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问题的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27 23: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问题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导致物流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割裂为很多阶段,而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这在很多小的物流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有许多家,然而企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非标准化设施和非标准化行为却相当普遍。论文探讨了我国存在于物流标准化当中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国;物流;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意义

1、何谓物流标准化?

首先,标准化是指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系统间的软件口径、硬件模式的协同,从而便于系统功能、要素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系统,指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通过对各分系统的研究以达到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一致的效果。物流标准根据其定义可以分为物流软件标准和物流硬件标准。其中软件标准包括物流单位标准化、单证票据标准化、术语的标准化。应用条码标准化和包装尺寸标准化;硬件标准包括托盘标、集装箱、叉车、拖车等物流设备的标准,以及仓储设施、流通加工设施等物流设施的标准化。 2、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实现物流标准化会带来许多好处,物流标准化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业竞争能力有重大决定作用。通过对物流设施设备、物流单证、物流运作过程等的标准化,可以加快货物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 (1)物流标准化提高物流效率

在任何一个成熟的行业领域里,都制定了各种标准和规范,我国有专门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标准的制定、监督执行、修改等工作。例如全国信息和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医用电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

在物流领域也是如此。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分割为许多阶段,并且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而实行了标准化后,整个物流系统采用

统一的标准,可以有效加快货物流通速度和中转速度,减少装卸费用和中转损失。例如,我国铁路、海运集装箱由于未实行统一标准,双方衔接时要增加一道拆箱、装箱工作,为此,增加了装卸费用和中转损失。这不仅影响了海铁联运的广泛开展,而且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物流标准化有利于物流管理

标准化是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以及系统内部各环节有机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统一标准规范的系统才能实现高效率的管理。物流系统也是如此。物流标准化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可以统一国内对于物流的认识。我国的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吸收了很多国外的经验,但是由于各国在物流的认识上有着众多的学派,这就造成了国内人士对物流的理解不统一。物流的发展不能照搬国外先进经验,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所以,我们要弄清物流的概念问题,并对物流涉及的相关内容达成统一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扫清理论上的障碍。如自《物流术语》于2001年发布以来,在我国物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该标准正在进行修订,以适应物流技术和物流实践的新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可以规范物流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其中有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转型而来的,也有新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层出不穷的物流企业也使物流队伍良莠不齐。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2005年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在对我国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业务种类、经营规模、资产状况和信息化程度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对物流企业及其类型给予了初步界定,对物流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提出了评估指标。该标准提出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定义与分类原则、方法,明确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类型与评估指标。适用于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界定、物流市场对物流企业的评估与选择,也可作为对物流企业进行规范与管理的依据。 (3.)物流标准化有利于国内外物流的接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涌入中国。特别是我国履行入世承诺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将冲击我国物流业。所以,我国的物流业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接纳最先进的思想,运用最科学的运作和管理方法,改造和武装我们的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最佳途径。

(4.)物流标准化给物流系统与物流以外系统的联结创造了条件 物流标准化使物流系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为物流系统与物流以外系统的联结创造了条件。因为物流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物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产业规划等息息相关。要使物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衔接,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标准化简化和统一衔接点。

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标准化总体上的滞后

总体上来看,我国物流标准化滞后于国民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在物流标准化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且,由于物流标准化的管理依然以传统的各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为基础,缺乏协调配合,市场化程度较差,已无法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已出台的物流相关标准总体质量不高,并且还存在着许多推广和应用上的问题。 2.2 应用推广存在障碍

当前我国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的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物流术语》、《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标准》、《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等,但由于各类运输装备标准不兼容,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基础设施不规范等问题没有解决,导致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仍存在着严重的障碍。例如对于《物流单元条码》,生产厂家、代理商各有自己的条码,到零售店以后,各个商家还要贴上自己的条码以便识别,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我国已经出台的这些标准都是推荐实行,不具备强制性。 2.3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

现代物流依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流动和订单处理已成为关键性的物流活动,统一的数据信息交换和共享对供应链成员变得更加重要。目前,许多企业和部门都在建立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是由于各自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从而导致了交换和共享的不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34家工商企业中,仅有6家与贸易伙伴的数据一致,占2.6%,不一致的数据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严重地影响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 2.4 国内标准难与同国际标准接轨

目前我国的各种标准同国际标准不能很好地兼容与衔接,随着我国物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这导致了物流效率的低下。例如,我国铁路集装箱多是以1吨箱和5吨箱为主,而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20英尺、40英尺的集装箱;国际海运集装箱

也没有大规模地进入到铁路运输系统,美国成熟的COFC(平板车装载集装箱)以及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在我国均没有大规模地使用。这样在进行国际铁路集装箱联运时,由于与国际标准箱不相融,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从而制约了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再如,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具有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支撑,它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而在我国由于没有公共数据的接口行业和国家编码标准、国际编码标准,造成了电子化的物流网络相互不能兼容、数据不能交换、信息不能共享的局面。 2.5人才匮乏

在物流标准化领域,我国不仅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战略型人才,也缺乏中低端人才。而目前各类教育、培训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总之,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多方面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解决我国物流标准化问题的对策

3.1理顺和协调物流系统内各分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从对中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体制障碍是制约我国物流标准化进程最大的绊脚石,部门分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资源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直接造成了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后。尽管国家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但由于物流产业跨越了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大多数设在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而这些标准要达成统一,需要进行很多协调工作,衔接难度非常大。在六部委上海物流会议之后,在行业协会和技术监督部门的推动下,一些实质性的活动陆续展开。据悉,我国的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紧张筹备之中,秘书处设在中国物流编码中心,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协调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 3.2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

除了不同行业间标准化部门的统一协调之外,在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上也应有所改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制定物流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

我国缺乏对物流标准化进行系统研究,各级政府往往集中精力和资金发展园区,而在技术支撑方面投入不够。因此,当务之急是对我国的物流标准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总体规范。

3.2.2制定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标准规范

由于集装形式是未来主导形式,因此要在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环节中,以集装系统为基点建立标准。参照IS0600MM400MM的基础模数尺寸,建立包括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在内的各包装单元的尺寸标准、运输工具的尺寸标准、仓储设施的尺寸标准等。

3.2.3制定物流标识系统标准规范

制定物流标识系统标准规范,实现物流过程的实体与信息的协调统一。

3.2.4建立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中国电子口岸”、港航EDI等网络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为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平台,应完善这个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加紧扩大标准化数据在企业间信息交换中的应用。 3.2.5尽可能地以国际标准为基本参照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今天,我国的国际贸易必将日渐频繁。中国物流融入国际物流大系统是大势所趋,因此,物流标准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才能扫清我国国际贸易上的一些技术上的障碍。 3.3.加强物流市场的培育

标准化的普及有赖于产业自身的发育程度,没有市场基础的标准只能是空中阁楼,真正的动力必须来自市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物流企业和建设物流标准具有共同的目标。 3.4加强监督和政策支持

对一些由传统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以及准备进入物流行业的其他企业,政府可以在推广标准化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制约。例如,采取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来制约物流企业必须贯彻物流标准化。贯彻物流标准化的企业,政府则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等。

3.5加大宣传和人才的培养力度

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交流、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但仍有一些传统企业,对物流及物流管理理念意识淡薄。因此,有关部门应担当物流理念宣传和推广的号手,让那些漠视物流和物流管理的企业尽快转变观念,这样才能为物流标准化工作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加强《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物流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增强企业执行、贯彻物流标准的自觉性。

目前,我国的物流标准化人才奇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应大力加强物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3.6重视物流标准化研究、制定和推广工作

世界各国物流标准化步伐不一或者物流标准不统一,都将严重影响全球物流

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营销等都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必要目标,为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实现各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顺利接轨,增强本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把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国际物流标准化工作,从根本上在国际范围内解决物流标准化的问题,推动世界物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方面,要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及时研究和制定物流相关标准,尽快形成一套能够引导和规范国内物流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广与应用国家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3.7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由于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切断了物流系统的横向联系,不利于高效率的多式联运体系的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协同工作,不利于物流标准化建设,所以,必须加大流通体制改革。

3.7.1成立大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目前,我国陆路、水路、航空、邮政归属不同部门管理,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应当成立大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打破运输部门的横向割据和部门利益,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调整基础设施,整合运输资源。

3.7.2加快推进陆路、水路、航空、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要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竞争格局,提高其市场竞争意识。

3.7.3推进仓储管理体制改革,要弱化仓储部门管理,打破条块分割,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3.8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物流标准化的核心任务是为不同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也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先进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物流环节,以及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等进行统一的协调控制,实现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将原属于不同行业部门、不同产业领域的,运作体系相对独立的节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要加强国际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和信息采集自动化。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速度。 3.9 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应与国际接轨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国际上公认和通用的物流标准。我国在促进和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

中,应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这既能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步伐,也不失为与国际物流标准保持协调一致的有效手段。

四、结束语

应当指出,由于物流具有跨功能边界、跨企业边界、跨行业边界、跨区域边界的特点,决定了物流标准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之,物流标准化是一种理想的产业状态,它的建成需要所有物流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标准化:为中国物流保驾护航》 2003年9月 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铎

[2] 《物流实物》 霍红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版

[3]《物流管理概论》 (美)沃特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何明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5]《国际货物运输与物流标准化的衔接》,罗明亮《航运交易公报》2003年第8期

[6] 《物流领域技术标准化》, (德)伊安·贝克尔兹,《船务公报》, 2005年第1期

[7] 《贸易与全面供应链管理》, (美)哈迪·维斯布鲁恩,《船务公报》,2005年第2期

[8] 《工作效率与竞争优势》, (意)海洋航空论坛,《船务公报》, 2005年第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y9g.html

Top