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义-201202

更新时间:2023-11-29 16: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组织行为学

授课教师: 曹正进(商学院) e–mail:caozj@th.btbu.edu.cn

有关说明: ★教材:《组织行为学》,曹正进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参考书:《组织行为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精要》,(美)罗宾斯、(美)贾奇著,郑晓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基础、现实与挑战》,(美)纳尔逊、奎克著,中信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美)达夫特、诺伊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总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等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考试时间与地点:另行通知。

判断下列命题的正确性

●快乐的工人是生产率高的工人。

●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主要是由其个性所决定的。

●面试是有效的人员选拔手段,它可以区别出潜在的高绩效的求职者与低绩效的求职者。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份挑战性的工作。 ●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态度所决定的。 ●金钱对每个人都是激励因素。

●凝聚力强的工作群体一定是高效率的群体。 ●最有效的工作群体是没有冲突的群体。

第一章 导论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Organization)无处不在,是基本的“实体”单位。

●组织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组织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对组织行为及其规律的研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有关的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组织

1. 组织的涵义

●巴纳德:组织是许多人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特定目标,将行为彼此协调一致的社会团体。 ●组织(Organization)作为一个“实体”,是一个由人构成的“集合体”,有自己的目标或目的,内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同时还有某些规范、制度等,有一定的结构。是一个“有机体”。

●组织的概念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企事业单位。 2. 组织与环境

●组织环境是指组织之外对组织及其活动的绩效可能产生影响作用的一组力量、条件等。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

●环境既为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遇,也对组织活动起制约作用。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与变革,才能生存与发展。

●一般情况下,组织不会对环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必须以适应环境为前提条件。 3. 组织与管理

●任何组织的活动,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作业活动与管理活动两大类。

- 1 -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具有客观性。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绩效是通过组织效率(Efficiency)和组织效果(效益/有效性)(Effectiveness)来衡量的。

●效率涉及手段,其目标是低的资源投入;效果涉及目的,目标是高的成就。二者并不呈正相关关系。

二、行为

1. 行为的涵义

●行为(Behavior)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行为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外在的环境刺激。 2. 个体行为的模式

●对个体行为的解释,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观点。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行为只是心理刺激和反应的联结:S—R。

●后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托尔曼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应该加入个体的内在条件因素:S—O—R。

●勒温(Kurt Lewin)则于1931年提出了新的公式:B=f(P·E)。这里B指个体的行为,P为个体变量,E为环境变量。

3. 组织中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生理因素

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影意志过程 主观内响心理因素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在因素 组 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织个性心理 中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个文化因素

为 组织内部因素 的客观外 因在因素 素 组织外部因素 4. 组织行为的涵义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包括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体本身的有目的的活动和表现。

●组织行为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研究领域。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要受到各类组织的影响。

●组织行为的研究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

▲二是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工作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美国的安德鲁·J·杜布林教授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成组织目标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 2 -

环境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 组织 ●只是限于“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群体

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个体行为。

个体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 ●领导行为。

●从不同角度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应当综合运用。 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者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预测、解释和控制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最严重的问题也是人。 ●对行为的预测。 ●对行为的解释。 ●对行为的控制。

四、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 综合性(边缘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2. 实践性(应用性、权变性) 3. 系统性 4. 两重性

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类型

1. 根据研究的性质(应用的广度)分类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行动研究。

2. 根据研究的深度(研究目标)分类 ●描述性研究。 ●预测性研究。

●分析性(因果性)研究。 3. 根据变量的可控程度分类 ●文献研究。 ●现场研究。 ●实验室研究。 (二)研究步骤 明确问题;

探索和研究有关的理论和模式; 形成假设;

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分析与解释所作出的结论并验证结论; 总结与反馈。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1. 案例分析法 2. 现场调查法

- 3 -

3. 实验室实验法 4. 现场实验法

(四)搜集材料的方法 1. 观察法 2. 问卷调查法 3. 访谈法 4. 测试法

●量表、测试仪、投射等。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沿革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管理学史上著名的“霍桑试验”及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正式将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s)”。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研究。

二、主要理论(学派)对人的认识 1.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

●对人的重视体现在对工人的训练上(―一流的工人‖)。 2. 人际关系学派 ●“社会人”。 3. 人力资源学派 ●“自我实现人”。

●其中心思想是:企业中发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员工的潜力。 ●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和麦格雷戈(D·McGregor)。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4. 权变理论 ●“复杂人”。

●管理者不同一视“同人”。 5.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的观点。某种行为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有必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6. 企业文化学派

●“观念人”与“生活组织”。 ●注重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因素。

●企业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的双重功能。

三、组织行为学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1979年一机部首先提出要研究管理心理学,中国心理学会筹建了“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1981年3月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研究会筹委会。 ●1985年1月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在北京成立。 ●1988年8月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研究所成立。

- 4 -

第二章 认知

●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因素与活动过程,它与个体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有关的概念,了解认知过程,理解知觉的特性,掌握影响知觉选择的主要因素,理解知觉的组织过程,了解错觉的类型,掌握社会知觉的内容及其效应,理解三维归因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掌握个体的认知差异与管理。

第一节 认知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过程。 ●认知上的差异是行为差异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一、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的初级阶段——感性认知阶段。

●感觉(Sense)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最简单的、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的基础。

●单纯的感觉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总是和知觉结合在一起的。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的共同点。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知觉和感觉的联系。

●人的知觉是由知觉主体、知觉客体和情景因素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

感受器 选择 解释 刺激 感觉 知觉 反应(公开的行为或隐蔽的态度) 观察 组织

内外部因素

二、知觉的特性 1. 整体性

●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最终认识到的不是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孤立的部分,而是把事物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2. 选择性

●人在知觉的时候,总是有选择地认识一个或几个事物,而把其它事物作为知觉背景,甚至被忽略掉。

3. 恒常性

●知觉的对象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变化时,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4. 理解性

●人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要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它,并能用词语把它们标识出来。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主要有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情景因素和错觉现象等。 1. 影响知觉的客观条件因素

●知觉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观刺激物应达到一定阀限值。主要因素有:

- 5 -

▲刺激强度。 ▲对比度。 ▲活动性。

▲新颖性与熟悉程度。 ▲重复程度。 ▲人的社会地位。 2.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指知觉的主体自身存在的那部分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兴趣、爱好。 ▲需要、动机。 ▲个性特征。 ▲知识和经验。 ▲情绪。 ▲文化。 ▲性别。

3. 影响知觉的情景因素

●情景因素是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的效果。

●感受性是指人们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用感觉阀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阀限(Sense Threshold)是能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量。

●感受性与感觉阀限成反比,即:感受阀限越小,则感受性就越大,感觉就越灵敏。 ●由于各种原因,人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适应。

▲对比。前后对比与同时对比。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四、知觉的组织过程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一个婴儿来说,世界只是五光十色、闹哄哄的一片大混沌。 ●知觉的组织过程是把分别反映客观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感觉组织起来。 影响知觉组织的重要因素有: 1. 知觉对象与背景

●知觉对象与不同背景的组合,人们就会有不同的知觉。 2. 知觉的归类

●指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主要有: ▲接近原则。 ▲相似原则。 ▲封闭原则。 ▲连续原则。 3. 知觉的判断

五、错觉

●错觉是指对知觉对象的歪曲、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的现象十分普遍。人们对物的错觉主要有: ▲长短错觉 ▲大小错觉 ▲形重错觉 ▲颜色错觉

- 6 -

▲图形错觉 ▲运动错觉 ▲时间错觉

●通过研究错觉,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采取措施来识别错觉、防止错觉和利用错觉。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涵义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指知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社会对象特征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过程不仅包括依据主体的社会经验对有关的信息、线索进行选择、识别的知觉活动,还包括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因而,社会知觉也称为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相比,也服从于知觉的一般规律,但是它更强调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二、社会知觉的内容

●社会知觉实质上是对人的知觉。 1. 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是指对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其他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知觉。 ●人们最初接触时,首先接触到的是这个人的外部特征和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和判断其内心活动和特征: ▲面部表情

▲眼神与目光接触 ▲体态和动作 ▲语气、语调等 ▲仪表风度等

●对他人的知觉受到知觉主体本身的主观因素、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要“知人善任”,而不要“以貌取人”。 2.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人际知觉是社会知觉中最核心的成份。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判断受多种因素影响。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和塔吉乌里的关系分析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和判断人际关系的状态。

1 相互吸引:

单向吸引: 4 2

3 相互排斥:

单向排斥:

吸引排斥: 5 6

3. 角色知觉

●社会角色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地位及相应的一套行为模式。

●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人们对角色行为的辨认往往是以一定的角色标准为依据的。而角色行为规范标准的建立

- 7 -

与认识,一般要从几个不同的心理角度方面着眼:

▲情绪和情感方面 ▲动机方面 ▲社会地位方面

▲社会服务与社会贡献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方面

●角色知觉以及角色行为的获得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社会角色期望(皮克马利翁效应)

▲社会角色冲突:一种角色或几种角色所引起的内心冲突;新旧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

标准与个性的冲突等

▲社会刻板印象

●角色知觉在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4. 自我知觉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的知觉。是自我认识过程,是认知主体(观察者)和客体(被观察者)的统一。

●自我知觉的最终结果是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的形成。 ●自我意识由物质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方面构成,其中精神自我处于核心地位,起支柱作用。

●自我观念(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及与外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客观地评价自己是很困难的。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以人为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常反省。

三、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社会知觉的效应(Effect)是指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对某种刺激所产生的特殊的反应效果。

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较深,对人们今后交往行为的影响较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先入为主。

●首因效应在组织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管理者应善于利用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应力避免第一印象的消极影响。

2.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最后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从而对人的社会知觉(尤其是对他人的知觉)产生显著影响。

●一般来讲,人们对所熟悉的人的认知往往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大些,而对陌生人的知觉则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大些。

3. 晕轮效应

●晕轮(月晕)是一种自然现象,指在刮风的前一天夜里,在月亮周围会出现大圆环。 ●晕轮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偏见,也称之为“哈罗”效应,是指对一个人的某种印象影响到对此人的其它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光环效应。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倾向。

●管理人员偏向于高估他们喜欢的人的优点和表现,而低估了他们不喜欢的人的品质和表现。

4. 定型效应

●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到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和概括化的、类化的看法。

●也称社会刻板印象。以一般代特殊(个别),以共性代个性。

- 8 -

●定型效应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5. 投射效应

●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自己对别人的判断之中,从自己出发去估计别人。“以己度人”。

●这种效应的发生是以情感为机制的。

第三节 归因理论

一、归因理论

●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人的外在行为和表现对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行解释与推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用来说明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 ●属于认知理论,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知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 ●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对人们行为的归因。

▲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归因。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

二、三维归因

●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外因还是内因:

归因依据 一贯性 一致性 区别性 比较的方式 同其过去的行为比 同其他人的行为比 同此人的其它行为比 结论 一贯性高:内因 一贯性低:外因 一致性高:外因 一致性低:内因 区别性高:外因 区别性低:内因

三、成败归因

●对人们获得成功和遭到失败(挫折)的归因。

●维纳将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个因素。 ●这四个因素可按三个方面来划分:

▲内因或外因。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因,任务难度和机遇则属于外因。

▲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归属于不稳定因素。

▲可控性。努力是可控因素,能力因素只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任务难度和机遇是不

由人控制的。

●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对他们以后的工作积极有很大影响。

●对于高成就需要的人,多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不够。 ●维纳认为教育和培训可使人在成就需要方面发生变化。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都具有这样的归因倾向——将成功归结于内因(努力、能力),而将失败归结于外因(任务难度、机遇)。在管理实践中,应注意克服这种归因倾向的不足。

个体的认知差异与管理

●个体的认知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活动必然受到它的影响。 1. 接受人们认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2. 克服管理者自身认知的局限和偏见

- 9 -

3. 充分认识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者对员工的认知是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一环,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协调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我国古代许多有识之士就十分重视对人的认知问题。先秦的《尚书·易系辞》:“知人则哲”。《老子》中说:“知人者智”。三国时期的刘邵在在《人物志》序言中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宋代苏轼在《拟进士对御试策》中也指出:“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明确指出:“判断人君贤愚的标准,就是看其能否知人”。

●可见,只有“知人”,才能“善任”而至“兴业”。现代管理者应有“举世皆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的识才慧眼。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yi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