时间表的作用,认为发展是由成熟顺序决定的。双生子、动物选择性繁殖试验、人类智力的回归现象。

2、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猪孩、动物早期剥夺实验、社会收养机构 (二)辐合论和辐合论者

有人认为遗传智力在发展中占83%,环境占17%;有人认为环境作用大于遗传。 (三)相互作用论者

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变化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三、发展阶段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第三节 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罗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略)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略) 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略)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使儿童心理学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皮亚杰认为,心理主要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

原因.

认知结构主要涉及图式(动作结构)、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图式最初来自于先天遗传。

影响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

1、成熟: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成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2、物理经验和数理经验:通过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知识。

3、社会经验:指社会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

4、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思维萌芽阶段,通过器官来感知世界。

2、前运算阶段(2—7岁): 语言功能符号出现,通过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式思

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开始有条不紊的思维,具备了逻辑运算能力,但只能把逻辑运

算能力运用于具体事物中。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青少年发展了一种真正的在抽象和假设水平上有条不紊地进行

思维的能力。

四、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内涵

1、两种工具观:认为工具的使用使人产生了新的适应方式,不再像动物那样以身体的直接方式

来适应自然。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的性质。

2、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感知觉、情绪、形象记忆;另一 种是由社会历史发展而来,受社会历史发展制约的高级心理机能,如逻辑记忆、抽象思维 3、心理机能的社会文化起源

承认儿童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认为在成长中儿童与更有知识的他人的社会互动使儿童获 得了思维和学习的工具。 (二)心理发展的实质

第 36 页 2014/11/9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是主动的 2、心理活动的抽象机能—概括机能:文学创作 3、形成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一个人的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简缩,心理活动的水平越高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现有实际发展水平与他在成人指导下或通过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所能达到的潜在 水平之间的距离。教学是在别人帮助下消除这种距离。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 3、关于学习的最佳期: (四)内化学说:

认为教学的重要特征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的内 部的发展过程,使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 五、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 强调从人所生活的生态环境来研究人的发展 (一)微系统:

指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等。个体发展既受自身因 素(个人特征、个人兴趣、意愿、倾向性),也受环境的影响(社会成员与物理环境) (二)中间系统:

由微系统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构成,包括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家庭与同伴 的关系

(三)外系统:

指个体未直接参与却对期成长产生影响的那些环境与这些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如父母的工 作性质、要求、条件与父亲的社会支持状况。 (四)宏系统:

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文化和亚文化背景。研究表明,高学历、高收入的 双亲家庭与低学历低收入的单亲家庭会形成各自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及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这些都会对獐的发展产生影响。 (五)时序系统:

个体的生活环境及相应的心理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具有的变化性和恒定性。 六、发展情境论

主要关注正在成长或变化的个体与个体所处的生态情境间的互动。包括: A、物理环境:家庭的位置、学校的教室

B、生活中重要的他人:家庭成员、同伴、教师 C、成长中的个体自身

D、情境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个体、物理与社会环境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十三章 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0—3岁,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期。 (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脑重、头围和大脑皮层:大脑在3岁时约占成人的75% 2、脑电波:出生后五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3、皮质中枢:随着皮质的发育成熟,婴儿的反射动作逐渐减少,高级智力活动进一步发展。 4、大脑单侧化:是指在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写功能的过程。

第 37 页 2014/11/9

(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1、动作发展对于心理发展的意义

A、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婴儿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和感知觉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获得对环境的最初的知识。 B、婴儿的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通过动作可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内容与水平。 C、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手的抓握与直立行走

D、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交能力的发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逐渐从依赖、被动向主动转化 2、婴儿期动作发展的规律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 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最早发育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C、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最后才是手部

小肌肉动作、准确的视觉动作

D、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 3、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A、手的抓握动作:成为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

B、独立行走:发展独立性、扩大认知与社会交往范围、促使初步思维活动的产生 4、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成熟是训练的前提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1、视觉的发展:表现出对母亲气味的偏爱

视觉是婴儿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表现在视敏度(精确辨别物体的能力)和颜色 视觉两个方面。出生后的前六个月是视敏度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如发育异常可造成失明。4个月时能辨别颜色。

2、听觉的发展:包括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和视听协调能力 3、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初生婴儿已经具备辨别甜、酸、苦、咸4 种基本味道的能力;有嗅觉反应,一周的婴儿有 明显的嗅觉反应,并表现出对母体气味的偏爱;有温觉与痛觉的反应

4、物体知觉的发展:3个月时已具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6个月以前已经能辨别大小;8—12

个月对于客体从视野消失时,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5、空间知觉的发展:

A、方位知觉: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3岁时能辨别上下方位 B、深度知觉:通过视崖装置,六个月的婴儿已经有深度知觉

6、时间知觉的发展:婴儿主要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二)注意的发展:婴儿生下来就有注意,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

(三)记忆的发展: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能够再认隔几天、几十天、几个月的事物;2岁左右

已能表现出对最初的回忆能力。

(四)思维的发展:直观行动思维 (五)言语的发展:

1、言语发展理论:后天学习理论、先天成熟理论、环境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

2、言语的发展:3岁左右已经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及语法规则,能达到1000左右的单词量 (六)婴儿的学习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2、经典条件反射 3、操作条件反射 4、模仿

三、婴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第 38 页 2014/11/9

1、哭、 2、笑、 3、恐惧 (二)气质

1、气质类型2、气质对早期教养的影响 (三)依恋

1、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2、婴儿依恋的类型

3、影响婴儿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四)早期的同伴交往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个月到1岁) 2、简单相互作用阶段(1岁到1岁半)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1 岁半到3岁) (五)自我意识的发展 1、出生后的第一年 2、在1—2岁时

第二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的发育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二)脑的偏侧优势和利手现象

二、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的注意发展

1、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形成之中 2、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发展 3、幼儿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4、幼儿开始使用一定的注意策略 (二)幼儿的记忆发展

1、幼儿的记忆容量不断增加 2、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不断发展 3、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不断发展 4、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逐步发展 5、记忆策略的初步形成 (三)幼儿的思维发展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 2、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三、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4岁獐已经能掌握本民族与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增加:3岁1000;4岁1600;5岁2200;6岁3500;7岁4000个左右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 3、词类的扩展

(三)语法结构的发展 1、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第 39 页 2014/11/9

3、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4、从词数少的短句发展到词数较多的长句 (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向独白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四、幼儿的个性和社会发展 (一)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 1、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A、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B、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不打架与守纪律) C、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局部到全面) D、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2、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3岁自控能力的人数不足20%,4、5岁时是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转折时期,5、6岁时达到80%—90% (二)幼儿的心理理论

指幼儿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4岁以上的儿童才开始理解别人的错误信念 (三)幼儿的道德发展 1、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2、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

A、幼儿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作出道德判断(打杯子)

B、幼儿有了各种道德感(同情、羞愧、荣誉感、正义感等)的明显表现(安慰与告状) C、幼儿已具有初步的道德规范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场合以调节自己的行为 D、幼儿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受干部、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权威人士说的是对的) (四)幼儿性别化的发展

1、性别认同的发展:两岁半时,能准确识别自己和其他儿童的性别

2、性别角色观念的获得:了解了社会对男孩与女孩、男人与女人适当行为的期望 3、性别化行为的发展:选择玩具上

(五)幼儿的同伴关系的发展:从3岁起,幼儿偏爱同性伙伴

1、幼儿同伴关系的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矛盾型(争议)、一般型 2、同伴关系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A、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会技巧 B、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 C、幼儿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五、幼儿的游戏发展 (一)游戏理论

精力过剩论、精神分析论(释放)、练习论、复演论、娱乐论、认知论 (二)游戏分类

1、按儿童的表现行为分类:语言游戏、运动游戏、交往游戏、表演游戏 2、按儿童认知特点分类:练习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

3、按社会性特点分类:无所事事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三)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游戏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增强其体质 2、游戏儿童的认知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4、游戏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责任感并遵守规则)

第三节 童年中晚期心理发展

第 40 页 2014/11/9

童年中晚期(6—12岁),又称学龄初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身高与体重的变化:男女生外形差别很小,因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间的差异明显。 (二)体内机能的发育:心脏和血管不断均匀增长;免疫系统尽速发育,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

力。肺的发育使儿童能更好地生机勃勃的活动而无疲劳感。

(三)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1、脑重量增加:12岁的儿童脑重量已相当于成人 2、脑皮层发育:大脑皮层趋于成熟 3、脑电频率:在13岁时基本成熟

4、儿童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趋向平衡:觉醒时间增长,睡眠时间缩短(11、10、9) 二、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一)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 1、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2、注意广度不断扩大

3、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日益发展:20分钟、25分钟、30分钟 4、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平稳发展:边听边做笔记边思考问题 (二)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1、适时记忆容量发展 2、由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 3、由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

4、由具体形象忘记向词的抽象记忆发展

5、记忆策略的逐步形成发展:复述、组织(归类、形成故事线索) 6、元记忆的发展:

A、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有关记忆的自我知识;有关记忆任务的知识;记忆策略的知识 B、记忆监控的发展:对于自己记忆活动进行监控的能力 (三)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1、具体运算思维的成就:守恒(水杯)、序列化和传递推理(关于ABC)、分类(等级层次) 2、具体运算的局限性:不能就抽象与假设命题进行推理。 (四)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1、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本身直接联系,被学习兴趣所左右 2、学习兴趣:

A、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及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 B、从不分化到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初步分化性兴趣

C、对有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有浓厚兴趣,对有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兴趣在逐步发展 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E、阅读兴趣方面,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 3、学习态度

A、对作业的态度:逐步形成负责的态度

B、对评分的态度:逐渐了解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把优良的分数看做高质量完成任务的表现 (二)小学儿童学习的类型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y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